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地质年代与地层单位;第三节地质作用
地质学基础PPT课件全文

2024/8/31
8
第89页/共45页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二、地球的物理性质
(一)地球的密度和重力
布格校正
2024/8/31
地壳均衡说
9
第第190页页/共/共4455页页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二、地球的物理性质 (二)地磁
2024/8/31
10
第110页/共45页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二、地球的物理性质 (二)地磁
2024/8/31
26
第267页/共45页
第二节 地球的结构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一)地壳
2.地壳的厚度和结构
陆壳:约占地壳面积的 1/3多一点,陆壳具有 明显的双层 结构,即存 在上、下地壳。
洋壳:位于海洋之下, 约占地壳面积2/3少一 点,其上为 约4km厚的 海水,洋壳缺失上地壳
2024/8/31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大地水准体” (Geoid)
2024/8/31
1
第12页/共45页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024/8/31
2
第23页/共45页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赤道半经(α):6378137m 地球极半经(с):6356752m
2024/8/31
用以计算岩石的年龄的公式为:
t=ln(1+D/N)/λ
λ为衰变常数;D为子体同位素含量;N为母体同位素含量。 目前用放射性同位素方法测得地球上最古老岩石的年龄为40- 43亿年; 对来自外星球的陨石及月岩的测定,获得的最大年龄为45- 47亿年。 据此,确定地球的年龄为至少有45亿年。
2024/8/31
地层地质年代

段
是比组小一级岩石地层单位。它在组内具有 与相邻岩层不同的岩石特征。通常一个组可以根 据岩层岩性特征等标志的不同而划分为若干段。 如宁镇山脉的栖霞组由下而上分为碎屑岩段、臭 灰岩段、下硅质岩段、本部灰岩段、上硅质岩段、 顶部灰岩段。
组 划分岩石地层的基本单位其重要含义:
野外宏观岩类或岩类组合相同、结构类似、颜色相近、 整体岩性和变质程度特征一致。
空间上有一定延展性,并能据以填图的地质体。
组或者由一种岩石构成,或者以一种主要岩石为主 间有重复出现的其它岩石夹层;或者由两三种岩石交替出 现所构成,还可能以很复杂的岩石组分所构成。
2)年代地层单位
是在特定的地质时间间隔内形成的岩石体。这种单位代表地史 中一定时间范围内形成的全部岩石,而且只代表这段时间内所形成的 岩石。年代地层单位是按时间阶段来划分的,与地质年代严格对应。 年代地层单位有宇、界、系、统、阶、亚阶,与其对应的地质年代单 位为宙、代、纪、世、期、亚期。
3)岩石地层单位
海藻 大量繁盛
动物
两栖动物 鱼类
无脊椎动物
地质年代表(3)
宙代 纪
世
年龄 Ma 构造运动 植物 动物
全新世
第四纪 Q 更新世
新
生 代
新近纪 N
上新世 中新世
CZ
渐新世
Qh
Qp 2.60 N2
N1 23.3 E3
显 生 宙
古近纪 E 白垩纪 K
始新世 E2 古新世 E1 晚白垩世 K2 65
PH
中
早白垩世 K1 137 晚侏罗世 J3
工程地质(课件)第三章地质构造全篇

内力和外力地质作用的关系:
内力地质作用决定地表的基本形态和内部 构造——地表形态的塑造者
外力地质作用破坏和重塑地表形态——地表 形态的雕刻者 地壳上升时,遭受剥蚀。 地壳下降时,接受沉积。
20/63
第二节 地质年代
• 绝对年龄:通过放射性元素蜕变周期测定。适用
于岩浆岩、变质岩地区。钾-氩、铀-铅和碳-14。
走向(strike):岩层面和 任一假想水平面交线的延 伸方向。
倾向(dip):岩层的倾斜 方向。与走向线垂直。只 有一个。
倾角(dip angle):岩层层 面与水平面的最大锐角。
35/63
产状三要素(elements of attitude)
表示方法 : 岩层产状一般用方位角表
示,通常格式是: 走向南西200°,倾角南东
15/63
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 16/63
潮湿气候区:河流、湖泊、地下水发育,风化 彻底。如东南沿海。
干旱气候区:暴雨,风力强,咸水湖。 如西北高原。
