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新组合_科优769_的选育及栽培与制种技术

合集下载

高产优质中晚熟玉米杂交种京科769的选育

高产优质中晚熟玉米杂交种京科769的选育

高产优质中晚熟玉米杂交种京科769的选育
段民孝;赵久然;王元东;郭景伦;邢锦丰;杨国航;尉德铭;王继东
【期刊名称】《作物杂志》
【年(卷),期】2006()5
【摘要】京科769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以自选系混76-2为母本,外引系34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2006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生育期适中、果穗均匀、抗倒伏,子粒商品性好、高产稳产、适应性强,适宜在北京春播区、东北、西南地区种植。

【总页数】2页(P68-69)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京科769;选育;高蛋白
【作者】段民孝;赵久然;王元东;郭景伦;邢锦丰;杨国航;尉德铭;王继东
【作者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3
【相关文献】
1.高产优质中晚熟玉米杂交种锦单18号的选育 [J], 吕东梅
2.中晚熟多杭优质玉米杂交种--中玉4号早熟抗病玉米杂交种--中玉5号早熟抗病玉米杂交种--中玉11号中甜2号甜玉米 [J],
3.优质中晚熟玉米新杂交种锦润91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J], 盛利
4.高产优质中晚熟玉米新杂交种锦单18号的选育 [J], 张琳
5.优质中晚熟高密玉米新杂交种锦玉2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J], 张宝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稻新组合创两优02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水稻新组合创两优02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安徽省是全国粮食生产大省,其中水稻是安徽主要的粮食作物。

创两优028是安庆市稼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中籼迟熟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由两系不育系创5S (引自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科创两系作物研究所)与强优恢复系R028配组育成。

笔者总结其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以持续的提高水稻单产水平,为农民提高产量增加收益。

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1.1创5S创5S 不育系是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科创两系作物研究所于2007年春以GDS-1作母本与C815S 杂交,2007年夏季,在长沙繁殖“GDS-1/C815S ”F 1;2007年冬季,繁殖“GDS-1/C815S ”F 2,于2011年经过11代选育育成。

2013年通过海南审定(审定编号:琼审稻2013020)。

1.2R0282008年正季在安徽六安以成恢177为母本,华占为父本杂交,经过多年的南繁北育系统选育及抗性和品质鉴定、测恢测优,于2012年夏稳定定型育成并定名R028恢复系。

1.3杂交组合的选育2012年春季以不育系创5S (引自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科创两系作物研究所)与恢复系R028配组。

2012年秋季在海南三亚,组合“创5S/R028”,在田间表现较好,杂交优势显著。

2013年在安庆参加公司内部的品种比较试验,表现最好。

2014-2015年参加六安、全椒、黄山、滁州、安庆等地多点品比试验。

2016年参加区域试验,2017年续试,2018年参加生产试验。

2019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审稻20190005)。

2特征特性2.1农艺形状及经济形状该组合属中籼迟熟杂交稻新品种,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全生育期141.5d ,比对照Ⅱ优838长0.6d 。

该品种株型适中,茎秆较粗,剑叶宽,叶色浓绿,分蘖力强,后期转色好。

株高116.0cm ,亩有效穗16.4万穗左右,每穗总粒数187粒,实粒数164粒,结实率85.7%,千粒重25.8g 。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716在海南的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716在海南的高产栽培技术

