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方案国网电科院

合集下载

电动汽车新能源充电站建设方案

电动汽车新能源充电站建设方案

电动汽车新能源充电站建设方案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简单而有效的电动汽车新能源充电站建设方案。

我们将着重于避免法律复杂性,并依托我们作为专业的法学硕士的优势,独立做出决策。

以下是我们的建议。

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一个方便、可靠且符合法规的电动汽车新能源充电站。

建设策略我们将采取以下简单策略来实现我们的目标:1. 地点选择选择地点是建设充电站的第一步。

我们建议选择位于人流密集区域、交通便利的地点,例如购物中心、商业区或交通枢纽附近。

这样可以方便更多的电动汽车用户前来充电。

2. 充电设备选择选择高品质、可靠的充电设备非常重要。

我们建议选择经过认证并符合国家标准的设备供应商。

充电设备应该能够满足不同型号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并提供快速充电和慢速充电两种选项。

3. 充电桩布局为了方便电动汽车用户使用充电设备,我们建议布置充电桩时遵循以下原则:- 桩与桩之间保持合理的间距,以确保使用者能够方便停车和插拔电缆。

- 提供简单易懂的充电指示标识,以帮助用户正确操作。

- 设置充电桩的备用电源,以应对突发停电情况。

4. 充电费用与支付方式确定充电费用和支付方式是建设充电站的重要一环。

我们建议:- 依据市场价格和成本因素,合理确定充电费用。

- 提供多种支付方式,例如手机支付、刷卡和现金支付,以方便用户选择。

5. 安全措施为了确保充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安装监控系统,监测充电桩的使用情况和设备状态。

-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提供紧急救援电话号码,以便用户在遇到问题时获得帮助。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电动汽车新能源充电站建设方案。

我们强调避免法律复杂性,并以我们的法学硕士背景为支撑,独立做出决策。

以上建议将帮助您在充电站建设过程中取得成功。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标准化设计方案-80kW一体式一机一枪充电机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标准化设计方案-80kW一体式一机一枪充电机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标准化设计方案80kW一体式一机一枪充电机2019年10月28日目录1.概述 (1)2.设计标准 (1)3.设计方案 (2)3.1.电气原理 (2)3.2.专用部件设计 (2)3.3.通用器件选型 (3)3.4.结构外形 (6)3.5.结构布局 (7)3.6.设备安装 (9)1.概述本设计方案充分考虑充电设施运营现状与发展趋势,通过规范直流充电设备电气原理、专用部件设计、通用器件选型、外形结构、结构布局、设备安装等,实现充电设备统一化设计和标准化管理,全面提高充电设备的兼容性、可靠性和易维护性。

2.设计标准GB/T 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18487.1-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18487.2-2017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2部分:非车载传导供电设备电磁兼容要求GB/T 20234.1-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20234.3-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GB/T 33708-2017静止式直流电能表GB/T 34657.1-2017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第1部分:供电设备GB/T 34658-2017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JJG 1149-2018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JJG 842-2017电子式直流电能表检定规程JJG 1069-2011直流分流器检定规程NB/T 33001-2018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NB/T 33008.1-2018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检验试验规范第1部分:非车载充电机DL/T 698.45-2017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4−5部分:通信协议—面向对象的数据交换协议Q/GDW 1233-2014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通用要求Q/GDW 1591-2014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检验技术规范Q/GDW 11709.1-2017电动汽车充电计费控制单元第1部分:技术条件Q/GDW 11709.2-2017电动汽车充电计费控制单元第2部分:与充电桩通信协议Q/GDW 11709.3-2017电动汽车充电计费控制单元第3部分:与车联网服务平台通信协议Q/GDW 11709.4-2017电动汽车充电计费控制单元第4部分:检验技术规范Q/GDW 11850-2018 直流电能表外附分流器技术规范3.设计方案3.1.电气原理80kW一体式一机一枪充电机电气原理主电路拓扑见图3-1,配置1个250A 直流充电连接装置,提供4个充电模块安装位置,根据充电功率需求可选配2~4个20kW充电模块。

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方案

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方案

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方案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方案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充电站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建设一个高效、可靠的充电站是为了满足电动汽车用户的需求,同时也可以促进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

