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
我国生态批评理论发展综述

17 年 , 国学者密克尔 出版 了 《 94 美 生存的悲剧 : 文
学的生态学研究 》 书 , 一 首次提 出 “ 文学生态学” (ir y cl y 这一术语 , 出要研究 “ 1 a o g) t re o e 提 人类与
维, 激起人们 的生态环保意识 ,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 生态分析 , 使人们形成新的生态 观, 最终实现人与
文学批评界所取得 的一些发展 。
【 关键词】 生态环境 ; 生态批评; 文学批评
【 中图分类号】 1 9 1 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4 1 ( 0 ) — 06 0 1 7 - 22 9 2 0 7- 3 6 1 0 0 0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起 , 伴随着全球生态思 潮意识的不断发展 , 美国的一些文学批评家也开始 将 生态批 评这 一观念 引入 文学 批评 范畴 , 文学研 使
究 的基础上 , 探讨生态批评 的研究 现状和发展趋 势 。
与 深 化 ,0世纪 言 论 的两大 主 题 是人 本 主 义科 学 2 主义 。而 随着 环境 恶化 , 来越 多 的作 品突 出 了环 越
他与 2 0 年通过电子邮件对美国生态批评的代表 04
布依尔做了访谈并发表了 《 打开中美 境这一主题 , 突出了 自 然的重要作用。那用什么视 人物劳伦斯 ・ 角来解 读这些作 品 呢 , 这也 是摆在 批评 家面 前 的一 生态批评的对话窗口一访劳伦斯 ・ 布依尔 》 阎一文,
1 生态批评的形成原 因
11环 境 因素 .
2 纪 以来 ,随着人 类科 学技 术 的不 断发展 , O世
他们在创作 人类 的生存环境也在急剧恶化 : 全球变暖 , 温室效 的作家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 的重要性 , 应, 海面上涨 , 沙漠化扩张 , 各种污染增多 , 珍稀物 文学作品或是对文学作 品进行分析时, 自然环境 对 生态批评理论通过从生态环境 种濒临灭绝 ,日 趋严峻的生态危机正遍布全球 , 人 的倾斜也突显出来。 类 的生存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正是在这样 的时代 角度对作品加 以分析 ,使文学作品回归于环境之
生态批评理论概述

生态批评理论概述
,
生态批评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得到了迅猛
发展,已成为探讨当今社会文学问题的重要工具。
生态批评理论强调人与环境(environment)的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认为作品内容受环境状况的因素影响;因此,我们要认识到,文学作品不仅仅表达文学创作者的思想,也是受当地文化语境影响的产物。
生态批评理论的实质是文学的社会地理学。
它将文学视为影响人与人之间关系、从而影响社会学活动的作用平台。
通过研究文学可以多角度洞察社会运动和经济变化,解读地域文化艺术与社会文化间的关系,以及文学文化产品大众体验的塑造过程。
此外,生态批评理论也强调环境与人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
它关注环境如何
影响文学创作者的个性,以及其创作内容如何反映特定环境中文化认同的声音。
借助生态批评的视角,考察者可以更加深入地分析文学作品,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中所暗示的意义,揭示作品内容在当前环境背景下的具体社会含义。
总之,生态批评理论是一种理论与实践交叉的文学理论,旨在深入挖掘社会、
文化背景同时促进作品特定环境的形成性研究。
因此,它在今后的文学史研究中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生态批评在中国

生态批评在中国作者:艾新华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06期摘要:生态批评随着生态学的发展而产生。
西方理论界生态文学、生态文学批评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中的文学批评界,由此给中国当下的文学批评理论注入了新的批评元素和带来新的理论视角。
关键词:生态批评;理论;中国;标志事件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253-01生态批评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具体在1987年,威廉·鲁克尔特在《爱荷华州评论》第9期上发表题为《文学与生态学:一次生态批评的试验》的文章,首次使用了“生态批评”(ecocriticism)这一概念,认为应该把生态以及和生态有关的概念运用到文学研究中去。
此后,生态批评迅速发展,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对“生态批评”(ecocriticism),大多数人认同彻丽尔·格罗特菲尔蒂的定义“生态批评是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的批评。
