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建筑业生产技术效率的评估与分析
运用法雷尔非参数方法对我国建筑业生产效率的分析研究

关键 词 :建筑业; 法雷尔非参数方法; 技术效率; 效益边界
本 F r e 1生 建 筑业 是 中 国国 民经 济 的主 要支 柱之 一 , 其荣 辱 兴 等 , 文 拟运 用 法 雷 尔 (ar l) 产 效 率评 价 方 法 对 我 国各省 市建 筑业 生产 效率 作进 一步 的评 估分 析 。 衰 与经 济发 展 的态势 密切 相关 , 2 从 0世纪 9 0年 代末 至
9050 3 1 5
2 0 14 209
8 94 8 3 3 2
2 海 南 1 2 重 庆 2
2 3
2 5
6 7 .5 8 .6 14
2 6 0 0 .9
5 04 069 4944 4 9 9
17 2 4 O 38 8
4 5 8 10 பைடு நூலகம் 5 05 3 0 6 4
和 (o 0 依 次连 线 , o ,) 形成 一 条 开 口右 上 的 折线 弧 段 , 使
大 的差 异 , 括人 力 、 包 资金 的投 入 以及 建 筑 业 生产 效 率
L K Q
表 120 年中国建筑业投入 一 02 产出 基础数据
L K Q
序 号 省 、 市
2 95 6 19 1 4
四川
石 甬
8 黑龙 江
1 江 苏 O
2 贵 州 4 2 西 藏 6
2.4 7 1
5 .6 3 9
2528 2 2 0
4559 2 8 4
1 12 4 8 14
38 35 5 2 7
2 5 .1
3 26 16 4
2 6 4 19 9
1 75 2 0229
7 9
吉 林 上海
基于DEA方法的我国建筑业效率评价

随着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以及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从2005年的2669.9万人发展到2010年末的4160.43万人,企业数量由2005年的58750个增长到2010年的71863个,资产规模由2005年的31485.73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75221.77亿元,建筑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34552.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96031.13亿元①。
从数量上来看,我国建筑业取得了巨大发展,从发展质量特别是效率方面看,是否也取得同样的进步,便值得进一步研究。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 )方法对2005~2010年我国建筑业效率进行评价,并对效率变化及其成因进行分析,为提高我国建筑业效率提供参考和建议。
1文献回顾对于建筑业效率的研究,国外学者主要是从企业层面进行的。
Edvardsen 对2001年挪威建筑业企业进行分析,样本企业平均效率较高,达到0.834,高计时工资、低学徒比例、低产品品种、高工作时间有利于效率的提高[1];Nguyen 等针对2002年越南2298家建筑业企业数据,应用DEA 和SFA 法计算技术效率,结果分别为0.586和0.578,发现国有建筑业企业效率高于非国有建筑业企业[2]。
国内研究方面,陈江明、高迎伏(2008)用DEA 方法对施工企业效率进行评价,为施工企业改进效率提出建议[3];葛振波等(2010)从生态效率角度,对我国各省区2007年建筑[摘要]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 )方法,对2005~2010年我国建筑业效率进行评价,指出我国建筑业效率有所下降,其原因主要是建筑企业自身能力跟不上新技术要求、综合能力不足、规模把控能力有限以及行业整体不规范等,建议从规范行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升人员素质等方面入手,提升我国建筑业效率。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建筑业;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Abstract: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efficiency of Chinese construction industry from 2005to 2010using the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method,and finds out the decreasing trend in Chinese construction industry.The re -search points out the reasons for the decreasing efficiency are incapability of Chines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o adapt the technology improvement,weakly comprehensive abilities,clumsiness in scale-control,and irregularities of Chi -nese construction market system.In order to promote efficiency,suggests to regulate market system,strengthen tech -nical innovation and improve the personnel quality.Key words: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construction industry;overall efficiency;technical efficiency;scale efficiency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51X (2012)07-0005-04①数据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查询与辅助决策系统[作者简介]宁德保,男,生于1974年,江苏沛县人,博士,中国建设银行工程造价咨询中心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造价、项目管理。
