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之推拿治疗:空位注射疗法

合集下载

中医疗法——穴位注射法-健道·中医药工程世界网

中医疗法——穴位注射法-健道·中医药工程世界网

中医疗法——穴位注射法-健道·中医药工程世界网穴位注射法又称水针,是将适量中西药物的注射液注入一定穴位,通过针刺与药物对穴位的双重治疗作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穴位注射具有操作简便、用药量小、适应症广、作用迅速等特点。

穴位注射法的分类:根据选用注射药物的种类,可分为以下三类:1. 中草药制剂注射:如丹参注射液、柴胡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

2. 维生素类制剂注射:如维生素C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等。

3. 其他制剂注射:三磷酸腺苷、山莨菪碱、利多卡因等。

穴位注射的施术方法:1. 操作程序:选择适宜的消毒注射器和针头,抽取适量的药液,在穴位局部消毒后,右手持注射器对准穴位或阳性反应点,快速刺入皮下,然后将针缓慢推进,达一定深度后,进行和缓的提插,当获得得气感应时,回抽无血后,再将药液注入。

凡急性病、体强者可用快推药液的较强刺激,慢性病、体弱者可用缓推药液的较弱刺激,一般疾病用中等速度推药液。

如推注药液较多,可采用由深至浅,边推药液边退针,或分几个方向注射药液。

2. 注射剂量:穴位注射用药的剂量取决于注射部位和药物性质和浓度。

一般耳穴每穴注射0.1ml,面部每穴注射0.3-0.5ml,四肢部每穴注射1-2ml,胸背部每穴注射0.5-1ml,腰臀部每穴注射2-5ml货5%-10%葡萄糖每次注射10-20ml,而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乙醇)和特异性药物(如抗生素、激素、阿托品等)一般用量较小,每次用量为常规量的1/10-1/3。

中药注射液的穴位注射常规剂量为1-4ml。

3. 选穴与疗程:选穴宜少而精,以1-3个腧穴为宜。

为获得更加疗效,尽量选取阳性反应点进行注射。

每日或隔日注射一次,治疗后反应强烈者可间隔2-3日注射一次,所选腧穴可交替使用。

6-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5日。

穴位注射的作用:⒈ 针刺和药物作用直接刺激了经络线上的穴位,产生一定疗效。

⒉ 另一方面,穴位注射后,药物在穴位处存留的时间较长,故可增强与延长穴位的治疗效能,并使之沿经络循行以疏通经气,直达相应的病理组织器官,充分发挥穴位和药物的共同治疗作用。

穴位注射疗法

穴位注射疗法
项部、躯干部穴位注射时,不宜深刺,以防 刺伤重要脏器。
孕妇下腹部及腰骶部穴位、以及对子宫有收 缩作用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次髎、内庭、 大敦等不可做穴位注射,以免流产。
年幼、老人、体质虚弱者,在穴位注射时体 位尽量采取卧位,以防出现晕针现象。
2024/1/17
19
十二、意外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 药物过敏:轻者局部或者全身出现药疹,重者出 现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停药,迅速应用药物进行 脱敏治疗,对过敏性休克应进行中西医抢救。
鸣、耳聋、中风、 坐骨神经痛、 慢性盆腔
痿证、支气管哮喘、 腰肌劳损、膝 急性胃肠炎、慢性 关节骨性关节 胆囊炎、风湿、内 炎等 风湿性关节炎
炎、不孕 症等 、小 儿麻痹后 遗症等。

