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小学生写作文

合集下载

如何教小学生写好作文

如何教小学生写好作文

如何教小学生写好作文作文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语言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何教小学生写好作文呢?下面将从培养写作兴趣、开展思维训练、拓展写作话题、引导合理表达、进行文法和修辞训练等方面,为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具体技巧。

一、培养写作兴趣1. 选择适合的话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写作话题,既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又能够和他们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激发写作的动力。

2. 鼓励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不仅仅局限于常规的作文形式,可以通过绘画、剪纸、手工等方式让孩子进行创作,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二、开展思维训练1. 提问引导:通过提问来引导孩子思考和表达,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2. 写作素材积累:鼓励孩子积累写作素材,可以要求他们观察身边的事物、读取相关的书籍、收集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等,以丰富写作内容。

三、拓展写作话题1. 真实生活情境:将作文话题与学生的生活情境相结合,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和表达能力。

比如,写一篇介绍自己家乡的作文、描述一次难忘的旅行经历等。

2. 想象力训练: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非常规的话题,如“假如我是一只小猫”、“未来的学校会是什么样子”等,来拓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写作的丰富性。

四、引导合理表达1. 创设情境:通过学生熟悉的场景创设,如参观动物园、登山的经历等,来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表达和观点陈述。

2. 提供经典范文:给学生提供一些经典的优秀范文,帮助他们学习和借鉴其中的表达方式和结构框架。

五、进行文法和修辞训练1. 文法训练:通过针对不同的文法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如句子成分的衔接、主谓一致、时态正确等,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 修辞训练:通过学习和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来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的艺术性。

在教学中,还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他们勇于表达和创造,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生作文教学案例(7篇)

小学生作文教学案例(7篇)

小学生作文教学案例(优秀7篇)小学生作文教学案例篇一一、利用语文阅读掌握习作方法我们应首先教他们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

写作方法从哪里来?立足教材,扎扎实实地组织阅读教学。

每学习一篇课文,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有收获:课文写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是怎样写的?让学生在这三个方面有明确的认识,有了这三方面的认识,到他们自己写作文的时候,才知道“怎么写”。

换而言之我们的阅读教学不仅要教学生读懂“写什么”,更要读懂“怎么写”,将学习阅读与学习表达整合起来,向读学写才是指导小学生写作最根本、长效的方法。

因此,进入三年级以后,每次学习课文,我都要抓住课文最大的写作特色做文章,精心设计,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文章精妙的表达方法。

不仅注重课堂小练笔,更注意把学课文与教习作,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习作中恰当地运用本单元所学到的写作方法。

比如,三年级下册的《荷花》教学,我设计的读写结合训练点目标是:1、按花的不同姿态,不同特点去写;2、运用上恰当的修辞方法。

与文章结合点是:本课运用“有的……有的……有的……”写出荷花不同的特点运用适当的比喻句,把一池的荷花写活了。

仿写内容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一段话,表现自己喜欢的一种花。

这样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循序渐进的为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搭建活动平台积累写作素材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

带着情境性的情感对人的认识和行为更有引发作用。

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感情。

所以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为学生创造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捕捉写作时机,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三年级上册第一组的习作内容是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课余生活太丰富了,到底写什么?该怎么写呢?第一次习作时我缩小习作范围,要求学生统一以“有趣的课间游戏”为题,写一写自己课间活动时最喜欢玩的游戏,帮助学生找到他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

小学生如何学好写作文

小学生如何学好写作文

小学生如何学好写作文写作是学习的重要一环,对于小学生来说,学好写作文不仅可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下面将从构思、写作技巧、修改和展示等方面给出小学生学好写作文的建议。

一、构思1. 细心观察:观察周围事物,比如自然景色、人物、动物等,在观察中积累素材,为写作积攒丰富的基础。

2. 多读多思考: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和科普书籍,多思考其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表达等,从中吸取灵感。

