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综合练习题库7-1-8

合集下载

环境卫生学题库及答案

环境卫生学题库及答案
C.生物性、生物地球化学性和放射性污染
D.生物性、生物地球化学性和环境化学性污染
E.生物地球化学性、生物性和放射性污染
答案
1. C 2.E 3.B 4.D5.C 6.B 7. C 8.B 9.D 10.A11.A12.E
14.D
四、问答题:
1.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
根据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上述各种环境因素,可将环境卫生学的主要
研究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
(2)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确认性研究
(3)创建和引进适宜于环境卫生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4)研究环境卫生监督体系的理论依据
2.我国环境卫生工作的主要成就?
(1)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显著改善
(2)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监测、监督工作
(3)环境污染健康效应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A.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摄入过高
B.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摄入不足
C.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摄入过高和摄入不足
D .部分微量元素摄入过高
E.以上都不是
16.环境污染的概念是()
A.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的数量或浓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B.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造成了环境质量下降和恶化
C.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影响了人体健康
D.A+B
A.环境因素的调查与监测
B.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与转归
C.环境污染治理
D .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
5.环境卫生工作中常见的二次污染物如(
A.二氧化硫和颗粒物
B.铅、镉、汞、酚
C.甲基汞、光化学烟雾
D.氮氧化物、碳氢化物
E.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6.原生环境是指()
A.受动物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

环境卫生学题库及答案

环境卫生学题库及答案

环境卫生学——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环境介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2.环境卫生学研究的环境包括______和______。

3.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4.根据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可将其分为______和______。

5.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大气;水;土壤2.自然环境;生活环境3.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4.原生环境;次生环境5.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二、名词解释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三、选择题1.环境卫生学主要研究()A.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B.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C.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D.生活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E.自然环境、生活居住环境、工作学习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2.学习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目的是使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A.提高诊断疾病的本领B.认识疾病在人群中流行的原因C.了解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规律D.认识全球环境问题E.认识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3.具体地讲,环境介质是指()A.空气、水、土壤(岩石)B.空气、水、土壤(岩石)和生物体C.空气、水、土壤(岩石)和食物D.空气、水、食物、生物体E.空气、水以及各种固态物质4.环境卫生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是()A.环境因素的调查与监测B.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与转归C.环境污染治理D.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E.环境质量评价5.环境卫生工作中常见的二次污染物如()A.二氧化硫和颗粒物B.铅、镉、汞、酚C.甲基汞、光化学烟雾D.氮氧化物、碳氢化物E.环境内分泌干扰物6.原生环境是指()A.受动物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B.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C.无动植物生存而仅有少量微生物存在的环境D.受人为活动影响的环境E.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7.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A.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过多所致B.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过少所致C.地质地理原因使当地居民摄入微量元素过多或过少所致D.环境破坏对地质条件影响使人体摄入矿物质异常所致E.饮食中某种元素含量异常所致8.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烃(CFCs)造成的全球环境问题主要是()A.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等生态破坏B.臭氧层破坏C.形成酸雨,破坏生态系统D.生物多样性锐减E.植被破坏,导致沙漠化9.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A.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B.人群健康C.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D.人类健康及其周围环境E.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10.人与环境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A.机体的新陈代谢上B.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C.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D.人对环境的破坏,又对环境加以保护和治理E.人体每天摄取食物,获得足够营养11.环境卫生学的基本理论为()A.人与环境之间的统一性B.环境因素对机体影响的作用机制C.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D.阐明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复杂性E.环境中有益因素和有害因素对机体的综合作用12.环境卫生监督的理论依据为()A.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B.造成人群危害的严重程度C.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D.执法人员的相关知识E.环境卫生学研究提供的卫生基准和技术规范13.清洁生产是指()A.生产场地清洁、厂房清洁B.生产场所清洁卫生、无垃圾灰尘C.清洁的生产过程D.节约能源、资源消耗少,有效预防控制污染和其他废物生成的生产工艺过程E.生产过程中有严格卫生管理制度,工人始终保持清洁卫生14.就全国范围而言,广大农民的饮用水是不够安全的,其危害主要来自:()A.生物性污染和放射性污染B.环境化学物和生物地球化学性的污染C.生物性、生物地球化学性和放射性污染D.生物性、生物地球化学性和环境化学性污染E.生物地球化学性、生物性和放射性污染答案1.C2.E3.B4.D5.C6.B7. C8.B9.D 10.A 11.A 12.E 13.D14.D四、问答题:1.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根据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上述各种环境因素,可将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完整)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二),推荐文档

