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区测量贯通设计分解
浅谈煤矿井下贯通测量设计方案

浅谈煤矿井下贯通测量设计方案本文通过煤矿井下贯通测量设计方案的选定,在乌苏四棵树煤矿二号井井下巷道贯通测量方案的应用,概述其效果。
实验证明此项设计的选定对在煤矿井下测量技术质量提升效果明显。
标签:贯通测量设计;方案;效果明显1 工程概况二号斜井A507工作面开切巷贯通工程分别由A507工作面运输顺槽、轨道顺槽、开切巷三部分组成。
由二号斜井综掘队施工,A507轨道及运输顺槽同时采用A5材料下山巷永久导线点C31、C32、和C33为基准开始进行测量工作,A507工作面运输顺槽按设计要求以方位α=122°40′掘进至520m处停止向前掘进,然后开口布置开切巷,开切巷掘进至55m时停止掘进,A507轨道顺槽以方位角α=122°40′掘进至502m处,与开切巷贯通,该附和导线全长1252m。
最后贯通确定为单向贯通。
2 作业目的二号斜井A507工作面开切巷是根据井巷工程设计为A507工作面回采服务的必掘巷道,贯通允许偏差值为中线允许偏差0.3m,高程允许偏差0.1m,因巷道顺煤层顶板沿自然坡度掘进,故腰线设放不做考虑。
此巷作为后期回采工作面,届时需安装前、后刮板运输机、采煤机及液压支架,根据安装需要,掘进期间必须保证巷道施工质量,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贯通时必须保证按贯通设计要求精确贯通。
3 贯通方案的选择为了确保该贯通的顺利完成,我们运用了先进的测量手段为A507工作面开切巷的贯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利用TDJ2E型经纬仪进行三角高程测量,再用GTS.332N型全站仪对导线点进行多次复测,同时在此基础上标定中线(激光指向),A507轨道、运输顺槽及开切巷均沿煤层顶板掘进。
3.1 三角高程水平角观测、距离测量及限差要求3.1.1 水平角观测方法采用北京产TDJ2E型经纬仪,用两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如限差值大于规定范围,必须重新架设、对中、整平仪器,重新复测,使测角精度达到规范要求。
3.1.2 各测回间度盘整置位置σ用下列公式计算①DJ2级仪器σ=180°(j-1)/m+i′(j-1)+ω(j-1/2)/m②DJ6级仪器σ=180°(j-1)/m式中m——测回数;J——测回序号(j=1、2、……m);i′——水平度盘最小间隔分划值,DJ1级仪器为4′,DJ2级仪器为10′;ω——测微盘分格数(或格值),DJ2级仪器ω=600″。
第三章 贯通工程测量基本方法

(2) 计算标定数据: ① 贯通巷道中心线AB的坐标方位角α
AB为:
α
AB=arctg((yB-yA)/(xB-xA))
(5-4)
② 计算AB边的水平长度lAB为: lAB=(yB-yA)/sinα
AB=(xB-xA)/cosα AB
=((xB-xA)2+(yB-yA)2)1/2
(5-5)
③ 计算指向角β A 和β B 。由于经纬仪水平度量的刻 度均沿顺时针方向增加,所以在计算A点和B点的指 向角时,也要按顺时针方向计算。 A点:β A=∠CAB=α
这时的测量工作内容简述如下: (1) 进行地面连测,建立主、副井和3号井的近井点。 地面连测方案可视两井间的距离和地形情况以及矿上 现有仪器设备条件而定。 (2) 以3号井近井点为依据,实际标出井筒中心(井中) 坐标,指示井筒由地面向下开凿。 (3) 通过主、副井进行联系测量,确定井下导线起始边 的坐标方位角及起始点的坐标。
第一节 概 述 一、 贯通和贯通测量 一个巷道按设计要求掘进到指定的地点与另一 个巷道相通,叫做巷道贯通,简称贯通。
采用两个或多个相向或同向掘进的工作面掘进 同一井巷时,为了使其按设计要求在预定地点正确 接通而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贯通测量。 可加快施工进度,改善通风状况与劳动条件, 有利于矿井开采与掘进的平衡接续,加快矿井建设。
两井之间贯通中央回风上山:
