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和日本_韩流_现象的特性分析及利用方案
韩流调查报告

韩流调查报告韩流调查报告近年来,韩流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热潮。
从韩国的音乐、电影、电视剧到时尚、美妆、饮食,韩国文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粉丝。
本文将对韩流现象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一、韩流现象的兴起韩流现象的兴起,不仅仅是因为韩国娱乐产业的发展,更是因为其与年轻人的共鸣。
韩国音乐、电影、电视剧中所呈现的青春、友情、爱情等主题,与现代年轻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需求契合。
韩国艺人们的形象和才华也深深吸引了年轻观众的目光。
二、韩流文化的特点韩流文化以其独特的特点吸引了全球观众。
首先,韩国音乐以其流行、时尚的曲风和舞蹈成为全球年轻人的追捧对象。
从韩国的男子团体到女子团体,每个成员都经过严格的培训和选拔,展现出专业的舞台表演和出色的唱功。
其次,韩国电影和电视剧以其紧凑的剧情、精致的制作和高水准的演技成为观众追捧的对象。
韩国电影的题材多样化,涵盖了爱情、喜剧、动作等各个方面,而电视剧则以家庭、爱情、职场等为主题,引人入胜。
此外,韩国的时尚、美妆、饮食也备受关注。
韩国时尚以其简约、舒适的风格赢得了众多粉丝,韩国的美妆产品则以其高品质、创新的设计受到了全球消费者的喜爱。
韩国饮食以其独特的口味和健康的食材成为了全球美食爱好者的首选。
三、韩流现象的影响韩流现象的兴起对全球文化产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韩流的兴起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韩国的音乐、电影、电视剧等文化产品通过全球传播,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其次,韩流的兴起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前往韩国旅游,体验韩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为韩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此外,韩流的兴起也对全球的时尚、美妆、饮食产业产生了影响。
韩国的时尚品牌、美妆品牌和餐饮品牌在全球范围内扩张,为相关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四、韩流现象的持续性和未来发展韩流现象的持续性和未来发展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虽然韩流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韩国媒体对中国的韩流现象的报道考察及反思

韩国媒体对中国的韩流现象的报道考察及反思作者:李新东来源:《今传媒》2015年第03期以韩国歌曲、影视为代表的所谓韩流现象在中国近几年一直长盛不衰,韩国的媒体针对这种中国的韩流现象一直进行了持续不断的追踪报道。
在这种背景下,韩国政府也一直尝试努力把韩流打造成一种战略出口商品。
韩流现象虽然不仅仅局限于中国,但由于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韩国媒体也一直比较集中报道发生在中国的韩流现象。
一、韩国媒体有关中国韩流报道的高峰时期一般电视节目传播或引进都具有发达国家流向欠发达国家的倾向,这既有节目制作水准或制作资金的原因,也有欠发达国家的观众对发达国家影视节目或娱乐文化抱有好奇心的缘故。
但代表韩流的韩国影视节目在亚洲并不具有发达的资质,并不是亚洲娱乐文化的中心,无论制作水准或制作资金并不是亚洲一流的,但韩流却在亚洲遍地开花,这不得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只能用文化的相似性或兼容性来解释这一现象。
同时也反映出以娱乐文化为中心的韩流的优越性。
’近几年,韩国各新闻媒体针对韩流现象的报道达到一百多次,韩国媒体有关韩流的报道中和中国有关的占据绝大多数。
从报纸媒体的数据统计看来,《朝鲜日报》《文化日报》《中央日报》和《大韩每日》四家媒体对韩流现象的报道比较多。