冰冻气候区:气温低,蒸发量小,生物稀少, 冰川盘踞。如两极和高山地区。
17/63
中国地势分布示意图
18/63
大陆以剥蚀为主,海洋以沉积为主。 山区以剥蚀为主,平原以沉积为主。
地震作用(earthquake)
地内机械能突 然释放,以弹性 波的形式传播到 地表引起猛烈冲 击。
汶川地震
7/63
岩浆作用(magmatism)
岩浆形成、运动、 演化、冷凝。
8/63
变质作用(metamorphism)
在高温、高压并有化学物质参与下,岩石发 生成分、结构构造的变化,生成新的岩石。
25/63
2. 岩浆岩与围岩接触关系
03-3.1-1 地质作用、地质年代以及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单位
地层单位
宙……………………………宇
代……………………………界
纪……………………………系
世……………………………统
我国还使用岩石地层单位:群、组、段、带。
13
中国地质年代分布图
14
▪ 思考题
▪ 1.什么叫地质作用?地质作用的类型有哪几种?别分别举出 几个例子。
▪ 2.相对地质年代如何确定?
相对地质年代是指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和地层的相对新老关系, 是由该岩石地层单位与相邻已知岩石地层单位的相对层位的 关系来决定的。
7
1 绝对地质年代
绝对地质年代的确定一般根据放射性同位素的蜕变规律, 来测定岩石和矿物年龄。
t 1 ln(1 D )
N
t——某一放射性同位素的年龄 λ——衰变常数,每年每克母体同位素能产生的子体同位素的 克数; N——矿物中放射性同位素蜕变后剩下的母体同位素含量;
D——蜕变而成的子体同位素含量。
8
2 相对地质年代
(1) 地层层序法 地层层序法是确定地层相对年代的基本方法。 正常情况下,新岩层在上面,老岩层在下面。
9
(2) 生物演化法
地质历史上的生物称为古生物。生物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 到 高级逐渐演化发展的。
对于研究地质年代有决定意义的化石,应该具备在地质历史中演 化 快、延续时间短、特征显著、数量多、分布广等特点,这种化石称 为标 准化石。
地史学:研究地壳的发展和演变历史的科学,它阐明地壳发展 变化的历史过程和生物演化的情况
地质年代:是指一个地层单位或地质事件的时代和年龄。 分为 绝对年代和相对年代。
地层:地史学中,将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岩石。不同时代 对应不同的地层。
年代地层单位与地质年代单位

原始水平原理:沉积岩层在沉积时呈水平状或近水平状。
湖泊或海洋中的沉积
这些岩层在其沉积之 后的某个时候受构造 扰动而变成倾斜状
沉积物呈水 平层状沉积
二、生物层序律(化石层序律)
化石——埋藏在岩层中的古代生物遗体或遗迹。
恐龙足迹(遗迹化石)
组的厚度无固定的标准,可以由1m到几千米 不等。
段:是低于组的岩石地层单位,必须具有与组内相邻岩 层不同的岩性特征,且分布广泛,对研究区域地层有用。
组是否要分段应根据其内部有无分段的岩性条件和区域 地层研究的需要来定,有的组可全部划分为段;也可仅指定 组的某一部分为段,其余部分不正式命名为段;有的组可不 分段;有的组在某一地区分段,在另一地区不分段。
年代地层单位:一定地质时期所形成的地层的总 体的名称,是超越地区具体差异的抽象概括。 (这是一种地层单位表示方法,另外,还有一种 表示方法是岩性地层单位。)
地质时代单位:是从年代地层单位抽象出来的时 间概念,组成地壳的全部地层所代表的时代称作 地质时代,不同年代地层单位所代表的时代就叫 做地质时代单位。
一些生物只存在于地质 历史的某些特定时段
时
因此地层的相对年代可 间 用所含化石进行标定
“标准化石” -分布的地理区域广 -生存时间短
含化石A和B的 地层的年代
地层层序和化石层序是相辅相成的,根据地层层序律确 定地层新老,可以帮助确定化石的新老;反过来,根据地层 中化石的新老,也可以确定地层的新老。这样经过多年的对 比积累就能建立起地层顺序。
地质年代——指地质体形成或者地质事件发生 的时代。分为:
1.相对年代——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 的先后顺序。
地质构造-PPT课件

欢迎
第一节 地壳运动
升降运动(造陆) 水平运动(造山)
分为张裂隙和剪裂隙。
31
玄武岩的六边形柱状节理
The Giant's Causeway - Northern Ireland, UK 32
33
34
基隆和平岛的豆腐岩
35
两组节理
36
张节理
37
张家界
38
河南辉县郭亮村
39
太 行 大 峡 谷
郭亮村
40
哪处悬崖绝壁不是岩石的破裂造成的!
