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及肿瘤坏死因子_的影响_龚美蓉

合集下载

肥胖大鼠胰岛素敏感性与肿瘤坏死因子的关系

肥胖大鼠胰岛素敏感性与肿瘤坏死因子的关系

肥胖大鼠胰岛素敏感性与肿瘤坏死因子的关系
谢军;赵军;刘良培;陈新胜
【期刊名称】《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4(027)002
【摘要】对随机分组的两组大鼠分别饲以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10周后发现高脂饲养组大鼠体重、内脏脂肪组织重量及空腹血TNF-α水平均高于普通饲料组,且出现胰岛素抵抗.结果表明,高脂饮食可诱导大鼠肥胖伴胰岛素抵抗,其胰岛素抵抗的形成可能与TNF-α水平的升高有关.
【总页数】3页(P204-206)
【作者】谢军;赵军;刘良培;陈新胜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湖北省松滋市人民医院,湖北,松滋,434200;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
【相关文献】
1.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与Leptin变化的关系 [J], 谢军;邹洁宁;刘良培;陈新胜;魏爱华
2.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与FFAs变化的关系 [J], 谢军;邹洁宁
3.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与TNFα、FFAs的关系 [J], 谢军;邹洁宁;刘良培;陈新胜
4.肥胖大鼠内脏脂肪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 [J], 谢军;邹洁宁;刘良培;陈新胜
5.肥胖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与胰岛素抵抗关系 [J], 吴辉;姚兴家;郑琳琳;翟玲玲;王艳;白英龙;刘玉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针改善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电针改善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电针改善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符佳;陆志明;张彩荣;徐爱民;左望充;邱雄;胡玲香【期刊名称】《四川中医》【年(卷),期】2008(26)1【摘要】目的:研究电针改善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组后建立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干预后采用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试验评价各组胰岛素抵抗情况。

结果:针刺4周后Ⅰ组大鼠血浆TG水平明显下降;血浆FFA水平亦有所下降;GIR值介于NC组与F组之间,其与F组GIR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电针治疗具有改善高脂饮食所致肥胖,减轻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其机制很可能与改善肥胖大鼠腹腔脂肪堆积,脂代谢紊乱,降低血浆TG及FFA水平,有密切关系。

【总页数】3页(P34-36)【关键词】胰岛素抵抗;肥胖大鼠;电针疗法【作者】符佳;陆志明;张彩荣;徐爱民;左望充;邱雄;胡玲香【作者单位】成都大学;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南京市中医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相关文献】1.丹蛭降糖胶囊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骨骼肌胰岛素抵抗机制的初步研究[J], 陈明卫;夏同佳;方朝晖;王佑民;童俊露2.运动、膳食干预对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作用机制的研究 [J], 谈艳;薛雨平;陈文鹤;孙庆艳3.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抑制剂改善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机制的初步研究 [J], 廖宇;李圣贤;王丽华;刘伟4.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研究 [J], 郭胜慧;刘师伟;段瑞雪;汪湄湄;吴亚茹;卫莹5.小檗碱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大鼠子宫组织局部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研究 [J], 李慕白;王婷婷;张多加;吴效科;张明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电针频率对肥胖大鼠下丘脑瘦素受体和胰岛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不同电针频率对肥胖大鼠下丘脑瘦素受体和胰岛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不同电针频率对肥胖大鼠下丘脑瘦素受体和胰岛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龚美蓉;王耘;姜军作;徐斌【期刊名称】《时珍国医国药》【年(卷),期】2011(22)8【摘要】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电针频率刺激对肥胖大鼠体质量,脂肪量,下丘脑瘦素受体和胰岛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不同电针频率的效应差异。

方法随机挑选10只普通饲料喂养为正常组;另一组80只高脂致肥饲料喂养,将造模成功的肥胖大鼠40只随机分为肥胖模型组和针刺组(2 Hz,2/15 Hz,15Hz),每组各10只。

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测定下丘脑瘦素受体(LR)和胰岛素受体(IR)基因表达水平。