2024年咨询师继续教育100分-《BIM基本理论与应用》

2024年咨询师继续教育-《BIM基本理论与应用》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2题,总分44分)1、行业升级发展新趋势是BIM-CIM。
OA、对OB、错2、模型创建和使用过程中,应确定相关方各参与人员的管理权限,并应针对更新进行版本控制。
OA、对OB、错3、把BIM模型与计划或施工方案进行数据集成,对施工进度.施工方案进行形象模拟进度模拟,即BIM在施工中的4D的应用。
OA、对OB、错4、现代信息分类体系的目的是代替原有的分类体系,满足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阶段内各方对建筑信息各项要求。
OA、对OB、错5、企业应建立支持建设工程共享.协同工作环境和条件.并结合建设工程相关方职责确定权限控制.版本控制及一致性控制机制。
A、对B、错6、BIM是指在建设工程设施全生命周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以此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结果的总称。
A、对B、错7、当前项目任务繁多,建筑类型多样,有必要在一些结构复杂.建筑样式特殊的项目开展BIM技术应用,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设计咨询意图的完美体现。
A、对OB、错8、我国制造业的生产出效率和质量在近半个世纪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以三维设计为核心的PDM技术的普及应用。
A、对B、错9、基于BIM的深化设计能够更好的掌握建筑的空间定位与信息,设计结果可实施性强。
A、对B、错10、BIM能够帮助项目团队在建筑规划阶段,通过对空间进行分析来理解复杂空间的标准和法规,从而节省时间,对团队提供更多增值活动。
A、对B、错11、为满足项目建设过程中各阶段各专业的协同及模型流转,要考虑所应用BIM软件间的交互性.兼容性.避免重复建模。
A、对12、咨询项目应用BIM,是促进咨询项目管理模式转变.优化项目流程的。
A、对B、错13、未来BIM的发展趋势是:目前的BIM指导意见提出的规划目标的时间接电视到2020年末,以下新立项项目勘察设计.施工运维中,集成应用BIM项目比率达到90%;逐步健全与完善BIM标准体系;大力推广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等技术的融合。
生产效率评估总结汇报

生产效率评估总结汇报引言。
生产效率评估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己的生产效率水平,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本文将对我们公司最近的生产效率评估进行总结汇报,以便更好地了解我们的生产情况并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
评估方法。
我们选择了一系列指标来评估生产效率,包括生产能力利用率、生产成本、生产质量和生产周期等方面。
通过收集数据、分析比较,我们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评估结果。
首先,我们发现了一些生产能力利用率低的问题。
一些生产设备存在闲置现象,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其次,生产成本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增加了我们的成本,降低了利润。
此外,质量问题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方面,一些产品存在质量不稳定的情况,这会影响我们的客户满意度。
最后,生产周期方面也存在一些延误,这影响了我们的交货时间,给客户造成了不便。
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已经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首先,我们将对生产设备进行调整,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以提高生产能力利用率。
其次,我们将对成本进行严格控制,削减不必要的开支,提高我们的利润水平。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管控,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最后,我们将优化生产流程,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交货效率。
结论。
通过本次生产效率评估总结汇报,我们对自己的生产情况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改进措施。
我们相信,通过不断地改进和优化,我们的生产效率将得到提高,我们的企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配合!。
各国建筑业发展现状

各国建筑业发展现状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各国建筑业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机遇。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对各国建筑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以期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美国建筑业发展现状美国建筑业是全球最为发达的市场之一,其市场规模庞大,创新能力领先。
美国建筑业的发展受益于多种因素,包括稳定的宏观经济、持续的人口增长、完善的建筑法规和标准等。
近年来,美国建筑业在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同时,数字化技术和物联网的应用也为美国建筑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欧洲建筑业发展现状欧洲建筑业具有较高的集中度和严格的建筑规范。
