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3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 (新版)沪教版 (I)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3 自然界中的水 教案

教学主题自然界中的水一、教材分析自然界中的水》是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章第3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本章的最后一节,它安排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之后进行学习,水的电解可以让学生对前面所学的气体的性质进行相应的复习与巩固,水的组成又对后面将要学习的物质的组成及元素的概念做了很好的基础作用。
本节课内容属于宏观世界章节与微观世界章节的交界处,如何从元素角度去理解水的组成对于第三章学习很有帮助,因此可以说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生分析水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物质,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对水已有一定的认识,在物理学科中也已学习了“水的浮力”的基础知识。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反应的概念以及一些常见气体的相关性质,对于水的电解和其反应生成的气体学生本身具备探究水的组成这个实验的知识储备条件。
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水与人类的关系及水的重要性;2.初步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及严重后果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加强环保意识。
3.了解水的组成过程与方法1.从水的分解和合成的实验事实入手,通过分析、推理,建立水组成的概念。
2.引导学生观察、收集社会生活中的事例,感受和体会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水资源紧缺和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养成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
2.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3.树立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环境囗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囗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囗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囗移动学习囗其他研讨表格展示讨论交流实验多媒体展示的现象并尝试总结结论学习反馈多媒体习题展示训练总结归纳电解水现象以及水的组成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本节课利用动画演示电解水和氢气燃烧实验替代实物操作实验,可以节省实验操作时间,以及操作的繁杂,动画的演示也能够形象生动,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3节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设计

自然界中的水【教学目标】1.认识水的组成,利用水的分解、水的合成两种变化分析水的组成;2.知道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别;3.认识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养成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源的意识;4.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1.认识水的组成,利用水的分解、水的合成两种变化分析水的组成;2.知道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别;3.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不仅江、河、湖、海中含有大量水,而且,大气中、动植物体内也含有许多水。
没有水,也就没有生物界,水是一切生物的生存、发展所必需的。
水可谓是生命之源,那么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今天我们就将通过实验请同学们来揭开生命之源——水的组成之迷。
观察水的电解实验:下图是简易电解水装置图。
提问:水的电解过程中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学生:正负两极相连的玻璃管都产生了气泡,其中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量,罩在火焰上方的小烧杯内有水雾;而正极产生的气体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提问:负极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学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O2问题:通过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实验事实,关于水的组成,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
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这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教师讲解:纯净的水是一种氧化物,而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都不是纯净物。
因其含有一定的杂质而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给工农业生产带来诸多危害。
因而实际生活中我们必须将水中的一些杂质去掉,使水得到净化。
我们应该了解水净化的重要意义,并学会根据人类的不同需要对水净化的一些重要方法。
学习中可根据身边条件自制简易净水装置并对普通水进行净化,从而深刻理解水的净化原理和实际意义。
实验探究:将一瓶蒸馏水和一瓶从紫帽水库中取出的水各取10毫升分别加入两只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直至水被蒸干。
化学九年级沪教版第三节自然界中的水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科学研究方法来深入理解水的性质和自然界中水的循环。
-学生通过进行水的电解实验,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实证思维。
-学生通过模拟水循环的实验,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复杂性,培养系统思考的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图表、模型等辅助工具来描述和解释水的循环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教师将通过一个互动式的讨论来激发学生对水资源的兴趣和好奇心。首先,教师展示一张地球表面水覆盖面积的图片,并提出问题:“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让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对水的认识。接着,教师通过以下步骤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1.提问:水有哪些存在形态?这些形态之间是如何转化的?
化学九年级沪教版第三节自然界中的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水的化学性质,包括水的组成、电离及酸碱性,掌握水的不同存在形态及其相互转化的条件。
-学生能够描述水分子的结构,并解释水的硬度与离子交换的关系。
-学生能够阐述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不同形态。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水的电离现象,并解释电解质的种类及其对水性质的影响。
1.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将化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注重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3.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较为淡薄,教师需引导他们关注水资源问题,培养其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4.学生在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养。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2.3自然界中的水教案沪教版(2021-2022学年)