图5-14为某矿中央回风上山贯通立体示意图, 该矿用立井开据,主副井在-425m水平开掘井底 车场和水平大巷。风井在-70m水平开掘总回风巷。 中央回风上山位于矿井的中部,采用相向掘进,由 -425m水平井底车场12号石旋岔绕道起,按一定 的倾角向上掘进,并同时由-125水平的2000石门 处向下掘进。
大旗煤矿贯通测量设计(4月20日修改定稿)

兴文宏能煤业有限公司大旗煤矿井巷贯通测量设计编制:李春生二〇二〇年四月二十日会审意见大旗煤矿井巷工程贯通测量设计( 2020年4月20日)一、工程概况:地奥能源公司大旗煤矿是年设计生产能力45万吨的新建矿井,井田东西长约6.6km,南北宽约1.3km,井田面积约8.5平方公里。
矿井开拓方式为平硐开拓,从矿井的开拓方式布置图中获知,矿建时期井巷工程有五个主要井巷贯通工程,即:第一个是1008进风井与1022回风井之间的贯通,贯通导线周长约2000 m(贯通距离为1400m);第二个是主井平硐与+1008m进风井在+700水平一采区轨道上山下部车场的贯通,贯通导线周长约11200 m(贯通距离为4500m);第三个是一采区轨道上山与一采区通风上山在通风上山上的贯通,贯通导线周长约2000 m(贯通距离为900m);第四个是一采区轨道上山与一采区行人上山的贯通,贯通导线周长约2000 m(贯通距离为900m)第五个是一采区轨道上山与一采区运输上山的贯通,贯通导线周长约2000 m(贯通距离为900m)这五个贯通巷道均采用全断面掘进、一次成巷,相向掘进进行贯通。
主要贯通工程井筒的设计参数为:1、主井平硐设计参数:井口中心的平面坐标:X=313209.9m,Y=35510797.1m;井口中心的高程坐标:Z=693.1m;井口中心线的坐标方位角:а=160°井筒掘进断面:S′=14.4m2井筒净断面:S=12.6m2井筒水平长:D=2890m2、+1008米进风井井筒设计参数:井口中心的平面坐标:X=3117129.2m,Y=35509347.4m;井口中心的高程坐标:Z=1008.1m;井口中心线的坐标方位角:а=50°井筒掘进断面:S′=16.2m2井筒净断面:S=12.3m2井筒水平长:D=150m二、贯通测量方案设计(一)贯通测量方案的选择大旗煤矿建井时期有五个主要井巷贯通工程,测量贯通工作任务时分繁重,这五个贯通测量工程的贯通导线周长都在2公里左右,均为重要井巷贯通工程,其中主井平硐与+1008米进风进的贯通导线周长为11.2公里,贯通距离达4.5公里,属大型贯通工程,为了确保贯通测量工作的有序进行,按照《煤矿测量规程》的规定,对于贯通距离大于3公里的井巷贯通工程必须进行贯通测量设计和贯通误差预计。
矿井贯通工程测量设计方案报告

矿井贯通工程测量设计方案报告一、贯通工程概况+875风井贯通工程是**煤矿年度掘进生产的重要工程。
该风井的顺利贯通是我矿技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此风井贯通导线全长3000米以上,贯通长度400米,方向117°10′00″,坡度5‰,属于大型贯通.贯通施工任务由掘二队完成,预计今年12月份贯通,贯通点坐标号(X=3123504.503,Y=35496469.716,H=802.35).根据风井的用途及矿委的要求,贯通点的水平重要方向偏差不超过500MM,垂直方向偏差不超过300MM.二、贯通测量方案设计根据《煤矿测量规程》要求、参考《煤矿测量手册》将本次贯通设计方案分成贯通地面测量、井下测量〔含联系测量〕二部分〔参见贯通误差预计图〕。
具体方案为:以鑫隆煤矿GPS点DJ点、**煤矿GPS点LC25点为基准测一组7″级闭合导线至+875风井口。
同样以鑫隆煤矿GPS点DJ点、**煤矿GPS点LC25点为基准测一组五等闭合水准环线至风井口。
选风井、主井附近一边〔DJ~Ⅲ、LC25~I〕作为本次风井贯通的导线起始边分别向风井井口、800回风平巷,形成独立闭合导线网。
同样以I、Ⅲ作为本次风井贯通的高程起算点分别向风井井口、井底布设,形成独立高程闭合网。
三、技术设计和作业依据(1)《煤矿测量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制定,1989年7月1日开始执行。
(2)《煤矿测量手册》中华统配煤矿总公司生产局组织修订,1990年版。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编,建设部批准。