(完整)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二),推荐文档

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二)1.致癌物的剂量效应曲线为:()A. 直线B.U 型c.s 型D. 不规则型E. 抛物线型答案】 A2.可造成饮用水化学性污染中毒的物质不包括:() A. 氰化物B. 铬c.硝酸盐D. 放射性物质E.砷、汞答案】 D3.下列何者不是饮水处理常用混凝剂:() A.明矶 B.漂白粉、漂白粉精 C. 三氯化铁D .聚合氯化铝E.硫酸铝答案】 B4.下列哪项不是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A. 确定城市性质,控制城市规模B. 远期和近期规划结合,总体和详细规划结合C. 保护生态环境, D. 经济技术合理 E. 加强安全防患,答案】 D5.原生环境是指:E. 人类生存的环境 答案】 A 6. 光化学烟雾中,光化学氧化剂包括:()A.O3 B.PANs C. 醛类化合物D. 以上都是A .天然形成, B. 天然形成,C. 天然形成,D. 天然形成, 且基本上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且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且受动物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 且受人和动物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 改善景观环境促进人际交往E.以上都不是答案】 D7. 化妆品对健康的影响不包括:()A.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B. 化妆品痤疮C. 有毒化学物质污染造成的危害D. 微生物污染造成的危害E.军团菌病答案】 E8. 下列哪项不属于公害事件:()A. 痛痛病B.水俣病C. 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D .温室效应E.光化学烟雾事件答案】 D9. 土壤中化学物质的迁移转化受到土壤 PH 值的影响,其特点是:()A. PH 值低,金属溶解度高B. PH 值高,金属溶解度高C. PH = 7时,金属的溶解度高D. PH > 7时,金属的溶解度高E. 土壤中金属的溶解度与土壤的 PH 值无关【答案】 A10. 下列何者不是影响饮水氯化消毒的因素:A. 加氯量和接触时间B. 加氯设备C. 水的PHD. 水的浑浊度E. 水温答案】 B11. 一次污染物是指()。