3. 记录感受:遇到有趣的事情或者有感触的时候,可将其记录下来,形成自己的日记,这样有助于保留思考的痕迹。

二、写作技巧1. 明确主题:在写作前,要明确文章的主题和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以保持文章的连贯性。

2. 合理安排结构:文章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开头引人入胜,中间段落要有条理,结尾要有总结或反思。

可根据故事的情节或者论述的逻辑关系来安排段落。

3. 丰富的词汇和句式:选择恰当的词汇和丰富的句式可以提升文章的鲜活度和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词汇积累和多读书来扩大自己的词汇量。

4. 讲故事和描写细节:通过讲故事和描写细节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可以通过练习写作来提升自己的讲故事和描写细节能力。

三、修改1. 仔细审查:写完作文后,仔细审查整篇文章,检查语法错误、句子结构、标点符号等方面的问题,并进行修改。

2. 寻求他人意见:将作文交给老师、家长或同学阅读,并请他们提出修改建议。

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意见来改进文章。

3. 不断修改:修改是提升作文质量的关键。

每次修改都要对照之前的版本,查找并改进以前的问题,并逐渐完善文章。

四、展示1. 分享给他人:将自己优秀的作文与他人分享,可以获得他人的鼓励和肯定,也能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到更多写作技巧。

2. 参加比赛或展览:可以积极参加学校或社区举办的作文比赛或展览,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他人交流。

3. 上台朗读:机会允许的话,可以参加朗读比赛或课堂作文分享活动,通过朗读可以提升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更好地感受和传达文章的情感。

如何教小学生写作文入门

如何教小学生写作文入门

如何教小学生写作文入门让孩子学会写作文,是所有家长最希望看到的事情,然而,事实就是这么残酷不少孩子对作文不“敏感”,一旦遇到作文不是凑字数,就是文不对题,建议家长学会下面几个方法:1、问题提示法首先引导孩子根据图画或作文题目,提出若干个相关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就等于找到了“写话”的内容,然后将内容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写作思路。

为了让孩子有个样板可模仿,可以按人、事、景、物四类文章分别编写“问题提纲”,供孩子参考,让孩子在仿照中学会创新,能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使“写话”的内容丰富起来。

2、词语联接法为了让孩子说起话来有条有理,写起话来具有连贯性,可以根据“写话”内容适当提供一些联接词。

例如:“首先——接着——然后——最后——”,“有的——有的——除了的——”,“有时——有时——”等等。

孩子可选择最合适的联结词,将单个的“零件”串成出来,很自然地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的“话”说道出来才通顺,念出来才合理。

3、语句扩充法只搭好骨架,而没有丰富的语言材料作血肉,读起来就会涩涩的不生动。

如何引导孩子将“话”中的重点句子写得更详细更具体更有文采呢?可以运用“语句扩充法”逐步让孩子在分析和思考中把“话”写得更丰满些。

4、词句累积法要并使文章写下得迷人还须要不好词不好句的装饰,而且“语句扩展法”最重要的就是扩展一些绝妙的词语和生动的句子。

这对于刚上学严重不足一年识字量不多的孩子来说,的确就是一个难题。

因为这一阶段的孩子认识水平、认知能力以及生活阅历非常有限。

做家长的应充分利用家庭空间给孩子创造一个积累和运用好词好句的良好环境。

5、积极主动引导法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去鼓励孩子自学“写话”,最出色的方法还是“积极主动引导法”。

对于处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写话”就如同幼儿“丫丫学语”一样艰困。

家长要想做好孩子的启蒙老师,就应像期待宝宝喊出第一声“妈”“爸”那样耐心而充满希望。

对孩子的要求不能过高,“话”中出现了一个好词,一个好句,有一点点进步就应及时鼓励、表扬。

如何教小学生写作文

如何教小学生写作文

如何教小学生写作文
写作文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很多小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总是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

所以,作为老师或家长,我们应该如何教小学生写作文呢?
首先,我们应该教会小学生如何构思作文。

在写作文之前,可以让小学生先进行头脑风暴,写下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或者想法。

