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秋工程水文学离线作业

合集下载

大工《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离线作业答案

大工《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离线作业答案

网络教育学院《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题目:水库混凝土重力坝设计学习中心:厦门陶行知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年级: 2012年秋季学号:************学生:阮艺娟指导教师:1 项目基本资料1.1 气候特征根据当地气象局50年统计资料,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4 m/s,重现期为50年的年最大风速23m/s,吹程:设计洪水位 2.6 km,校核洪水位3.0 km 。

最大冻土深度为1.25m。

河流结冰期平均为150天左右,最大冰厚1.05m。

1.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1.2.1坝址地形地质条件(1)左岸:覆盖层2~3m,全风化带厚3~5m,强风化加弱风化带厚3m,微风化厚4m。

(2)河床:岩面较平整。

冲积沙砾层厚约0~1.5m,弱风化层厚1m左右,微风化层厚3~6m。

坝址处河床岩面高程约在38m左右,整个河床皆为微、弱风化的花岗岩组成,致密坚硬,强度高,抗冲能力强。

(3)右岸:覆盖层3~5m,全风化带厚5~7m,强风化带厚1~3m,弱风化带厚1~3m,微风化厚1~4m。

1.2.2天然建筑材料粘土料、砂石料和石料在坝址上下游2~3km均可开采,储量足,质量好。

粘土料各项指标均满足土坝防渗体土料质量技术要求。

砂石料满足砼重力坝要求。

1.2.3水库水位及规模①死水位:初步确定死库容0.30亿m3,死水位51m。

②正常蓄水位:80.0m。

注:本次课程设计的荷载作用只需考虑坝体自重、静水压力、浪压力以及扬压力。

表一本设计仅分析基本组合(2)及特殊组合(1)两种情况:基本组合(2)为设计洪水位情况,其荷载组合为:自重+静水压力+扬压力+泥沙压力+浪压力。

特殊组合(1)为校核洪水位情况,其荷载组合为:自重+静水压力+扬压力+泥沙压力+浪压力。

2 设计及计算内容2.1 坝高计算据大坝特性表资料,坝高H=坝顶高程-坝底高程=84.90-31.00=53.90m,为中坝。

2.2 挡水坝段剖面设计2.2.1 坝顶构造设计坝顶宽度取8%~10%坝高,且不小于3m,设计坝顶宽度取4.80m。

大工23秋《工程水文学》在线作业一-[答案]

大工23秋《工程水文学》在线作业一-[答案]

大工23秋《工程水文学》-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
1.三点法配线适用于()。

A.连续系列和不连续系列
B.连续系列
C.不连续系列
D.视系列的长短而定
参考答案:A
2.在洪水峰、量频率计算中,洪峰流量选样方法是()。

A.最大值法
B.年最大值法
C.超定量法
D.超均值法
参考答案:B
3.两个互斥事件A、B出现的概率P(A+B)等于()。

A.P(A)· P(B)
B.P(A)+ P(B)
C.P(A)-P(B)
D.P(AB)
参考答案:B
4.对设计流域洪水资料长短系列的统计参数相互对比的目的是检查系列的()。

A.一致性
B.可靠性
C.代表性
D.长短
参考答案:A
5.降雨期间,包气带(也称通气层)土壤蓄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之后,其下渗能力为()。

A.降雨强度
B.后损期的平均下渗率
C.稳定下渗率
D.初损期的下渗率
参考答案:C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
6.入库洪水包括()。

A.入库断面洪水
B.区间洪水
C.库面洪水
D.区域洪水。

大工22秋《工程水文学》在线作业2-辅导资料

大工22秋《工程水文学》在线作业2-辅导资料

大工22秋《工程水文学》在线作业2-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
1.对放大后的设计洪水进行修匀是依据()。

A.过程线光滑
B.过程线与典型洪水相似
C.水量平衡
D.典型洪水过程线的变化趋势
【正确答案】:C
2.对放大后的设计暴雨过程()。

A.需要进行修匀
B.不需要进行修匀
C.用光滑曲线修匀
D.视典型暴雨变化趋势而定
【正确答案】:B
3.分期洪水系列的Cv值比年最大洪水系列的Cv值()。

A.小
B.相等
C.大
D.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C
4.水文统计的任务是研究和分析水文随机现象的()变化特性。

