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溶栓颗粒血清对肿瘤坏死因子α损伤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影响
溶栓颗粒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IL-1β及MMP-9的影响

溶栓颗粒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IL-1β及MMP-9的影响臧运华;曹晓岚;贺青涛;宋明玉;闫伟;陈雨振【期刊名称】《山东中医杂志》【年(卷),期】2006(25)6【摘要】目的:探讨溶栓颗粒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
方法:用四动脉夹闭(4VO)所致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放免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血清IL-1β及脑组织MMP-9。
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可造成大鼠血清IL-1β及脑组织MMP-9的高表达。
中药组IL-1β及MMP-9的表达较少。
结论:溶栓颗粒可以保护缺血再灌注大鼠受损伤脑组织,并可能通过减少血清IL-1β和脑组织MMP-9的途径实现。
【总页数】3页(P409-411)【关键词】溶栓颗粒;脑缺血再灌注;白细胞介素-1β;基质金属蛋白酶-9【作者】臧运华;曹晓岚;贺青涛;宋明玉;闫伟;陈雨振【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相关文献】1.黄芪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MMP-9和IL-1β的影响 [J], 朱敏姿;徐彬;梁顺利;张宇燕;万海同2.溶栓颗粒对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IL-1 β及ICAM-1的影响 [J], 曹晓岚;臧运华;贺青涛;宋明玉;闫伟3.雪莲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NF-α、IL-1β和MMP-9含量的影响[J], 朱沂;孙娟;杨雪荣;王明远4.黄芪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MMP-9和IL-1β的影响 [J], 王红祥;徐彬;万海同5.溶栓颗粒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大鼠ILl-β MMP-9的影响 [J], 臧运华;曹晓岚;贺青涛;宋明玉;闫伟;陈雨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程度高血压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高 血压患者 血清 T NF . a 、h s . C R P 、V E G F水
平明显升高 ,且与平均动脉压呈正相关 ,V E G F水平与患者心功能相关 。
S H E N Z h e n . 1 i 。 Y UA N Hu a i . 8 h a n , C H E N K a n - k a n , C U I J i a - c h e n g( De p a r t me n t o f Me d i c i n e , H u a i ’ a n F i r s t
f r o m Oc t o b e r 2 0 1 4 t o Oc t o b e r 2 0t 5 ,d e t e c t e d t h e s e r u m l e v e l s o f TNF - a , h s - CRP a n d EGFR i n d i f f e r e n t d e g r e e o f h y p e te r n s i o n p a t i e n t s ,a n a l y z e d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t h e l e v e l s o f i n la f mma t o r y f a c t o r s i n
高血压 患者 1 5 0例 ,检 测不 同程度 高血压 患者血清 T NF . c 【 、 h s . C R P 、E G F R水平 ,分析血清 中上 述炎 性 因子水平 与高血压 患者 平均动脉压和左 室射 血分数 ( L v E F)的关系 。结 果
h s . C R P、V E G F水平均 明 显高于对 照组 ( P< 0 , 0 5 ) ,3级高 血压组 患者血清 T N F . Q 、h s " C R P 、VE G F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周丹丹;白晓光【摘要】目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导致糖尿病病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炎症因素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 ICAM-1)可作为炎症反应的标志物。
本研究探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方法:1、选取健康人群32例为对照组及同期住院的2型糖尿病病人69例,按照有无视网膜病变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组(DR),其中DR组又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背景期(background diabetic retinopathy,BDR)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期(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
入选病历均记录基本情况及生化指标。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
结果:血清s ICAM-1浓度,对照组、NDR组、BDR组、PDR组分别258.46±53.16 pg/m L,413.09±56.35 pg/m L,446.99±51.50 pg/m L、507.22±76.69 pg/m L,(F=76.319,P〈0.05)。
结论:.血清s ICAM-1的水平可反映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可作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监测指标。
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该病发病机理,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名称】《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37)004【总页数】5页(P358-362)【关键词】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作者】周丹丹;白晓光【作者单位】[1]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2]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病人常见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常导致病人不可逆转的视功能损害甚至完全失明,是糖尿病病人失明的首发原因。
溶栓颗粒含药血清对TNF-α损伤血管内皮细胞VEGF表达影响的研究

发现溶栓 颗粒 对大 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 能减 少缺血再灌注脑组 织 T F—O等 炎性介 质产生 及 I A N . r C M—l 表达 。为 了研究溶栓 颗粒 对血管 内皮细胞血 管 内皮生 长 因
细胞时 , 先 5  ̄ 3 预 6C、0分 钟 灭 活 。
13 细 胞 培 养 及 分 组 处 理 B C 用 含 有 1 % 胎 牛 血 清 . ME s 0
血管 中的穿通支 动脉 、 软脑膜 血管等小动脉 系统 的循环。近 年来研究表 明 , 血管 内皮细胞 不仅 是机械性 防御 结 构 , 而且 是体内最大的“ 内分 泌器 官” 可 以生成 血管活性 物质 , , 参与 血流动力学 、 血管通透 性 的调节 , 在血栓 形成 、 质 沉积 、 脂 细 胞黏附 、 动脉粥样斑块 形成等方面均有重 要作 用。
中国中医药科技 2 1 0 1年 1月第 1 8卷第 1 Jn2 1 o 1 o 1 期 a .0 1 V 1 8 N . .
