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桥静力静力触探格式
关于双桥静力触探分层方法

双桥静力触探分层方法传统的单桥静力触探(简称单桥静探)只能测量比贯入阻力(Ps),数据单一、图形简单,在已有静探测试经验的简单场地能较好地满足工程需要,但对于岩土种类较多的复杂场地,单桥静探就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而双桥静力触探(简称双桥静探)可以测量锥尖阻力(qc)和侧壁阻力(fs),还能求算出摩阻比(Rf),数据多元、图形丰富,相比单桥静探具有单独测试能力强、分层更准确等特点。
勘测分公司在地层复杂、软土深厚的江汉平原地区大量使用双桥静探进行测试,很好地满足了工程的需要,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现将双桥静力触探内业整理经验归纳如下。
一:各类土的双桥静探曲线特征划分土层是双桥触探的基本应用之一,目前国内外在利用静力触探指标划分土层、确定土名的问题上,大多采用双桥探头测得的。
通过多年来湖北地区粘性土、粉土及砂类土中进行的静力触探与钻孔资料的对比,按土类对曲线形态进行分析,从中得出比较显著的特征,可以做为划分土类的基本标志,现分述如下:( 1 )填土:在测试以粘性土为主的素填土和以生活垃圾为主的杂填土,曲线变化无规律,往往出现突变现象,由于其位于表层,比较好判定。
2 )粘土:qc曲线比较平缓,有缓慢的波形起伏,局部略有突峰,fs曲线略有突峰,在曲线右侧且距离较大。
粘土特征曲线粉质粘土特征曲线( 3 ) 粉质粘土:qc曲线比较平缓,有缓慢的波形起伏,局部略有突峰,fs曲线局部略有突峰,与qc曲线距离较粘土近,大部位于qc曲线右侧,当土质不均时局部交叉越过qc曲线( 4 ) 粉土:qc值较大,曲线呈短锯齿状,齿峰较缓,fs曲线一般位于qc曲线右侧,局部间隔较大,但偶尔也和qc曲线左右穿插。
粉土特征曲线粉细砂特征曲线( 5 ) 砂类土:qc值较大,曲线呈长锯齿状,fs 曲线一般和qc曲线间隔较小,曲线尖峰处大部位于qc曲线以左;砂类土颗粒不均匀时qc曲线和fs曲线的尖齿更为剧烈,局部呈不规则的、残破的大锯齿状二:各土类划分指标通过双桥静探曲线形态我们能够对土层大致分层,但要做到精确分层我们还应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第205页图3-4-6来划分,现结合《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将图3-4-6中的公式整理成下表。
(完整版)双桥静力触探分层方法

双桥静力触探分层方法传统的单桥静力触探(简称单桥静探)只能测量比贯入阻力(Ps),数据单一、图形简单,在已有静探测试经验的简单场地能较好地满足工程需要,但对于岩土种类较多的复杂场地,单桥静探就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而双桥静力触探(简称双桥静探)可以测量锥尖阻力(qc)和侧壁阻力(fs),还能求算出摩阻比(Rf),数据多元、图形丰富,相比单桥静探具有单独测试能力强、分层更准确等特点。
勘测分公司在地层复杂、软土深厚的江汉平原地区大量使用双桥静探进行测试,很好地满足了工程的需要,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现将双桥静力触探内业整理经验归纳如下。
一:各类土的双桥静探曲线特征划分土层是双桥触探的基本应用之一,目前国内外在利用静力触探指标划分土层、确定土名的问题上,大多采用双桥探头测得的。
通过多年来湖北地区粘性土、粉土及砂类土中进行的静力触探与钻孔资料的对比,按土类对曲线形态进行分析,从中得出比较显著的特征,可以做为划分土类的基本标志,现分述如下:( 1 )填土:在测试以粘性土为主的素填土和以生活垃圾为主的杂填土,曲线变化无规律,往往出现突变现象,由于其位于表层,比较好判定。
2 )粘土:qc曲线比较平缓,有缓慢的波形起伏,局部略有突峰,fs曲线略有突峰,在曲线右侧且距离较大。
粘土特征曲线粉质粘土特征曲线( 3 ) 粉质粘土:qc曲线比较平缓,有缓慢的波形起伏,局部略有突峰,fs曲线局部略有突峰,与qc曲线距离较粘土近,大部位于qc曲线右侧,当土质不均时局部交叉越过qc曲线( 4 ) 粉土:qc值较大,曲线呈短锯齿状,齿峰较缓,fs曲线一般位于qc曲线右侧,局部间隔较大,但偶尔也和qc曲线左右穿插。
粉土特征曲线粉细砂特征曲线( 5 ) 砂类土:qc 值较大,曲线呈长锯齿状,fs 曲线一般和qc 曲线间隔较小,曲线尖峰处大部位于qc 曲线以左;砂类土颗粒不均匀时qc 曲线和fs 曲线的尖齿更为剧烈,局部呈不规则的、残破的大锯齿状二:各土类划分指标通过双桥静探曲线形态我们能够对土层大致分层,但要做到精确分层我们还应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第205页图3-4-6来划分,现结合《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将图3-4-6中的公式整理成下表。
双桥静力触探曲线形态判别土类特征图表