在欧洲,建筑业是仅次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第三大产业,市场规模庞大。
欧洲建筑业在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等方面走在前列。
此外,欧洲建筑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例如,高性能建筑材料、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等。
三、日本建筑业发展现状日本建筑业在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方面具有较高水平。
作为地震频发的国家,日本建筑业在抗震建筑方面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
此外,日本建筑业在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受限于国内市场容量,日本建筑业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四、中国建筑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建筑业在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同时,数字化技术和物联网的应用也为我国建筑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然而,我国建筑业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劳动力紧缺、建设成本上升、环保意识增强等。
五、各国建筑业发展趋势1.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在全球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建筑业发展的共同趋势。
绿色建筑旨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并提高居住者的舒适度。
2.数字化技术和物联网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化技术和物联网在建筑业中的应用逐渐深入,为建筑业带来了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基于所有制视角的中国建筑企业技术效率比较

行业发展论坛2012年第9期(总第359期)5*基金项目:陕西省软科学基金(2011KRM20);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软科学(2011-R3-19);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软科学(2011-R1-26);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11E177)资助[作者简介]王晓,女,生于1970年,浙江绍兴人,会计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资产管理。
基于所有制视角的中国建筑企业技术效率比较*■王晓(西安石油大学国有资产处,陕西西安710065)[摘要]本文采用超效率DEA 方法,对2000-2010年间我国不同所有制建筑企业的技术效率进行了分析。
研究发现:我国建筑企业是有效率的,但近年来呈下降趋势;在不同所有制建筑企业中,国有企业更有技术效率,其次分别为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集体企业;随着外资建筑企业的发展,考察期内外资建筑企业表现出明显的追赶效应,使得外资建筑企业的技术效率要优于内资建筑企业。
[关键词]所有制;建筑企业;技术效率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forms of ownership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during 2000-2010by the super-efficiency DEA.The study finds that :China'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are efficient ,but shows the downward trend in recent years ;in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of different ownership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re more efficient ,followed by 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s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invested enterprises and collective enterpris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funded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hey show significant catch-up effect ,and make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foreign construction companies to be better than the domestic-funded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during the review period.Key words :ownership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echnical efficiency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51X (2012)09-0005-041引言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且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着密切的联系。