结果不同频率电针治疗均可降低肥胖大鼠的体重和脂肪量,下丘脑组织中LR与IR较模型组均上升。

其中高频组电针组优于低频电针组,2/15 Hz频率疗效优于高频与低频电针组。

结论不同电针频率刺激肥胖大鼠,可能通过减少脂肪量和提高下丘脑瘦素受体与胰岛素受体,达到减肥效应,且2/15 Hz频率疗效优于高频与低频电针组。

【总页数】3页(P2031-2033)【关键词】肥胖大鼠;电针频率;瘦素受体;胰岛素受体【作者】龚美蓉;王耘;姜军作;徐斌【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针药结合实验室;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2【相关文献】1.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下丘脑瘦素及瘦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J], 白春艳;卓廉士;朱艺;傅燕2.针刺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血清瘦素含量和下丘脑瘦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J], 杨春壮;马英;徐永良;王羽;王莹;张大伟3.下丘脑弓状核瘦素/瘦素受体-吻素/吻素受体系统对大鼠卵泡发育的影响 [J], 蔡恒;骆倩倩;张新泽;黎敏;张洪芹4.针刺对肥胖模型大鼠下丘脑瘦素受体mRNAB的表达与针刺的影响:SYBR Green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J], 龚美蓉;徐斌;毛珍;邵清华5.针刺对肥胖模型大鼠下丘脑瘦素受体mRNA的表达与针刺的影响:SYBR Green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J], 龚美蓉;徐斌;毛珍;邵清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针不同刺激参数对单纯性肥胖患者减肥效应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临床观察

电针不同刺激参数对单纯性肥胖患者减肥效应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临床观察

电针不同刺激参数对单纯性肥胖患者减肥效应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临床观察目的:观察电针不同刺激参数对单纯性肥胖患者相关指标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以此探讨针刺减肥的最佳刺激参数,为临床治疗肥胖症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

方法:将8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低频电针组和高频电针组各40例,两组主穴以中脘、天枢、腹结、大横、梁丘、足三里、上巨虚等为主,接通电针,高频组频率为100 Hz,低频组频率为50 Hz,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对其相关指标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进行观察。

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电针组和低频电针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频电针组和低频电针组对单纯性肥胖患者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胰岛素抵抗亦有良好的改善作用,高频电针组疗效更佳。

肥胖病包括单纯性肥胖病和继发性肥胖病两种类型。

单纯性肥胖病又称获得性肥胖病,占肥胖患者总数的95%。

肥胖不仅是因形体变化而影响美观,使日常生活不便,更为严重的是常易并发多种疾病。

针灸减肥,因其简便安全、疗效肯定、不易反弹、无毒副作用及整体调节等特点,在世界各地得到了推广应用。

与普通针刺相比,电针可加强穴位功效,电针频率作为电针的重要刺激参数之一,在临床应用中的选择不尽相同,不同频率对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及胰岛素抵抗是否存在疗效差异,迄今临床文献中报道甚少,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电针频率这一刺激参数对治疗本病的影响,从而为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电针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临床依据,提高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共80例,均为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9-2012年针灸科门诊肥胖患者,在治疗前称体重,测身高、腰围、臀围、右肩胛下角皮皱厚度和右上臂三头肌皮皱厚度,计算脂肪百分率;检查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并收集患者相关信息,采用随机化(查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为两组。

电针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电针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电针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王香;张月;陈炫宜;杨怡然;洪肖娟【期刊名称】《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24(47)1【摘要】目的:观察电针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大鼠血糖、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及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T2DM的潜在机制。

方法:将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8只。

除空白组外,各组大鼠均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后结合小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电针干预选取足三里、三阴交、胃脘下俞,采用连续波,频率为10 Hz,强度1.5 mA-2 mA,留针30 min, 6次/周,总疗程为4周。

每周观察各组大鼠体重及血糖变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干预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空腹胰岛素含量(Fasting Insulin, 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HOMA-IR)及胰腺组织的形态学变化;使用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6 (IL-6)、白介素-1β (IL-1β)、生长因子-β1(TGF-β1)、白介素-10 (IL-10)等炎症因子含量。

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FBG、HOMA-IR均明显增加(P<0.01),HE可见胰岛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胰岛内β细胞减少、排列紊乱,血清促炎因子MCP-1、TNF-α、IL-1β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FBG、HOMA-IR含量有所下降(P<0.05,P<0.01),电针组大鼠HE染色胰岛边界清晰,结构较完整,胰岛面积及β细胞形态结构有所恢复,且β细胞数目较模型组增多,血清MCP-1、TNF-α、IL-6、IL-1β等促炎因子含量表达均有效减少(P<0.05);TGF-β1、IL-10等抗炎症因子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P<0.05)。

