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机的绕组

合集下载

交流电机绕组的基本理论

交流电机绕组的基本理论

2006年3月20日星期一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应黎明
τ τ τ
y1 =τ 整距线圈
y1
y1 <τ 短距线圈
y1
y1 >τ 长距线圈
y1
01
0203Leabharlann 2006年3月20日星期一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应黎明
分类:按照线圈的形状和端部连接方法的不同,三相单层绕组主要可分为链式、同心式和交叉式等型式。
单层绕组: 三相交流绕组由于每槽中只包含一个线圈边,所以其线圈数为槽数的一半。三相单层绕组比较适合于10KW以下的小型交流异步电机中,很少在大、中型电机中采用。
极对
各相槽号
A
Z
B
X
C
Y
第一对极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
13,14,15
16,17,18
第二对极
19,20,21
22,23,24
25,26,27
28,29,30
31,32,33
34,35,36
2006年3月20日星期一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应黎明
线圈组的串并连接
2006年3月20日星期一
2006年3月20日星期一
交流电机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应黎明
发电机定子
2006年3月20日星期一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应黎明
汽轮发电机转子
2006年3月20日星期一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应黎明
2006年3月20日星期一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应黎明
2006年3月20日星期一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应黎明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应黎明
同步电机

交流电机的绕组、电动势和磁动势

交流电机的绕组、电动势和磁动势

N极面
S极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N
NS
S
N
S
A
X
单层绕组的特点: (1)最大并联支路数等于极对数; (2)不能利用短距绕组消除高次谐电势和磁势; (3)线圈数少,绕线和嵌线的工时少; (4)无层间绝缘,下线方便,槽利用率高;
YA Z B
C
X
例 3:Q=36,2P=4,绘制 a=1的三相单层交叉式 绕组展开图。
1、计算绕组参数; 2、画槽电动势星形图,划分相带; 3、连接A相绕组,画A相绕组展开图; 4、画B、C相绕组展开图。
例 4 :Q=24;2P=2;要求绘制三相单层同心式绕组。
18槽2极单层同心式绕组(a=1)
A
B
C
X
Y
Z
24 槽 4 极单层整距绕组
绕组结构参数? y=?τ=? q=? α=?
24槽4极单层整距绕组
三相4极24槽单层整距绕组
两个图的区别? 三相4极24槽单层链式绕组
判断:绕组的结构型式及绕组结构参数
τ
τ
τ
τ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同步电机
异步电机
同步电机:多用作发电机,也用作电动机,可改 变电网功率因数。
异步电机:主要用作电动机,只有特殊场合才用 作发电机。
两种类型的交流电机涉及三个共同部分:
◆交流绕组的基本结构 ◆交流绕组中感应的电动势 ◆交流绕组产生的磁动势
5.1 交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一、同步发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二、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交流电动机绕组

交流电动机绕组

一、端部接线图的分类:
• 1、圆图式模拟彩色接线图:以长方形框代 • 表极相组,一般书中均采用此画法。
• 2、直线展开式接线图:以长方形框代 • 表极相组,工厂常采用。
U1
V2
W1
U2
V1
W2
3、用槽号表示极相组:
练习题: 2极电动机:1路并联、2路并联
4极电动机:1路并联、2路并联、 4路并联
• 6、 电角度:一个周期所对应的几何角度为 360°该几何角度就称为机械角度,而从电磁 方面来看,导体每经过一对磁极N、S 其电动 势就完成一个交变周期,即电动势的相位变化 了360°,这种交变电势或电流在交变过程中 所经历的角度就称为电角度。 • 显然,对于两极电机,P=1 这时机械角度 等于电角度;对于四极电机,p=2,这时导体 每旋转一周要经过两对磁极,对应的电角度为 2×360°= 720°依此类推,若电机有P对极, 则:电角度=P×机械角度。
• 三、交叉式绕组
• 这种绕组每相绕组由线圈数不等,节距不同的两种 线圈交叉排列构成。
• 主要应用于每极每相槽数q=3(奇数)的18槽2极和 36槽4极电机。 Z 36 • y= 1(1~8)单跨8, y 9 2 p 2 2 • 2(1~9)双跨9, Z 36 • 每极每相槽数q=3 q 3槽 2 pm 2 2 3 • 例: y-90L-2 三相2极18槽 • 节距y= 1(1~8) • 2(1~9) 2 .2 kw • 例: y-160L-4 三相 4极 36槽 • 节距y= 1(1~8) • 2(1~9) 15kw
端部 铁芯
有效边
直线部分 导线
1)有效边:有效边又称槽内部分,放在槽内,为有效部分。 • 2)直线部分;槽内有效部分与端部的过渡部分。(中型以下电机约为 10mm) • 3)端部:线圈两端由槽内绅出起联结作用的部分称为端部。

