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多功能剪钳机构的创新设计课程设计 精品 精品

合集下载

多功能钳设计

多功能钳设计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多功能钳设计系别:电子信息工程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姓名:指导老师:日期:2013年1月8日序言小五金是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其中钳子的应用最为广泛。

但是平时使用的钳子一般只有夹紧和切断功能,且大多是V形开口,显然有一个向钳口外的分力存在,使用时产生向外的滑脱力。

在钳夹物体时,这样就使得要夹持的物体体积越大,钳口张开就越大,用于夹持物体的分力也越小,且越不稳固。

多功能钳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能夹紧一定尺寸范围的圆柱状物体和螺母,同时能切割铁线(2)、操作简单方便多功能钳设计的基本要求:(1)、多功能钳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多功能钳在夹物时要承受多种力度的作用,所以多功能钳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夹紧的可靠性。

既不能允许工件松动滑移,又不使物体的拘束度过大而产生较大的拘束应力。

(5)、力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在保证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极可能体积小、重量轻、以便于操作。

目录一、多功能钳设计任务及分析 (2)1、总体设计思路 (2)2.设计任务分析 (2)3、所选方案及功能原理简述 (2)二、多功能钳设计方案的确定 (4)1、移动装置的设计 (4)2、多功能钳多功能的实现 (5)3、多功能钳装配图 (5)三、对多功能钳的分析 (7)四、多功能钳的使用说明 (7)五、小结 (7)六、参考文献 (8)一、多功能钳设计任务及分析1、总体设计思路要求稳定钳口的用力扩大钳子使用范围实现一钳多能。

钳身可沿用平口钳状钳身,实现钳口的夹紧、剪断功能,方法是在钳口本体上有相应的夹口,即在钳口上开有圆柱状和六棱柱的夹口,同时钳子的另一面还有三棱柱钳口来割断铁线。

2.设计任务分析1)、本多功能钳是用来夹圆柱状物体和六角螺母。

2)、为了能够达到一钳多用的功能,还具备能切断铁线的作用。

3、所选方案及功能原理简述1、设计原理采用齿轮齿条传动机构的简单原理,钳把的转动转化为扇形的齿轮转动,从而带动齿条钳口的平动,从实现钳口的的平行相夹。

功能平口钳课程设计

功能平口钳课程设计

功能平口钳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功能平口钳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掌握功能平口钳的操作步骤和安全使用规范;3. 学生能够了解功能平口钳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场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功能平口钳,完成简单的夹持和固定任务;2. 学生能够运用功能平口钳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提高动手能力;3. 学生能够通过功能平口钳的操作,培养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机械加工产生兴趣,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2.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培养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学会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技术技能类课程,注重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学生特点:初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机械操作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讲解为辅,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之成为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技能型人才。

二、教学内容1. 功能平口钳的结构组成:介绍平口钳的各个部件,如钳身、钳口、螺杆等,并解析各部件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2. 工作原理:讲解功能平口钳通过螺杆传动实现钳口开合的原理,以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作用。

3. 操作步骤与安全规范:详细讲解功能平口钳的操作步骤,包括准备工作、操作要点、注意事项等,强调安全使用规范,预防事故发生。

4. 应用场景:分析功能平口钳在工业生产中的典型应用场景,如金属加工、模具制造等,让学生了解实际应用。

5.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功能平口钳的操作练习,完成简单的夹持和固定任务,培养动手能力。

6. 教材章节:教学内容与教材第三章“常用机械工具及其使用方法”相关,重点涉及第三节“功能平口钳”。

教学安排与进度:1. 第1课时:介绍功能平口钳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2. 第2课时:讲解操作步骤与安全规范;3. 第3课时:分析功能平口钳的应用场景;4. 第4课时: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剪刀创新设计 毕业论文