表 4-3 裂 隙 野 外 测 量 记 录 表
图 4-12 裂隙玫瑰图
(a)裂隙走向玫瑰图;(b)裂隙倾向玫瑰图
45
46
第3章 地质构造及其对工程的影响
3.3.1 裂隙
(2)调查成果的表示方法:裂隙野外测量记录表、裂隙 玫瑰图。
裂隙走向玫瑰图:在任意半径的半圆上划上刻度网, 将所测得的裂隙按走向以每50或100分组,统计每一组内的 裂隙数、算出其平均走向。自圆心沿半径引射线,射线的 方位代表每组裂隙平均走向,长度代表每组裂隙的条数, 最后将各射线的端点连接起来,即可得裂隙走向玫瑰图。
产状是如何测定和表示的?
95
6.什么叫褶皱构造?什么叫褶曲?褶曲要素及基 本形态有哪些或是什么?
7.如何识别褶曲并判断其类型? 8.如何区别张节理与剪节理? 9.什么叫断层?断层由哪几部分组成?断层的基
第六章地质年代

6
5
3
4 2
第二节 同位素年龄测定 (绝对年龄)
地球自原始太阳星云中的物质凝聚成一个行星 至今有多少时间了,是人们长期以来探求的问 题,不同的世界观有不同的看法。 地球年龄的计算起点 神学家以[圣经]为依据,认为计算起点应为[ 耶稣基督]的降生日,即地球只经历了4千多年 的历史。
放射性同位素方法 该方法是1904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福首先提出的。
• 1822年,德哈罗乌发现英吉利海峡两岸悬崖上露出含有大量 钙质的白色沉积物,这恰恰是当时用来制作粉笔的白垩土, 于是便以此命名为白垩纪。需要指出的是,世界上大多地区 该时期的地层并不都是白色的,如在我国就是多为紫红色的 红层。
莱伊尔曾经将古生代称第一纪,中生代为第二纪,新生代为 第三纪,1829年德努阿耶在研究法国某些地区的地质时按魏 尔纳的分层方案从第三纪中又划分出来了第四纪,这样,新 生代便由这两个纪所组成。从前的第一纪则由纪升代含六个 纪,同样第二纪也升代含三个纪。
• 另外,近年来开发的钐 - 钕法和 40 Ar- 39 Ar 法 以其准确度提高、分辨率增强,显示了其优越性, 可以用来补充上述方法的一些不足。
注意:
• 同位素测年方法、原理科学性强,但由 于D、N的含量不易测试或地史中保留不 全(丢失),故存在测年误差。
• 地史记年以百万年为单位。
• 根据测定,南非圭亚那的角闪岩为41.30亿年 ±1.7亿年;
• 志留纪的名称的产生比寒武纪和奥陶纪 都要早,大约是在1835年,莫企孙也是 在英国西部一带进行研究,名称的意思 来源于另一个威尔士古代当地民族的名 称。 • 莫氏和赛德维克于1839年在德文郡( Devonshire)将一套海成岩石层按地名 进行了命名,中文翻译为“泥盆”。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习题

大庆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网上习题(全部)绪论1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是什么?2 、地质学研究对象具有哪些特殊性?3 、地质学主要研究方法有哪典?4 、地质学与油气田勘探开发具有什么关系?5 、何谓历史比较法,其具有哪些重要的研究意义?第一章地球1 .名词解释:软流圈、岩石圈、重力、地温梯度、地温深度、磁偏角、重力异常2 .地球的层圈构造是如何划分的?3 .地壳可划分为哪两种基本类型,二者的差异有哪些?4 .试述对流层与平流层的差异。
5 .试述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
6 .根据地内温度分布状况可以分为哪几个层,他们的特征是什么?第二章地质作用1 、名词解释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动力变质作用、震源、震中,、震中距、地震震级、地震烈度、风化作帮、风化壳、残积物、基岩、露头、剥蚀作用、河谷、水系、分水岭、河流纵剖面、河流的侵蚀基准面、河流的平衡剖面、潜水、层间水、落水洞、溶洞、冰川、风蚀城、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机械沉积分异作用、横向搬运、化学沉积分异作用、掺和作用、成岩作用、重结品作用2 、论述地质作用的分类及内外地质作用的关系。
3 、简述火山的类型及火山机构。
4 、论述基性熔浆与酸性熔浆的差异。