下面是一个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方案的步骤。

步骤一:确定充电站的位置首先,需要确定充电站的位置。

充电站应该位于交通便利的地方,以方便电动汽车用户前来充电。

最好选择在市区的主要道路附近或是商业中心附近。

此外,还需要考虑充电站附近是否有足够的停车位和空间来安装充电设备。

步骤二: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在确定了充电站的位置后,就需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这包括建造充电设备安装区域、铺设电缆、安装充电桩等。

此外,还需要确保充电站与电力系统的连接,以确保充电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步骤三:选择充电设备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需要选择合适的充电设备。

根据充电站的规模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充电桩。

一般来说,充电桩可以分为快充桩和慢充桩。

快充桩适合在短时间内充电,而慢充桩则适合长时间停车充电。

根据充电站的需求和预计用户数量,可以选择适当数量和类型的充电桩。

步骤四:确保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建设充电站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充电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充电设备应该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并经过专业机构的检测和认证。

此外,还需要对充电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步骤五:提供方便的支付方式为了方便用户使用充电站,需要提供方便的支付方式。

可以考虑使用移动支付、刷卡或是充值卡等方式进行支付。

同时,还可以提供在线平台或手机应用,让用户可以实时查询充电站的使用情况和充电桩的空闲情况。

步骤六:宣传和推广建设好充电站后,需要进行宣传和推广,以吸引更多的电动汽车用户前来充电。

可以通过媒体广告、宣传册、社交媒体等方式进行宣传。

同时,还可以与电动汽车厂商、汽车租赁公司等合作,提供充电服务和优惠等,以吸引更多用户使用充电站。

总结起来,建设一个电动汽车充电站需要确定位置、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选择合适的充电设备、确保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方便的支付方式,并进行宣传和推广。

电动汽车充电变电站初步设计方案

电动汽车充电变电站初步设计方案

电动汽车充电站初步设计方案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电动汽车充电站示范项目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建设内容:为满足50辆电动客车的充电需要,在建立一个大型电动汽车充电站一个,主要为电动公交车、电动客车等,提供充(放)电服务;建立一个中型电动汽车充电站一个,电动客车等,电动小汽车充电;建立一个120交流充电桩(分为4个小型充电站),主要为电动小汽车充电;二.设计依据电动汽车充电站所依据的标准三、项目建设方案:1.1选址1、充分发挥示范应用作用。

在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不同阶段,应采用不同的充(放)电服务模式,规划布点充(放)电设施。

当前,电动汽车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在电动汽车充(放)电站建设部据规划中,应将充(放)电站的示范效应作为重点因素考虑,通过合理选址,推动社会公共众对电动汽车及其能源供给方式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建议该大型充电站选建在公交站旁,小型充电站建设在商业区附近。

1.2建设类型根据电动汽车的设计需要,建议电站建设规模如下:1.2.1设备配置(1)大型充电站:规模:满足50辆公交车充电要求;充电设备型号:TTXNY-200A/400V充电设备功率:80kW充电方式:慢充为主(快速充电为辅助)。

充电站需要功率:1600kW0.4kV箱式变电站lOOOkVA充电站额定功率:2000kW1.2.2配置方案草图10kV充电机采用整机结构,单台容量 80kW 充电设备采用了谐波控制技术,谐波含量控 制在2%以内,效率 可达到98%通过和电池管理的配合,在充电过程中可以根据电池管 理发送的信息调节充电参数,对电池组进行智能充电,并且实现对电网的零 污染;充电模块还具有宽范围调节功能,输出电压范围300—400V,输出电流20— 300A,可对不同容量电池配置的车辆进行快速充电,机器具备完善的输入输出保护功能,整 个机器可靠性高,结构紧凑,使用方便。

箱式变电站1000kVA 电动汽车充电站控制室大功率充电设备原理框图⑵中型充电站:规模:满足10辆公交车充电要求及20辆小汽车的充电要求充电设备型号:TTXNY-200A/400V充电设备功率:80kW充电方式:慢充为主(快速充电为辅助)。

中型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方案(国网电科院)

中型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方案(国网电科院)

AC charge spots指固定在地面,采用传导方式为具有车载充机电的电动汽车提供交流电能,提供人机操作界面及交流充电接口,并具备相应测控保护功能的专用装置。

off-board charger指采用传导方式将电网交流电能变换为直流电能,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充电,提供人机操作界面及直流接口,并具备相应测控保护功能的专用装置。