特优 7 6系福建 省南平 市农业科 学研 究所 选用龙 1 特 浦 A 与 自选恢 复 系 南恢 7 6配组 育 成 的三 系感 温 1 型 高产杂交 稻新 组合 经过 在海南 多年试 验 、试 种 和 示范 , 表现 出 高产 、 抗病 、 质 、 实率 高 、 色好 等优 优 结 熟
I 优 1 8长 6 7 : I 2 ~ d 晚造 全 生育期 l8 1d左 右 . 比对照 I I
3 高 产 栽 培 技 术
特优 7 6穗 粒结 构协调 .高产 栽培要 在足 穗 的基 l
础上 争大穗 , 提高 结实 率和饱 满度 . 达到 高产稳 产的 目 的。 经对 高产 片调查 , 6 7 2 每 6 m 产量 6 0 g的穗 粒结构 0k
31 选 地 、 种与 培育 壮秧 特 优 7 6属 大穗 大粒 型 . 播 1 高产杂 交稻新组 合 , 分蘖力 较强 , 长势 繁茂 , 实率 高 , 结 抗 倒 . 选 中上等肥 田以发 挥 高产优势 。 宜 一般 海南省 作
早 稻 种 植 , 1 上 旬播 种 为 宜 , 龄 2 d 晚稻 以 6 以 月 秧 8;
1 . 抗逆 性 经 海 南 省种 子 站 统一 组 织 人 工接 种 鉴 3
宜. 每穴插 2苗 . 确保 每 6 7 2 6 m 基本苗 达 6万条 以上 。
33 科学 管理肥 水 . 施 肥 应做 到“ 促 、 前 中稳 、 补 ” 后 。 m 施 3 0 g与过 磷 酸钙 3 k 0k 0 g沤熟施 下耙 匀 . 耙平 后 用 尿素
3 . 插 足基 本 苗 插 多 蘖嫩 壮 秧 对 增加 有 效 穗 数意 2 义 重大 . 叶龄 约 5 . 5叶时插 秧 。插秧 规格 : 中等 田株行

谷优769在建阳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谷优769在建阳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谷优769在建阳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丁巧莲【摘要】谷优769是由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选育的杂交晚稻新品种,在南平市农校试验农场作烟后稻,经3a的试验和示范种植,表现生育期适中,群体整齐,丰产性好,熟期转色好,稻瘟病抗性强等特性。

总结了谷优769在建阳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A late new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Guyou 769 was developed by Nanpi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t was tested and demonstrated as post-tobacco rice in three years at Experimental Farm of Nanping Agriculture School, showing moderate growth duration, uniform population, high yield, good plant colour at maturity, and strong resistant blast. The planting performance and high-yield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Guyou 769 as post-tobacco rice at Jianyang were summarized.【期刊名称】《福建稻麦科技》【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3页(P74-75,76)【关键词】谷优769;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作者】丁巧莲【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学校,福建建阳 354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048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建阳烟叶种植已有较大面积。

因地制宜推广种植产量高、熟期适中、抗稻瘟病的烟后稻品种,显得越来越重要。

两系杂交稻新组合广两优769高产制种技术

两系杂交稻新组合广两优769高产制种技术

母本广占63-4S 是由北方杂交粳稻研究中心和安徽合肥丰乐种业水稻所共同选育的,通过两系不育系广占63S 再加工育成的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1]。

父本南恢769为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自主选育。

本文通过近3年制种摸索,2014—2016年试制种平均产量为3108kg/hm 2,高产田块达3706kg/hm 2。

现将该品种亲本的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1亲本的特征特性1.1父本南恢769南恢769恢复系具有前期早生快发、茎秆粗壮、株叶形态好、分蘖力较强、大穗、花粉量充足等特点。

在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育种基地(南平市建阳区),进行分期播种试验,Ⅰ期为4月5日、Ⅱ期为4月15日、Ⅲ期为4月25日,播始历期分别为106、103、99d ,主茎叶片数分别为17.0、16.7、16.2片。

1.2母本广占63-4S母本广占63-4S 的不育性的稳定性较好,一般在14.5h 长日照环境下,其不育临界温度低于23.5℃;在12.5h 短日照环境下,其不育临界温度低于24℃,该两系不育期内的不育性及可育期内的育性恢复性均较好[2]。