29
附录E 双桥静力触探曲线形态判别土类特征图表
E.0.1 当使用双桥静力触探时,可依据表E.0.1定性判别土类。
表E.0.1 双桥静力触探各土层曲线特征图表
土层名称 曲线特征 曲线形态
(实线为c q ,虚线为s f )
淤泥、 淤泥质黏性土 c q 曲线较平直,s f 在c q 右侧(较接
近),曲线基本无起伏
黏土
c q 曲线起伏变化缓慢,s f 在c q 右侧(距离较远) 粉质黏土 c q 曲线起伏变化缓慢,局部略有突
峰,s f 大部位于c q 右侧(距离较近),
当土质不均时局部交叉越过c q 曲线
粉土 c q 值较大,曲线呈短锯齿状,齿峰较
缓,s f 曲线一般位于c q 曲线右侧,局
部间隔较大,偶尔和c q 曲线左右穿插
砂土 c q 值较大,曲线呈长锯齿状,s f 曲线
一般和c q 曲线间隔较小,曲线尖峰处
大部分位于c q 曲线左侧;砂类土颗粒
不均匀时c q 曲线和s f 曲线的尖齿更
为剧烈,局部呈不规则的、残破的
大锯齿状。
静力触探仪参数 静力触探仪是如何工作的

静力触探仪参数静力触探仪是如何工作的静力触探仪参数:●结构形式:主机(整机)、地锚、手摇式、双桥探头、单桥探头、掌控仪表。
●贯入阻力:30KN。
●贯入深度:30米。
●贯入速度:0.5-1m/min。
●探头截面:115cm2、●十子板剪切:小于132Kpa。
●起拔力:25KN。
●贯入速度:1.2 米/分。
●主机重量:60 KG。
相关产品泥浆粘度计静力触探仪操作规程:●依据地质勘探的布点要求,选取好位置,先在触探试验点两旁的地上拧两个地锚,拧前用铁锹在锚地点挖一个V型坑,坑深25—30cm,然后将地锚竖在V 型槽内以缓慢的速度拧下,拧锚时用地锚压铁套在地锚杆上,将两根加力杆分别插在地锚压铁两边,两人或多人以推磨状地锚缓慢旋转拧下,两根地锚相距约0.8m,然后将地面铲平,铺上两块木垫板。
●与底架槽钢,用4 个M8 螺钉连接好后,安置在垫木板上,使两根已下好的锚位于支架两边,两根槽钢的中部,再将地锚压铁套在锚杆上,使底架槽钢与压铁相互连接,插好地锚销钉,将 4 个蝴蝶螺丝钉旋在地锚压铁的螺孔中,矩形旋入使其顶紧底架槽钢,施压时注意贯入支架必需与地面垂直,若不垂直可将一边螺钉连续旋入以达到垂直的目的,如贯入支架与地面倾斜,螺钉压紧已无法调整,可以松开螺钉,抽动一边垫板(高的一端)使垫板下土向两边推去削减其高度,以保证支架垂直地面。
●把带有一端电缆线的探头与已穿好探杆的电缆线相连接,用涤纶绝缘胶带纸缠封插头处,以防进水受潮和加添插座的抗拉力。
将*根探杆连接,连接时一手握着探头,一手握着每节探杆,探头不动,转动探杆,使其连接。
切勿转动探头,以免电缆线断裂。
●将带有探头已穿好的电缆的探杆,放在触探机一侧,取出带有探头的*节探杆,将*节探杆从上面板上对峙下面板的圆孔中穿过,使探头干在下面板的圆孔中,对好中心,将第二节探杆和*探杆连接。
●将经过触探测力仪放在探杆旁边,电缆线的另一端与静力触探测量仪接好。
仪表的接线盒调整,见静力触探测量仪使用说明书。
用双桥静力触探计算粘性土承载力的经验公式

