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2015版
ISO 9001:2015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国际标准ISO9001第五版2015-09-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参考号码ISO9001:2015(E)○c ISO2015目录前言 (6)引言 (7)0.1 总则 (7)0.2 质量管理原则 (7)0.3 过程方法 (8)0.3.1总则 (8)0.3.2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循环 (9)0.3.3基于风险的思想 (10)0.4 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关系 (10)1. 范围 (1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1)3. 术语和定义 (11)4. 组织环境 (11)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11)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11)4.3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 (11)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12)5. 领导作用 (12)5.1领导作用和承诺 (12)5.1.1总则 (12)5.1.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13)5.2方针 (13)5.2.1质量方针制定 (13)5.2.2质量方针沟通 (13)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13)6. 策划 (13)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13)6.2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14)6.3变更的策划 (14)7. 支持 (15)7.1资源 (15)7.1.1总则 (15)7.1.2人员 (15)7.1.3基础设施 (15)7.1.4过程运行环境 (15)7.1.5监视和测量资源 (15)7.1.5.1总则 (15)7.1. 5.2测量溯源 (16)7.1.6组织的知识 (16)7.2能力 (16)7.3意识 (16)7.4沟通 (16)7.5形成文件的信息 (17)7.5.1总则 (17)7.5.2创建与更新 (17)7.5.3形成文件的信息的控制 (17)8. 运行 (17)8.1运行策划和控制 (18)8.2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18)8.2.1顾客沟通 (18)8.2.2与产品和服务的要求的确定 (18)8.2.3与产品和服务的要求的评审 (18)8.2.4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 (19)8.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19)8.3.1总则 (19)8.3.2设计和开发策划 (19)8.3.3设计和开发输入 (19)8.3.4设计和开发控制 (20)8.3.5设计和开发输出 (20)8.3.6设计和开发更改 (20)8.4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20)8.4.1总则 (20)8.4.2控制类型和程度 (21)8.5生产和服务提供 (21)8.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21)8.5.2标识和可追溯性 (22)8.5.3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 (22)8.5.4防护 (22)8.5.5交付后的活动 (22)8.5.6更改控制 (23)8.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23)8.7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23)9. 绩效评价 (23)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23)9.1.1总则 (23)9.1.2顾客满意 (24)9.1.3分析与评价 (24)9.2内部审核 (24)9.3管理评审 (25)9.3.1总则 (25)9.3.2管理评审输入 (25)9.3.3管理评审输出 (25)10.持续改进 (25)10.1总则 (25)10.2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26)10.3 持续改进 (26)附录 A(资料性附录) (27)附录 B(资料性附录) (30)参考文献 (33)前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全套文件最新版

质量手册QUALITY MANUAL(依据GB/T19001-2015 idt ISO9001:2015标准)文件编号:QM01--2018受控状态:发布日期:2018年1月12日实施日期:2018年1月12日总目录0批准令0.1发布令0.2任命书1范围2引用标准和术语2.1引用标准2.2通用术语和定义2.3专用术语3概况3.1公司概况3.2手册管理4 公司的背景4.1 理解公司及其背景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4.4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5 领导作用5.1 领导作用和承诺5.2 质量方针5.3 公司的角色、职责和权限6 策划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6.3 变更的策划7 支持7.1 资源7.2 能力7.3 意识7.4 沟通7.5 形成文件的信息8 运行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8.2产品和服务的要求8.3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8.6 产品和服务放行8.7 不合格输出的控制9 绩效评价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2 内部审核9.3 管理评审10 持续改进10.1 总则10.2不合格和纠正措施10.2 持续改进11 附录:附录1:生产工艺流程图0 批准令0.1发布令为规范公司行为,保证产品质量满足顾客和法定要求,提高公司信誉和产品竞争能力,增强顾客满意,公司建立了系统化、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该体系符合GB/T19001-2015 idt ISO9001:2015标准的要求,编制了《质量手册》,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管理职责和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控制要求。
根据公司发展和管理提升的需要,结合2015版标准等要求,经领导层决策,发布本《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阐述了我公司新阶段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实施、保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和进行质量管理的公司法规,也是向顾客提供质量保证的证实文件,并作为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依据,要求全体员工必须严格贯彻执行。
质量管理体系2015版

