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一、数的认识1.自然数的认识:a.自然数是从1开始逐个往后数的数,用N表示。

b.掌握自然数的顺序,可以进行自然数的比较大小。

2.整数的认识:a.正整数:大于零的整数。

b.负整数:小于零的整数。

c.零:表示没有数的数量,既不是正整数也不是负整数。

d.了解整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

3.分数的认识:a.分数是表示整体被平均分成若干份的数。

b.了解分子、分母、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

c.比较大小:相同分母,分子大的分数大;相同分子,分母小的分数大。

二、加减运算1.整数的加减法:a.同号两数相加,结果的符号不变,数值相加。

b.异号两数相加,结果的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数值取两个数的绝对值之差。

c.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2.分数的加减法:a.分数的加法:分子相加,分母保持不变。

b.分数的减法:分子相减,分母保持不变。

c.化简结果:将结果进行化简为最简分数。

三、数的整体与部分1.整数的整体与部分:a.将一个数整体平分成若干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整体的1/4,即整体的16份就是16个1/4。

b.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通过计算整体或部分的数量来推得另一部分或整体的数量。

2.分数的整体与部分:a.将一个数整体平分成若干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1/8,可以找到其中的1/8、2/8、3/8、4/8、5/8、6/8、7/8等部分。

b.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通过计算整体或部分的数量来推得另一部分或整体的数量。

四、整数的乘法1.整数的乘法:a.同号两数相乘,结果为正数。

b.异号两数相乘,结果为负数。

五、整数的除法1.整数的除法:a.被除数除以除数,商的符号由被除数和除数的符号决定,结果为正数或负数。

b.商和余数的概念:被除数除以除数所得的商为商,所得的余数为余数。

六、几何图形的认识1.认识平面图形:a.点:空间中没有长度、宽度和高度的图形元素。

b.线段:由两个端点和它们之间的点组成,没有宽度的图形。

强烈推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强烈推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强烈推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可以不看乘数末尾的数字,直接用表内乘法计算。

2.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先找到两位数或三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估算。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解决,即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

4.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即求几个一个数是多少。

5.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将两位数拆成十位和个位,分别乘以一位数,再将两次乘积相加得到所求的积。

6.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一位):用一位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十就向十位进一,用一位数乘被乘数十位上的数,积满百就向百位进一。

为了防止忘记,进位数可以写在横线上。

7.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个位上的数,积满十向十位进一;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十位上的数,积满百向百位进一;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百位上的数,积满千向千位进一,不要漏加进位数字。

8.三位数(中间有)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开始乘,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中每一位上的数,当个位乘积向十位进位时,将进位的数写在十位上,如果个位上没有进位,那么十位上就用占位。

9.三位数(末尾有)乘一位数的笔算:将一位数与被乘数末尾前面的数对齐,先乘前面的数,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乘数末尾的数字。

10.解决问题: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对折绳子和对折纸的次数和平均分的份数之间有规律,即每对折一次平均分的份数是前一次的两倍。

判断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相加的和大(×)。

第二单元 XXX1.XXX的认识:称一般物品的重量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也叫公斤。

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秤有电子秤、体重秤、大型台秤、小型电子秤、天平、盘秤、杆秤和小型台秤。

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1千克等于1000克。

2包盐重1千克,4本数学书约重1千克,书包约重2千克。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以下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汇总:
1. 自然数的认识:
- 自然数的概念
- 数的顺序
- 数的读法和写法
- 自然数的大小比较
2. 加法和减法:
- 加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 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 加法和减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 进位与退位运算
3. 长度的认识:
- 长度的比较
- 长度的测量和计量(使用尺子测量长度)
4. 数字的拆分和组成:
- 数字的展开
- 数字的合并
5. 乘法:
- 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 乘法口诀表(小于等于9)
- 乘法的分配律和乘法的零
6. 数的分解和组合:
- 数的分解(将一个数分解成若干个加数的和)
- 数的组合(根据数的分解结果进行组合)
7. 形状的认识:
- 不同形状的比较和分类
- 图形的名称和性质
8. 数字的比较:
- 数字的大小比较
- 使用不等号进行数字的比较
9. 简便算法和方程:
- 简便算法(把计算中的乘法、除法问题转换成加法、减法问题)
- 方程的解法(使用方程求解问题)
10. 简单的数据统计:
-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数据的分组和统计。