交流电机的绕组和电动势(3)

交流电机的绕组和电动势(3)

A
X
(2)当q为奇数,每个相带的槽不能均分。
举例:Z=36,2p=4,m=3。(q=3)
槽号 相带 第一对极 第二对极
A 1,2,3 19,20,21
Z 4,5,6 22,23,24
B 7,8,9 25,26,27
X 10,11,12 28,29,30
C 13,14,15 31,32,33
Y 16,17,18 34,35,36
特点:两个线圈的节距不相等,同一相线圈端部不交叠,布
置和嵌线方便,常用于小型两极异步电机。
4)交叉式绕组: 欲将电机绕组连成链式结构:
(1)当q=偶数,可把每个相带的槽分成两半连成链式绕组。
S1
N1
S2
N2
AZ B X CY A Z B XC Y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S1
N1
S2
N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1 2

尾头
尾头
尾头

A
X
三相单层交叉式绕组展开图(A相)
每对极下依次按“二大一小”交叉排列,这种绕组称为单层
N1
S2
N2
AZ B
XC Y AZ B XC Y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ZA
B
C
X

第四章_交流电机绕组基本理论

第四章_交流电机绕组基本理论

4.3 三相双层绕组
一. 特点: 1. 每个槽内放置上下两个线圈边,线圈的一个边放在一个槽
的上层,另一个边则放在相隔y1槽的下层。 2. 线圈个数等于槽数Q1 (定子) 3. 线圈组个数 = Q1 /q
4. 每相线圈组数= Q 1 mp
5. 每个线圈匝数为 NC= 每槽导体数/2
6. 每个线圈组的匝数为NC* q 7. 每相串联匝数N(即每极每条支路的匝数)
根据绕组展开图,当选定并联支路数a=1时,A、B、C三相
绕组联接顺序如下:
A - 1,10 – 2,11 – 2,12 – 19,28 – 20,29 – 21,30 – X
B - 7,16 – 8,17 – 9,18 – 25,34 – 26,35 – 27,36 – Y
C - 13,22 – 14,23 – 15,24 – 31,4 – 32,5 – 33,6 – Z
在同步电机气隙中磁极磁场沿电枢表面的分布一般呈平顶波 形。利用傅立叶级数可将其分解为基波和一系列谐波,因为磁场 波形相对于磁极中心线左右对称,所以谐波磁场中无偶次谐波, 故γ=3,5,7,9,11…… 一. 高次谐波电动势 1. 谐波电动势 (1) 谐波磁场的极对数:pγ =γp p——基波磁场的极对数 (2) 谐波磁场的极距:τγ =τ/γ τ——基波磁场的极距 (3) 谐波磁场的槽距角:dγ =γd (4) 谐波磁场的转速:nr = ns主磁极的转速(同步转速) (5) 谐波感应电动势的频率:fv= pv* nv /60 = vp ns /60=vf1 (6) 谐波感应电动势的节距数系数 kpv (7)谐波感应电动势的分布系数 kdv (8) 谐波感应电动势的绕组系数 kwv= kpv kdv
一. 特点:
1. 每个槽内只有一个线圈边,其极距 Z ,一般为整距绕