肥胖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研究

肥胖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研究

肥胖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研究陈劲松;胡利东;梁明;栾晓军;林爱珍;刘玉韶【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年(卷),期】2006(16)2【摘要】目的探讨肥胖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正常对照组54例,肥胖组54例,测定体重指数(BMI)、血压、TG、TC、LDL-ch、HDL-ch、FPG、FIN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以及血清TNF-α,比较两组血清TNF-α水平,血清TNF-α水平与ISI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血清TNF-α水平(ng/L):正常对照组9.08±1.87,肥胖组25.13±4 5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TNF-α与ISI呈负相关(r=-0.182,p<o.05).结论肥胖患者中存在血清TNF-α升高,TNF-α可能参与了肥胖患者IR的形成.【总页数】3页(P214-215,218)【作者】陈劲松;胡利东;梁明;栾晓军;林爱珍;刘玉韶【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广东,佛山,528000;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广东,佛山,528000;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广东,佛山,528000;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广东,佛山,528000;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广东,佛山,528000;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广东,佛山,52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相关文献】1.冠心病患者侧支循环程度与血浆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J], 曹雪明;李江;张静;高传玉;陈岩;杨宏辉2.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腹部脂肪分布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J], 李伟;张晨鑫;王玲;程晓光;邓微3.肥胖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游离脂肪酸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J], 纪志尚;刘秀英;李芳芳;王修卫;闫胜利4.腹部脂肪在超重/肥胖患者中的分布及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J], 乔春燕5.腹部脂肪在超重/肥胖患者中的分布及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J], 乔春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针与饮食调整对营养性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电针与饮食调整对营养性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电针与饮食调整对营养性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杨晖;李艺;程玲;何金森【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学报》【年(卷),期】2007(5)5【摘要】目的:研究电针与饮食调整对营养性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影响,阐明针剌、饮食调整在减肥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建立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

造模成功的肥胖大鼠再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普食组、高脂饮食加电针组、普食加电针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处理15d。

实验结束后检测大鼠肥胖指标、血脂水平,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及血清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水平。

结果:与高脂饮食组比较,高脂饮食加电针组和普食加电针组大鼠摄食量、体质量以及内脏脂肪质量均明显减少(P<0.05);普食加电针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含量及IR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TNF-α和FINS水平亦显著降低(P<0.05)。

结论:电针结合饮食调整能降低肥胖大鼠异常升高的血清TNF-α、FINS,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