・l 5・
溶 栓 颗 粒 含 药 血 清对 T F—O损 伤 血 管 N t 内皮 细胞 V G E F表 达 影 响 的研 究
臧运 华 唐 明 郭瑞 友’ 郑 燕 王 燕呜 叶俊 丽
12 动物分组及 含 药血 清制备 .
Wia 大 鼠 2 sr t 0只 , 雄性 ,
体重 20~ 8 g 随机分为 5组 , 5 20 , 每组 4只。分别 为空 白血清 组、 大剂 量血 清组 、 中剂 量血清组 、 小剂量 血清组 、 阿托 伐他 汀血清组 , 以上各组分别灌 胃蒸馏水 、 大剂量 中药 、 中剂量 中 药、 小剂量中药 、 阿托伐他汀 2 l2次/ 连续 2天 , 3天 m, 日, 第 给药 1 次。最后 1 给药后 1小 时开 始 , 鼠不麻 醉 固定 , 次 大 腹 主动脉取血 , 分离血清 , 滤除 菌后 置 一2  ̄ 存。用 于 过 0C保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肿瘤坏死因子α预处理的作用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肿瘤坏死因子α预处理的作用吴云;梁庆成;吕海燕【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04(008)031【摘要】BACKGROUND:At present, there are a number of reports about preconditioning inducing cerebral ischemia tolerance and itspossible mechanism,such as ischemic pretreatment, inhalation of oxygen, acupuncture and isoflurane preconditioning.Someoverseas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at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 can induce cerebral ischemic tolerance, but its exact mechanism has not been elucidated. So far, the effect of TNF-α pr etreatment on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 and its mechanism remain unclear .OBJECTIVE: To probe into the effect of TNF-α pretreatment on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DESIGN: A completely randomised and case-controlled study.SETTING and MATERIALS : Our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the Animal Experiment Center of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Materials: Sixty healthy male Wistar rats, weighing 200 g to 300 g,were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 namely, TNF-α 0. 05 μg group, 0. 5 μg group, 1.0μg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15 in each group. The experimental animals were supplied by the Animal Experiment Center of the Secon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microsurgic al appliances, 25 Μl syringe and arteriole clampspurchasedfrom Yixin Medical Appliances Co.Shanghai; fishing thread made in Japan(0. 17mm in diameter); thermostat;digital camera; computer-assisted image analyzing system made by Beijing Aeronautic and Space University; PBS; recombined rat TNF-α(purchased from Sigma, the U. S.), CD54 and GFAP kit, their second antibody, and DAB immunohistochemical kit bought from Wuhan Boster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10 g/L 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 saline solution (TTC),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routine laboratory use.INTERVENTIONS: Rat focal brain ischemiamodel(occluding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f the rats) was made by using modified inserting thread method. Different doses of TNF-α(0.05 μg, 0.5 μg and 1.0 μg) or PBS (control group) was injected intracisternally 48 hours before ischemia. After 2-hour ischemia followed by 22-hour reperfusion, the rats were killed.MAIN OUTCOME MEASURES: The percentag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volume was measured, pathological change was observed,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and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expressions were insp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TNF-α 0.05 μg group displayed no difference( P > 0.05, percentage of ce rebral infarction volume t = 1.52,ischemic hemisphere GFAP t = 0.93, ICAM-1 t = 0.82), TNF-α 0. 5 μg and 1.0 μg groups showed reduced volume oflesion( P <0. 001, t = 18.76for 0. 5 μg group and t = 13.44 for1. 0 μg group), lessened degeneration and necrosis of the cerebral tissues, less GFAP(both P <0. 001, t =5.82for 0.5 μg group and t =6. 84 for 1.0 μg group) and ICAM-1 expression (both P < 0.001, t=6.80 for 0.5 μg groupand t=7.08 for 1.0 μg group) in the ischemic hemisphere.CONCLUSION: TNF-α can induce cerebral ischemic tolerance and the effect is not related to repair of astrocytes, but related to the down-regulation of ICAM-1 expression and lessened inflammation after reperfusion. Moreover, this effect is dose-dependent.