”它包括几层意思,第一,生态批评具有鲜明的叙事性。
生态批评家应该将叙述作为一种文学分析的策略来对待。
其目的不是与文学本身竞争,而只是为阐明并鉴赏阅读的语境,也就是说,将文学文本作为服务于我们“在外面的世界”的生活语言来加以亲近。
第二,生态批评注重研究的社会价值与功用,摈弃学者的平衡和中立姿态。
第三,生态批评是一种行动主义(activist)运动,即是一种走出书房,走向社会和旷野,积极参与环境运动的批评。
生态批评是一种思想批评和文化批评,它的主要目的是要挖掘和批判导致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它要揭示人类的思想、文化、科技、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的恶劣态度和竭泽而渔式的行为,如何导致环境的恶化和生态危机。
还有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在心理层面和精神层面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它首先要面对文学或艺术文本,首先要研究它的思想文化批判的媒介。
西方生态文学发展、兴盛的同时也对中国的生态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简述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发展及其特点

简述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发展及其特点“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文学和文化批评倾向,它旨在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生态批评这股潮流产生时间较晚,同时与西方相比具有自身的某些特点:古老的生态文化背景和多元的生态思想,而后者尤为突出。
生态批评发展特点20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然而随之而至的生态环境状况的急剧恶化,也给中国带来了难以扭转的生态代价。
有关学者认为,“如果生态危机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在可预见的将来,全国15亿人口将会沦为生态难民。
”可以说,中国生态批评的直接动因是日益恶化的现实生态。
生态批评作为一股兴起于欧美的批评文论潮流,有其自身的产生背景及发展过程。
一、生态批评的兴起及在中国的发展生态批评的端倪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发源于美国。
面对自20世纪以来愈演愈烈的环境危机,学者们陆续将批评视角投向这里。
1978年,鲁克尔特在《衣阿华评论》当年冬季号上发表题为《文学与生态学:一次生态批评实验》的文章,首次使用了“生态批评”(ecocriticism)一词,从而标志着生态批评这一文论的诞生。
其思想发展过程经历了“从人类中心主义到动物中心主义,再到生物中心主义,最后向生态中心主义过渡。
”美国批评家斯莱梅克曾这样惊叹生态批评如此迅速地成为当今文学研究的显学:“从八九十年代开始,环境文学和生态批评逐渐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学现象。
‘生态文’(ecolist)和‘生态批’(ecocrit)这两个新词根在期刊、学术出版物、学术会议、学术项目以及无数的专题研究、论文里大量出现,有如洪水泛滥。
”在中国,生态批评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
我国学者最早以生态美学为题发表的专文是1994年李欣复的《论生态美学》与佘正荣的《关于生态美的哲学思考》。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主要呈现两种理论形态,即“生态美学和生态文艺学,”“主要以生态中心主义为思想基础,探讨文学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属于生态中心主义型生态批评。
”迄今为止,国内已出版众多生态批评专著,如曾永成的《文艺的绿色之思》(2000年),鲁枢元的《生态文艺学》(2000年)等。
“生态批评”的发展轨迹

2020年10月第32卷第5期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Applied TechnologyOct.2020Vol.32 No.5收稿日期:2020 05 12作者简介:梁 芳(1975),女,石家庄市艺术学校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西方文学与比较文学.文章编号:1009-4873(2020)05-0047-04“生态批评”的发展轨迹梁 芳(石家庄市艺术学校英语教研室,河北石家庄 050031)摘 要:“生态批评”是20世纪兴起的文学批评流派,诞生于人类面临严重的自然生态危机之时,体现了西方文论“向外转”的态势,拓宽了文学批评的探索领域。