A.必然
B.自然
C.统计
D.可能
【正确答案】:C
5.目前全国水位统一采用的基准面是()。

A.大沽基面
B.吴淞基面
C.珠江基面
D.黄海基面
【正确答案】:D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
6.入库洪水包括()。

A.入库断面洪水
B.区间洪水
C.库面洪水
D.区域洪水。

《工程水文学(本科)》16秋离线作业

《工程水文学(本科)》16秋离线作业

《工程水文学》平时作业一、问答题(每题25分,共100分)1.如何选择典型洪水过程线?如何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2.当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如何分析计算设计年径流?3.典型洪水过程线放大常用哪些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4、直线相关分析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如何选择典型洪水过程线?如何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答:从实测资料中选择峰高量大,有代表性,对工程防洪不利的洪水过程线。

峰高量大原则,尽量选择峰高量大的接近设计条件下的实测洪水过程;代表性原则,从季节、地区组成、洪峰次数、峰量关系等方面考虑;对工程不利原则,从季节、地区组成、洪峰次数、峰量关系等方面考虑;选择典型所考虑的因素:洪水(尤其是特大洪水)的形成规律和天气条件;洪水过程特征,如大洪水出现的时间、季节、峰型(单峰、双峰或连续峰)、主峰位置、洪水上涨历时、洪量集中程度等。

有同倍比放大法和同频率放大法,同倍比放大法,用同一个放大倍数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从而得到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方法。

当洪峰起决定作用时,或调节性能低的水库,一般以洪峰控制,称“以峰控制”,其放大倍比: ;当时段洪量起决定作用时,或调节性能高的水库,一般以某时段洪量控制,称“以量控制”,其放大倍比: (其中 t=1d,3d,7d,…);同频率放大法,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时,按洪峰和不同时段的洪量分别采用不同的倍比,使放大的洪水过程线的洪峰流量和各时段洪量分别等于设计洪峰流量和设计洪量。

即放大后的洪水过程线为同一设计频率的方法。

mDmP Q Q Q K =tDtP Wt W W K =2、当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如何分析计算设计年径流?答:当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应设法确定年径流量的三个统计参数,均值和Cv可用等值线图法或水文比拟法确定,Cs/Cv的值有地区规律,可查水文手册的分区值或参考临近流域的值,也可以取Cs=2Cv。

年内分配可以用相似流域的代表年推求。

3、典型洪水过程线放大常用哪些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答:有同倍比放大法和同频率放大法,同倍比放大法是用同一个倍比值遍乘典型洪水过程线纵标值,同频率放大法则用不同的倍比值分别放大峰、量,使放大的过程线峰、量都符合设计频率。

大工20秋《桥涵水文》大作业及要求 (2)

大工20秋《桥涵水文》大作业及要求 (2)

网络教育学院《桥涵水文》离线作业
大工20秋《桥涵水文》大作业及要求
题目一:计算题
某公路桥梁跨越一条平原河流,桥位河段基本顺直,上游有河湾,河床平坦,两岸较为整齐,无坍塌现象。

河槽土质为砂砾,河滩为耕地,表层为沙和淤泥。

实测桥位河流横断面如图1所示,可作为水文断面进行流量计算。

经调查确定,
桩号K0+622.60为河槽和河滩的分界,选定粗糙系数为:河槽
1
40
c
c
m
n
==,河

1
30
t
t
m
n
==。

调查的历史洪水位为63.80m,洪水比降为0.3‰,试求其相应的
历史洪水流量。

图1 河流横断面图
题目二:计算题
对某水文站22年不连续的年最大流量进行插补和延长后,获得n=32年的连续年最大流量系列(如表1所示)。

采用耿贝尔曲线作为理论频率曲线,试计算
1%
Q

2%
Q。

表1 年最大流量表
序号年份流量(m3/s)序号年份流量(m3/s)。

《工程水文学》网上作业题

《工程水文学》网上作业题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工程水文学网上作业题第1章绪论一、填空题1、水资源通常是指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包括()和()2个方面。

2、对人类最为实用的水资源,是陆地()量、江河()量和浅层地下()量。

3、江河径流和浅层地下淡水的补给来源是()。

4、降水量和江河径流量在各年之间和年内各月之间水量都不均衡,多水年和年内的多水期常造成()灾害,少水年和年内的少水期常发生()灾害。

5、从数量上看,降水量和江河径流量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年内的多水期称汛期或()期,年内的少水期称非汛期或()期。