从报纸的影响力来看,韩流有关的报道和报纸本身的影响力并没有很大的关系,比如《东亚日报》和《韩民族新闻》这两家报纸虽然在韩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有关韩流的报道却并不多。
这说明各媒体报道的趋向性决定了新闻素材的选定。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和韩流有关的新闻报道的特征。
从韩国媒体对韩流现象报道的分析看来,首先有关韩流现象的集中报道爆发于2001年(如表1所示)。
从表1的数据看来,2001年之所以韩国媒体有关韩流的报道突然增多,与中国有很大关系。
90年代中后期开始,韩国流行音乐开始进入中国,1999年11月韩国男子组合CLONE在北京举行了演唱会,韩流开始渐渐浮出水面,2000年2月HOT组合在北京的演唱会掀起了韩流的风潮,中国新闻媒体以“韩流的强袭”为标题进行了广泛报道,正式揭开了中国韩流现象的序幕,从此以后,韩国新闻媒体开始借助于“韩流”这个词对韩国流行音乐为代表的海外韩国流行文化现象的专门报道。
对中国和日本_韩流_现象的特性分析及利用方案

对中国和日本“韩流”现象的特性分析及利用方案〔韩〕柳承烨 〔韩〕金源坤 内容提要 本文首先对“韩流”这一概念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韩剧在中国和日本的流行状况,并就上述地区韩剧关注度逐渐下降的现象,提出了激活“韩流”的几项政策方案。
作者指出,“韩流”现象并不只是昙花一现,希望本文能对推广韩国文化及韩国文化沟通交流机构的建立有一定的帮助。
也希望在持续推广“韩流”的同时,能够促进东南亚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关键词 韩流 中国 日本 特性分析 利用方案一 韩流是什么?“韩流”是指最初对韩国大众文化热烈追求的一种流行现象。
韩剧以及韩国大众文化在1990年下半年进入中国,并掀起了一次流行热潮。
1999年末,中国汉语词典中正式添加了“韩流”这个单词,由此可以看出由韩剧所引起的“韩流”现象在当时是多么火爆。
在2004年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汉语新词词典》中也有“韩流”的标注。
它是这样解释的:“韩国的经济国际文化等对周边国家和地域,特别是在中国广泛范围内的影响称之为韩流。
”根据韩国学界的不同,对韩流也分别有不同的定义,大致有这样几种,如“韩国文化热潮”,“通过以中国为中心的在东亚流行的文化现象即地域性水平的文化现象”,“大众歌曲,T V电视剧,电影等韩国的大众文化在中国大陆聚集了很高的人气的现象”等。
从这些定义可以看出,韩流最初只局限于中国,逐渐扩大到了整个东亚。
因此有学者对“韩流”进行了这样的定义:“以中国(不包括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日本、越南等地的青少年为中心,对韩国电视剧、音乐、游戏、饮食、服饰、发型等大众文化和韩国明星艺人的向往追随和模仿的文化现象。
”值得一提的就是,这种“韩流”的范围只限于对韩国“大众文化”的追求。
如今在中国,这股韩流风从中国的东北吹到了西北。
人们不仅喜欢韩国的电视剧、歌曲、电影等,而且也渐渐喜欢上了泡菜、辣椒酱等韩国料理以及韩国的电子产品,同时对韩国的旅游胜地、在韩购物、韩国服饰等方面的关注度也在慢慢增加,以至于凡是和韩国有关的任何东西都会引起他们的好感。
浅谈我对中日韩流行音乐的鉴赏

通识教育课程论文摘要:音乐风格随着历史时期的更替而不停地改变着,但是这些改变是持续的,这样,任何一个风格时期与另一个风格时期的分界往往很模糊。
虽然也存在一些突然的转折点,但哪怕最革命性的新风格也经常在早一些的作品中有所预示,很少有完全割裂以往传统的风格变化。
目前主要分为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类型。
在此重点讨论流行音乐。
关键字:中日韩音乐、音乐风格类型,流行音乐从《从“亚洲乐团”谈中日韩音乐文化交流》中得知:中国流行音乐大多数是为了迎合大众的文化心理而进行创作,内容多以日常生活、爱情的题材为主,而主要以心里话的形式表现,具有大众性、传媒性、时尚型等特点;日本的流行音乐是按“系”分类的,不同的系有不同的风格,内容多以樱花、雪、时光为题材,具有风格多变、细腻、经常变调等特点;韩国流行音乐大多数描写一些凄美的爱情,具有情感跳跃大等特点。
于本人来看:像日漫《热血》主题歌,表达非常忧伤的主题,背后却也有着积极、励志、不服输的气质;韩国SM公司旗下艺人东方神起、Super junior,专辑《咒文》,其中的每一拍的旋律都像鼓点一样冲击着我们的大脑,很有震撼力。
Super junior 的《twins》、《U》、《do not don》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很有节奏感。
