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

合集下载

第二章 管理思想发展的演变过程

第二章  管理思想发展的演变过程

本章要点
早期的管理思想(19世纪末以前)
古典管理思想( 19世纪末到1930年)
中期的管理思想(1930年到1945年) 现代管理思想(1945年以后) 现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阶段
• 早期管理思想阶段,产生于19世纪末以前;
• 古典管理思想阶段,19世纪末至1930年,以泰 勒和法约尔为主要代表;
第三节
中期的管理思想
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 巴纳德的协作社会系统理论
一、梅奥——人际关系理论/学说
梅奥(George Elton Mayo,1880—1949), 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行为科学家。他与罗 特利斯伯格(FritzG.Roethlisberger, 1898—1974)通过霍桑试验,提出著名的“ 人际关系学说”,开辟了行为科学研究的 道路。
2.主要依靠经验进行管理
第二节
古典管理思想
泰勒与科学管理理论 法约尔与一般管理理论
韦伯与行政组织理论
一、泰罗——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Frederick Taylor, 1856—1915),美国著名管理 实践家,管理学家,科学管 理之父。1911年,出版《科 学管理原理》一书。
泰勒的科学管理
(六)巴贝奇的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
巴贝奇——数学家和机械工程师 对工作方法的研究——要提高工作效率,必须研究工作方法 对报酬制度的研究——按对生产率的贡献确定工人报酬
(七)尤尔的工厂秩序和法典
尤尔——化学家和经济学家 出版著作——《工厂哲学:论大不列颠工厂制度、道德和商 业经济》 主张建立工厂手工业的秩序和工厂必要的纪律和法典
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主要表现在作 业管理和组织管理上。
1.作业管理

第二章_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二章_管理思想的发展

这些现在早已熟悉的常识,在当时却是重大的变革! 这些现在早已熟悉的常识,在当时却是重大的变革!
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 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提高了生产效率、作业人员 与管理者的分工协调。是管理从经验走向理论的标志。
对科学管理理论作出贡献的其他人物:
亨利·甘特(Henry L Gantt,1861-1919),从事企
管理科学” (二). “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 (三). “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 决策理论
(一). (一). 行为科学学派
“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人际关系”理论 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人际关系”
霍桑试验:1924-1932年,美国国家委员会在西方 1924-1932年,美国国家委员会在西方
行为科学学说
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和 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控 制人的行为以实现目标。 制人的行为以实现目标。
需要层次理论
亚伯拉罕•马斯洛, 亚伯拉罕 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他认为: 马斯洛
(1)人类的需要有轻重层次,某一层次需要得到满 足后,另一层次需要才会出现。 (2)人的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了什么和还缺少什 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 (3)人的需要分五层:
本章重点: 本章重点: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 管理理论的萌芽阶段
( 18世纪~19世纪末)
•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英国经济学家。 是最早对经济管理思想进行系统论述的学者,在他的著作《国 富论》中系统阐述了劳动分工论和劳动价值论。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1) 主要观点 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工资和利润的源泉;2)劳动分工有利于提 高劳动效率和工具的改进;3)提出 “经济人”的观点。

管理学周三多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管理学周三多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3
• • • •
守信 诚信第一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利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动必量力,举必量计” 求实 “动必量力,举必量计” 夫运筹策帷幄之中, 对策 “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 之外” 之外” 范蠡,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 范蠡,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
管理100年回顾
MG2-18
人类社会存在的三种权力 • 传统权力:由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 • 超凡权力: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 • 法定权力:(理性的)法律规定的权力 法定权力:(理性的)
法定权力是行政组织的基础
• 只有法定权力才能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其 只有法定权力才能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 最根本的特征在于法定权力提供了慎重的公正。 最根本的特征在于法定权力提供了慎重的公正。 • 原因在于: 原因在于: – 管理的连续性使管理活动必须有秩序的进行 管理的连续性使管理活动必须有秩序 秩序的进行 – 以“才能”为本的择人方式提供了理性基础 为本的择人方式 择人方式提供了理性基础 – 领导者的权力并非无限,应受到约束 领导者的权力并非无限,应受到约束
23
法约尔桥(Fayol’ 法约尔桥(Fayol’s Bridge)
A B D F bridge C E G
对法约尔的评价
• 一般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一般管理理论后来成为管理过程学派 一般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一般管理理论后来成为管理过程学派 的理论基础 • 优点: 从经营活动中独立出管理活动 优点: • 提出管理活动所必需的五大职能 • 提出14 14项管理原则 提出14项管理原则 • 为科学管理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理论构架 • 法约尔为管理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 弥补了泰勒的不足
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第一次阐述了劳动分工 理论,劳动分工后来成为管理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全文】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ppt-第二章