2008年5月1日实施。
(4)《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B/T16818-2008),2008年12月1日实施。
第一部分贯通测量井下部分技术要求1、井下平面测量井下平面测量:井下平面测量按7″级闭合导线布设。
以+875风井附近DJ~Ⅲ边作为起始边(施测前全站仪对其进行检校,在可靠的前提下方可作为本次导线的起始边),施测闭合导线起至总回风井底落平点→碛头、LC25~I起沿主井→810回风平巷→碛头。
贯通测量设计书

贯通测量设计书周辉一、贯通工程概况:1462(3)工作面〈图号为PSK-14623-09〉是我矿2007年的接替面。
该面运顺长1509.721m,轨顺长1511.811m,开切眼长200m。
顺槽方位为285°23′45″ ,开切眼方位为15°23′45″。
该工作面为沿空送巷,1462(3)工作面轨道顺槽中与1452(3)工作面运输顺槽中之间距离为10.801M。
工作面由掘进一队采用综掘施工,预计本工作面将于2007年贯通,贯通点在轨道顺槽距开切眼80m处。
二、贯通工程要求:巷道跟煤层顶板按中线施工,根据巷道用途及矿总工程师要求,巷道贯通相遇点处的中线偏差不超过300mm。
三、贯通测量方案选定:1.选定测量路线:本次贯通导线全长4000余米。
7″级控制导线从控制导线KT2-A1 边开始经西二轨道下山、西二轨道下山二车场、1462(3)运顺进料巷到达1462(3)运输顺槽开窝处,又经西二东回风煤下山、1452(3)运顺联巷到达1462(3)轨道顺槽开窝处,然后每隔300~500m向前延测一次,整个贯通导线独立两次施测到预计贯通停头位置。
巷道施工采用激光指向,30″级施工导线每100米至少施测一次,并根据施测结果及时调整巷道方向,使其与设计方位一致。
2.井下平面测量:(1)水平角观测采用的仪器及作业要求如下表:导线类别仪器观测方法按导线边长分(水平边长)15m以下15m~30m 30m以上对中次数测回数对中次数测回数对中次数测回数7″T2 测回法3 3 2 2 1 230″J6 测回法1 1 1 1 1 1注:①测回间变换度盘读数(n为测回数)。
②多次对中时,每次对中测一个测回。
(2)倾角小于30°的井巷中水平角观测限差如下:仪器级别同一测回中半测回互差两测回间互差两次对中测回间互差T2 20″12″30″J6 40″在倾角大于30°的井巷中,各项限差可为表中的1.5倍。
矿山测量中的两井贯通测量分析

2 井 巷 贯 通 允 许 偏 差 的 确 定
井 巷 贯 通 一般 分 为一 井 内 巷道 贯通 、两 井之 间的 巷 道 贯 通 和 立
井贯通 3种 类型。凡是 由一条导线起 算边开始 , 能够敷设 井下导线 关键词 : 矿山测量 两井贯通 测量分析 到达贯通巷道 两端 的,均属于一井 内的巷道贯通。两井间的巷道 贯 0 引 言 通 ,是指在 巷道 贯通前 不能由一条起算边 向贯通巷道 的两端敷设井 贯通 测量 ,尤其 是 大 型 巷 道 贯 通 测 量 是 矿 山测 量 工 作 的 一 项 重 下 导 线 , 只 能 由 两 个 井 口 , 过 地 面 联 测 、 系测 量 , 而 通 联 再布 设 井 下导 要工作 , 贯通 工程 质量的好坏 , 直接关 系到整个矿井 的建设 、 产和 线 到待贯通巷道两端 的贯通。立井贯通主要包括从地面 及井下开 凿 生 经济 效益 , 为了加 快矿井的建设速度 、 缩短 建井周期、 保证正 常的生 的 立井 贯通 和 延 深 立 井 时 的贯 通 。 产接替和提高矿井产量 , 常采用 多井口或多头掘进 , 经 这样就会 出现 贯 通 巷 道 接 合 处 的 偏 差 值 , 能 发 生 在 3个 方 向上 : 平 面 内 可 水 两井间或井 田的长距离巷道贯通测量 ,所以两井间贯通测量就成 为 沿 巷 道 中线 方 向上 的长 度 偏 差 、 平 面 内垂 直 于 巷 道 中线 的 左 、 偏 水 右 了矿 井 生 产 中必 不 可 少 的 一 项 工 作 。 差 、 竖直面 内垂直于巷道腰线 的上、 下偏差 , 这三种偏差中 , 第一种 1 两 井 间贯 通 的 原 则 偏差只对贯通在距离上有影响 ,对 巷道质量没有 影响;后两种偏差 目前 国内外两井贯通理论比较成熟,两 井问贯通 必须遵循 以下 和对于巷道质量有直接影响 , 以又称为贯通重要方向的偏差 。 所
