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米贯通测量设计书
贯通测量设计书

贯通测量方案制定
1、井巷贯通工程概况。
矿区分为主副斜井开采矿,主井用于运输,副井用于行人。
主井洞口为+310水平,副井+330水平。
现拥有+190、+150、+110水平运巷,各系统相互联系。
2、工程任务:要求在1#行人下山井与110-43#之间进行下山轨道贯通。
贯通导线总长度2004M,工程限差要求水平重要方向允许偏差0.5米,竖直方向0.2 米。
3、贯通方案确定:线路(1)1#井下山---1#洞口- (地面)---2#井洞口----2#下山----+110运输大巷---+110-43#运巷,导线总长2004M。
其中地面导线长392.2M,预计测站点数地面8个,井下16。
线路(2)1#+150人行通道----+150运输巷道----2采区150-110通风下山—2采区+110运输大巷--+110-43#运巷,导线长2350M。
预计测站点数井下30个。
线路1由于导线较直,控制点较少,误差预计较小。
线路2导线弯曲,控制点较多,误差预计较大。
故选择线路1进行导线贯通。
4、施工方案:2012年3月15日1#井+150水平往+110-43#进行下山施工。
用激光导向仪进行导向,预计到+110水平进行贯通。
5、贯通后水平重要方向偏差0.45M,竖直方向0.18M。
符合预计误差,符合标准。
6、定期监控记录表(见附页)。
贯通测量设计书

贯通测量设计书1、井巷贯通工程概况。
2、工程任务:要求在主副井与风井之间进行北翼轨道石门的贯通。
贯通长度1360.3米,工程限差要求水平重要方向允许偏差0.5米,竖直方向0.2 米。
采区现有两个二等三角点S03 和S09。
3、贯通测量方案的确定。
4、在地面采用GPS单频接收机布设E级GPS平面控制网(精度相当于四等导线网,不考虑起算点点位误差),将近井点1,近井点2,近井点3同S03和S09联测。
5、定向测量。
6、主副井采用两井定向。
风井采用一井定向,三角形连接法。
7、主井副井连续独立定向2次,风井独立定向3次。
8、井下导线测量。
X、主副井从FUI-2边开始沿巷道测设导线,至掘进点。
XI、风井从BFJ1-布设导线经北翼总回风巷北轨道回风上山采区岩石集中轨道巷掘进点K。
XII、测角量边采用莱卡5”防爆全站仪实施,每条边各复测4次,读数较差不得超过10mm.XIII、所有导线边均由不同观测者独立观测两次,取两次观测的角度和距离的平均值做为计算值(XIV、地面水准测量(XV、风井与主副井之间的水准测量布设环线水准路线按,等水准的要求施测( XVI、导入高程(XVII、采用长钢丝法导入高程,在定向投点工作结束后,钢丝上下做好标志,提升到地面后进行丈量(导入高程独立进行两次,互差不能够超过井深的1/8000。
如井下已经有导入高程点,需要再次进行高程导入,导入值和已知值进行比较如果再限差要求范围内也可以取二者的平均值作为井下点的导入高程。
XVIII、井下高程测量。
XIX、每隔300-500米设置一组高程点,在平巷中采用三等水准测量往返测,往返测高差较差不超过(km)。
斜巷中三角高程测量与导线同时始测,每条导线边两端点往返测高差互差不大于10mm+0.3mm为导线水平边长,以米为单位),每段三角高程导线的互差不应大于(L为导线长度,以千米为单位)。
XX、以上高程测量均独立进行两次。
XXI、贯通测量方法XXII、地面平面控制采用天宝GPS单频接收机布设E级导线施测。
巷道贯通规定

巷道贯通规定巷道贯通是采掘工作面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是事故的多发点。
为了确保顺利贯通和工程施工安全,结合我矿当前实际,现将有关事项规定如下:一、贯通的技术管理1、巷道贯通前,要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根据选定的测量方案和方法进行各项测量工作的施测和计算,以求得贯通到终点的坐标和高程。
各种测量和计算都必须有可靠的检核。
2、贯通距离大于3000米的贯通和其它重要贯通工程,须编制贯通测量设计书,进行误差预计,方案选择,绘制贯通导线设计图。
如果施工测量精度低于设计的要求,则需重新测量,以保证贯通误差不超过《煤矿测量规程》的规定。
3、贯通工程两工作面的距离在煤巷中剩余30米时,快速掘进于贯通前三天,测量主管部门要以贯通通知书的形式书面通知矿领导及有关部门及区队。