自然界中的水ﻬ ﻬ知识目标 1.知道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别,初步认识硬水组成及其危害; 2.了解造成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 教学 方法能力目标 1.能利用水的分解和合成反应来分析水的组成; 2.掌握利用过滤方法分类混合物的原理,学习并熟练进行过滤装置的组装及操作.情感目标 树立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的观念,养成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重点 水的组成,水的净化.难点 硬水的特点,水的净化方法. 一.预习导学与交流反馈 1.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实验表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溶有较多含钙、镁物质的水是硬水。
3.过滤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操作中用到的仪器有漏斗、铁架台、烧杯、玻璃棒。
二.问题提出与情境创设水是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物质。
你知道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呢?它有哪些性质?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呢? 三.精讲释疑与新知建构 一、水的组成 【观察与思考】电解水实验负极产生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氢气;正极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二者的体积比约为2:1。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
【观察与思考】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文字表达式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 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在烧杯内壁 氢气+氧气→水个人二次备课凝结有水雾。
上述两个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二、水的净化 1.天然水与纯净水的区分 【活动与探究】蒸馏水与不纯水的鉴别 【实验1】蒸发鉴别蒸馏水和氯化钠溶液 如果把某种水样蒸干后有固体析出,这种水一定含有杂质。
【实验2】用肥皂水鉴别蒸馏水与氯化钙溶液 溶有较多含钙、镁物质的水是硬水. 硬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很少,还会形成白色垢状物。
硬水软化的方法:煮沸或蒸馏等。
2.水的净化方法: (1)沉淀: 如果水中的杂质颗粒比较小,一般加入明矾等净水剂,溶于水后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沉降。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3自然界中的水(第3课时)教学案沪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3自然界中的水(第3课时)教学案沪教版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2.3 自然界中的水(第3课时)教学案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认识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
2、了解水的污染源,如何防止水的污染。
知道水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养成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的习惯和意识;二、教学重难点了解水的污染源,如何防止水的污染及节约用水。
三、学习与交流1、水在工农业中有哪些应用?2、水的污染源有哪些?3、如何防止水的污染?4、如何节约用水:四、典型题例1、环境,防止空气和水体的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
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①控制工业生产中废气和废水的直接排放②增大绿地面积③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④分类回收垃圾⑤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⑥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⑦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⑧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A、②③④⑤⑥⑦⑧B、④⑥⑧C、②③④⑦⑧D、②③④⑤⑥⑦2、10年4月,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造成数以万计的人畜饮用水困难。
因此,我们要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
下列做法与节约用水无关的是()A 用淘米水浇花B 开发利用地下水C 使用节水龙头D 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五、达标检测1、污染的主要来源是()(1)工业生产中的“三废”的任意排放(2)雨水和土壤接触(3)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4)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A 、1)(2)(3)B 、2)(3)(4)C、1)(3)(4)D、1)(2)(3)(4)2、(10.扬州)水资源是战略资源,下列是节水标志的是()3、是拥有300对歌翠玉珍珠般湖泊的江南水乡城市,以下措施有利于水资源保护的是()A 扩容水上森林恢复湿地生态B 为发展经济大规模围网养殖C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接排放D 为增加可耕地面积围湖造田5、世博会上最受欢迎的中国馆,处处蕴含着“低碳”理念。
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是()A提倡步行 B一水多用C少用空调 D焚烧垃圾7 、未经处理的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可用次氯酸杀死细菌。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3 自然界中的水学案(新版)沪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2.3 自然界中的水学案2(新版)沪教版【学习目标】1. 认识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养成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的习惯和意识; 2.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3.知道过滤操作的作用,了解过滤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
【课前预习】1、如右上图是简易电解水装置图, 试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1)C 管中生成的气体是 ,B 电极为电源的 ,D 管中的气体可用 检验。
(2)如果D 管中气体的密度是C 管中气体密度的16倍,则C 管中的气体与D 管中的气体的质量比为 。
(3)做此实验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
2、如右图是 实验装置图,图中的仪器有哪些?教师个备或学生笔记栏【学习过程】 二、水的净化1、P49活动与探究1:如何区分实验室的两瓶无色液体:蒸馏水和氯化钠溶液?2、蒸发具体要求:(1)蒸发皿中液体量不能超过容积的 ; (2)蒸发过程中,玻璃棒要不断搅拌,防止 ; (3)当蒸发出现 固体时,停止加热;(4)蒸发结束后,应用 将蒸发皿转移是石棉网上; (5)固体冷却后,应用 将固体转移至指定容器中; 〖小结〗水受热蒸发的原理 。
3、活动与探究2:在甲、乙两只烧杯中各加20ml 的蒸馏水,再在乙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氯化钙,搅拌使它完全溶解。
再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一些肥皂水,搅拌,观察比较两只烧杯中的现象。
现象: 〖小结〗含有较多 的水是硬水。
硬水和软水的区分的方法 。
硬水的危害:对人的健康不利,影响加热效率,浪费能源,容易引起锅炉爆炸等 硬水软化的方法:生活中常用 ,蒸馏,离子交换法。
4、P50活动与探究三:如何将一杯浑浊的水变为澄清透明的水? (1)如果水中的杂质颗粒比较小,我们一般加入 等混凝剂,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形成较大颗粒而沉降。
过滤:过滤是除去液体中混有的 的一种方法 (2)具体要求:“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指滤纸要紧贴漏斗壁 二低:1是滤纸的边缘要稍低于漏斗的边缘; 2是漏斗内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1.盛过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
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3自然界中的水教案(1)