柱头外露率高达62.88%。

叶鞘、柱头、稃尖无色,总叶片数14~15叶。

每丛穗数8~10穗,每穗粒数140~170粒,长粒形,千粒重25g 。

母本广占63-4S 始穗第2天开始开花,单穗开花历期5d 左右,群体开花历期10d 左右。

广占63-4S 生育期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5月中旬播种,播始历期83~88d ,较广占63S 迟4~5d ;6月上、中旬播种,播始历期76~79d 。

2广两优769高产制种技术2.1选择合适田块保证育性敏感期的安全转换是两系杂交稻制种成功的关键。

因此,在选择制种田块时,应选择海拔在400m 以下、阳光充足、集中连片、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的平洋田;两系制种田块空间隔离应保持在200m 以上,对于粳稻、糯稻要求更严格,应在500m 以上,在时间隔离上,应与周围田块不同品种始穗时间相差20d 以上才能确保无串粉风险。

优质稻N两优769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优质稻N两优769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优质稻N两优769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吴娟娟;邱慧明;周仕全;邱壑;黄薇;江婷
【期刊名称】《福建稻麦科技》
【年(卷),期】2022(40)1
【摘要】N两优769是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武夷山科力兴种业有限公司联合利用母本N15S、父本南恢769杂交育成的晚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品
种,202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2021年分别在建阳区莒口镇后山村、武夷山市岚谷乡吴屯村作晚稻种植,均表现出分蘖力强、高产稳产、米质优、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

总结了N两优769在建阳区和武夷山市等地的种植表现和栽培要点。

【总页数】3页(P49-51)
【作者】吴娟娟;邱慧明;周仕全;邱壑;黄薇;江婷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农村局;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1.048
【相关文献】
1.杂交稻新组合福龙两优863试种表现与栽培技术要点
2.Y两优676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3.福两优366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4.Y两优676在大田县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5.福龙两优1031在上杭县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明占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明占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明占•高产栽培技术•品种适应性及种植区域•品种推广应用前景及经济效益•结论与讨论目录品种选育过程品种审定育种目标亲本选择03生育期品种特征特性01农艺性状02穗粒特性品种产量表现产量表现抗病性适应性播种育秧技术播种时间选种秧田管理育秧方式采用湿润育秧或旱育秧方式,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和灌溉条件进行选择。

合理密植技术种植密度根据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一般每亩插植1.5-1.8万丛。

插植方式采用宽行窄株或等行距种植方式,有利于通风透光和群体效应的发挥。

插植深度控制插植深度适宜,使秧苗能够稳定生长,防止深插或浅插导致生长不良。

010302肥水管理技术施肥技术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化肥,如氮、磷、钾等元素。

分蘖肥和穗肥的施用量也要适当控制,以满足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

水分管理根据水稻生长阶段和土壤水分状况,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

分蘖期要保持浅水层,孕穗期要保持深水层,抽穗期要保持浅水层,有利于开花授粉。

同时要注意排水和防涝,防止水分过多或过少对水稻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病虫害防治技术病虫害监测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品种适应性010203抗病虫害能力强耐寒抗高温适应多种土壤类型华南稻区长江中下游稻区种植区域品种推广应用前景特优明占杂交水稻组合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能够在不同生态区和气候条件下稳定高产。

适应性强特优明占具有较好的抗病虫害性能,能够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抗病虫害能力强特优明占具有较高的产量和品质,能够满足人们对高品质水稻的需求。