%背景:目前,有很多关于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及其可能机制的报道,如脑缺血预处理、吸氧、针灸、异氟醚预处理等,国外一些研究也已证实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能诱导脑缺血,但机制尚未阐明.迄今,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TNF-α预处理的影响作用及其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的:探讨TNF-α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设计:完全随机设计,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材料:实验地点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动物实验中心.材料: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体质量200~300 g,完全随机分为TNF-α0.05μg组、0.5μg组、1.0μg组及对照组,每组15只大鼠.实验动物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显微器械、25μL微量进样器及微动脉夹均购自上海仪欣医疗器械公司,日本产钓鱼线(直径0.17 mm),恒温箱,数码相机,北航图像分析系统,PBS液,重组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购自美国Sigma公司),CD54,GFAP试剂盒、相应二抗及DAB染色试剂盒皆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0 g/L 四氮唑红(TTC)及实验室常规使用材料等.干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流),并予以改良.在脑缺血前48 h,给大鼠小脑延髓池内注射不同剂量的TNF-α(0.05 μg,0.5μg,1.0μg)或PBS液(对照组),缺血2 h后再灌注22 h,处死大鼠.主要观察指标:脑梗死体积百分比,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05μg组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脑梗死体积百分比t=1.52,患侧GFAP t=0.93,ICAM-1 t=0.82),0.5μg组及1.0μg组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小(均P<0.001,0.5μg组t=18.76,1.0μg组t=13.44),脑组织变性坏死程度减轻,患侧GFAP 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减少(均P<0.001,0.5μg组t=5.82,1.0μg组t=6.84),ICAM-1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减少(均P<0.001,0.5μg组t=6.80,1.0 μg组t=7.08).结论:TNF-α可诱导脑缺血耐受,与星形胶质细胞的修复作用无关,而与ICAM-1表达下调、减轻再灌注后炎症反应有关,TNF-α诱导脑缺血耐受有剂量依赖性.【总页数】3页(P7045-7047)【作者】吴云;梁庆成;吕海燕【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科,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8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科,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8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科,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8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相关文献】1.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J], 程道宾;孙圣刚;陈小武;田有勇;王岚;苏颖2.脑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 Meta 分析 [J], 曾晓鹏;邹晓峰;陈丽3.刺五加注射液预处理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J], 李强;靳书滨;陈晶;王杰;霍韶军;张瑞刚4.肿瘤坏死因子-α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J], 梁庆成;吴云;吕海燕;王维治5.脑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Meta分析 [J], 曾晓鹏;邹晓峰;陈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和细胞黏附分子的含量变化

脑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和细胞黏附分子的含量变化叶心国;毛善平;李承晏
【期刊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年(卷),期】2003(005)001
【摘要】@@ 脑缺血早期细胞浸润引起的炎症反应及其损伤作用日益受到关注,其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细胞黏附分子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我们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TNF-α和细胞黏附分子水平进行了动态观察.
【总页数】1页(P56)
【作者】叶心国;毛善平;李承晏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科,湖北,武汉,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科,湖北,武汉,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科,湖北,武汉,4300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脑梗死患者血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和细胞黏附分子含量的变化 [J], 凌芳;詹利英
2.醒脑静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8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影响 [J], 贾玉洁;佟宇;闵连秋
3.电针结合康复治疗对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白细胞黏附分子CD11b、CD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的影响 [J], 甘伟;王海英
4.脑出血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含量变化 [J], 孙伟辉;
丁美萍;卢琦
5.肿瘤坏死因子-α、B细胞刺激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在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 [J], 邓剑兰;范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含溶栓颗粒血清对TNF-α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VEGF的影响

作者 简 介 : 蕊 (9 9 ) 女 , 为 黑 龙 江 中 医药 大 学 2 0 王 17一 , 现 0 7级 硕 士 研 究 生( 邮编 :5 0 0 ; 景 君 , 为黑 龙 江 中医 药 大 学 2 0 104)李 现 0 7级 硕 士 研 究 生 ; 徐京 育 ( 讯 作 者 ) 工 作 于 黑 龙 江 中 医 药 大 学 第 一 附 属 医 院 ( 编 : 通 , 邮
.
