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全国科研类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 比赛规则

合集下载

2023年全国航空航天模型 锦标赛规则

2023年全国航空航天模型 锦标赛规则

2023年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规则1、比赛时间和地点本届比赛将在2023年举行,具体时间和地点待定。

2、比赛内容本届比赛将包括以下项目:(1)静态展示参赛选手需要将自己的模型进行精细的制作和展示。

(2)飞行竞赛参赛选手需要将自己的模型进行飞行测试和竞赛。

3、比赛规则(1)静态展示参赛选手需要将自己的模型进行精细的制作和展示。

评分依据如下:外观设计:模型的整体设计和外观美观度,以及模型的原创程度。

制作工艺:模型的制作技术,包括材料的选用、工艺的掌握和纹理的表现等。

细节处理:模型的细部表现和处理,包括模型的配件、装饰等。

总分评分:总分划分为外观设计占60%、制作工艺占20%、细节处理占20%。

(2)飞行竞赛参赛选手需要将自己的模型进行飞行测试和竞赛。

评分依据如下:飞行高度:模型的最高飞行高度。

飞行时间:模型的飞行持续时间。

飞行距离:模型的飞行距离。

总分评分:总分划分为飞行高度占40%、飞行时间占30%、飞行距离占30%。

4、比赛奖项本次比赛将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若干个,还将设置最佳造型奖、最佳射程奖、最佳时间奖、最佳飞行奖等奖项。

5、参赛要求(1)参赛选手必须是中国国籍。

(2)参赛选手的年龄不限,但必须具备制作和操作航空航天模型的经验。

(3)参赛选手必须提交自己的模型及说明文件。

模型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4)参赛选手必须遵守比赛的竞赛规则和要求并服从比赛组委会的管理。

6、参赛报名具体报名方式和时间待定。

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奖项设置

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奖项设置

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奖项设置摘要:一、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简介1.比赛背景2.比赛目的二、奖项设置概述1.奖项类别2.获奖条件三、各类奖项具体设置1.飞行器设计奖2.飞行技能奖3.创意制作奖4.团队协作奖四、颁奖典礼及奖励1.颁奖典礼2.奖励内容五、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对青少年成长的促进作用1.培养科学兴趣2.提高动手能力3.锻炼团队协作4.激发创新精神正文: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是我国一项重要的青少年科技赛事,旨在激发青少年对航空航天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比赛涵盖了飞行器设计、飞行技能、创意制作等多个方面,充分体现了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奖项设置方面,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共设有四大类奖项,分别是飞行器设计奖、飞行技能奖、创意制作奖和团队协作奖。

各类奖项的获奖条件均经过严格评审,以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和专业性。

飞行器设计奖主要针对参赛者设计的飞行器,评审标准包括设计创意、飞行性能、制作工艺等方面。

飞行技能奖则考核选手的实际飞行操作能力,包括操控技巧、飞行稳定性、着陆精准度等。

创意制作奖注重作品的创新性和独特性,鼓励选手充分发挥想象力,制作出具有个性的航空航天模型。

团队协作奖则表彰在比赛中表现出色、团队协作默契的团队。

颁奖典礼是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的重要环节,主办方将邀请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和获奖选手参加。

颁奖典礼上,将对各类奖项的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奖牌和奖金,以表彰他们在比赛中的优秀表现。

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对于青少年成长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首先,比赛能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其次,比赛中的动手制作和实际飞行操作环节能有效提高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此外,比赛中的团队协作环节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大学生航模高校比赛规则

大学生航模高校比赛规则

2010年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竞赛规则一、电动滑翔(无线电遥控电动模型滑翔机)1. 任务描述以电动机为动力源,用无线电遥控设备操纵,模型飞机升空后可进行滑翔飞行,并最终在指定区域着陆。