剪刀创新设计 毕业论文

目录第一章前言......................................................第一节左手剪刀设计的意义....................................第二节现有国内外剪刀造型的现状和趋势........................ 第二章传统剪刀的市场调查与研究..................................第一节市场调查的内容.....................................第二节市场调查结果分析................................... 第三章左手剪刀的设计定位........................................第一节市场定位..............................................第二节功能各要素定位........................................一功能要素...............................................二材料要素...............................................三人机要素...............................................四造型要素 (16)五色彩要素............................................... 第四章民族文化艺术在剪刀中的运用................................ 第五章左手剪刀初步设计方案及方案选择............................第一节初步设计方案..........................................第二节左手剪刀最优设计说明..................................1.整机结构图.............................................2.材料选择...............................................3.色彩选择...............................................4.尺寸设计...............................................5.局部细节分析和效果.....................................6.3D电脑建模............................................7.效果图................................................. 第六章:总结..................................................... 参考文献-------------------------------------------------------39 致谢-----------------------------------------------------------41 附草图设计-----------------------------------------------------42第一章前言第一节左手剪刀设计的意义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东方民族对左撇子更歧视一些,往往也采取更严厉的手段加以纠正。

一种多功能手术剪刀的设计

一种多功能手术剪刀的设计

科技创新科技风2021年6月DOI:10.19392/j.eki.1671-7341.202117007一种多功能手术剪刀的设计李康智莫之婧!李思婧郑家豪罗秋妮广西桂林医学院生物技术学院广西桂林54199摘要:目的:提供一种既具有剪刀和镊子的功能又具有手术刀功能,还能够方便更换手术刀片和镊子头的一种多功能手术剪刀。

方法:包括两个剪刀单体,两个所述剪刀单体均由刀柄、指环、手术刀片和镊子头组成,其中一个所述剪刀单体上设有转动轴,另一个所述剪刀单体上设有与所述转动轴对应的第一通孔,两个所述剪刀单体交叉设置,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后通过挡圈固定。

结果:减少组织培养过程中,组织污染的概率,提高组织培养的成活率。

结论:该设计制作简便,成本低廉,效果显著,可为医院开展基础研究提供可靠帮助。

关键词:多功能;手术剪刀;组织培养;手术刀片;镊子头Design of a multifunctional ssrgical scissorsLt Kangzht Mo Zhijing*Lt Sijing Zheng Jiahao Luo QiuntCollege of Biotechnology Guangxi Guilin Medical Coll e ge GuangxiGuilin541199 Abstract:Objective:To provide a multifunctionat surgicat scissoo that has both the functions of scissoo and tweezers and the function of a scalpel,and can also easily replace the surgical blade and tweezers head.Method:including two scissors monomers,both of which aoecompoeed otahandee,atingeooing,aeuogicaebeadeand atoocepehead,oneottheeci o oemonomeoeiepoovided with aoota-tingehatt,and the othe oo tthe eci e o oemonome oeA ti oet th oough-ho ae co o e eponding to the ootating eha tt i ep oovided on thetwocoo-shaped scissors.The rotating shaft passes through the first through-hote and is fixed by a retaining ring.Results:The probabilito of tissue contamination duoingti e u ecuatuoewaeoeduced,and theeuovivaaoateotti e u ecuatuoewaeimpooved.Concaueion:Thedeeign ieeimpae and easy to manufacture,with low cost and remarkabte effect,which can provide reliabte help for the hospitd to caire out basic re­search.Keywords:Multifunctional;Surgicat Scissors;Tissue Culture;Surgicat Blade;Forceps Tip植物组织培养时,对组织培养材料需要多次剪取,剪取长度一般为2mm。

大力钳课程设计

大力钳课程设计

大力钳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力钳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功能;2. 掌握大力钳的操作方法、使用注意事项以及维护保养知识;3. 了解大力钳在工程建设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大力钳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2. 提高学生在实际工程中运用大力钳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维护保养大力钳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具使用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2. 激发学生对工程技术的兴趣,增强对工程职业的认识和尊重;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勤奋好学的精神风貌。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用技术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对工具使用有一定的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大力钳的结构与原理- 大力钳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大力钳的工作原理2. 大力钳的使用方法与操作技巧- 正确使用大力钳的步骤- 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常用操作技巧3. 大力钳的维护保养- 大力钳的日常保养方法- 大力钳的故障排除与维修4. 大力钳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大力钳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实例- 大力钳在日常生活场景中的应用5. 安全教育及操作规范- 使用大力钳时的安全防护措施- 操作规范及事故预防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大力钳的结构与原理第二课时:大力钳的使用方法与操作技巧第三课时:大力钳的维护保养第四课时:大力钳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第五课时:安全教育及操作规范教学内容进度:第一周:完成第一、二课时的教学第二周:完成第三、四课时的教学第三周:进行第五课时的教学,并对前两周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教材章节关联:教学内容与课本中“工具的使用与维护”章节相关,涵盖了大力钳的结构、使用方法、维护保养及安全操作等方面的内容。