高产优质特优明占杂交水稻组合的种植技术相对简单,易于掌握,适合大规模种植。

种植简便市场需求量大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水稻的需求越来越大,特优明占的市场需求量较大,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品种经济效益分析产量高特优明占杂交水稻组合的产量较高,能够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品质优良特优明占具有优良的品质,能够满足人们对高品质水稻的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杂交水稻新组合西优2号选育及主要高产制种和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新组合西优2号选育及主要高产制种和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新组合西优2号选育及主要高产制种和栽培技术李斌;黄宗宏;刘伟;李耀球;黄秋莉;周波【摘要】西优2号是广西博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的不育系西A与自选的恢复系R2配组选育而成的弱感光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09年4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该组合在广西博白、防城、钦州、桂平等地种植,均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具有抗性强、米质优良、食味口感好、分蘖力强等特点.提出了该组合高产制种和栽培技术,供广大种植户在生产过程中参考.【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3页(P145-147)【关键词】杂交水稻;西优2号;选育;高产制种;栽培【作者】李斌;黄宗宏;刘伟;李耀球;黄秋莉;周波【作者单位】广西博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博白537600;广西博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博白537600;广西博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博白537600;广西博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博白537600;广西博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博白537600;广西博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博白537600【正文语种】中文西优2号是广西博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的不育系西A与自选恢复系R2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

1999年早造用自育的中间材料F2(博B/秋B)与“双博IIB/秋B”进行杂交制保,至2001年早造选育至复交F4代时,又选用其优良后代株系作母本与中间材料“双博IIB/秋B//博IIIB”再次杂交,2002年晚造至F3代时与秋A、博A、博IIA等不育系杂交,然后回交,选育至2004年早造B2F1时进行组合测配,观察其目标性状优劣,发现用秋A转育的不育系测配的组合长宽比、株型、穗粒数等性状表现较为突出,最后确定用秋A转育的不育系作为选育后代,从而育成了不育系西A,相应的保持系为西B。

2008年10月通过了广西科技厅鉴定。

恢复系R2是博白县农科所用广恢998与R99杂交选育而成的恢复系。

西优2号(西A/R2)2005年参加博白县农科所品比试验,2006年参加广西区试,2007年、2008年在广西博白、桂平、防城、钦州等地进行大田生产试验,均表现出稳产、高产、米质优、食味口感好、抗性强、适应性广等优良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3-11-14作者简介:邱慧明,男,1977年生,农艺师。

基金项目:福建省区域重大项目“利用综合育种技术选育抗病优质水稻新品种及产业开发”(2011N3024);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南平综合试验站。

杂交水稻新组合“科优769”的选育及栽培与制种技术邱慧明,周仕全,江文清,谢冬容,应薛养,张振斌(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354200)摘要:科优769系科A 与南恢769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稻瘟病、耐寒性较强等特点,2013年通过广东省梅州市审定。

介绍了科优769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总结了其主要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杂交水稻;科优769;选育;栽培;制种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new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Keyou 769”QIU Hui-ming ,ZHOU Shi-quan ,JIANG Wen-qing ,XIE Dong-rong ,YING Xue-yang ,ZHANG Zhen-bin(Nanpi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Fujian Province 354200)Abstract :Keyou 769was a new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which was combined with “Ke A ”and “Nanhui 769”,and had high and stable yield ,extensive adaptation ,resistance to rice blast ,cold environment.And “Keyou 769”was approved by Me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in 2013.This paper introduced breeding process ,planting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and summarized its mai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key technical rinks in seed production.Key words :Hybird rice ;Keyou 769;breeding ;seed production1选育经过1998年晚季,南平市农科所用分蘖力强、米质较优、抗病的亲本IR36与籼粳杂交的强恢复系密阳46杂交,配制F 0种子。

1998年冬季在海南用该所选育的强恢复系南恢辐819杂交。

1999年晚季在建阳该所种植F 1代,表现植株清秀、株型适中、超亲优势明显,对F 1代种子混收;1999年冬季至2002年晚季,通过连续多年经该所基地、石宇病区、海南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穿梭选择,定向培育,对各入选优良株系进行测交筛选,经多代复测稳定,于2003年晚季在建阳筛选鉴定到田间编号为02Z769的植株表现分蘖强、株叶形态好、穗大粒多,综合性状好,用特A 、谷丰A 等不育系测配表现恢复力强、配合力好的株系定名为南恢769。