【全文】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ppt-第二章
①按照工作性质所确定的固定工资; ②按照生产效率及所作贡献分得的利润; ③为提高劳动效率而提出建议所应给予的奖励。 提出按照生产效率不同来确定报酬的具有刺激作用的制度,是 巴贝奇的重要贡献。
(3)罗伯特·欧文 罗伯特·欧文经过一系列试验,首先提出在工厂生产中要重视
人的因素,要缩短工人的工作时间,提高工资,改善工人住宅。他 的改革试验证实,重视人的作用和尊重人的地位,也可以使工厂获 得更多的利润。所以,也有人认为欧文是人事管理的创始人。
②法约尔提出了管理人员解决问题时应遵循的十四条原则: a.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实行大规模生产和降低成本。同 时,每个工人工作范围的缩小,也可使工人的培训费用大为减少; b.权力与责任。特别强调权力与责任的统一; c.纪律。纪律的实质是遵守公司各方达成的协议; d.统一命令。一个员工在任何活动中只应接受一位上级的命令;
第二节、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1.管理思想与理论的形成 (1)管理思想的形成 管理思想的形成起源于管理活动。
(2)管理活动、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三者之间的关系 管理活动是管理思想的根基,管理思想来自管理活动中的经验;
管理思想是管理理论的源泉,管理理论是管理思想的提炼、概括和 升华,管理理论本身是管理思想,只不过是较成熟、系统化程度较 高的管理思想,但并非所有管理思想都是管理理论;管理理论对管 理活动有指导意义同时又要经受得住管理活动的检验。
斯密认为日用必需品的源泉是本国人民的劳动。日用品供应情况的 好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这个国家的人民的劳动熟练程度、劳 动技巧和判断力的高低;二是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和从事无用劳动 人数的比例。斯密在分析增进“劳动生产力”的因素时,特别强调 了分工的作用:
①劳动分工可以使工人重复完成单项操作,从而提高劳动熟练 程度,提高劳动效率;

第二章 管理思想发展史

第二章 管理思想发展史

第二章一、1.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宏观管理的治国学和微观管理的治生学。

治国学包括财政赋税管理、人口田制管理、市场管理、货币管理、漕运驿递管理、国家行政管理等方面。

治生学包括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市场经营等方面。

要点: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

(各点具体代表思想略)(顺“道”·此处指客观范畴的道:客观经济规律,又称则、常。

主观上的道指治国的道理。

重人·包括两方面:重人心向背、重人才归离。

)2.西方传统管理思想.工业化开始迄今分为1760-19世纪末工业化初期:20世纪初-1950工业化中期.1960-1980工业化后期.1990--后工业化时期(新经济初期)*详见p50图解A西方早期管理思想(未形成专门的管理理论和学派但有促进和积极影响):亚当斯密最早对经济管理思想进行系统论述.<国富论>系统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和劳动分工理论。

工资越低、利润越高,工资越高、利润就会降低的结论;分析“劳动生产力”时特别强调了分工的3作用论点:经济现象是基于具有利己主义目的的人们的活动所产生的;“经济人”观点。