环境卫生学练习题含答案

环境卫生学练习题含答案

环境卫生学练习题含答案1、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A、人类改造和利用环境的关系B、环境决定和制约人类的关系C、辩证统一、相互依从的关系D、互为因果的关系E、无特异关系答案:C2、公共场所自身卫生管理工作不包括A、配备卫生管理人员B、建立岗位责任制C、卫生服务与全服务的考核同步D、为顾客直接服务的人员健康合格证E、有卫生许可证答案:E3、总大肠菌数作为水质污染指标的理由A、数目多、生存时间较致病菌稍短,抵抗力较芽孢弱B、数目多、生存时间与致病菌相似,检测方法较容易C、数目多、生存时间比致病菌长,检测方法较容易D、数目一般、生存时间较致病菌长,检测方法较难E、数目一般、生存时间与致病菌相近,检测方法尚能掌握答案:B4、我国目前垃圾焚烧法用于何种垃圾A、工业矿渣B、农业柴草C、农用塑料D、医疗机构垃圾及科研机构垃圾E、生活废弃场答案:D5、关于一次最高容许浓度的论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任何一次短时间采样测定结果的最高容许值B、能使人或动植物在短期内(瞬间或20min内)出现刺激、过敏、中毒的物质均需制订C、为了防止急性危害作用而制订的D、任何大气污染物均需制订E、是国家对大气中有急性危害作用的污染物提出的限量要求答案:D6、汞和甲基汞进入机体后,其靶器官是A、心B、肝C、骨髓D、肾E、脑答案:E7、我国现行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 总大肠菌群应为()A、<10个/LB、<3个/LC、<10个/100mlD、<3个/100mlE、不得检出/100ml答案:E8、用漂白粉消毒时,可使水的pH值升高,影响消毒效果,其原因是在消毒过程中同时A、OCl-B、HOClC、Ca(OD、2E、Ca(OCl)2F、CaCl2答案:C9、关于大气中的空气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鲜的清洁空气中轻离子浓度低B、污染的空气中轻离子浓度低C、空气阳离子对机体有镇静、催眠和降压作用D、空气阴离子可引起失眠、烦躁和血压升高E、空气阳离子与阴离子对机体的作用相同答案:B10、当两种化学物质进入机体,一种化学物能使另一种化学物毒作用减弱A、协同作用B、拮抗作用C、相加作用D、独立作用E、混合作用答案:B11、土壤污染的来源不包括()A、大气污染物B、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C、固体废弃物D、化肥及农药的使用E、地质环境中区域性差异导致土壤中某些元素过高答案:E12、根据工厂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选择工业用地,污染较轻、运输量中等的工业A、独立的远郊工业区B、布置在城市边缘的工业区C、应设在居住区内的独立地段,用绿化带与住宅群隔开D、卫生条件最好的地段E、铁路、公路或码头附近答案:B13、公共场所经常性卫生监督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对“卫生许可证”有效性的监督B、对各项卫生要求的监督C、对各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D、对各类从业人员的卫生监督E、对公众健康状况的监督答案:E14、环境卫生学研究的自然环境包括四部分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食物圈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C、大气圈、水圈、有机圈、无机圈D、大气圈、水圈、土壤圈、食物圈E、生产圈、消费圈、分解圈、非生命圈答案:B15、根据环境因素测定而制定的室内小气候综合指标是A、黑球温度B、校正有效温度C、预计4小时出汗率D、热强度指数E、风速答案:A16、居住区与工业区之间设置的卫生防护带内,应该设置A、经常居住的房屋B、学校C、绿化带D、医院E、公园答案:C17、关于水中溶解氧,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A、水温愈低,水中溶解氧含量愈高B、水层愈深,溶解氧含量越低C、有机物污染水体或藻类大量死亡时,水中溶解氧不断下降D、水中有大量藻类植物时,溶解氧呈过饱和状态E、水温愈高,水中溶解氧含量愈高答案:E18、当水中含有大量硫酸钠、硫酸镁时,水质呈()A、苦味B、咸味C、涩味D、沼泽味E、汽油味答案:A19、水被有机物污染后,在有氧气的条件下,经微生物作用,分解成二氧化碳、水、硝酸盐、硫酸盐等。

环境卫生学理论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环境卫生学理论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环境卫生学理论考核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成分中何者没有消毒作用:〔〕[单项选择题] * A.液氯B.氯化钙√C.漂白粉D.漂白粉精E.二氧化氯2.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是:〔〕[单项选择题] *A.O3√B.NOxC.[O]D.PANsE.SO23.打算大气污染最根本的因素是: 〔〕[单项选择题] * A.气象因素B.污染物排出量√C.污染物排出高度D.与污染源距离E.地形4.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细菌总数为:〔〕[单项选择题] *A.<100 CFU/L√B.<3 个/mlC.<3 个/LD.<100 个/mlE.<1 个/ml5.环境质量评价是指:〔〕[单项选择题] * A.环境质量对四周环境影响的评价 B.环境质量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的评价C.环境质量对人群安康影响的评价 D.环境质量对动植物影响的评价E.从卫生学角度对环境质量调查争论作出科学、客观和定量的评定和推测√6.交通运输污染大气的特点是〔〕。