分析生态批评的源起、发展阶段及其呈现出的专业化、国际化与全球化特点,探寻这一文学流派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生态批评”;发展阶段;发展特点;发展前景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20世纪西方文论的发展风起云涌,相继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研究等理论。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国家面临严峻的自然生态危机,环境保护思潮在欧美兴起,“生态批评”应运而生。
“生态批评”是一支文学批评流派,诞生于人类面临严重的自然生态危机之时,体现了西方文论“向外转”的态势,拓宽了文学批评的探索领域。
一、“生态批评”的源起1972年,美国学者约瑟夫·米克尔在《幸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中首次提出“文学生态学”概念,主张探讨“文学对人类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影响”[1]。
后来,此类术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自然文学研究”“自然历史阅读”“环境文学批评”“绿色研究”“绿色文化研究”“生态批评”与“生态诗学”等术语纷至沓来。
系列术语中,“生态批评”的接受面最广。
1978年,威廉·鲁克特尔在《文学与生态学:一次生态批评实践》中首次提出“生态批评”术语[2]。
1989年,在美国西部文学学会上,彻丽尔·格罗特费尔蒂提倡关注“生态批评”[3]13,得到时任学会主席格伦·洛夫的积极响应[3]138。
生态批评的源起与建设前景

3
目前,生态批评已经渗透到文学、哲学、社会学 、历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成为一种跨学科的研 究方法。
核心思想与原则
生态批评的核心思想是“生态中心主义”,即 认为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具有内在的价值和意 义,人类应该尊重和保护自然。
生态批评的原则包括:关注自然环境和生态系 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揭示文学作品中的自然 主题和生态思想;倡导环保意识和生态行为。
实践应用的拓展
生态批评将继续揭示人类对自然 的破坏和掠夺,倡导可持续发展 的理念和实践,为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贡献力量。
THANKS
感谢观看
20XX-01-28
生态批评的源起与建设前景
汇报人:XX
目录
• 生态批评概述 • 生态批评的源起 • 生态批评的理论基础 • 生态批评的实践应用 • 生态批评的建设前景 • 结论与展望
01
生态批评概述
定义与背景
生态批评是一种文学和文化批评的方 法,它关注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之间 的相互关系,以及文学作品如何表现 这种关系。
生态广告
探讨生态广告在倡导绿色消费、推广环保产品、提高公众环保意 识方面的创意和策略。
社会现象中的生态问题探讨
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
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以 及这些问题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探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 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气候变化的调节
生态系统通过吸收和储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 速度,同时调节区域气候,为人类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01
环境污染
02
资源过度消耗
生态批评理论

生态批评理论生态批评这种文学批评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1972年,“文学生态学”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学者约瑟夫·米克的作品中;1978年,威廉·鲁克尔特首次使用了“生态批评”一词,提倡“将文学与生态学结合起来”,强调批评家“必须具有生态学视野”。
90年代开始似龙卷风般迅速发展并并蔓延至世界各国,成为一种全球现象。
一、生态批评的含义生态批评是在长期以来的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在文学研究领域的映射,它通过独特的生态视角重新思考和审视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生态批评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对“生态批评”这一术语的界定存在很多争论,其中最为大多数学者所能接受的,是美国生态批评的主要倡导者和发起人彻丽尔·格罗特费尔蒂的定义:“生态批评是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的批评。
