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热点能力测试之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09届高三地理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09届高三地理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在高考复习备考过程中,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线索,整合主干知识,通过对已知的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归纳、联系、迁移,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可以实现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使知识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融合,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释问题的能力。
那么如何建立联系线索,整合主干知识呢?下面以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规律进行例谈。
一、理清线索构建体系
地理事象季节变化内容涉及在教材的许多章节,在复习过程中以之为线索,可以将地球运动、大气环境、陆地和海洋环境、资源和能源的利用、工农业生产、旅游活动、环境保护和科学考察等多方面内容联系起来,建立知识体系,高效地完成复习。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测试-:地理事象季节变化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测试:地理事象季节变化含答案【2017·北京东城联考】图1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2.当地球在甲位置时A.黄河流域进入汛期B.南极昆仑站正值极夜C.三峡水库处于蓄清期D.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处于枯黄期我国北方某学校地理研宄性学习小组,连续一周观测该校旗杆的正午影长变化并记录如下表。
据此回答3~4题。
3.据旗杆的正午影长的变化,判断此时约是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4.此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适宜前往南极地区观洲极光B.华北地区盛行西北风C.长城站出现极昼现象D.北印度洋海水呈顺时针运动【2017·湖北八校联考一】图1和图2分别为某大陆最冷月与最热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据此回答5~7题。
5.图中区域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可能出现于图幅的A.中西部B.西北部C.东北部D.中东部6.等温线总体走向由图1到图2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海陆分布D.植被差异7.对h地天气描述正确的是A.图1所示月份,该地午后多阵雨B.图1所示月份该地降水主要受准静止锋影响C.图2所示月份,该地多晴天D.图1所示月份,该地常遭台风袭击【2017·武汉11月调研】图2是2017年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30°N、48°N两条纬线的变化图,回答8—9题。
8.该月份,下列各地间平均气压值相差最大的是A.甲、乙B.乙、丁C.丙、丁D.甲、丁9.该月份,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说法是A.甲地经常发生泥石流、滑坡B.乙地发生伏旱天气C.丙地发生沙尘暴D.丁地可能有寒潮天气【2017·荆州毕业质检一】读亚洲某区城等压线分布图,回答10-12题。
10.若图示天气系统正以15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正东移动,则4小时后湖泊甲处的风向为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11.沿A一B一C一线年降水量大体变化规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由C一B一A逐渐减少B.由C一B一A逐渐增加C.由C一B逐渐减少,由B一A逐渐增加D.由C一B逐渐增加,由B一A逐渐减少12.下列诗句与图示时刻最吻合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D.渭城朝雨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2017·北京东城联考】下图是某水库流入水量和流出水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情况。
地理事象中的季节问题

地理事象中的季节问题纵观近几年高考,季节判断在每年高考中都有所体现,所以,与季节更替有关的地理现象是考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以下归纳了10个与季节更替有关的地理现象并进行分析,供考生参考。
1.地球运动:在地球运动中,与季节有关的地理事物与现象是地球公转位置、太阳直射点位置、正午太阳高度、日出日落方位、昼夜长短等。
公转位置:夏至点(或远日点)附近——夏季;冬至点(或近日点)附近——冬季。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哪个半球,哪个半球为夏季)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夏季;最小的季节——冬季。
日出方位:北半球——夏季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冬季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南半球——夏季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冬季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昼夜长短:昼长夜短——夏季;昼短夜长——冬季。
2.气候:各种气候要素(气温、降水、风向、气压等)、三圈环流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呈现明显的季节性。
⑴气温:夏高冬低;同纬度夏季陆高海低,冬季陆低海高;等温线夏季陆地向高纬凸出,海洋向低纬凸出,冬季相反⑵降水: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夏雨型)——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
如:地中海气候区(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夏季森林火险等级高贵阳冬季多阴雨冷湿天气(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⑶风:风向:亚洲东部: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
亚洲南部: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
澳大利亚北部,夏季——西北风,冬季——东南风。
风力:冬季,南北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也大;夏季相反。
如英吉利海峡冬季风力大,风浪也大。
⑷气压: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陆地——夏季气压低,冬季气压高;海洋相反。
(这种现象在季风气候区较明显)⑸气压带、风带: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与春秋分位置相比)南半球——夏季偏南,冬季偏北。