乳痈、肠痈、 目赤肿痛、
风疹、痤疮、 咽喉肿痛、
银屑病、乳 中耳炎、鼻
腺增生、胆 炎、急性结
石症、面瘫、 膜炎
三叉神经痛、 麦粒肿
❖ (4)在操作中不可刻意强调施用手法,以免造成局部 组织附近神经,血管,肌腱等的损伤。严格消毒,针 下要避开大的神经、血管,针头刺入穴内后,应回抽 无血后方可将药液均匀、缓慢注入穴内。
2024/1/17
14
操作程序
❖ (5)注药时不可过快、过猛。如为自血注射,则应做到动 作迅速、准确,以免血液在针管内凝固。如为蜂毒等易致过 敏反应的药物,则应先进行皮试,无过敏反应者方可进行穴 注。
面神经炎带 视神经萎缩、
状疱疹
鼻炎、慢性
皮肤瘙痒症 咽炎、眼睑
下垂等
2024/1/17
6
四、常用药物
❖ 包括了可肌肉注射的绝大部分药物,如西药液体制剂、中
药液体制剂、组织液等。都可供穴位注射用。常用的药物有 以下3类: ❖ (1)中草药制剂:复方当归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生脉注射 液、人参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银黄注射液、柴胡注射液、 板蓝根注射液、威灵仙注射液等; ❖ (2)维生素类制剂:维生素Bl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维 生素B12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 ❖ (3)其他常用药:5%-10%葡萄糖注射液、0.9%生理盐水、 注射用水、三磷酸腺苷、辅酶A、神经生长因子、硫酸阿托 品、山莨菪碱、加兰他敏、强地松龙、盐酸普鲁卡因、利多 卡因等。 ❖ 随着临床实践的广泛应用,还增加了氧气、空气、血液、 植物油注射液,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穴位注射的内容。

推拿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推拿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推拿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曹新忠,钟莉思南县民族中医院针灸推拿科,贵州铜仁565100[摘要]目的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heriation, LDH)选用推拿结合祖师麻穴位注射治疗的临床有效性。

方法单纯随机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1月思南县民族中医院收治的80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n=40)单予推拿疗法,观察组(n=40)结合祖师麻穴位注射治疗。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5,P<0.05);观察组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临床应用推拿结合祖师麻穴位注射治疗可快速有效缓解LDH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疼痛情况,有效改善其腰腿活动及腰椎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及预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推拿疗法;穴位注射;腰椎间盘突出症;视觉模拟评分;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4)02(c)-0188-04 Therapeutic Effect of Massage Combined with Acupoint Injection on Lum⁃bar Disc HerniationCAO Xinzhong, ZHONG Li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Sinan County Ethnic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Tongren, Gui⁃zhou Province, 5651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massage combined with Zushima acupoint injection in lumbar discherniation (LDH). Methods A total of 80 LDH patients admitted to Sinan Ethnic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from August 2022 to November 2023 were simply and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groups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n=40) was treated with massage therapy alon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n=40) was treated with acupoint injection of Zushi Ma.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prognosi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97.50%)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0.0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6.135, P<0.05). The symptom remission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cor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0.05). Conclusio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assage combined with Zushima acupoint injection can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pain of LDH patients,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waist and leg movement and lumbar function, improve clinical efficacy and prognostic quality of life.[Key words] Massage therapy; Acupoint injection; Lumbar disc herniation; Visual analogue scale score; Quality of life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heriation, LDH)是20~50岁人群常见病症,与机体长期劳损、局部压迫有关,也可能是因外伤因素、炎症反应所致,临床治疗时需明确病因[1]。

推拿手法配合穴位注射加静滴香丹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

推拿手法配合穴位注射加静滴香丹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

推拿手法配合穴位注射加静滴香丹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陈吉娣王德亚郭君(江苏省扬中市中医院扬中212200)摘要:通过临床运用推拿手法配合穴位注射加静滴香丹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具体阐述该治疗方法的操作步骤及作用机理,并得出该方法在颈性眩晕的治疗上能取得良好的临床作用。

关键词:颈性眩晕穴位注射香丹注射液推拿颈性眩晕是由于颈椎退变、颈部软组织劳损、外伤、炎症等因素刺激和压迫颈部神经和血管,出现以眩晕、头昏、颈部疼痛不适为主症的一类综合征。

近年来,笔者采用推拿手法配合穴位注射加静滴香丹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8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本组86例均为推拿科门诊及住院患者,符合颈性眩晕诊断标准,并排除耳源性、眼源性眩晕,脑部占位性病变及未能按实验标准完成实验者。