”格罗特费尔蒂进一步阐释:“所有生态批评仍然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人类文化与物质世界相互关联,文化影响物质世界,同时也受到物质世界的影响。
生态批评以自然与文化,特别是自然与语言文学作品的相互联系作为它的主题。
作为一种批评立场,它一只脚立于文学,另一只脚立于大地;作为一种理论话语,它协调着人类与非人类。
”格罗特费尔蒂揭示了生态批评的主要目的:通过文学来重新审视人类的文化,通过文化批判来挖掘导致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进而去重构人类文化。
可见,生态批评作为一个新的批评体系,它既有文学批评也有文化批评的特性。
它以生态整体主义哲学为核心思想,以实现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目标。
二、生态批评的发展生态批评这种文学批评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1972年,“文学生态学”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学者约瑟夫·米克的作品中,主要探讨文学对“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关系”的揭示,要细致地审视和发掘文学对人类行为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1978年,威廉·鲁克尔特首次使用了“生态批评”一词,提倡“将文学与生态学结合起来”,强调批评家“必须具有生态学视野”,应当“构建出一个生态诗学体系”。
四个视角统观生态批评的发展

四个视角统观生态批评的发展“超循环”是圈行系统中的各部分以及整体,产生周期性的变化与旋升。
②它融合自然之道与社会之道、思维之道与存在之道、研究方法之道与研究对象之道,是世界万物生发的格局与态势。
近代,尤其是近几十年以来,随着地球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西方人文学科领域生发了拯救人类精神生态,呼吁环境保护的生态批评。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西方生态批评开始传入中国,中国生态批评产生。
中国生态批评作为一门新生学科,其生长态势自然也遵循了超循环之道。
一、“依生”视角下的中国生态批评———与中国对应学科“看似一体”生态批评起源于欧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见端倪,九十年代兴起。
在中国发出的最初声音是司空草1999年11月在《外国文学评论》上发表的《文学的生态学批评》一文。
真正传入中国并引起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热潮是在2002年,以王诺教授的《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为标志。
国内关于生态批评的综述文章主要有:李洁的《生态批评在中国:17年发展综述》以及其硕士毕业论文《生态批评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1999—2005》、周玮露的《欧美生态批评在中国》等,另外在鲁枢元教授的著作《生态批评的空间》和刘文良教授的著作《范畴与方法:生态批评论》中也提到了中国生态批评的兴起与发展。
以上学者在阐释生态批评在中国兴起和发展的时候,一般都把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和生态文学归入生态批评的发展中来。
李洁的《生态批评在中国:17年发展综述》,文章把生态批评兴起的时间定为1987年,其根据是文艺学家鲍桑葵1987年主编的《文学艺术新术语词典》中的词条“文艺生态学”;把生态批评在中国发展的时间定为1994年,其根据是有关“生态美学”论文的发表。
[1]周玮露的《欧美生态批评在中国》一文提到了生态批评在中国起步的标志———司空草1999年发表的文章《文学的生态学批评》,这一说法是正确的。
但她在提及国内生态批评文章和专著的时候把曾永成教授的专著《文艺的绿色之思》、鲁枢元教授的专著《生态文艺学》、姜澄清教授的专著《艺术生态论纲》和徐恒醇教授的专著《生态美学》列为生态批评的代表作,而且文章后面把国内的生态美学会议看成了生态批评研讨会,把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和生态批评看成了一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 键 词 :生 态 批 评 兴 起
发 展
的 发 展 有 着 密 不 可 分 的 联 系 , 生 态
随着 中国 经济 和 现代 科 技 的迅 猛 发 展 ,生 态 危 机 越 来 越 严 重 。 因
