初中物理沪科版《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知识脉络

合集下载

沪科版11单元从水之旅谈起总结与提升

沪科版11单元从水之旅谈起总结与提升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单元总结与提升【单元总结归纳】A.知识框架B.重点难点点拨与突破1.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现象2.物态变化的应用(1)蒸发致冷:电冰箱。

(2)干冰升华致冷:冷藏食物,人工降雨,制造舞台烟雾效果。

【拓展整合创新】类型之一:物态变化现象【例1】夏天,小明为了解渴,去买一支冰棒。

售货员从冰柜里拿出冰棒,小明发觉硬梆梆的冰棒上站着白花花的“粉”;一剥去包装纸,冰棒上就冒“烟”;他把这支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茶杯外壁会出“汗”。

你能帮助解释这些现象吗?解析:本题综合物态变化有关知识来进行解答。

一支硬梆梆的冰棒刚从冰柜里取出,小明看到的白花花的“粉”就是霜,它是冰柜中的水蒸气在冰棒上遇冷凝华产生的;一剥去纸,冰棒会冒“烟”,这里的烟实质上是大量小水滴组成的雾,它是冰棒周围的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把冰棒放在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会出“汗”,这实质上是大量小水珠,它是杯周围的水蒸气遇到被冰棒冷却了的茶杯液化而成。

类型之二:物态变化的应用【例2】住在非洲沙漠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电冰箱保鲜食物,当地人发明了一种简易“沙漠冰箱”,如图所示。

它由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问填满潮湿的沙子。

使用时将食物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向内罐和外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对内罐中的食物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

根据上文,请回答:(1)将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目的是。

(2)经常向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目的是。

解析:非洲地区比较炎热,食物和饮料在高温环境中易变质。

在两罐间洒水,可以利用水蒸发吸热来达到降温的目的。

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是为了加快水的蒸发,从而吸收更多的热量,起到保鲜的作用。

【中考名题欣赏】【例3】(2005年南宁市课改区)雪条是大家都喜欢吃的冷饮。

请根据图中的情景回答:⑴图中的“白气”是怎样形成的?⑵关于“白气”,符合实际的是哪幅图?请用有关物理知识说明理由。

上海科技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复习)课件

上海科技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复习)课件
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固态时是晶体)的凝固点与 其熔点相同。非晶体物质没有凝固点。
液化: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
液化是汽化的相反的过程,所以液化需要放热
小实验:人造雨
雾: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而液化,变成小水 珠附在空气中的尘埃上,漂浮在空中形成雾 人造雨:从水壶嘴里冒出高温的水蒸气,小 勺子比较冷,这时冒出的水蒸气遇冷而发生 液化变成小水珠从小勺子上掉下来。
露:空气里有很多的水蒸气,在清晨温度较 低时(遇冷)就发生液化现象,形成小水珠 附在植物上,就成了露。
1、降低温度(致冷)能让气体发生液化现象。
由雾和露的形成可以证明。 还有其他的方式吗? 想象一下生活中的液化气,它是如何装里液化瓶 里的? 2、压缩体积也能让气体发生液化现象
如果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方式同时进行, 能让所有的气体都发生液化现象
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 0°C 。 4、晶体与非晶体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
定的熔化温度。
5、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过程吸热。 汽化有两种方式:⑴ 沸腾,⑵ 蒸发。 6、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水沸腾时温度 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100°C。 保持不变 ,
物质的熔点与沸点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 (复习)
知识要点复习:
1、水有 三 种状态,分别是 固态 、 液态 、 气态 。 2、固体分为 晶体 与 非晶体 。冰、海波、盐、钻石、水晶石、 金属等是晶体,石蜡、松香、糖、橡胶、玻璃等是非晶体。 3、熔化与熔点: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晶体在熔化过程
中吸热但温度 保持不变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在1标准
冬天,晾在户外的被冰冻了的衣服,没看到冰 熔化成水,但衣服也能晾干,衣服是怎么干的?