2 2 各 组 大 鼠血 浆 E . T一1比较
模型对照组血浆 E 一 T 1显 著
导 致 痰 阻 。③ 血 瘀 。肥 胖 是 I 的重 要 致 病 因素 , 中 医认 为 胖 R 而 人 多 痰 湿 , 瘀 多 同 病 。 所 以 I 的 病 因 虽 不 同 , 在 胰 岛 素 抵 痰 R 但 抗 病 程 中 , 瘀 互 阻 是 主 要 病 机 , 瘀 互 阻 证 可 作 为 I 的 独 立 痰 痰 R 证 型 或 兼 证 , 而逐 渐 重 视 活 血 祛 瘀 法 在 I 中 的应 用 E 从 R 。复
国老 年 学 杂 志 , 0 8 1 ( 8 : 8 9一l 0 . 2 0 ,0 2 ) 1 9 90 E3 李 晶 , 莉 娟 , 佳 佳 . 2 赵 郝 2型糖 尿 病 胰 岛 素 抵 抗 从 痰瘀 论 治 辨 析 E3 J.
世 界 中西 医 结 合 杂 志 , 0 8 3 9 : 4 2 0 , ( ) 5 9—5 0 5.
丹 参 饮 是 活 血 祛 瘀 化 痰 的 代 表 方 之 一 , 要 由丹 参 、 香 、 仁 、 主 檀 砂
高 于 空 白对 照 组 ( < 0 0 ) 中 药 预 防 组 用 药 后 显 著 低 于 模 型 P .1;
溶栓颗粒对急性脑梗死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脑组织Caspase-3蛋白及外周血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溶栓颗粒对急性脑梗死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脑组织Caspase-3蛋白及外周血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桂瑶;汤光花;陈永新;张瑞岭【摘要】目的观察溶栓颗粒对急性脑梗死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脑组织Caspase-3蛋白及外周血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溶栓颗粒组和丁苯酞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急性脑梗死大鼠模型.21 d后评价行为学改变,观察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ELISA法测定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8(IL-8)水平.结果 21d后模型组、溶栓颗粒组和丁苯酞组行为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溶栓颗粒组和丁苯酞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溶栓颗粒组和丁苯酞组海马神经元凋亡数和脑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溶栓颗粒组和丁苯酞组低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溶栓颗粒组和丁苯酞组外周血TNF-α、IL-2和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溶栓颗粒组和丁苯酞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溶栓颗粒可改善急性脑梗死大鼠模型的行为学指标,修复神经元细胞损伤,降低脑组织Caspase-3蛋白和外周血中细胞因子表达.【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年(卷),期】2017(026)010【总页数】3页(P1766-1768)【关键词】溶栓颗粒;急性脑梗死;神经元;Caspase-3;细胞因子【作者】桂瑶;汤光花;陈永新;张瑞岭【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湖北武汉430000;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河南新乡453002;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河南新乡453002;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河南新乡45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急性脑梗死是脑供血障碍造成脑细胞缺血缺氧发生坏死,导致系列神经症状,发病率高、致死率高,可由颅脑损伤、颈内动脉血血栓脱落、手术血栓等引起,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溶栓颗粒血清对肿瘤坏死因子-α损伤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影响作者:臧运华,唐明,郭瑞友,叶俊丽,王燕鸣,郑燕【摘要】目的探讨溶栓颗粒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
方法用TNF-α(40 ng/mL)损伤大鼠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造模,用含大、中、小剂量溶栓颗粒和中等剂量阿托伐他汀的大鼠血清干预受损BMECs,应用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ICAM-1的表达。
结果TNF-α可以造成BMECs损伤,表现为细胞数量下降、皱缩。
受损细胞的ICAM-1表达明显增多。
含大、中、小剂量溶栓颗粒和阿托伐他汀的大鼠血清能减少ICAM-1表达。
中等剂量阿托伐他汀的这一作用与大、中剂量溶栓颗粒相当。
结论溶栓颗粒可以减少因炎性介质TNF-α增加而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或许可以减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并对稳定动脉粥样斑块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溶栓颗粒;阿托伐他汀;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肿瘤坏死因子-α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Rongshuan Grain on the expression of ICAM-1 of 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BMECs) injured by TNF-α. Methods TNF-α (40 ng/mL) was used to damage the BMECs. The serum of rats containing different dosage of Rongshuan Grain and moderate dosage of Atorvastatin were used to intervene