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发抗肿瘤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其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
建立小鼠肿瘤模型的研究进展

建立小鼠肿瘤模型的研究进展摘要:建立一种理想的肿瘤动物模型对研究肿瘤的发病、治疗和预防有重大的意义。
其中小鼠肿瘤模型具有生长周期快、易获得、易操作等优点被基础实验研究所广泛采用,如何选择和建立一个合适的小鼠肿瘤模型对肿瘤的整个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字:肿瘤,动物模型,小鼠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
对肿瘤的研究一般都是在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基础上展开的。
建立一个完全反映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比较困难,但可依据不同的实验目的选择相应的动物实验模型。
1.实验动物的选择可用作肿瘤模型的动物有很多,小鼠肿瘤模型作为其中一种常用模型主要因为有以下几个优点。
(1)易获得,常用的肿瘤模型小鼠通常采用SPF级小鼠,SPF级小鼠一般医学院校及研究所都能买到。
(2)生长周期短,一般小鼠肿瘤模型两周左右就能长大,能大大缩短实验周期。
(3)易操作,小鼠的动物实验操作一般简便,因此可适当增加组内样本数量,使实验数据更具说服力。
2.理想的建立肿瘤模型应具备的条件(1)肿瘤生长的过程应与人类肿瘤生长过程相似,做到尽可能复制出与人类肿瘤相同的模型。
(2)制作模型的方法简单易行。
(3)动物模型的重复性要好,要能满足实验的多次重复试验结果稳定性好。
(4)采用的建模方法对实验人员和环境无危害或危害较小。
3.肿瘤来源的选择现在世界上保有近500种的动物移植瘤,但常用于筛药的不到40种,多数为小鼠肿瘤,其次是大鼠和仓鼠移植瘤,包括小鼠L1210淋巴白血病,P1534淋巴白血病,艾氏腹水瘤,Friehd病毒白血病,肉瘤180,白血病P388,Lewis肺癌,腺癌755,白血病615,Walker-256,吉田肉瘤,肉瘤45,Liol淋巴瘤,Dunning 白血病,Wagner癌肉瘤,白血病L5170Y,P1798淋巴肉瘤,LPC-1浆细胞瘤,淋巴瘤8,B16或Cloadman黑色素瘤,Ridaway骨肉瘤,Gardner 淋巴肉瘤,肉瘤37,P315白血病,Mur hy-sturm淋巴肉瘤,Jensen肉瘤,Geurin氏癌,仓鼠十二指肠腺癌和人体肉瘤HSL第1代杂交鼠移植。
关于乳腺癌小鼠模型创建的研究进展

关于乳腺癌小鼠模型创建的研究进展摘要: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的高发恶性肿瘤之一,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领域,而乳腺癌小鼠模型的创建成为人们研究乳腺癌的重要途径。
目前人们已经建立了一系列乳腺癌小鼠模型用于乳腺癌发病机制、侵袭转移、药物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其中常用的模型有自发、诱导、移植、转基因和远处转移五种,这些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乳腺癌在人体内的发生、转移、侵袭等过程,对乳腺癌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乳腺癌小鼠五种模型的建模方法及优缺点展开讨论。
关键词:乳腺癌;小鼠模型。
王鹏(1997—),男,江苏连云港,研究方向:药学。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
全球乳腺癌的发病率一直呈增长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统计,2008年全球大约有46万女性死于乳腺癌[1],其高发病率及死亡率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
中国不是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却持续增长,尤其农村增长趋势更为明显。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目前关于乳腺癌的发病因素尚未完全清楚。
为了进一步探明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式,人们选取小鼠作为动物模型展开研究。
小鼠在生理行为和遗传信息上与人极其相似,也是人类疾病研究最适宜的动物模型之一。
随着研究深入,人们已经积累了非常多的遗传资源,并且拥有能够对小鼠基因组内的任何基因进行异位表达或进行种系突变的转基因技术,同时复杂的遗传病分析方法也已建立[2]。
目前,用来创建乳腺癌小鼠模型的小鼠品系主要有3种:1)Balb/c小鼠;2)C3H小鼠;3)FVB小鼠,这三种小鼠均为近交系小鼠,作为乳腺癌动物模型具有遗传基因同源性和可重复性高等特点,这是其他乳腺癌动物模型无法比拟的[3]。
1、Balb/c小鼠的乳腺癌发病率较低,多用于乳腺肿瘤细胞诱导的建立和应用,广泛用于免疫学、生理学的动物实验。
2、C3H小鼠在交配或未交配的情况下都具有极高的乳腺癌发病率,一般用于癌症研究、心血管研究、免疫和炎症研究。
IL-12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IL-12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张晓妮;胜利【摘要】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治疗成为肿瘤生物治疗的热点,尤以白细胞介素(IL)12为主.IL-12主要通过调节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表面的受体表达;激活NK,T细胞;诱导肿瘤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向M1型分化;增强肿瘤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诱导自噬;影响IL-10或γ干扰素的分泌,下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等来影响肿瘤的生长、转移.