电机学 交流电机的绕组及其感应电动势

电机学  交流电机的绕组及其感应电动势

交流绕组概述
作用:
– 通入电流→磁场(电动机) – 磁场与定子绕组切割→电势→电流(发电机)
分类(类型)
– 相数:单相、三相 – 层数:
单层:同心式、交叉式、链式 双层:叠绕组、波绕组
– 宽度:整距、短距 – 分布性:分布绕组、集中绕组
交流绕组的基本概念
绕组:按一定规律排列和连接的线圈的总称 ①要求磁势和电势的波形为正弦波形; ②要求磁势和电势三相对称,三相电压对称; ③电力系统都有统一的标准频率,我国规定工业标准
构造方法和步骤(举例:Z=24,2p=4,整距,m=3) •分极分相:
将总槽数按给定的极数均匀分开(N,S极相邻分布)并标记假设的感应电势方向; 将每个极域的槽数按三相均匀分开。三相在空间错开120电角度。 •连线圈和线圈组: 根据给定的线圈节距连线圈(上层边与下层边合一个线圈) 以上层边所在槽号标记线圈编号。 将同一极域内属于同一相的某两个圈边连成一个线圈(共有q个线圈,为什么?) 将同一极域内属于同一相的q个线圈连成一个线圈组(共有多少个线圈组?) 以上连接应符合电势相加原则 •连相绕组: 将属于同一相的2p个线圈组连成一相绕组,并标记首尾端。 串联与并联,电势相加原则。 按照同样的方法构造其他两相。 •连三相绕组 将三个构造好的单相绕组连成完整的三相绕组 △接法或者Y接法
整矩绕组:跨距y=τ=6,每个元件的上层边与下层边相距6
a规相个件律8槽。个为。同元l例理-72如件‘--8第2’分,-l槽83成’的-,9’4上,7个层4--1元边130应‘’件,-8与.-组..第1相4,7连’槽,,各的1共下元3计-层1件有边92‘组接-41个成的4元-一2连件个0’接。元,
每个极面下每相占有的槽数。已知总槽数Z、极对数p和 相数m为,则

第四章-交流绕组的基本问题

第四章-交流绕组的基本问题

第四章《交流电机绕组的基本理论》4.1 交流绕组的基本要求1.交流绕组的基本要求:(1)绕组产生的电动势(磁动势)接近正弦波;(2)三相绕组的基波电动势(磁动势)必须对称;(3)在导体数一定时能获得较大的基波电动势(磁动势)。

2.槽距角α:相邻两槽之间的机械角度槽距电角α1:相邻两槽间相距的电角度4.2三相交流绕组1.极距一个极在电机定子圆周上所跨的距离,一般以槽数计每极每相槽数整个电机定子中每相在每个极下所占有的槽数2.线圈组:每相绕组中相邻的线圈串联在一起称为一个线圈组,一个线圈组中的线圈个数为每极每相槽数q4.3交流绕组的电动势1.短距系数短距系数的物理意义:是短距线圈电动势与对应的整距线圈电动势之比分布系数分布系数的物理意义:分布线圈组合成感应电动势比集中线圈组合成电动势所打的折扣绕组系数2.导体电势,匝电势,线圈电势,线圈组电势和相电势的求法(重点)导体电势匝电势线圈电势线圈组电势相电势(附:4.高次谐波感应电动势的危害:(1)使发电机的电动势波形变坏(2)发电机本身损耗增加,温升增高(3)谐波电流串入电网,干扰通信5.削弱感应电动势谐波的方法:(1)使气隙中的磁场分布尽可能接近正弦波(2)采用对称的三相绕组(使线电动势不存在3次谐波及其倍数的奇次谐波)(3)采用短距绕组(4)采用分布绕组(5)采用磁性槽楔、斜槽或分布槽绕组6.采用短距绕组削弱谐波电动势(通常选y1=5/6τ以同时削弱5、7次谐波)7.对称三相绕组线电动势中不存在3及3的倍数次谐波的原因是:三相相电动势中的三次谐波在相位上彼此相差3*120°=360°,即它们是同相位、同大小的。

当三相绕组接成星形时,E AB3=E A3-E B3=0,所以对称三相绕组的线电动势中不存在3次谐波,同理也不存在3的倍数次谐波。

4.4交流绕组的磁动势1.脉振磁动势:空间位置固定不动,但波幅的大小和正负随时间变化的磁动势2.一个线圈所产生的磁动势的基波幅值:一个极相组所产成的磁动势基波幅值:一相绕组产生的磁动势每极基波幅值:第n次谐波磁动势(1)单相绕组磁动势是脉振磁动势,既是时间t的函数又是空间θ角的函数(2)单相绕组磁动势v次谐波的幅值与v成反比,与对应的绕组系数成正比(3)基波、谐波的波幅必在相绕组的轴线上(4)为了改善磁动势波形,可以采用短距和分布绕组来削弱高次谐波3.三相基波合成磁动势:三相基波合成磁动势的性质(重点):(1)三相合成磁动势的基波是一个波幅恒定不变的旋转波(2)当电流在时间上经过多少电角度,旋转磁动势在空间上转过同样数值的电角度(3)旋转磁动势基波旋转电角速度等于交流电流角频率;旋转磁动势的转速n1为同步转速(4)旋转磁动势由超前相电流所在的相绕组轴线转向滞后的相电流所在的相绕组轴线,因此,哪相电流达到最大值,旋转合成磁动势的幅值就在那相绕组的轴线上(5)合成磁动势的旋转方向取决于三相电流相序。