可以让他们通过画图、写关键词等方式来构思作文的内容,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其次,我们应该教会小学生如何组织作文。

在写作文的时候,小学生往往会把自己的想法写得乱七八糟,缺乏逻辑性。

所以,我们可以教他们如何用“开头、中间、结尾”的方式来组织作文,让他们的文章有条理,逻辑清晰。

再次,我们应该教会小学生如何用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小学生的词汇量有限,所以在写作文的时候,他们往往会用一些简单、单调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一些优秀的作文或者文学作品来教他们一些生动、形象的词语,让他们的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我们应该鼓励小学生多写作文。

写作文是一个需要不断练习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写作文,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所以,我们可以给小学生一些写作的题目,让他们多写一些作文,然后再对他们的作文进行指导和修改,让他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总之,教小学生写作文需要耐心和细心,需要我们不断地引导和指导。

只有通过我们的努力,才能让小学生写作文的能力得到提高。

希望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找到乐趣,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优秀7篇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优秀7篇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优秀7篇.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写作潜能。

篇一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要灵活创新,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与兴趣,不能过于呆板。

很多小学生害怕写作文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年龄尚小,观察能力和很多事物他们都不太了解,很多事物他们没有办法用匮乏的词语表达出来,更何况很多小学生想象力缺乏。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很多事物想办法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已有的事情通过想象的能力去描述事物,从而能很快很好的写出作文。

在训练学习写作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准备相关道具,给学生观看相关的写作素材,如图画、视频、歌曲等,这些素材形象直观,有利于激发的写作灵感。

在一堂写景的作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景色的图片和视频,把作文素材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的写作激情。

例如:老师要同学们写黄河的气势磅礴,就可以通过播放黄河声势浩大的视频材料帮助学生感受那股宏伟的气势,还可以通过黄河的一些相关数据来感知。

.帮助学生摆脱写作文的畏难情绪。

篇二作文没有现成的公式作依据的,它是一个复杂而艰苦的艺术加工的过程。

要完成这一过程,它需要作者用心去体会,潜心去感觉;需要一番苦苦“修行”,才能要厚积而薄发。

要做到这些,对小学生来说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这就使得好多小学生对写作文产生了一种神秘感。

就是这种神秘感使得他们低估了自己的能力,而视作文为畏途。

怕字当头当然做不好,所以,要想指导学生写好作文,首先要让他们不怕写作文。

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作文的激情和动力,帮助学生努力克服写作文的困难之处。

教师可以一对一进行辅导,通过沟通交流,鼓励学生产生对作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写作的激情,使学生消除畏难情绪。

或者在班上组建写作小组,每个班有怕写作文的,就一定也有不怕的学生,那就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沟通交流,向朋友一样去探索写作的奥秘,老师再适时的点拨,效果一定事半功倍。

小学生作文指导

小学生作文指导

小学生作文指导小学生作文指导5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生作文指导,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生作文指导1一、激发习作兴趣,拓展思路1.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交流了自己想要发明的机器人,未来的机器人可能就是你们今天的想象。

那让我们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未来的人吃穿住行会变得怎样呢?2.学生自由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

根据学生说的内容,适时小结,启发学生明白本次习作既可以写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工作用品,也可以是玩具、公共设施等,只要自己感兴趣就可以。

二、明确习作要求1.题目可以用“未来的……”,也可自己拟定题目。

2.想象奇特而又合理,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顺序。

说出想象,初步修改1.教师示范说,并真诚地邀请同学们提出修改建议例如:未来的食物老师最不喜欢进厨房了,一直到今天也做不出美味可口的饭菜,每天一到下班要做饭时,常常为要吃什么而发愁;而在厨房里烟熏火燎之后,往往连自己都不再想吃饭了。