目前关于IL-12抗肿瘤的研究主要以实验为主,将IL-12合理应用于临床将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Cytokine mediated immunotherapy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tumor biotherapy, especially interleukin (IL)-12.IL-12 affects the growth and metastasis of tumors mainly through 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receptors on the surface of dendritic cells and nature killer(NK) cells,activation of NK, T cells,inducing macrophages differentiation into M1 type under tumor microenvironment,enhancing expression of autophagy-associated protein in tumor cells,inducing auto-phagy,and affecting secretion of IL-10 or γ interferon,and downregulating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 At present,the research on anti-tumor of IL-12 is mainly based on experiments,and the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IL-12 in clinical will become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8(024)002【总页数】5页(P301-305)【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2;肿瘤;作用机制;肿瘤微环境;细胞因子【作者】张晓妮;胜利【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兰州730030;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兰州7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1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肿瘤已成为当今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的三大疾病之一,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肿瘤细胞免疫逃逸、肿瘤微血管形成、机体免疫细胞功能不足和数量减少等因素成为肿瘤治疗的难点。
小鼠小细胞肺癌模型的建立

小鼠小细胞肺癌模型的建立王子乔;张雪茜;孟凡荣;刘喆【摘要】目的:建立小鼠小细胞肺癌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小细胞肺癌的发展进程以及化疗药物的筛选提供实验平台.方法:采用Trp531loxP/loxP;Rb1loxP/loxP小鼠肺部插管吸入Adeno-Cre (Ad-Cre)重组腺病毒的方法建立小鼠小细胞肺癌模型,通过对模型小鼠肺组织进行石蜡切片以及HE染色,并通过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肺组织中神经内分泌特异性标记蛋白CgA、Cgrp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建立了小鼠小细胞肺癌的模型,模型小鼠肺组织中TTF-1、CgA、Cgrp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成功建立小鼠小细胞肺癌动物模型,为后续研究人的小细胞肺癌发病机制以及相关化疗药物的筛选提供了实验手段.%Objective:To establish a model of 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 mice to study the progression of 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to provide an experiment platform for the screening of chemotherapy drugs.Methods:The small cell lung cancer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intratracheal injection of Adeno-Cre (Ad-Cre) intoTrp53loxP/loxP;Rb1loxP/loxP mice.The lung tissues of model mice were sectioned and stained with HE.Immunochemistry of neuroendocrine cell-specific markers CgA and Cgrp was performed on lungsections.Results:The small cell lung cancer model was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an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was observed in the expression of TTF-1,CgA and Cgrp.Conclusion:This mice model provides an experiment method for the study of pathogenesis of huma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the screening of chemotherapy drugs.【期刊名称】《天津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24)001【总页数】3页(P29-31)【关键词】Ad-Cre;Trp53loxP/loxP;Rb1loxP/loxP小鼠;小细胞肺癌;动物模型【作者】王子乔;张雪茜;孟凡荣;刘喆【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医学检验学院,天津300070;天津医科大学医学检验学院,天津300070;天津医科大学医学检验学院,天津300070;天津医科大学医学检验学院,天津30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肺癌占全世界肿瘤发病率的12.7%、死亡率的18.2%,是目前最常见的引发死亡的疾病之一[1]。
