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设“京畿强市”背景下系统研究保定在近代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
近代保定城市经济发展

人力资源
保定市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保定城市经济创新发 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科研实力
保定市积极引进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整体科研实力, 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科技创新能 力。
了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
水路运输的繁荣
保定地区的水路运输在近代也得 到了发展,白洋淀等水域成为重 要的水上交通枢纽,促进了当地
经济的繁荣。
公路交通的兴起
随着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出现,近 代保定地区的公路交通也逐渐兴 起,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
便捷的交通条件。
03
近代保定城市经济的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农业)的变革
经济多元化发展:保定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 动经济多元化发展,尤其是加大服务业和高新技 术产业的比重。
基础设施完善:保定将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 入,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保定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以实现经济和 环境的双重目标。
综上所述,尽管保定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着一些挑 战,但同时也拥有着诸多发展机遇。只要抓住机 遇,积极应对挑战,保定未来的经济发展前景将 十分广阔。
近代保定城市经济 发展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引言 • 保定城市经济的近代变迁 • 近代保定城市经济的产业结构 • 保定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因素 • 保定城市经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保定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关于保定的研究报告

关于保定的研究报告引言本文是对中国河北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保定进行的研究报告。
保定作为河北省的第二大城市,是该省经济、文化和交通的重要中心。
本报告将对保定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经济发展、人文景观等方面进行分析和介绍,以期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
一、地理位置保定位于中国东部河北省中部,北临北京市,南濒河南省,西接山西省,东部与河北省其他地市相连。
市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8°56’,东经115°29’,总面积为18473.57平方公里。
保定地势东高西低,境内山脉、丘陵和平原相间,地形起伏较大。
二、历史沿革保定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7年的西汉初年。
在历史上,保定曾是北方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甚至成为中国的首都。
随着历史的演变,保定出现了一系列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变化。
从辽、金、元、明、清各个朝代的政治中心,到民国时期的政治文化中枢,保定见证了中国历史的许多重要时刻。
三、经济发展作为河北省的重要城市,保定的经济发展一直居于省内领先地位。
目前,保定已形成以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保定以汽车制造、钢铁冶炼和化工等产业著称,拥有大量的钢铁企业和汽车制造企业。
另外,保定的交通便利也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市内有多个高速公路和铁路交汇,使保定成为河北省和中国的交通枢纽。
四、人文景观保定是一个拥有丰富人文景观的城市,其历史和文化遗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研究者。
在保定,人们可以参观到一些重要的历史古迹,如北魏的大慈寺、大观园和东汉的白马寺等。
此外,保定还有一些自然景观,如白草畔、颐和湖和云蒿山等,这些景点给人带来了放松和欣赏大自然的机会。
五、教育与科研保定是中国重要的教育和科研中心之一。
保定拥有众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如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
这些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为保定的教育和科研水平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吸引了来自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学生和研究者。
《红色文化下的保定红色旅游》

《红色文化下的保定红色旅游》篇一一、引言保定,作为中国红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革命历史和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红色旅游的重视和推广,保定红色旅游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探讨保定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分析保定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保定红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二、保定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保定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特点。
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革命历史丰富:保定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场,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在这里发生,为红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 文化底蕴深厚:保定地域文化悠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3. 红色景点众多:保定拥有众多红色景点,如狼牙山、白洋淀等,这些景点成为人们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场所。
三、保定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保定红色旅游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旅游人数持续增长:随着人们对红色文化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来保定参观红色景点的游客数量逐年增长。
