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第二次大测验试卷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考试(语文)含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考试(语文)含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考试(语文)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剽悍(piāo)遒劲(jìn)娴熟(xián)头晕眼花(yūn)B. 怂恿(yǒnɡ)阴霾(mái)砭骨(biān)怏怏不乐(yànɡ)C. 崔巍(wēi)告罄(qìnɡ)躯壳(ké)好逸恶劳(wù)D. 凛冽(lǐn)毋宁(wú)蓦然(mò)叱咤风云(chà)2.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期中考试成绩很不理想,他怏怏不乐地走在回家的路上.B. 这个毒枭被缉毒警当场击毙,终于落得个马革裹尸的下场.C. 前几天刚刚清理过的树下杂草,被春风一吹,又锋芒毕露了,使人顿生无限感叹.D. 卢轩经过六年的苦练,弹得一手好琴,终于在我市比赛中获得金奖,真是当之无愧.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B. 不管鸟儿的翅膀多么完美,即使凭借空气,也无法飞上蓝天.C.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树木的存在与人体的健康有着较大的关联.D. 经过北京人民的共同努力,使北京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改善.4.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鲁迅是喜欢百草园呢?还是喜欢三味书屋?B. “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C.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D. 她打扫卫生不认真,对待孩子不耐心,买菜报花帐,好吃懒做,等等……真让人恶无可恶!5.下列文学常识和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台湾作家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另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一语双关.B. 小说《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所作.作品写的是法国阿尔萨斯地区被德国普鲁士军队占领以后,侵略者强迫当地学校改教德语的事件.C. 《伟大的悲剧》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课文颂扬的是人类勇于探险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D. 《昆虫记》是由法国作家法布尔写的.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鲁迅把他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6.【甲】口技京中有善口技者。

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测试试题

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测试试题

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测试试题班别姓名分数一、基础知识部分(12分)1、选出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A 皂荚.(xiá)长吟.(yín) 徘徊.(huí) 蒲.公英(pú)B 哭号.(hào) 讪.笑(shàn) 泥泞.(níng) 瞬.息(shun)C 涉.足(shè) 站立..(zhù) 环谒.(yè) 泯.然(mǐn)D 相称.(chèng) 通悟.(wù) 嫉.妒(jí) 迸.出(bìng)2、选出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A.小心益益惴惴不安兴高彩烈B.来势汹汹人迹罕至来利不明C.人声顶沸燥动不安骇人听闻D.荒草萋萋恭尊敬敬散散落落3、下列各句中表述完全正确的一句是()A.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我的教育太大了。

B.我从图书馆借了两本书籍。

C.上周四我校举行了植树活动。

D.谁也可不能否认提高学习成绩不是勤奋学习的结果。

4、默写(6分)(1)假如生活欺诈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信吧,________________ 。

(2)肥胖的黄蜂________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突然从草间________向云霄里去了。

(3)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11分)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因此不适宜,只好来捕鸟。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便罩住了。

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专门躁,养只是夜的。

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二次检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二次检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二次检测试卷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二次检测试卷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4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别具匠心,景色优美恬静,令人心旷神怡。

站在正宫前极目远跳,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鳞鳞,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荫中女神雕塑婷婷而立。

(1)给加点字注音。

(2分) 恬静( ) 心旷神怡(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2分)应改为____________ 应改为___________2.诗、文名句填空。

(每空1分,共10分)(1)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_________________,不蔓不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2)无情有恨何人觉?__________________。

(陆龟蒙《白莲》)(3)_________________,卷舒开合任天真。

(李商隐《赠荷花》)(4)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5)移舟水溅差差绿,____________________。

(郑谷《莲叶》)(6)___________________,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7)虎因喜,计之曰:“_______________!”3.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划线句有语病,请按要求修改,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

(4分)本专题向你推荐的是中国古代小说经典名著、明代文学家吴承恩的《西游记》。

①这是一部神魔小说,历来受到读者特别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的欢迎。

其中的精彩片段曾被搬上银幕,此后全本又被改编为电视剧,②更增长了这部名著的影响。

第①句,有一处语意重复,你的修改意见: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②句,搭配不当,你的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名著《西游记》阅读。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必考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必考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必考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静谧.(mì)诅咒.(zhóu)裸露.(loù)害人听闻B.悖谬.(miù)浸.湿(qìn)抽噎.(yē)伥然凝望C.描摹.(mó)轻蔑.(miè)惘.然(wǎng)锲而不舍D.倔.强(jué)惩.戒(chĕng)执拗.(niù)归然不动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贪婪尴尬截然不同恍然大悟B.譬如遗撼停滞不前人声鼎沸C.搓捻威慑小心翼翼人迹罕至D.羞惭须臾花团锦簇众目睽睽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人一旦定下自己的目标,就应当一门心思地朝着实现目标的方向前进,途中不能左顾右盼,见异思迁....。