4、巷道贯通后,应立即测量贯通实际偏差值,计算各项闭合差,并对测量工作进行精度分析。
二、加强巷道贯通的安全管理1、巷道贯通必须由施工队编制贯通措施。
2、巷道贯通的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包括:防治瓦斯、放炮管理、防止冒顶、透水和警戒设置等内容。
通风部门在贯通前做好调整风流的准备工作。
在贯通过程中要打超前钻孔,以保证贯通准确无误。
贯通时,被贯通的巷道要保持正常通风,有监测系统的矿井迎头要设瓦斯监测探头,矿瓦斯监控室要随时观察瓦斯浓度变化,同时在贯通前没放一次炮都要事先检查瓦斯和通风情况,而且证明已符合规程要求时方准放下一次炮,直至贯通以后。
3、巷道贯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要由矿总工程师组织生产技术、安全通风、机电、计划统计等有关部门审核,由矿总工程师批准。
参加审查人员必须认真负责,落实责任,签字备查。
4、巷道贯通的安全措施要由施工队技术人员向工人贯彻,所有参加贯彻人员必须签字备查。
5、加强掘进进度的调度管理。
在两巷道贯通相距50米时,矿调度部门建立专门台帐,每天统计当日进度,贯通剩余工程量;当两巷道贯通相距20米时,必须停止一个工作面作业,做好调整通风系统的准备。
贯通工程测量设计书

贯通工程测量设计书贯通工程名称____875风井____编制单位:兴文县黄家沟煤矿2011年 7 月一、贯通工程概况+875风井贯通工程是黄家沟煤矿年度掘进生产的重要工程。
该风井的顺利贯通是我矿技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此风井贯通导线全长3000米以上,贯通长度400米,方向117°10′00″,坡度5‰,属于大型贯通.贯通施工任务由掘二队完成,预计今年12月份贯通,贯通点坐标号(X=3123504.503,Y=35496469.716,H=802.35).根据风井的用途及矿委的要求,贯通点的水平重要方向偏差不超过500MM,垂直方向偏差不超过300MM.二、贯通测量方案设计根据《煤矿测量规程》要求、参考《煤矿测量手册》将本次贯通设计方案分成贯通地面测量、井下测量〔含联系测量〕二部分〔参见贯通误差预计图〕。
具体方案为:以鑫隆煤矿GPS点DJ点、黄家沟煤矿GPS点LC25点为基准测一组7″级闭合导线至+875风井口。
同样以鑫隆煤矿GPS点DJ点、黄家沟煤矿GPS点LC25点为基准测一组五等闭合水准环线至风井口。
选风井、主井附近一边〔DJ~Ⅲ、LC25~I〕作为本次风井贯通的导线起始边分别向风井井口、800回风平巷,形成独立闭合导线网。
同样以I、Ⅲ作为本次风井贯通的高程起算点分别向风井井口、井底布设,形成独立高程闭合网。
三、技术设计和作业依据(1)《煤矿测量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制定,1989年7月1日开始执行。
(2)《煤矿测量手册》中华统配煤矿总公司生产局组织修订,1990年版。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编,建设部批准。
2008年5月1日实施。
(4)《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B/T16818-2008),2008年12月1日实施。
第一部分贯通测量井下部分技术要求1、井下平面测量井下平面测量:井下平面测量按7″级闭合导线布设。
以+875风井附近DJ~Ⅲ边作为起始边(施测前全站仪对其进行检校,在可靠的前提下方可作为本次导线的起始边),施测闭合导线起至总回风井底落平点→碛头、LC25~I起沿主井→810回风平巷→碛头。
贯通工程测量设计书

贯通工程测量设计书贯通工程名称_______ 875风井. ______编制单位:兴文县黄家沟煤矿2011年7月贯通工程概况+875 风井贯通工程是黄家沟煤矿年度掘进生产的重要工程。
该风井的顺利贯通是我矿技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此风井贯通导线全长3000米以上,贯通长度400米,方向117° 10’ 00〃,坡度5%。
, 属于大型贯通.贯通施工任务由掘二队完成,预计今年12 月份贯通, 贯通点坐标号(X=3123504.503,Y=35496469.716,H=802.35). 根据风井的用途及矿委的要求,贯通点的水平重要方向偏差不超过500MM垂直方向偏差不超过300MM.二、贯通测量方案设计根据《煤矿测量规程》要求、参考《煤矿测量手册》将本次贯通设计方案分成贯通地面测量、井下测量〔含联系测量〕二部分〔参见贯通误差预计图〕。