2. 旅游产业逐渐成熟:保定红色旅游产业链逐渐完善,包括交通、住宿、餐饮、导游服务等各个方面。
3. 旅游产品创新丰富:为了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保定红色旅游不断推出新的旅游产品,如主题游、体验游等。
四、保定红色旅游存在的问题尽管保定红色旅游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1. 旅游景点开发不够均衡:部分红色景点开发力度较大,而一些较为偏远的景点开发不足,导致资源浪费。
2. 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地区旅游服务水平较低,导游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3. 宣传力度不足:部分红色景点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限制了其发展潜力。
五、对策建议针对《红色文化下的保定红色旅游》篇二以下是一份标准的空白合同,供您参考。
保定军校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影响

保定军校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影响张力云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及清未保定各军事学堂 , 是我国军事制度大变革的产物 , 对近代历史 , 特别是有着深远影响。
为深入研究这段历史 , 笔者不揣浅陋 , 做了一些粗浅的分析。
不当之处 , 还祈指正。
一、对中国近代军事制度变革的影响近代中国是大变革的时代。
在这场大变革中 , 军事制度的变革最先实现 , 并由此带动了政治制度的变保定各军事学堂的开办 , 保证了军事制度变革的顺利进行 , 从而也奠定了保定军事学堂在中国近代史上清王朝入主中原 , 主要是依靠其在关外建立的武装力量一一八旗军。
当时全部八旗 , 包括满洲八旗汉军八旗 , 总数只有 18.66 万人。
靠这区区的兵力 , 要想统治全中国是不可能的。
为此 , 清王朝把投降及收编的其他武装 , 改编成以绿旗为标志的军队 , 因而被称为绿营兵。
绿营兵的营制饷章基本仿照明军八旗军 , 成为清王朝的主要统治工具 , 因而也被称为 " 经制兵 " 。
在清代道光以前的近 180 年里 ,到南海之滨到处留下绿营兵征战的足迹 , 绿营兵为大一统的大清帝国立下了丰功伟绩。
嘉庆道光以后随着上的腐败 , 承平日久的绿营日益腐败 , 虚冒名额、老弱充数、吸食鸦片、窝娼赌博 , 就连以前号称全国绿营也都成了鸦片鬼 , 其战斗力之衰弱几乎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甚至在皇帝检阅军队时 , 也出现 " 发 ; 驰马 , 人堕地 " 的笑话。
1851 年 ,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 , 这支近 90 万人的绿营兵被斗志昂扬的太平军很快击溃。
太平军叶的声势 , 将江南、江北的绿营经制一扫而空 , 彻底宣告了绿营的瓦解。
为了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不起用汉族地主武装乡勇团练 , 即曾国藩的湘军 , 李鸿章的淮军等。
湘军与淮军的组建 , 完全打破绿营章 , 成为以各级将领为中心的军队 , 即变 " 经制 " 为 " 私有 ", 开创了近代军阀体制的先河。
《2024年红色文化下的保定红色旅游》范文

《红色文化下的保定红色旅游》篇一一、引言保定,作为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城市之一,承载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旨在通过游览红色景点、了解红色历史,传承红色文化。
本文将探讨保定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保定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保定市拥有众多红色旅游资源,如革命遗址、纪念馆、博物馆等。
这些资源为保定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保定市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旅游的发展,加强了对红色景区的规划、建设和宣传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保定红色旅游的特点1. 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保定市拥有丰富的革命历史遗迹和纪念馆,如狼牙山景区、白洋淀景区等,这些景点生动地再现了革命时期的峥嵘岁月。
2. 深厚的文化底蕴。
保定红色旅游不仅是一种观光旅游,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可以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
3. 强烈的互动性。
保定红色旅游注重游客的参与和体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
四、保定红色旅游存在的问题1. 景区同质化现象严重。
一些景区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缺乏创新,存在过度模仿和同质化的问题。
2. 宣传力度不足。
部分红色景区在宣传方面投入不足,导致知名度不高,游客数量有限。
3. 基础设施不完善。
部分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游客的游览体验。
五、对策建议1. 加强规划与建设。
政府应加强对红色景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提高景区的品质和吸引力。
2. 创新发展模式。
在保护好红色文化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红色旅游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旅游品牌。
3. 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多种渠道加强红色景区的宣传工作,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4. 完善基础设施。
加大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景区的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
5. 强化游客体验。
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和互动体验项目,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保定之变,民心所向演讲稿

保定之变,民心所向演讲稿(原创实用版4篇)篇1 目录1.引言2.保定之变的历史背景3.保定之变的民心所向4.保定之变的未来展望5.结论篇1正文一、引言保定之变是近年来中国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京津冀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保定之变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引起了广泛关注。
二、保定之变的历史背景保定之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保定曾是清朝的皇家园林所在地,也是清朝的军事重镇。
保定之变的历史背景为保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三、保定之变的民心所向保定之变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和拥护。
