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丹 语言表达语句复位
语言表达与训练

第四单元 对象感
播音是把稿件播送出去给人们听的 。不是自 言自语,也不是自我欣赏,更不是对空发言。 受众就是我们的宣传对象。但是,我们一般是 坐在话筒前播稿,面前没有受众,我们看不见 宣传对象。
一、 对象感
播音是“目中无人”,但要做到“心中有人”。 播音员在播音众必须在“目中无人”的条件下, 努力做到“心中有人”。那意思很明显,就是: 播音员必须设想和感觉到对象的存在和对象的 反应,并由此而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处 于运动状态。从感觉上把握住听众的存在,时 时与设想的宣传对象进行“交流、呼应”,我 们把这称之为对象感。
主题的概括:
概念:主题,是
指主要事实中包 含的思想含义, 也叫“中心思 想”。
背景的联系:
稿件的播出
背景
一是指和稿件有关的党 和政府的路线、方针、 政策等 二是指国际、国内现实 情况及变化。
目的的明确:
明确目的对
播音起着统 帅的作用
明确目的对播音起着统 帅的作用,它可以使播 讲人的播讲愿望积极、 主题鲜明。 加强与受众的交流感; 也能概括目的,正确的 地把握播讲方式和态度 分寸。
狭义备稿:是指播出前具体一篇稿
件的准备。
备稿六个步骤:
1、划分层次 2、概括主题 3、联系背景 4、明确目的 5、找出重点 6、确定基调
层次的划分:
概念:指稿件的
布局、结构。
1、归并 :归并,是把稿件 内容内在联系较紧密的段落 归并为一个大层次,并概括 出层次大意(应简约)以便 播出时用声的明确,形成一 种“向心力”,可使层次清 晰,以突出层次大意。 2、划分 :划分,是将一个 较长的自然段内,把内在联 系较紧密的句子,划分成一 个小层次,以形成“句群” 的优势,使句子之间“归堆 儿”、“抱团儿”。
朗读过程中常见的语言表达问题,如果中招请速速改正!

朗读过程中常见的语言表达问题,如果中招请速速改正!我们朗读过程中,在语音方面常见的问题主要在于“咬字”和“吐字”两方面。
前者主要是“咬字不准”,后者则较为复杂一点。
1.字音不准这种情况多出自方言区的播音主持。
有的人仅掌握了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系统,而哪个字发什么音并没有一一对号入座,难免会在发音时出现误差。
随时查阅字典是解决字音不准最简单的办法。
2.吐字无力播音初学者往往唇舌无力,字头不清晰,使整个字音松散。
可结合用气练习声母发音,提高唇舌力量和气息力度。
3.吐字含混吐字含混不清往往是韵母发音不准造成的。
适当扩大i、a、u三个元音在口腔中的三点距离,使元音对比加强,可改善这一状况。
4.吐字不圆润复合元音韵母发音时加大舌的动程可增加吐字圆润感。
即使单元音韵母,在发音时,舌头也应在本音位范围内做适当滑动,以增加字音的流动感。
另外,归音不到位及声调幅度过小,也会影响吐字圆润。
而在语言表达方面的常见问题则为重音、语速和语调三个方面。
1.重点不突出我们常常说某个人说话“不得要领”,这主要指,整篇稿件在播读过程中,整段话在讲述过程中,缺少重点,听起来语言目的不明确。
出现这种情况时应注意,语句重音可利用放慢、加重等声音手段将其突出;重点句子也可利用对比方式使其显露出来;而建立在分析理解基础上的表达可借助明显变化的声音手段表现出来。
2.速度不当指表达时语言速度过快或过慢。
播音主持和主持人在播讲时,其内心时钟节奏对语言速度有较大影响。
初学者会因紧张等因素造成内心节奏加快;而过于沉稳同样也会破坏正常的内心节奏,两者都会使播讲速度与播讲者自我感觉不一致,造成速度过快或过慢。
速度过快和过慢往往与播讲者日常口语习惯速度、播讲者的性格心性有关。
播音主持和主持人应当通过实践,逐步“校正”自己的内心时钟节奏。
此外,由于播讲所面对的多半是具体的听众或观众,不同的听众或观众总会有不同的理解能力,播讲者应针对对象的不同来调整自己的播讲速度。
播音员主持人语言表达技巧训练

播音员主持人语言表达技巧训练播音员语言表达技巧课,是播音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我们称之为“播音创作基础”。
在这门主要课程中,从理论方面,我们主要解决播音员的创作道路、分析理解稿件、具体感受稿件的方法、语言表达的内外部技巧以及话筒前状态等问题;在实践方面就是要通过备稿、展开情景再现、捕捉对象感、挖掘内在语等内部技巧与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外部技巧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把稿件变为有内容、有目的、有感情、有对象的有声语言,及于听(观)众之耳,入于听(观)众之心。
任何艺术,都有内容和形式这两个方面,内容总要有一定的表现形式赖以传达,这“一定的表现形式”中,就有技巧存在。
技巧的高下,将反作用于内容,使之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教授张颂在《朗读学》一书中精辟地指出:技巧的运用有两个阶段:其一是学习阶段,可以叫做‘刻意雕琢’阶段;其二是熟练阶段,可以叫做‘回归自然’阶段。
不经‘刻意雕琢’就不能‘回归自然’因为不敢雕琢,就永远不能掌握技巧,也只好停留在自然形态、长期‘自然’下去。
”这不但概括了掌握技巧的过程,也指出了两个阶段在创造意义上的区别,不经过学习,便不能进入创造;技巧掌握的理想境界应是“返朴归真”、“大巧若拙”,乃斧齐上,人偏不不觉;刻意雕琢,不留痕迹。
表达如行云流水,变幻起伏、抑扬顿挫、感情跌宕、运用自如,使文章内容锦上添花。