实验:氢气的燃烧,介绍氢气 的验纯。
【教师】练习:1、水的煮沸过程与水的分解过程有什么本质区别?
2、有人说水可以 开发成能源,你认为怎样?
总结:水既可以供人类生命的延续,又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的生活生产,还可以开发出能源,足以见得他是一种珍贵的的资源。我们地球表面有75%的面积被水覆盖,但是直接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不到1%,有科学家预言:水将成为新世纪的社会危机。对此你是怎样认为的?(着重从以下问题入手:水污染的原因;水资源现状)
演示实验:实验1、电解水实验(5')当接通电源后引导学生观察现象。
提问:1、无色 透明的自来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混 合物。其中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和杂质并且其中溶解有一定量的空气。)
提问:2、生活中我们都曾经烧过开水,而且在烧水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地有气体产生,谁能够说说给水加热时从水中散逸出来的气体是什么气体?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
【教师】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爱护水资源,珍惜 每一滴 水。那么你在节约用水方面有什么好的做法和建议?你认为有哪些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2.4自然界中的水
一、水的组成——电解水实验二、水的利用
现象:正极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产生气体1、水污染的原因
体积比为1:2;正极氧气; 负极氢气2、水污染的危害
2、水在生活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你能例举出他的一些应用实例吗?
3、水、冰和水蒸气之间是怎样转化的?请你用图示或语言描述出这种转化。
4、无色透 明的自来水是纯净物还是 混合物?列举有关事实或通过实验来证明你的观点。
九年级化学全册(23 自然界中的水(第1课时))教案 (新版)沪教版 教案

自然界中的水教学过程:【情景创设】[问题情景]1.你已知道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它有些什么性质?2.你能列举出水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实例吗?3.水、冰和水蒸气相互之间是如何转化的?4.无色透明的自来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你能用事实证明你的观点吗?[学生交流]同桌的同学间互相讨论与交流,然后回答问题2 [提出问题]水是如此重要,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 [实验探究]氢气的燃烧现象:氢气燃烧,产生 火焰,罩在火焰上方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 ,烧杯发烫。
结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同时放热文字表达式为 。
上述实验也能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
因为氢气有可燃性,所以氢气是一种理想的 。
注意:尖嘴导管必须由某种金属制成,如果是普通玻璃导管,产生的火焰呈 色,这是因为玻璃中含有钠元素。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将水电解(可提示学生回忆:碳酸氢铵的分解,由产物可推知碳酸氢铵的组成元素,也许学生会提出用加热使水分解的方法,教师可给予引导)[演示实验]电解水实验 (一)电解水的实验【思考与交流】:(1)水的分解与水的沸腾的区别:在水的分解过程中生成了 ,是 变化,而水的沸腾只是水的 发生了改变,没有生成 ,是 变化;(2)电解水的电源用 (填“交流”或“直流”)电。
【总结与反思】1.电解水实验时,常在水中加稀硫酸或氢氧化钠,为什么?2.在点燃氢气前必须先检验氢气纯度,如果点燃不纯氢气可能会引起什么后果?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 验纯的方法:用试管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上方,松开拇指。
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如果响声很小,说明氢气已纯。
问题讨论:如果响声很小,是不是说明氢气绝对纯净了?3.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发现,刚开始时,负极与正极的体积比明显大于2﹕1,后来慢慢的接近2﹕1。
请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并完成导学案达标检测部分 【作业布置】导学案课后训练部分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2.3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新版)沪教版 (I)
氢气 + 氧气水
(H2)(O2)(H2O)
探究(二):
怎样区别纯净水、含有可溶性固体杂质的水和含有固体小颗粒的水?
3、探究(三)
怎样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志?
三、展示提升赏识自信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在实验中培养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训练实验技能,培养严谨细致的作风和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四、拓展延伸完善自信
地球上的水虽然储存量很大,但是真正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充裕。
有很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处于缺水状态。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大约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一些地区严重缺水。
水体的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危机。
每个社会公民,都应该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如图所示的图标是徽记,它表示的意义是:
巩固练习、考点早实践
1、水是纯净物是因为()
A.水具有固定的组成、性质
B.能溶解许多物质
C.电解水能生成氢气和氧气
D.自来水可以饮用
2、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错误的是()
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氧气
B.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气体能燃烧
C.水通电分解是化学变化
D.用试管收集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生成的气体,在空气中能燃烧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一滴雨水滴在玻璃片上,凉干后有痕迹证明雨水不是纯净物
B.溶有较多含钙.镁物质的水是硬水
C.鉴别蒸馏水还是自来水可滴加肥皂水
D.自来水可以饮用所以是纯净物
板书设计:
§3—4自然界中的水
一、水的存在及利用
地球表面3/4覆盖着水:但淡水量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十分不均匀。
大气中含有大量的水。
动植物体内含有大量的水
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都会使水受到污染。
二、水的组成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发生了分解反应:
536181 8D55 赕]g33055 811F 脟34395 865B 虛v v32609 7F61 罡K37158 9126 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