非车载充机电主要由交直流变换和直流输出控制两部份构成,分为一体式和分体式两种。

integrated charger):指交直流变换和直流输出控制两部份结合成一体的非车载充机电。

split charger):指交直流变换和直流输出控制两部份分立组成的非车载充机电,它们之间通过电缆连接组成一套完整的充机电。

rectifier cabinet):指分体式充机电中完成交直流变换的部份,普通以标准机柜形式提供。

DC charge spots是分体式充机电的一部份,固定在地面,提供人机操作界面及直流输出接口的装置。

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监视蓄电池的状态(温度、电压、荷电状态),对蓄电池系统充电、放电过程进行有效管理,保证电池安全运行的电子装置。

以《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指导意见》和《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典型设计》为指导,以电动车辆国家标准、国家电网公司充电站相关的6 项行业标准等技术规范文件为建设依据,以电动汽车市场需求发展为导向,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充分体现系统扩展性和开放性。

以标准化、通用化为工程实施原则,为今后充机电推广使用奠定基础。

本设计主要参照以下标准规范:GB 50156-2002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T 18487.1-200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普通要求》GB/T 18487.2-200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GB/T 18487.3-200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充机电(站)》GB/T 19596-2004 《电动汽车术语》GB/T 20234-2022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插头、插座、车辆耦合器和车辆插孔通用要求》QC/T 743-2022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Q/GDW 233-2022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机电通用技术要求》Q/GDW 234-2022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电气接口规范》Q/GDW 235-2022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机电通信规约》DL/T 856-2004JB/T 5777.4-2000 JGJ 16-2022 《电力用直流电源监控装置》《电力系统直流电源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及安全要求》《民用建造电气设计规范》《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规定汇编》 (第二版)GB 50003-2001 GB 50007-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Q/GDW 236-2022 Q/GDW 237-2022 Q/GDW 238-2022 YD/T 1436-2022 《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电动汽车充电站布置设计导则》《电动汽车充电站供电系统规范》《室外型通信电源系统》《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指导意见》[国家电网营销(2022) 1561 号]GB 50052-95 GB 50053-94 GB 50054-95 GB 50055-93 GB 50217-2022 GB 12326-2000 GB/T 14549-93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10kV 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低压配电设计规范》;《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17215.211-2022 《交流电测量设备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GB/T 17215.322-2022 《静止式有功电能表0.2S 级和0.5S 级》SDJ 6-83DL/T448-2000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GB 50009-2001 GB 50010-2002 GB 50011-2001 GB 50016-2022 GB 50017-2003 GB 50034-2004 GB 50037-96 GB 50345-2004 GB 50057-1994 GB 50067-97 GB 50202-2002 GB 50204-2002 GB 50300-2001 GB 50303-2002 JGJ 50-2001 JGJ 100-98 《建造结构荷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造抗震设计规范》《建造设计防火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建造照明设计标准》《建造地面设计规范》《屋面工程技术规范》《建造物防雷设计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建造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建造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城市道路和建造物无障碍设计规范》《汽车库建造设计规范》GB 50013-2022 GB 50014-2022 GB 50015-2003 GB 50084-2001 GB 50140-2005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建造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建造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T 50106-2001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IEC 60870IEC 61850IEC 61968GB 2887-2000 GB/T 13729-2002 GB/T 13730-2002 DL 451-91 《远动设备及系统》《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配网管理系统接口》《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循环式远动规约》《配电系统自动化规划设计导则》 (试行)《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系统功能规范》ISO/IEC 14496-2ITU-T H.323 ITU H.263CCITT G.703《MPEG4 视音频编解码标准-视听对象的编码》《网络电视电话系统和终端设备标准》《视音频编解码标准》《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标准》《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通用型应用电视设备可靠性试验方法》《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无气候防护场所使用》《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本设计方案的目标是建一座中型电动汽车充电站,占地约 1000 平方米,包括8 台充机电,一座综合办公室 和其他相关辅助设施。

电动汽车充电变电站设计方案

电动汽车充电变电站设计方案

电动汽车充电变电站设计方案电动汽车充电变电站是指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充电的设施,是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设计一个高效、安全、便捷的电动汽车充电变电站对于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化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我为你提供的一个设计方案,详细描述了电动汽车充电变电站的设计要点。