第一章语言表达内部技巧训练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是从备稿到播音使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的三种重要方法,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内部技巧”。
当稿件中有形象性内容时,我们要在形象感受的基础上,运用“情景再现”,使播音中富于鲜明的形象性,当稿件中有逻辑性内容时,我们要在逻辑感受的基础上,运用“内在语”,使播音中富于严谨的逻辑性,“对象感”则帮助我们把稿件更积极、更生动、更清晰、更完美地表达出来,传播到广大听众(观众)的耳朵里,心目中。
具体感受和整体感受,情景再现、内在语和对象感,在“播讲目的”的统帅下,使稿件的语言已经变成了播音员自己要说的话,在这种运动状态下,播音创作才有灵魂,播音语言才有活力。
播音教程2语言表达

1、备稿定义:怎样准备稿件简称“备稿”。
备稿是播音创作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次具体的播音创作活动的开始,是如何播好稿件的第一步。
①广义备稿:是指平时不断的学习和积累。
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是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广博的文化知识、深厚的专业基本功和艺术修养等等。
因为、播音员、主持人的理解力、感受力、表现力、对稿件的驾驭能力等等,都和他的素质修养有关。
这些都需要在日常的学习、实践中日积月累。
我们播音成功与否都取决于这种学习和积累的深广程度。
②狭义备稿:是指播出前具体一篇稿件的准备。
③备稿六步:一、划分层次:指稿件的布局、结构。
从播音的角度对自然段归并和划分。
二、概括主题三、联系背景:指稿件的播出背景。
包括两方面内容。
上情:和稿件有关的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等。
下情:国际、国内各方面的现实情况及其变化。
下情又包括主流和支流。
主流指和稿件有关的现实情况及其变化中的成绩方面、好的方面和代表事物发展前进方向的方面。
支流是指和稿件有关的现实情况及其变化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好的方面。
四、明确目的五、划出重点六、确定基调2、情景再现定义:在符合稿件需要的前提下,以稿件提供的材料为原型,使稿件中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景物、情绪……在播音员脑海里不断浮现,形成连续活动的画面,并不断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这个过程就是情景再现。
①情景再现的过程大略分四步走:理清头绪,设身处地,触景生情,现身说法。
②情景再现注意事项:一、情景再现一定要以稿件为依据。
二、情景再现一定要产生于具体感受中。
3、内在语定义:播音的内在语,是指那些在播音语言中所不变表露、不能表露或没有完全表露出来和没有直接表露出来的语句关系和语句本质。
①内在语的作用:揭示语句本质和语言链条。
一、语句本质是结合语言环境和上下文来确定的语句的深层的内在含义。
在播音中,播音员主持人要把握语句的表层含义与语句的深层含义存在同向同质和非同向同质的区别。
主持人语言表达技巧(第三版)

谢谢观看
5 附录一我看
“说新闻”
再版后记
附录二主播是 谁·谁来做主播
第三版后记
作者介绍
这是《主持人语言表达技巧(第三版)》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读书笔记
这是《主持人语言表达技巧(第三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主持人语言表达技巧(第三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主持人语言表达技巧(第三版)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主持人
理论
主播
规律
基本功
语料
会
版
主持人
版 主持人
活动
技巧
语言
后记
附录
语言表达
新闻
表述
内容摘要
《主持人语言表达技巧(第三版)》在修订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多充实与修改,调整思路,从综合运用的角度, 展开论述业内常说的主持人“能说、善问、会议论”的主题,特别是例子会紧跟时代步伐,精选大量优秀主持人 近年来崭新的语料,梳理出其中的一些规律,使该版的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更具有理论新意和实践的针对性, 有理论与实践上的融合与呼应。
目录分析
第一章主持人 1
节目与节目主 持人
第二章主持人 2
的语言活动
3 第三章主持人
语言表达的基 本功(上)
4 第四章主持人
语言表达的基 本功(中)
5 第五章主持人
语言表达的基 本功(下)
第六章主持人1
语言“表述” 特点
第七章主持人 2
《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第一节准备稿件的方法备稿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广义备稿,二是狭义备稿。
广义备稿是指平时不断地学习和积累。