煤矿井下导线测量贯通设计与总结

xx煤业有限公司10203工作面贯通测量设计书XX煤业有限公司地质测量科二0XX年X月X日设计审批栏一、工程概况 (1)二、测量方案设计 (2)1、设计点坐标 (2)2、起算点成果表 (3)3、施测方案设计 (3)三、井巷贯通相遇点的误差预计 (7)1、误差参数的确定 (7)2、假定坐标系的选定,贯通重要方向的选取 (7)3、贯通点在贯通水平方向上的误差 (10)4、贯通点在贯通竖直方向上的误差 (11)5、其他注意事项 (12)四、贯通误差预计平面示意图五、贯彻学习记录 (13)、工程概况二、测量方案设计2起算点成果表3施测方案设计三、井巷贯通相遇点的误差预计1、误差参数的确定测角中误差:7〃;测距中误差:(2+2D)mm;2、假定坐标系的选定,贯通重要方向的选取设Y轴为贯通重要方向,取Y'轴正向为垂直于回风顺槽方向(坐标方位角0°0'0〃),X'轴正向选定在回风顺槽掘进反方向(坐标方位角90°0'0〃),与Y轴垂直,以贯通点K为坐标原点,建立误差预计直角坐标系。
3、贯通相遇点的在水平方向上的误差预计1)10203回风顺槽导线引起K点在X轴上的误差(1)导线测角误差引起K点在X轴上的影响= ±0.079m(2)量边误差:M J m 2 cos2x运" l= ±0.003m(3)各项测量工作均独立观测两次,故10203回风顺槽导线引起K点在X轴上的误差为203回风顺槽导线引起K点在X轴上的误差为M xk^=土 J M , 2 M什±0.056mX,]22)10203胶运顺槽导线引起K点在X轴上的误差(1)导线测角误差引起K点在X轴上的影响(2)量边误差:= ±0.003m(3)各项测量工作均独立观测两次,顾10203胶运顺槽导线 引起K 点在X 轴上的误差为M xkS = ±qM ,2 M -点= 士0.071m3)上述两条顺槽误差引起K 点在X 轴上的综合误差 4)取两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则M = 2M =±0.180m < ±0.2m 误差预计结果说明所采用的测量方案是可行的。
矿山测量中贯通工程测量浅议

矿山测量中贯通工程测量浅议提纲:一、贯通工程测量的定义及其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二、贯通工程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三、贯通工程测量的精度控制四、贯通工程测量在矿山开采中的作用与意义五、贯通工程测量的发展趋势一、贯通工程测量的定义及其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贯通工程测量是指在隧道、地铁、水利工程等工程建设中,通过地下钻孔等手段,将两个不同位置的隧道、矿井等地下工程互相连通的过程。
贯通工程测量在矿山测量中也有广泛应用。
矿山开采具有深、大、长等复杂难度,需要进行贯通工程测量才能实现矿山井区之间的联系,加快矿山开采进度,提高矿山开采效率。
二、贯通工程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贯通工程测量的方法包括地下钻探、地下爆破、液压钻机等。
贯通工程测量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准确测量钻孔的位置、长、深和倾角等参数;其次,要保证钻孔的交点位置准确符合设计要求;最后,需要对贯通后的隧道、井巷进行精确测量,确定贯通后的地质情况和巷道形状,保证隧道、井巷的质量和安全。
三、贯通工程测量的精度控制贯通工程测量的精度控制非常重要,一个小误差可能会导致整个工程的失败。
因此,贯通工程测量的精度控制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根据工程的大小、难度、不同的测量方法和设备选用不同的精度标准。
