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中的自我保护

合集下载

运动中的自我保护

运动中的自我保护
常用止血法有:用冷水冲浇头的前额:把手巾用冷水浸湿后捂在鼻子 上或敷在前额上,每两三分钟取下放冷水中浸一次:用药棉或软纸塞 住鼻孔,使头部后仰,都可起到止血的作用。
另外,还有两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一,如果当时跟前有热水的话, 可赶快打盆热水,让出血者坐在椅子上,头部后仰,双脚插入热水中。 二,用小绳捆住无名指的根部若一侧鼻孔出血,则捆住对侧无名指的 根部,若两侧鼻孔同时出血,则将两侧无名指根部均捆住,捆得稍紧 一些,如果没绳 ,可用手指直接捏住无名指的根部,这些方法经过 多次实践,效果较好。
为了预防运动性腹痛应注意饭后 30 分钟内不从事剧烈运动。锻炼 时要先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长跑时要有节奏地呼吸。(三步一呼,三
步一吸,并有适宜的呼吸深度,随着疲劳出现呼吸频率有所增快,应 着重将气呼出)。有腹部慢性病的要积极治疗,同时掌握发病规律, 适当安排锻炼内容。
(二)摔倒时的自我处置 1.不慎跌倒时,要迅速降低重心,缩成球形顺势滚动 2.跌倒时尽量不要用一侧手臂支撑地面。如因突然摔倒,无法避 让,只能用臂支撑时,应在手掌接触地面的刹那,立即屈肘转体,用 户,背滚动着地。 3.滑倒后仰时,尽量使上体前屈并低头,避免背部头部直接撞击 地面。 4.在单双杠上不慎脱手时,应尽量坚持不松手,以降低摔下的速 度。 5.从高处跌下时,尽可能用前脚掌先着地,同时屈膝缓冲,应极 力避免让脚跟,臀部等部位先着地。 6.由高处滑下时,手脚尽管张开(类似跳伞动作)遇到可挡的东 西要拉一把,借以降低下滑的速度。 (三)痉挛(抽筋)时的自我排解 1.手指抽筋时,应突然握拳,然后用力将手指张开反复 进行,越 快越好 2.脚趾抽筋时,连续用两手掰开再合拢脚趾。往下按压或向上扳脚 趾,推按脚背。 3.小腿抽 筋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腿的膝盖上,帮助小腿伸

集体活动的安全措施

集体活动的安全措施

集体活动安全措施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和劳动社会实践,事先必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特别要强调遵守纪律,服从管理,听从指挥。

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不宜组织学生参加有毒、有害、高温、繁重体力劳动等特种作业。

一、要注意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1、操场运动自我保护措施:(1)准备:换胶底鞋,防滑并且增加弹性。

女孩取下发夹和其他配件,衣兜不装东西。

全身准备活动,以防肌肉拉伤、扭伤。

(2)服从: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器械运动,投掷运动要听口令,闪开跑道以免冲撞。

(3)严肃:如果嘻嘻,在垫子上锻炼,容易扭伤颈部,会伤害脊柱或大脑。

(4)处理:一旦受伤,不要着急,乱动和摩擦会加重伤害,要请校医来处理伤口,伤情彻底养好再运动。

2、休息活动注意事项:在每天紧张的学习过程中,课间活动能够起到放松、调节和适当休息的作用。

课间活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尽可能在室外进行,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确保你继续上课时不感到累、精力集中、精神饱满(3)活动方式应简单易行,如做做操等。

(4)活动期间注意安全,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3、体育课着装注意事项:大多数体育课都是全身锻炼,活动量大,还要运用很多体育器械,如跳箱、单双杠、铅球……所以为了安全,上课时衣着有一定的讲究。