2006年冬季在海南用科A 等不育系与南恢769少量制种;2008年科优769参加该所三重复品比试验;2009年在该所晚稻三重复品比试验和大田试种,表现株叶形态好,杂种结实率高,丰产性突出;2010年参加广东省梅州市晚稻区试中迟熟组试验,2011年广东省梅州市早稻区试中迟熟组试验续试及晚稻生产试验,表现熟期适中,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稻瘟病,耐寒性较强等特点,于2013年通过广东省梅州市审定(梅审稻2012002)。

2产量表现2008 2010年在南平市农科所试验基地晚季三重复品比,平均每667m 2(下同)产量分别为528.6kg 、537.2kg 、526.7kg ,比对照汕优63增产9.43%、11.37%、9.61%,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

2010年广东省梅州市晚稻区试中迟熟组试验,平均产量为477.6kg ,比对照汕优122增产2.03%,增产不显著。

2011年广东省梅州市早稻区试中迟熟组试验复试及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04.0kg ,比对照汕优122增产5.11%,增产显著,日产量为3.847kg ,名列中迟熟组第2名;早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495kg ,名列第3名。

3特征特性3.1生育期科优769在福建省南平市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24 126d,比汕优63早熟2 3d。

2010年广东省梅州市晚稻区试中迟熟组试验,全生育期平均115d,比汕优122(CK)迟熟5d;2011年早稻复试全生育期131d,比汕优122(CK)迟熟4d。

3.2主要性状该组合田间表现群体整齐,株型集散适中,分蘖力强,茎秆粗壮,穗着粒密度大,后期熟色佳,丰产性好。

2010 2011年广东省梅州市区试主要性状指标:有效穗17.89万穗,株高109.9cm,穗长23.1cm,平均每穗总粒136.2粒,结实率80.9%,千粒重26g。

3.3稻米品质米质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测试中心检测,符合NY/T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三等食用籼米品种品质要求,其中整精米率58.3%、透明度1级,碱消值6.4级,胶稠度72 mm,直链淀粉含量21.1%等5项指标达一级标准;糙米率81.0%,精米率72.2%、蛋白质含量9.6%等三项指标达二级标准;垩白度5.6%达三级标准,稻米品质较好。

3.4抗性表现未发生稻瘟病,表现抗稻瘟病性较强。

2011年广东省区试对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室内表现对ZB群小种和ZC群小种总抗性频率为92.55%,田间鉴定叶瘟和穗颈瘟均表现抗(R),综合评价为抗稻瘟病(R);2011年晚稻梅州区试鉴定表现中感白叶枯病。

田间种植耐寒性较好,据梅州市2011年晚稻品种耐寒性人工气候箱模拟鉴定结果,孕穗期和开花期耐寒性为中强。

4栽培技术要点4.1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适时播种,适当稀播。

在闽北作晚稻种植一般在6月20日以前播种。

在广东梅州地区作早稻种植宜在3月上旬、作晚稻种植在7月上旬前播种。

每667m2秧田播种量12 15kg为宜,大田用种量1.2 1.5kg,稀播匀播,做好秧田肥水管理,培育多蘖壮秧。

4.2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科优769分蘖力强,植株繁茂,栽插时要注意适当加大插植规格。

在闽北作晚稻栽培,秧龄控制在30 35d,插植规格19.8cmˑ(19.8 23.1)cm,丛插1 2粒谷秧,插足基本苗7万 9万,确保足穗打好丰产基础。

4.3科学肥水管理科优769株型集散适中,叶色绿,叶较宽,耐肥性一般,施肥上应注意氮、磷、钾合理搭配,比例1.0ʒ0.6ʒ0.8;采用“前重、中轻、后补”的施肥方法,基肥为主,早施追肥,后期补施磷钾肥以利提高结实率。

一般中等肥力水平田,每667m2施N10kg,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比例6ʒ3ʒ1ʒ1为宜。