5 、论述岩浆侵入体的类型及特征。
6 、论述变质作用的基本类型。
7 、论述风化作用(类型、方式、产物)8 、论述风化壳的研究意义。
9 、论述河流侵蚀作用。
10 、论述单向环流的成因及地质作用。
11 、论述地下水的水源、存在形式及其类型。
12 、论述岩溶地貌的类型13 、论述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的区别。
14 、论述常见冰蚀地貌和风蚀地貌的类型。
15 、论述基岩海岸的侵蚀地貌。
16 、论述海洋的环境分区。
17 、论述湖泊的沉积作用。
18 、论述滨海的沉积地貌。
19 、论述浅海的沉积作用。
20 、简述风积的原因。
21 、论述风成砂和风成黄土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搬运作用:是指将风化、剥蚀的产物,被介质搬运到它处的过程。(它包括机械搬运、化学搬运、生物搬运)
4)沉积作用:岩石的风化和剥蚀产物在被搬运的途中或到达相应的水域里,因搬运动力减弱而沉淀下来的过程。沉淀下来的物质称为“沉积物”。
复习提问
1、简述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和外部圈层结构。
2、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有哪些?地质罗盘利用了地球的哪个主要物理性质?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第二节地质年代与地层单位
一、地质年代:地质年代是指一个地层单位或地质事件的时代和年龄。地质年代包含两种意义,其一是地质事件从发生至今的年龄,称为绝对年代,其二是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称为相对年代。
1、分类:外动力地质作用是指大气、水和生物在太阳能、重力能的影响下产生的动力对地球表层所进行的各种作用统称为外动力地质作用。它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负荷地质作用、成岩作用等6种。
1)风化作用:岩石受外力作用后发生机械崩解和化学分解,破坏产物基本残留原地,使坚硬的岩石变为松散的碎屑及土壤的过程。(包括化学风化、物理风化、生物风化)
3、年代地层单位:又称时间地层单位。依据地质时代进行的划分。年代地层单位的宇、界、系、统、阶等时代分别与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期等相对应。地层单位对研究地壳发展史、地质制图和地层对比等有重要意义。
第三节地质作用
由自然动力引起使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统称地质作用。它根据能量的不同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其中内力作用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组成和结构复杂化,造成地表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使地壳原有的组成和构造改变,夷平地表的起伏,向单一化发展。地质学界把自然界引起这些变化的各种作用称为地质作用。地质作用主要分为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风化作用、斜坡重力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等。
二、地层单位:把组成地壳的岩层按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划分的单位。按地层分为岩石地层单位、生物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
1、岩石地层单位:又称岩性地层单位。主要依据岩性岩相特征划分。主要岩石地层单位按级别大小为群、组、段和层。它只适用于一个小范围,为地方性地层单位。它与年代地层界、系、统和阶没有相互对应关系,与生物地层单位也不一一相