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是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广博的文化知识、深厚的专业根本功和艺术修养等。
这都需要在日常的学习实践中日积月累。
广义备稿是播音创作的根底。
狭义备稿,是指播出前具体一篇稿件的准备。
概括起来有六个步骤,简称“备稿六步〞。
他们是:划分层次、概括主题、联系背景、明确目的、找出重点、确定基调。
1、划分层次:1)归并:把稿件容在联系较严密的段落归并为一个层次,并概括大意。
2)划分:在较长的自然段中,把在联系较严密的句子划分成一个小层次,使句子“归堆儿〞“抱团儿〞注意:逻辑的归并和划分要符合表情达意的需要。
2、概括主题〔稿件的中心思想〕:1〕表达文:从人物、事件的发生、开展变化、结局里去挖掘。
2〕议论文:“中心论点〞,从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中去挖掘。
3、联系背景:上情:时代背景所要求的理想境界下情:国际国方面的现实情况与其变化下情里又包括“主流〞“支流〞。
主流指和稿件有关的现实情况与其变化中的成绩方面、好的方面和代表事物开展前进方向的方面。
支流是指和稿件有关的现实情况与其变化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好的方面。
4、明确目的:目的是指播音员主持人的播出目的,即稿件播出后所到达的社会效果。
他解决的是为什么要播这篇稿件的问题。
注意:播讲目的和稿件主题的区别。
播讲目的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和表现;稿件主题是有稳定性和不变性的。
5、找出重点:重点是指直接表现主题、表达目的、抒发感情、感染受众的地方。
分为集中〔较多见〕和分散两种形式。
6、确定基调基调1、定义:我们在备稿过程中,从许多不同角度对稿件进展了深入的分析和具体的感受,我们的感情也随之运动起来,并最终以准确、清晰、富有变化的有声语言传达出去,在备稿过程中,对稿件的感情特点与其变化把握的是否准确,关系到语言表达的效果,关系到播讲目的的能否得到生动表达。
有声语言表达基本技巧的综合训练

有声语言表达基本技巧的综合训练以下是 9 条关于有声语言表达基本技巧的综合训练:1. 放慢语速很重要哦!你想象一下,要是你跟别人说话像开机关枪一样,别人能听清楚吗?就像跑步,冲刺太快会累得不行,慢慢跑才能持久呀!比如在讲故事的时候,放慢语速,才能让听众更好地沉浸其中。
2. 注意语调的变化呀!不然说话平平淡淡多无趣啊。
好比音乐,如果一直一个调调,谁会喜欢听呢?像说“哇,你太棒啦!”这里“哇”就要提高语调,突显惊喜呢。
3. 强调关键词可不能忘啊!这就像黑夜中的明灯,一下子就能抓住别人的注意力呀。
比如说“我今天特别想去看那场电影”,“特别”就要加重语气。
4. 停顿也得掌握好呢!不然就像汽车一直开不停,多危险。
就好像说“我有一个秘密,嗯,但是现在不能告诉你”,这里的“嗯”就是一个巧妙的停顿。
5. 表情要丰富呀!你不会想让自己像个木头人一样说话吧?就好比演戏,生动的表情才能让故事更精彩嘛。
像讲笑话时,自己先笑起来,别人也会更容易被逗笑呀。
6. 肢体语言别忽视!这就像给你的话语加上了翅膀。
比如说,你说“这边”,同时手往这边指,是不是更清楚啦?7. 情绪融入进去呀!你得让别人感受到你的喜怒哀乐啊。
想象一下,讲悲伤的故事一脸开心,那多奇怪。
比如“我好难过啊”,声音里就要带出悲伤的情绪。
8. 与听众有眼神交流哇!这就像和他们在对话一样。
不能自己在那自说自话呀。
当你看着他们的眼睛说“你们懂我的意思吧”,他们肯定会更投入的。
9. 多练习是关键呐!不然再好的技巧也白搭呀。
就像学骑自行车,不练怎么会呢?每次跟人交流都是一次练习的好机会呀!总之,要想说好有声语言,这些技巧都得掌握好,然后不断练习,才能越来越棒!。
幼儿说话中常见的语法错误及纠正方法

幼儿说话中常见的语法错误及纠正方法语法是语言的基础,正确的语法可以使我们的表达更加清晰、准确。
幼儿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语法错误。
本文将介绍幼儿常见的语法错误,并提供相应的纠正方法。
一、名词和代词的丢失或重复幼儿在说话中常常出现名词或代词的丢失或重复。
例如,“我拿了糖”中的“糖”是丢失的名词,“你你去哪里”中的“你”是多余的代词。
这样的错误会使句子的意义不明确。
纠正方法:1. 引导幼儿重视名词和代词的使用。
在日常交流中,可以提问“你在干什么?”,“你在找什么?”等,鼓励幼儿用完整的句子回答。
2. 对于丢失的名词或代词,可以在幼儿表达后进行提示,“我拿了……”,“你在找……”等。
二、动词的时态错误幼儿常常在动词的时态上出现错误。
例如,“我昨天放了风筝”中的“放了”是时态错误的表现。
这样的错误会影响句子的时态准确性。
纠正方法:1. 建立正确的时态观念。
可以通过与幼儿进行对话,提问“你昨天做了什么?”,“你将要做什么?”等,引导幼儿正确使用不同的时态。
2. 在幼儿语法错误出现时,可以适时发问,“你昨天做了什么?”,“你现在在做什么?”等,帮助幼儿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进行修正。
三、句子结构错误幼儿在句子结构上常常出现错误。
例如,“他们在跑步去公园”中的“在跑步”是句子结构错误的表现。
这样的错误会使句子的意思不明确。
纠正方法:1. 引导幼儿注意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的搭配。
例如,“小猫吃鱼”中的主语是“小猫”,谓语是“吃”,宾语是“鱼”。
2. 对于句子结构错误的表达,可以适时进行引导。