浙江省台州市X X X X X X X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依据ISO9001:2015)文件编号:QM-01版本:A/0编制:审核:批准:分发号:持有部门:控制状态:发布日期:2015年01月01日实施日期:2015年01月15日浙江省台州市XXXXXXX有限公司0 目录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组织的背景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4.4 质量管理体系5 领导作用5.1 领导作用和承诺5.2 质量方针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6 策划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6.3 变更的策划7 支持7.1 资源7.2 能力7.3 意识7.4 沟通7.5 形成文件的信息8 运行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8.2 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客沟通8.3 运行策划过程8.4 外部供应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5 产品和服务开发8.6 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8.7 产品和服务放行8.8 不合格产品和服务9 绩效评价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2 内部审核9.3 管理评审10 持续改进10.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10.2 改进1范围企业依据ISO9001:2015标准要求建立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运用过程方法及各过程的输入、输出、管理职责、工作要求、绩效考核,并使其文件化。
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全过程的管理,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要求,以证实本公司具有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及产品质量水平的能力。
2 规范性引用文件ISO9000:201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ISO9000:2015 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环境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过程分析乌龟图企业外部宗旨:为汽车相关顾客提供优质低廉的塑件、高精耐用的模具;企业内部宗旨:为员工提供家庭一样的安稳舒适的工作条件;企业战略方向:丰富自我,发展企业,贡献社会。
ISO90012015年质量管理体系版标准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ISO9001:2015标准目录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组织的背景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4.4 质量管理体系5 领导作用5.1 领导作用和承诺5.2 质量方针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6 策划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6.3 变更的策划7 支持7.1 资源7.2 能力7.3 意识7.4 沟通7.5 形成文件的信息8 运行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8.2 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客沟通8.3 运行策划过程8.4 外部供应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5 产品和服务开发8.6 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8.7 产品和服务放行8.8 不合格产品和服务9 绩效评价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2 内部审核9.3 管理评审10 持续改进10.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10.2 改进附录A 质量管理原则文献1 范围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a)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务;b) 运行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适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于本标准。
ISO9000:201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ISO9000:2015 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2015质量管理体系版标准

ISO9001:2015标准目录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组织的背景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4.4 质量管理体系5 领导作用5.1 领导作用和承诺5.2 质量方针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6 策划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6.3 变更的策划7 支持7.1 资源7.2 能力7.3 意识7.4 沟通7.5 形成文件的信息8 运行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8.2 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客沟通8.3 运行策划过程8.4 外部供应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5 产品和服务开发8.6 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8.7 产品和服务放行8.8 不合格产品和服务9 绩效评价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2 内部审核9.3 管理评审10 持续改进10.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10.2 改进附录 A 质量管理原则文献1 范围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a)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务;b) 运行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适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于本标准。
ISO9000:201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ISO9000:2015 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环境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组织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战略方向有关、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事务。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_中文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目录前言 (I)引言................................................................................... I I0.1 总则.................................................................................. I I0.2 质量管理原则.......................................................................... I I0.3 过程方法............................................................................. I II0.4 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关系 (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组织环境 (1)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1)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1)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1)4.4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2)5 领导作用 (2)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2)5.1.1 总则 (2)5.1.