具体方案为:以鑫隆煤矿GPS点DJ 点、黄家沟煤矿GPS点LC 25点为基准测一组7〃级闭合导线至+875风井口。
同样以鑫隆煤矿GPS点DJ点、黄家沟煤矿GPS点LC 25点为基准测一组五等闭合水准环线至风井口。
选风井、主井附近一边〔DJ〜皿、LC 25〜I〕作为本次风井贯通的导线起始边分别向风井井口、800回风平巷,形成独立闭合导线网。
同样以I、皿作为本次风井贯通的高程起算点分别向风井井口、井底布设,形成独立高程闭合网。
三、技术设计和作业依据( 1 )《煤矿测量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制定,1989 年7 月1日开始执行。
(2)《煤矿测量手册》中华统配煤矿总公司生产局组织修订, 1990年版。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编,建设部批准。
2008年5月1日实施。
(4)《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B/T16818-2008), 2008年12月1 日实施。
第一部分贯通测量井下部分技术要求1、井下平面测量井下平面测量:井下平面测量按7〃级闭合导线布设。
煤矿测量贯通技术设计

任楼煤矿Ⅱ7226N底抽巷贯通工程技术设计任楼煤矿生产技术部二0一五年七月任楼煤矿Ⅱ7226N底抽巷贯通工程技术设计编制:审核:部长: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目录一、工程概述 (1)二、贯通工程的任务 (1)三、贯通测量的精度要求 (1)四、贯通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3)五、贯通工程技术方案设计 (4)六、贯通测量误差预计 (4)七、贯通测量方案的选择 (8)一、工程概述Ⅱ7226N工作面为任楼煤矿重要接替工作面,由于我矿为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特设计Ⅱ7226N底抽巷作为Ⅱ7226N工作面专用瓦斯抽排巷道,为下一步工作面的回采提供安全保障。
该巷道将与Ⅱ7224N 底抽巷C24贯通,贯通闭合线路全长约4000m。
为确保Ⅱ7226N底抽巷与Ⅱ7224N底抽巷顺利贯通,特编制《任楼煤矿Ⅱ7226N底抽巷贯通工程技术设计》。
二、贯通工程的任务1.根据贯通巷道的种类和允许误差,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并进行贯通测量误差预计;2.根据选定的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进行各项测量工作的施测和计算,以求得贯通导线点的坐标和高程,各种测量和计算都必须有可靠的检核;3.对贯通导线施测成果及定向精度等进行必要的分析,并与误差估算时所采用的有关参数进行比较。
若实测精度低于设计要求,则应重测;4.根据求得的有关数据,计算贯通巷道的标定几何要素,并实地标定贯通巷道的中线和腰线;5.根据掘进工作面的需要,及时延长巷道的中线和腰线,定期进行检查测量和填图,并根据测量成果及时调整中线和腰线;6.巷道贯通后,应立即测量贯通实际偏差,并将两边的导线连接起来,计算各项闭合差。
还应对最后一段巷道的中腰线进行调整;7.贯通完成后,对测量工作进行精度分析,作出技术总结。
三、贯通测量的精度要求贯通工程必须优化组合各项测量手段,提高各项测量工作的精度,将各项测量误差对贯通重要方向的影响降到最低。
根据《煤矿测量规程》要求,贯通相遇点的中线允许偏差≤0.3m,相遇点的竖直方向允许偏差≤0.2m。
毕业设计—贯通测量方案设计[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贯通测量方案设计[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1c68af0a6c30c2258019ecf.png)