用双桥静力触探计算粘性土承载力的经验公式朱向东(华北地质勘查局综合普查大队 北京东郊开发区065201)摘 要 通过双桥静力触探资料与钻探资料的对比,提出了侧壁阻力与一般粘性土的塑性指数及液性指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统计出利用双桥静力触探资料确定一般粘性土承载力的经验公式。
关键词 锥尖阻力 侧壁阻力 承载力基本值 近年来,双桥静力触探已被普遍地应用到工程勘察工作中,诸如利用双桥静力触探划分地层界限、判断土的类别、确定桩端持力层、计算单桩承载力不仅方便,而且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利用双桥静探资料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尚不尽人意。
目前在本地区还缺乏带有地区性的理想经验公式可依,选用国内其它勘察单位的一些单桥静力触探的经验公式不能充分发挥双桥静力触探的优点,为此,我们通过四年来积累的双桥静探资料与钻探资料对比,分别统计出了四个双桥静探资料计算粘性土承载力的经验公式,旨在利用双桥静力触探资料确定一般粘性土的地基承载力。
1 统计资料的地区范围、资料数量的分类的原则1.1 统计资料①的范围和资料数量统计资料样本数为508个,这些资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北京地区选取地层土质条件差异不大的场地,取各层土承载力基本值的平均值与静探分层的平均值对比,这类资料为307个点;另一类是同位孔(钻探孔与触探孔距不超过2.5m),这类孔主要根据高层建筑的要求布置的,同时亦有为查清土质条件在一般场地所布置的同位孔,这类资料为201个点。
统计资料的静力触探孔深度及钻孔取样深度一般为1.5~12.0m,部分探孔达到了22.0m,最深孔为25.5m。
1.2 分类的原则双桥探头能够同时反映锥尖和侧壁所受到的阻力,依据经验就可根据锥尖阻力与侧壁阻力的关系断定土的类别,区分土的塑性,找到侧壁阻力f s,与塑性指数I p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多个回归方程,就能有效克服建立单一回归方程所造成的离散度高,相关系数低的不足。
统计工作以侧壁阻力f s=20为界限,从f s<20至f s≥120共分了7个组,坐标图和回归方程表明7个组可合拼为4个组,即将一般粘性土划分为4个范围:Ⅰ f s<20 Ⅱ 20≤f s<40Ⅲ 40≤f s<60 Ⅳ f s≥60Ⅰ类土一般为塑性指数I p<12(9~11为常见),状态多数为流塑的粘质粉土、饱和粉土:新近沉积土、淤泥质土。
静力触探试验作业指导书

静力触探试验作业指导书静力触探试验作业指导书 1. 目的为了规范静力触探试验的各个环节,特制定本细则。
2. 适用范围静力触探试验的前期准备、现场实施和内业分析计算。
3. 引用文件对于湖北省境内的检测项目,以《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42/269-2003)为最基本的技术依据,当该规范不明确时,参照下述规范执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04:88)》对于湖北省境外的检测项目,依据后两种国标或行标执行。
对于每次发出的检测报告中,必须明确该报告依据的技术标准,并严格按其标准执行。
4. 工作程序4.2 现场准备4.2.1 安排组成试验小组,该小组由项目经理、现场检测工程师和测试工人组成。
4.2.2 由项目经理或现场检测工程师前往现场踏勘,了解下述现场及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场地平整情况、道路是否通畅。
检测项目和检测数量,委托方要求工期。
触探深度,场地的地质资料,以预估贯入阻力,选择合适的触探装置。
4.3试验装置、设备、材料、工具的准备4.3.1加压装置:如场地较狭小,触探深度较浅,可采用手摇式轻型静力触探;如触探深度较深,场地贯入阻力较大,则采用齿轮机械式静力触探机或液压静力触探仪。
4.3.2反力装置:当地表土为较硬的粘性土时,可采用地锚作反力,地锚数量及规格视实际所需反力大小而定。
如地表土为地锚难以贯入的砂砾、碎石土等,则采用重物作反力,在触探装置上堆载足够重的钢轨、钢锭、生铁块等。
4.3.3探头:探头分单桥探头、双桥探头,探头断面积有10cm2、15cm2、20cm2三种,应根据检测项目和场地的土层性质选择与触探主机相匹配、分辨率合适的探头、需对探头进行检验,探头几何形状及规格应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要求,如发现锥面及套筒变形明显,出现刻痕,锥尖压损,套筒活动不方便等需更换探头,检查探头的标定记录,确保探头在有效标定期内,核对标定系数,探头传感器室内率定误差(重复性误差、非线性误差、归零误差、温度漂移等)不应超过1.0%FS。
桥梁地基静力触探检测规范

