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疗法治疗弱视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综合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研究

综合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研究

综合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研究
儿童弱视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眼病,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模糊或眼部疲劳等症状。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矫正眼镜、遮盖法和视觉训练等。

这些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如
效果不稳定、治疗时间长等。

近年来,有研究者开展了综合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综合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主要内容包括屈光矫正、眼部协调训练和视觉认知训练等。

屈光矫正是指通过配戴合适的眼镜、隐形眼镜等矫正视力损伤的治疗方法。

研究表明,屈
光矫正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视力,提高视物清晰度,有助于提高其日常学习和生活质量。

眼部协调训练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促使双眼完成视觉联动,提高眼球协调性和调
节能力。

常见的训练方法有视觉跟踪、立体视觉训练、眼球运动训练等。

研究表明,眼部
协调训练能够增强患儿的眼球运动协调性,提高视物追踪能力和深度感知能力,从而改善
弱视症状。

视觉认知训练是指通过认知任务和视觉训练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儿童弱视患儿的视觉
认知能力的发展。

研究表明,视觉认知训练可以提高患儿的视觉空间能力、注意力和记忆
能力,改善其学习和认知功能。

综合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研究表明,这种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儿童弱视的症状
和视力,并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可操作性。

目前尚存在一些问题,如治疗方案的个体差异、治疗效果的长期性和治疗时间的不确定性等,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分析

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分析

妇幼健康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分析房晓敏 (四川眼科医院,四川成都 610093)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20年9月~2021年9月四川眼科医院收治的80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

实验组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遮盖疗法治疗,并在术后进行随访,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结果 术后两组疗效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用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其效果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综合疗法弱视是影响儿童视力发育的一种常见疾病,如能及早发现并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对于预防致残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人群中弱视发生率是21 %,而儿童的弱视发生率是25 %。

如何快速改善弱视患儿的视力使其恢复正常,是目前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屈光不正是指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作用后,不能在视网膜上结成清晰的物像,而在视网膜前或后方成像。

它包括远视、近视及散光。

造成屈光不正的原因很多,其中遗传因素是很重要的原因。

当然,不合理的用眼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又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或光线不好造成眼与书的距离太近,或看书时间过长或走路、坐车看书等都可造成眼睛过度疲劳,造成屈光不正。

近视临床表现:轻度或中度近视,除视远物模糊外,并无其他症状,在近距离工作时,不需调节或少用调节即可看清细小目标,反而感到方便;高度近视,工作时目标距离很近,两眼过于向内集合,这就会造成内直肌使用过多而出现视力疲劳症状。

远视临床表现:远视眼的视力,由远视屈光度的高低与调节力的强弱而决定。

轻度远视,用少部分调节力即可克服,远、近视力都可以正常,一般无症状,这样的远视称为隐性远视。

稍重的远视或调节力稍不足的,远、近视力均不好,这些不能完全被调节作用所代偿的剩余部分称为显性远视。

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疗效分析

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疗效分析

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效果,为儿童弱视治疗以及巩固弱视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156眼)弱视患儿,经综合疗法治疗弱视,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对年龄和弱视类型、弱视程度、注视性质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16例156眼,基本治愈96 眼,进步54 眼,无效6 眼,总有效率96.15%。

不同程度弱视之间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优于屈光参差性弱视和斜视性弱视;中心凹注视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旁中心凹注视患者。

结论弱视儿童通过阿托品散瞳验光,配戴合适的眼镜,辅以遮盖、精细作业训练、综合弱视训练仪治疗等综合疗法,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弱视;综合疗法;治疗效果弱视是儿童时期常见病,指在视觉发育期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视觉细胞的有效刺激不足,从而造成矫正视力低于同龄正常儿童。

弱视眼的最佳矫正视力经适当的治疗是可逆的,这是弱视的另一个特点。

通过筛查能早期发现视觉障碍因素,经过有效治疗,可促使矫正视力达到正常并可使双眼单视功能健全发育。

因此,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弱视预后至关重要。

我们将2001~2008年在我院门诊以综合疗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屈光参差性及斜视性弱视的116例156眼儿童弱视资料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连续收集2001~2008年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弱视患儿116例156眼,其中屈光不正性弱视121眼,屈光参差性弱视16眼,斜视性弱视19眼。