我幻想着未来的食物……未来的食物当然是色形味俱佳,由新鲜的、绿色的原料加工而成。

儿童食物的形状是各种卡通形象;成人的则是各种自然植物、水果的造型。

这些食物放在超市中,只要买回来就可以吃,免去了买菜、买面的麻烦。

未来的食物不需加工就可食用,因为高科技的包装,它始终保持着最新鲜的状态和最理想的温度。

我们的厨房完全可以改做游戏室了,我们的妈妈得到了真正的解放。

未来的食物营养丰富,有人体必需的各种维生素,我们只要按时吃饭就能保证身体健康。

再也不用考虑一天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几两肉的问题了,而且吃多了也不用担心身体会发胖。

怎么样,同学们,想尝尝未来的食物吗?2.请同学们提出建议或意见,老师表示虚心接受。

3.把自己的想象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并请大家提出建议;认真听别人说,看能受到什么启发。

三、自主习作1.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如何教小朋友写作文推荐

如何教小朋友写作文推荐

如何教小朋友写作文推荐1、多读--给孩子提供阅读对象,让孩子积累写作材料。

读书,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

孩子通过读书,可以间接地看到许多平时生活中未曾见到的事物,学到许多不曾学过的知识,而且提高了孩子的认识,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丰富了孩子们的语言,这些都是作文中必不可少的准备。

指导孩子从阅读中积累材料,首先要让孩子读懂课文,每读一篇都要有收获,而且尽可能做到熟读成诵,要求背诵的课文一定要背诵,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多地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使课文中的词语句式,精彩段落,成为孩子们语言仓库中的积累。

孩子们如果能把书上的语言,书中的好词好句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来,变成自己的语言,使文章语句生动形象,这就是活学活用,是提高孩子作文能力的一种好方法。

有一句古语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2、勤说--让孩子敢说,达到知识的迁移写作其实很简单,你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说是写的基础。

在说的同时培养了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思维的流畅性,也培养了孩子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因此,家长要多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

比如:吃完饭,一家人坐在一起闲谈,让孩子说说今天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说自己的喜怒哀乐。

开始只要说简单的几句话,慢慢的发展说一段话、几段话。

开始要求不要太高,只要把事情表达清楚即可,慢慢的让孩子注意用上学过的好词佳句,使说话的内容丰富些、具体些、生动些。

如果孩子达到了知识的迁移,能够把自己想说的话具体完整的表达出来,那么孩子写作文也就不会有太大问题了。

而且孩子们在无拘无束的说的过程中,没有心理压力,能够自由发挥,这样还能多方面培养孩子的能力。

3、勤写--养成孩子多看、勤写日记的习惯。

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孩子写作的问题是他们无话可写,无材可选。

每每要他们写作时,往往不是内容空洞,就是流水账式的记录。

这固然和孩子的生活阅历不够丰富有关,更主要的是平时对周围事物不留心,也不动脑去想去思考,许多值得写的内容从眼皮底下滑了过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门篇,第一课,描写教学目的:让孩子掌握最基本的描写方法教学重点:观察事物的主要特征课时安排:45分钟左右,根据孩子实际可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及步骤:一、事物的主要特征:教学方式:先列出特征项目(如形状、颜色等),再让孩子举出词语,看看他(她)能说出几个词来,老师也可在一旁提示。