剪钳-wuzhouxynwj

剪钳-wuzhouxynwj

多目录 (1)一、设计任务拟定 (2)1、立项背景 (2)2、设计主要技术条件及参数 (2)二、工作原理及功能要求 (2)1、设计原理 (2)2、技术方案设计 (2)3、功能分解 (2)4、拟采用结构图 (3)三、设计的创新点 (4)四、设计计算 (4)1、设计背景及原始设计参数 (4)2、零件设计及参数确定 (6)1、剪钳模块设计 (15)五、本项设计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18)六、收获与体会 (18)七、参考文献 (19)一、设计任务拟定1、立项背景小五金是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其中钳子的应用最为广泛。

但是平时使用的钳子一般只有夹紧和切断功能,且大多数是V形口,显然有一个向钳口的分力存在,使用时产生向外的滑脱力。

在钳夹物体时,这样就使得要夹持的物体体积越大,钳口张开就越大,用于夹持物体的分力也越小,且越不稳固。

设计一个实现一机多用,能满足大多数使用要求的台式剪钳。

2、设计主要技术条件及参数1)钳口水平张开距离:0~100 mm2)钳口压紧力:0~300 kg3)剪切压制范围:4)体积:250×100×100 mm 重量:约8 kg5)材料:HT200、45钢、Q235、不锈钢304、轴承6)采用手动方式二、工作原理及功能要求1、设计原理采用螺杆传动机构的简单原理,利用螺杆与螺母的配合,在螺杆正反转动时,使配合的螺母沿着固定导轨做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活动钳口的平行移动来实现钳口的夹紧和张开。

2、技术方案设计采用嵌入式设计,配以多个钳嘴嵌块,利用凸型槽装置,使多个钳嘴嵌块能快速灵活方便的更换使用,达到一钳多用的效果。

3、功能分解:1)实现钳口双向往复平行移动,达到张开、夹紧目的2)多功能的钳口,采用可置换式刀头、V形压块、平面或球形压板等模块,利用凸型槽装置,使其能快速便捷安全地实现定位夹紧及换装功能,实现平行钳口移动时的夹紧、剪断、压溃、压扁等多项功能。

4、拟采用结构图:图:zp-01表一:装配明细表如图zp-01和表一所示:工作时,人握紧手柄1,转动手柄,通过加力杆2使螺杆6转动,并因为加力杆2的杠杆原理,可以使用更少的力,从而得到更大的输出夹紧力。

多功能虎钳课程设计

多功能虎钳课程设计

多功能虎钳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多功能虎钳的基本结构,掌握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多功能虎钳的使用方法,了解其操作步骤;3. 学生了解多功能虎钳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认识到其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操作多功能虎钳,完成简单的加工任务;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并解决多功能虎钳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多功能虎钳,培养对机械制造的兴趣和热情;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态度;3. 学生能够认识到技术工人对国家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技术类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学习多功能虎钳,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机械加工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本课程针对初中生设计,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对复杂机械设备的了解有限,需要通过具体操作来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1. 结合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 采用任务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二、教学内容1. 多功能虎钳的结构与原理-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二节《机械基础》- 内容:多功能虎钳的各部件名称、功能及其相互关系;虎钳的工作原理。

2. 多功能虎钳的使用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三节《机械工具的使用》- 内容:多功能虎钳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安全操作规范。

3. 多功能虎钳的应用案例分析-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四节《机械工具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内容:多功能虎钳在工业生产中的典型应用案例;分析其在不同场景下的作用。

4. 多功能虎钳的维护与保养-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五节《机械工具的维护与保养》- 内容:多功能虎钳的日常维护方法;保养技巧及故障排除。