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在当今时代,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建筑业发展模式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效率低下等。
为了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新质生产力,简单来说,就是在传统生产力的基础上,通过创新、融合、升级等手段所形成的具有更高效率、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生产力。
对于建筑业而言,培育新质生产力意味着要在技术创新、管理模式、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进行突破和改进。
技术创新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绿色技术等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
例如,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建筑设计、施工、运维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大大提高了项目的协同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装配式建筑技术的推广,减少了施工现场的作业量,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还有 3D 打印技术在建筑领域的探索,为建筑设计和施工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这些新兴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建筑业的生产方式,也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管理模式的创新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建筑业管理模式往往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沟通不畅、决策效率低下等问题。
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建筑业需要引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如精益建造、敏捷管理等。
精益建造强调通过消除浪费、优化流程、持续改进等手段,实现项目的高效交付和价值最大化;敏捷管理则注重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和竞争力。
同时,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一体化的项目管理平台,实现项目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协同管理,也是提升建筑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人才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
建筑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培养和吸引一大批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一方面,要加强高校和职业院校的相关专业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力度,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我国建筑行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的随机前沿分析

例及其所有权性质对技术效率的影响。 鉴于以上所述 , 本文将 以竞争较为充分 的我 国建筑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 , 利用 20 -20 0 4 08年 建筑业上市公司的数据 , 运用随机前沿(F ) S A 技术 的技术效率状况如何?其二 , 第一大股东持股 比 例及其所有权性质对公司技术效率的影响的显著
了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 司, 明第一大股东持股 表
素的具体作用 , 这样就 把影 响效率 的影 响因素与 试图回答两个问题 : 其一 , 我国建筑行业上市公司
比例对上市公司技术效率有显著 正向影响, 而第
一
大股东 的国有性质抑制 了技术效 率的提升 。 j
( 前沿生产函数原理及本文采取 的模型 一)
毛路 、 吴蓓菁(06 以制造业上市公 司为样本 , 20 ) 运 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 得到结果 : 公司规模对 公司效率有显著影 响, 股份制改造和股权结构对 企业效率没有显著影 响, 但是股东性质可能是左 右股权结构对公司效率影响的重要 因素 。孙兆 J
斌(06 认为股权集中度 以及控股股东的持股 比 20 ) 例与上市公司技术效率以及技术效率水平 的提高
建筑业是我国第二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和基础性产业 , 是 在产业链条 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 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路桥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而建筑业上市公 司
是促进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主要承担者。因此 , 对我国建筑行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展开研究极为必要。