(1)视觉形象(眼能看到的):整体轮廓:高、矮、胖、瘦、厚、薄、大、小形状:平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多边形、圆形、扇形、五角星形等等立体——长方体、正方体、圆锥体、棱椎体、圆柱体、台体、球体、球冠等等颜色:黑、赤、橙、黄、绿、青、蓝、紫、白、褐、灰、红光泽:明亮——黑暗、鲜艳——灰暗、灿烂——阴暗、枯燥——滋润、干燥——湿润、粗糙——细腻等等状态:老(苍老)、嫩(娇嫩、鲜嫩)、新(崭新、全新、七成新)、旧(陈旧、半新旧)速度:快(迅速)——慢(缓慢)(2)触觉形象(手能摸到的)质地:软——硬、韧——脆、坚硬——柔软、结实——松弛、浓稠——稀薄、粗糙——光滑、粘稠——干爽温度:冷——热、温暖——寒冷、热——凉、烫——冰(3)嗅觉形象(鼻子能闻到的)气味:香——臭(4)味觉形象(嘴能尝到的)味道:酸、甜、苦、辣(5)听觉形象(耳朵能听到的)声音:嘈杂——悦耳、大声——小声、尖叫、哭声、笑声、还有其他象声词如哈哈、嘎嘎等二、事物特征的最基本描写方法教学方法:拿出一个具体的事物,如动物或植物或日常用品,让孩子按照前面的特征顺序逐个进行描写训练,老师可以先举例子1、用形容词前面阐述事物特征的例词基本说都是形容词2、用比喻句例如:瘦得象根火柴棒;圆圆的象个皮球;红红的象火一样;鲜嫩鲜嫩的,就象刚出芽的树叶;跑得象箭一样快;等等3、作比较例如:小明比小林高十公分,但却要瘦很多;西瓜圆圆的,有点象皮球,可是它还穿这绿色的花衣服;等等三、作业布置:拿出两种不同的水果或蔬菜,让孩子调动五官,按照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听觉的顺序全面观察、摸捏、品尝,一边观察,一边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然后通过形容词、比喻句、作比较的方式对刚才记录的内容进行润色,最后整理成一篇观察日记 .第二课人物描写#外貌描写第二课人物描写#外貌描写教学重点:对人物外貌内容按顺序细分课时:45分钟左右(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以后的都不再注时间)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外貌的细分教学方法:老师可以自己或孩子(照着镜子)作为描写对象,同时选择几张不同人物的相片作为比较对象,指导孩子依次按照下列项目的顺序进行描写(一)、整体轮廓外形:例词—高(高大、魁梧、修长等)、矮(矮小、敦实、娇小等)、胖(肥胖、胖乎乎等)、瘦(瘦弱、苗条等)(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己运用形容、比喻、比较、夸张等手法,如“胖得象头小肥猪”,以下相同,不再说明)体质:例词—强健、硬朗、结实、壮实、丰满、单薄、纤弱、羸弱、虎背熊腰、铁塔般等(二)、头部1、脸:例词—瓜子脸、四方脸、国字脸、薄饼脸、橘子脸、茄子脸、马脸、英俊、漂亮、美丽、亮丽、丑陋等2、发:例词—长发、短发、卷发、披肩发、板寸、白发(银发、华发、白发斑斑等)、黑发、黄发等3、眉:例词—浓眉、剑眉、粗眉、卧蚕眉、月峨眉、柳叶眉、弯月眉、吊梢眉等4、眼:例词—三角眼、猫眼、凤眼、媚眼、鱼尾眼、牛眼、铜锣眼、鼠眼等5、鼻:例词—鹰钩鼻、酒糟鼻、蒜头鼻、高鼻梁、塌鼻子、朝天鼻、玉石鼻等6、口:例词—厚唇、薄唇、朱唇、绛唇、樱桃小嘴、尖嘴猴腮、大嘴巴等7、牙:例词—洁白、黄黑、整齐、杂乱、暴牙、虎牙、尖牙、犬牙等8、耳:例词—招风耳、卷耳、大耳廓、长耳垂、猫耳等(三)、身体1、脖子:修长、纤细、粗短、粗壮、天鹅颈、猪脖子、鸭脖子等2、肩膀:厚实、薄弱、圆滑、尖削、宽厚等3、胸脯:丰满、高耸、狭窄、开阔、扁平等4、背:阔背、猿背、虎背、驼背等5、腰:粗腰、细腰、蜂腰、水桶腰等6、腹:大腹便便、大肚子、大肚腩等7、臀:肥臀、高翘、瘦削、扁平、圆滚滚等(四)、四肢1、手:臂—丰腴、粗壮、枯瘦、玉笋般等;腕—白皙、肥胖、干枯等;掌—蒲团大手、布满硬茧、铁钳般等;指—细嫩、白净、纤细、枯瘦、葱跟般等2、脚:大腿—丰满、粗壮、枯瘦、结实等;小腿—粗短、修长、纤小、肥嘟嘟等;脚掌—肥厚、扁平、宽大、窄小、象鸭掌、象鹿蹄等;脚趾—肥短、秀气、粗大、修长、细小、短小等(五)、肌肤1、肌肉:结实、发达、松弛、肥胖、精悍等2、皮肤:细腻、粗糙、光滑、暗淡、枯黄、圆润、滋润、油光闪闪、皱纹很深等(六)、服饰从头到脚有:帽子、发夹、发结、耳环、项链、领结、领带、衣服、手表、手套、戒指、裤子、裙子、袜子、鞋子等(温馨提示:可以让孩子从形状、颜色、质地几个方面对实物进行记录,然后再修辞润色)二、课内练笔——题目《看我长得多(漂亮、帅、酷等)》教学方法:让孩子对照镜子中的自己,按照上面的顺序,一边观察,一边做简单记录,然后整理成文(二)、写好作文模板:妈妈先给孩子提供作文模板,让孩子将刚才记录的内容写在对应的段落作文模板:第一段:整体轮廓肌肤第二段:头部第三段:服饰身体第四段:四肢第五段:孩子对自己外貌的简单评价(欣赏、骄傲、沮丧都可以)(三)、第一步润色:让孩子挑出一部分记录的词语,通过比喻进行扩展,注意拿来比喻的事物要与比喻对象有相同点。