⑹雪线:一般地,受气温影响显著的山脉,雪线夏季高,冬季低。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十四 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点
归
纳 总
专题十四
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结
专题框架构建
返回目录
专题十四 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考
点 ► 命题点一 自然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归 例1 [2014•江苏卷]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纳
总 材料一 斑头雁是食草性水禽,喜集群,飞翔能力强,有 结 迁徙习性,其迁徙路线和时间相对固定。图141为斑头雁
C.飞越喜马拉雅山
D.躲避恒河河口风暴潮
返回目录
专题十四 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考
点 【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几点突破: 归 (1)从表格中分析青海湖的气温季节变化规律。
纳
总 (2)从图中信息分析斑头雁的迁徙特点。 结 (3)气候的分布特点。
(4)中国地形的分布特点。
返回目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专题十四 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图141
图142
返回目录
专题十四 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考
点 归
月份
1
2
34
5
6
纳 总
平均气温(℃)
- 7.4
- 3.9
1.9 8.1 12.4 15.3
结
降水量(mm) 1.2 2.2 7.0 19.0 43.0 59.2
月份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
17.3 16.2 12.3 6.6
返回目录
专题十四 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考
点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的描述与表中温度的数据可以 归 看出,3月份以后气温回升,斑头雁飞回繁殖地;6、7 月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二轮备考典型季节现象总结整理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二轮备考典型季节现象总结整理为了帮助考生更好的进行复习,地理网总结一下高中地理中的典型季节现象。
北半球夏季有半年,冬季有半年。
地球公转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
在6月22日左右的中午,太阳高度在北回归线以北达到最大值,在赤道和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12月22日左右,北回归线以南达到最大值,赤道和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昼夜长短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等温线陆地等温线向北突出,陆地等温线向南突出,海洋则相反。
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北移随太阳直射点南移。
雪线起伏。
北印度洋洋流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动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我国降水受夏梅风影响较大,冬梅风影响较大,夏梅风影响较小。
我国的河流内流河因高温导致冰雪融水多,外流河受夏季风影响,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东北地区分春汛、夏汛大部分进入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部分河流有断流现象。
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季风都受到来自海洋的夏季季风的影响。
天气又热又下雨。
该国大部分地区受到来自大陆的冬季季风的影响,该地区寒冷多雨。
我国的农业生产全国普遍高温,农作物进入生长期,作物熟制自南向北由一年三熟逐渐过渡到两年三熟至一年一熟北方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处於越冬期,南方热带地区水热充足,可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
天气表现为:夏季暴雨、旱灾、暴风雪、长江暴雨、旱灾和暴风雪。
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
本文总结并分享了第二轮高考地理备考的典型季节现象。
请注意更多内容高考地理知识点专栏。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一 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限时提升训练

专题十一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图Z141中图甲显示长江中下游某地某时刻近地面气压系统,Q1、Q2是性质相反的两个气压中心,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图乙为P地树影图。
读图完成1~3题。
甲乙图Z1411.根据图乙所显示的行道树及其树影推断,图示季节( )A.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C.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D.图中耕作区从①处引水自流灌溉2.未来30~48小时之间,P地的天气可能是( )A.强对流降雨B.强沙尘暴C.绵绵细雨 D.晴朗高温3.若该地位于30°N附近,则该地太阳能电池板与地面的最小夹角为( )A.23°26′B.6°34′C.83°26′D.0°图Z142左图表示某区域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右图表示乙地地形分布状况及一年中盛行风向的变化。
据图完成4~6题。
图Z1424.左图中显示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5.左图中乙地东部地区冬季多雨的原因是( )A.西南风影响,降水较多B.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C.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D.受赤道低压控制,形成对流雨6.左图图示季节( )A.北印度洋洋流自东向西流B.我国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C.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小麦正在播种D.赤道低气压带偏北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和气候特点,可将我国的沙尘暴发生区划分为以下三个区域:Ⅰ区包括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和东北,Ⅱ区主要是新疆,Ⅲ区为青藏高原。
图Z143为全国及各区域多年平均沙尘暴日数的季节变化曲线。
据此回答7~8题。