1.选址:电动汽车充电变电站的选址需要考虑到交通便利、电力供应充足、周边环境友好等因素。

最好选择距离市区或主要交通干道较近的位置,方便车辆进出。

2.设备配置:充电变电站主要由充电桩、高低压变电设备、配电设备和监控系统等组成。

充电桩要具备快速充电和慢速充电两个功能,能够满足电动汽车不同的充电需求。

高低压变电设备需要满足大型电动汽车充电的需要,同时要保证供电安全和稳定性。

3.充电桩布置:为了提高充电效率,充电桩的布置需要考虑车辆进出的方便性和停车位之间的间隔。

可以采用多行多列的布局方式,同时设置充电桩的等待区域,以便于车辆排队充电,减少等待时间。

4.能源供应:为了保证电动汽车充电变电站的电力供应充足,可以采用太阳能发电和储能技术结合的方式。

太阳能发电可以利用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能,将其转化为电能供应给充电变电站。

储能技术可以将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在电力不足时供应给充电变电站。

5.安全保护措施:为了确保充电变电站的安全性,必须加装安全设备,如电力监控系统、温度监测系统和火灾报警系统等。

电力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电力使用情况,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温度监测系统可以及时检测充电设备的温度变化,避免设备过热或过载。

火灾报警系统能够在发生火灾时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6.统一管理系统:为了方便管理和维护电动汽车充电变电站,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管理系统。

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对充电设备的监控、数据的采集和统计、用户的管理等功能。

同时,统一管理系统还可以提供在线支付、预约充电和优惠活动等服务,提高用户的体验。

7.环保设计:电动汽车充电变电站需要考虑环境保护的问题。

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与设计

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与设计

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与设计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环保理念的普及,电动汽车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

为了满足电动汽车的日益增长的充电需求,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规划与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充电站的位置选择、设备规格、交通设计、用户需求等方面探讨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规划与设计。

首先,充电站的位置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充电站的位置应该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并且距离人口集中地区和主要交通干道较近,以提供方便的充电服务。

另外,充电站的位置还需要考虑周围的用地条件,保证充电设备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此外,充电站的位置还应该考虑到未来的扩展和发展需求,避免过早陷入局促的空间。

其次,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设备规格需要根据充电的需求来进行合理的选择和配置。

首先,充电设备的功率和充电速度需要足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根据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和充电时间,合理配置不同功率的充电设备,以满足用户在不同充电需求下的充电速度要求。

其次,充电设备的数量也需要根据充电需求和预计流量来确定。

对于人口稠密地区和交通枢纽等繁忙区域,充电站的设备数量应该相应增加,以确保充电需求得到满足。

第三,充电站的交通设计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充电站的规划和设计中,应考虑交通流量、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等因素。

首先,充电站周围的道路和交通标志需要清晰明确,方便车辆进出和停车。

特别是对于特殊车辆(如残疾人车辆)需要提供方便和安全的停车位置。

其次,充电站应该有足够的内部交通空间,以便车辆停放、充电和离开。

同时,为了避免拥堵和混乱,充电站的出口入口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最后,充电站的规划与设计应该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

电动汽车充电站的用户主要是电动汽车车主,为了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充电站应提供舒适的环境和便利的服务设施。

首先,充电站的设计要考虑用户的停车需求。

提供充足的停车位和停车标识,确保充电车辆可以方便地停靠和充电。

其次,充电站的周边设施也很重要,如等候区、休息区、饮水设备等,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待遇和使用体验。

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规划与设计

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规划与设计

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规划与设计嘿,您知道吗?如今这电动汽车是越来越多啦,走在路上,时不时就能瞧见一辆。

可这电动汽车多了,充电站可得好好规划和设计,不然这车主们就得头疼咯!我之前就碰到这么一档子事儿。

有一次我开着电动汽车去一个陌生的城市办事,电量眼看着就不多了。

我赶紧打开手机导航找充电站,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结果到了那儿才发现,排队充电的车那叫一个长,我等了好久好久,差点耽误了正事儿。