[单项选择题]* A.流淌性,排放高度高,排放污染物主要是SO2、NOX、CO 等B.流淌性,排放高度较低,接近人呼吸带,污染物主要是NOX、CO、醛类、Pb 等√C.流淌性,排放高度较高,排放污染物主要是SO2、、Pb、CO 等D.流淌性,排放高度较低,排放污染物主要是Pb、SO2、醛类等E.流淌性,排放高度一般较低,排放污染物主要是NOX、醛类、Pb 等7.以下哪种疾病属公害病〔〕。

[单项选择题]* A.痛痛病√B.克山病C.大骨关节病D.地甲病E.黑脚病8.湍流是指〔〕。

[单项选择题]* A.空气不规章的上下摇摆√B.空气不规章的上下流淌C.空气水平流淌D.空气垂直流淌E.以上都不是9.水体藻类污染的重要缘由是〔〕。

[单项选择题]* A.大量含氮、硫、氯的污水进入水体B.大量含钾、钠、磷的污水进入水体C.大量含氨、磷、钠的污水进入水体D.大量含氮、磷的污水进入水体√E.大量含硫、镁、磷的污水进入水体10.SO2是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其主要来源〔〕。

环境卫生学习题与答案

环境卫生学习题与答案

环境卫生学习题与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城市大气中铅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A铅矿开采B、B汽车尾气排放C、C钢铁冶炼厂排放D、D印刷厂排放E、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2、慢性甲基汞中毒A、A经食物链传递而富集最终影响人体健康的是B、B胚胎期和婴儿发育早期机体严重碘缺乏可引起C、C污水灌溉农田使农作物受污染而危害人体健康的是D、D引起居民以斑釉齿和骨骼损害为特征的疾病是E、E以皮肤损害为显著特点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为正确答案:A3、一般认为,氟中毒的发病机制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A、A氟与钙结合沉降在骨中B、B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C、C形成氟磷灰石D、D使恒齿的牙釉质钙化变色E、E使牙釉质疏松多孔正确答案:D4、PM2.5是指直径A、AB、B>2.5~C、C>2.5-D、D=2.5um的颗粒物E、E≤2.5um的颗粒物正确答案:E5、氯化物的毒性主要表现在对A、A肝脏的损伤作用B、B肾脏的损伤作用C、C对大脑的损伤作用D、D对呼吸的强烈抑制作用E、E对皮肤的刺激作用正确答案:D6、下列非人为污染源为A、A汽车尾气B、B工业三废C、C森林火灾D、D化肥农药E、E生活污水正确答案:C7、酸雨形成的主要污染物是A、A氯氟烃B、B烟尘C、CO2D、S02、颗粒物E、S02、NOx正确答案:E8、需氯量等于A、A加氯量-余氯量B、B加氯量+余氯量C、C加氯量×余氯量D、D加氯量÷余氯量E、E以上均错正确答案:A9、水体的硬度取决于A、A水中碳酸盐的含量B、B水中硫酸盐的含量C、C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D、D水中钙镁盐类的含量E、E水中氯化钙的含量正确答案:C10、垃圾的主要用途是A、A作肥料B、B回收利用D、D制沼气E、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11、水体污染物的转归是指A、A物理性状变化B、B化学性质变化C、C化学性质和毒作用变化D、D光化学转化和生物转化E、E污染物的空间位移及其形态变化正确答案:E12、地方性克汀病A、A经食物链传递而富集最终影响人体健康的是B、B胚胎期和婴儿发育早期机体严重碘缺乏可引起C、C污水灌溉农田使农作物受污染而危害人体健康的是D、D引起居民以斑釉齿和骨骼损害为特征的疾病是E、E以皮肤损害为显著特点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为正确答案:B13、我国《公共浴室卫生标准》规定就浴者不得患有A、A心血管疾病B、B过敏性疾病C、C性病及传染性皮肤病D、D消化道疾病E、E呼吸道疾病正确答案:C14、为换算采样的标准体积,在采样时必须测定的气象因素A、A气温、气压B、B气温、气湿C、C气温、气流D、D气湿、气流E、E气湿、气压正确答案:A15、慢性镉中毒主要影响A、A脑C、C肝脏D、D肾脏E、E甲状腺正确答案:D16、次生环境是指A、A无机物所形成的环境B、B有机物所形成的环境C、C由于人类活动(生产和生活)所形成的环境D、D天然形成的环境E、E某些元素分布不均所造成的环境正确答案:C17、多氯联苯进入人体后,可蓄积在各个组织中,其中何种组织中含量最高A、A肝脏B、B肾脏C、C血液D、D淋巴E、E脂肪正确答案:E18、我国现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对第一类污染物要求在处理设施排放口处采样。