【总页数】4页(P546-549)【关键词】肥胖症;电针;肿瘤坏死因子-α;胰岛素;大鼠【作者】杨晖;李艺;程玲;何金森【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华东医院针灸科;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同济大学东方医院针灸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9.25【相关文献】1.电针对胰岛素抵抗肥胖大鼠炎性反应状态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J], 黄琪; 宋燕娟; 于兆民; 任加凤; 梁凤霞; 陈瑞; 徐芬2.电针对肥胖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及脂肪组织脂联素、抵抗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J], 王雅媛;梁凤霞;卢威;宋燕娟;任加凤;周钰点;黄湘茜;杨姝瑞3.蒺藜总皂苷对营养性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和高脂血症的影响 [J], 牛伟;瞿伟菁;王煜非;曹群华;于玲丽;泮一峰4.饮食诱导肥胖与肥胖抵抗大鼠抵抗素的表达及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J], 李燕;汪翼;何守森;李倩;周亚平;林萍;高蓬花5.电针与饮食结构调整对营养性肥胖大鼠血脂和脂联素的影响 [J], 杨晖;李艺;程玲;何金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强度电针对肥胖大鼠附睾脂肪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不同强度电针对肥胖大鼠附睾脂肪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不 同强度 电针 对 肥胖 大 鼠附 睾脂 肪 细胞 内质 网应 激 的 影 响 木
郜 婕, 唐 成林 , 刘仁 建 , 陈晓琳 , 谢 辉, 余 敏, 刘祖 丽
( 重庆医科大学 中医药学院 , 重庆 4 0 0 0 1 6 ) [ 摘 要] 目的:通过观察 S D肥胖 大鼠附睾脂 肪组织 中脂 肪细胞 内质 网应激 一 未/ 折叠 蛋 白反应 ( u n f o l d e d
电针组 较普食组增加 1 4 5 . 1 6 %( P< 0 . 0 1 ) ; C H O P / G A D D1 5 3表达 : 高脂 饮食组较 普食组 增加 4 3 8 . 4 6 %, 5 m A 电针 组较普食组增加 2 6 . 3 2 %, 1 m A电针组较普食组增加 1 8 4 . 2 1 %( P<0 . 0 1 ) 。结论 :电针 “ 足三里” 和“ 三 阴交 ” 穴能
周后治疗结束 。用 We s t e r n b l o t t i n g 检测肥胖大 鼠附睾脂肪组织 p - P E R K和 C H O P / G A D D 1 5 3的表达 , 酶联免疫 吸附 法( E L I S A) 检测 细胞 凋亡 相关 的 B c l - 2及 c a s p a s e . 1 2的含量。结果 : 体重 : 高脂饮食组较普食组增加 3 4 . 9 9 %, 5 m A 电针组较普食组增加 7 . 5 5 %, 1 mA电针组较普食组增加 1 5 . 5 0 %( P< 0 . 0 l 或 P< 0 . 0 5 ) ; B e l - 2的含量 : 高脂饮食组 较普食组增加 2 0 . 4 5 %, 5 m A电针组较普食组增加 4 . 9 3 %, 1 m A 电针组较普食组增加 6 . 5 7 %, ( P< 0 . 0 1 ) ; c sp a a s e — l 2的含量 : 高脂饮食组较 普食 组增 加 5 3 . 6 4 %, 5 m A 电针组 较普 食 组增 加 7 . 4 9 %, 1 m A 电针组 较 普食 组 增加 2 4 . 5 1 %, ( P< 0 . 0 1 ) ; p - P E R K表达 : 高脂饮食组较普食组增加 2 5 1 . 6 1 %, 5 m A电针组较普食组增 加 6 1 . 2 9 %, 1 m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N i tsche A,J ungh ahn I.Interleuk i n-3p ro m otes p roliferati on and d i-fferenti ation of hum an h e m atopoietic s t e m cells bu t reduces their repop-u lati on potenti al i n NOD/SC I D m ice[J].Ste m C ell s,2003,21(2):236.[3]Encabo A,Solves P,M ateu E,et a.l Sel ecti ve generati on of d ifferentd endritic cell p recursors fro m CD+34cells by i n terleuk i n-6and i n t er-leuk i n-3[J].S te m C ells,2004,22(5):725-740.[4]B orot aR.C li n i caluseofthro m bopo i eti n(c-M p l L i gand)[J].M ed收稿日期:2009-12-0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73307);江苏省中医药局资助项目(H Z07055);江苏省教育厅资助项目(07KJ A36028)作者简介:龚美蓉(1973-),女,江苏江都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从事针灸治疗内分泌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Preg,l1998,51(11-12):501-508.[5]Fu jiwara T,H ari gae H,Ka m eoka J,et a.l A case of f a m ilial thr o m bo-cyt os i s:pos s i b l e role of altered t h ro m bopoieti n produ cti on[J].Am JH e m ato,l2004,76:395-397.[6]S eit a J,Em aH,Ooehara J,et a.l Lnk negati vel y regu l ates self-rene w-al of he m at opoi eti c ste m cell s bymod i fyi ng thro m bopoieti n-m ed i ated signal transduction[J].Proc N atl A cad Sci U SA,2007,104:2349-2354.[7]Fol m an CC,et a.l P l atel ets releas e t h ro m bopoieti n(Tpo)upon acti va-tion:another regu l atory loop i n thro m bocyt opoi esis[J].Th ro m b H ae m-ost,2000,83(6):923.[8]M oha m ed AA,Ibrah i m AM,E l-M asry MW,et a.l Ex vivo expansionof ste m cells:defi n i ng op ti m um cond iti ons u si ng vari ous cytok i nes[J].Lab H e m ato,l2006,12(2):86-93.电针对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及肿瘤坏死因子A的影响龚美蓉,徐斌,毛珍,邵清华(南京中医药大学针药结合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29)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对肥胖大鼠体重、血糖、胰岛素含量、脂肪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的影响。

方法:随机挑选10只普通饲料喂养为正常组。

另一组80只高脂致肥饲料喂养,将造模成功的肥胖大鼠30只随机分为肥胖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各15只。