从那以后,我就琢磨着,这充电站的规划和设计太重要了!咱先说这规划吧。

首先得考虑地理位置,不能太偏僻,得让车主们容易找到。

像那些车流量大的地方,比如高速公路服务区、市中心的停车场、大型商场的周边,都应该优先考虑建充电站。

而且呀,还得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来确定充电站的规模。

比如在城市中心,因为车多,可能就需要大型的充电站,有很多的充电桩;而在一些郊区或者小型城镇,可能小型的充电站就能满足需求。

再说说这设计。

充电桩的类型可不能单一,得有快充、慢充,满足不同车主的需求。

而且充电桩之间的距离得合适,不能让车停得太挤,不然车主上下车都不方便。

还有啊,充电站得有完善的照明设施,晚上充电也能看得清楚。

另外,配套设施也不能少。

得有休息区,车主在充电的时候能坐下来喝杯咖啡、吃点东西,休息休息。

还得有卫生间,这是最基本的。

要是能再有个便利店,那就更好啦,车主可以顺便买点东西。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充电的支付方式。

得方便快捷,不能太复杂。

最好是能支持多种支付方式,像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刷卡等等。

对了,充电站的安全性也不容忽视。

要有防火、防雷、防水等设施,还要有监控设备,保障车主和车辆的安全。

最后,我想说,这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规划与设计,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得综合考虑好多因素,才能让车主们充电方便、舒心。

希望未来我们能看到更多合理、便捷、舒适的充电站,让电动汽车跑得更欢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型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建设方案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1 术语和定义交流充电桩(AC charge spots):指固定在地面,采用传导方式为具有车载充电机的电动汽车提供交流电能,提供人机操作界面及交流充电接口,并具备相应测控保护功能的专用装置。

非车载充电机(off-board charger):指采用传导方式将电网交流电能变换为直流电能,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充电,提供人机操作界面及直流接口,并具备相应测控保护功能的专用装置。

非车载充电机主要由交直流变换和直流输出控制两部分构成,分为一体式和分体式两种。

一体式充电机(integrated charger):指交直流变换和直流输出控制两部分结合成一体的非车载充电机。

分体式充电机(split charger):指交直流变换和直流输出控制两部分分立组成的非车载充电机,它们之间通过电缆连接组成一套完整的充电机。

整流柜(rectifier cabinet):指分体式充电机中完成交直流变换的部分,一般以标准机柜形式提供。

直流充电桩(DC charge spots):是分体式充电机的一部分,固定在地面,提供人机操作界面及直流输出接口的装置。

电池管理系统(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监视蓄电池的状态(温度、电压、荷电状态),对蓄电池系统充电、放电过程进行有效管理,保证电池安全运行的电子装置。

2设计依据以《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指导意见》和《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典型设计》为指导,以电动车辆国家标准、国家电网公司充电站相关的6项行业标准等技术规范文件为建设依据,以电动汽车市场需求发展为导向,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充分体现系统扩展性和开放性。

以标准化、通用化为工程实施原则,为今后充电机推广使用奠定基础。

本设计主要参照以下标准规范:电动汽车相关技术标准GB 50156-2002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T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GB/T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GB/T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充电机(站)》GB/T 19596-2004 《电动汽车术语》GB/T 20234-2006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插头、插座、车辆耦合器和车辆插孔通用要求》QC/T 743-2006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Q/GDW 233-2009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通用技术要求》Q/GDW 234-2009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电气接口规范》Q/GDW 235-2009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通信规约》Q/GDW 236-2009 《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Q/GDW 237-2009 《电动汽车充电站布置设计导则》Q/GDW 238-2009 《电动汽车充电站供电系统规范》YD/T 1436-2006 《室外型通信电源系统》《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指导意见》[国家电网营销(2009)1561号]电气技术标准GB 50052-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3-94 《10kV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93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217-200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12326-2000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454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交流电测量设备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GB/T 《静止式有功电能表级和级》SDJ 6-83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DL/T448-2000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 856-2004 《电力用直流电源监控装置》JB/T 《电力系统直流电源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及安全要求》JGJ 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规定汇编》(第二版)土建技术规范GB 50003-200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9-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34-200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7-96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 50345-2004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057-19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67-97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GJ 50-2001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100-98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给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84-200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40-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T 50106-2001《给水排水制图标准》监控系统IEC 60870 《远动设备及系统》IEC 6185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IEC 61968 《配网管理系统接口》GB 2887-2000 《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T 13729-2002 《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GB/T 13730-2002 《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DL 451-91 《循环式远动规约》《配电系统自动化规划设计导则》(试行)《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系统功能规范》视频监控系统ISO/IEC 14496-2 《MPEG4视音频编解码标准-视听对象的编码》ITU-T 《网络电视电话系统和终端设备标准》ITU 《视音频编解码标准》CCITT 《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标准》GB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GB 12322-1990 《通用型应用电视设备可靠性试验方法》GB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无气候防护场所使用》GB 50217-200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12663-2001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J 115-87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3设计方案方案概述本设计方案的目标是建一座中型电动汽车充电站,占地约1000平方米,包括8台充电机,一座综合办公室和其他相关辅助设施。