沪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复习课教学案及应用训练题(方案五)

沪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复习课教学案及应用训练题(方案五)

沪科版《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复习课教学案及应用训练题(方案五)一、知识整合 (本章知识点的回顾:)熔化 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晶体熔化 非晶体熔化:不断吸热,不断熔化,温度不断升高 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规律:达到熔点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凝固 定义:物质从液变成固态的过程 晶体凝固 非晶体凝固:不断放热,不断凝固,温度不断降低 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规律: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温度不变 液化 定义: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方法 规律:液化放热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方式 蒸发 沸腾 特点:任何温度都能发生,只在液面进行缓慢汽化,吸热制冷 影响因素:液体温度高低,表面积大小,周围空气流速快慢 特点:一定温度下发生,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剧烈汽化 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规律:温度不变 升华 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规律:升华吸热,有制冷作用从水之旅谈起(物态变化)二、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晶体的熔化过程和液体沸腾过程2、通过对海波和石蜡熔化过程的实验探究,掌握熔化、汽化、升华三个物态变化过程吸热。

3、晶体物态变化过程的吸热、放热规律难点:1、对晶体的熔化特点和液体沸腾特点的理解2、对物态变化过程中物质放热现象的理解。

三、重温实验1、如图是某晶体的熔化图象,由图可知,此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___;图象中__________段表示晶体处于熔化过程中,晶体吸收热量且温度_____________.该物质在A 、B 、C 、D 各点的状态分别是_______态、__________态、____________态、______________态。

.2、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9℃时,小刚开始计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水的温度。

然后,小刚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17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由图像可以看出,把水从91℃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________ min 。

沪科版新教材《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复习课件

沪科版新教材《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复习课件

物态变化实例( 物态变化实例(雨、雪、霜、雾、露、 冰及‘白气’的形成,电灯、火箭发射、 制冷设备、人工降雨中的热现象) )
总结:七个三与两种方式
1.三种状态:①固态,②液态,③气态 2.三个吸热过程:①熔化,②汽化,③升华 3.三个放热过程:①凝固,②液化,③凝华 4.三个互逆过程:①熔化与凝固,②汽化与液化,③升华与凝华 5.三个特殊(温度)点:①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②凝固点: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③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6.三个不变温度:①晶体溶化时温度;②晶体凝固时温度;③液 体沸腾时温度。 7.三个条件:①晶体熔化时的充分必要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温度不变。②晶体凝固时的充分必要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 热;温度不变。③液体沸腾时的充分必要条件:达到沸点;继续 吸热;温度不变。 两种方式:汽化方式;蒸发与沸腾;液化方式:加压与降温
5、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慢慢变小了 ( 升华 ) 、 ) ) 7、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 凝固 、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
典 型 例
发射卫星的火箭, 6.发射卫星的火箭,在其头部涂了一层 特殊物质, 特殊物质,它可以避免火箭因高速运动时 与空气作用产生高温而被毁坏的危险, 与空气作用产生高温而被毁坏的危险,这 种材料能起这种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种材料能起这种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D ) 材料坚硬, A.材料坚硬,不怕热 B.材料不传热 材料非常光滑, C.材料非常光滑,不易与空气作用生热 材料受热熔化、 D.材料受热熔化、汽化吸收了与空气作 用产生的热
(二)沸腾
在一定温度下、 定义 : 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 时进行的, 时进行的,比较剧烈的汽化 现象 沸点, 达到沸点 继续吸热 条件 : 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特点: 虽然继续吸热 但温度保持不变 特点: 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吸热,

【精选】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学案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物理知识点总结

【精选】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学案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第一节 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 学习目标1、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2、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现象,熟悉水的熔点和沸点;3、通过对冰的熔化现象的科学探究,学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学会根据实验数据作物理图像的方法,能分析图像的物理意义。

4、学会对物质进行简单分类,了解晶体的熔点与沸点;5、能利用熔化,汽化吸热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课前准备1、 收集信息上网或通过科普读物查看,自然界中云、雪、雨、露、雾、霜的形成并记录下来,准备课上与同学交流,谈谈自己的认识。