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测定肿瘤坏死因子-A(TNF-A)基因表达水平,酶联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清中胰岛素(i nsuli n)的含量,生化比色法测定血清葡萄糖含量。

结果:针刺治疗组体重、血糖、血清胰岛素、脂肪组织中TN F-A水平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有所提高。

结论:针刺可以改善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紊乱状态。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肿瘤坏死因子;肥胖中图分类号:R245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19(2010)07-1387-03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I n s u li n R esistance and TNF-A in Ob ese ratsGON G M ei-rong,XU B i n,M AO Zhen,S HAO Q i ng-hua(Laboratory of Puncture ND ChineseM edicine,N anjing University of T rad itionl Chi neseM edicine,N anjing210029,Juangsu,China)Abstrac t:O bjective:T o observe the effect o f acupuncture on body w eight,b l ood g l ucose,se ru m i nsu li n contents and t he ex-pression o f TN F-A i n fat tissue i n obese rats.M ethod s:R andom ly se l ected10rats fed w ith ordi nary who le priced forage w ere used as no r ma l contro l group;Another group o f80rats fed w it h h i gh fat forage.Successfully establi shed exper i m enta lm ode l rats w ere rando m l y d i v ided i nto t w o g roups:one g roup w ithout any trea t m en t as m ode l contro l g roup(contro l group,n=15),and the other treated w it h acupunct ure(acupuncture g roup,n=15).Seru m i ns u lin contents we re m easured by E lisa,and TNF-A mRNA w as detected w ith SYBR G reen quan tita ti ve real-ti m e PCR.The changes of body w e i ght,contents o f b l ood g l ucose and seru m i ns u lin as we ll as expression o f TNF-A gene i n i slets in the obese rats we 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acupunc t ure.R esults:The body w e i ght,b l ood g l uco se,seru m i nsu li n contents and the express i on of TNF-A i n fat tissue i n obese ra tsw ere lo w er and IS Iw as high-e r i n acupuncture group than t hose i n m ode l contro l group.Conclusion:A cupuncture can i m prove i nsuli n resistance and t he g l u-cose m etabo li s m o f the obese rats.K ey word s:i nsu li n resistance;TNF-A;obese rats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肥胖的患病率逐年上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近年来研究资料[1]显示,肥胖与胰岛素抵抗(I R)有高度的相关性,脂肪组织在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脂肪组织分泌产生的一些蛋白和细胞因子如瘦素、脂蛋白脂酶(LPL)、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细胞介素6(I L-6),以及新近发现的脂联素及抵抗素等都与肥胖及肥胖相关胰岛素抵抗有密切联系,其中TNF-A备受人们关注[2]。

本实验通过观察模型组及针刺组大鼠脂肪TNF-A mRNA表达及TNF-A含量的变化,以探讨高脂诱导肥胖大鼠体内TNF-A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及针刺减肥的细胞分子机制。

1材料和方法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时间及地点:实验于2006-10/2007-1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江苏省针灸学重点实验室(BSL-3)完成。

材料:刚断乳的健康清洁级雄性S D大鼠90只,体重50~70g,由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动物许可证号:S CXK(沪)2003-0002)。

仪器和试剂:韩氏L H402A穴位神经电刺激仪,DG5031酶联免疫检测仪(华东电子管厂),基因扩增仪M J-m ini(B I O-RAD公司),实时定量PCR仪M x3000P (Stratagene公司),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A)E lisa 试剂盒(批号:ADL原装96T E lisa),总RNA抽提试剂T riz o l(Inv itr ogen公司),反转录试剂盒M-M L V(Pro-m ega公司),S YBR GreenÑ(S tratagene公司)。

实验方法:单纯性肥胖大鼠模型的制作:选用刚断乳的健康清洁级SD雄性大鼠90只,体重50~70g,由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

参照刘氏提供的实验性肥胖造模方法改进[3],大鼠适应饲养1周后,随机挑选10只,用普通饲料喂养,称正常组。

另一组80只,用由苏州双狮实验动物饲料有限公司提供的高脂致肥饲料喂养,称高脂组,分组时两组大鼠体重无差异。

以体重超过普通饲料组10%为肥胖标准,4个月后,造模成功30只。

动物分组:造模后,将获得的肥胖大鼠30只随机分为肥胖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各15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