率的评价主要有两种方法 , 一种是一数据包络分析( E ) D A 为代表的非参数方法 ; 另一种则是 以随机前沿
分析( r ) SA 为代表的参数方法。D A与 S A都是可 以处理多投入多产 出模型 ,F E F S A只是需要首先假定生 产 函数的形式 。S A可以用来解决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 , F 一是公司技术效率如何 ; 二是如果没有效率, 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 第 2 8卷 第 l 0期 J O u r n a1O f S O u t h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1O g y V O1.2 8N O.l 02 0002 000年 l 0月 ( N a t u r a1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0 c t O b e 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对 我 国 建 筑 业 生 产 技 术 效 率 的 评 估 与 分 析 "王 幼 松 , 张 雁 (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建 筑 工 程 系 , 广 东 广 州 5 l0640) 摘 要 : 建 立 一 种 非 参 数 方 法 的 经 济 计 量 分 析 模 型 , 对 l 98l~ l 996年 间 我 国 建 筑 业 的 生 产 技 术 效 率 进 行 评 估 分 析 . 结 果 表 明 , 我 国 建 筑 业 在 这 十 几 年 的 发 展 呈 良 好 上 升 态 势 , 生 产 技 术 效 率 有 显 著 提 高 , 其 平 均 年 增 长 率 达 到 l 0 . 0 6% . 这 种 计 量 分 析 方 法 为 其 它 经 济 效 率 的 研 究 提 供 了 有 益 的 借 鉴 .关 键 词 : 非 参 数 方 法 ; 技 术 效 率 ; 经 济 计 量 分 析 中 图 分 类 号 : F 2 23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l 000- 5 65X( 2000) l 0- 0 096- 0 5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我 国 的 经 济 发 展 令 世 界 瞩 目 , 相 伴 着 总 体 经 济 实 力 的 增 强 , 我 国 的 建 筑 业 也 不 断 得 到 发 展 壮 大 . 分 析 经 济 发 展 速 度 , 特 别 是 评 估 它 的 生 产 技 术 效 率 , 是 经 济 计 量 研 究 工 作 中 一 个 相 当 重 要 的 问 题 .经 济 计 量 学 一 般 将 经 济 效 率 分 析 的 方 法 分 为 两 大 类 . 其 一 是 参 数 法 , 即 根 据 实 际 数 据 结 构 的 特 点 和 数 学 手 段 的 可 行 性 , 建 立 数 学 模 型 , 假 定 一 种 函 数 形 式 , 通 常 是 指 数 、 对 数 或 多 项 式 等 , 如 C O b b-D O u g1a S方 程 , 作 为 生 产 目 标 方 程 , 然 后 利 用 回 归 分 析 求 得 方 程 中 的 有 关 参 数 , 最 后 比 较 实 际 数 据 与 生 产 目 标 函 数 的 关 系 即 可 进 行 效 率 分 析 . 其 二 则 是 非 参 数 方 法 , 它 并 不 要 求 效 率 曲 线 满 足 某 一 种 数 学 形 式 的 函 数 关 系 , 而 是 根 据 数 据 自 身 分 布 的 特 点 , 自 动 生 成 一 个 现 有 生 产 技 术 水 平 可 能 达 到 的 最 大 界 限 , 然 后 比 较 所 有 数 据 与 此 界 限 的 数 学 关 系 , 从 而 达 到 经 济 计 量 和 效 率 评 估 分 析 的 目 的 . 实 际 上 , 非 参 数 方 法 的 经 济 计 量 分 析 也 是 流 派 纷 呈 . 这 里 我 们 选 用 其 中 一 种 有 代 表 性 的 方 法 , 对 我 国 建 筑 业 l 98l~ l 996年 间 的 总 体 发 展 进 行 技 术 效 率 方 面 的 分 析 和 研 究 .l 数 学 模 型 的 建 立 早 在 l 957年 , 英 国 著 名 学 者 法 雷 尔 ( M.J . F a I I e11) 就 开 创 性 地 提 出 了 一 种 非 参 数 方 法 [ l] , 用 以 计 量 分 析 经 济 活 动 中 的 生 产 效 率 . 由 于 它 概 念 明 确 , 数 学 手 段 可 行 , 模 型 构 造 简 单 , 随 后 又 有 许 多 研 究 者 拓 展 了 他 的 思 路 , 将 其 发 展 成 为 经 济 计 量 分 析 中 相 当 重 要 的 一 个 分 支 [ 2] . 它 适 用 于 多 投 入 单 产 出 的 结 构 模 型 , 先 以 单 位 产 出 所 消 耗 的 各 个 投 入 量 为 坐 标 , 分 析 所 有 数 据 点 的 分 布 , 以 适 当 的 数 学 方 法 找 到 最 佳 效 率 边 界 , 比 较 各 实 际 数 据 点 与 此 边 界 的 几 何 关 系 即 可 以 计 算 出 相 应 的 效 率 值 . 假 设 现 有 两 个 投 入 , 如 人 工 ( L ) 和 资 本 ( K ) , 经 过 经 济 活 动 可 以 得 到 一 个 产 出 , 如 产 值 或 利 润 ( @ ) . 分 别 以 K / @ 和 L / @ 为 纵 横 坐 标 , 可 以 得 到 图 l .收 稿 日 期 : l 999- l l- 0 8修 订 日 期 : 2 000- 0 4- 0 6" 基 金 项 目 : 教 育 部 留 学 回 国 人 员 科 研 启 动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 B7- l 04- 0 50) 作 者 简 介 : 王 幼 松 ( l963- ) , 男 , 副 教 授 , 博 士 , 主 要 从 事 建 筑 经 济 学 及 施 工 技 术 与 管 理 研 究 .若 曲 线 S S '为 效 率 曲 线 , 则 所 有 数 据 点 应 落 在 S S '上 或 它 的 右 上 方 . 又 假 设 直 线 A A '的 斜 率 等 于 K 和 L 的 价 格 比 , 且 与 S S '相 切 于 0 '点 . 