小鼠肿瘤模型建立

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与鉴定[摘要]:目的:建立小鼠荷瘤数据模型,探索肿瘤生长的本质与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寻求对肿瘤生长与转移有抑制作用的药物与治疗方法。
方法:小鼠右腋下注射H22肿瘤细胞,使小鼠荷瘤,观察肿瘤生长,记录体重数据并建立动物模型。
结果:注射部位发生癌变,小鼠肿瘤生长明显,切片结果证明实验成功,模型构建完成,为灵芝多糖抗肿瘤研究奠定了动物实验基础。
关键词:小鼠,肿瘤,体重数据,动物模型To Establish Mice Tumor Model and Identify Characteristics [Abstract]: Purposes: To establish mice tumor data models, explore the essence of tumor growth, develop the law, and seek to an effect method of tumor growth and the transfer of drugs and treatments. Methods: Named right armpit injections H22 tumor cells to a mouse neoplasm observe tumor growth. To record weight data and establish animal models. Results : Injection parts turn cancertization ,the mouse's tumors grow obviously, the consequence of slices prove the experiment successfully, and model established completely, for the anti-cancer research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 lay a animal experiments foundation.Keywords: mouse, tumors, weight data, animal models0 引言肿瘤是由机体中某些细胞基因发生突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它的危害不仅在于它损害身体的各器官,而且还会产生各种肿瘤并发症,如转移、积水、疼痛等,最终导致身体各器官功能衰竭而危与患者的生命。
短肽HFDT1对MFC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的初步代谢组学研究

短肽HFDT1对MFC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的初步代谢组学研究【摘要】本研究通过对短肽HFDT1在MFC荷瘤小鼠模型中的抗肿瘤作用进行初步代谢组学研究,探究其潜在作用机制。
首先介绍了短肽HFDT1的来源及特点,建立了MFC荷瘤小鼠模型,采用代谢组学分析方法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短肽HFDT1对MFC荷瘤小鼠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
进一步对代谢组学结果进行分析,揭示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未来研究将深入探讨短肽HFDT1在抗肿瘤中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基础。
本研究为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验依据。
【关键词】肽HFDT1、MFC荷瘤小鼠、抗肿瘤、代谢组学、作用机制、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如化疗和放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常常导致副作用严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寻找新的抗肿瘤治疗方法是当前医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代谢组学研究,以期为短肽HFDT1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通过对短肽HFDT1在MFC荷瘤小鼠模型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究,有望为发展更有效的抗肿瘤治疗策略提供重要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究短肽HFDT1在MFC荷瘤小鼠中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
具体而言,我们旨在通过代谢组学分析,揭示短肽HFDT1在肿瘤代谢中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我们还希望通过研究,为短肽HFDT1的荷瘤小鼠模型建立提供实验依据,为进一步的体内研究打下基础。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短肽HFDT1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力,为将来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1.3 研究意义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治疗肿瘤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仍然存在许多挑战。