查理·巴贝奇发展了亚当斯密的论点,提出了许多关于生产组织结构和经济学方面的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赞同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能提高劳动效率的论点人为其忽略了分工可以减少支付这一好处;提出“边际熟练原则”,即对技艺水平、劳动强度定出界限作为报酬依据:认为工人收入应由三部分组成:按工作性质确定的固定工资、按生产效率及贡献分得的利润、为提高劳动效率提出建议的奖励。

罗伯特·欧文首先提出重视人的因素。

人事管理的创始人B科学管理理论-泰罗管理理论比较系统的建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此阶段形成的管理理论称为“古典管理理论”或“科学管理理论”19世纪末出现专门的管理阶层。

泰罗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观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管理思想发展史

管理思想发展史
(2)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二、理想的官僚组织模式:计性工作、安全性工作和管理性工作。 管管理理理原论则丛缺林乏之弹六性:。管理科学学随派着组织层次中职位的提高,对人员技术能力的要求降低, 1、 这一学派是一门有关决对策过管程、理准能则、力类型的及要方法求的较提完高整的。理论体系。 二瑟、诺弗芬雷的德劳里动克分工·赫思兹想伯2:制格、鞋的管双因理素理的论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另(一3)方组面织,内人的群各关种系职理位3论都、的应研管按究照成理权果责的也合遭基一到的了本等一级原些原质则则疑组和:织非起议来。;
管2、理企理业论中丛存林在之道着六非家:正管式思理组科想织学。学派
2、特点: (2)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三、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的X理论-Y理论 1、照明试验(1924——1927年) (7)每个组织都必须建立一套规章制度,以保证组织内各项工作的统一协调。
法家思想 管理理论丛林之三:决策理论学派
管理思想发展史
第二章 管理思想发展史
早期的管理思想 古典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 管理理论的丛林
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
n 埃及金字塔 n 古巴比伦汉穆拉比法典 n 古希腊的管理思想:
n亚里士多德:专业化和分工、权利集中和分散、领导、 协作。 n瑟诺芬的劳动分工思想:制鞋 n 马基埃维里的领导四原则: n1)得到群众的拥护 2)使组织有凝聚力; 3)强烈的生存意志; 4)高尚的品质和非凡的能力
管理理论丛林之一:管理过程学派
(一)管理过程学派 代表人物:哈罗德.孔茨,代表作《管理学》 主要内容: 1)该学派将管理视为一种程序和许多相互关联的职能,以此为 基础提供了一个分析研究管理的思想框架,把一些新的管理 概念和管理技术容纳到这一框架之中。 2)该学派从对职能的分析中归纳出若干原则,同时强调管理职 能的共性。

《管理学》第二章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

《管理学》第二章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
诱导工人,第三是训练和帮助工人”
铁锹实验
实验前:干不同的活拿同样的锹 铲不同的东西每锹重量不一样 实验后:铲不同比重的东西拿不同的锹
3、泰勒的主要观点
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用科学的管
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
亚当·斯密 1776年发表《国富论》:核心 - 市场与分工
“如果一名工人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 恐怕工作一天也难以制造出一枚针来。 如果希望他每天制造20枚针那就更不可 能了。如果把制针程序分为若干项目, 每一项就都变成一门特殊的工作了。一 个人担任抽线工作,另一个人专门拉直, 第三个人负责剪断,第四个人进行磨尖, 第五个人在另一头上打孔并磨角。这样 一来,10个工人,每天可以生产48,000枚 针,生产效率提高的幅度是相当惊人的。 但是,如果每个工人独立完成所有的制 针工作,这10个工人最快也不过每天制 作200枚针。 ”
价值。
2.2.2 亨利·法约尔与一般管理理论
1、一般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
法约尔(Henry Fayol, 1841-1925),法国人 1860年从圣艾蒂安国立矿业学院毕业进入康塔
里·福尔香堡采矿冶金公司工作 31岁以后一直从事副总经理、总经理的工作 75岁时发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77岁退休,并创办管理研究所 其管理理论不但可用于工商企业,还可用于政
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的 变革
4、泰勒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1)工作定额 (2)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3)标准化 (4)差别计件付酬制 (5)计划和执行相分离
5、科学管理理论的其他贡献者
(1)甘特图 又叫横道图、条状图。以亨利·甘特先生 的名字命名,甘特图用条形图表进度的标 志系统。 甘特图,即以图示的方式通过活动列表和 时间刻度形象地表示出任何特定项目的活 动顺序与持续时间。