对 于 任 一 数 据 点 P , 连 接 0 P 分 别 交 A A ', S S '于 R 和 0 . 我 们 定 义 : P 点 的 技 术 效 率 T P =0 00 P 0 P 线 的 价 格 效 率 P 0= 0 R 0 0P 点 的 总 效 率 E P = 0 R 0 P = 0 00 P ・ 0 R 0 0= T P ・ P 0这 里 , T P 反 映 了 当 投 入 不 变 该 数 据 点 P 的 产 出 与 可 能 达 到 最 大 产 出 之 间 的 差 距 , P 0反 映 了 0 P 线 上 该 组 投 入 与 最 佳 投 入 搭 配 之 间 的 差 距 , E P 则 是 技 术 效 率 和 价 格 效 率 的 乘 积 , 也 是 点 P 与 技 术 及 价 格 综 合 最 佳 点 0 '之 间 的 总 效 率 差 距 . 显 而 易 见 , T P , P 0和 E P 的 取 值 范 围 均 是 ( 0, l ) , 而 且 , l !T P ! E P ! 0l !P 0! E P ! 0由 于 投 入 变 量 的 价 格 很 难 准 确 得 到 , 我 们 这 里 只 考 虑 技 术 效 率 T P 的 问 题 .所 谓 某 一 组 数 据 的 技 术 效 率 , 就 是 指 在 一 定 研 究 范 围 内 以 及 当 时 科 技 发 展 水 平 条 件 下 , 它 的 单 位 产 出 所 消 耗 的 投 入 综 合 值 与 所 能 实 际 达 到 的 最 佳 值 之 间 的 比 例 关 系 . 由 于 这 种 研 究 手 段 避 开 了 价 格 因 素 的 影 响 , 易 于 充 分 利 用 现 有 统 计 数 据 进 行 效 率 分 析 , 因 而 颇 受 经 济 研 究 者 的 青 睐 . 进 行 生 产 技 术 效 率 分 析 的 关 键 是 如 何 确 定 效 率 曲 线 S S ' . 为 此 , 假 设 共 有 I ( I > l ) 个 数 据 点 P l , P 2, … , P I 需 要 进 行 经 济 技 术 效 率 分 析 , 将 其 标 于 图 2 . 把 其 中 若 干 距 原 点 0 最 近 的 点 以 及 ( 0, ) 和 ( , 0 ) 依 次 连 线 , 形 成 一 条 开 口 右 上 的 折 线 弧 段 , 使 所 有 其 它 的 数 据 点 均 落 在 它 的 右 上 方 , 此 弧 段 即 为 效 率 曲 线 S S '.图 l生 产 效 率 概 念 示 意 图 F i g . lA c O D c e p t u a 1f i g u r e O f t 1e p r O c u c t i V e t e c 1D i c a 1e f f i c i e D c y图 2 效 率 曲 线 的 生 成 示 意 图 F i g . 2F O r m a t i O D O f t 1e e f f i c i e D c y f r O D t i e r S S '欲 求 任 一 数 据 点 P I ( x l I , x 2I ) 的 技 术 效 率 , 连 0 P I 必 交 S S '其 中 一 段 P i P 于 P I ', 则 T P I =0 P I '0 P I ( l ) 上 述 问 题 亦 可 数 学 表 达 如 下 : 令 集 合 A 包 含 所 有 数 据 点 P l , P 2, … , P I 和 ( 0, ) , ( , 0 ) , 建 立 方 程 组 : ! l x l i + !2 x l = x l I ! l x 2i + !2 x 2 = x 2{I79 第 l 0期 王 幼 松 等 : 对 我 国 建 筑 业 生 产 技 术 效 率 的 评 估 与 分 析 其 中 , P i( x l i , x 2i ) 和 P j( x l j , x 2j ) 皆 是 属 于 A 的 点 . 如 果 方 程 组 的 解 是 !' l和 !' 2, 只 有 满 足 !' l ! 0, ! ' 2!0, 线 段 P i P j才 与 P k直 接 相 交 . 当 且 仅 当 !' l+ !' 2取 得 极 小 值 , 线 段 P i P j才 是 效 率 曲 线 S S'的 一 部 分 .所 以 , P k的 技 术 效 率 可 表 达 为 : T Pk = M a xl! " l+ !"()2" P i P j# S S'( 2) 可 以 证 明 , 式 ( l) 与 式 ( 2) 相 等 , 详 见 文 献 [ 3] .该 模 型 可 以 拓 展 至 三 个 或 更 多 投 入 的 情 况 , 但 是 产 出 数 只 能 取 一 , 因 此 , 它 的 适 应 条 件 是 单 产 出 多 投 入 的 效 率 分 析 问 题 .2 基 础 数 据 这 里 依 据 《 中 国 统 计 年 鉴 》 [ 4] 中 的 数 据 资 料 , 定 义 如 下 : 产 出 ( O ) — — — 取 年 总 产 值 , 它 是 年 鉴 中 反 映 建 筑 业 产 出 的 指 标 . 投 入 ( L ) — — — 取 总 从 业 人 数 , 它 用 以 衡 量 相 对 于 该 产 出 的 人 工 投 入 状 况 . 投 入 ( K ) — — — 取 基 本 建 设 投 资 额 , 它 反 映 了 相 对 于 该 产 出 的 资 本 投 入 量 .由 于 8 0年 代 以 前 数 据 不 足 , 所 以 这 里 选 取 l 98l至 l 996年 期 间 的 数 据 , 得 到 表 l . 从 表 中 可 以 看 到 , 这 l 6年 来 我 国 的 建 筑 业 发 展 迅 速 , 其 年 总 产 值 呈 明 显 增 长 趋 势 , l 996年 较 l 98l 年 增 长 了 3 l . 8 4倍 , 平 均 年 增 长 率 为 2 6 . 2 % . 相 对 而 言 , 人 工 投 入 的 增 加 就 慢 得 多 , 平 均 年 增 长 率 为 7 . 3 %; 资 本 投 入 却 有 波 动 , 前 l 2年 增 加 较 少 , 并 有 反 复 , 后 4 年 却 增 长 显 著 , 其 总 体 平 均 年 增 长 率 也 达 到 2 2 . l % .