B.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中,人类就应该对自己感兴趣的科学知识刨根问底....,乐于探究。

C.作为领导干部,对群众的安危疾苦漠不关心....,就是变质。

D.侵华日军残忍地用活人做实验,以便精益求精....地造出威力更强大的化学武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国人的期待中,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

B.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同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一带一路”的倡议获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

D.共享单车管理难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拟人)B.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反复)C.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比喻)D.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2019-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2019-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2019-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次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为120分。

考试形式为闭卷。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

一、积累与运用。

(28分)1.名句填空。

(10分)(1)▲,但余钟磬音。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3)▲,花落黄陵庙里啼(郑谷《▲》)(4)居高声自远,▲。

(▲《蝉》)(5)两小儿笑曰:“▲!”(《列子•汤问》)(6)长袖善舞,▲。

(《韩非子•五蠹》)(7)杜甫的《孤雁》以野鸦反衬孤雁,表达了诗人爱憎之情的句子是:▲,▲。

2.阅读下列文字,完成问题: (4分)呵,这就是南极!茫茫雪原组成一个纯洁、宁静的世界;万年冰山仿佛凝固着这亘古不变的天地;成群集队的企鹅步履(pán) 跚地朝你走来,用真(zhì)的眼神望着你;而调皮的雪燕,从空中俯冲而下,在你的帽子上轻轻一(zhuó),又飞走了。

⑴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⑵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改正:▲改为▲。

(1分)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花白的头发,记录了您艰辛岁月的漫长;脸上的皱纹,凝结的是您呕心沥血....的劳动荣光。

B.妈妈含辛茹苦....的培养我长大,我以后一定要好好的孝顺我最爱的妈妈。

,但在我县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这些团C.假酒销售团伙嚣张的气焰锐不可当....伙被彻底粉碎了。

D.《西游记》里的“真假美猴王”这一集,情节扑朔迷离....,我都分不出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东台市新街镇获得2016年度“全国最美生态乡镇”的原因是全镇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B.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成功的重要标准。

C.为了防止校园失窃事件不再发生,我校保安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初一语文第二次大测验试卷

初一语文第二次大测验试卷

初一语文第二次大测验试卷一选择题。

1.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A呵斥chì敷衍yǎn 栖身qīB促膝xī癖好pì堤岸dīC伫立chù悚然sǒng 开凿zuóD驰骋chěng 悼念diào 剖开pōu2.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A灰心伤气笑逐颜开按排B费尽心计无动于衷坚苦C为非作歹世外桃源脉搏D动心夺魄跋山涉水题纲3.加点字词注释有误的一项()A疾言厉色(急速,猛烈)B人迹罕至(稀少)C恩将仇报(将来)D不辞辛劳(推托)4.下列字的笔画数说明错误的一项()A世(五画) B 巨(五画)c幽(九画) D 道(十二画)5.同义词搭配错误的一项()A呵斥——斥责B癖好——嗜好C揶揄——赞扬D标榜——炫耀6.加线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这时候渔夫想:“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形容有志气,有气魄)B每次讲完课,他便回到自己的书房里去,面壁做他的学问。

(佛家用语,指面对墙壁,默坐静修)C这句警勉而又略带揶揄的话,真使我感到悚然。

(惶恐不安)D这时的农户,真有点世外桃源的味儿了。

(这里山里农户的生活安乐宁静)7.横线上应填的一组词是()①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出来。

②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的球儿。

③这小家伙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近。

A伸蓬松靠B钻滚圆走C探肥胖挨D探蓬松挨8.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A视|頞上|革肉 B 闻|崖上|有声|甚厉C然审视|殊无|所见D则|一螳螂|据|顶上9.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A先生看了我的诗,并没有批语诗的好坏,只是淡淡地笑道:“标榜”!B平时,我稍有空闲,便去园里捉虫,逮鸟,扑蝶。