保定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同时也拥有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保定之变的发展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和拥护,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
四、保定之变的未来展望保定之变的发展前景广阔,有望成为京津冀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保定市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旅游、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发展计划。
保定之变的发展将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
五、结论保定之变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城市,也是京津冀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保定之变的发展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和拥护,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
篇2 目录一、引言* 保定之变,民心所向演讲的背景和意义二、保定之变的历史背景* 保定自古以来就是军事重镇* 保定在近代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三、保定之变的现实意义* 保定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 保定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优势* 保定在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探索四、保定之变的民心所向* 保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保定在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品质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保定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五、结语* 总结保定之变,民心所向演讲的核心观点和启示* 对未来保定发展的展望和期许篇2正文保定之变,民心所向演讲稿,旨在探讨保定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新时代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与保定有关的红色书籍

与保定有关的红色书籍保定,位于中国河北省中部,是一座拥有丰富红色资源的城市。
红色书籍是记录和传承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载体,与保定密不可分。
下面将以与保定有关的红色书籍为题,带您进入这座城市的红色历史,感受那段激情澎湃的岁月。
一、《红色家族》《红色家族》是一本记录了保定地区红色家族生活的纪实性书籍。
这些红色家族成员,有的是革命先烈的后代,有的是曾经参与革命斗争的老党员。
书中通过他们的口述和回忆,将我们带入了那个英勇奋斗的年代。
他们用真实的故事,讲述了红色家族的传承和发展,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红色基因的力量。
二、《红色之城》《红色之城》是一本关于保定城市革命历史的专著。
书中详细记录了保定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从保定保卫战到平津战役,再到冀鲁豫解放战争,保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保定人民的英勇抗战和革命斗争的描写,让我们更加了解了这座城市的红色记忆。
三、《红色足迹》《红色足迹》是一本关于保定地区红色旅游的导览书。
书中介绍了保定的红色景点和红色旅游线路。
从保定南湖纪念馆到保定市博物馆,再到保定市解放纪念碑,每一个景点都承载着红色历史的记忆。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沿着红色足迹,亲身感受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四、《红色传承》《红色传承》是一本记录了保定地区红色教育的著作。
书中介绍了保定的红色教育基地和红色教育活动。
保定作为红色教育的重要基地,吸引了许多青少年前来学习和感受红色历史。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加了解红色教育在保定的发展和影响,感受到红色教育对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
五、《红色记忆》《红色记忆》是一本关于保定地区红色文化的综合性图书。
书中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红色文化的历史、红色文化的特点和红色文化的影响等方面。
通过对保定红色文化的深入挖掘和研究,这本书让我们更加了解了保定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红色记忆的传承。
以上是关于与保定有关的红色书籍的简要介绍。
这些书籍记录了保定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带领我们走进红色岁月,感受那段激情澎湃的历史。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保定市城市文化定位研究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保定市城市文化定位研究近年来,京津冀一体化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保定市作为京津冀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面对着新时代下的全新发展机遇和挑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保定市需要重新思考和定位自己在京津冀一体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需要认真研究和规划城市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
保定市位于京津冀交通枢纽,是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城市的有机结合。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瑰宝,保定拥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遗产。
同时,保定也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现代化城市,拥有着独特的城市文化和精神内涵。
因此,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中,保定市既要继承和弘扬自己的历史文化,也需要注重发展现代城市文化,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城市文化的定位,首先需要明确城市的文化特色和精神内涵。
在保定市的文化特色和精神内涵中,历史文化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保定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包括杜牧故居、康熙南巡行宫等众多名胜古迹。
这些历史文化遗址因其独特的历史价值而成为了保定市的文化符号,是保定市的精神内涵之一。
同时,保定市还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习俗,如花会、三月三、冬至等。
这些民俗文化和习俗展现了保定市人民的风土人情和文化活力,是保定市的另一种文化特色。