表 l 中 国 建 筑 业 投 入 与 产 出 的 基 础 数 据 ( l98l~ l 996) T a b1e l T h e i n p u t-O u t p u t b a S i c d a t a O f t h e C h i n e S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 d u S t r y( l98l~ l 996) 年 份 产 出 总 产 值 G / 亿 元 投 入 从 业 人 数 ! / 万 人 投 资 额 " / 亿 元 l 98l3 52 5 8l 0 34 0 9 2 ll 9 824 45 7 l l l 55 3 l 0 6 7l 9835 55 7 4l 2 85 3 l 0 5 3l 9847 33 6 9l 5 3l 2 l l 5 4l 9859 85 l 0l 7 0l 4 2 2 0 0l 986l 3 30 8 0l 8 00 6 l 8 5 3l 987l 6 03 6 l l 8 52 5 l 5 4 3l 988l 9 59 4 2l 8 99 4 l 5 2 6l 9892 l 69 4 8l 7 73 4 l 3 8 4l 990l 9 47 5 8l 7 l6 7 l 0 4 ll 99l2 2 84 7 8l 7 83 3 l 2 6 0l 9923 2 98 7 0l 9 6l 2 2 3 2 5l 9935 4 98 3 52 l 56 7 l l5 0 2l 9947 6 84 3 62 4 48 8 l 38 3 5l 9959 5 05 0 02 5 l l 9 l 45 5 5l 996l l5 79 l 52 9 92 3 l 83 7 0平 均 值 3 2 45 8 8l 8 50 3 4 7 2 43 计 算 结 果 及 分 析 根 据 表 l 中 的 基 础 数 据 , 可 以 求 得 各 年 单 位 产 出 所 需 要 的 投 入 量 , 以 此 作 为 数 据 点 代 入 8 9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第 2 8卷 上 述 数 学 模 型 ( 式 ( l ) 和 式 ( 2) ) , 进 而 计 算 相 应 的 技 术 效 率 值 .各 年 单 位 产 出 所 需 要 的 投 入 量 值 ( 即 数 据 点 量 值 ) 见 表 2 中 2 、 3 两 列 所 示 , L / G 列 的 数 表 2数 据 点 量 值 及 技 术 效 率 计 算 结 果 ( l 98l ~ l 996) T a b 1e 2T h e c O m p u t a t i O n r e S u 1t S O f t h e d a t a S e t a n d t h e t e c h n i c a 1e f f i c i e n c y ( l 98l l 996) 年 份 数 据 点 量 值 L / G ( 万 人 / 亿 元 ) K / G ( 万 元 / 亿 元 ) 技 术 效 率 值 T / % 相 对 年 增 长 率 / %l 98l 2 . 9 327 2 6l . 2 22 3. 7 6— l 9822 . 5 920 2 39. 3 92 6. 3 7l 0. 9 8l 9832 . 3 l 28l 89. 4 83 l . 4 3l 9. l 9l 9842 . 0 870 l 57. 2 93 6. 2 8l 5. 4 3l 985l . 7 27l 2 23. 3 33 3. 4 5- 7 . 8 0l 986l . 3 530 l 39. 2 44 7. 6 54 2. 4 5l 987l . l 5529 6. 2 26 2. 4 l 3 0. 9 8l 9880 . 9 694 7 7. 8 87 5. 7 32 l . 3 4l 9890 . 8 l 74 6 3. 7 99 l . 0 92 0. 2 8l 9900 . 8 8l 5 5 3. 4 5l 00. 0 09 . 7 8l 99l 0 . 7 805 5 5. l 5l 00. 0 00 . 0 0l 9920 . 5 945 7 0. 4 8l 00. 0 00 . 0 0l 9930 . 3 9222 09. l 97 l .3 4- 2 8. 6 6l 9940 . 3 l 87 l 80. 0 48 4.4 0l 8. 3 l l 9950 . 2 643 l 53. l 3l 00. 0 0l 8. 4 8l 9960 . 2 584l 58. 6 5l 00. 0 00 . 0 0平 均 值 l . 2 l 48l 45. 5 06 7. 7 4l 0. 0 6据 表 示 各 年 平 均 得 到 l 亿 元 的 生 产 产 值 所 需 的 人 工 投 入 量 ( 万 人 ) , K / G 列 则 表 示 得 到 l 亿 元 的 产 值 所 需 的 基 本 建 设 投 资 额 ( 万 元 ) . 例 如 , 每 生 产 l 亿 元 的 产 值 , l 986年 需 投 入 人 工 l . 3 530 万 人 及 基 建 额 l 39. 2 4万 元 , 而 到 l 992年 则 只 需 0 . 5 945 万 人 和 7 0. 4 8万 元 . 说 明 为 得 到 相 同 的 产 出 量 , 无 论 是 人 工 投 入 , 还 是 资 本 投 入 , l 992年 比 l 986年 都 有 减 少 , 显 而 易 见 , l 992年 的 生 产 技 术 效 率 较 l 986年 的 高 . 这 两 列 数 据 还 显 示 , L / G 随 时 间 基 本 呈 单 调 递 减 的 趋 势 , l 996年 与 l 98l 年 相 比 , 单 位 产 出 相 对 于 人 工 投 入 的 消 耗 缩 小 了 l 0倍 多 ; 而 K / G 的 变 化 却 是 起 伏 不 定 , 尽 管 总 体 上 也 略 呈 下 降 趋 势 , K / G 于 l 98l 年 最 大 , l 990年 达 最 小 , 两 者 相 差 3 . 9 倍 . 这 说 明 人 员 劳 动 生 产 率 的 改 善 比 较 显 著 , 资 本 效 率 的 提 高 幅 度 却 相 对 较 慢 . 换 言 之 , 随 着 总 产 值 的 逐 年 迅 速 增 长 , 两 项 投 入 的 增 加 要 缓 一 些 , 而 且 , 人 工 投 入 的 增 长 速 度 更 缓 于 资 本 投 入 .所 有 数 据 点 的 分 布 情 况 则 如 图 3 所 示 . 可 以 看 到 , l 990, l 99l , l 992, l 995和 l 996这 五 年 的 数 据 点 最 靠 近 原 点 , 依 次 连 接 它 们 , 连 同 ( 0, ) 和 ( , 0 ) 两 点 , 从 而 形 成 一 个 折 线 曲 弧 , 所 有 其 它 数 据 点 均 在 此 曲 弧 的 右 上 方 , 该 曲 弧 即 为 效 率 曲 线 S S ', 也 就 是 当 前 技 术 条 件 下 生 产 技 术 效 率 可 能 达 到 的 最 大 界 限 . 显 然 , 效 率 曲 线 S S '上 数 据 点 的 技 术 效 率 为 相 对 最 优 , 其 值 是 l . 其 它 各 点 与 原 点 的 连 线 必 相 交 于 该 效 率 曲 线 , 比 较 这 些 连 线 的 分 段 长 度 关 系 即 可 求 得 相 应 的 技 术 效 率 值 .效 率 值 计 算 结 果 见 表 2 第 4 列 , 其 平 均 效 率 值 为 6 7. 7 4%, 它 们 随 时 间 的 变 化 关 系 如 图 4 所 示 . 