以定点着陆准确、留空时间恰当取胜。

2. 技术要求模型的动力必须为电力,总重量不大于2kg。

3. 比赛时间每名运动员每轮比赛时间为6分钟。

4. 试飞次数在比赛时间内试飞次数不限,运动员在飞行过程或模型着陆后可以声明该次飞行为试飞,声明试飞后的成绩无效。

5. 运动员由操纵员、机械员各1人组成机组参加比赛,上场时必须穿戴大会指定标志物,在竞赛过程中其他人不得提供帮助。

6. 比赛方法及成绩评定6.1 在比赛中电机的工作时间不限,但着陆前应关闭电机。

动力时间不计入留空时间,每次飞行过程中只容许开启动力一次。

6.2 每轮成绩为:留空时间分、着陆定点分与研制分之和。

1)留空时间分:模型起飞后,从电动机关闭开始计时,到模型着陆并停止前进终止计时。

最大测定时间120秒,1秒记作1分。

留空时间超过120秒,每超过1秒扣1分。

记时均取秒的整数,小数4舍5入。

2)着陆定点分:记分公式为:Y=100-4X (其中X是模型飞机着陆停稳后机头在地面的垂足到靶心的距离,以米为单位,精确到1位小数。

最小分值为零。

3)研制分:使用自行设计制作的模型加20分,使用商品模型不加分。

6.3 比赛进行两轮,取最高一轮成绩为比赛正式成绩;若成绩相同,则以另一轮成绩评定;再相同,则名次并列。

7. 以下情况该次飞行定点成绩为0分7.1 模型着陆过程中模型解体或主体结构损坏。

7.2 模型着陆时与运动员相碰。

7.3 模型着陆时刻电机未关闭。

8. 以下情况该轮成绩为0分8.1 飞行中开启动力两次及以上者。

8.2 飞行过程中模型解体或零件脱落。

8.3 弃权,或在比赛时间内模型未起飞,或超过比赛时间2分钟模型未着陆。

8.4 模型带动力两次及两次以上飞入禁区。

8.5 教练入场或调整、操纵模型。

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关于聘请2013年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裁判员和评委的通知

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关于聘请2013年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裁判员和评委的通知

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关于聘请2013年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裁判员和评委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体育总局•【公布日期】2013.07.23•【文号】航管字[2013]186号•【施行日期】2013.07.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体育正文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关于聘请2013年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裁判员和评委的通知(航管字〔2013〕186号)科研类各有关单位:2013年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定于10月25至30日在浙江省温州市举行。

现将聘请裁判员和评委名单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聘请裁判员和评委名单(一)竞赛项目裁判员名单:仲裁主任:阎天来仲裁:王左明总裁判长:卢征副总裁判长:王士民、张世光裁判长:林建华、李丹、刘明罡、王国才、张鸣、郑枭敏、叶成富、陈洪升、徐欣然、梁财兵、郭武裁判员:谭业滨、蒋允严、戴金华、洪伟、苏安中、刘健、任洪、赵永东、吴崎、王保庆、董洪锋、金力实习裁判员:葛晓鸿、张新苗、潘志林(二)创新评比项目评委名单:名誉主任:乔新主任:徐扬禾副主任:齐辉、高为民委员:詹浩、吉国明、陈海昕、葛东云、刘莉、孙建红、丁松滨、黄俊、樊建峰、都基焱、邓长春秘书:赵辉二、报到时间及地点(一)时间:2013年10月21日(二)地点:温州红太阳宾馆,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温州大道88号(温州火车站对面)(三)联系电话:0577--86788888三、请各裁判长务必认真研究本次比赛的规程规则,切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四、差旅费按照大会统一标准报销。

若不能参加,请速与航管中心联系。

联系人:吕洁,联系电话:************。

到会乘车路线及日程安排详见竞赛补充通知。

航管中心2013年7月23日。

不拘一格出“骑兵”

不拘一格出“骑兵”

不拘一格出“骑兵”作者:董靖来源:《航空模型》2011年第01期在2010年“雪野湖”杯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上,我们清华大学代表队在1kg级遥控电动模型飞机载重空投项目上第一次尝试采用自动投放装置,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同时获得科技创新项目评比的一等奖,引起了各兄弟院校的关注。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这套装置的设计制作过程,与各位同好交流。

1kg电动载重空投项目每一轮比赛的成绩主要由3部分组成:载重分、空投分和着陆分。

载重分与模型飞机所带载的质量成正比(图1),空投不仅分与所带载荷的质量成正比,还和投放的精度有关,即所载的质量越重、空投落点距离靶心越近,空投分越高。

受上述规则所限,在前两年比赛中常发生这种情况:模型飞机带载能力最强的参赛小组成绩却不是最好的。

赛前,我们对本队模型飞机(图2~4)的得分能力进行了认真分析。

与其他院校相比,无论是模型飞机的制作工艺还是训练水平,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在载重量得分上明显处于劣势。

但我们也注意到:以往各参赛队都采用操纵者估计落点的方法进行重物投放,这种方法不仅需要通过大量的训练才能掌握,而且主观性太强,效果也不能令人满意。

联想到之前我们曾研究过与飞机自动驾驶相关的内容,既然自动驾驶都可以做到,何不设计一套新装置来实现“自动投放”这个功能呢!“另辟蹊径”的这一想法既可以弥补我们在项目其他方面的不足,更重要的是能让我们在空投环节中占据优势。

有了这个想法,我们从2010年7月就开始了初步的尝试。

在硬件方面,初始的想法是把单片机作为控制器,通过GPS来获得模型飞机的经纬度、高度、速度等信息;目标靶的经纬度则提前测量好,以算出落点相对于靶心的位置(图5);一旦时机合适立即向舵机(图6)发出投放指令,完成投放作业(图7)。