(四)、第二步润色:让孩子将自己的外貌与父母的外貌进行比较,将比较的内容写进作文中去。

(五)、第三步润色:让孩子用朗读的方式将全文检查一下,理顺语气,让语句通顺,上下文之间有衔接(六)、作文完成,给孩子“啵”一个吧。

温馨提示:各位家长在指导的过程绝对不要急躁,更不要打骂,否则很难顺利地将课程讲授,只要孩子有点表现(比如说出了好词)就要及时表扬(可以口头表扬,按目标完成了较大的项目如写好了作文,则可实物犒赏),即使孩子实际上一点突出表现都没有,也要找出一个来进行表扬,因为他(她)在弱项面前最需要的是您的肯定。

另外,目标不要太高,一点一点提高,只要孩子对作文的恐惧心理有减轻就非常OK了,否则您和孩子都会很累。

当然,也不能任之由之或者完全放弃。

入门篇第三课人物描写#神态描写目的:让孩子掌握神态描写的基本要领重点:通过五官和脸部肌肉的细微变化来准确、生动、形象地表现某一神态内容及步骤:一、什么是神态教学方法:妈妈先解说,每个方面举一两个例子,然后让孩子顺着思路举例,能举几个是几个,不要强求。

(备注:这个内容高年级的孩子可以跟他(她)简单解说,低年级孩子不要求,但讲课的妈妈自己必须有所了解。

)1、名词解释:神,这里指神气和表情;态,这里指态度;神态,即人物的神气、表情和态度。

2、举例:神气{正面:满面春风、容光焕发、神采飞扬、神采奕奕、精神抖擞、威风凛凛等负面:垂头丧气、无精打采、气急败坏、失魂落魄、气势汹汹、歇斯底里等表情{正面:兴奋、欢喜、得意、安详、大方、慈祥、稳重、妩媚等负面:痛苦、悲伤、失望、烦躁、害羞、生硬、凶恶、轻浮等态度{正面:友善、慈和、热情、尊敬、严肃、认真等负面:凶狠、粗暴、冷淡、轻视、滑稽、浮躁等3、神态的外在表现:主要通过眉毛、眼睛、鼻子、嘴巴、牙齿、舌头、耳朵和面部肌肉的运动变化表现出来。