对于中国而言,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加入rap,让人耳目一新,尤其是专辑《魔杰座》,风格更是活泼。
几乎中国流行歌曲都是走抒情路线,例如林俊杰的《小酒窝》。
再以歌曲《雪之花》为例子结合本人感受谈谈中日韩流行音乐的风格与特点由日本中岛美嘉首唱的《雪之花》,因其婉约、凄美、伤感的旋律触动了现代都市女性内心深处最温柔、无奈的忧郁和孤独,风靡了亚洲。
听着这首歌,犹如它的中文名字一样,仿佛一个少女静静的站在街头,看着天空中洋洋洒洒飘落的雪花,回忆着自己的爱人,回忆着曾经的甜蜜……缓缓的钢琴和旋,清澈恬静的声音,还有略显感伤的歌词,诠释出一个少女的淡淡的忧伤……。
在众多翻唱版本中以中韩版本最为突出。
中国大学生与“韩流”——关于“韩流”的调查分析报告

中国大学生与“韩流”——关于“韩流”的调查分析报告一、引言随着韩国文化的全球传播和受到公众热衷的程度越来越高,“韩流”现象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大学生对“韩流”的调查以及分析得出结论,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大学生对韩国文化的态度和影响。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500名中国大学生参与。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对韩国文化的了解程度、受“韩流”影响的频率和方式,以及对韩国文化的喜好和态度等。
三、调查结果1. 对韩国文化的了解程度: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对韩国文化有一定了解,其中近40%的人表示了解程度较高。
这说明韩国文化在中国大学生中具有一定的普及度。
2. 受“韩流”影响的频率: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受到“韩流”影响的频率为经常或者经常以上,而仅有不到5%的人表示从不受到“韩流”影响。
这说明“韩流”在中国大学生中影响力较大。
3. 受“韩流”影响的方式:调查结果显示,“韩流”对中国大学生的影响方式主要包括音乐、电影、电视剧和时尚等方面。
其中,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受到“韩流”影响主要是通过音乐,紧随其后的是电视剧和时尚。
这说明“韩流”在中国大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主要表现在音乐和影视方面。
4. 对韩国文化的喜好和态度: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受访者表示对韩国文化持有积极态度,认为韩国文化带给他们的是快乐和享受。
同时,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对韩国文化有一定的喜好,其中近30%的人表示喜好程度较高。
这说明中国大学生对韩国文化持有较为正面的态度和喜好。
四、调查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的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韩国文化在中国大学生中具有一定的普及度,大多数受访者都对韩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其次,中国大学生受到“韩流”影响的频率较高,几乎每个人都受到过“韩流”的影响。
这可能与韩国文化在中国传媒中的广泛宣传有关。
此外,“韩流”对中国大学生的影响方式主要是通过音乐、电视剧和时尚等方面。
浅析“韩流”网络传播现象及启示

一、“韩流”入侵
1、韩剧热:锁定国人眼球,迎合文化 需求
20世纪末期以来,韩剧开始在中国热
. 播 迎A合 ,l内l国地人多R的i家g追卫h捧视t热争s潮先R,恐e抢后s夺e地收r购v视买e。d韩韩.剧国以政
府也把中国作为“韩流”文化产品销售最 有潜力的市场。韩国外交通商部宣称,到 2010 年,韩国文化输出要力争占到中国 文化商品市场份额的 10%。虽然近几年电 视荧屏上韩剧独大的风头已经褪去,但韩 剧已经实现从中国电视到网络的阵地转 移。在优酷、爱奇艺、乐视等国内大型视频 网站上,在韩国当地播出的最新剧集,经 过业余字幕组的翻译,第二天就通过网络 呈献在中国观众眼前。
韩剧的火爆引发很多韩流明星的走 红,他们的穿着打扮都成为人们参考甚或 模仿的标杆。今年初,一部韩剧《来自星