例如,“他们在做什么?”可以帮助幼儿意识到错误,并纠正为“他们在跑去公园”。
四、副词的误用幼儿在使用副词时常常出现误用。
例如,“我高高兴兴地去了游乐场”中的“高高兴兴地”是副词的误用。
这样的错误会使句子的修饰关系混乱。
纠正方法:1. 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副词。
例如,“高兴地去了游乐场”中的“高兴地”是正确的副词修饰。
2. 在幼儿使用副词错误时,可以通过提问“你是怎么去的?”,“你是怎么做的?”等方式引导幼儿注意修饰关系,并进行纠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贯· 词语照应、暗示
四、“词语照应、暗示”类 型 通过语意的把握和关键词语的 分析,能准确地找出与所提示或暗
示词句相呼应的选项。
连贯· 词语照应、暗示
11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 的一组是( C ) 学好文科的关键是要有很强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刘 言和李莉两位同学各有所长, 。 A. 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但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 莉强 B.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但理解能力比刘言强 C.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李莉的理解能力比刘言强
语句复位能较好地测试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语言连贯选择题有一个最突出的
特点,选项间不是对与错的差别,各
选项有可能全是正确的,只是有 优 有
劣。所以不能用区分正误的思路来考
虑问题,而应该细心比较,找出表达 效果最好的那一项。
3、例:填到横线与上下文衔接最佳的一项是B ( ) 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 , 从床底下拽了出来,送到幼儿园去了。 [简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性, A.妈妈找了好久,最后才发现了他 是做到语言连贯的重要因素。从给定的语境上看,这道 题的陈述对象(主语)是“小明”,要找到衔接恰当的 B.但后来还是让妈妈给找到了 语句,必须把握这一特点。A、D两项的陈述对象与题干 C.使妈妈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了 显然不一致,题干中的“小明”,在此已转换成了“妈 妈”;C项干扰性最大,因为在该项中,前半句与前文 D.但妈妈毕竟发现了他 的陈述对象保持了一致,而后半句则变成了“妈妈”了。
A
语言表达连贯之语句复位
考点解读
和思维的条理性、语言表达连贯性,是高考试题 常采用的题型。该题一般是给定一段话,按要求 在其中填入合适的一句或若干句。 句子复位主要有二种类型:一是“定位选句”, 即句子的位置已确定,要求选择合适的句子,这 种类型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主要类型。二是“定 句选位”,即句子内容确定,要求从文章、段落 中找出合适的位置复位。
B
5、(2015湖南卷4)下列语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C
)
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葱葱,奇花闪灼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 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
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而衔吐,桥上有亭。 A.再进数步,渐向北边,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雕甍绣槛 B.渐向北边,再进数步,雕甍绣槛,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 C.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 D. 渐向北边,雕甍绣槛,再进数步,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
连贯· 句式前后是否勾联
七、“句式勾联”类 型 一是在语段的开头,选填的语句有概括、总结
和提示作用; 二是在语段的中间,选填的语句有承上启下或 过渡照应; 三是在语段的末尾,选填的语句有总括或呼应。
小试牛刀
1.(2015全国2卷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3 分) 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 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 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 象,___________________,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 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癌了