2、 备一张坐标纸。

3、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一、实验探究:人造“雨”活动1:在老师的指导下由两名同学完成实验演示;(1).从实验室冰箱里面取出冰块放入烧水的电壶中加热;(2).拿一个不锈钢的勺子或铲子放在壶嘴处。

①,请一个同学描述观察到的现象;②,如果你把钢勺上的水收集起来再次放入冰箱结果又怎样?活动2:分组实验探究1、提出问题:冰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熔化?水在什么情况下沸腾?在熔化和沸腾过程温度如何变化?2、猜想与假设3、制定实验方案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谁能描述一下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现象,看谁说的全面。

冰的熔化实验中水 的位置和冰的位置谁高?应采用什么方法加热?怎样既节约能源又节省时间?① 开始给水加热时,在什么地方形成气泡?并考虑气泡是怎样形成的?水的沸腾前后上升的气泡大小怎样变化?② 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利用实验桌上的器材,制定出实验步骤。

组内交流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研读教材p5页“加油站”内的内容,组内讨论解决如下问题:温度计如何使用?应注意哪些问题?4、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实验步骤,完成探究实验,5、分析与论6、实验评估:猜想与假设是否与实验结论一致,数据有无误差,原因可能是什么?结论是否可靠?活动3:自学课本p6-p7页内容:看完后,先个人总结出晶体、非晶体的特点,常见晶体的沸点、熔点。

第11章 从水之旅谈起知识要点3

第11章  从水之旅谈起知识要点3

第11章从水之旅谈起一、六种物态变化1、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水不同的存在形式1)固态:霜、雪、雾松、冰花、冰雹;(除冰雹是水凝固形成的,其它的全部都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2)液态:雾、露、“白汽”;(水蒸气液化形成的)3)气态:水蒸气(用肉眼是看不见的)3、例子:河面上冰冻解了(熔化);夏天,湿衣服变干(蒸发);草木上的露珠(液化);冰冻的衣服干了(升华);窗上的冰花(凝华);冬天,河水封冻了(凝固);飞机的尾气(液化);冰棍周围冒“白汽”(液化);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自动消失(升华);灯泡用久了会变黑,是因为灯丝先(升华)后(凝华)而成的;给发烧的人涂酒精,利用酒精(蒸发)(吸热),可以降低人的体温;利用干冰(升华)从空气中(吸热),空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下落中遇到暖气流就(熔化)而形成雨。

冬天,能看到呼出的“白汽”(液化);冬天贮菜,在地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凝固)(放热),使地窖的温度不至于太低。

冰箱内的制冷液体经毛细管进入蒸发器(汽化)为气体,从冰箱内(吸热),接着该制冷剂在冰箱背后的冷凝器中(液化)(放热)由气体变成液体,将冰箱内热量带到冰箱外。

二、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与非晶体的异同点温度达到熔点;能够继续吸热。

3、晶体的熔点会由于杂质的存在或外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

4、科学探究:冰的熔化1)实验器材:(见下图,另加火柴和秒表) 2)熔化记录表格4、现象:1)熔化过程持续了(8-4)min 。

2)冰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5、几点说明:1)器材得按“由下往上”的顺序安装;2)若测量出冰的熔点不是0℃,原因可能是冰中含有杂质,也有可能是温度计不够精确;3)利用“水浴法”给冰加热,是为了保证冰能够受热均匀。

三、沸腾1、液体沸腾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温度达到沸点;(2)能够继续吸热。

2、液体的沸点与液面的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也越低。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知识点归纳与练习题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知识点归纳与练习题

晶体熔化图象 非晶体熔化图象 晶体凝固图象 非晶体凝固图象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一.知识要点(一)熔化:1、固体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大类。