贯通测量方案设计指导老师;吴湘平班级;测量0901学号;20099216115 姓名;蒋逢达目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芦北矿区概况 (4)区域构造位置以及特征 (4)井田构造特征 (5)2 贯通测量概述 (5)贯通测量 (5)井巷贯通允许偏差和误差预计参数 (6)贯通允许偏差的确定 (6)贯通测量误差预计 (7)3 第一贯通方案 (10)贯通测量方法 (10)贯通误差预计 (14)174 第二贯通方案 (18)贯通测量方法 (18)平面控制测量方案: (18)地下控制测量方案 (20)矿井联系测量方案 (21)地面及井下高程控制测量方案 (22)导入高程方案 (22)贯通误差预计 (23) (23)地下控制方案 (23)5 最优方案的选择 (27)在平面控制方面 (27)在井下控制方面 (28)6 结论和建议 (29)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A 译文..........................................................................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B 外文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贯通测量,尤其是大型巷道贯通测量是矿山测量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贯通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矿井的建设、生产和经济效益,为了加快矿井的建设速度、缩短建井周期、保证正常的生产接替和提高矿井产量,经常采用多井口或多头掘进,这样就会出现两井间或井田的长距离巷道贯通测量,所以两井间贯通测量就成为了矿井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4]。
煤矿工作面贯通测量设计说明书

11206工作面贯通测量设计说明书一、工程概述11206工作面是***煤矿的首采工作面,走向长2100m,切巷长170米,该工作面贯通距离约4500m。
巷道掘进分别由***煤矿综掘一队和综掘二队施工。
为了保证该巷道的准确贯通,受地质测量部承担了***煤矿11206工作面的贯通测量工作。
1. 2测量任务要求此次测量任务的主要要求是:利用***煤矿主井下导线起始边,分别对11206工作面上、下顺槽控制导线进行测量,等级为7″;利用***煤矿主井下的高程基准点,利用三角高程测量,对11206工作面上、下顺槽进行高程控制。
此次***煤矿11206工作面的贯通测量工作,由于上下顺槽全部采用“U”型钢支护,巷道应力很大,地质条件复杂,这将会给巷道顶板上导线点的设置、保存以及永久利用带来不便,将给此次贯通测量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
2、作业依据的《规范》及测量控制系统本次作业的依据为:(1)《煤矿测量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89.01;(2)本技术设计书。
二、贯通测量方案1、井下导线测量1.1井下起始边的检校测量采用日本尼康防爆全站仪对井下起始边进行检校,在该起始边可靠的前提下,作为导线测量的起始边。
1.2 井下导线测量井下导线采用日本尼康防爆全站仪按7″导线精度施测,水平角观测两个测回,边长观测两个测回,并进行往返观测,各种测量数据限差符合技术要求,平差计算导线坐标。
2、井下高程测量***煤矿主井井下高程测量以井下起始水准点为高程基点,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施测,观测垂直角2个测回,测斜距,精确量取仪器高。
三.误差预计1、误差预计所需基本参数的确定井下导线测角误差:根据《煤矿测量规程》规定,井下导线采用7″导线进行测量,取95.42/7==αm ″。
井下导线量边误差:根据尼康全站仪的测距标称精度m D =±(2+2×10-6D )进行估算量边误差的大小。
井下水准测量误差:根据《煤矿测量规程》规定,每千米水准测量的高差中误差的容许限差为50mm ,所以每千米水准测量的高差中误差m m hL 018.02250±=±=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贯通工程概况回风立井落底在9号煤顶板中,落底标高+339.5m,在标高+417.8m处布置煤仓上口通风巷,长度为25m。