(完整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汇总

(完整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汇总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目录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第二单元:千克和克 (3)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6)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9)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12)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 (13)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15)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重难点: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0前面的数去相乘,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来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来计算。

3、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去乘两、三位数的每一位,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哪一位乘得的积满了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4、估算:把两、三位数看作整十数或整百数去和一位数相乘,乘得多少就约等于多少。

5、0乘任何数都得0。

5、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不少于几个0。

7、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练习题一、填空1、因为3×5=15,所以30×5 得 15 个(),300×5 得15 个()。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2、326×2的积是()百多。

150×8的积的末尾有()个0.3、□02×7的积是四千多,□里最小填(),最大填()二、判断1、3×8的积再加上3,等于3×9的积。

()2、283与9的乘积至少是2700.()3、小红有8支铅笔,小丽有4支铅笔,小红的铅笔是小丽的4倍。

()4、一辆大客车能坐58人,3辆大客车至少能坐180人。

()5、两位数与一位数相乘,结果一定是两位数。

()三、用竖式计算243×2= 3×312= 5×26= 4×150= 198×3= 6×524= 355×8= 7×602=四、解决问题1、2015年有52个星期零1天,2015年有多少天?2、学校有3个书架,每个书架都放了204本书,借出394本,还剩多少本?3、小张加工了 102个零件,小李工作了6小时,每小时加工16个零件。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前言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正文第一章:数到100以内•数数:1-10、10-20、20-30…90-100的数数方法•数的表示法:以张为单位、以点为单位、以两位数表示法•数量的比较: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数数的奇偶性比较:奇数、偶数的概念•数比数大:包括数的比较、表示和数的顺序第二章:减法•减法的表示法:减法符号、计算方法•减法的应用:减法的应用问题解决第三章:加法•加法的表示法:加法符号、计算方法•加法的应用:加法的应用问题解决第四章:找规律•数字规律:数列的顺序规律、数列的间隔规律•形状规律:几何图形的特征和规律•每日生活中的规律:时间的顺序规律第五章:乘法初步•加法与乘法的联系:乘法的加法性质•乘法的表示法:乘法符号、计算方法•数量的乘法:相同数的倍数、不同数的倍数•乘法的应用:乘法的应用问题解决结尾通过本文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这些知识点的内容和要点。

希望这份总结对学生和家长们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有所帮助,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

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练习的学科,希望大家在日常学习中能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感谢您的继续阅读。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第六章:长度和长度的比较•长度的比较:长短的概念•长度的测量:使用非标准单位、标准单位(米)进行测量•长度的应用:用长度解决问题第七章:形状•平面图形的认识:点、线段、直线、射线、角、平行线•尺规作图第八章:时间•时间的基本概念:秒、分、时、天、星期、月、年•时间的表示法:数字表示法、钟表表示法•时间的比较:早晚、长短的概念•日常生活中的时间问题:日常生活中时间的计算第九章:重量和重量的比较•重量的比较:轻重的概念•重量的测量:使用天平进行重量的比较•重量的应用:用重量解决问题第十章:二维图形•平面图形的辨认: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第十一章:金钱•面值和组合:金钱面值的概念和组合方式第十二章:四位数的正确读法和写法•数的进位:千、百位数与十、个位数间的关系•四位数的认识:千、百、十、个位数的读法和写法•四位数的拆分与组成:千、百、十、个位数的拆分和组成通过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学生和家长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提升数学学习的效果。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知识点)1.两位数乘一位数(0除外),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例:15×6=90 15×8=120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例:120×5=600 250×8=20002.一个数连续乘两个数,就等于一个数乘这两个数的积。

例:200×3×2=200×6练习:120×3×3=120×()70×()×()=70×8例:将根绳子对折2次后,每段长50厘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4×50=200(厘米)200厘米=2米答:这根绳子长2米。