晶体内部的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例:冰、钻石、金属、水晶、海波等);非晶体内部的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玻璃、石蜡、塑料、沥青、橡胶、松香等).2、熔化:物质从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熔化过程要_________热.3、熔点:__________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晶体的熔点会由于杂质的存在或外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

4、晶体______熔点,熔化时吸热,温度______.非晶体________熔点,熔化时吸热,温度____________。

5、晶体熔化的条件:(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二)凝固:1、凝固:物质从______态变为________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凝固过程要_________热.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晶体有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同种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是_____________.3、凝固的特点:晶体凝固时_____热,温度____________. 非晶体凝固时吸热,温度_________.4、晶体凝固的条件:(1)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 (三)汽化:1、汽化:物质从______态变为______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汽化过程要_______热。

汽化有两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2、沸腾:(1) 沸腾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与液面的_______有关。

液面的气压增大,液体的沸点_________;气压减小,液体的沸点_________.(3) 液体沸腾的特点: 沸腾过程中要________________热,温度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
主讲人:盛晖 09、04、01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回顾整章的基本知识,形成知识框架。 2: 能力目标 通过题目训练,培养应用能力,知识迁移的 能力。 3: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热爱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物体的三种状态,六种物态变化。 2: 会利用物态变化解释有关的热现象。
5:下列能使蒸发变快的措施是( D ) A:用瓶子装酒精时要加盖 B: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室内 C:把湿衣服展开,凉在树荫下 D: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扇风 6:生活中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 沸”说得是先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然后再倒回锅里制 止水沸腾的措施。“釜底抽薪”说的是把正在燃烧的柴火 从锅底下抽走制止沸腾的措施。对于两种措施,下列分析 正确的是( ) C 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制止沸腾 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制止沸腾 C:“扬汤止沸”暂时制止沸腾,“釜底抽薪”彻底制止沸 腾 D:”扬汤止沸”彻底制止沸腾,”釜底抽薪“只能暂时制 止沸腾
拓 展 提 高
1:我国民间有句谚语: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霜是由于气温较 低 而 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 凝华 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时需要 吸 热,因而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2:上物理复习课时,老师写下一幅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 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小冰,冰化水水温未升”,对联中包含 的物态变化是 和 ,反应的共性是 凝固、熔化过程温度不变 熔化 凝固 3:把盛水的试管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则试管里水的温度( C ) A:能达到沸点,能沸腾 C: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B: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 D:无法确 4:在室内,将一只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来,它的示数将( D ) A:一直升高 C:先升高后降低 B:一直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5:人们在晒粮食的时候,总是把粮食摊晒在干燥、通风、向阳的地方。 请你说出人们为什么这样晒粮食。如果让你来选择晒粮食的地方,你 还有什么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但不碰容器壁、底 原则 ②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再读取示数 ③眼睛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升 华 吸 热
凝 固 放 热
熔 化 吸 热
有熔点(海波、冰、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晶体 表格 结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
压缩体积--------液化石油气
特点:在一定温度(沸点)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剧烈
②液体表面 ③液面空气流动情况
①液体温度



液化 降低温度--------有的气体须降到一定温度以下,才能压缩体积使其液化(如:氮气)
蒸发:在任何温度,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
非晶体:没有熔点(松香、蜂蜡、玻璃、沥青)
同种晶体, 其熔点与凝固点是相同的


影响因素
凝 华 放 热
汽 化 吸 热 沸腾 液 化 放 热
现象: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 实验器材:温度计、钟表、火柴、铁架台、酒精灯 结论:液体在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
沪科版《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知识脉络
【知识脉络】
从 水 之 旅 谈 起 物 态
变 化
温 度

1、物理量: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摄氏度(℃)----------规定
②100℃ →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
①0℃
→ 冰水混合物
3、测量工具:温度计

制造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种类: ②寒暑表:-20℃~60℃ ③体温计:35℃~42℃
①实验室:-20℃~103℃ ----- 1℃ ---水银 ----- 1℃ ---酒精 -------- 1℃ ----水银 观察:零刻线、量程、分读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