管理学原理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管理学原理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11、平等1、技术职能 12、2人、员经保营持职稳能定 13、主动3、性财务职能 14、4、集体安精全神职能
法约5、尔会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要求企业作出准确的及时的决策 要求管理手段更先进 要求管理理论和经营方法 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返回
第二节 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二章 管理思想 的发展
本章的主要内容
1、*泰罗的科学管理的主要观点、管理制度、对泰 罗制的评价; 2、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主要内容; 3、*霍桑实验的主要内容及其结论; 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5、*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 6、X、Y的主要观点及其区别* ;超Y理论和Z理论; 7、*管理科学学派的特点; 8、*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 9、*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发展的新趋势
1工234来5、 、 、 、 、所的 所即 较 从时以对对将在 制时、谓研而谓效2科3理一, 利、、动分间究 减时工工管工定个学 人率提推达 实作析构工 少间人人理资科管员彻—高广为研之到施成人 人研提实职制学理和底是工。究后,在 的究最科“度的出行能方工变共,,干 疲它,效高学上工科 科 与科法 人革同去就活劳包就。工管实 艺学 学 执掉是代 双—括达时,是学作 理行 规的 的 行多研工其提研替 方—到管效 的余究身高作究差 程操 选 职旧 在富增率 核理的工体劳日人别 ,作 择 能的 精裕强人动的 心各动写们计 并方 、 分之经 神的责作干部生实在主问件 用法 培 离验 上基任父,活位产与工要题制 文, 训管 和础观改时的率测作”手 ,。 件以和动善动。理思时期。念段是。形便提作必作。间。想,要的要,各式合高上是求合的经种固理。来理动过用管活定利性作比动下用返,,回
第一节 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3、福特——创造了第一条流水生产线 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化工作: (1)产品系列化 (2)零件规格化 (3)工厂专业化 (4)机器及工具专用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13
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
6
• 二是求同。由于对外交流的不畅,使 得管理思想和体制获得一个天然的“隔 离屏障”,一方面使得管理体制和思想 具有极强的融合能力,几千年来一直 保持着自己的特点和体系,没有发生 过“断层”现象,另一方面又使中国的 管理思想强调统一,主张协同,追求 和谐的境界。
•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 人执要,四方来效”
• B.“法不阿贵” 治理思想
•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 匹夫” 。
• C.”积极变革“的管理实践
2021/3/13
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
14
• 四、管子的管理思想
• “桓公九合诸侯 ,不以兵车 ,管仲之力 也。”——《论语·宪问》
• 齐桓公以霸 ,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 ,管仲 之谋也。”——《史记·管晏列传》
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
5
• 这使中国的管理活动具有典型的大陆民族 的管理模式 :
• 一是向心。一方面讲集中、求统一,力 求实现“协和万邦”、“四夷宾服”,以整体 性的宏观管理为主;另一方面又造就了 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眷恋国土乡 邦的情怀。中国的管理是维系在思想感情
和心理因素的强大向心力的基础之上的。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2021/3/13
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
1
任何管理思想都是根植于一定的社会文化 土壤之中的。而一定的社会文化又都割不断与 历史传统的联系,并且总是在继承中发展,在 发展中继承。
2021/3/13
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
7
• 三是重人。大陆民族生活比较安定,血缘 宗法关系非常紧密,强调以伦理关系为基 础,以道德和教育为轴心,以“人”为中心进 行管理。是一种人文主义型的管理。
2021/3/13
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
8
• 2.物质生产方式
• 中国”以农立国“,虽经过了一定的变迁,但 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 却一直延续下来,很少变动。
2021/3/13
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
3
• 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指出:“管理 是以文化为转移的,并且受其社会 的价值观、传统和习俗的支配。”
• 因此,要研究中外管理思想就必须 要从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入手,进 行历史的、综合的考察,才能得出 科学的结论。
2021/3/13
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
4
第一节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2021/3/13