C我的脸红了,也不知是为了什么?也许是为了这城里人的习惯。

D拉开幕,演的第一个节目是《流亡三部曲》。

10.不是比喻句的一项()A这时候,台上的演员仿佛不是在唱歌,而是直接在为危难当头的中华民族作殊死争斗。

第二次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

第二次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

初级中学第二次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一、积累与运用(41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10分)斑lán ()取dì()shǎng()午qi..è.()而不舍鞠gōng()尽瘁镶qiàn ()咀jué()jiào()对震sǒng()深wù()痛绝3.请根据要求填写作家作品或古诗名句。

(12分)⑴深林人不知,▲。

( 王维《竹里馆》)⑵▲,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 ▲《逢入京使》)⑶谁家玉笛暗飞声,▲,▲,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⑷草树知春不久归,▲。

▲,惟解漫天作雪飞。

(▲《晚春》)(5)《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作者是萧红,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

后来发表了著名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

B.《土地的誓言》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作者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有长篇小说代表作《大地的海》《科尔沁旗草原》等。

课题的意思是作者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C.《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北宋郭茂倩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

D.《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编者是宋 (朝代)的政治家、史学家。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国足健儿们清楚,一个球的输赢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前途,更关系到国家的荣誉。

B最近加大了醉酒驾车的惩罚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

c.我国每年因吸烟引发疾病的人数大约100左右,控烟立法迫在眉睫。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年级第二次练习 (语文)(含答案解析)040151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年级第二次练习 (语文)(含答案解析)040151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年级第二次练习 (语文)试卷考试总分:6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0分)1.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做好事、善事的人,情有寄托、心绪安稳、安享赞誉褒奖。

②事在人为,境由心造。

③不论违法乱纪,还是胡作非为,一日亏心逆道,早晚难逃惩罚。

④不做亏心事,少遇烦心事。

⑤做坏事、恶事的人,睡觉不安、心神不宁、担心遭报应。

A.④②①③⑤B.②①⑤④③C.④②①⑤③D.②①④⑤③2. 依次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近年来,田阳县通过“快、增、实、真、细、严”六大措施,_____,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结合本县实际,(),补齐短板,在县城区实施“五扩四建二迁一增工程”,其中,实现县实验中学整体搬迁,_____,将县城区9所小学升格为县直学校;县城区初中学校学位由3000个增加到6000个;小学学校学位由1.2万个增加到1.8万个;大班额、大通铺的难题基本解决()。

①极大缓解县城区学校的就学压力②精准施策③新增县城初中一所④合理安排项目。

A.③④①②B.②④③①C.①④②③D.④②①③二、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3.(5分) 三峡《三峡》中从侧面描写三峡山势高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峡》结尾引用渔歌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猿鸣之哀,渲染三峡秋天悲凉肃杀的气氛。

三、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4.(5分)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5.(5分)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语文第二次大测验试卷
一选择题。

1.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A呵斥chì敷衍yǎn 栖身qī
B促膝xī癖好pì堤岸dī
C伫立chù悚然sǒng 开凿zuó
D驰骋chěng 悼念diào 剖开pōu
2.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A灰心伤气笑逐颜开按排
B费尽心计无动于衷坚苦
C为非作歹世外桃源脉搏
D动心夺魄跋山涉水题纲
3.加点字词注释有误的一项()A疾言厉色(急速,猛烈)
B人迹罕至(稀少)
C恩将仇报(将来)
D不辞辛劳(推托)
4.下列字的笔画数说明错误的一项()A世(五画) B 巨(五画)
c幽(九画) D 道(十二画)
5.同义词搭配错误的一项()A呵斥——斥责B癖好——嗜好
C揶揄——赞扬D标榜——炫耀
6.加线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这时候渔夫想:“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形容有志气,有气魄)
B每次讲完课,他便回到自己的书房里去,面壁做他的学问。

(佛家用语,指面对墙壁,默坐静修)
C这句警勉而又略带揶揄的话,真使我感到悚然。

(惶恐不安)
D这时的农户,真有点世外桃源的味儿了。

(这里山里农户的生活安乐宁静)
7.横线上应填的一组词是()
①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出来。

②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的球儿。

③这小家伙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近。

A伸蓬松靠B钻滚圆走
C探肥胖挨D探蓬松挨
8.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A视|頞上|革肉 B 闻|崖上|有声|甚厉
C然审视|殊无|所见D则|一螳螂|据|顶上
9.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A先生看了我的诗,并没有批语诗的好坏,只是淡淡地笑道:“标榜”!
B平时,我稍有空闲,便去园里捉虫,逮鸟,扑蝶。