六、音节和谐一致
汉语十分讲究音节和谐。尚书中说诗言志, 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 相夺伦,神人以和。这说明我国古人写诗 作文就十分讲究这一点。语句衔接中提出 音节和谐这一要求,对提高学生的语言修 养是十分有利的。做这类选择题时,我们 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句式对称,音 节协调;二是上下文压韵,对称和谐。
1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 的一项是( c ) 荒草地不远,一条欢腾的小溪自上而下,汩汩流 淌。溪水那边是一大片开阔地, ,房顶 上的烟囱正飘着轻烟。 ①一片森林在开阔地上静静地站立, ②开阔地上有一片森林, ③数十棵树掩映着一座白色庭院, ④一座白色的庭院掩映在数十棵树中, ⑤几间白房子坐落在庭院中间, ⑥院中有几间白房子, A、①③⑤ B.②④⑥ C. ②③⑥ D.①④⑤
。
A.大脑在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下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答案】 C【解析】 B.内啡肽因这些兴奋性的刺激而被大脑释放出来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仔细分析横线的上下文和各选项的优 C.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 劣。 D.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B项中的陈述对象仍是“小明”,承前省略,用“让妈 妈给找到了”这一兼语,顺畅地连接了用“拽”、“送 到”这两个用法上表示受事的词语组成的连动句,陈述 对象始终一致。
连贯 话题统一
一、话题统一 看前后语句的陈述对象(主
语、话题、叙述角度)是否保
持统一 。
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 年。 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手嶂 奇观”。 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一幅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B、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幅。 C、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幅。 D、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幅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复习导入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一朵朵淡紫色的小花,那么自然地,那么从容地,那么无拘无束地静静 地绽放在笔直却 纤细的茎端。花朵以下, ① 。轻轻摘下一朵,擎于双掌之间。一丝莫 名的感动充盈 于心间。那叫不上名字的小花, ② ,沁人心脾。夕阳最后一缕光线在 这里投下一片 金黄。于夕阳沉寂后的一段时间里,被一朵不知名的小花,默默地,却 又深深地感动着。 A.①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一片片细长的叶子②一股幽幽淡淡的清香竞飘 放着 B.①一片片细长的叶子错落有致地排列着②一股幽幽淡淡的清香竞飘 放着 C.①一片片细长的叶子错落有致地排列着②竟飘放着一股幽幽淡淡的 清香 D.①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一片片细长的叶子③竟飘放着一股幽幽淡淡的 清香
C
7、选择与原文衔接最好的一项。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 C 。 美,_____ A、就是缺少发现 B、就是要去发现 C、而是缺少发现 D、但是要去发现
8、为使上下文通顺合理,应填在文中横线上的一项是(
)
虽然下着细雨,天空还是像帘幕低垂。黄梅季节特有的感觉, ________。推开半闭的窗,雨丝就悄悄地飞进来,扑到脸上,送 来一点并不愉快的凉意。 A.有如张着纱幕,远山巅水墨画似的逐渐融化,终于烟雨云融 合作一处 B.仿佛一只枝头的小鸟,叽叽喳喳地掀动着翅膀欢叫 C.有如一个娇怯的小姑娘,刚探出头就又匆匆放下了窗帘 D.仿佛一只触着蛛网的飞虫,身心都紧贴在那密密的丝缕上
连贯· 句间顺序合理
二、“句间顺序合理”类 型 常见的顺序有三种:时间、空间、逻辑
根据上下文 ,确定句子间所存在 的内在关系,是解答此类题目的突破口
句间顺序
时间(先后)
空间(高低、上下前后、左右、内外、 远近) 逻辑(由一般到特殊、由具体到抽象、 由原因到结果、由主到次、由轻到重、 从少到多、由实到虚)。
D. 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 莉强