交流发电机 内部绕组结构

交流发电机 内部绕组结构

交流发电机内部绕组结构(原创版)目录1.交流发电机的基本构成2.交流发电机定子绕组结构3.交流发电机转子绕组结构4.交流发电机的接线方式5.交流发电机的分类6.交流发电机绕组的构成与基本术语7.爪极式无刷交流发电机的磁场绕组工作原理正文一、交流发电机的基本构成交流发电机是一种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设备,其内部主要由定子、转子、端盖及轴承等部件构成。

定子是发电机的静态部分,主要负责承载转子,转子则是发电机的动态部分,通过旋转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势。

二、交流发电机定子绕组结构定子绕组结构相对简单,通常由铁心、线圈、骨架(有的没有)、引线、拉簧等组成。

定子有两种接线方式,一种是 4 线式,转子串连接在 2 个定子绕组之间,一种是 2 线式,2 个定子绕组连接好后再与转子串连接,(将 4 线式对角的 2 根引线接在一起)。

两种接线方式不同,但可以通用。

三、交流发电机转子绕组结构转子绕组结构相对复杂,由转子铁芯 (或磁极、磁扼) 绕组、护环、中心环、滑环、风扇及转轴等部件组成。

转子的主要作用是产生磁场,通过旋转切割定子绕组产生感应电势。

四、交流发电机的接线方式交流发电机有两种接线方式,一种是星形接线,一种是三角形接线。

星形接线时,三个线圈的末端分别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星形,中心点接地;三角形接线时,三个线圈的末端分别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三角形,没有接地点。

两种接线方式均可以通用,但需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五、交流发电机的分类交流发电机可分为单相发电机与三相发电机。