6、评价一个区域的水资源数量指标一般包括()量、()水资源量、()水资源量、()总量等。

7、常用统计时段内的()年降水量和()年降水量的比值表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该比值称为极值比。

8、当采用极值比表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时,极值比大表示降水量的()变化大,反之亦然。

9、广义的水文学包括()水文学、()水文学、水文气象学和()水文学。

10、在学科分支方面,工程水文学属于()水文学范畴。

11、工程水文学的主要内容为水文测验、水文()和水文预报,由于水文测验和水文预报现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水文()是工程水文学的主要内容。

12、水文分析计算可为水利水电工程的()阶段、()阶段和()阶段提供水文数据。

13、在水利水电工程的()阶段、()阶段和()阶段,一般都要进行水文计算。

14、自然界中的水文现象极其复杂,但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性、()性和()性。

15、由于水文现象具有()性,因此可将数理统计方法应用于水文分析计算。

16、按照要求不同,工程水文学的研究方法通常可以分为3类,即()法、()法和()法。

二、名词解释1、水资源2、水文学3、成因分析法三、简答题1、我国水资源具有哪些特点?2、按照年降雨量和年径流深的大小,可将我国划分成哪几个地带?3、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4、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是什么?四、论述题1、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战略有何意义?2、水文分析计算在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是什么?3、水文现象有哪些基本特性?4、水文分析计算经常采用哪些研究方法?其根据是什么第2章水循环与径流的形成一、填空题1、水资源之所以能够成为可再生资源,是由于()的作用。

大工18秋《工程水文学》离线作业

大工18秋《工程水文学》离线作业

网络教育学院《工程水文学离线作业》题目:同频率放大法计算设计洪水过程线学习中心:云南曲靖兴源职业学校奥鹏学习中心专业:水利水电工程1基本知识1.1典型洪水过程线的选取与推求仅有设计洪峰流量和设计洪水量还难以确定水库的防洪库容和泄水建筑物的尺寸,这是因为洪峰流量出现的迟早和洪量集中的程度不同,即洪水过程线形状的不同,会得到不同的设计防洪库容和最大泄量。

因此,设计洪水过程线亦是设计洪水的一个不可缺的重要内容。

设计洪水过程线指符合某一设计标准的洪水过程线,生产实践中一般采用放大典型洪水过程放大倍比按上述方法求到后,以放大倍比乘实测的典型洪水过程线的各纵坐标,即得设计洪水过程线。

该法简单易行,能较好地保持典型洪水过程的形态。

但该法使得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洪峰或洪量的设计频率不一致,这是由于两种放大倍比不同(KQm KW)造成的。

如按KQm放大后的洪水过程线所对应的时段洪量不一定等于设计洪量值。

反之如按KW放大洪水过程线,其洪峰值不一定为设计洪峰值。

故为了克服这种矛盾,为使放大后过程线的洪峰和各时段洪量分别等于设计洪峰和设计洪量,可用下述的同频率放大法。

分时段同频率放大法:该法在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时,洪峰和不同时段(1d,3d,7d,…)洪量采用不同的倍比,以使得放大后的过程线的洪峰和各时段的洪量均分别等于设计洪峰和设计洪量值。

对典型洪水过程线的放大按KQm放大典型洪水的洪峰流量;大后洪水过程线与典型洪水过程线形状可能不一致。

常用于峰量关系不够好、洪峰形状差别大的河流;适用于有调洪作用的水利工程(如调洪作用大的水库等);较能适应多种防洪工程的特性,解决控制时段不易确定的困难。

2计算内容2.1计算资料按照所给基本资料进行计算,详细写明计算过程。

已求得某站千年一遇洪峰流量和1天、3天、7天洪量分别为:Qm,p=10245m3/s、W1d,p =114000()[]hsm⋅/3、W3d,p=226800()[]hsm⋅/3、W7d,p=348720()[]hsm⋅/3。

大工15秋《工程水文学》大作业及要求

大工15秋《工程水文学》大作业及要求

网络教育学院《工程水文学离线作业》题目:同频率放大法计算设计洪水过程线学习中心:金华奥鹏学习中心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年级:15 年春季学号:151097301310学生:_________ 金旭通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基本知识1.1典型洪水过程线的选取与推求仅有设计洪峰流量和设计洪水量还难以确定水库的防洪库容和泄水建筑物的尺寸,这是因为洪峰流量出现的迟早和洪量集中的程度不同,即洪水过程线形状的不同,会得到不同的设计防洪库容和最大泄量。