总 体 说 来 , 这 些 技 术 效 率 值 随 时 间 变 化 有 所 增 长 , 特 别 是 9 0年 代 以 后 , 效 率 水 平 明 显 高 于 前 l 0年 , 技 术 效 率 的 相 对 年 增 长 率 见 表 2 的 最 后 一 列 , 总 体 平 均 年 增 长 l 0. 0 6%, 这 反 映 我 国 建 筑 业 的 生 产 技 术 效 率 在 此 期 间 的 提 高 相 当 可 观 .99 第 l 0期 王 幼 松 等 : 对 我 国 建 筑 业 生 产 技 术 效 率 的 评 估 与 分 析 图 3 数 据 点 的 分 布 及 效 率 曲 线 的 形 成 F i g.3 T h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t h e d a t a p O i n t S a n d t h e f O r-m a t i O n O f t h e e f f i c i e n c y f r O n t i e r图 4 技 术 效 率 值 随 时 间 的 变 化 关 系 F i g.4 T h e r e1a t i O n O f t h e t e c h n i c a1e f f i c i e n c y r a t i OO V e r t i m e4 结 语 我 国 建 筑 业 l 98l至 l 996年 之 间 的 生 产 技 术 效 率 值 平 均 为 6 7. 7 4%, 且 分 别 在 l 990年 、 l 99l年 、 l 992年 、 l 995年 和 l 996年 达 到 相 对 最 佳 ; 另 外 , 技 术 效 率 的 发 展 趋 势 是 良 好 的 , 其 年 平 均 增 长 率 为 l 0. 0 6% . 客 观 地 说 , 我 国 建 筑 业 的 总 体 生 产 技 术 水 平 和 效 率 与 发 达 国 家 及 地 区 相 比 还 有 不 小 的 差 距 , 这 就 要 求 我 们 不 但 要 扩 展 生 产 外 延 , 更 应 增 加 技 术 内 涵 , 提 高 生 产 效 率 .参 考 文 献 : [ l] F A R R E L L M J .T h e m e a S u r e m e n t O f p r O d u c t i V e e f f i c i e n c y[ J] . J O u r n a1O f t h e R O y a1S t a t i S t i c a1S O c i e t y, l 957, l 20( 3) .[ 2] F R I E D H 0 , L 0V E L L C A , S C H M I D T S S .T h e m e a S u r e m e n t O f p r O d u c t i V e e f f i c i e n c y, t e c h n i g u e S a n d a p p1i-c a t i O n S[ M] . L O nd O n: 0 X f O r d U n i Ve r S i t y P r e S S, l 993.[ 3] W A N G Y S .A n a n a1y S i S O f t h e t e c h n i c a1e f f i c i e n c y i n H O n g O n g’ S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 d u S t r y[ D] . H O n g O n g: H O n g O n g U n i V, l 998.[ 4] 国 家 统 计 局 . 中 国 统 计 年 鉴 [ M] . 北 京 : 中 国 统 计 出 版 社 . l 982- l 997.A S S e S S m e n t a n d A n a1y S i S O f t h e P 1O d u c t i V e T e c h n i c a1E f f i c i e n c y O f t h e C O n S t1u c t i O n I n d u S t1y i n C h i n aW A N G Y O M-S O n g, Z H A N G Y a n( D e p t.O f C i V i1E n g., S O u t h C h i n a U n i V.O f T e c h., G u a n g Z h O u5 l0640, C h i n a) A b S t1a c t: T h i S p a p e r p r O p O S e S a n e c O n O m e t r i c m O d e1f r O m t h e n O n-p a r a m e t r i c a p p r O a c h t O c O n d u c t a g u a n t i t a t i V e a n a1y S i S O f t h e p r O d u c t i V e t e c h n i c a1e f f i c i e n c y O f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 d u S t r y i n C h i n a f r O m l 98l t O l 996. T h e r e S u1t S h O W S t h a t t h e t e c h n i c a1e f f i c i e n c y h a S b e e n i m p r O V e d S i g n i f i c a n t1y W i t h a n a V-e r a g e g r O W t h r a t e O f l 0. 0 6%d u r i n g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p e r i O d . T h e e c O n O m e t r i c a p p r O a c h p r O V i d e S S O m e g u i d e1i n e S f O r O t h e r r e S e a r c h e S i n e c O n O m i c p r O d u c t i V i t y .K e y w O1d S: n O n-p a r a m e t r i c a p p r O a c h; t e c h n i c a1e f f i c i e n c y; e c O n O m e t r i c a n a1y S i S0 0 l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第 2 8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