多功能剪钳的创新设计

多功能剪钳的创新设计

目录一、立项背景 (2)1.1设计主要技术条件及参数 (2)二、设计任务拟定 (2)1.设计目的 (2)三、总体设计思路及总体技术方案设计 (3)1、总体设计思路 (3)2、技术方案设计 (3)3、所选方案及功能原理简述 (3)1、设计原理 (3)2、采用四杆结构的摇杆原理实现滑动的优点: (4)四、功能及结构组成 (5)4.1多功能剪钳装配图 (8)五、主要部件设计 (9)1、底座 (10)2、支架 (10)3、钳口 (10)4、连接杆、活动杆、活动连接钉 (10)5、压扎板、剪断板、打孔板和打孔副板 (10)六、主要部件的计算 (15)6.1柳钉的剪切强度计算 (15)七、方案设计及评价 (16)八、参考文献 (16)多功能剪钳的创新设计一、立项背景众所周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家用五金在人们生活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家用的压榨机、剪钳机等,但是这些家用小五金的作用都是比较单一,单调的。

所以,本设计的宗旨是设计一个兼压扎、剪断、打孔等多功能一体化的家用剪钳机,使家用工具更便捷、灵活。

1.1设计主要技术条件及参数1)钳口水平张开最大距离40mm2)钳口压紧力 0.5 kg3)剪切压制范围0到10mm4)材料:工具钢、木材和硬质塑料5)采用手动方式6)采用方法:滑杆传动二、设计任务拟定1.设计目的多功能剪钳机新型的优点是:⑴结构简单,使用省力,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更换模块实现多功能用途。

⑵可以自如地掌握力量,核桃不会挤崩出去,没有任何危险;也可以自如地轻易剪断电线,并且可以为纸张或者书本等打孔。

三、总体设计思路及总体技术方案设计1、总体设计思路要求稳定钳口的用力扩大钳子使用范围实现一钳多能。

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更换模块实现多功能用途。

如:实现钳口的压扎、剪断、打孔等。

方法是在钳口上装上各种不同用途的模块,即在钳口上开一一个等腰梯形口。

2、技术方案设计采用嵌入式设计,并配以多个钳头模块,达到一钳多用的效果,实现多功能用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梧州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多功能剪钳机构的创新设计系别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工程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系()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

涉密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目录多功能家用剪钳的创新从设计一设计任务拟定1.1立项背景现在家用的剪钳市面上较为匮乏,功能单一,已有的也不能满足当下一般家庭的多种功能需求。

一般家庭使用大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剪电线、压核桃等。

所需具备包括剪切、收紧、压溃等功能,此外还应有一定的曾力机构。

1.2设计主要技术条件及参数钳口压块水平距离因为该设计主要针对与一般家庭的生活使用,所以设计其水活塞压块活动距离为50mm。

钳口压紧力家用剪钳其动力来源于使用者,其曾力范围也因使用者的情况而有所不同,在此设计预期曾力为所施加力的5倍。

一般成人握力约为45kg左右,则设计目标是达到225kg的破坏力,完全可以满足一般家庭使用剪钳压制范围该设计机构材料初步拟定使用材料为铸铁材料,预计可承受最大压力超过300kg。

压块最大距离为50mm,压制范围可以涵盖包括各种坚果以及其他小于50mmX50mm的物体。

通过使用压块的更换,使该机构可以实现其多功能性得到满足。

二功能原理及方案选择示意图:图1-1图1-22.1 功能原理功能分解如下:(1)垂直滑块移动该机构的设计基础为四杆机构的衍生形式,曲柄滑块机构。

通过长摇杆的上下摇动实现滑块的上下垂直移动。

(2)多功能钳口采用磁性粘合的设计方式,钳口部分使用模块化设计,在不同任务条件下可以更换钳口实现钳剪的功能多样化。

(3)杠杆增力部分该设计定位于家庭使用,所以其使用方式为手动使用。

通过杠杆的增力,使其达到预定的使用压制力。

2.2 方案选择:方案A垂直压块使用螺杆方式螺旋机构螺旋传动是利用螺杆和螺母组成的螺旋副来实现传动要求的。

其优点是增力效果明显。

以较小的转矩产生较大的轴向推向力用以克服工作阻力。

但其缺点也较为显著,在满足工作需要的增力要求的前提下螺旋运动所需运动距离较大,不便于一般家庭的使用方案B垂直压块使用四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的方式如图1-1,1-2可以看出,使用曲柄滑块机构可以使结构的复杂程度大大降低,同时在杠杆的增力作用下使其达到所需的工作力。

原动力部分(摇杆)的移动距离合理,利于一般家庭的使用。

实施设计及评价:综上综述:在压力要求不高的家庭一般家用机构中,方案B的原动力移动部分移动距离较小,同时其结构简单,制造简便,利于一般家庭普遍使用,所以选择较为优势的方案B。