110
星的你》从线上到线下的狂热余温不减, 与此剧相关的服装、化妆品、饮食也引来 中国粉丝的疯狂追捧,韩国游持续火爆。 同时,伴随剧集热播,主题曲下载量攀升, 街上的理发店、超市可能都在播放时下火 热剧的歌曲。可以说,在一次又一次地追 剧热潮中,韩剧里的明星、服装、歌曲、取 景地等,已经化作一个个符号,使中国观 众形成对韩流文化的深刻印象,进而对生 活习惯产生影响。
韩国娱乐文化手册被看成指导中国 娱乐节目的良方,被封为“娱乐宝典”。然 而,有些中国观众认为,国内的复制变了
传 媒 e 时 代 NEWS WORLD
பைடு நூலகம்
味儿,根本比不上原版的韩国节目制作, 他们痴迷地看一群明星在节目里玩游戏、 体育竞技、斗舞、说笑话或者真人冒险,俨 然成为韩国娱乐节目的铁杆粉丝,对韩国 节目如数家珍,但对中国电视人本土节目 创新的努力视而不见,对引进节目的本土 化制作嗤之以鼻。这种受众心理是出于对 国内综艺娱乐的刻板印象和信心不足,抑 或是由于崇洋媚外带来的自我贬低。
韩流文化入侵现象分析

关于“韩流”入侵中国的文化现象探析——以“韩剧”为案例在韩国政府大力推行对外文化输出政策的支持下, “韩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迅速在中国崛起, 并对我国娱乐消费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韩流”来袭与渗透, 不仅表达在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及其影视文化的发展上, 而且也渗透到人们的日常思维及其生活当中。
与此同时, “韩流”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发展, 也对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存亡的我国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所谓“韩流”, 在中国是指韩国文化潮流的炽热传播现象。
中韩两国位置毗邻, 一衣带水, 自古以来两国就拥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韩国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 在情感表达、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很多方面和中国都有着深刻的相似性, 因此韩国的文化产品与西方相比也就更容易引起中国人的共鸣, 并被广泛的接受和传播。
此外, 韩剧剧情设计新颖、人物包装清新亮丽、画面真实唯美也给予了中国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其中往往在保留其传统文化内敛、含蓄的同时又将西方思想观念中的前卫和开放融入其中, 完全顺应了年轻一代的审美要求和理想。
不仅如此, 其剧情中渗透的追求和信念也被表达地淋漓尽致。
“韩国风骨十国际表情—情感的表现方式和伦理道德观念都是韩国的或者东方的, 如孝道、忠实、诚信、义气、宽恕、珍惜等等, 都是电视剧要竭力表达的价值观, 但是那种浪漫的调子、快捷的节奏以及洋派的氛围却是国际的。
”除历史因素及韩剧本身的特性外, 韩国文化的迅速崛起及广泛普及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韩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
韩国外交通商部曾提出韩国在中国的文化商品市场中至少要占有10%份额的目标, 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 由1%增加到5%, 而且要成为世界五大文化产业强国之一, 而最终目标就是要把韩国建设成为21世纪的文化大国和知识经济的强国。
为此韩国政府一直以来都在积极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他们希望借助“韩流”更广泛地进军国际文化商品市场, 使“韩流”成为促进其产品出口及推动贸易发展的桥梁。
韩流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中韩关系的影响

韩流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中韩关系的影响韩流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中韩关系的影响近年来,韩国文化的影响力在中国迅速扩大,成为一个现象级的文化现象,被誉为“韩流”。
