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含解析)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含解析)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含解析)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解答题1.现有含杂质的氯化镁样品10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117g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求:(1)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2)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份固体样品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已确定该样品由氧化铁和铁粉混合而成.他们称取了13。

6g固体样品,用图1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测定的部分数据如图2所示.请计算:(1)固体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是克.(2)在上述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

1%)3.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测一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氢氧化钠溶液.步骤二:向20 克待测稀盐酸中逐滴滴入上述氢氧化钠溶液,并使用pH计记录溶液的pH 变化情况,绘制图象如图.(1)在步骤一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写出两种).(2)已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请结合图,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01%)(3)在往稀盐酸中逐渐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当溶液的pH达到2时,溶液中的溶质有.(用化学式表示)4.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若要制取1。

6g氧气,理论上需要该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5.乙醇俗称酒精,可用作医用消毒,也常作燃料.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2H6O+3O22CO2+3H2O.(1)23g乙醇完全燃烧需消耗多少克氧气?(2)乙醇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某实验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反应前质量(g) 4.68.8000反应后质量(g)00 6.65。

4a①表中a的值为.②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2H6O+11O2 CO2+ H2O+ CO.6.黄铜是由铜、锌组成的合金.为测定某种黄铜中锌的含量,取43.4g这种黄铜和质量分数为19.6%的硫酸溶液100g恰好完全反应,将未反应的铜过滤后得到112.6g溶液.试计算(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1)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7.在回收家电废品时,发现一种含铜和锌的合金.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测定样品中铜的含量时,取该样品25g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5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29.8g.请计算:(1)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g.(2)求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8.盐水选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巧妙的挑选种子的方法.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15%﹣﹣20%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为了测定某氯化钠溶液是否符合要求,取该溶液70g,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AgNO3溶液100g,恰好完全反应【已知: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AgCl)沉淀和硝酸钠】.过滤分离出沉淀的质量为28。

中考2019年山东省东营市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中考2019年山东省东营市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中考2019年山东省东营市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共40分.1至8题每小题3分,9至12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甘蔗榨汁B.自行车胎爆裂C.炭包吸附异味D.鲜奶制成酸奶2.(3分)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A.浓硫酸的稀释B.测溶液的pHC.倾倒液体D.取用固体药品3.(3分)2019年3月23是第59个世界气象日,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旨是呼吁大家关注气候变化,合理利用资源,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A.美团、网购等包装用品分类回收,综合利用B.用LED灯作为光源照明,少用空调,温控适度C.推广网络学习和无纸化办公D.过期食品因为含碳,一律焚烧处理4.(3分)夏季,鱼虾养殖池内常设置一些水泵,把水喷向空中,从化学角度分析,喷水的目的是()A.降低养殖池内水的温度B.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便于氧气溶解C.增加观赏性D.便于太阳照射,杀灭水中的病菌5.(3分)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华为“备胎芯片”全部转正,汽车上的备胎也是应对不时之需,汽车备胎中的橡胶与下表中的哪项材料类别相同()A D.D6.(3分)近期发生的火灾和爆炸事件恰人们敲响了安全警钟,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A.对发生的火灾,首先要尝试用水扑灭,同时考虑其它办法B.只要控制好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就能使之为我所用,造福人类C.加油站、加气站内拨打电话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D.明火附近避免喷洒空气清新剂或杀虫剂,以免引发火灾7.(3分)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8.(3分)近期,草地贪夜蛾虫害严重威胁我国玉米产区,农药甲维盐对其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已知甲维盐的化学式为C56H81NO15,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维盐由56个碳原子、81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5个氧原子构成B.甲维盐中氮、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120C.甲维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目前施用农药仍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9.(4分)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由许许多多的微观粒子按特定方式聚集而成B.物质的性质是决定物质用途的唯一因素,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C.常见金属的提炼难易程度和应用的先后顺序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D.同一反应在相同条件下,反应物的颗粒越小,反应越剧烈10.(4分)如图为金刚、石墨和C60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

2019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2019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2019年威海市初中学业考试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0-16 Na-23 S-3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制取物质的过程均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工业制氧气、实验室制氧气B.海水制“碱”、海水淡化C.以石英砂等物质为原料制玻璃、制高纯硅D.利用二氧化碳制干冰、制碳酸饮料2.威海牡蛎肉富含谷胱甘肽 (C 3H 17N3O6S )。