因此,设计洪水过程线亦是设计洪水的一个不可缺的重要内容。

设计洪水过程线指符合某一设计标准的洪水过程线,生产实践中一般采用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的方法。

思路:先从实测资料中选取一场典型洪水过程,然后按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量进行放大,即得设计洪水过程线。

选择资料完整精度较高且洪峰流量和洪量接近设计值的实测大洪水过程线;具代表性,洪水发生季节、洪水的历时、峰量关系、主峰位置、峰型等均能代表该流域较大洪水特性的实测洪水过程;选择对工程防洪不利的典型洪水过程线,尽量选择峰高量大的洪水,而且峰型集中,主峰靠后的过程。

1.2放大方法同倍比放大法用同一放大系数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以求得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方法。

该法的关键是确定以谁为主的放大倍比值,有以下两种方法:以洪峰流量控制的同倍比放大法(以峰控制)适合于无库容调节的工程设计,如桥梁、涵洞及排水沟及调节性能低的水库等。

以洪量控制的同倍比放大法(以量控制)适合于蓄洪为主的工程设计,如调节性能高的水库,分洪、滞洪区等。

放大倍比按上述方法求到后,以放大倍比乘实测的典型洪水过程线的各纵坐标,即得设计洪水过程线。

该法简单易行,能较好地保持典型洪水过程的形态。

但该法使得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洪峰或洪量的设计频率不一致,这是由于两种放大倍比不同(KQm KW )造成的。

如按KQm放大后的洪水过程线所对应的时段洪量不一定等于设计洪量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工秋工程水文学离线
作业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网络教育学院
《工程水文学离线作业》
题目:同频率放大法计算设计洪水过程线
学习中心:云南曲靖兴源职业学校奥鹏学习中
心专业:水利水
电工程
年级: 16年秋季
学号:
学生:杨鹏帆
指导教师:
1 基本知识
典型洪水过程线的选取与推求
仅有设计洪峰流量和设计洪水量还难以确定水库的防洪库容和泄水建筑物的尺寸,这是因为洪峰流量出现的迟早和洪量集中的程度不同,即洪水过程线形状的不同,会得到不同的设计防洪库容和最大泄量。

因此,设计洪水过程线亦是设计洪水的一个不可缺的重要内容。

设计洪水过程线指符合某一设计标准的洪水过程线,生产实践中一般采用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的方法。

思路:先从实测资料中选取一场典型洪水过程,然后按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量进行放大,即得设计洪水过程线。

选择资料完整精度较高且洪峰流量和洪量接近设计值的实测大洪水过程线;
具代表性,洪水发生季节、洪水的历时、峰量关系、主峰位置、峰型等均能代表该流域较大洪水特性的实测洪水过程;
选择对工程防洪不利的典型洪水过程线,尽量选择峰高量大的洪水,而且峰型集中,主峰靠后的过程。

放大方法
同倍比放大法
用同一放大系数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以求得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方法。

该法的关键是确定以谁为主的放大倍比值,有以下两种方法:
以洪峰流量控制的同倍比放大法(以峰控制)
适合于无库容调节的工程设计,如桥梁、涵洞及排水沟及调节性能低的水库等。

以洪量控制的同倍比放大法(以量控制)
适合于蓄洪为主的工程设计,如调节性能高的水库,分洪、滞洪区等。

放大倍比按上述方法求到后,以放大倍比乘实测的典型洪水过程线的各纵坐标,即得设计洪水过程线。

该法简单易行,能较好地保持典型洪水过程的形态。

但该法使得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洪峰或洪量的设计频率不一致,这是由于两种放大倍比不同(KQm ?KW )造成的。

如按KQm放大后的洪水过程线所对应的时段洪
量不一定等于设计洪量值。

反之如按KW 放大洪水过程线,其洪峰值不一定为设
计洪峰值。

故为了克服这种矛盾,为使放大后过程线的洪峰和各时段洪量分别等于设计
洪峰和设计洪量,可用下述的同频率放大法。

分时段同频率放大法:该法在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时,洪峰和不同时段(1d, 3d, 7d, …)洪量采用不同的倍比,以使得放大后的过程线的洪峰和各时段的洪
量均分别等于设计洪峰和设计洪量值。