轻度弱视64 眼,中度弱视65 眼,重度弱视27眼。

中心注视122眼,旁中心注视34 眼。

男性68 例,女性48 例。

年龄3~14岁,平均5.2岁。

随访11~36个月,平均21.5个月。

1.2 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远近视力,并进行眼位、眼球运动、眼前节、眼底、注视性质的检查,以确定眼部有无器质性病变。

所有患儿均使用1%阿托品眼膏,3次/d,连续3 d后检影验光,三周后复诊予最佳矫正视力的度数配镜。

综合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研究

综合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研究

综合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儿童弱视,又称为“懒眼”,是一种儿童常见的视觉障碍,主要由于视觉系统的发育不良或其他原因引起,导致一侧或双侧眼睛的视觉功能减退。

在儿童视觉发育阶段,如果未及时干预治疗,儿童弱视可能会对孩子的学习、生活造成长期的影响。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综合方法治疗儿童弱视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该方法结合了眼科治疗、视觉训练、康复理疗等多种手段,针对不同类型的儿童弱视进行个性化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和临床效果。

目前对于综合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与不确定性。

有必要进行深入的临床研究,探讨综合方法在治疗儿童弱视中的作用机制、有效性以及临床应用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探讨综合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效果,评估其在改善患儿视力和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

具体目的包括:1. 深入了解儿童弱视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为合理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2. 探讨不同类型儿童弱视在综合方法治疗中的差异性及特点,为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3. 通过分析实际临床疗效,验证综合方法对于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可能的改进空间;4. 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推动综合方法在儿童弱视治疗中的应用推广,提高治疗效率和患儿生活质量。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儿童弱视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促进儿童视力健康和整体生长发育。

2. 正文2.1 综合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的原理1. 视觉训练原理:通过一系列视觉训练技术,如视力增强训练、眼球运动训练、立体视觉训练等,改善儿童弱视患者的视觉功能。

这些训练可以强化视觉神经连接、调节眼球运动协调性,从而提升视觉能力。

2. 光学矫正原理:使用眼镜或隐形眼镜等光学矫正器具对儿童弱视的屈光不正进行矫正,改善视力,并促进视网膜成像的清晰度。

光学矫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视觉模糊和眼部疲劳感,提高视觉舒适度。

综合治疗弱视临床效果分析

综合治疗弱视临床效果分析

综合治疗弱视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寻求一种疗程短见效快适合基层医院弱视综合训练治疗儿童弱视的方法。

方法对102例164眼病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进行综合训练治疗,另一组单纯配镜治疗。

结果对照组有效率56%,治疗组有效率9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综合训练治疗弱视可显著提高基本治愈率并缩短疗程。

弱视是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是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异常视觉经验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以功能性因素为主所引起的远视力≤0.8。

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视觉功能发育的最主要原因,最终导致立体视觉的丧失,对患者生活包括升学,就业等造成极大的困扰。

3-5岁是最佳治疗时间,7岁以后疗效稍低,12岁以后很难治愈。

据统计学龄前儿童及学龄儿童弱视患病率为2%-4%,我国大约有三千万的弱视儿童。

所以弱视治疗是小儿眼科医生重要的任务,寻求一种疗程短见效快适合基层医院的方法很必要。

1 对象和方法1:一般资料所有患儿均进行suieight 视力筛查,视力,同视机三级功能检查,屈光介质检查,眼底,注视性质检查,排除偏心注视、斜视以及其它眼病。

2: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膏点眼,每天2次,连续3天。

Topcon 电脑验光仪验光,带状检影仪检影,配镜矫正屈光不正。

遮盖法:对单眼弱视者,遮盖3岁3:1:4岁4:1,5岁5:1)。

3:仪器训练:广州博视Bs-F4联合长春光电同视机训练。

门诊随机选择弱视儿童102例164眼,年龄3.5~9岁,平均5.2岁,男性54例,82眼;女性48例,80眼。

全部病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50例,82眼:轻度30眼,中度46眼,重度6眼;对照组共52例82眼:轻度28眼,中度50眼,重度4眼。

治疗方法治疗组轻度用阈视力训练,视觉生理剌激,中度用阈视力训练或对比敏感度训练,视觉生理剌激、后像视力表训练、红闪,每天任一选2~3种方法,每次每个方法治疗5分钟,同视机治疗,每天训练有10分钟,每20天为一个疗程,一疗程后复查,进入下一疗程,六个疗程后随访观察6月以上。