谷胱甘肽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下列关于谷胱甘肽的说法正确的是()A. 谷胱甘肽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 谷胱甘肽中氮元素与硫元紊的质量比是21:16C. 谷胱甘肽由碳、氢、氮、氧、硫原子构成D. 谷胱甘肽分子由碳、氢、氮、氧、硫元素组成3A.牛奶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pH变大B.等量的西瓜汁比苹果汁所含氢离子数多C.炉具清洁剂的碱性比鸡蛋清的碱性强D.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多喝苹果汁4.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同种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化学性质不同B.在干冰中,分子因相互作用而静止不动C.同种原子按不同方式结合,可以构成不同的物质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原子核发生了变化5)6.化学与健康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硫酸铜溶液浸泡粽叶,使粽叶变得鲜绿B.食品添加剂都对健康有害,应禁止使用C.误食重金属盐,可以喝大量的鲜榨果汁解毒D.适量食用加碘盐可以补充微量元素碘,预防甲状腺肿大7.打火机是常用的点火工具,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打火机的制作材料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B.打着火后,铁制挡风罩没有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C.松开开关即可熄灭火焰,其灭火原理与森林着火时设隔离带的灭火原理相同D.燃料丁烷是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属于化石燃料8.科学理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科学家们传承前人的正确观点,纠正错误观点,形成科学理论.关于原子结构的学说有:①在球体内充斥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②原子是可分的③原子呈球形④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⑤原子中有带正电的原子核⑥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其中经过卢瑟福传承和发展后形成的观点是()A.②③④⑤⑥B. ①②③④C. ④⑤⑥D. ⑤⑥9.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与乳化作用相比,溶解能使物质混合的更均匀B.20℃时,50g水中溶解了15g硝酸钾,则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0gC.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不随水的质量改变而改变D. 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水后,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1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将表面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B.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C.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锌粉D.向稀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4小题,共43分)11.元素组成万物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元素周期表迎来了它150周岁的生日.(1)人们很早就意识到物质都是由几种亘古不变的基本成分-----“元素”组成的.①古人曾认为水是组成物质的元素之一,在你学过的知识中能说明“水不是元素”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______。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计算题(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计算题(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综合计算题(一)1.(18某某)尿素[CO(NH2)2]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工业上制备反应如下:CO2+2NH3CO(NH2)2+H2O,请计算:(1)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生产6t尿酸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是多少?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答案】(1)46.7%t。

【解析】(1)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6.7%(2)设理论上需要氮气的质量为x。

CO2+2NH3CO(NH2)2+H2O3460x6tx tt。

2.(18某某)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可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为乙醇(C2H5OH)燃料,化学方程式为2CO2+3H2O C2H5OH+3O2。

研究显示,一升“人造树叶”每天可从空气中吸收968gCO2。

(1)一升“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是________?(2)若每天一棵树平均可吸收2,则一升“人造树叶”吸收的CO2相当于_______棵树吸收的CO2。

【答案】(1).506g(2).20【解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

(1)设一升“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为x。

2CO2+3H2O C2H5OH +3O28846968gxx=506g(2)968g÷48.4g=20答:(1)一升“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是506g;(2)若每天一棵树平均可吸收2,则一升“人造树叶”吸收的CO2相当于20棵树吸收的CO2。

3.(18某某)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中和73g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计算:(1)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5%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需要水__________克.(2)当a为80g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答案】(1)50(2)3.8%【解析】(1)设需要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质在稀释前后质量不变。

100g×5%=(100g-x)×10%x=50g;(2)根据图像可知,当a为80g时,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中考化学1轮复习专题17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析版)

中考化学1轮复习专题17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析版)

专题17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知识网络】设未知数写出化学方程式并配平化学方程式计算基本步骤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列出比例式,求解答题【考点梳理】考点一、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格式和步骤1.化学方程式的一般解题步骤:(1)根据题意设未知数。

(2)根据题意正确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题意找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和未知量。

(4)按正确比例关系,列出比例式,计算未知数的值。

(5)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后,简明地写出答案。

2. 化学方程式计算基本格式:要制取4克氢气,需要多少克锌?解:设需要锌的质量为x。

Zn + H2SO4 ==== ZnSO4+ H2↑65 2x 4gx =130 g答:需要锌130克。

【考点诠释】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注意的问题:1.计算过程必须规范,步骤可概括为“一设、二写、三列、四解、五答”。