本充电站充电设备包括2台DC500V/400A大型直流充电机用于大型车辆的慢速充电;2台DC500V/200A中型直流充电机用于中型车辆或小型车辆充电;4台5~10KW交流充电桩用于小型车辆充电。

配电系统采用1台400kVA干式非晶合金变压器,高压侧采用单路常供,单母线接线方式,低压侧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同时设置低压备用电源。

充电站占地1000平方米,充电工作区包括8个停车位,其中2个大型车辆停车位,2个中型车辆停车位横向布置,4个小型车辆停车位纵向布置。

在停车区域醒目位置设置国网充电站标示。

一次系统设计进线电源采用10kV单路供电,10kV侧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

高压柜采用真空断路器中置式开关柜(型号KYN28-12),设进线计量柜、PT及避雷器柜、出线柜。

在高压侧设置保护和监控系统;根据电动汽车充电站的特点,630kVA变压器采用干式非晶合金变压器,空载损耗为普通干式变压器的30%左右, 极大降低空载运行时的损耗;侧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设进线柜、有源滤波无功补偿柜、出线柜,备用电源进线柜,出线柜采用抽屉柜或固定式开关柜,低压每路出线带交流计量装置。

侧进线开关和备用电源进线开关采用MTE系列智能断路器,具备电气和机械连锁功能,配置三段式保护;其余配置NS系列断路器。

二次系统设计整个充电站的二次系统按综合自动化配置考虑。

配置一面监控屏,屏上安装智能通信装置、公用测控装置、视频监控装置。

智能通信装置完成与站内可通信设备的接入,通过通讯采集设备信息。

并具备向远方控制中心传输信号的功能与接口。

公用测控装置主要采集侧开关的位置信号、负荷电流等,并提供一定的遥控输出接点备用。

10kV进线配置微机保护,就地安装在开关柜上,具备三段式过流保护、过负荷保护、低压保护、过压保护等保护功能,同时具备遥测、遥信、遥控的功能。

可通过现场总线接入智能通信装置,上传信息。

充电机系统设计交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用于对具有车载充电机的电动乘用车辆的提供交流充电电源,一般系统简单,占地面积小,安装方便,可安装于电动汽车充电站、公共停车场、住宅小区停车场、大型商场停车场等室内或室外场所,操作使用简便,是重要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交流充电桩应具备以下功能:交流充电桩一般提供AC220V,5kW/10KW的交流供电能力具备短路、过流、漏电、过压、欠压保护功能;交流充电桩上设置指示灯或触摸屏,显示运行状态;设置急停开关、操作按键等必须的操作接口;配置多功能交流电度表,进行交流充电计量;可配置多种付费方式,并可设置打印机,提供票据打印功能。

直流充电机直流充电机采用整流设备为电动乘用车辆的蓄电池充电,包含功率单元、控制单元、电气接口和通讯接口,一般由整流柜、直流充电桩、连接电缆和充电连接器等组成。

直流充电机一般功率较大,输出电流、电压变化范围较宽,可满足不同类型电动乘用车辆蓄电池的充电需求。

直流充电机可分为大中小三种基本类型:大型充电机单台最大功率200kW,输出电压范围DC300~500V,最大输出电流400A,占用两个800×800×2260mm的标准机柜空间;中型充电机单台最大功率100kW,输出电压范围DC300~500V,最大输出电流200A,占用一个800×800×2260mm的标准机柜空间;小型充电机由高频开关电源模块并机组成,单台电源模块最大输出功率,输出电压范围DC150~350V,最大输出电流25A,两台占用一个800×800×2260mm的标准机柜空间。

设计选用时,根据充电机的输出参数要求,同型号充电机可以多个并联工作,提高输出功率。

充电站监控系统设计充电站监控系统作为充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充电站监控后台、充电机控制系统、配电系统监控、计量计费系统、安防系统及通信管理机等。

充电站监控后台通常由一台服务器与两台工作站组成,也可根据需要增加监控工作站与服务器数量,系统内这些计算机通过以太网络互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