其次,城市文化的定位需要结合当前的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
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中,保定市作为交通枢纽和文化名城,亟需建设现代城市文化品牌,助力城市发展和经济繁荣。
例如,建设文化艺术中心、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旅游项目等,可进一步提升保定市在京津冀地区的影响力和文化地位;同时也是为了推动城市发展和增强城市竞争力,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
最后,城市文化的定位需要结合城市规划和城市形象的建设。
保定市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也是一座现代化城市,因此,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形象建设中,既需要注重保护和传承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又需要注重体现现代化城市的魅力和特色。
例如,可以采取保护历史建筑、挖掘历史文化、创造文化氛围等方式,打造出一座既有古朴气质,又充满现代化活力的城市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建设“京畿强市”背景下系统研究保定在近代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
作者:高春霞甄亚丽吴玉富
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3年第06期
摘要:建设“京畿强市”奋斗目标是着眼于保定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并继承发扬保定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做出的责任担当。
系统整体反映保定在近代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更有力地扩大对保定的宣传,为建设“京畿强市”营造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为建设“京畿强市”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更好地体现出保定崇信、重义、尚和、争先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保定;京畿强市;近代革命
中图分类号:F27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163-002
一、建设“京畿强市”奋斗目标的提出
2012年5月20日至21日,中共保定市委十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把建设“京畿强市、善美保定”作为保定市今后发展的总体定位,使保定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有了新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方向。
所谓“京畿强市”,就是依托保定紧邻北京的地理方位优势,加强保定与北京在各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建设北方强市,同时为北京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所以“京畿强市”战略目标是立足于保定作为京畿重镇的地理方位,并历史客观地审视保定所处的发展方位,着眼长远发展并勇于担当历史赋予保定人的神圣使命做出的科学决断和战略抉择。
保定自古为京畿重地,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
保定之名起于元朝,元朝由蒙古族元世祖忽必烈于1271年所建,国号大元,同年定都大都(今北京市)。
元太宗十一年(1239年)以保州为顺天路治所,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顺天路为保定路,“保定”之名自此始,寓“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
明成祖决定将国都迁北平(迁都后改称北京),并将北平行都司更名为大宁都司,迁驻保定,负责京畿附近的护卫与安全。
清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移驻保定,保定为直隶省省会。
自清雍正八年(1730)至清朝灭亡(1911)直隶总督驻在保定,总管直隶、河南和山东的军民政务。
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而由于直隶省地处京畿要地,因此直隶总督被称为疆臣之首。
保定也成为河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中心。
在近代史上,作为北方重镇的保定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保定人民自古以来就有反抗压迫的光荣传统,同时由于保定重要的战略位置,在近代革命时期保定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种作用表现在很多方面,包括党的建设、红色政权建设、武装斗争、学生运动、教育和文化建设等。
建设“京畿强市”奋斗目标正是立足于保定作为京畿重镇的地理方位,勇于担当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做出的科学决断。
二、系统研究保定在近代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
首先,可以系统整体反映保定在近代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内特别是保定的专家和学者对保定的这种重要作用的研究起步早,而且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但是总体来看对保定在近代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系统研究还不够充分。
首先表现为研究集中于对某个方面作用的分析,如保定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的作用、保定军校在近代中国革命中的作用、晋察冀根据地的建设对于各地民主政权的建立、发展以及全国革命政权的建立的影响等等,或者集中于论述在民主革命某个阶段保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如保定在抗战时期的重要地位,或者虽然从整体上去分析了保定在近代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又没有系统地总结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保定在近代革命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果进行分别分析和研究,就不能整体反映出保定的重要作用的全貌,不免会影响人们对保定重要性的认知,同时只有系统研究,才能揭示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才能显示出保定这种作用发挥不是偶然的,而是带有一定的必然性,才能揭示出保定作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北方重镇的重要位置以及保定的人文精神是保定在近代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深层原因。
总之系统研究对于全面系统认识保定在近代革命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系统研究保定在近代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提升保定知名度和扩大影响力的重要抓手。
建设“京畿强市”奋斗目标是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期间的保定发展方向的一个战略总定位。