该组合穗着粒密度大,水管上要科学安排,做到浅水栽秧、寸水返青、薄水促蘖、够苗烤田、深水保胎、寸水扬花、干湿交替灌溉壮籽,切忌过早断水。

4.4适时防治病虫害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病虫害防治方针,根据植保部门发布的测报信息,适时防治。

秧田主要注意稻蓟马、烂秧的防治;本田分蘖期一般采用杀虫双、卷螟透杀等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后期通过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虫害能力,用康宽、噻嗪酮、扑虱灵、井冈霉素等药剂防治螟虫、稻飞虱和纹枯病。

5主要制种技术要根据父母本的特性及当地气象资料,合理安排播种期。

在建阳中稻制种4月底5月初播种,Ⅰ期父本播种8d后播Ⅱ期父本,母本与Ⅰ期父本时差21d,预计父母本在8月上旬抽穗,正处于该地最佳抽穗扬花期,母本抽穗整齐,父本散粉集中,花粉密度大,制种产量高,种子纯度高。

制种本田采用2期父本,父母本行比2ʒ(10 12)为宜,畦宽2.2 2.5m,父本与母本的间距为26.4cm,父本株行距23.1cmˑ23.1cm,母本株行距16.5cmˑ16.5cm;丛插1 2粒谷,父本秧龄30d左右,母本秧龄25d以内,尽早移栽。

制种本田施肥采用前重、中轻、后补的方法,适量N、P、K配比,以有机肥为主,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后补穗粒肥。

母本移栽前,对母本行重施基肥,并耙平;移栽后1周内重施速效氮肥,促前期早发,构建高产苗架;在幼穗分化第6期看叶色酌施1次穗肥,防止早衰。

父本移栽后及早行间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条施追肥,尽可能多发分蘖,形成足够的穗数,以保证充足的花粉量。

水管做到浅水栽插,间歇灌溉促分蘖;母本移栽后2周左右,及时晒田,促根控蘖,直至田面出现鸡爪纹后复水,湿润分化;扬花授粉期灌深水降温增湿,以提高结实率;灌浆后期干湿交替壮籽,养根保叶,活熟到老,提高千粒重。

父母本群体在5% 10%抽穗时开始喷施赤霉素,母本对赤霉素较敏感,每667m 2喷施赤霉素14 16g (分3次)即可达到完全吐颈的效果,父本一般多喷1次,使父本略高于母本,以利于赶粉。

选择隔离条件好的制种基地,在生产全过程要密切注意除杂保纯;加强病虫预测预报,采用对口农药,适时防治病虫害;喷施赤霉素后25d 左右,即8月底9月初及时抢晴收割,确保种子质量。

(责任编辑:王景辉)收稿日期:2013-11-07作者简介:叶孝力,男,1966年生,助理农艺师。

水稻僵苗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叶孝力1,吴隆灿2(1.福建省建阳市种畜草种场354200;2.福建省建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摘要:僵苗是水稻分蘖期前后易发生的生理障碍。

依据僵苗稻作的发生类型、症状,分析其发生原因,并进行诊断、依症防治。

关键词:水稻;僵苗;发生原因;防治Occurrence reason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stunted seedlings of riceYE Xiao-li 1,WU Long-can 2(1.Jianyang Breeding Stock and Grass Seeds Farm ,Fujian Province 354200;2.Jianyang Agricultural Technique Extension Station ,Fujian Province )Abstract :Stunted seedling is a physiological obstacle happened around tillering stage in rice growth.In this study ,the dis-eased reasons were analyzed and diagnosed based on the occurrence types and symptoms in stunted rice plants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for stunted seedlings were conducted according to the diseased symptoms.Key words :Rice ;stunted seedling ;occurrence reason ;control and prevention福建省建阳市是种粮大县,耕地面积3.1万hm 2,其中水田面积2.87万hm 2[1],水稻在生长前、中期有时会发生僵苗现象,尤其分蘖期前后最容易发生,一般为栽插后12 20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