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卷七)

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卷七)

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卷七)一、A11、影响环境污染物在体内或靶部位蓄积量的因素是A、摄入量、生物半减期和作用时间B、吸收量、排出量和蓄积量C、进入途径、排出方式和作用时间D、吸收量、排除方式和作用时间E、摄入量、进入途径和排出方式2、进入机体化学物的剂量与某个机体所呈现出的生物效应强度间的关系被称为A、有效剂量B、作用强度C、剂量-反应关系D、剂量-效应关系E、相关关系3、随着环境有害因素的剂量增加,产生某种生物学效应的个体数随之增加,通常以出现特定生物效应的个体数占总测定个体数的百分数来表示,这种关系是A、因果关系B、剂量-效应关系C、剂量-反应关系D、对立统一关系E、相互作用关系4、影响污染物对人体作用的因素是A、污染物的理化特性B、剂量C、作用持续时间D、个体感受性E、以上都是5、下列哪项不是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A、相加作用B、活化作用C、协同作用D、独立作用E、拮抗作用6、可使水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呈几何级数增加的是A、生物蓄积作用B、生物浓缩作用C、生物放大作用D、水体污染E、水体自净作用7、环境因素作用于人群的反应分布图型通常为A、直线型B、抛物线型C、“U”型D、金字塔型E、对数曲线型8、当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共存时,两者毒性均增加,这种情况称为毒物的A、相加作用B、相乘作用C、拮抗作用D、独立作用E、竞争作用9、易受环境因素损害的部分人群称为A、亚健康人群B、非健康人群C、暴露人群D、敏感人群E、对照人群10、环境污染的基本特征为A、低浓度长期作用B、对机体危害的复杂性C、作用广泛性和途径多样性D、污染物的多变性和综合作用E、以上都是。

环境卫生学考试重点习题集

环境卫生学考试重点习题集

环境卫生学——第一章绪论[大] [中] [小]一、填空题1.环境介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2.环境卫生学研究的环境包括______和______。