其中男32例,女54例,年龄34-74岁,平均年龄54岁,病程2d-1年。

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眩晕、头昏、颈项疼痛、颈部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者伴有恶心呕吐或猝倒发作。

其中伴有持续性或阵发性头痛者21例;以单侧为主,伴眼胀、视物模糊、耳鸣者24例。

压痛多见于(C2、3、4)颈椎横突、肩胛内上角,伴颈椎棘突偏歪者31例;椎动脉扭曲试验阳性者53例,少数病例出现上肢深反射亢进、霍夫曼征阳性,部分病例出现霍纳氏征。

实验室检查:全部病例均摄颈椎正侧位片、寰柩关节张口位片,并作颈颅彩色多谱勒(TCD)检查。

X线摄片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者49例,椎间隙变窄者25例,椎体边缘骨质增生者20例,张口位齿突偏于一侧者21例。

TCD:单侧或双侧椎动脉血流减慢。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者61例。

一、推拿治疗基本手法:患者坐位,术者立其身后,施四指推法于颈夹脊、肩胛内角、肩胛脊柱缘,自上而下,往返数遍,以舒筋解痉,如触及条索状物,可施以弹拨、点揉法。

然后用拇指螺纹面按柔百会、风府、太阳,每穴各1分钟,以酸胀得气为佳。

拿五经、风池、肩井各10次以宣通气血。

再用拇食指扫散法作用于头部两侧,以疏通少阳经络。

穴位注射疗法简介

穴位注射疗法简介

穴位注射疗法简介穴位注射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激发经络、穴位的治疗作用,结合近代医药学的药物药理作用和注射方法,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疗法。

使用时,将注射针刺入穴位后,作提插手法,使其得气,抽吸无回血后再将药液缓缓注入穴位,从而起到穴位、针刺、药物结合的加成作用。

一方面针刺和药物作用直接刺激经络上的穴位,产生一...... 穴位注射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激发经络、穴位的治疗作用,结合近代医药学的药物药理作用和注射方法,而形成的独特疗法。

使用时,将注射针刺入穴位后,作提插手法,使其得气,抽吸无回血后再将药液缓缓注入穴位,从而起到穴位、针刺、药物结合的加成作用。

一方面针刺和药物作用直接刺激经络上的穴位,产生一定的疗效;另一方面,穴位注射后,药物在穴位处存留的时间较长,故可增强与延长穴位的治疗效能,并使之沿经络循行以疏通经气,直达相应的病理组织器官,充分发挥穴位和药物的共同治疗作用;再者,药物对穴位的作用亦可通过神经系统和神经体液系统作用于机体,激发人体的抗病能力,产生出大的疗效。

沈阳市儿童医院脑瘫康复科齐放所以穴位注射疗法不仅为针刺治病提供了多种有效的特异性穴位刺激物,而且也为药物提供了相对特异性的给药途径(经络穴位),能减少用药量,提高疗效,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穴位注射疗法用及小剂量的药物,即可取得和大剂量肌肉注射同样的效果,所以不仅能提高疗效,而且可以减少用药量。