在+417.8m标高以下设两个井底直煤仓,煤仓垂高45m,通过井底联络巷与副井井底车场相连。
自两个井底煤仓上口向东分布布置两条集中运输大巷,一条连接南运输大巷以12°上坡布置。
布置120m后,在上方40m处,与集中运输大巷垂直布置南运输大巷至F3,断层南部与井下巷道贯通。
另一条集中运输大巷以12°坡度向下布置229m后,沿2号煤层向北布置北运输大巷至F3断层南部煤柱处。
副立井见+339m水平后,布置副井井底马头门硐室及井底车场。
副立井井底标高为+311m。
副井底通过井底通风斜巷与井底车场绕道相通,在副井底设有井底水仓。
集中轨道大巷以22°坡度,与集中运输大巷平行向东布置,集中轨道大巷一端与井底车场相连,另一端在210m处向北布置北轨道大巷,沿9号煤布置。
在集中轨道大巷布置344m后,向南布置南轨道大巷,沿水平布置穿过R断层后,与南运输大巷平行,间距30m,沿9号煤布置至井田南部边界。
北回风大巷与北运输大巷平行布置,水平间距为30m。
南运输大巷于20l2年开始施工,竣工后作为全矿回风大巷使用,坡度一20。
,设计长度1Ol4m,由川煤队组织施工,现己施工完8l m,剩余工程量为933m。
南回风大巷于2012年开始施工,竣工前作为竣工后作为全矿回风大巷使用,坡度一20。
,设计长度l0l4m,由川煤队组织施工,现己施工完81 m,剩余工程量为937 m。
根据《规程》规定,两井贯通在贯通面上两中线允许偏差值为500mm,两井贯通巷道在贯通面上两腰线允许偏差为200mm。
第二节贯通要求要求巷道严格按照给定的中、腰线施工,根据巷道用途、测量、规范及总工程师的要求;巷道贯通点相遇外的中线偏差不超过25Omm,巷道贯通点的高差偏差不超过lO0mm。
第三节测设方案与观测方法l、选定测量路:本次贯通导线全长50OO余米。
全程15”级导线控制,整个贯通导线独立两次施测到预计贯通停头位置,巷道施工采用激光指向,每50m实测一次,并根据实测结果及时调整巷道方向、坡度、使其与设计方案一致。
2、测量方法:(1)本次贯通工程采用2”级全站仪测角、光电测距,采用一次对中两个测回,测回差不超过20”,取其平均值或是值,高程采用三角高程测量。
(2)为保证工程准确贯通,用全站仪测量放样,激光定向。
(3)贯通距离剩余1 0 0m时,及时联测复测,最后一次标定贯通方向时,两个相向工作面的距离不超过3 0M。
(4)贯通距离剩余3 0m,放样完毕后,及时下发贯通通知书,要求对组建立贯通进尺台账,严格执行边探边掘制度,剩余20m时采用小断面掘进,待贯通后再刷大到原设计断面。
3、为了提高贯通精度应做好下列工作A、施工前应对使用仪器进行检查鉴定。
B、水平角观测,目标照线绳,有风时要采用挡风措施。
测回法观测,用J2经纬仪一次对中(对中不超过lmm),观测一个测回。
若边长小于30米时,每测回对中一次,观测两个测回。
天顶距观测一个测回,观测限差执行《煤矿测量规程》规定。
C、距离测量一个测回,四次读数,计算时要加尺长改正(加、乘常数),边长要先投影到大地水准面,再投影在高斯面上。
D、在测量导线的同时量取仪器高、觇标高,两次丈量不差4mm时取中数。
还要量取本站的巷道左、右宽及巷道高。
4、贯通中应注意的事项A、做一张贯通测量实测图,比例尺1:50OO,每天在图上填绘掘进米数,当贯通距离剩余100—20O米前应向掘进单位、矿方单位下达贯通通知书。
B、本工程全部巷道贯通后,应将两侧导线、高程连接起来进行简易平差,计算方位角闭合差、测角中误差、坐标闭合差等。
C、在巷道贯通后量取实际偏差距离(量两中线间的铅垂距)。
D、计算各巷道终点(中线上)的坐标,再反算各巷道中心的实际方位和设计方位进行比较。
E、因施工和测量一旦引起巷道偏差值超限,应提出巷道修整计划。
第四节贯通误差预计l、绘制一张比例尺为l:200的误差预计图1)贯通相遇点在水平重要方向上的预计误差(1)地面导线测量误差引起K点在x1方向上的误差导线独立测量两次,则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m K Mx M k x 040.02056.02''±=±=±=平 贯通在水平重要方向上的预计误差M m M M k x x 080.0040.022''±=⨯±==平预 2)贯通相遇点K 在高程上的预计误差(1)地面水准测量引起的误差m L L m M hl H 021.02.401.010±=±=±=±=上(2)井下水准测量引起的误差m L L m M hl H 