3.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 _三类。

4.根据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可将其分为______和______。

5.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环境卫生学三、选择题1.环境卫生学主要研究()A.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B.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C.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D.生活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E.自然环境、生活居住环境、工作学习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2.学习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目的是使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A.提高诊断疾病的本领B.认识疾病在人群中流行的原因C.了解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规律D.认识全球环境问题E.认识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3.具体地讲,环境介质是指()A.空气、水、土壤(岩石)B.空气、水、土壤(岩石)和生物体C.空气、水、土壤(岩石)和食物D.空气、水、食物、生物体E.空气、水以及各种固态物质4.环境卫生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是()A.环境因素的调查与监测B.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与转归C.环境污染治理D.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E.环境质量评价5.环境卫生工作中常见的二次污染物如()A.二氧化硫和颗粒物B.铅、镉、汞、酚C.甲基汞、光化学烟雾D.氮氧化物、碳氢化物E.环境内分泌干扰物6.原生环境是指()A.受动物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B.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C.无动植物生存而仅有少量微生物存在的环境D.受人为活动影响的环境E.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7.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A.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过多所致B.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过少所致C.地质地理原因使当地居民摄入微量元素过多或过少所致D.环境破坏对地质条件影响使人体摄入矿物质异常所致E.饮食中某种元素含量异常所致8.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烃(CFCs)造成的全球环境问题主要是()A.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等生态破坏B.臭氧层破坏C.形成酸雨,破坏生态系统D.生物多样性锐减E.植被破坏,导致沙漠化9.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A.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B.人群健康C.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D.人类健康及其周围环境E.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10.人与环境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A.机体的新陈代谢上B.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C.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D.人对环境的破坏,又对环境加以保护和治理E.人体每天摄取食物,获得足够营养11.环境卫生学的基本理论为()A.人与环境之间的统一性B.环境因素对机体影响的作用机制C.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D.阐明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复杂性E.环境中有益因素和有害因素对机体的综合作用12.环境卫生监督的理论依据为()A.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B.造成人群危害的严重程度C.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D.执法人员的相关知识E.环境卫生学研究提供的卫生基准和技术规范13.清洁生产是指()A.生产场地清洁、厂房清洁B.生产场所清洁卫生、无垃圾灰尘C.清洁的生产过程D.节约能源、资源消耗少,有效预防控制污染和其他废物生成的生产工艺过程E.生产过程中有严格卫生管理制度,工人始终保持清洁卫生14.就全国范围而言,广大农民的饮用水是不够安全的,其危害主要来自:()A.生物性污染和放射性污染B.环境化学物和生物地球化学性的污染C.生物性、生物地球化学性和放射性污染D.生物性、生物地球化学性和环境化学性污染E.生物地球化学性、生物性和放射性污染四、问答题:1.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2.我国环境卫生工作的主要成就?3.环境卫生学今后的任务?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大气;水;土壤2.自然环境;生活环境3.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4.原生环境;次生环境5.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二、名词解释环境卫生学: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卫生学综合练习
题库7-1-8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地方性砷中毒常见的临床症状为()
A.全身皮肤瘙痒
B.皮肤色素缺失或高度沉着
C.恶心、呕吐、全身不适
D.骨质疏松
E.心脏肥大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我国贵州省部分地区居民习惯在室内燃煤、用煤火烘烤食物等,由此较易造成()
A.地方性镉中毒
B.地方性氟中毒
C.地方性甲状腺肿
D.汞中毒
E.多环芳烃中毒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我国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GB5749-85)中规定()
A.每毫升饮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CFU
B.每毫升饮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0CFU
C.每毫升饮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00CFU
D.每100ml饮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CFU
E.每500ml饮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CFU
(安徽11选5 https://)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目前水质净化处理中最常用的混凝剂是()
A.漂白粉
B.硫酸钙
C.臭氧
D.硫代硫酸钠
E.硫酸铝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硫酸铝为常用的混凝剂,其使用浓度一般为10%~20%,其特点是()
A.腐蚀性小,对水质无不良影响,水温低时形成絮凝体比较松散
B.腐蚀性小,对水质无不良影响,水温低时形成絮凝体比较紧密
C.腐蚀性大,对水质有不良影响,水温低时形成絮凝体比较松散
D.腐蚀性小,对水质有一定不良影响,水温低时形成絮凝体比较松散
E.腐蚀性小,对水质无不良影响,水温低时形成絮凝体比较紧密,效果好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氯化消毒时水中细菌、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氯的量为()
A.加氯量
B.有效氯
C.需氯量
D.余氯量
E.以上都不是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衡量氯化消毒效果的简便指标是()
A.漂白粉中有效氯含量
B.水中的加氯量
C.水体中的有机物的含量
D.水中的细菌总数
E.水中的余氯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