由于还处在调试阶段,因此我们并没有贸然制作新电路板,而是找了一块旧电路板进行试验。

在软件方面,初步编了一个程序,主要用于解决GPS模块数据的解算与PWM(脉冲宽度调制)波的收发问题。

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奖项设置

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奖项设置

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奖项设置摘要:一、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简介二、奖项设置概述1.金牌、银牌、铜牌2.优秀奖3.团体奖项4.组织奖三、比赛意义及启示四、参赛经验分享正文: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是我国青少年科技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赛事,旨在培养青少年热爱科学、探索创新的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养和实践能力。

一、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简介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由我国教育部、科技部、体育局等部门联合主办,每年举办一次。

比赛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组别,涵盖航空航天模型制作、飞行操控、创新设计等多个方面。

比赛地点一般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科技馆、中小学等场所举行。

二、奖项设置概述1.金牌、银牌、铜牌:比赛设定的最高奖项,分别表彰在各组别、各项目中表现最优秀的选手。

2.优秀奖:颁发给获得各组别、各项目前五名的选手,以表彰他们在比赛中的优异表现。

3.团体奖项:颁发给在各组别、各项目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团队,以表彰团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智慧。

4.组织奖:颁发给为比赛做出突出贡献的各地教育、科技、体育部门以及承办单位,以表彰他们在赛事组织、筹备、执行等方面的辛勤付出。

三、比赛意义及启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不仅是对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的检验,更是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

比赛背后,体现了我国对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重视和支持。

对于参赛选手来说,比赛是一次锻炼的机会,也是一次学习的历程。

在竞技过程中,选手们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素质。

四、参赛经验分享对于准备参加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的选手,以下几点经验值得借鉴:1.认真备赛:提前了解比赛规则、项目设置,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2.团队协作:比赛中,团队协作至关重要,选手们要学会团结互助、共同进步。

3.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挑战和压力,保持冷静和自信。

4.临场发挥:比赛中,发挥出自己最佳水平,充分利用训练成果。

2013年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成绩册

2013年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成绩册

3000
+3000*2
100
297
B2008 王凯钥
*B2033 刘小楷
哈工大 2
B2034 朱 杰 B2035 梁仁骁
100
6000+3000+5000+ 6000*2+3000*2+0
1000
+1000*2
0
309
B2036 左 湛
*B1029 王小波
哈工大 1
B1030 余 漆 B1031 马静昊
0*2+1000*2+0
0
307
100
1000+1000+1000+ 6000+3000+5000+
4000+2000
1000*2+1000*2+1 000*2+6000*2+30 00*2+5000*2+400
0*2+0
0
313
3000+6000+5000+ 3000*2+6000*2+5
100 4000+2000+1000+ 000*2+0+2000*2+ 100 300
得分
第二轮 空载 装载 空投 着陆 质量 总质量 得分 总分
得分
第三轮 空载 装载 空投 着陆 质量 总质量 得分 总分
得分
成绩
2.93
14
25200
1600
比赛时 掉零件
2.92
14 22400 1800 164200 2.95 14.5 31900 2000 178900 178900

2010年全国模拟飞行锦标赛竞赛规程

2010年全国模拟飞行锦标赛竞赛规程

2010年全国模拟飞行锦标赛竞赛规程(2010-05-10 10:16:20)转载标签:杂谈2010年全国模拟飞行锦标赛竞赛规程一、主办单位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二、承办单位中国航空运动协会,各地航空运动协会、模型运动协会,××单位。

三、竞赛时间和地点地区选拔赛:2010年3月1日至2010年8月31日在各地举行。

全国总决赛:比赛时间、地点待定。

四、参赛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体育局,各行业体协,各级航空运动协会、模型运动协会,中国航空运动协会基层团体会员。

五、竞赛项目(一)模拟螺旋桨飞机驾驶(二)模拟喷气式飞机驾驶(三)模拟直升机驾驶六、参加办法(一)比赛分基层预选赛、省市级选拔赛和全国总决赛三个层次进行。

(二)由各地组委会组织基层预选赛和省市级选拔赛。

1、基层预选赛要经过初赛、半决赛、决赛等阶段的比赛,选出参加省市级选拔赛的选手资格。

代表名额由当地组委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省市级选拔赛要经过预赛、半决赛、决赛等阶段。

选拔出参加全国总决赛的运动员。

3、每个参赛单位可派3个队,代表名额为每队20人。

(三)全国总决赛要经过预赛、半决赛、决赛等阶段。

总决赛详细情况见有关公告。

(四)选手不可以兼项。

(五)参加总决赛的各代表队可以企业名称冠名,队名全称字数不限,但简称最多为6个汉字。

(六)参赛者必须是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模拟飞行委员会个人会员。

七、竞赛办法(一)执行专项规则。

(二)裁判委员会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比赛轮次和入选决赛的人数。

八、录取名次与奖励(一)比赛分为六个组:男子甲组、女子甲组、男子乙组、女子乙组、大学组、公开组。

(二)基层预选赛和省市级选拔赛名次和奖励由各地组委会确定。

(三)全国总决赛录取前8名。

九、报名总决赛正式报名:日期见有关公告。

报名表按规定格式打印,一式二份,分别报至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和总决赛承办单位。