所以,神态描写实际上就是动态的肖像描写。

二、照图说话教学方法:妈妈找到各种人物表情的图片,让孩子指出图片头像是那一类神态(如开心、生气、害羞等等),然后要求他(她)认真观察,说出眉毛、眼睛等的变化情况,每说完一个头像,便将刚才的话写下来。

注意事项:准确、生动、形象、传神准确——指描写要符合观察到的事实;生动——指描写要抓住微小的细节变化;形象——用类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三、实际操练教学方法:妈妈让孩子随身携带笔和小本本,选取一个具体的人物,可以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家人,也可以是同学朋友等熟悉的人,或者是街头随便逮一个陌生人,认真观察他们在不同情况下的神态,随时记录下来。

督促一星期左右,让他(她)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第四课人物描写#动作描写教学目的:让孩子掌握动作描写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将大动作分解成一系列小动作的训练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动作的描述——动词修饰语教学方法:妈妈在每个小项目中一边做示范动作,一边口述例句,然后指出其中的动词和修饰语,然后让孩子做一个动作并用文字造句,着重标示出动词和修饰语。

(具体动作和句子由各自的教学环境确定,是“即兴表演”。

)1、方向动词:例子:他高高地举起了手;我向右转了个身。

2、轻重动词:例子:他的拳头重重地打在了墙上;妈妈轻轻地摸了摸囡囡的头。

3、动词数量:例子:他迅速地后退了几步;我踢了他一脚。

4、快慢动词:例子:手里的菜刀飞快地舞动着;他被吓得马上跳了起来。

5、程度动词:例子:他深深地吸了口气;他牢牢地抓住了我的手。

6、质量动词:例子:他麻利地拆开了包裹;我一个漂亮的转身躲开了狗狗的攻击。

7、比喻动词:例子:球象箭一样飞了出去;她象一只刚出笼的小鸟,在操场上奔跑、跳跃。

二、动作的细分教学方法:妈妈选取一个日常动作,一边演示,一边让孩子注意发出动作的是身体的那一个部位(手、脚、头、腰等),以及这个动作的方向、轻重、数量、快慢、程度、质量等,然后记录下来造句、润色。

(补充说明:许多孩子在作文中无话可说,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平时不注意观察,不注意观察的原因又主要是不懂得怎么样去观察,因为他们的思维是跳跃性的、感性的,思路很难有一个清晰的途径,所以家长应该在平时就进行有效的引导。

我在教学中注意到这个问题,是因为教科书只是说观察如何如何重要,却没有可操作性强的、体系化的观察能力训练指导,于是才另辟蹊径,以观察能力的训练为入门作文的中心。

)(范文)削苹果妈妈开始削苹果了,只见她左手捏着苹果,右手拿着一把水果刀,水果刀的刀口对准苹果的“额头”“亲” 了一口,妈妈的右手手腕稍稍一偏,再轻轻地沿着苹果弯弯的“额头”转动起来,于是就有一片苹果皮离开果肉翘了起来;接下来,妈妈的左手慢慢地转动手中的苹果,拿刀的右手均匀地用力,苹果皮便象纸条一样,一圈一圈地离开果肉;不一会儿,一个水灵灵的苹果就削好了。

三、连续性动作描写教学方法:妈妈选取一个日常事务,例如拖地、洗衣服、炒菜、做饭等,这些事务都是由一系列较大的动作组成的连续性动作,而每一个较大的动作又还可以细分为许多小动作,每个小动作都有方向、轻重、数量、快慢、程度、质量等,且都可以用比喻来修辞。

妈妈可以先示范,让孩子观察各个动作要领并作简单笔录,再让孩子自己操作加深印象,最后将整个事务用文字表达出来。

范例:我来到厨房烧小菜了。

我打开煤气灶,放上铁锅,倒入少些菜油。

过了一会儿,油开始冒烟了,我就把刀豆倒下去,用铁铲翻了几下,就把浇好的肉骨头放进去,又放了一些水。

接着,我放了一些调料,盖上锅盖让它烧。

过了两分钟,我把火关小一些,再让它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