从韩国电视剧、电影、音乐到时尚、美妆、饮食等多个领域,韩流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
这一现象不仅席卷了中国年轻人,更为中韩两国间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交流提供了新的契机。
本文将探讨韩流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以及它对中韩关系产生的积极影响和一些潜在的负面因素。
一、韩流在中国的传播1.1 韩流火爆的背景韩流在中国的传播并非突如其来,它背后有着多重因素的驱动。
首先,中韩两国的邻近地理位置使得文化交流更加便利。
其次,中国庞大的市场容量和年轻人口基数,为韩国文化在中国获得大规模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推动力。
此外,韩国在制造业和技术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功也增加了韩国的文化软实力。
1.2 媒体和互联网的作用媒体和互联网在韩流的传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韩流影视剧通过电视和网络平台传遍全国,成为中国家庭和年轻人的日常话题。
视频网站、社交媒体以及直播平台,也为中国观众提供了更广泛的娱乐选择。
通过在线观看和分享,韩流文化在互联网上实现了更深入的传播。
1.3 文化产品的市场化韩国文化产品不仅在中国受到追捧,还在中国市场上线下进行销售。
韩国艺人不断赴华开展巡回演唱会,引起中国粉丝的热烈反响。
韩国的时尚品牌、化妆品以及韩团周边产品也纷纷登陆中国市场,各大商场和电商平台上都能看到韩国文化产品的身影。
二、韩流对中韩关系的积极影响2.1 经济合作的促进韩流的兴起推动了中韩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
中国年轻人对韩国产品的追捧使得韩国企业在中国获得巨大市场机会。
中国也成为韩国文化和娱乐产业的重要出口市场之一。
两国企业在汽车、电子产品、化妆品等领域展开合作,促进了双边经济互利发展。
2.2 人文交流的加强韩流的传播带来了中韩两国人文交流的增多。
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选择前往韩国旅行,了解韩国文化和历史。
韩语教育在中国开始普及,许多中国学生选择学习韩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中国和日本“韩流”现象的特性分析及利用方案〔韩〕柳承烨 〔韩〕金源坤 内容提要 本文首先对“韩流”这一概念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韩剧在中国和日本的流行状况,并就上述地区韩剧关注度逐渐下降的现象,提出了激活“韩流”的几项政策方案。
作者指出,“韩流”现象并不只是昙花一现,希望本文能对推广韩国文化及韩国文化沟通交流机构的建立有一定的帮助。
也希望在持续推广“韩流”的同时,能够促进东南亚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关键词 韩流 中国 日本 特性分析 利用方案一 韩流是什么?“韩流”是指最初对韩国大众文化热烈追求的一种流行现象。
韩剧以及韩国大众文化在1990年下半年进入中国,并掀起了一次流行热潮。
1999年末,中国汉语词典中正式添加了“韩流”这个单词,由此可以看出由韩剧所引起的“韩流”现象在当时是多么火爆。
在2004年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汉语新词词典》中也有“韩流”的标注。
它是这样解释的:“韩国的经济国际文化等对周边国家和地域,特别是在中国广泛范围内的影响称之为韩流。
”根据韩国学界的不同,对韩流也分别有不同的定义,大致有这样几种,如“韩国文化热潮”,“通过以中国为中心的在东亚流行的文化现象即地域性水平的文化现象”,“大众歌曲,T V电视剧,电影等韩国的大众文化在中国大陆聚集了很高的人气的现象”等。
从这些定义可以看出,韩流最初只局限于中国,逐渐扩大到了整个东亚。
因此有学者对“韩流”进行了这样的定义:“以中国(不包括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日本、越南等地的青少年为中心,对韩国电视剧、音乐、游戏、饮食、服饰、发型等大众文化和韩国明星艺人的向往追随和模仿的文化现象。
”值得一提的就是,这种“韩流”的范围只限于对韩国“大众文化”的追求。