2.设未知数X时,不能在X后面带上单位。

3.只写出已知条件和未知量相关的物质的质量比。

4.计算过程中已知量一定要带上单位。

5.一定要将化学方程式配平后才能进行化学计算。

6.计算出的结果一定要带上单位。

7.不纯物质的质量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考点二、利用方程式的计算解答一些常见题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常见题型:1.有关纯净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反应物或生成物含杂质的计算。

3.有关数据分析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4.标签型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等。

【考点诠释】考试特点、方向:1.淡化数学计算,突出化学特点。

2.趋向于实际型、开放型、智能型。

3.标签、表格、图像中数据处理的计算是考查的热点,具有灵活性、技巧性的特点。

4.将计算融合到探究或其他题型中一并考查,不独立命题。

【典型例题】类型一、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例1. 用不纯的锌与稀硫酸反应能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实验室用13g 锌粉和2g 铜粉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氢气?【思路点拨】锌能与硫酸反应,而铜不能与硫酸反应。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中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合金 10g ,向其中不断加入稀硫酸,产生的气体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

【答案】67.5% 【解析】 【分析】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根据图示数据可以得出生成氢气的质量,根据氢气的质量可以计算出锌的质量,进一步计算出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详解】由图示数据可知,当加入20g 稀硫酸时,合金中的锌恰好反应完全,产生0.1g 氢气。

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ag 。

2442n +H SO nSO H 652ag0.1gZ Z =+↑65a =20.1,解得a=3.25g 则合金中铜的质量为10g-3.25g=6.75g , 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6.75g10g×100%=67.5%, 答: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2.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聚宝盆,浩瀚的海洋蕴含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1)在第①步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2)步骤②产生的氯化镁的质量与原卤水中氯化镁的质量相比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之一)。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镁固体,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烧杯中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当加入10%的稀盐酸73g (即A 点)时,请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_____。

【答案】产生白色沉淀 不变 78.8g 【解析】 【分析】 【详解】(1)石灰乳中的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在第①步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2)根据中镁元素守恒,所以步骤②产生的氯化镁的质量与原卤水中氯化镁的质量相比不变;(3)设反应的氢氧化镁的质量为x222Mg(OH)2HCl =MgCl 2H O5873x73g 10%5873=x 73g 10%++⨯⨯x=5.8g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73g+5.8g=78.8g 答: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78.8g 。

山东省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 汇编:化学式与化合价(含解析)

山东省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 汇编:化学式与化合价(含解析)
(1)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2)一个甲醇分子中含氧原子的个数是__________
【答案】(1)32(2分);(2)1(2分)。
【解析】(1)根据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5%,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且一个甲醇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判断甲醇的化学式中H、O元素原子个数比为4:1,进而判断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其相对分子质量是32;(2)根据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判断一个甲醇分子中含氧原子的个数是1。
A.甲磺酸伊马替尼是8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B.甲磺酸伊马替尼分子由77个原子构成
C.甲磺酸伊马替尼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0:35:4
D.甲磺酸伊马替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89
解析A、甲磺酸伊马替尼是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1个甲磺酸伊马替尼分子由77个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A.从宏观上看:青蒿素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从微观上看:青蒿素中含有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C.从变化上看:青蒿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水
D.从质量上看: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4
答案 D
解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是由微粒构成的,青蒿素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1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青蒿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完全燃烧时才会产生一氧化碳;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NO3,它代表的点是F
D.写出由D点表示的物质与水发生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
答案 D
解析由价类图可知,A点物质的化合价为0,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则A点可表示为氮的单质;B点所表示的物质,是+2价氮的氧化物,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NO;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NO3,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代表的点是F;D点所表示的物质,是+5价氮的氧化物,化学式为N2O5,与水发生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是N2O5+H2O=2HNO3。