7.冬季青藏高原成为我国沙尘暴日数最多的地区,最可能的原因是( )A.冬季青藏高原大风日数多于其他地区B.青藏高原距离沙源地较近C.青藏高原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对流旺盛D.青藏高原受冬季风影响大8.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沙尘暴时空分布的特点是( )A.地域性和季节性 B.周期性和区域均衡性C.发生季节的不确定性 D.集中在春季和夏季天然橡胶树的种植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其中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三国的橡胶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70%。
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 命题点二 人类活动的季节变化 例3 [2015·江苏卷] 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
在冬、夏牧场之间。图164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 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图164
(1)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 图 中 四 条 转 场 线 路 最 合 理 的 是 ()
寒潮:9月至次年5月。台风:夏 秋季节。沙尘暴:冬春季节。倒春 寒 : 3—5 月 。 赤 潮 : 夏 季 严 重 。 地 质灾害:夏季较多
■ 新题预测
图163为印度洋某海域上升流(洋流)示意图。读图完成 1~3题。
图163
1.此时印度半岛的盛行风为( ) A.东南风 B.西南风C.东北风 D.西北风
专题 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 考点透析
地理事物或现象
1月
7月
地球公转
近线冬半,速1 月年地度初时球最,间公快近较转,短日角北点速半度附球、近度北较长7半,、月球地线初夏球速,半公度远年转最日时角慢点间速,附
昼夜长短
日出、日落方位(极 昼、极夜地区除外)
等温线 气压带、风带
北半球冬半年昼短 北半球夏半年昼
A.① B.② C.③ D.④ (2)牧民转场主要受( ) A.草场垂直分布影响 B.山前绿洲规模影响 C.草场水平分布影响 D.聚落分布的影响
(1)C (2)A [解析] 第(1)题,主要考 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在四条线路中选择 时应考虑影响畜牧业生产的因素,③线路沿 途水源条件较好,这可根据等高线的弯曲特 点确定,故应选该线路。第(2)题,主要考查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图中冬牧场海拔低, 夏牧场海拔高,据此可知草场分布的主要影 响因素是热量条件,这体现了山地的垂直分 异规律,所以A项正确。
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3 点 的地方 时是 .B
A.2 点
C 1 点 . 4
B. 1 点 0
D.2 点 2
4 .此 时 ,最可 能 的是
A.南极地 区科考繁 忙
B .天 安 门上的 五星红 旗飘 向西 北方 向
C .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D.漠河 市 民欢 度 “ 白夜 ”
5 .如果黄赤交角减小 ,图中P 点 A.将 向南移动 B 目前所在纬线的 自 . 转线速度将减小 C .目前所在纬线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将减小 D.目前所在纬线一年 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将
甲
副
乙
6 .下 列叙述 正确 的是 A .等温 线① 的数 值 大于② B .等温线 ① 的数值 小于②
B 月和1月主要受暖锋影响 ,阴雨连绵 .6 0
24
专 题 复 习
21 0 1年 第 8期
; =掌 ≥ 髻 = i 垒
c .图示 区域 为 海洋 D .北 太平 洋 等温 线南 凸
、
专题 适应 训练
答3 5 —题
A C
2 1 年5 0 0 月1日至1 月3 日,上 海举 办 了一 场主题 为 0 1
“ 市 ,让 生 活更 美好 ” 的世界 博 览会 。下 图为我 国 东 城 部 地 区一般年 份夏 季风 进退及 锋 面位 置示 意 图。读 图回
答 i 题 -2
A.美 国北 部森 林 内地 面光 照 为最 强 的季 节
时 为 北 半 球 夏
B 尼罗 河 流域进 入 汛期 . c 潘帕 斯草 原 一片 枯黄 . D .华 北平 原小 麦 正值 播种 期
读 图 回 答 1 —1 题 。 0 1
季 节 ;青 海 湖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地理热点能力测试之地理事象
的季节变化
2019年高考地理热点能力测试(17)5.2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能力梯级提升思维高效训练
一、选择题
(2019上饶模拟)下图中,ABC为昏线,AD、BE为纬线的一部分,BD、CE为经线的一部分,读图完成1、2题。
1.若A与B的时差与B与C的时差之比为1∶2时,则E点的日出时间比D点( )
A.早12小时
B.早8小时
C.晚12小时
D.晚8小时
2.若BD与CE的长度之和为一年中的最小值,则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华北平原小麦返青
B.天山牧民迁往高海拔地区的草甸牧场
C.长江三峡大坝的水位不断升高
D.欧洲的圣诞树销售火爆
读某时刻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3、4题。
3.甲地此时盛行(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4.此季节能在我国欣赏到的景观是( )
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长白山前绣江水,展放荷花三十里
C.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D.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5.(2019北京文综)下图为某日中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该日最可能出现在( )A.1月B.4月C.7月D.10月
下图是我国东南海域冬夏海流示意图。
读图回答6、7题。
6.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图中洋流都属于风海流
②甲图为夏季海流示意图
③海峡区海水盐度夏季高于冬季
④海峡区海流变化是密度差引起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
7.台湾岛的森林资源非常此文转贴于贵大在线丰富,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纬度位置②沿岸洋流
③大气环流④地形地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
(2019合肥模拟)读甲国大豆产区在该国各州的分布示意图,完成8、9题。
8.图示大豆产区的地形( )
A.以高原为主
B.以山地为主
C.以丘陵为主
D.以平原为主
9.俗话说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我国大部分地区大豆的播种期应该在4月中下旬,个别生长期短的品种可以延迟到5月中旬。
据此推测,甲国大豆的播种期约在( )
A.4~5月份
B.7~8月份
C.1~2月份
D.10~11月份
(2019南京模拟)候鸟迁徙的一般规律是:越冬时,由温度较低的地区迁往温度较高的地区;繁殖时由温度较高的地区迁回到温度较低的地区。
迁徙时间一般在3月和9月前后,迁徙路线一般为沿海、沿江或沿湖地带。
下图是世界及我国部分地区候鸟迁徙路线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冬季,江西省鄱阳湖候鸟聚集,与此相关的迁徙路线是( )
A.③④
B.③⑤
C.④⑥
D.⑤⑥
11.图中箭头代表3月份前后迁徙路线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