保定依靠自身的传统的和现实的优势,通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使经济科技、文化名城工业基础大力发展,但是保定在发展过程也存在一些源于历史传统或源于地缘位置而导致的劣势,而且从当前总体水平看,保定仍是一个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小、发展实力弱的基本市情还没有根本改变。
因此,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始终是保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
怎样积极参与并使国内国外的社会资源配置有利于保定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始终是在谋划保定发展战略时不可忽略的问题。
尽管近些年来保定依托自身优势和全民努力,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各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省内以至全国的知名度有了一定提高。
但是,保定作为中部省份的一个地级市,同样也面临着地缘地理位置上的一些劣势。
所以稳定占据竞争的制高点,在区域竞争中完全胜出,并逐步提高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在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竞争力。
除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经济科技文化实力之外,还需要突出保定的地方优势和特色。
保定在近代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就是保定鲜明地域优势的重要方面,这种历史上的地位可以反映出保定在当前全国的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位置。
可以说加大力宣传保定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不仅仅是对过去革命历史的总结,同样也是扩大保定现实影响的一个重要抓手,对于再造战略优势,对于社会资源的引进,推进与周边地市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京畿强市”战略目标的提出,显示出了谋划保定未来发展的战略眼光,也使人们看到一个富有抱负,敢于承担责任的保定形象。
同时也凸显了保定紧邻北京的战略优势。
而系统研究保定在近代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毫无疑问会增强人们对它的认同感,对提升保定知名度,扩大对外的交流和合作大有裨益。
再次,可以为建设“京畿强市”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
“京畿强市、善美保定”是保定今后发展的远景规划,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此次保定市委会议也作出了具体的部署,就是围绕“京畿强市、善美保定”这一定位,把“低碳、高端、协调、善美”作为深化科学发展、再造战略优势的主攻方向。
同时为打造保定新的战略优势,要着力实施四大主体战略:产业振兴战略、城市突破战略、县域腾飞战略、文化引领战略。
可以说建设“京畿强市、善美保定”的任务伟大而艰巨,需要在保定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更需要全保定人的积极参与和付出,需要凝聚人心,需要上下一致。
保定在近代革命史上勇敢的承担了北方重镇和“京畿重地”的责任,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建设“京畿强市”奋斗目标是着眼于保定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并继承发扬保定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做出的责任担当。
系统研究和宣传这段历史,毫无疑问会增强保定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从而自觉、积极地投入“京畿强市”的建设中。
最后,系统研究保定在近代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地体现出保定崇信、重义、尚和、争先的人文精神。
中国共产党保定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把建设“京畿强市、善美保定”作为保定市今后发展的总体定位,“京畿强市”是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目标,“善美保定”为保定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者是有机统一,相互贯穿的,建设“京畿强市”是“善美保定”的重要实现,而“善美保定”又为建设“京畿强市”提供了重要人文精神的支撑。
“善美”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就体现在“崇信、重义、尚和、争先”的新时期保定精神。
“崇信、重义、尚和、争先”既是对新时期保定人文精神的追求,同样也体现了保定的历史文化特征和地位,保定自古就有重诺守信、豪侠忠义、精诚和谐、奋勇争先的传统。
在近代民主革命中更是得到了充分地体现,系统研究保定在近代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能更有力地凸显出新时期保定精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而形成全社会对它的认可,最终更好地构建起建设“京畿强市”的社会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氛围。
此外,对保定在近代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系统研究有助于推进发挥京畿城市的优势,自觉地加强并扩大与北京在经济发展、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方面的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为,保定在近代革命中的重要地位是与保定所处的历史方位分不开的,面对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特别重视并利用保定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再造战略优势,为保定的发展注入活力。
系统研究保定在近代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主要思路
整体研究保定在近代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相互配合,首先是思想上高度重视,要认识到这种研究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学术的研究,更是新时期保定建设的现实需求。
其次,要形成一定的有组织的力量,可以成立一定的学术研究团体进行系统领导和引
导。
最后需要有一批学者专家的共同努力。
在形式上可以采取著作、论文和论文集的形式。
在方法上要注意结合当前建设的实际来研究保定在近代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对保定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中总结经验和启示,以为当前的建设服务。
注:本文系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建设‘京畿强市’背景下系统研究保定在近代革命中地位和作用重要性分析”(201201040)的成果。
参考文献:
[1]http:///view/2800.htm#5
[2]厉湖景.保定地名由来的历史踪迹探秘[J]中国地名,2012,(6):44 [3]http:
///bdrb/bdrb_info/news_info.asp.news_id=15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