逾期报名不予受理,特殊情况须报组委会批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空对地摄影(遥控模型飞机空对地定点摄影)
1. 任务描述
遥控固定翼模型载机从空中对地面固定目标进行摄影,在满足基本的清晰度要求下,以摄影照片准精确度评比成绩。

该项目旨在通过比赛培养学生利用航空模型开展实际应用工作的能力,为其进入航空遥感领域、无人机侦察等领域积累知识和技能。

2. 技术要求
2.1遥控固定翼模型载机及摄影设备总重量不大于6kg。

2.2参赛运动员必须以遥控方式操纵模型;并要求模型上用于驱动气动舵面的舵机与飞行姿态控制用接收机直接相连。

2.3摄影器材:限用数码相机或数码摄像机,所拍摄图片的宽高比为4:3,不允许使用摄像截图。

焦距、CMOS和CCD的尺寸不限。

2.4图象传输设备:限用微波视频传输系统。

2.5可选用设备:空中摄影瞄准器(如微波视频传输)、GPS导航仪、测高仪、陀螺平台或可控倾角平台。

3. 运动员
由飞机操纵员、摄影操纵员和机械员各1人组成机组参加比赛。

4. 比赛时间
每轮比赛时间为7分钟。

赛前有5分钟的准备时间。

运动员须在比赛时间内完成起飞、摄影和着陆动作。

超过比赛时间未着陆,本轮不予评分。

5. 场地设置
摄影靶直径为50米。

边缘设置标志布8块,每块2×3米,内黑外白,以黑白分界线为测量标准。

靶标位于摄影靶中心,直径3米。

靶标内圆为白色,直径1米;靶标外环为黑色。

6. 飞行和摄影规定
6.1 不限制起飞方式,比赛过程中模型必须在规定空域区内飞行。

6.2 在保证观众及大会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不限制拍摄飞行高度、速度和航线。

6.3 每轮最多进行5次拍摄,如拍摄次数不足5次,不足次数不予补拍。

6.4 每次拍摄前运动员须向裁判员报告:“准备拍摄”;拍摄后须报告:“完成拍摄”。

报告“准备拍摄”后如没有进行拍摄,运动员须向裁判员报告:“取消拍摄”,否则记1次拍摄。

取消拍摄次数不限。

6.5 允许连拍,但每轮不得超过5张,连拍张数等同于拍摄次数。

6.6 每轮比赛模型着陆后,运动员应立即将所拍摄的图片拷贝到裁判的电脑中。

6.7 各参赛队在报到时应提供所使用数码设备的原始驱动程序。

6.8 各代表队需提供不小于10英寸显示的实时视频。

7. 成绩评定
7.1 比赛进行两轮,取最高一轮成绩作为最终成绩。

如成绩相同则比较另一轮成绩,另一轮成绩高者排前。

7.2 每轮成绩为图像质量得分与图片有效率得分之和。

7.3 图像质量得分评定方法:
7.3.1 由参赛运动员指定一张图片进行评分。

7.3.2 评分步骤:
1) 确认图像的中心点。

2) 以中心点为准将图像转换为分辨率为1024×768的格式。

3) 如下图所示按公式进行计算:
图像质量得分:S=S 1+S 2+S 3
S 1=400 ×(1-
2
2
2
B
A
L

S 2=400 ×
A
a
S 3=200 ×
b
a
其中:L为靶标中心点到标准图像中心点的距离。

a为所拍图像短轴的长度。

b为所拍图像长轴的长度。

长轴、短轴的计算方法为:与靶心相对的两块边缘标志布的中心距中,最短者为短轴,最长者为长轴。

4) 图片上没有靶标或靶标模糊不清者不予评分。

5) 靶标外环没有完全在图片内不予评分。

7.4 图片有效率得分评定方法:
1) 靶标外环完全在图片内,且图片中靶标短轴长度大于200mm,视为有效。

2) 每张有效图片(含用于图像质量评分的图片)得30分。

8. 以下情况该轮拍摄无效,拍摄作品不用于评定成绩
8.1 飞行过程中模型掉零件或发生损坏。

8.2 模型飞入禁区。

8.3 对拍摄作品进行处理。

8.4 图片来自于摄像机截图。

8.5 在比赛时间内模型未着陆。

8.6 每轮所拍摄照片数目超过5张。

8.7 拍摄靶标编号与抽签靶标编号不符。

8.8 不在指定位置提供满足要求的实时视频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