如今在中国,这股韩流风从中国的东北吹到了西北。
人们不仅喜欢韩国的电视剧、歌曲、电影等,而且也渐渐喜欢上了泡菜、辣椒酱等韩国料理以及韩国的电子产品,同时对韩国的旅游胜地、在韩购物、韩国服饰等方面的关注度也在慢慢增加,以至于凡是和韩国有关的任何东西都会引起他们的好感。
这带动了他们学习韩语的兴趣,最后产生到韩国留学的这种想法,“新韩流”现象出现了。
二 由韩剧看中国的 “韩流”的状况从1997年播放第一部韩国电视剧《爱情是什・文化研究・么》到现在为止,韩剧在中国已经播放了十年了。
这期间,《蓝色生死恋》、《冬季恋歌》、《大长今》等一些韩剧曾红遍全中国,但自2006年起,韩剧的播放次数开始减少,几乎进入了一个“停滞期”,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了2007年。
但是另一方面,2006年开始在中国播放的韩国娱乐节目却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2007年播放韩国娱乐节目的种类逐渐在增加,并受到了中国观众的高度关注。
2007年中国播放韩剧的情况如下。
CCT V8播放了韩剧《好人》、《小妇人》。
湖南卫视播放了韩剧《阳光情人梦》、《布格拉恋人》、《花火游戏》和《宫》。
上海东方卫视播放了《父母见上书》。
而安徽卫视播放的《天国的阶梯》和广西卫视播放的《对不起,我爱你》在很多其他地方电视台开始转播。
而《浪漫满屋》在湖南卫视经济频道、江西卫视、杭州卫视等许多电视台播放。
江西卫视播放了《豪杰春香》。
黑龙江影视频道播放了《婚礼》。
山西卫视播放了《尚道上学去》。
北京3台播放了《十九岁,二十九岁》。
除此以外,《巴黎恋人》、《皇太子的初恋》、《夏娃的诱惑》、《黄手绢》、《百万朵玫瑰》、《悲伤恋歌》等很多韩剧分别在各地方电视台陆续播放。
观众对这些播放的韩剧的反应没有预想的那么强烈,但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2007年春季湖南卫视连续播放了三部韩剧,据CS M①统计显示,3月份放映的韩剧《阳光情人梦》播放三天后收视率就攀升到第三位。
4月份播放的《布格拉恋人》当时的收视率上升到了第一位,精彩的故事情节以及实力派演员全度妍和金株赫的精湛演技是获得高收视率的重要原因。
之后播放的《花火游戏》初播时收视率排位第四,后来在全国同时段播放的电视剧中收视率上升至第一位。
歌手rain和宋慧乔出演的电视剧《浪漫满屋》在湖南经济频道播出后,获得了爆发性的人气,转播到其他地区的平均收视率为9%,最高收视率达到12%。
如果只看地区收视率,湖南经济频道韩剧《大长今》的收视率是韩剧史上最高的。
湖南卫视把2007年4月定为“韩剧月”,并进行了很多有关韩剧的纪念活动。
2007年3月在广西卫视、天津卫视韩剧《对不起,我爱你》的重播得到了较高的关注,其收视率甚至达到了第三位。
虽然是重播但还是获得了较高收视率的韩剧还有:《皇太子的初恋》北京电视台重播收视率排位第五。
CCT V4月播放的《百万朵玫瑰》在北京地区的收视率是第三位,《顺风妇产科》在北京地区的重播收视率第四位,《巴黎恋人》在北京地区的重播收视率为第六位。
总体来说,目前韩剧在中国的收视率还可以,但是大量被引进的日本电视剧,不断播放的港台电视剧,以及渐渐开始有人气的印度电视剧,对韩剧在中国的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韩剧在中国的流行状况有如下几个特点。
①1997年开始在中国由韩剧引发了“韩流”高峰期,但在2006年韩剧的播放量急剧下降,同时也没有出现像《大长今》那样的经典大作,导致中国的“韩流”进入了一段“停滞期”。
②2006年开始在中国播放的韩国娱乐节目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同时娱乐节目的种类也在增加,中国观众对此也越来越关注。
③中国年轻人开始在网上或是通过DVD来观看在中国地方电视台还没有播放的韩剧。
三 日本的“韩流”现象2004年在日本开始播放第一部韩剧《冬季恋歌》,2006年由韩剧引起的“韩流”现象达到了顶峰。
但是在此之后,由于韩剧的播放次数急剧减少,同时也因为没有再出现吸引人眼球的经典之作,所①htt p://wwwz1cs m1com;CS M(The Center f orSyste m sManage ment)是CTR市场研究与T NS集团共同建立的合资公司,致力于专业的电视收视和广播收听市场研究,为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传媒行业提供可靠的、不间断的视听调查服务。
・文化研究・以当时出现了“韩流热潮结束”、“崩溃的韩流泡沫”等这样的说法,甚至还有一种说法是“韩流只不过是从过热的状态回到了原来的状态”。