单相发电机只有一个线圈,产生单相交流电;三相发电机有三个线圈,产生三相交流电。

三相发电机相比单相发电机,具有输出电压稳定、功率大的优点。

六、交流发电机绕组的构成与基本术语交流发电机绕组通常采用开启式,每相绕组的始、末端分别引出来,以便于连接成星形或三角形,并与外电路构成回路。

绕组的基本术语有:线圈、匝数、电流、电压、电阻、电感、电容等。

七、爪极式无刷交流发电机的磁场绕组工作原理爪极式无刷交流发电机的磁场绕组是静止的,它通过一个磁轭托架固定在后端盖上,所以,不再需要电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接法或 接法; 接法或Y接法 接法;
小结:三相单层绕组 小结:三相单层绕组 • 在外形上有多种绕组型式:元件节距可以整距、 在外形上有多种绕组型式:元件节距可以整距、 短矩或长短,合理选用绕组型式,可以节省铜线, 短矩或长短,合理选用绕组型式,可以节省铜线, 简化工艺。 简化工艺。 • 分析相电势:采用槽电势星形图。绕组型式不同 分析相电势:采用槽电势星形图。 只不过是元件构成方式不同、 只不过是元件构成方式不同、导体连接先后次序 不同,而构成绕组的导体所占的槽号是相同的, 不同,而构成绕组的导体所占的槽号是相同的, 都在属两个相差180°电角度的相带内, 都在属两个相差180°电角度的相带内,三相单层 绕组的节距因数均为1 绕组的节距因数均为1,具有整距绕组性质 • 优点:绕组因数中只有分布因数,基波绕组因数 优点:绕组因数中只有分布因数, 较高,无层间绝缘, 较高,无层间绝缘,槽利用率高 • 缺点:对削弱高次谐波不利,无法改善电势波形 缺点:对削弱高次谐波不利, 和磁势波形, 和磁势波形,漏电抗较大 • 使用:一般用于 使用:一般用于10kW以下小功率电机。(功率较 以下小功率电机。( 以下小功率电机。(功率较 大或对波形要求较高的电机, 大或对波形要求较高的电机,通常采用双层绕 组。)
线圈组连接
连相绕组
将属于同一相的p 将属于同一相的 个线圈组连成一相 绕组, 绕组,并标记首尾 端。 • 串联与并联:电势 串联与并联: 相加原则。 相加原则。 •最大并联支路数 最大并联支路数a 最大并联支路数 =p。 。
连三相绕组
• 将三个构造好的单相绕组连成完整的三相绕组; 将三个构造好的单相绕组连成完整的三相绕组;
相带与电势星形图
术语3:每极每相槽数q
• 每个极面下每相占有的槽数 。 已知总槽数 Z 、 极 每个极面下每相占有的槽数。 已知总槽数Z 对数p和相数m 对数p和相数m为,则
Z q= 2 pm
• q>1——分布绕组 分布绕组 • 整数槽绕组 整数槽绕组——q为整数 为整数 • 分数槽绕组——q为分数 为分数 分数槽绕组
分析工具:槽导体电势星形图
把电枢上各槽内导体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势分别 用矢量表示, 用矢量表示,构成一辐射星形图
相距360度电角 度电角 相距 度,导体电势 时间上同相位
绕组展开图
• 表示定子绕组的联结关系 • 主要两种:单层、双层 主要两种:单层、 • 画法: 画法: • 1、计算极距、每极每相槽数、计算相带数、 、计算极距、每极每相槽数、计算相带数、 分相带
为定子内圆直径。 设D为定子内圆直径。 为定子内圆直径 • 槽数表示极距: 槽数表示极距:
τ=
Z 2p
即基波磁场每极所对应的槽数
术语6:节距 y (跨距)
• 表示元件的宽度 。 元件放在槽内 , 其宽度 表示元件的宽度。 元件放在槽内, 用元件两边所跨越的槽数表示。 可用元件两边所跨越的槽数表示。
元件(线圈)
单层绕组和双层绕组
• 单层绕组一个槽中只放一个元件边; • 双层绕组一个槽中放两个元件边。
术语1:电角度 电角度
• 磁场每转过一对磁极, 电势变化一个周期, 磁场每转过一对磁极,电势变化一个周期, 称为( 一个周期) 称为 ( 一个周期 ) 360° 电角度 。 在电机 ° 电角度。 一对磁极所对应的角度定义为360 360° 中一对磁极所对应的角度定义为360°电角 几何上, 度 。 (几何上, 把一圆周所对应的角度定 义为360°机械角度。) 义为 °机械角度。 • 磁极对数为 磁极对数为p 圆周机械角度为360° 圆周机械角度为 ° 电角度为 p*360 °
二、交流绕组的构成原则
• 均匀原则:每个极域内的槽数(线圈数)要相等,各 均匀原则:每个极域内的槽数(线圈数)要相等,
相绕组在每个极域内所占的槽数应相等; 相绕组在每个极域内所占的槽数应相等; • 对称原则:三相绕组的结构完全一样,但在电机的圆 对称原则:三相绕组的结构完全一样, 周空间互相错开120电角度。 电角度。 周空间互相错开 电角度 • 如槽距角为α,则相邻两相错开的槽数为120/α。 如槽距角为 ,则相邻两相错开的槽数为 。 • 电势相加原则:线圈两个圈边的感应电势应该相加; 电势相加原则:线圈两个圈边的感应电势应该相加; 线圈与线圈之间的连接也应符合这一原则。 线圈与线圈之间的连接也应符合这一原则。 • 如线圈的一个边在 极下,另一个应在 极下。 如线圈的一个边在N极下 另一个应在S极下 极下, 极下。
三相双层绕组