桥梁地基静力触探检测规范
桥梁地基静力触探试验适用于软土、一般黏性土、粉土、砂土和含少量碎石的土。
静力触探可根据工程需要采用单桥探头、双桥探头或带孔隙水压力量测的单、双桥探头,可测定比贯人阻力(Ps)、锥尖阻力(qc)、侧壁摩阻力(fs)和贯入时的孔隙水压力(u)。
桥梁地基静力触探试验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探头圆锥锥底截面积应采用10cm2或15cm2,单桥探头侧壁高度应分别采用57mm或70mm,双桥探头侧壁面积应采用150~300cm2,锥尖锥角应为60°
2、探头应匀速垂直压入土中,贯人速率为1.2m/min。
3、探头测力传感器应连同仪器、电缆进行定期标定,室内探头标定测力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重复性误差、滞后误差、温度漂移、归零误差均应小于1%FS,现场试验归零误差应小于3%,绝缘电阻不小于500MΩ。
4、深度记录的误差不应大于触探深度的±1%。
5、当贯入深度超过30m,或穿过厚层软土后再贯入硬土层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孔斜或断杆,也可配置测斜探头,量测触探孔的偏斜角,校正土层界线的深度。
6、孔压探头在贯入前,应在室内保证探头应变腔为已排除气泡的液
体所饱和,并在现场采取措施保持探头的饱和状态,直至探头进入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为止;在孔压静探试验过程中不得上提探头。
7、当在预定深度进行孔压消散试验时,应量测停止贯入后不同时间的孔压值,其计时间隔由密而疏合理控制;试验过程不得松动探杆。
静力触探

静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是用静力将探头以一定的速率压入土中,利用探头内的力传感器,通过电子量测仪器将探头受到的贯入阻力记录下来。
由于贯入阻力的大小与土层的性质有关,因此通过贯入阻力的变化情况,可以达到了解土层的工程性质的目的。
静力触探试验可根据工程需要采用单桥探头、双桥探头或带孔隙水压力量测的单、双桥探头,可测定比贯入阻力(ps)、锥尖阻力(qc)侧壁阻力(fs)和贯入时的孔隙水压力(u)。
静力触探试验适用于软土、一般粘性土、粉土、砂土和含少量碎石的土。
一、静力触探的试验设备静力触探设备试验由加压装置、反力装置、探头及量测记录仪器等四部分组成:(一)加压装置加压装置的作用是将探头压入土层中,按加压方式可分为下列几种。
1.手摇式轻型静力触探。
利用摇柄、链条、齿轮等用人力将探头压入土中。
用于较大设备难以进入的狭小场地的浅层地基土的现场测试。
2.齿轮机械式静力触探。
主要组成部件有变速马达(功率2.8~3kW)、伞形齿轮、丝杆、稻香滑块、支架、底板、导向轮等。
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既可单独落地组装,也可装在汽车上,但贯入力小,贯入深度有限。
3.全液压传动静力触探。
分单缸和双缸两种。
主要组成部件有:油缸和固定油缸底座、油泵、分压阀、高压油管、压杆器和导向轮等。
目前在国内使用液压静力触探仪比较普遍,一般最大贯入力可达200kN。
(二)反力装置静力触探的反力用三种形式解决:1.利用地锚作反力。
当地表有一层较硬的粘性土覆盖层时,可以是使用2~4个或更多的地锚作反力,视所需反力大小而定。
锚的长度一般1.5m左右,叶片的直径可分成多种,如25、30、35、40cm,以适应各种情况。
2.用重物作反力。
如地表土为砂砾、碎石土等,地锚难以下入,此时只有采用压重物来解决反力问题,即在触探架上压以足够的重物,如钢轨、钢锭、生铁块等。
软土地基贯入30m以内的深度,一般需压重物40~50kN。
3.利用车辆自重作反力。
将整个触探设备装在载重汽车上,利用载重汽车的自重作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