(1)上衣、裤子口袋里没有钥匙、小刀等坚硬、尖锐锋利的物品。

(2)不要佩戴各种金属或玻璃饰物(3)不要在头上戴各种发夹。

(4)患有近视眼的同学,如果你不戴眼镜,你可以上体育课,就尽量不要戴眼镜。

如果必须戴眼镜,做动作时一定要小心谨慎。

做垫上运动时,必须摘下眼镜。

(5)不要穿塑料底的鞋或皮鞋,你应该穿运动鞋或普通的橡胶底布鞋。

(6)衣服要宽松合体,最好不穿钮扣多、有许多拉链或金属饰物的衣服。

有条件的应该穿着运动服。

4、体育课应注意哪些安全注意事项:体育课在中小学阶段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重要课程。

体育运动中的自我保护

体育运动中的自我保护

体育运动中的自我保护自我保护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从高处落地时要双腿并拢,前脚掌着地能起缓冲作用。

(2)运动重心不稳摔倒时,采用适当的翻滚动作,切勿直臂撑地。

以免骨折、脱位。

(3)必要时应采用护踝、护腕的保护带或其他支持带。

(4)做高难动作时,同学之间要互相保护。

(5)体育运动切忌在光线昏暗、照明不良环境下进行,此时最易发生事故。

(6)控制运动时间,避免连续超负荷运动使体能透支过大。

(7)无论进行哪种运动都必须掌握运动时间及运动量,运动量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运动强度是反映人体机能在运动时所动员的程度,常用最大耗氧量和心率来表示。

一般来说20 岁的青年在安静时,心率平均是75次/分,预计运动时最高心率只能达到190次/ 分。

运动时最适宜心率应是:75+(190-75)×60%(或90%)=144或178次。

对于体质较弱或有慢性病的学生运动时最适宜心率= 170 -年龄。

运动量的大小与运动时间有关。

每个人运动量、运动时间是不同的。

对于体格较强的人可在短时间内作运动量较大的锻炼。

而对体弱或年龄较大的人则适宜进行强度较小的,时间较长的运动。

一个20岁的青年。

其耗氧量为最大耗氧量的60%时,心率应为135次/分,这时运动强度为中等。

若运动时间为15分钟属小运动量,用同样的运动强度,持续30分钟,属中等运动量,若持续60分钟属大运动量。

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可以根据运动量大小,能量消耗的多少,在饮食营养方面要及时补充。

(8)体育运动中注意以下事项:①严格遵守体育运动各项目的运动规则,一切听从教练、老师指导。

②运动前检查运动时所使用的器材是否完好,是否有安全隐患。

③检查运动场地是否适合该项目活动,地面是否平整、有无障碍物,光照如何,不要在光照不良、昏暗的环境下锻炼。

④合理安排业余体育活动,原则上当天上了体育课后,不要再组课外体育活动,避免疲劳过度,体能透支,事故发生。

⑤运动前要热身,即运动前的轻松活动,运动时少穿衣,运动后即穿衣。

大班健康教案运动中的自我保护

大班健康教案运动中的自我保护

大班健康教案运动中的自我保护教案标题:大班健康教案-运动中的自我保护教学目标:1. 了解运动中的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2. 掌握运动中的自我保护技巧。

3. 培养大班学生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不同运动场景中的自我保护措施。

2. 运动装备道具,如头盔、护膝、护肘等。

3. 大班学生的体育服装和运动鞋。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并询问他们在运动中是否有受伤的经历。

2. 引导学生思考运动中的自我保护措施,如佩戴头盔、护膝、护肘等。

探究活动:1. 展示图片或视频资源,让学生观察不同运动场景中的自我保护措施,并引导他们描述这些措施的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运动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如摔倒、碰撞等,并讨论如何避免受伤。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运动项目,设计并展示该项目中的自我保护措施。

总结活动:1. 引导学生总结运动中的自我保护措施,并强调其重要性。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培养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为习惯,如遵守规则、注意身体状况等。

拓展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运动场景中的自我保护情况,并讨论正确的应对方式。

2. 运动装备展示:学生带来自己的运动装备,展示并介绍其作用和使用方法。

3.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与家长讨论家庭中的自我保护措施,并记录下来。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探究活动和拓展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的小组展示作品,评估他们对自我保护措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检查学生完成的家庭作业,评估他们在家庭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情况。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动,并始终保持自我保护意识,以确保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体育活动中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体育活动中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体育活动中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健康是学生的第一要素,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对促进中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的作用。