山东省2019中考化学试题研究题库 常见的化学计算(pdf) 鲁教版

山东省2019中考化学试题研究题库 常见的化学计算(pdf) 鲁教版
专题九 常见的化学计算
一、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1.镁是叶绿素中唯一的金属元素,植物缺镁时,通 常的症状表现为叶片失绿,严重时整片叶干枯。 给农作物施加 MgSO4 和 NH4MgPO4(磷酸镁铵) 等镁肥,可以促进光合作用,提高抗病能力。 (1)NH4MgPO4 中含有 种元素,其相对 分子质量是 。 (2)NH4MgPO4中 Mg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 0.1%)。 (3)现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2%的 MgSO4溶液 500kg进行喷施,需 25% MgSO4 溶液的质量是 kg。 【答案】(1)5 137 (2)17.5% (3)40
2.复方冬青油软膏具有强力迅速镇痛的作用。其 有效成分的分子模型如图,请回答:
第 2题图
(1)按 C、H、O顺序写出该有机物的化学式 。 (2)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该 有 机 物 中 氧 元 素 的 质 量 分 数 为 (结果精确到 0.1%)。 【答案】(1)C8H8O3 (2)152 (3)31.6% 3.如图是诺氟沙星胶囊的说明书,某患者遵医嘱, 每次服用诺氟沙星胶囊 400mg,一段时间后病 情有了好转。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诺氟沙星分子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 (2)诺氟沙星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精 确到 0.1%)。 (3)从 组 成 上 可 知 诺 氟 沙 星 属 于 (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患者一 个疗程共服用了 粒诺氟沙星胶囊。
Na2SO4(或硫酸、硫酸钠)
第 7题图
(2)解:当 pH=7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参
加反应的氢氧化钠质量为 40g×20% =8g
设恰好完全反应时 50g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为x
2NaOH+H2SO4 Na2SO4+2H2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4、(2019·枣庄)科学研究中,常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计算,得出某未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从而推测该物质的分子式。

某科研小组经反复实验,发现2A+3B=2C+4D中,3.2gA 恰好和4.8gB完全反应,生成4.4gC。

请问:(1)同时生成D的质量为g;(2)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求A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3.6g(2)32【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生成D质量为3.2g+4.8g-4.4g=3.6g;(2)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2A + 3B = 2C + 4D2x 4X183.2g 3.6g2x : (4X18)= 3.2g : 3.6g解得x=3219.(2019·日照)为探究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称取已部分被H2还原的氧化铜粉末(含Cu和CuO)7.2g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再向烧杯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烧杯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计算:(1)Cu和CuO的混合物中,Cu 元素和O元素的质量比。

(写出计算过程,下同)(2)实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a的值。

【答案】(1)8:1 (2)9.8%(3)8.1【解析】(1)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铜不与稀硫酸反应,故烧杯内剩余的3.2g 固体物质即为铜的质量,氧化铜的质量为:7.2g-3.2g=4g。

氧化铜中铜元素的质量为:4g××100%=3.2g。

那么Cu和CuO的混合物中,Cu 元素和O元素的质量比=(3.2g+3.2g):(7.2g-3.2g-3.2g)=8:1(2) 实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x=4.9g实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9.8%(3)设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质量为x。

x=4.9g a=3.2g+4.9g=8.1g 答:(1)Cu和CuO的混合物中,Cu 元素和O元素的质量比为8:1;(2)实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3)a的值为8.1。

25.(2019·滨州)将1.17g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51.7g水充分溶解后得到常温下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滴入100 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银溶液。

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B点时,溶液中所含硝酸银的质量为______。

(2)A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解设生成的氯化银的质量为x,生成的硝酸钠的质量为y,所消耗的硝酸银的质量为z NaCl+AgNO3=NaNO3+AgCl↓58.5 170 85 143.51.17g z y x===x=2.87gy=1.7gz=3.4g由于到B点,实际有加入了50g 硝酸银溶液,所以硝酸银的质量为3.4gA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7%答案:(1)3.4g (2)1.7%23.(2019·聊城)向200g NaCl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

反应过程中滴加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计算:(1)m的值是g;(2)原混合溶液中BaCl2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解:根据前两次可以看出每20g碳酸钠溶液对应1.97g沉淀,且加入60g碳酸钠溶液恰好氯化钡完全沉淀对应质量为m,所以m=3×1.97g=5.91g原混合溶液中BaCl2的质量分数为xBaCl2+Na2CO3=BaCO3↓+2NaCl208 197200gx 5.91g=x=3.12%答案(1)5.91(2)3.12%27.(2019·潍坊)实验室模拟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取35g石灰石样品(假设杂质受热不分解且不与酸反应),煅烧一段时间恢复到室温,测得生成1lg二氧化碳。

向剩余固体中逐滴加入某盐酸至不再反应为止,又生成2.2g二氧化碳,加入盐酸的质量与生成的氯化钙质量关系如图:(1)石灰石样品的质量分数是(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下同);(2)a点溶液的pH 7(填“<”“>”或“=”);(3)求所加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根据碳酸钙中的碳元素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可得关系式为:CaCO3~~~CO2↑100 44x 11g+2.2g=x=30g石灰石样品的质量分数为×100%≈85.7%a点时氯化钙质量已经不增加,说明盐酸过量,此时溶液显酸性,pH<7。