同时,在实际测量中,还需要遵循测量精度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设计合理的测量方案,采用高精度仪器设备,加强质量控制等。
四、贯通工程测量在矿山开采中的作用与意义贯通工程测量在矿山开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首先,贯通工程测量可以实现矿山井区之间的联系,使矿山开采进度加快,提高开采效率。
其次,贯通工程测量可以掌握贯通地点的地质情况和倾向,对矿山的合理规划、开采进度和矿区资源的利用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最后,贯通工程测量也有利于矿山开采后期的巷道维修和矿山的整体规划。
五、贯通工程测量的发展趋势贯通工程测量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测量技术的不断提高。
随着现代化测量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贯通工程测量的精度将在不断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辰矿业有限公司齐克勒克煤矿井巷工程贯通测量设计规程名称:一采区贯通测量设计编制:陈军编制单位:重庆川九公司第二十一项目部编制时间:二〇一三年六月三十日第1页作业规程审批表工程名称:齐克勒克煤矿一采区贯通测量设计编制人:陈军技术负责人:熊德发施工单位:重庆川九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第二十一项目部编制时间:2013年6月30日项目部会审意见部门意见签字时间部门意见签字时间工程部通风机电部调度室地测安全经理机电经理生产经理项目总工项目经理会审意见:作业规程报审表工程名称:齐克勒克煤矿1#井致:新疆天阳建筑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单位)我方已按照要求编制的齐克勒克煤矿一采区贯通测量设计,经我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检查。
承包单位(章)项目经理:日期: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项目监理机构:总监理工程师:日期:第3页作业规程报审表工程名称:齐克勒克煤矿致:新疆拜城县天辰公司齐克勒克煤矿(建设单位)我方已按照要求编制的一采区贯通测量设计,经我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检查。
总工程师审查意见:总工程师:日期:项目经理审核意见:矿长:日期:机电项目经理审核意见:机电项目经理:日期:安全项目经理审核意见:安全项目经理:日期:生产项目经理审核意见:生产项目经理:日期:第 5 页齐克勒克煤矿井巷工程贯通测量设计( 2013年6月30日)工程概况:1、井上下对照关系情况表 水 平 (m )+1960m工 程 名 称一采区+1960m 水平轨道石门地面井口标高(m ) +2045m 井下巷道开口标高 (m ) +1964m 地面相对位置对掘进巷道的影响 地面为荒山丘陵,对掘进无影响。
一、地形地貌矿区地形总趋势为南、北高中部低、西高东低的槽状地形,区内沟谷不发育,仅有一条沿煤层走向的东西向较大冲沟,该沟谷只有雪融季节和降雨时才有水流,向东汇入梅斯布拉克河、向西汇入喀拉苏河;地形坡度一般在5°—40°之间,海拔高度1960-2200m ,相对高差240m ,属于中低山区地貌。
二、地震矿区位于天山活动带附近,地震活动频繁,据调查自1947年至今,在矿区附近曾发生过4次6-7级地震;根据国家地震带烈度区划表,该区属7度烈度带;现矿井口及工业广场、居民住宅均分布在冲沟两侧,目前矿区内建筑物多属简易建筑,抗震能力差,当地震发生时易发生地裂等地质灾害,对附近建筑物及煤矿生产均构成威胁,矿区南部山体较陡,易产生岩体垮落、崩落;因此建议煤矿在修筑工业广场及矿井设施和居民区时应尽量避开陡峭山体,并加强抗震和防震能力。
三、构造1、矿区为向南倾斜的单倾构造(与区域构造的方向一致),地层走向近东西,地层倾向178°-184°,地层倾角在80°-89°之间,为急倾斜地层,含煤地层及煤层沿走向、倾向角度变化不大,煤层产状较稳定。