一、内动力地质作用:能促使整个地壳物质成分、地壳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称为内力地质作用。主要包括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地震作用等。
1、地壳运动:由内营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构造运动叫地壳运动。
2、岩浆作用:是指岩浆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地质过程。
教案用纸附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互对应。
2、生物地层单位:按所含化石进行划分。基本生物地层单位称生物地层带或简称生物带。生物带不分等级,而根据所含化石组合特征分为不同类型:组合带,指含有一定特征的化石组合的一段地层;延限带,指任一生物分类单位在其整体延续范围之内所占据的一段地层;顶峰带,指某些化石种、属或其他分类单位最繁盛的一段地层;间隔带,指上、下两个明显的生物带之间的一段地层,它可以不含特别明显的生物地层组合或生物地层特征。完全缺失化石的地层称哑间隔带。
教案用纸附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2)风化壳:残积物和土壤在大陆地壳表层构成一层不连续的薄壳,称之为风化壳。(风化壳下大面积存在的岩石称为基岩;露出地表的基岩称为露头。)风化壳可由一层残积物组成,也可由几层风化分解程度不同的残积物组成,而且层与层之间常逐渐过渡而无明显分界线。由于风化作用以地表最强烈,并向深处减弱,故具垂直分带。一个完整的风化壳在剖面上,从下往上可分为几层。
3)风化壳的厚度和成分因地而异,一般潮湿炎热气候区,风化壳厚度大,并有可能形成Fe,Mn,Al,Ni等残积矿床(风化壳型矿床),干旱地区风化壳薄,常仅数十厘米且结构简单。古风化壳:风化壳若为后来沉积物所覆盖,则称为古风化壳。
4)风化壳的研究意义
(1)得到矿产:残余型矿床,残积砂矿床(金、金刚石)。
(2)古风化壳是很好的储集空间,它是油气和其它矿床储集的有利场所。
5)负荷地质作用:是指地表各种土层、岩体,由于自重,并在外因的触发下发生的垂直下落或沿斜坡下移的作用。(也称重力地质作用或块体运动)常见的如崩塌、滑坡、泥石流。
6)成岩作用:是指使松散沉积物固结形成沉积岩的作用。
2、风化作用、风化壳及其工程研究意义:
1)岩石经风化后部分易熔物质被水带走流失,余下的碎屑岩和化学风化中形成的一些新矿物便残留原地,这些残留在原地的风化产物称残积物.。残积物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颜色与下伏地层(原岩)有一定的关系,它们常具有棱角,无分选性,无层理,向下逐渐过渡到基岩,在存在生物活动物的地区,残积物顶部发育成土壤。
1、绝对年龄:绝对年龄是利用岩石中残留的放射性元素的蜕变,测定岩石形成后所经历的实际年代(龄),是用距今多少年来表示的。
2、相对年代:相对年代是指根据岩石的相对新老关系(形成的先后顺序)建立起来的时代顺序。相对年代主要是依据岩层的沉积顺序、生物演化规律和岩层间相互的接触关系等方面来确定的,只能表示先后顺序,不包括各个时代延续的长短。
教案用纸附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3、变质作用:是指地壳中的岩石,当其所处的环境变化时,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等常常也会随之变化,而达到新的平衡关系、形成新岩石的地质过程。
4、地震作用:是指由地震引起的岩石圈的物质成分、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它是工程上重要的地质灾害之一。
二、外动力地质作用:
教案用纸
学
科
路基
路面
工程
第一章地球的演化
第二节地质年代与地层单位第三节地质作用
审批签字
授课时数
授课方法
教具
授课班级
教学目的
1、了解地质年代、地层单位、地质作用的概念
2、掌握地质年代与地层单位的区别、地质作用的内容
教学重点
和难点
1、地质年代、地层单位、地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