12、与原句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她年纪大约二十六七, , 两颊却还是红的,卫老 婆子叫她祥林嫂。 B A、青黄脸色 B、脸色青黄 C、青黄脸色 D、现出青黄脸色
连贯· 短语类型一致
五、“短语类型一致”类 型
根据其上句或下句的提示,
利用结构上的对称性,来选择所 填的语句。
高考真题
2.(2015全国1卷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 是(3分)( ) 随着雾霾频发,油品质量对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有测试表明,一些城市空气中PM2.5的20%左右来自机动车尾气,而 只要使用符合新标准的汽油和柴油,______。有鉴于此,我国将加快 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 A .即使现有汽车不作任何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也能减 少10% B.汽车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可减少10%,现有汽车的改造并不 是必須的 C.再加上对现有汽车进行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将减少 10%以上 D.不管是否改造现有汽车,其尾气中的相关污染物排放都将减少10%
10、例:和下面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 B 项是( ) [简析]本题的引文由两句组成,前句一个“逊” 梅尧臣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 字点出梅花没有雪花白;后句一个“输”字点 输梅一段香”常被后人引用,借以表 出雪花没有梅花香。可见,这两句都是从梅花 明 和雪花的不足入手的,都是揭示美好的事物的 。 缺点的。A、C两项中的“短长”、“千秋”是 A.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长 从优劣两个方面分析的,D项的“各有所爱”是 从优点方面分析的,它们都不能照应原文中的 B.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 “逊”和“输”,转换了话题,内容不够统一。 C.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 只有B项的“各有缺憾”照应了上文,保持了内 容的统一。 D.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
另复句及语段关系:递进、顺承、转折、 因果、条件、总分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 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 诿, 。 A、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 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B、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污 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C、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环 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D、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环 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13、例: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 当的一组是( ) ⒈ 每逢深秋季节, 松竹山茶,色彩绚丽, [简析]本题中的(1)句,“每逢”为六字句,若选 美景尽览。 ①,“臵身山顶”是四字句,“俯瞰松竹山茶”又 是六字句,显得参差杂乱,极不平稳;若选②,两 ⒉.远眺群山环抱, 近看小河流水,茶院葱 个六字句相对,接下来是四个四字句。不仅句式对 绿,松竹并茂。 称,而且“瞰”与“览”也押韵。所以第(1)句应 该选②,这样,A、B两项就可以排除了。(2)句 ① 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远眺”与“近看”形成对称,后面各跟三个四字 句。但从押韵上看,若选③,韵脚是 ② 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抱”“翠”“水”“茂”,显然读起来不大和谐;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若选④,韵脚字成了“抱”“绕”“水”“茂”, 韵脚和谐自然,表达流畅自如。选③显然没有选④ ④ 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更好。这样,C项又可以排除了。只有D项最符合题 A、①③ B、①④ 干的要求。C、②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