2、无大的断层,仅在矿区中部发现一条小型平推断层,编号为f1,该断层在矿区范围延伸300m,断层面倾向东92°左右,倾角85°左右,平推断距21m,上盘(东)向北平移21m,梅斯布拉克煤矿四号井一、二水平东巷见该断层;该断层地表出露较好,根据侏罗系底板砂砾岩标志层、老底砂砾岩标志层平移断距可以直接量取;矿区没有岩浆侵入,构造类别属于第二类“中等”构造类型。
3、地质构造对掘进的影响:遇F1断层停掘,作为与老窑之间的隔离煤柱,遇褶曲见煤层掘进,加强支护管理,防治冒顶堵塞巷道,无陷落柱、火成岩对掘进的影响。
4、岩层东西走向约N90°,NS倾N82ºS,主要为细砂岩、粗砂岩。
天辰矿业公司齐克勒克煤矿是年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的新建矿井,井田东西长约1.6km,南北宽约0.6km,井田面积约8.5平方公里。
矿井开拓方式为平硐开拓,其一井巷贯通工程,为一采区+2045-+1960水平的轨道上山与一采区轨道上山下部车场的贯通,贯通导线周长约3700 m(贯通距离为1600m);贯通巷道采用全断面掘进、一次成巷,相向掘进进行贯通。
主要贯通工程井筒的设计参数为:1、主井平硐设计参数:井口中心的平面坐标:X=4665498.500m,Y=27598584.072m;井口中心的高程坐标:Z=1965.468m;井口中心线的坐标方位角:а=354°井筒掘进断面:S′=12.85m2井筒净断面:S=11.89m2井筒水平长:D=386m2、+2045米进风井井筒设计参数:井口中心的平面坐标:X=4665984.675m,Y=27599322.986m;井口中心的高程坐标:Z=2055.054m;井口中心线的坐标方位角:а=180°井筒掘进断面:S′=7.16m2井筒净断面:S=6.56m2井筒水平长:D=180m一、贯通测量方案设计(一)贯通测量方案的选择主井平硐与+2045米进风井之间的贯通为两井间的贯通工程,井巷贯通距离约1.6km,地面联测导线2.1km,贯通导线全长约3.7km。
根据井巷施工计划安排,在两井间的贯通路线方案选择上,可根据井巷施工的实际进展情况,选择主要施工路线作为贯通误差预计的方案。
贯通处为一采区轨道上山下部车场,即:从主井近井点D5开始,一个掘进工作面分别沿主井平硐386米、机轨回巷650米、一采区轨道上山下部车场170米掘进至轨道上山下部车场转弯完和另一个掘进工作面沿+2045水平进风井140m、一采区轨道上山上部车场及绕道40米、一采区轨道上山193米相向掘进在+1960m水平一采区轨道上山落平之后54米的位置贯通。
按照工程施工计划,预计贯通时间为2013年8月。
(二)贯通测量误差预计1、贯通相遇点的允许偏差确定根据《规程》规定,结合工程需要,考虑到贯通相遇点所处的位置为采区轨道上山、运输上山、通风上山,这些巷道均为主要巷道,经与矿技术负责人、生产技术部门共同研究,项目经理同意,贯通相遇点K在水平重要方向上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0.5m,在高程方向上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0.3m。
2、地面与井下联系测量方案齐克勒克矿区所在区域为高山地区,地形复杂,气候条件变化无常,通视条件差,难以满足四等控制的布网要求,且矿区范围内只有国家四等点和一第7页级点,因此,根据井田区域的具体情况,决定在主井口与2045进风井之间采用一级(5″)光电导线作为贯通联系测量,同时将光电导线作为三角高程导线,按四等水准的要求将三角高程控制作为矿区高程的首级控制,在测角和测距中按四等光电导线要求施测,以满足四等水准的精度要求。
联系测量线路的选择从主井工业广场135地质队布设的D6、D5为起始点,沿北偏东大约20°~30°的方向选择观测线路,按5″导线的要求进行布点。
5秒控制线路长2.1公里,共敷设了六个控制点(FD1、FD2、FD3、FD4、FD5、FD6)。
为满足贯通测量的需要,在井巷贯通工程施工期间分别在主井和进风井附近敷设1至2个近井点(根据导线点的通视条件布置)作为向井传递导线的联测点。