the damaged BMECs. Themorphological changes was observed by HE staining and the expression of ICAM-1 by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Result TNF-α damaged the BMECs, manifestations included that the cell number decreased, the cell shape changed to crimple. The expression of ICAM-1 of damaged BMECs increased. The serum containing high, moderate and small dose of Rongshuan Grain and moderate dose of Atorvastatin reduced the expression of ICAM-1. The effect of moderate dose of Atorvastatin was the same as high and moderate dose of Rongshuan Grain. Conclusion Rongshuan Grain can reduce the expression of ICAM-1 of BMECs damaged by TNF-α. The function may decrease the formation of atherosclerosis and be effective on the stabilization of atheromatous plaque.Key words:Rongshuan Grain;Atorvastatin;rats;BMEC;ICAM-1;TNF-α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
现代医学认为,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发生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诱发各种炎性因子的分泌,启动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1]。
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粘附分子,是一种单链跨膜糖蛋白,在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稳定粘附中发挥重要作用[2]。
ICAM-1表达于内皮细胞,并促使其向血管周围浸润,导致组织的炎症和损害。
溶栓颗粒是在临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有效方剂基础上研制的。
前期研究发现,溶栓颗粒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能减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介质产生及ICAM-1表达[3-4]。
本研究探讨溶栓颗粒对血管内皮细胞ICAM-1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1.1 动物Wistar大鼠20只,雄性,体质量250~280 g,购自青岛市药检所实验动物中心。
许可证号:SCXK(鲁)。
1.2 细胞及试剂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购自北方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DMEM和10%胎牛血清(美国Gibco公司),多聚赖氨酸(AR0003)、复合消化液(AR0022)、ICAM-1(BA0541)免疫组化试剂盒、SABC免疫组化试剂盒(SA1022)均购自武汉博士德科技有限公司,TNF-α(105-01)购自上海天呈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3 药物溶栓颗粒由柴胡、枳实、川芎、泽兰、丹参、地龙、水蛭等组方,每包10 g,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制剂实验室提供。
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1.4 分组及含药血清制备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血清组、大剂量血清组(10 g溶栓颗粒溶于40 mL蒸馏水)、中剂量血清组(10 g溶栓颗粒溶于80 mL蒸馏水)、小剂量血清组(10 g溶栓颗粒溶于160 mL 蒸馏水)、立普妥血清组(20 mg立普妥溶于240 mL蒸馏水),每组4只。
以上各组分别灌胃蒸馏水及相应药物2 mL,2次/d,连续2 d,第3日给药1次。
最后1次给药后1 h,大鼠不麻醉固定,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过滤除菌后置-20 ℃保存。
用于细胞时,预先56 ℃、30 min灭活。
1.5 细胞培养BMECs用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置孵箱(37 ℃, 5%CO2)培养。
镜下细胞计数,待细胞达对数增长期,分为7组,接种于24孔培养板,为空白组、模型组、正常血清组、立普妥组及溶栓颗粒大、中、小剂量组。
分组后置37 ℃、5%CO2培养箱孵育,除空白组外各组加入TNF-α(40 ng/mL)孵育 6 h,用含药血清处理24 h后检测。
空白组:BMECs+DMEM培养液;模型组:BMECs+DMEM培养液+TNF-α孵育。
正常血清组:BMECs+DMEM培养液+TNF-α孵育+正常血清组血清。
大剂量组:BMECs+DMEM培养液+TNF-α孵育+溶栓颗粒大剂量含药血清。
中剂量组:BMECs+DMEM培养液+TNF-α孵育+溶栓颗粒中剂量含药血清。
小剂量组:BMECs+DMEM培养液+TNF-α孵育+溶栓颗粒小剂量含药血清。
立普妥组:BMECs+DMEM培养液+TNF-α孵育+立普妥含药血清。
1.6 细胞间粘附分子-1检测按照免疫组化试剂盒说明和预实验经验进行。
1.7 培养细胞形态观察采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
1.8 统计学方法应用PEMS3.1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阳性细胞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形态学观察模型组、正常血清组BMECs细胞数量下降,皱缩、变形,分裂相细胞明显增加,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血管内皮细胞部分呈明显的长梭形、星形,似成纤维细胞样改变,细胞间隙增大。
溶栓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及立普妥组细胞密度大于模型组及正常血清组,皱缩变形细胞较少。