综合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研究

综合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研究

综合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研究1.引言儿童弱视是儿童眼科领域中常见的一种眼部疾病,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视觉发育和生活质量。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眼镜矫正、视力训练和弱视眼罩等,但疗效并不理想。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综合方法治疗儿童弱视成为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和可能的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指导。

2.方法2.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40例确诊为儿童弱视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3-10岁之间,男女比例大致相当,没有严重的智力和其他器质性损害。

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

观察组患儿采用综合方法进行治疗,包括眼镜矫正、视力训练、弱视眼罩、眼部按摩和中医药辅助治疗等。

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眼镜矫正和视力训练。

2.3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对两组患儿进行视力、眼球运动功能、屈光状态和散瞳检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视力恢复情况和眼部功能指标变化。

3.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视力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儿的眼球运动功能、屈光状态和散瞳检查等眼部功能指标也有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患儿的改善并不显著。

4.讨论本研究表明,综合方法治疗儿童弱视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促进患儿的视力恢复和眼部功能恢复。

可能的机制是综合方法能够全面、多角度地改善患儿的眼球运动功能、屈光状态和眼部血液微循环,从而有效地促进视觉发育和弱视的矫正。

5.结论综合方法治疗儿童弱视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视力和眼部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但需要进一步研究其具体的治疗机制和更为有效的临床应用方法,为儿童弱视的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效果研究

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效果研究

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效果研究儿童弱视是指由于儿童视觉发育障碍或其他原因导致的一种视觉缺陷,常见于儿童的0-7岁。

弱视的主要表现为眼睛视力降低,一般为0.1以下,且不能通过普通的矫正方法改善。

对于这些儿童来说,治疗弱视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造成视觉障碍,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

目前,针对儿童弱视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是光学矫正和视觉训练。

光学矫正是通过配戴眼镜或隐形眼镜来使眼睛恢复正常视力,而视觉训练则是通过一系列的视觉操练来促进视力的发育。

然而,单一的治疗方法并不能完全解决儿童弱视的问题,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

因此,我们需要采用综合疗法的方法来治疗儿童弱视。

综合疗法是将不同的治疗方法结合起来,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综合疗法可以包括光学矫正、视觉训练、药物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

为了研究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效果,我们进行了一项临床实验。

共选取了200名患有弱视的儿童,将他们分成两组。

其中,实验组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包括光学矫正、视觉训练、药物治疗等多种手段。

而对照组则单纯采用视觉训练的方法进行治疗。

两组儿童的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

在治疗结束后,我们对两组儿童的视力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在实验组中,儿童们的平均视力提高了0.3以上,其中有80%以上的儿童的视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而在对照组中,儿童们平均视力仅有0.1的提高,且只有40%的儿童的视力有所改善。

这些结果表明,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有效地促进儿童视力的恢复。

在实际的治疗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

比如,在光学矫正方面,我们可以根据儿童的视力情况来选择不同的配镜方式;在视觉训练方面,我们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能力采取不同的练习方式;在药物治疗方面,我们可以结合儿童的具体病情来选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总之,综合疗法是治疗儿童弱视的一种有效手段,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儿童视力的恢复。

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效果研究

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效果研究

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效果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儿童弱视,即视觉功能障碍,是儿童视觉发育过程中常见的眼科问题之一,也是导致儿童视力不良及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3000万儿童患有不同程度的弱视,给他们的视觉、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影响。

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眼镜矫正、弱视眼罩疗法和视觉训练等,但存在着疗效慢、疗效差和易反复等问题。

为了探究综合疗法在治疗儿童弱视中的临床效果,本研究拟开展一项关于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效果研究。

通过系统观察和分析研究对象的视功能改善情况,总结综合疗法的疗效和优势,为今后儿童弱视的治疗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和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效果,通过系统性的临床研究分析,评估综合疗法在儿童弱视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和疗效。

具体目的包括:1. 确定综合疗法在治疗儿童弱视过程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儿童视力恢复的影响;2. 比较综合疗法与传统治疗方法在治疗儿童弱视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其优势和不足之处;3. 探讨综合疗法中各种治疗手段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4. 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儿童弱视治疗的成功率和疗效;5. 为促进儿童眼健康、改善儿童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1.3 研究意义儿童弱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给患儿的视力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眼部保健、眼镜矫正和视力训练等,但效果有限,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探索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儿童弱视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临床指导。