⑴面控制测量采用拓普康全站仪,施测按5″光电测距导线要求独立观测两次,观测技术参数要求:测距相对中误差1/30000;测角中误差±5″;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20000;水平角观测4个测回,方位角最大闭合差。
⑵水平角观测限差:半测回归零差8″,一测回内2c互差13″,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9″;⑶竖直角观测中丝法对向观测2个测回,倾斜角互差15″,指标差互差15″,对向观测高差较差±100s,高程闭合差(S—边长公里数)。
⑷光电测距2个测回(一测回读数四次),一测回最大互差10mm,单程测回间最大互差15mm,往返测或不同时间互差±√2.(2+2ppm.D)。
3、井下平面控制测量井下贯通导线分别从主井近井点临2→主井平硐→机轨回巷→一采区轨道上山下部车场→贯通相遇点K和另一掘进工作点+2045进风井近井点F临→+2045措施斜井→+2045轨道石门→一采区轨道上山→一采区轨道上山下部车场贯通相遇点K。
井下导线共设计26个导线点,导线全长4.5公里,导线经过一条25°(一采区轨道上山长193米)的斜巷。
在导线点的布设时,在布点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使前后视的导线边相等,考虑到井下的特殊环第 9 页境和通视条件,导线边的长度一般布设为90米—300米为宜。
本设计的井下导线边长在15米以下的三条、15米—30米的一条、30米以上的21条,井下平面控制按7″光电导线布设,采用拓普康GTS-102全站仪测角和测距。
井下导线主要技术参数指标如下:测角中误差(″)一般边长(m )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闭(附)合导线 复测支导线±7 60—200 1/8000 1/6000 ±1540—1401/60001/4000井下导线水平角观测作业要求如下: 导线类别全站 仪型 号观测方法 按导线边长分(水平边长) 15m 以下15m ~30m30m 以上对中次数 测回数 对中次数 测回数 对中次数测回数7″ 拓普康GTS-102N 测回法33221215″ 拓普康GTS-102N测回法2 2 1 2 1 2注:①测回间变换度盘读数180°/n (n 为测回数)。
②多次对中时,每次对中测一个测回。
倾角小于30°的井巷中水平角观测限差如下:仪器级别 同一测回中半测回互差 两测回间互差 两次对中测回间互差 GTS-102N 20″ 12″ 30″ OS-60220″12″30″在倾角大于30°的井巷中,各项限差可为表中的1.5倍;在倾角大于15°或视线一边水平而另一边的倾角大于15°的主要井巷观测过程中水准气泡偏离不得超过一格,否则应整平后重测。
井下光电测距作业要求:⑴下井作业前,对测距仪进行检验和校正;⑵测定气压读至100pa,气温读至1°C;⑶每条边的测回数不得少于两个。
采用单向观测或往反(或不同时间)观测时,其限差为:一测回读数较差不大于是10mm,单程测回间较差不大于15mm;往返(或不同时间)观测同一边长时,化算为水平距离(经气象和倾斜改正)后的互差,不得大于1/6000。
(3)井下一级导线边长用全站仪测量,一测回四次读数,读数间较差不大于5mm 。
4、井下高程控制测量井下高程测量的线路与井下光电导线线路一致。
高程测量在斜巷采用三角高程测量,用拓普康GTS-102N全站仪测角和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对两点间的高差采取对向观测的方式来提高精度;井下平巷采用S3级水准仪和普通水准尺按等外水准进行施测。
井下高程控制作业技术要求:⑴巷三角高程测量技术要求垂直角观测精度要求:观测方法拓普康GTS-102(2″)拓普康OS-602(2″)测回数垂直角互差指标差互差测回数垂直角互差指标差互差第 11 页对向观测(中丝法) 1 — — 1 — — 单向观测(中丝法)215″ 15″215″15″⑵三角高程测量的仪器高和觇标高应在观测开始前和结束后用钢尺各量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