练习:将根绳子对折3次后,每段长50厘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4.要使积最大,先确定最大的一位数,再写出最大的三位数。

要使积最小,先确定最小的一位数,再写出最小的三位数。

练习:将2、3、5.7这4个数字分别填入括号,写成乘法算,并计算得数。

(三位数乘一位数)①要使积最大,应该怎么填? ②要使积最小,应该怎么填?()×()=()()×()=()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练习)1. 要使□42x3的积是三位数,方框里最大填();要使积是四位数,方框里最小填()。

2. 舞蹈队计划购买6套售价296元的训练服,只付100元的,带()张比较合适。

3.乐乐家离图书馆640米,一天下午,他从家去图书馆,大约走到路程一半时,发现忘带借书证,又回家去拿,再去图书馆,这天下午,乐乐去图书馆一共走了多少米?(画图)理解:走到路程的一半,再返回去,合起来就是走了全程。

4.某养殖场有125只鸭,鸡的只数是鸭的3倍。

(1)养殖场养鸡多少只? (2)养殖场养鸡和鸭共多少只?(3)养殖场养的鸡比鸭多多少只?5.用一根彩带捆扎礼品盒,捆一个礼品盒用去75厘米,捆8个同样的礼品盒后还剩200厘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考点整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考点整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重点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不看乘数末尾的0,借助表内乘法计算2.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先找到两位数、三位数的近似数,再估算。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

用除法解决。

4.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5.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可以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分别乘以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积。

6.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一位):①归纳:用一位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用一位数乘被乘数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就向百位进几。

②注意:为了防止忘记,进位数可写小一些记在横线上。

7.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①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十位进几;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向百位进几;③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百位上的数,积满几千向千位进几;④不要漏加进位数字。

8.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中每一位上的数(包括0),当个位乘的的积向十位进位时,将进上来的数写在十位上,如果个位上没有进位,那么十位上就用0占位。

9. 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数末尾有0的,一位数要与它的末尾0前面的数对齐,先乘0前面的数,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10. 解决问题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对折绳子和对折纸:规律:每对折一次平均分的份数是前一次的两倍。

判断: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相加的和大(×)第二单元千克和克1.千克和克的认识:①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

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

千克又叫作公斤。

②2包盐重1千克。

4本数学书约重1千克。

书包约重2千克。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引言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以“注重基础,强化应用”为主旨,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档将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二、数与计算1. 万以内的加减法(1)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法则,能正确进行口算和笔算。

(2)理解估算的意义,会进行简单的估算。

2. 有余数的除法(1)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会进行验算。

3. 多位数乘一位数(1)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理解乘法的意义,会运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 分数的初步认识(1)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2)会比较分子都是1的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三、量与计量1. 长度单位(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知道它们的进率。

(2)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理解已学过的长度单位中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2. 质量单位(1)认识质量单位吨、千克和克,知道它们的进率。

(2)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理解已学过的质量单位中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3. 时间单位(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2)会看钟表上的时刻,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显示的时刻。

(3)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四、空间与图形1. 长方形和正方形(1)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判断一个四边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2.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1)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2)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会判断一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五、统计与概率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了解数据的收集方法,如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方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不看乘数末尾的0;借助表内乘法计算
2.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先找到两位数、三位数的近似数;再估算。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

用除法解决。

4.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5.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可以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分别乘以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积。

6.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一位):
①归纳:用一位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用一位数乘被乘数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就向百位进几。

②注意:告诉学生;为了防止忘记;进位数可写小一些记在横线上。

7.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①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十位进几;
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向百位进几;
③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百位上的数;积满几千向千位进几;
④不要漏加进位数字。

8.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
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中每一位上的数(包括0);当个位乘的的积向十位进位时;将进上来的数写在十位上;如果个位上没有进位;那么十位上就用0占位。

9. 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
乘数末尾有0的;一位数要与它的末尾0前面的数对齐;先乘0前面的数;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10. 解决问题
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判断: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相加的和大(×)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
1.千克和克的认识:
①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