通过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综合疗法在儿童弱视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为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患儿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通过研究不足和展望的分析,可以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方向和思路,促进儿童弱视治疗的进一步发展。

.2. 正文2.1 儿童弱视的定义儿童弱视,又称为儿童斜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表现为眼球视力发育受阻,造成视觉功能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疗法治疗弱视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弱视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5-10岁弱视患儿276人,分为两组,一组用综合疗法治疗,简称治疗组,一组用弱视矫治协调器治疗,简称对照组。

治疗时间为一年。

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率为80.89%,对照组为52.63%。

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应尽早检查视力,确诊为弱视者要早期治疗,综合疗法是治疗弱视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弱视;综合治疗;早期干预
【中图分类号】r777.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443-02
弱视是一种常见眼病,严重影响儿童的视觉功能发育,如果不早期进行有效的治疗,势必导致患者的视力低常及立体视觉难形成等问题。

近年来,我院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弱视,大多数患儿基本治愈,取得了较佳的治疗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2005至2010年的5-10岁弱视患儿276人,分为两组。

治疗组138人,246眼,屈光不正性弱视86人,屈光参差性弱视52人,用综合疗法治疗。

对照组138人,屈光不正性弱视90人,屈光参差性弱视48人,用弱视矫治协调器治疗。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儿需检查远视力,近视力,眼底,注视性质,眼位,眼
球运动。

用1%阿托品眼膏扩瞳检影验光,准确了解患儿的屈光状态,给患儿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

眼部无器质性病变且矫正视力低于
0.9者为弱视。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长春市光电仪器有限公司的tsj-iv型同视机和弱视矫治协调器,协调器红光闪烁频率为40次每分钟。

治疗方案通常包括(1)刺激训练(2)同时视训练(3)融合训练(4)立体视训练。

根据患儿的矫正视力的不同,将进行区别训练,矫正视力在0.2以下者只进行(1)训练,矫正视力0.3-0.7的患儿进行(2)训练,双眼0.7以上者可加(4)、(5)两项训练。

同视机训练为每天一次,每次15分钟,红光闪烁为每天一次,每次单眼治疗10分钟。

20天为一疗程,每疗程结束后检查视力。

对照组用同样厂家生产的弱视矫治协调器治疗,红光闪烁每天一次,每次单眼治疗10分钟,1个月为一疗程,每疗程结束后检查视力。

治疗1年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根据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防治学组制定的标准为诊断依据及评价疗效。

当患儿的矫正视力恢复到0.9以上,我们认为是基本治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x 检验。

2 结果
2.1 弱视患儿年龄与疗效(表1)
5-8岁患儿治疗效果最好。

治疗组1年基本治愈率为85.43%,8-10岁组为55.32%。

对照组5-8岁患儿1年基本治愈率为58.77%,8-10岁组为52.73%,说明治疗效果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

χ2 =2.822,p>0.05,说明年龄与治疗方法无相关,两种方法治疗都是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2.2 治疗时间与两组疗效(表2)
患儿治疗1年时,基本治愈者治疗组199眼,占80.89%,对照组为140眼,占52.63%。

χ2=19.2653,p<0.01。

两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在相同的治疗时间内综合疗法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法。

3 讨论
弱视是损害儿童视力的常见疾病。

弱视的治疗周期长,应及早在视觉发育敏感期进行治疗。

年龄越小,疗效越好,获得功能治愈的可能性越大。

因此,弱视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传统的儿童弱视训练主要为遮盖,精细家庭作业,视刺激疗法,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疗效较慢。

我们用综合疗法来治疗弱视,在同一次弱视训练中刺激了视网膜锥体细胞和视皮质,使其对外界敏感性增加,去除抑制,提高视力,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缩短了弱视治疗时间。

因此,我们用综合疗法来治疗弱视是一种合理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由于一些健康知识的缺乏,家长对该病的严重危害性认知不足,至使许多患儿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终身视力低常及立体视觉难以形成等问题。

因此,我们对患儿家长也
需加强相关医疗知识的宣传,给弱视患儿提供好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以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治愈。

参考文献
[1] 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弱视的定义、分类及疗效评价标准.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6,4:97.
[2] 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702.
[3] 卜庆莎,刘东光等.海丁格刷与闪烁红光联合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观察.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9,17(5):3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