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
10
• 一是家族型管理组织,强调”礼治”(礼的核 心是”仁”。“仁之实,事亲是也”, “仁”的基 本含义就是维护这种血缘关系。);
• 二是伦理型的管理机制(把“齐家”的原理扩 展到各种管理组织的行为中,以“父义、母慈、 兄友、弟恭、子孝”作为经纬,从纵横两个方 面把血缘关系与管理等级制度联系起
2021/3/13
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
16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基本特点
• 1.人是管理的重心 • A.管理国家应以人为本 • B.管理者必须“爱人贵民” • C.管理的成败在于用人 • D.管理者要学会识人之方
2021/3/13
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
17
• 2.组织分工是管理的基础 • A.层次分明的组织体系 • B.劳动分工的思想 • C.明确组织内的相互关系 • D.家庭是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 反映在管理思想上的特点:一是专制与民 本相互依存;二是在管理方法上经验与理 性相互补充;三是在管理规范上避免过与 不及而力求保持适中水平;
2021/3/13
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
9
• 3.封建宗法制度
• 宗法血缘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并积淀成为一种一种极为强固的文化结构、 心理力量和组织形式。这种以宗法血缘关 系为核心的基本社会组织形态,在很大程 度上影响着中国管理活动的各种特征。
2021/3/13
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
18
• 3.农本商末的治国理念 • A.倡导以农富国 • B.强调保农限商 • C.主张以农固国 • 4.重义重情的管理价值观 • A.重义轻利的价值观 • B.义利兼得的价值观 • C.突出情对人的影响作用
2021/3/13
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
19
• 5.运用计谋实现管理目标 • A.以谋取胜为上策 • B.强调权变观念 • C.思先于行的管理思想 • 6.中庸是管理行为的尺度 • A.把中庸作为道德标准 • B.把中庸作为决策准则
来。 );
• 三是心理型的管理方式(强调“求善”、“求治”,
依靠榜样的力量和道德感召来调动和团结群
众,达到管理目标。)。
2021/3/13
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
11
中国古代名家的管理思想
一、老子的管理思想 1.“道法自然”的政治管理思想 2.无欲、无私的人性理念 3.“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 A.“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 B.德能兼备的选人标准
• C.“与时变”的创新思想
• D.诚信者获益的管理思想
2021/3/13
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
15
• 五、孙子的管理思想 • A.“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 • B.预测与决策关系全局 • C.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 D.人的因素决定胜负 • E.维民是保的战争基点
2021/3/13
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
2
• 管理思想的流派
• 主要有两类:一种是渊源于古希腊文化传统 的西方管理思想,它在近代资本主义条件下 演变为具有一定形态的管理理论;一种是渊 源于中华文化传统的中国管理思想,它具有 极为丰富的内容和东方文化特色,但由于社 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国管理思想在近代没 有能够与产业革命及资本主义企业经营相结 合。
• 社会因素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形成的影响 • 1.地理位置 • 中华民族生活在东亚大陆,是一面临海,三
面陆路,对外交通不便利而内部回旋余地又 相当开阔的自然环境。 • 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说:“地理因素当然 不只是背景,它实是构成中国与欧洲文化间 模式之差别及其所包含的一切意义之要端。”
2021/3/13
2021/3/13
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
12
• 二、孔子的管理思想 • A.“为政以德”的治国思想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举贤才的用人之道 • C.和与中庸的管理哲学 • D.以信为本的生存法则 • (言必信,行必果)
2021/3/13
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
13
• 三、韩非子的管理思想 • A.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