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5.2 方针 (3)5.2.1 制定质量方针 (3)5.2.2 沟通质量方针 (3)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3)6 策划 (3)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3)6.2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4)6.3 变更的策划 (4)7 支持 (4)7.1 资源 (4)7.2 能力 (6)7.3 意识 (6)7.4 沟通 (6)7.5 形成文件的信息 (6)8 运行 (7)8.1 运行策划和控制 (7)8.2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7)8.2.1 顾客沟通 (7)8.2.2 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7)8.2.3 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8)8.2.4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 (8)8.3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8)8.3.1 总则 (8)8.3.2 设计和开发策划 (8)8.3.3 设计和开发输入 (8)8.3.4 设计和开发控制 (9)8.3.5 设计和开发输出 (9)8.3.6 设计和开发更改 (9)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9)8.4.1总则 (9)8.4.2 控制类型和程度 (10)8.5 生产和服务提供 (10)8.6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11)8.7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12)9 绩效评价 (12)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12)9.2 内部审核 (13)9.3 管理评审 (13)10 持续改进 (14)10.1总则 (14)10.2 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14)10.3 持续改进 (15)附录A(资料性附录) (16)附录B(资料性附录) (19)参考文献 (22)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详解-(2015版)

术语及定义
改进:提高绩效的循环活动 注:为改进制定目标和寻找机会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利用审核发现和
审核结论、数据分析、管理评审或其他方法的持续过程,通常会导 致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过程:利用输入提供预期结果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 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注:程序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 外包:安排外部组织执行组织部分职能或过程。 方针:(组织)由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组织的意图和方向。 质量方针:质量方针与组织的总方针一致,可以和组织的愿景和使 命一致,并为制定质量目标提供框架。
一个幸福家庭的体系密码 (ISO9001:2015如此解读就好理解了)
二、一次家宴的筹备
有一天,老公来了电话,“老婆大人,晚上我想带几个同事回来 吃饭,你看可以不?” (接收客户电话订单) 妻子:“当然可以,几个人,什么时候,想吃什么菜” (8.2.1 顾 客沟通 <问询顾客要求>) 丈夫:“5个人,7点回来,准备点酒,随便准备点下酒菜” (8.2.1b顾客沟通) 妻子:“好的。那我准备点葱爆腰花、炖一锅排骨汤、一只烤鹅、 炒盘肉片、买点牛肉和卤猪耳朵、再弄点小菜就可以了吧” (8.2.1 顾客沟通) 丈夫:“好的,你安排吧,记得,牛肉要到南门李烧腊那里去买” (8.2.1 顾客沟通c<顾客信息反馈>)
术语及定义
最高管理者: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组织:为实现目标,由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构成自身职能一个人
或一组人。 注:组织的概念包括不限于:代理商、公司、集团、商行、企业事
业单位,行政机构、合营公司、社团、慈善或研究机构,或上述组 织的部分或组合,无论是否为法人组织,公有的或私有的。 组织环境:对组织建立和实现目标的方法有影响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的组合。 注:外部因素:法律法规、行业先进技术、竞争对手、社会、经济 环境等。 内部因素:与给织的价值观、文化、知识和绩效有关的因素。
质量管理体系2015版

质量管理体系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2015版1、引言1.1 背景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实施和维护质量管理的基础,它包括确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制定质量计划、实施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等方面的活动。
本文档旨在为组织建立、实施和维护质量管理体系提供指导。
1.2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指导组织按照ISO 9001.2015标准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帮助组织实现持续改进和客户满意度。
2、范围2.1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所有组织,无论其规模、性质或行业。
2.2 排除范围本文档不适用于以下情况:- 卫生和医疗服务机构- 研究和开发机构- 教育机构3、角色和职责3.1 质量经理质量经理是质量管理体系的负责人,负责领导和协调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和维护工作。
具体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 指导部门负责人制定质量计划- 确保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的有效实施3.2 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是负责指导和管理各部门质量相关工作的人员。
具体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制定部门质量目标- 指导下属员工实施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提供所需资源支持质量改进活动4、质量管理体系要求4.1 领导力承诺组织的领导层需充分理解并承诺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4.2 客户关注组织需要理解并满足客户的要求,并通过建立合适的沟通机制来获得客户反馈。
4.3 安全与风险管理组织要识别和评估与产品质量相关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管理和预防。
4.4 流程管理组织需要确定和管理关键流程,并确保流程的充分可追溯性和可持续性。
4.5 资源管理组织需要确定和提供所需的资源来支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和维护。
4.6 绩效评估组织需要制定并实施适当的绩效评估方法,以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
4.7 持续改进组织需要建立和实施持续改进机制,以不断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效能。