C我的脸红了,也不知是为了什么?也许是为了这城里人的习惯。

D拉开幕,演的第一个节目是《流亡三部曲》。

10.不是比喻句的一项()A这时候,台上的演员仿佛不是在唱歌,而是直接在为危难当头的中华民族作殊死争斗。

B 一个军官使劲吹哨子,也没有用,反而像火上加油,喊声犹如炸雷一般响。

C 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吊兰,那无数指甲状的小叶,如同碧玉,斑斑驳驳。

D 蛛网上缀满了闪光的珍珠,一串串的珠子连结着,犹如一块精美绝伦的头巾。

11.说法不恰当的一项()
A学习语文跟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学会观察生活,才能很好地认识生活,反映生活。

B神话借助想象来表达古代人民征服自然力的理想和追求。

如《牛朗织女》。

C《珍珠鸟》记叙了作者养鸟的过程,着重描写了小珍珠鸟由害怕到信赖的变化过程。

D《百草园》主要写童年趣事,着重介绍百草园的景色。

二.填空。

12.根据意思写成语。

①在困难的环境里互相依靠着生活。

②(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很有节奏。

13.文学常识填空。

①《牡丹图》选自,作者。

②《百草园》选自一书中的一文,作者。

③《螳螂捕蛇》选自,作者。

④〈〈渔夫的故事〉〉选自古代民间故事集〈〈〉〉。

14.课文、古诗填空。

①少小离家老大回,。

②不必说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的桑椹。

③,早有晴蜓立上头。

④从先生那儿,我们听到了许许多多前所未闻的传说、神话、故事,上下五千
年,。

三.现代文阅读。

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里,假如看见一缕炊烟……
在饥肠辘辘的旅途中,假如看见一缕炊烟……
也许不会有什么比它更亲切了。

那是一种动人的招手,是一种充满魅力的微笑,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陌生人,友好地向你挥动着一方柔情的白手绢……
掸落飘在肩头的枯叶,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我终于看见了在远方山坳里的炊烟,它优美地飘动着,无声无息地向我透露着一个质朴的希望。

心中的惶乱被它轻轻抚平了——在深山里走了大半天,饥饿、疲乏、山重水复的怅惘,曾经使我的腿微微地颤抖,步伐也失去了沉稳的节奏……
15.给加线的字注音。

人迹罕至()掸落()
16.“也许不会有什么比它更亲切了”句中的“它”指代
为什么会感到如此亲切?
17.第四段中的“惶乱”具体指的是、、以及腿
,步伐。

18.这一段中主要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
19.语段开头有并列的两个“假如”,句末都用了省略号,作用是
“下因为你救了我,我才要杀你啊!”
“好心对待你,你却要杀我!老话确实讲得不错,这真是恩将仇报了!”
“别再啰嗦了,”魔鬼说道,“反正你是非死不可的。


鬼说:“你决心要杀我吗?”
“不错。


“对着神的名字起誓,我要问你一件事,你必须说实话。


“可以,”魔鬼说,“问吧,要简短些。


“你不是住在这个胆瓶里吗?可是照道理说,这个胆瓶既容不下你一只手,更容不下你一条腿,怎么容得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呢?”
“你不相信我住在这个胆瓶里吗?”
“我没有亲眼看见,绝对不能相信。


进了胆瓶,就立即拾起盖印的锡封,把瓶口封上,然后学着魔鬼的口吻大声说:“告诉我吧,魔鬼,你希望怎样死?现在我决心把你投到海里去。


20.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动词。

21.A句属描写,作用是
22.画线B句属描写,写出了
23.画线C句句和描写的是魔鬼的、,反映了魔鬼、的性格特点。

24.渔夫战胜了凶恶的魔鬼,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这来的便是闰土,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25.文中横线上应填的关联词语是()A既然就并且B即使也何况
C虽然而况且D虽然但而且
26.画横线的句子中的“这样”是指
27.语段主要从、、、和描写闰土
的外貌。

28.语段主要采用写法。

四.文言文阅读。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

寻途登,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

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

然审殊无所见。

大疑。

渐近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

久之蛇竟死。

视頞上革肉,已破裂云。

29.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厉()围()
大()竟()
30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

31.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

视頞上革肉,已破裂云。

32.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