设所加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y根据钙元素和氯元素守恒可得关系式为CaCO3∽∽∽Ca∽∽∽CaCl2∽∽∽∽∽2HCl100 7330g 219gy=y=10%答案(1)85.7%(2)<(3)10%31.(2019·临沂)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

称取该样品22.8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NaCl 溶液。

反应过程中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

试回答:(1)生成CO2的质量。

(2)22.8g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

(3)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岀解题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解析(1)由图象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78.8g﹣170.0g=8.8g;(2)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Na2CO3+2HCl═2NaCl+H2O+CO2↑106 117 44x y 8.8g解得:x=21.2g,y=23.4g,22.8g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22.8g﹣21.2g=1.6g(3)完全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4.7% 答案(1)8.8(2)22.8g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6g(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7%18.(2019·济宁)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某未知稀硫酸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下面实验:①取10g稀硫酸于烧杯中,逐滴滴加B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白色沉淀止,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得沉淀物的质量为4.71g②为保障测定结果的精确性,按实验①操作又连续进行了四次相同的实验。

几次实验所得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固体质量/g 4.71 4.63 4.64 4.66 4.66分析实验与表中数据后,回答:(1)第一次实验测得数据明显偏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2)五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是______;(3)请利用(2)中数据计算:未知稀硫酸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不要求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01)【答案】(1)第一次产生的沉淀未充分干燥(2)4.66 (3) 19.60%【解析】根据后四次数据可知,数据在4.66左右是合理的,而第一次数据偏高,说明含有水分,是没有干燥或者干燥不彻底所致。

五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是=4.66;设未知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xBaCl2+H2SO4=BaSO4↓+2HCl98 23310gx 4.66g=x=19.60%答案:(1)第一次产生的沉淀未充分干燥(2)4.66(3)19.60%27.(2019·泰安)长期使用的热水锅炉会产生水垢。

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水垢中CaCO3的含量,将6g水垢粉碎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40g某浓度的稀盐酸,使之充分反应(水垢中除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外都不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反应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烧杯内所盛物46.0 45.2 44.8 45.1 44.1 43.9 43.8 43.8 43.8质的总质量/g试计算:(1)表中有一数据是不合理的,该数据的测得时间是第______min;(2)水垢中CaCO3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解析加入盐酸后烧杯中因为生成二氧化碳,总质量应该慢慢减少,而不存在增加,所以测定时间为第3min的时候数据不合理,偏大了。

设水垢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6gx 46g-43.8g=2.2g=x≈83.3%答案(1)3(2)83.3%18.(2019·东营)工业盐酸中通常含少量FeC13而呈黄色,小亮为测定某工业盐酸中HCl 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取某工业盐酸50g,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当加入的NaOH溶液质量至以下数值时,对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进行了测定,部分数据如下表,请根据表格和图象完成下列问题: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g 25 50 75 100所得溶液的质量/g 75 100 125 m(1)开始没有产生沉淀的原因是。

(2)求该工业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m=(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解析开始没有产生沉淀的原因是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

根据图可知,与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钠的溶液的质量为80g,设该工业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为xNaOH+HCl=NaCl+H2O40 36.580g×20% 50gx=x=29.2%根据图可知,与氯化铁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6g设生成的氢氧化铁的质量为y3NaOH+FeCl3=3NaCl+Fe(OH)3↓120 1076g×20% y=y=1.07gm=50g+100g﹣1.07g=148.93g答案:(1)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2)29.2%(3)148.9323.(2019•烟台)为测定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样品的变质程度,某化学活动小组称取该固体样品6.5g放入锥形瓶中,加水溶解,配成50g溶液,再向锥形瓶中滴加稀硫酸,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质量的部分实验数据和锥形瓶中溶液质量变化的图象如表所示: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40 65 75产生气体的质量/g 1.1 2.2 2.2 (1)6.5g样品与稀硫酸完全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是 2.2 g。

(2)6.5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81.5% 。

(结果精确至0.1%)(3)以上三次的实验数据中,只有一次加入的稀硫酸与锥形瓶中溶液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

①如图图象中a的数值是65 。

②求该实验中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解加入硫酸气体质量不再增加可知,第二组数据中硫酸和锥形瓶中溶液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所以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为2.2g。

根据第一组数据和第二组数据可知,25g稀硫酸对应 1.1g的二氧化碳,所以开始有气体对应硫酸的质量为40g﹣25g=15g,所以a=50g+15g=65g6.5g样品与稀硫酸完全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是2.2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