三设计参数各主要部件的设计参数如下:压块:套筒底座:连杆A,B:连杆A连杆A四 机构自由度以及受力分析与计算4.1 自由度计算:结构运动简图如图1—3所示:图1—3由图我们可以看出,此机构由3个构件组成。

其中有三个转动副一个移动副,共四个低副组成。

由平面机构自由度公式我们知道:'1h 3n-p +p -F =(2)F则n=3,1p =4,h p =0;由于所用机构不存在虚约束,所以'F =0,由此计算:()F 3x32x4=-F 1=由于原动件数目为=1,与F 相等。

因此,该机构的运动是可控的。

4.2 机构受力分析及其校核该机器主要用于一般家庭生活使用,属于低强度低受力机构。

主要受力部件为压杆部分,以压杆最大受力为200N 为标准。

增力计算:由杠杆原理1122F L F L =则有2200x200=45xF2F 889N ≈满足一般家庭使用。

强度校核计算:由机构运动简图我们可以看出,压杆部分只受弯矩的作用。

由于其最大受力设定为200N ,我们将其受力图简化为下图:其中,F=200N ;a=45mm ;b=155mm ;l=200mm 。

由其弯矩公式;max =ab/l M F得:max =7M由于机构压杆部分使用材料为铸铁,满足使用要求。

五总结在本次设计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从立项开始,通过对使用对象的调查以及工作对象的研究知道了一切设计研究都不能脱离现实生活。

设计过程中,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又逐渐发现了设计过程中的不足和缺陷。

通过几次大改和无数次小改才能完成。

总之,每一次设计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我将在此基础上更加努力,用自己最大的能力完成。

六参考文献学位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特别注明引用的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本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并表示感谢。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作者(本人签名):年月日学位出版授权书本人及导师完全同意《中国博士学位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中国优秀硕士学位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以下简称“章程”),愿意将本人的学位提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博士学位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表和以电子、网络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评价数据库》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密级:□公开□保密(___年__月至__年__月)(保密的学位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作者签名:_______ 导师签名:__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独创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滨州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的规定。

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设计();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设计()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

(保密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致谢时间飞逝,大学的学习生活很快就要过去,在这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收获了很多,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和一直关心帮助我的人分不开的。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开设这个课题,为本人日后从事计算机方面的工作提供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本次大概持续了半年,现在终于到结尾了。

本次是对我大学四年学习下来最好的检验。

经过这次,我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等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进步。

这期间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在此我表示由衷的感谢。

没有他们的帮助,我将无法顺利完成这次设计。

首先,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知道郭谦功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在我的书写及设计过程中给了我大量的帮助和指导,为我理清了设计思路和操作方法,并对我所做的课题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方案。

郭谦功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作风和诲人不倦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他身上,我学到了许多能受益终生的东西。

再次对周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其次,我要感谢大学四年中所有的任课老师和辅导员在学习期间对我的严格要求,感谢他们对我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帮助,使我了解了许多专业知识和为人的道理,能够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有继续奋斗的力量。

另外,我还要感谢大学四年和我一起走过的同学朋友对我的关心与支持,与他们一起学习、生活,让我在大学期间生活的很充实,给我留下了很多难忘的回忆。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的关系和理解,如果没有他们在我的学习生涯中的无私奉献和默默支持,我将无法顺利完成今天的学业。

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快走入尾声,我们的校园生活就要划上句号,心中是无尽的难舍与眷恋。

从这里走出,对我的人生来说,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回首四年,取得了些许成绩,生活中有快乐也有艰辛。

感谢老师四年来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对我成长的关心和爱护。

学友情深,情同兄妹。

四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同走过,充满着关爱,给我留下了值得珍藏的最美好的记忆。

在我的十几年求学历程里,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他们辛勤的劳作,无私的付出,为我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我才能顺利完成完成学业,感激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抚养与培育。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赵达睿老师、和研究生助教熊伟丽老师。

是他们在我毕业的最后关头给了我们巨大的帮助与鼓励,给了我很多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此表示衷心的感激。

老师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收益匪浅。

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不少的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种巨大的帮助,感谢他耐心的辅导。

在的撰写过程中老师们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帮助解决了不少的难点,使得能够及时完成,这里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