2.2 细胞间粘附分子-1蛋白表达胞浆、核膜棕黄色颗粒的是阳性细胞。
空白组BMECs胞浆内没有或有少量棕黄色颗粒,染色很浅。
模型组、正常血清组有较多细胞胞浆内棕黄色颗粒,染色较深。
溶栓颗粒大、中剂量组胞浆含黄色颗粒细胞较少,染色较浅。
各组阳性细胞数量比较见表1。
表1 各组ICAM-1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量比较3 讨论正常情况下ICAM-1呈低表达,某些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是促进粘附分子上调的信号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脑缺血时迅速表达,使ICAM-1上调[5]。
细胞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单纯缺氧不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表达ICAM-1,而炎症介质IL-1β和TNF-α对其具有强烈的诱导作用[6]。
TNF-α、IL-6、IL-8也在缺血中扮演了重要炎性介质的角色。
本研究参考相关文献[7],用40 ng/mL TNF-α孵育BMECs 6 h,发现ICAM-1表达明显增加,而没有TNF-α损伤的BMECs很少表达ICAM-1。
说明TNF-α造成损伤的BMECs表达ICAM-1明显增多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TNF-α损伤的BMECs分裂相细胞增多,而既往未见报道ICAM-1增加细胞分裂,可能与细胞受损后自身修复增强有关,也可能有其他机制参与。
前期研究发现溶栓颗粒有减少缺血再灌注大鼠TNF-α表达的作用,并减少ICAM-1表达[3-4]。
本研究应用外源性TNF-α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用含溶栓颗粒的大鼠血清进行干预时,仍减少了ICAM-1表达,说明溶栓颗粒减少ICAM-1表达的作用并不单纯从减少TNF-α表达的间接途径实现,可能也有直接减少ICAM-1表达的途径。
大剂量和中剂量溶栓颗粒的这一作用与中等剂量阿托伐他汀程度相当,而且含溶栓颗粒大鼠血清干预的BMECs分裂相细胞数量也有所减少,说明溶栓颗粒还有减少受损BMECs分裂增殖的作用。
Printseva等[8]第一次证明了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表达ICAM-1,其中脂纹病变表达量最大。
正常人动脉内皮及斑块以外的内膜和平滑肌细胞不表达或仅轻微表达ICAM-1。
他们认为,ICAM-1在内皮细胞表达涉及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向内皮的粘附及迁移。
一系列研究表明,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是以炎性因子为主的多种机制激发的,ICAM-1是关键因素[9-11]。
溶栓颗粒,尤其是大剂量溶栓颗粒,可以直接干预ICAM-1这一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从而减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另外,溶栓颗粒减少血管内皮细胞分裂增殖,对稳定动脉粥样斑块或许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1] 王拥军.氧化应激与缺血性脑血管病[J].中国卒中杂志,2008,3(3):163-165.[2] 孔宪寿.细胞粘附分子[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1994,16(1):1-5.[3] 曹晓岚,任丽,臧运华.溶栓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保护作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1):37-38.[4] 曹晓岚,臧运华,贺青涛,等.溶栓颗粒对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IL-1β及ICAM-1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3):219-220.[5] Yamasaki Y, Matsuura N, Shozuhara H, et al. Interleukin-1 as a pathogenetic mediator of ischemic brain damage in rats[J]. Stroke,1995,26(4):676-680.[6] Zund G, Dzus AL, McGuirk DK, et al. Hypoxic stress alone does not modulate endothelial surface expression of bovine electin and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J]. Swiss Surg Suppl, 1996,1:41-45.[7] 孙杰,郭振辉,赖添顺,等.山莨菪碱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8,32(2):137-161.[8] Printseva OY, Peclo MM, Gown AM. Various cell types in human atheroscoerotic lesions express ICAM-1;Further immunocytochemical and immunochemical studies employing monoclonal antibody,10F3[J]. Am J Pathol,1992,140(4):889-896.[9] Zhang RL, Chopp M, Zaloga, et al. The temporalprofiles of ICAM-1 protein and mRNA expression after transient MCA occlusion in the rat[J]. Brain Res,1995,682(1/2):182-188.[10] Wang X, Yue TL, Barone FC, et al. Demonstration of increased endothelial-leukocyte adhesion molecule-1 mRNA expression in rat ischemic cortex[J]. Stroke,1995,26(9):1665-1669.[11] Lindsberg PJ, Carpen O, Paetau A, et al. Endothelial ICAM-1 expression assiociated with inflammatory cell response in human ischemic stroke[J]. Circlulation,1996,94(5):939-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