研究发现,短肽HFDT1可能具有抗肿瘤的潜力,因此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短肽HFDT1对MFC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的初步代谢组学研究,可以为发现新的抗肿瘤药物提供重要的参考。
环磷酰胺在动物模型体内抗肿瘤影响及抑瘤机制的研究

环磷酰胺在动物模型体内抗肿瘤影响及抑瘤机制的研究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TX)在动物模型体内抗肿瘤影响及抑瘤机制。
方法建立小鼠实体瘤模型和腹水瘤模型:分别在昆明系小鼠皮下接种S180肉瘤细胞、腹腔接种鼠源性H22肝癌细胞,同时给予环磷酰胺处理小鼠,其后观察各组肿瘤生长大小,小鼠存活率的变化;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凋亡抑制基因(Bcl-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含量、抑癌基因P53及P21的蛋白表达。
结果环磷酰胺组肿瘤重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 <0.05),其抑瘤率为88.55%;小鼠存活天数均较模型组长,其生命延长率为57.73%;环磷酰胺可明显诱导P53的表达,抑制BCL-2的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但对P21没有作用;对瘤体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水平亦有抑制作用。
结论环磷酰胺可通过激活抑癌基因P53,抑制抗凋亡基因Bcl-2和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等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活性,为抗肿瘤动物模型尤其为调节抗肿瘤相关基因表达方面的阳性药物对照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标签:环磷酰胺;Western blot;S180肉瘤;H22肝癌细胞;抗肿瘤相关基因肿瘤目前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作为一种抗癌谱广、疗效较好的抗癌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由于该药物的良好抗癌性能,尤其是具有对癌细胞与正常细胞杀伤力差别很大这一特性,使得其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
环磷酰胺在细胞水平以及联合用药等方面的研究较多[1-2],目前肿瘤化疗所应用的大多数药物,都经移植性动物肿瘤试验而被发现,并以此为模型进行疾病发生机制和药物筛选的研究,因此它是筛选抗肿瘤新药中最常用的模型[3],对研究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抗癌药物筛选及肿瘤防治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
现阶段进行的抗癌药物动物实验研究过程中,多采用环磷酰胺作为阳性对照药物,然而,关于环磷酰胺是否具有调节肿瘤相关基因表达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尚鲜有人报道。
小鼠结直肠癌生殖器官移植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小鼠结直肠癌生殖器官移植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小鼠结直肠癌生殖器官移植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引言】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死亡率和复发率。
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和化疗等对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较低,因此,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和药物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基于动物模型的结直肠癌研究已成为突破性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小鼠的结直肠癌生殖器官移植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选用6-8周龄的雄性BALB/c小鼠。
2. 肿瘤组织获取:从结直肠癌患者中获取肿瘤组织,快速进行移植操作。
3. 移植操作:将小鼠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肿瘤组织移植操作,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
4. 术后护理:术后给予适量镇痛和抗生素,观察小鼠的生存率和体重变化。
5. 结直肠癌生殖器官移植肿瘤模型的评估:通过病理分析、免疫组化等方法评估移植肿瘤的生长情况和组织特征。
【结果】1. 移植肿瘤生长: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实验组小鼠的肿瘤开始生长,并随时间逐渐增大;对照组小鼠无肿瘤生长情况。
2. 病理分析:对实验组小鼠的移植肿瘤进行病理学分析,发现肿瘤组织呈现典型的结直肠癌组织形态,并有细胞核的异型性。
3. 免疫组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的移植肿瘤组织中存在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20(CK20)等结直肠癌特征性标志物的表达,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讨论】本研究建立的小鼠结直肠癌生殖器官移植肿瘤动物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和可操作性。