现在日本的“韩流”虽然有些降温,但总的来说很多日本人还是比较关注韩国文化的。
比如说,日本人在对韩国历史剧比较感兴趣的同时也在逐渐接受韩国的文化。
此外,最近韩国艺人多次在日剧和日本电影中演出,韩剧在日本被翻拍等,这种现象也可以说代表了韩日文化交流的一种新形态。
2007年上半年日本播放韩剧的情况如下:截止到5月末,日本的全国网络广播NHK(每周六晚上11点),日本电视台(每周一下午4点),东京电视台(每周四中午12点)三个广播电视台分别编排播放韩国的节目。
T BS在2007年1~4月的上午开始重播以韩剧为主的影视作品。
曾在2004~2005年“韩流”高峰期获得最大收益的富士电视台,因为目前韩剧的收视率很低而并没有编排很多有关韩国的节目。
从日本NHK播放韩国电视剧的状况来看,韩流热潮的契机为《冬季恋歌》、《美丽的日子》、《A ll-in》、《大长今》等经典韩剧。
然而抱有很高期待的《茶母》,却没有达到像《大长今》那样高的收视率,最高收视率只有5%。
导致收视率下降的原因主要为民众已经熟悉了韩剧过去的那种模式,对韩剧的新题材还很陌生,接受起来还比较困难。
根据以上内容总结了韩剧在日本的流行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1韩剧的重播开始增加2006年NHK的独家播放权期满以后,T BS基于“韩流热还有着很深的基础”这样的商业性判断买下了播放权。
《冬季恋歌》在NHK虽然已经播放过,但2007年1月每日上午又开始在T BS重播。
在4月份《冬季恋歌》结束后重播了过去颇有人气的韩剧《夏日香气》、《天国的阶梯》等。
21日本观众对韩国的历史剧有了更多的关注通过日本的卫星,韩国历史剧大多数都可以在T BS播放了。
AS AH I2007年4月起开始播放《御医》。
CS(Skyper fecT V!)卫星剧场频道同年5月开始播放《海神》。
在专门播放关于韩国节目的频道KHT V,2007年5月起开始播放《渊盖苏门》。
2007年,韩国电视台播放的《大王四神记》的宣传短片,在日本宣传后也得到了日本观众的高度期待。
在日本广受欢迎的历史剧预计将会在未来持续一段时间。
31增加了韩国节目翻拍的现象和韩国明星在日本媒体的曝光率韩国人气电视剧《情定大饭店》被翻拍成日本版的《酒店俚语》,自2007年4月19日开始每周四晚9点在AS AH I电视台播放。
韩国电视剧或电影,特别是电视剧,以前虽然有过被翻拍的先例,但还没有在日本电视台被播放过。
但2007年夏季,日本版的韩国电影《跑步》作为电视剧在日本电视台开始播放。
4月30日到5月6日NHK电视台中的一个叫《早间》的国民性节目中有一部电视剧《晴天》,虽然这部电视剧在首集播放的收视率只有1419%,被传是史上最低的收视率纪录,但在这部电视剧中韩国明星柳时元的特别出演引起了很大反响。
在这部电视剧中,柳时元出演的是一位为了寻找恋人而来日本留学的韩国人。
在有柳时元出演的那一周内尽管是休假期,但仍创下超过20%的高收视率,在那周的收视率中排名第一位。
41收费播放(CAT V和CS)的网络电视中韩国的电视剧也在增加在日本,正规媒体中韩剧播放的机会在渐渐减少,没有了之前那样高收视率的情况。
但在收费的CAT V和CS9中韩剧得到了充分的安排并获得了很高的人气。
主要播放海外电视剧的La La电视台透露,很多日本女性要求播放“无删版”的韩剧,为了回应这一要求,2004年8月开始播放“无删版”的韩剧《爱上女主播》,观众达到了420多万。
在2006年8月播放《冬季恋歌》期间,其收视率在48个频道中排名第一位。
从2006年开始实行播放服务的K BS-WORLD,已经签订了140万份合同。
虽然日本的卫星通信广播局对韩剧编排得越来越・文化研究・少,但K BS-WORLD仍然是扩散“韩流”的重要供给源。
四 激活“韩流”的方案11激活民间的文化交流接触韩国并喜欢韩国艺人的人们由对文化商品感兴趣而渐渐扩大到对韩国感兴趣。
由于他们对韩国艺人或是韩国持有肯定的态度,因此他们和韩国接触得越多,对韩国的好感度也就越多。
但是,可以接触这些韩流迷的机会是有限的,满足他们要求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而通过民间团体多种多样的途径可以将以个人兴趣出发的韩流消费者,他们才是韩中和韩日文化交流的主角,他们的行动让韩国形象在中国和日本得到推广。
因此,我认为不应总是以政府主办的大型活动为主,这样对韩国文化有所关心的一般市民很难有机会接触和体验韩国文化。
进行各种各样的与韩国文化有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支援韩国文化研究社团,举行韩国语竞赛、韩国语演讲比赛、韩语歌曲比赛、韩中和韩日料理交流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