5、附件清单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如下:- 质量方针和目标- 质量计划- 流程图- 绩效评估报告- 改进措施记录附件1:质量方针和目标附件2:质量计划附件3:流程图附件4:绩效评估报告附件5:改进措施记录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法律名词解释- 质量管理体系:组织为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而确定的组织结构、职责、程序、流程和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芜湖奥特康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质量部管理体系
(依据ISO9000)
文件编号:ATK-ZL01
版本:A/0
编制:质量部
校对:
审核:
批准:
持有部门:质量部
控制状态:受控
发布日期:2015年01月01日实施日期:2015年01月01日安徽芜湖奥特康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目录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
4.1 理解公司及其背景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总则
5 质量方针
6质量部岗位职责
7质量部程序文件
7.1监视与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7.2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7.3记录管理程序
7.4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7.5持续改进管理程序
7.6数据分析与运用管理程序
8质量部检验相关表格
8.1产品标准件测试记录表
8.2每日不良品统计表
8.3产品失效原因整改、控制统计表8.4首件检验记录单
8.5纠正或预防措施处理单
8.6现场文件一致性核查问题统计表8.7制造过程质量唯一性清单
公司依据ISO9000标准要求建立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运用过程方法及各过程的输入、输出、管理职责、工作要求、绩效考核,并使其文件化。
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全过程的管理,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要求,以证实本公司具有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及产品质量水平的能力。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ISO9000 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4 公司的背景环境
4.1 公司组织及其背景环境
公司外部宗旨:为玻璃钢相关顾客提供优质低廉的产品;
公司内部宗旨:为员工提供家庭一样的安稳舒适的工作条件;
公司战略方向:丰富自我,发展企业,贡献社会。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公司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及其相互作用,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
过程有关的名词解释
●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的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过程是为顾客(内部或外部)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一系列活动,过程开始于输入,以输出为结束。
●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按类型分为:顾客导向过程(COP)、支持过程(SP)、管理过程(MP)。
●顾客导向过程:通过输入和输出直接和外部顾客联系的过程,直接对顾客产生影响,是给公司直接带来效益的过程。
●支持过程:提供主要资源或能力,为了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支持顾客导向过程实现预计目标的过程,支持过程是实
现顾客导向过程功能的必要过程。
●管理过程:用来衡量和评价顾客导向过程和支持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组织策划将顾客要求转化为组织衡量的目标和
指标,确定公司组织结构,产生公司决策和目标及更改等过程。
●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外包过程:委外试验、委外计量、热处理等,分别在过程设计开发、检测设备管理、产品制造
等过程中定义并加以控制。
公司并不免除对符合所有顾客要求的责任。
表:主要过程识别
5 质量方针
本公司的质量方针是以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为基础制定的,是本公司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为实现顾客满意的目的,确保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得到满足,并转化为本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要求,特制定本公司的质量方针为:
技术先导、追求卓越、创造精品、顾客满意
质量方针的阐释:
1--最高管理者对公司未来的设想和战略一致;
2--确保公司内的所有员工对质量方针能够得到理解并贯彻落实;
3--表明最高管理者对质量以及为实现目标提供足够资源的承诺;
4--在最高管理者的正确领导下,促进对满足要求和增强顾客满意的承诺;
5--包括与顾客和其他相关方需求和期望满意程度和相关的持续改进;
6--以有效的方式表述,以高效的方式沟通。
6质量部岗位职责
1.负责检验及不合格品的管理,按照产品图纸、样件和工艺要求,对原材料、外购件、半成品及成品整个生产过程的质
量检验工作;
2.负责对检测装置进行维护保养,并按规定送有资质的部门校验,确保检测设备能够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负责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4.负责纠正预防措施和持续改进的管理;
5.负责内部和外部质量反馈信息的分析、传递、处理;
6.负责产品可追溯性标识的验证和记录,负责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工作;
7.负责组织召开质量例会。
检验人员岗位职责
1.贯彻、执行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作为本部门的质量工作准则;
2.对本部门质量目标实现负责;
3.组织落实各车间的责任制和奖罚制度;
4.做好产品质量自检、互检、专检以及质量预防工作,不接受、不生产不合格产品,使生产现场各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5.对经过检验和试验的产品进行正确的状态标识,严格区分一等、二等、三等、废品,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
6.积极配合、参与对不合格品的评审、处置、控制工作,对不合格品有责任拒绝及投入使用;
7.及时处理日常生产衔接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制造过程,发现不合格产品时应及时评审或报告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
措施;
8.依据检验规范、图纸,对采购产品、过程产品和最终产品进行检验和试验,并予以正确判断是否为合格品。
7质量部程序文件
监视与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记录管理程序
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持续改进管理程序
数据分析与运用管理程序
8质量部检验相关表格
纠正或预防措施处理单(□纠正措施□预防措施)
备注:质量唯一性清单维护要求:
1)新发生的问题点,需在每天下班前维护进入质量唯一性清单;
2)对未关闭的质量问题点进行适时的跟踪,并将最新进展维护到质量唯一性清单中,直到问题最终关闭结束;3)对质量唯一性清单中各记录点,原则上不得有空缺,如果对应信息栏中确认无需填写信息,应用“/”表示;4)状态跟踪分为六个阶段:A分析 R寻找措施 M有措施 I措施落实 T跟踪 F问题整改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