由于用药量的减少,相应的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也减低。

一般穴位注射以后,即可随意活动,较之针刺留针法缩短了治疗时间。

注入的液体用量多时刺激范围大,且吸收需要一定的时间,可于穴位维持较长时间的刺激,延长治疗时效。

操作方法选穴处方一般可根据针灸治疗时的处方原则辨证取穴,局部取穴则选用压痛点、皮下结节、条索状物等阳性反应点进行治疗。

选穴宜精练,以1-2 穴为妥,最多不超过4个穴,并宜选肌肉比较丰富的部位进行穴位注射。

操作程序根据所选穴位的部位不同及用药剂量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及针头。

穴位注射方法

穴位注射方法

一.用于各类头痛处方1:风池.太阳.阿是穴.合谷.配穴:攒竹.印堂.安眠.翳风操纵:取天麻打针液1ml,注入2~3个穴位,每日或隔日1次,疗程10天,治疗各类原因引起的头痛.处方2:穴位以痛苦悲伤部位的近部穴和阿是穴为主.操纵:用1%盐酸普鲁卡因注入13个穴位,每穴0.5ml每日一次,用于久治不愈而痛不成忍者.二、面神经麻木处方:翳风.牵正.颊车.颧髎.丝竹空.地仓操纵:用维生素b1100毫克.硝酸士的宁1毫克,每穴0.51毫升,每日一次.实用于病变日久,用其他疗法后果不显者.但是不克不及长久应用,以防造成瘫痪肌抽搐.三、颈项痛处方:颈2~5夹脊穴操纵:每穴注入骨宁打针液1毫升,或者当归打针液1毫升,每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四、桡神经麻木处方:颈5胸1夹脊穴.臂臑.外关,合谷,列缺操纵:用维生素b1100毫克.用维生素b12 500毫克,每次选4穴,每穴注入0.5毫升,每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五、坐骨神经痛处方:腰4~5夹脊穴或者秩边.环跳等穴操纵:用维生素b1100毫克.用维生素b12 500毫克混杂,针刺入皮肤后,消失针感后,稍向上提,每穴0.5~1毫升,每次2~3个穴位.六、产后,术后尿潴留处方:采取提托穴(经验穴):在肚脐下三寸关元穴旁开4寸.操纵:通例消毒,7号针头垂直刺入该穴(腹腔平均刺入1.5寸阁下,但不是硬性指标,依据胖瘦恰当加减)得针感强烈,回抽无血液时,每侧注入新斯的明0.25mg,通例在15~30min后自行排尿,但最终因人而异.次数不请求,但不持续超出10天.七、妇科手术后腹胀处方:足三里操纵:在足三里进行通例消毒,垂直刺入该穴(平均刺入1.5寸阁下,但不是硬性指标,依据胖瘦恰当加减)得针感强烈,回抽无血液时,每侧注入新斯的明 1.5ml,是以选此穴位并协同新斯的明的高兴胃肠道腻滑肌感化,可较好地调剂患者术后的胃肠机能状况,促进排气,既可施展药物感化.八、慢性盆腔痛苦悲伤处方:三阴交操纵:采取维生素K 3 进行三阴交穴位打针治疗因为原发性痛经.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盆腔痛苦悲伤,每侧穴位打针4mg.九、妇女更年期分解征处方:三阴交(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及足太阴脾经三条阴经交会穴)操纵:选用生脉打针液2ml于三阴交穴注,日1次,1次一侧,两侧瓜代.10天为一疗程,停5天,再持续下一疗程,3个疗程为一治疗周期.。

中医特色养生治疗技术之五穴位注射

中医特色养生治疗技术之五穴位注射

中医养生·中医特色治疗技术之五:
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养生之道】
穴位注射又称水针疗法,是将小剂量药液注入穴位,把针刺与药物等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结合在一起,发挥综合效应的一种治疗方法。

【穴位注射适应症】
适应范围很广,凡是针灸治疗的适应症大部分可采用本法,如痹症,腰腿痛等;各种急慢性疾病引起的不适均可运用此法治疗。

【穴位注射注意事项】
1.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副作用和变态反应,副作用大的药物慎用,凡引起变态反应的药物,必须先做过敏试验;
2.每穴注入药量一般为1~2ml,头面等表浅处为0.3-0.5ml,四肢及肌肉丰厚处可达5~20ml;
3.注意不要将药物注入关节腔、脊髓腔、血管内;
4.进针后如患者有触电感,必须退针改换角度后再推药,以免损伤神经;
5.使用穴位注射后注射局部会出现酸胀感、4~8小时内局部有轻度不适,或不适感持续较长时间,但是一般不超过1天;
6.年老体弱及初次接受治疗者,最好取卧位,注射部位不宜过多,以免晕针;
7.患者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时慎用,局部皮肤有感染,疤痕或有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者禁用;
8.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和三阴交、合谷穴等,不宜用穴位注射法,以免引起流产。