014.098.101.010±=±=±=±=水(3)井下三角高程测量引起的误差井下三角高程测量线路分两部分,其长度分别为11.5百米、8.9百米,其误差为:m L M hl H 033.07.85.110086.0m ±=+±=±=经(4)贯通在高程上的中误差m 042.0033.0014.0021.0222222±++±++±===经水上H H H HK M M M M(5)独立测量两次,则平均值的中误差为:m 029.02042.02±±±===水HK HK M M (6)贯通在高程上的预计误差m M M HK H 059.0m 029.022±=⨯±==预从误差预计的结果看出,采用以上的测量方法进行贯通测量,在水平重要方向上和高程上均未超过贯通的容许偏差,所以采用以上测量方法进行本次贯通完全可行。
第五节 贯通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1.联测及日常测量的内业计算必须有两人独立对算;测角误差引起的 m R M Y x 036.0216363620626552m ''2''±=⨯±=±∑上上=ββ±0.036m 其中∑R 2y ’由预计图上量得R y ’i 后求得,见表一 量边误差引起的m M L x 010.0076.40025.0a 2cos l 22'±=⨯±=∑±=•α上上 ∑lcos 2α’由图上用图解法量出后相加而得,见表二(2)井下导线测量误差引起得K 点在x ‘方向上的误差测角误差引起的m R M Y x 069.0413996920626572m ''2±=±=±∑下下=ββ井下量边误差引起的m M L x 003.0279.10023.0a 2cos l 22'±=⨯±=∑±α下下=(3)贯通在水平重要方向上的中误差m079.0003.0069.0010.0036.0'''2222222'±+++±++±===下上上ββx M L x M x M M K x (4)导线独立测量两次,则平均值的中误差为:m K Mx M K x 056.02079.02''±=±=±=平 (5)贯通在水平重要方向上的预计误差m 112.0056.022''±⨯±===平预K x x M M2)贯通相遇点K 在高程上的预计误差(1)地面水准测量引起的误差m L L M hl H 029.07.801.010m ±=±=±=±=上(2)井下水准测量引起的误差m L L M hl H 027.002.701.010m ±±±±====水(3)井下三角高程测量引起的误差井下三角高程测量线路分两部分,其长度分别为9.33百米、9.37百米,其误差为:m L M hl H 031.033.937.90083.0m ±=+±=±=经(4)贯通在高程上的中误差m 050.0031.0027.0029.0222222±++±++±===经水上H H H HK M M M M(5)独立测量两次,则平均值的中误差为:m M M HK HK 035.02050.02±=±=±=平 (6)贯通在高程上的预计误差m 070.0035.022±⨯±===预m M M HK H主副井贯通1)贯通相遇点K 在水平重要方向上的预计误差(1)地面导线测量误差引起K 点在x ’方向上的误差测角误差引起的m R M Y x 020.068863520626552m ''2''±=±=±∑上上=ββ其中∑R 2y ’.由预计图上量得R y ’i 后求得,见表三 量边误差引起的m M L x 015.0053.60025.0a 2cos l 22'±=⨯±=∑±=•α上上 ∑1cos 2a '由图上用图解法量出后相加而得,见表四(2)井下导线测量误差引起得K 点在x ’方向上的误差测角误差引起的m R M Y x 050.0219135320626572m ''2±=±=±∑下下=ββ井下量边误差引起的m M L x 0004.0182.00023.0a 2cos l 22'±=⨯±=∑±=•α下下 (3)贯通在水平重要方向上的中误差m 079.0004.0050.0015.0020.0''''22222222'±+++±+++±===下下上上L x M x M L x M x M M K x ββ2.Lq@-~~4、于60米时,采取两次对中仪器的方法来减少误差;3.观测过程中由于巷道风流过大,采取多次对中仪器及觇标的方法来减少误差;4.采取两人(复测)观测仪器来消除观测过程中存在的系统误差;5.在两巷道掘至距贯通点各50米处,不再成巷,待贯通后调整中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