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

千克又叫作公斤。

②2包盐重1千克。

4本数学书约重1千克。

书包约重2千克。

③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秤:电子秤、体重秤、大型台秤、小型电子秤、天平、盘秤、杆秤、小型台秤。

④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

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⑤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⑥1千克=1000克1000克=1千克
⑦水+空杯=总重;总重-水=空杯;总重-空杯=水。

⑧一定要看清单位;是以克为单位还是以千克为单位;单位不一样一定要换算单位。

⑨知识补充:
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
重量单位:千克和克。

填写单位时一定要看清是填长度还是重量。

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①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②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长;短边的长叫作宽;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作边长。

④正方形是长宽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

2.认识周长:
围成图形的每条边的总长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长+宽)×2 =长×2+宽×2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篱笆最长=长×2+宽;篱笆最短=宽×2+长
4.解决问题
①剪(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原来长方形的宽。

②画图题:画一个周长是多少的长方形;先让周长÷2;得到长加宽的和;然后再将和分成;确定长和宽。

③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说明它们长与宽的和相等;但长和宽不一定分别相等。

④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几倍;周长也扩大几倍。

⑤把一个图形剪成两个图形之后;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之和肯定大于原来图形的周长。

⑥把两个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的图形;这个图形的周长小于原来两个长方形周长的和。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整十整百的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再想一想这几个十除以除数等于多少个十;也可以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是几;最后算得的结果就是几个十。

2.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尾能整除):
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要从十位除起;除得的商要写在十位上;然后再接着往下除;商要写在被除数上;
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要从百位除起;除得的商要写在百位上;然后再接着往下除;商要写在被除数上;
3.除法的验算:
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用商和除数相乘;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用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

4.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尾不能整除):
当首位不能整除时;余下来的数要和后一位上的数合起来组成新数再除
5.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百位不够商1;就把百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合起来除以除数;得数写在商的十位上;然后再把余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得数写在商的个位上;每次所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6.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①0除以或乘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没有余数的):在除法笔算过程中;遇到被除数中间哪一位上的数是0且前一位没有余数时;这一位上的商就是0;要在这一位上商0;
③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没有余数的):在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过程中;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尽;个位又是0;就不必再除下去;只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就可以了。

④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除的过程中有余数):一位数除三位数;在求出商百位上的数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十位不够商一;要商0占位;余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⑤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除的过程中有余数的):(1)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得尽;个位上又是0;就不必再除下去;只要你在个位商0就可以。

(2)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得尽;而被除数个位上的数又比除数小;就不必再除;只要在商的个位写0;被除数个位上的数落下作为余数。

7.解决问题
① 比赛中;单打是2人一组;双打是4人一组。

② 一个数除以2再除以4相当于除以了8。

(2×4=8)
③ 遇到师生坐船;师生乘车;和给商品装箱等问题;除得的余数也要考虑;最后别忘记让商再加1才是最后需要的数量。

如果题中说明了有几位老师;要把老师的数量加到总数中。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1.从条件想起
①要弄清题中每个条件的含义;看清要求的问题;
②可以从条件开始想起;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③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表找出答案;
2.间隔排列
一一间隔两种物体排成一行;两端相同;两端物体个数-中间物体个数=1;两端不同;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

3.解决问题
① 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8个;到第三天是共增加了2个8;第五天是增加了4个8。

② 不太明白谁多谁少或者不清楚相互关系时;要画线段图。

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1.平移:
沿着同一方向、路线是直直的;这样的运动是平移
2.旋转:
绕着一个固定的中心转;这样的运动是旋转。

3.轴对称图形:
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
1.认识几分之一:
①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是几分之一
②我们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这样的1份;就是1/2。

1/2是一个分数;分数中间的短横线叫分数线;下面表示平均分成2份的这个2叫分母;上面这个表示这样一份的1叫分子。

2.认识几分之几:
①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几份是几分之几。

②分数大小比较: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分数大;分子小;分数小;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小;分数大;分母大;分数小。

3.简单分数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4.解决问题:
必须是平均分;才能用分数去表示其中的一部分。

(这里一般出判断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