该模型可以模拟人体结直肠癌的生长和进展过程,为研究结直肠癌的发生机制、药物筛选以及新型治疗方法的探索提供了平台。
同时,该模型还可以应用于评价抗肿瘤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为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基于小鼠的结直肠癌生殖器官移植肿瘤动物模型。
该模型可为结直肠癌的研究提供新的实验手段,有望推动该领域的科学发展和临床转化。
未来,还应进一步完善该模型,提高其可靠性和应用范围,为结直肠癌的治疗开发更有效的治疗策略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基于小鼠的结直肠癌生殖器官移植肿瘤动物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综 肿 瘤 小 鼠模 型 的 建 立 及其 抗 肿 瘤机 制 的研 究 进 展
周 万青综述 , 李芳秋审校
( 京军 区南京 总 医院解放 军检 验 医学研究 所 , 南 江苏南 京 2 0 0 ) 10 2
摘 要 : 介 绍 一 种 肿 瘤 自发 性 消 退/ 全 抵 抗 ( R C ) 小 鼠 以 及 国外 学 者 对 其 抗 肿 瘤 机 制 的研 究 。 发 现 天 然 免 完 S/ R 的
ZHOU a — n e iwig ,LIF n - u c e kn W n qi g rv e n a g qi h c i g
( . s t eo l i l a oao dc e N ni ee l o i l N ni layC m a d, P 4I tu L n i t fCi c b rt yMein , aj g G nr s t aj gMitr o m n na L r i n a H pa o f n i
P , aj g2 0 0 , in s ,C ia) N n n 10 2 Jag u hn i
A b t a t: A oo y o c t n q e tato o tr ssa c o t sr c c ln f mi e wi a u i u r i fh s e itn e t umo ie e i n u e y ta s h rg n ss i d c d b r n - p a tb e c lsha e n e tbl h d a d su id b iZ e g e 1 Th s p na e u e r s in o l n a l el s b e sa i e n t d e y Cu h n ta . s e e s o tn o s r ge so /c m—
0 引
言
象可 发生 于多种 肿 瘤 , 多 为 晚期肿 瘤 , 但 对 于 且 ‘ ;
其发 生机 制 尚不 明 了 , 常 认 为 可 能与 创 伤 、 症 、 通 炎
免疫 介导 、 一些 细胞 因子 或 生 长 因子 抑 制 了肿 瘤 的 生 长 、 导分化 、 素介 导 、 癌 因素消 除 、 诱 激 致 肿瘤 坏死 或 血管形 成受 到抑 制 以及 心理 因素 、 瘤 细 胞凋 亡 肿
维普资讯
・
9 98・
第2 1卷
第 9期
医 学 研 究 生 学 报
J u n lo d c lP s r d ae o r a fMe ia o t a u ts g
Vo _ No. l2l 9
S p. 0 e 2 08
20 0 8年 9月
pe s t c S / R)m c oss a frs tnet abo dset m o m r a d cnb lt r ia e( R C e esn i p sesat i o i a c o ra p c u ft os n a e e rt es r u
ta se r d t a c rs n iie mie,wi n a e d p n e t s o t n o s r g e so d ae il y r n fre o c n e —e stv c t a g — e e d n p n a e u e r s in me i td man y b h i ae lu o y e .Th sa tce r v e h s o e y o h nn t e k e t s i ril e iwst e dic v r ft e SR/CR u e mo e n eae t d fi mo s d la d r lt d su y o t s a t. a e c a im. n ic nc rme h n s Ke r s: S o tn o e r si n o lt e itn e mo s S 0 t y wo d p n a e usr g e so /c mp ee r ssa c u e; 1 umo el I n t mmu iy 8 r c l; n ae i n t
肿瘤 的 自发性 消退 是在 未经治 疗或 治疗不 充分 的情 况下 , 癌肿部 分或 完全 消失 , 机体恢 复至 无瘤 状 态 。其 自然 发 生 率 为 16 0 / 00 0—1 100 0 此 现 / 0 0 。
收 稿 日期 : 20 -21 07 1—0; 修 订 日期 : 2 0 -22 0 71 -8 基 金 项 目 : 南 京 市 科 技 计 划 基 金 资 助项 目( 准 号 :04 175 批 2 0 00 -) 作 者 简 介 : 周 万 青 (9 1) 男 , 18 一 , 江苏 沛 县 人 , 学 硕 士研 究 生 , 事 临床 检 验 诊 断 专 业 。 医 从
中 图分 类 号 : R 3 .9 70 5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0 —19 20 )90 9 - 0 889 (0 8 0 - 8 4 9 0
Di o eyo mo ei a c uea div s g t no smeh ns s v r f t rrs tn emo s n et a o f t c a i c au s n ii i m
疫细胞在该小 鼠抗肿瘤发生中发挥 主要作用 ; 并且发现该抗 瘤特性具 有广谱 性和可转 移性 , 是一种 鼠龄依赖性 的
自发 消 退 。并 综 述 该 小 鼠模 型 的 发 现及 其抗 肿瘤 机 制 的相 关 研 究 。
关键词 : 肿瘤 自发性 消退/ 完全抵抗 ( R C 小 鼠; S8 S / R) 10肿瘤细胞 ; 天然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