然而在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中,中学生往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而出现一些意外伤害事故,影响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应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自我保护意识的必要性自我保护是人类生存的需要,是与生俱来的一种生理本能。

如新生儿用哭来增大肺活量,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婴儿用吮指安慰自己。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呈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不断深化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学生意外事故时有发生,而且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由于学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常识所造成的。

因此,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就尤为重要。

二、体育活动中,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校园安全是永恒的主题,而学生的安全又是校园安全的核心。

中学生正处于一个好奇、好动、好模仿的阶段,但由于他们的自我保护经验很少,身体各部分技能发展还很不够,因而,造成他们身体受到伤害的可能性较大。

这就需要我们在(下转第74页)(上接第73页)体育教学中,未雨绸缪,教给学生一种保护自己身体的意识和能力。

而体育活动就是我们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最佳中介。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体育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对学生有针对性地培养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我认为应遵循四字方针“冷、热、松、紧”。

1.冷——保持清醒的头脑中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在平时的活动中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喜欢开玩笑,趁别人不注意时伸手拉一下、推一下或伸脚绊一下、踢一下都会造成对别人的伤害。

因此,在平时的安全教育中,一定要提醒学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随便开玩笑,消除一些不必要的伤害事故发生。

中学生还有一个特点是易冲动,在体育比赛中特别是场面激烈,场外加油热烈的时候容易冲动而出现一些不规范的动作,对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中学生来说就容易造成伤害现象。

健康:运动中的自我保护

健康:运动中的自我保护

健康:运动中的自我保护活动目标1.知道运动前、运动后的注意事项2.能够在运动中运用常用的自我保护的方法3.增强幼儿运动中自我保护的意识活动准备:课件活动过程第一阶段:介绍小胖师: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故事的主角叫小胖。

小胖平时不爱运动,一到周末,就喜欢一个人看看动画片、玩玩具。

爸爸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胖爸爸为什么着急吗? (运动有什么好处啊?)生:运动可以使身体更强壮,补钙、紫外线杀菌:师:可惜小胖自己却不知道,怎么办呢?第二阶段:小胖滑旱冰师:看到很多小朋友都喜欢滑旱冰,爸爸也买了一双旱冰鞋。

小胖看到还真是爱不释手,终于到了周末,一吃完早饭,小胖就想拉着爸爸去滑旱冰,你们觉得好不好?为什么?生:刚吃完饭不能剧烈运动,会影响消化的。

师:爸爸也是这么说的,小胖看了会故事书,爸爸说,可以了,准备准备吧。

你知道爸爸让小胖准备什么呢?师:穿好运动服,旱冰鞋,带好头盔,护腕和护膝,防止摔伤的。

师:小胖穿好溜冰鞋,高高兴兴地出发了,来到楼下,小胖又犯愁了,在哪玩呢?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生:详略。

师:最好在有弹性的不容易滑倒的场地里玩,就像我们幼儿园的操场,幼儿园的操场其实是有弹性的,柔软,还防滑,还不容易着火,多安全啊,可是小区里没有这样的场地,爸爸只好带小胖来到小区的健身广场,没想到玩了一会,小胖就累的满头大汗,小胖冲着爸爸大喊,爸爸,我想喝冰镇可乐,如果你是小胖爸爸,你会马上去买吗?为什么?生:运动的时候不能马上喝很多水,更不能喝很凉的水。

最好喝温开水。

师:爸爸说还是喝自己带的温开水比较好,不过每次只能喝一点,不能喝多了。

难得出来玩,小胖很是兴奋,不知不觉玩了很长时间,真是筋疲力尽,一会到家里,动也不想动,连饭都不想吃了。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生:太累了师:因为运动的时候,我们的肠胃一直处在休息状态,就像宝宝睡着了一样,刚运动完,我们的肠胃还没有醒来,还没有准备好工作呢,我们怎么可能想吃饭呢?小胖爸爸赶紧向小胖妈妈检讨,这回是我疏忽了,下回一定要注意不能玩的太长了。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运动中的自我保护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运动中的自我保护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运动中的自我保护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运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幼儿在运动中学会保护自己。