• 双层 双层——每槽中有两个元件边,分为上下 每槽中有两个元件边, 每槽中有两个元件边 两层放置。靠近槽口的为上层, 两层放置。靠近槽口的为上层,靠近槽底 部为下层。每个元件均有一个边放在上层, 部为下层。每个元件均有一个边放在上层, 一个边放在另一槽的下层, 一个边放在另一槽的下层,相隔距离取决 于节距。 于节距。 • 元件的总数等于槽数,每相元件数即为槽 元件的总数等于槽数, 数的三分之一。 数的三分之一。
交流绕组的形式
等元件式整距叠绕组 同心式绕组 链式绕组 交叉链式绕组 双层叠绕组
双层绕组
单层绕组
交流绕组
双层波绕组
等元件式整距单层叠绕组
同心式绕组
链式绕组
交叉链式绕组
双层叠绕组
交流电机的电枢绕组
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线圈(绕组元件): ):是 ★ 线圈(绕组元件):是 构成绕组的基本单元。 构成绕组的基本单元。绕 组就是线圈按一定规律的 排列和联结。线圈可以区 排列和联结。 分为多匝线圈和单匝线圈。 分为多匝线圈和单匝线圈。 与线圈相关的概念包 有效边;端部; 括:有效边;端部; 线圈节距等
单层叠绕组的构成
实例: = ( )、m= ( )、2p= ( 实例:Z=24(槽)、 =3(相)、 =4(极)的 单层叠绕组
基本步骤: 基本步骤:
1. 分极分相: 分极分相: • 将总槽数按给定的极数均匀分开(N、S极相邻分 将总槽数按给定的极数均匀分开( 、 极相邻分 并标记假设的感应电势方向。 布)并标记假设的感应电势方向。 • 将每个极域的槽数按三相均匀分开。三相在空间错 将每个极域的槽数按三相均匀分开。 电角度。 开120电角度。 电角度 每极每相槽数
Z q= 2 pm
Z q = 2 pm
连线圈和线圈组
2. 连线圈和线圈组: 连线圈和线圈组: 一对极域内属于同一相的某两个线圈边连成 内属于同一相的某两个线圈边 • 将一对极域内属于同一相的某两个线圈边连成 一个线圈,共有q个线圈。 一个线圈,共有 个线圈。 个线圈 • 将一对极域内属于同一相的q个线圈连成一个 一对极域内属于同一相的 个线圈 内属于同一相 个线圈连成一个 线圈组;(线圈组数目等于极对数) 线圈组;(线圈组数目等于极对数) ;(线圈组数目等于极对数 • 以上连接应符合电势相加原则。 以上连接应符合电势相加原则。
对交流绕组的要求
规定的磁场极数; (1)交流绕组通电后, 必须形成规定的磁场极数; )交流绕组通电后, 必须形成要求 相绕组的匝 )多相绕组必须对称, 不仅要求m相绕组的匝 数N、跨距 、线径及在圆周上的分布情况相同, 、跨距y1、线径及在圆周上的分布情况相同, 而且m相绕组的轴线在空间上互差 相绕组的轴线在空间上互差3600/m电角度。 电角度。 而且 相绕组的轴线在空间上互差 电角度 磁场在空间的分 (3)交流绕组通过电流所建立的磁场在空间的分 )交流绕组通过电流所建立的磁场 布为正弦分布 且旋转磁场在交流绕组中感应电动 正弦分布, 布为正弦分布,且旋转磁场在交流绕组中感应电动 必须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 采用分布绕组和 按正弦规律变化。 势必须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 采用分布绕组和 短距绕组。( 。(4)在一定的导体数之下, 短距绕组。( )在一定的导体数之下, 建立的磁 场最强而且感应电动势最大。 因此线圈的跨距y 场最强而且感应电动势最大。 因此线圈的跨距 1尽 可能接近极距, 而且对于三相绕组尽可能采用60 可能接近极距, 而且对于三相绕组尽可能采用 0 相带。(每个极距内属于同一相的槽在圆周上连续 。(每个极距内属于同一相的槽在圆周上 相带。(每个极距内属于同一相的槽在圆周上连续 所占有的电角度区域称为相带)。(5)用铜少; 相带)。( 所占有的电角度区域称为相带)。( )用铜少; 下线方便;强度好。 下线方便;强度好。
术语4:槽距角α
• 相邻两槽之间的电角度 相邻两槽之间的电角度 • 已知总槽数Z、极对数p 已知总槽数Z 极对数p p * 360° α = Z
圆周的电角度
术语5:极距τ
• 相邻两磁极对应位置两点之间的圆周距离 几何尺寸——每极所对应的定子内圆弧长 几何尺寸 每极所对应的定子内圆弧长
τ=
πD
2p
交流电机的绕组
• 交流电机:产生或使用交流电能的旋转电 交流电机: 机。 • 两大类: 两大类: 同步电机——速度等于同步速 速度等于 同步电机 速度等于同步速 异步电机——速度不等于同步速 速度不等于 异步电机 速度不等于同步速 同步速——旋转磁场的转速 旋转磁场的转速 同步速
交流绕组的基本概念
• 相带数 总槽数/q 或 =极数 即:6p 相带数=总槽数 极数*3 总槽数 极数
2、构成线圈 、 3、构成线圈组(极相组) 、构成线圈组(极相组) 4、构成相绕组:反相串联 、构成相绕组:
• (不同极面下线圈组的电流方向相反) 不同极面下线圈组的电流方向相反)
三相单层绕组
• 单层 单层——每槽中只放置一层元件边,元件 每槽中只放置一层元件边, 每槽中只放置一层元件边 数等于槽数的一半,无需层间绝缘, 数等于槽数的一半,无需层间绝缘,结构 和嵌线较简单 • 单层绕组只适用于 单层绕组只适用于10kW以下的小型异步电 以下的小型异步电 动机,其极对数通常是p= 动机,其极对数通常是 =l,2,3,4 • 单层绕组通常有链式、交叉式和同心式等 单层绕组通常有链式、 三种不同排列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