批 评 ”这一 中文 学术 术 语 ,是 以翻 译 国外生 态批评 文献的形 式 出现 的。 最 初 出现 于 2 0 0 1 年 ,清华 大 学 教 授 王 宁 编选 的 《 新 文学 史 一 I 》 中包 含 了利 物浦 大学乔 纳森 ・ 贝特 的 牲 态 批评》 。 总 之 , 生 态 批 评 这 一 文 学 研 究 方 法在 全 世界 范 围 内 的文 学界 的 主
作 品应 当 揭示 人类 与 其 他物 种 之 间 的关 系 。 同年 ,美 国学 者克 罗 伯 尔 在 《 现 代语 言 协会 会 刊》 上 发 表文 章 ,首次将 “ 生态学 ”和 “ 生态 的 ” 的概 念运用 于文 学批 评中 。1 9 7 8 年, 威廉・ 鲁克 尔 特在 《 爱荷 华 州评 论》 第9期 发表文章 《 丈学与 生态学 :一 次生 态批评实 验》,首次 使用 “ 生态
打破 人类 中 心主 义 的传 统 思想 ,使
人 类 了 解 全 球 的 生 态 境 况 ,正 视 人
类 所 面l 临的生 存 环境 现 状 ,从 而 提 高 人类 的 生态 意 识 ,认识 到保 护 自 然 环 境 的重 要 性 。 二. 生态批评 在中 国的发展 美 国 生 态 批 评 的 发 展 经 历 了 三 个 阶 段 。 生 态 文 学 批 评 的 第 一 个 阶
段 主要 研 究 自然 与环 境 是 怎样 在 文 学 作 品 中被 表达 的。生 态 文学 批 评 的第 二个 阶 段是 把重 点 放 在努 力 弘 扬 长期 被 忽视 的 描 写 自然 文学 作 品
中上 ,对 美 国描 写 自然 的 文学 作 品 的历史 、发展 、成就 及 其 风格 体 裁 等 作 了深 入 的探 讨 和研 究 。生 态 文
三个 分 支 :一是 自然 生态 研 究相 对 独立 的 自然 世 界 ;二 是社 会 生态 研 究政 治 与经 济 生活 ;i是 精 神生 态 探 究人 类 的 内心 世 界 与精 神 世 界 。 鲁 枢 元 教 授 不 仅 立 足 于 本 土 的 生 态 资 源 ,也 关 注 国 际生 态 资源 ,并 为 建设 有 中 国特 色 的生 态批 评 理论 做 出 了 巨大 的贡 献 。除此 之 外 ,张 红 梅 、蒋 学 志 、吴 景 明 共 同 编 著 的 性 态 批评》,陈小 红 所著 的 《 什 么 是文学 的生态 批评》,薛小 惠所 著的
批评 ” 一词 ,提倡 文 学 与生 态 学结 合起 来 ,强 调 批评 家 应 该具 有 生 态 视野。 “ 生态 批评 ”作 为文 学 术语 有 了诸多 的定 义 。其 中彻 丽尔 ・ 格罗 特费 尔蒂 和劳伦斯 ・ 布伊 尔 的定义最 为普遍 。彻丽 尔 ・ 格 罗特 费尔 蒂认 为 生态 批评 “ 就 是研 究 文学 和 自然环 境 之 间 的关 系 ……生 态批 评 就 是把 地球 为 中 心 的思想 意 识 应用 到 文学 研究 当中。 ” 中 国的 生态 意 识 可 以追 溯 到农 耕社 会 ,由于 中 国社 会经 历 了漫长 的农 业 社会 历 史 ,传 统 的生 态 文化 有着 深 厚 的思 想基 础 ,农 耕 社 会认 为人 与 自然 本 为一 体 ,是 一 种 亲和 关 系 。然 而 ,到2 0 世 纪 ,中 国的学
壁 凿 L — — — — — — — — — — — — — 一
简述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
回 王 告
内容 摘 要 : 随 着 全 球 经 济 和 科 学 技 术 的高 速 发 展 ,人 类 与 自然 的 关 系发 生 了根本 的 变 化 。 越 来 越 多 的文
学作 品反映 了生态 系统 的不平衡性 。近年来 ,生态批评作 为一种全 新的批评方法 ,在我 国得到 了快速 的发展 与传播。本文主要探讨生态批评在 中国的兴起和发展 ,在 生态批评 的视域下分析文学作 品,旨在提高人类的
二 是 对 影 响 深 远 的 生 态 文 学 作 家 和 作 品的深 研 究 。其 已经 出版 的学 术
此 以生 态批 评 的方 法分 析 文 学起
专著有 《 欧 美 生态 批评 :生态 学 研 究 概 论》 《 英 国生 态文 学》 《 俄 罗
斯生 态文 学》 《 美 国生 态 文学》 语 生态文 学》 等 。其 中王诺教 授 在 《 欧美 生 态 学》 一 书 中阐 述 了生
态 美 学 的 思 想 基 础 ,对 生 态 文 学 的
和 发展 既具 有 理论 基 础 又具 有 现实 意 义 ,其 目的 在于 提 高 人类 的 生态 意识 。 生 态批评在 中国的兴起
州大 学 生态批 评 研 究 中心 主 任鲁 枢 元教 授所 著 的 作 品有 《 文 学 的跨 界 研究 :文学 与 生态 学》 《 生 态文 艺
学 》 等 。 鲁 枢 元 教 授 将 生 态 学 分 为
著 《 生 存 的喜 剧 :文 学 的生 态 学研 究》 一 书 中 ,首次 提 出 了 “ 文 学 的 生 态学 ”这 一 术语 ,将 生态 批 评定 义为 “ 对 出现 在文 学 作 品 中的 生物 学 主题和关 系 的研 究 。 ”并主 张文学
一 .
生态 批评 这 一 文学 批 评 理论 出
思想 及其 生 态 审美 进行 了研究 。苏
现在 2 0 世纪7 0 年代 的美 国 。美 国学
者约 瑟夫 ・ 密克尔 于 1 9 7 4 年 出 版 的 专
要 任 务就 是 通过 文学 和 文 化研 究 来
重 新 审 视 与 探 讨 人 类 与 自然 的 关 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