穴位注射疗法介绍PPT课件

穴位注射疗法介绍PPT课件
选取肾俞、腰阳关、命门等穴位进行注射,每周1次,连续治疗3个 月。
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患者腰部疼痛、僵硬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恢复正常工作 和生活。
病例三:偏头痛的治疗
患者情况
患者为年轻女性,长期患有偏头痛,头痛反复发作,影响工作和 生活。
治疗方法
选取太阳、率谷、风池等穴位进行注射,每周1次,连续治疗2个 月。
虽然穴位注射疗法使用的 药物多为局部用药,但仍 有可能产生过敏反应,需 要密切观察。
与其他疗法的比较
与药物治疗比较
穴位注射疗法虽然使用药物,但 药物剂量较小,且直接作用于病 变部位,相比口服或注射药物治
疗副作用更小。
与针灸比较
穴位注射疗法结合了药物治疗和穴 位刺激的优点,能够更快地发挥治 疗效果,且作用更为持久。
不孕不育
穴位注射疗法在辅助治疗不孕不育方 面有一定疗效,通过调节内分泌和生 殖系统功能,促进受孕。
儿科疾病的治疗
小儿腹泻
穴位注射疗法可用于治疗小儿腹泻,通过刺激相关穴位,调节肠道功能,缓解腹泻症状。
小儿营养不良
穴位注射疗法有助于改善小儿营养不良状况,通过调节脾胃功能,增加食欲,促进营养 吸收。
04
软组织损伤
穴位注射疗法对外科软组织损伤具有显著疗效,如肌肉拉伤、肩周炎等,通过 穴位刺激和药物作用,促进软组织修复。
腰椎间盘突出
穴位注射疗法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和神经压迫症状,改善局部血液 循环,促进炎症消退。
妇科疾病的治疗
痛经
针对痛经等妇科疾病,穴位注射疗法 能够调节子宫收缩,缓解疼痛,改善 月经周期。
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患者偏头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发作频率降低,生活质 量得到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穴位注射,是在穴位中进行药物注射,通过针刺和药液对穴位的刺激及药理作用,从而调整机体功能,改善病理状态的一种治疗方法。

(一)常用药物
根据病情需要,选用各种供肌肉注射的中西药物。

常用的有5-10%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抗菌素、维生素B1、B12、阿托品、0.5-1%普鲁卡因、各种组织液及当归、川芎、板兰根等多种中药注射液。

(二)操作方法
根据注射部位的具体情况和药量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后,将针头按照毫针法的角度和方向的要求迅速进入皮下或肌层的一定深度,并上下提插出现针感后,若回抽无血,即将药物注入。

注射剂量:因药物及注射部位不同而有差异,如四肢及腰部肌肉丰厚处,可注入5-10%葡萄糖液10-20毫升,而头面及耳部等处,一般只注0.3-0.5毫升;中药浸出液可注入1-2毫升;抗菌素或其他药物,以原药物剂量的1/5-1/2为宜。

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适应范围
多用于咳嗽、哮喘、痹症、胃痛、腰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软组织扭挫伤、神经衰弱、肠炎、菌痢等。

(四)注意事项
1.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配伍禁忌、副作用和过敏反应。

凡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如青霉素等),必须先作皮试,副作用较严重的药物,应谨慎使用。

2.一般药液不宜注入关节腔、脊髓腔和血管内。

这些药液误入关节腔,可引起关节红肿、发热、疼痛等反应;误入脊髓腔,有损害脊髓的可能。

3.在主要神经干通过的部位作穴位注射时,应注意避开神经干,或浅刺以不达到神经干所在的浓度为宜。

如针尖触到神经干,患者有触电感,要稍退针,然后再注入药物,以免损伤神经。

4.注射躯干部,不能过深,防止刺伤内脏。

孕妇的下腹、腰骶部及合谷、三阴交等穴一般不宜作穴位注射,以防引起流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