2. 通过活动,让幼儿掌握一些运动中的基本保护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图片、视频、道具等。

2. 活动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活动场地。

3.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音乐和视频。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引导幼儿思考运动中的自我保护重要性。

2. 基本技能学习:1) 教师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运动中可能遇到的危险。

2) 教师讲解和示范运动中的基本保护技能,如摔倒时的正确姿势、碰撞时的防护等。

3) 幼儿跟随教师学习并实践基本保护技能。

3. 团队游戏:1) 教师组织团队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运用所学保护技能。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在游戏中的不当姿势和动作。

3) 游戏结束后,教师与幼儿总结经验,强调运动中的自我保护。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运动情况,鼓励家长引导幼儿树立运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2. 环境创设:教师在教室和户外活动场地设置相关警示标志,提醒幼儿注意运动安全。

3. 定期开展类似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五、活动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运动中自我保护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运用保护技能的情况。

3. 幼儿自评:鼓励幼儿分享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培养幼儿的自评能力。

六、活动内容1. 学习运动中的自我保护技巧:跳跃、翻滚、倒立等基本动作的保护方法。

2. 情景模拟:设置不同的运动场景,让幼儿模拟运动中的自我保护行为。

七、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展示运动中的自我保护技巧。

2. 情境教学法:教师创设真实的运动场景,引导幼儿学会自我保护。

3.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进行互动交流,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运动中的自我保护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运动中的自我保护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运动中的自我保护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运动中的自我保护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协调、灵敏的身体素质,增强运动能力。

3. 培养幼儿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图片、视频、故事书等。

2. 活动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活动场地。

3. 体育器材:篮球、足球、跳绳等。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趣味游戏“抓手指”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导幼儿关注运动中的自我保护。

2. 主题讲解:(1)向幼儿展示图片,让幼儿观察运动中的人物,引导幼儿发现运动中的自我保护行为。

(2)讲解运动中的自我保护方法,如:摔倒时用手撑地、跳跃时保护膝盖、跑步时保持平衡等。

3. 情景模拟:(1)设置情景,让幼儿模拟运动中的自我保护,如:摔倒、跳跃、跑步等。

(2)引导幼儿相互观察、交流,分享自我保护的方法和经验。

4. 体育活动:(1)组织幼儿进行篮球、足球、跳绳等体育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体验运动中的自我保护。

(2)强调安全事项,引导幼儿注意运动中的自我保护。

5. 总结与反思:(1)让幼儿谈谈在活动中的感受,引导幼儿认识到运动中的自我保护重要性。

(2)教师总结运动中的自我保护方法,提醒幼儿在今后的运动中注意自我保护。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分享学到的运动中的自我保护方法,并试着在家庭环境中应用。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运动中的自我保护”主题墙,让幼儿互相交流、展示自我保护的方法。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运动中自我保护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应用运动中自我保护的情况。

3. 幼儿自评: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鼓励幼儿继续努力。

六、活动内容1. 学习运动中的自我保护技巧: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幼儿学习在篮球、足球、跳绳等运动中如何正确保护自己,如摔倒时用手撑地、跳跃时保护膝盖、跑步时保持平衡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健康活动:
运动中的自我保护
运动前的准备工作?
服装:宽松的运动服,不能太紧,合脚舒适的运动鞋。
场地:要选择合适的运动场地,户外运动比室内运动效果好, 空间大,还能呼吸到新鲜空气。
Hale Waihona Puke 时间:餐后不在进行剧烈运动;下雾天也不适合运动 (原因:在下雾天,雾气里有大量的小尘埃、小灰尘,这些在我们运动时, 会通过我们的嘴巴、鼻子喘气时跑到我们的气管、喉咙里,我们就会生病)。
(2)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①运动前要热身,活动各个关节。
②运动前要熟悉每个运动器械的使用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