对典型洪水过程线的放大
按KQm放大典型洪水的洪峰流量;
从短时段到长时段次序按相应的放大倍比KT对典型洪水进行放大。

计算典型过程线的时段洪量时,采用“长包短”的方法进行,即短时段洪量
是在长时段洪量内统计,如典型过程线的洪峰是在一天内选出,而一天洪量是在
三天洪量时间内选出,以求得设计洪水过程线峰高量大。

洪水过程线的修匀
由于各时段放大倍比的不同,则在二个时段的衔接处洪水过程线会出现突变
现象,这是不合理的,故应徒手修匀,使其成为光滑的曲线。

其原则是修匀后的
各时段的设计洪水量和洪峰流量应保持不变,误差不超过1%。

修匀后的过程线即
为设计洪水过程线,如图所示。

图设计洪水过程线
两种放大方法比较
同倍比放大法
计算简便,放大后设计洪水过程线保持典型洪水过程线的形状不变。

常用于峰量关系好及多峰型的河流。

“峰比”放大、“量比”放大分别常用于防洪后果主要由洪峰控制、时段洪量控制的水工建筑物。

同频率放大法
目前大、中型水库规划设计主要采用此法,成果较少受典型不同的影响,放大后洪水过程线与典型洪水过程线形状可能不一致。

常用于峰量关系不够好、洪峰形状差别大的河流;适用于有调洪作用的水利工程(如调洪作用大的水库等);较能适应多种防洪工程的特性,解决控制时段不易确定的困难。

2 计算内容
计算资料
按照所给基本资料进行计算,详细写明计算过程。

已求得某站千年一遇洪峰流量和1天、3天、7天洪量分别为:Q
m,
p =10245m3/s、W
1d,p
=114000()
[]h
s
m⋅
/3、W
3d,p
=226800()
[]h
s
m⋅
/3、W
7d,
p =348720()
[]h
s
m⋅
/3。

选得典型洪水过程线如表。

试按同频率放大法计算千年一
遇设计洪水过程
表典型设计洪水过程线
求1、3、7d洪量
按照所给基本资料进行计算,详细写明计算过程和最终结果。

1d洪量计算:
6日2时-7日2时
(1780+4900)/2=3340,(4900+3150)/2=4025,(3150+2583)/2=,(2583+1860)/2=,
3340*6+4025*6+*6+*6=74718
3d洪量计算:
5日8时-8日8时
(510+915)/2= ,(915+1780)/2=,(1780+4900)/2=3340,
(4900+3150)/2=4025,(3150+2583)/2=,(2583+1860)/2=,
(1860+1070)/2=1465,(1070+885)/2=,(885+727)/2=806,
*12+*6+3340*6+4025*6+*6+*6+1465*6+*12+806*12=12154
7d洪量计算:
4日8时-11日8时
(286+375)/2= ,(375+510)/2=,(510+915)/2= ,
(915+1780)/2=,(1780+4900)/2=3340,(4900+3150)/2=4025,
(3150+2583)/2=,(2583+1860)/2=,(1860+1070)/2=1465,
(1070+885)/2=,(885+727)/2=806,
(727+576)/2=,(576+411)/2=,(411+365)/2=388,
(365+312)/2=,(312+236)/2=274,(236+230)/2=233,
*12+*12+*12+*12+*6+3340*6+4025*6+*6+*6+1465*6+*12+806*12+*12+*12+ 388*12+*12+274*12+233*12=159255
确定洪峰放大倍比
按照所给基本资料进行洪峰放大倍比计算,详细写明计算过程和最终结果。

102045/4900=
确定洪量放大倍比
按照所给基本资料进行调节系数计算,详细写明计算过程和最终结果。

设计洪水洪量差:
1d :114000,
2d:226800-114000=112800,
3d 348720-226800=121920。

典型洪水洪量差
1d :74718,
2d:=46827,
3d =37710。

洪量放大倍比:
1d :114000/74718=,
2d:112800/46827=,
3d 121920/37710=。

设计洪水和典型洪水特征值统计成果
同频率放大法设计洪水过程线计算表
按照上述计算,完成表同频率放大法设计洪水过程线计算表。

同频率放大法设计洪水过程线计算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