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师的发音技巧

合集下载

培训发言中的发声技巧与语气控制

培训发言中的发声技巧与语气控制

培训发言中的发声技巧与语气控制在培训过程中,发言者的声音和语气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流利、有自信的发声可以提高培训的效果,吸引听众的关注并增强他们对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本文将介绍一些培训发言中的发声技巧和语气控制的方法,帮助发言者提升表达能力,更好地传递信息。

一、发声技巧1. 声音的清晰度在培训发言中,清晰的声音是必不可少的。

发言者应该注意调整自己的发音,使字音清晰、准确。

发音含糊不清会让听众产生误解和困惑,降低沟通效果。

因此,发言者可以通过练习舌头和口腔的灵活度,改善发音的质量。

2. 声音的音量发言者的声音要有适当的音量,既不能太大导致刺耳,也不能太小造成听众难以听到。

根据场地的大小和人数,发言者可以适当调整音量,确保每个人都能清楚地听到自己的发言。

同时,发言者还应该避免突然提高或降低音量,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干扰。

3. 声音的节奏和语调发言者的声音节奏和语调对于整个发言的氛围和效果有很大影响。

发言者可以使用适当的停顿和语调变化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强调重点和关键信息。

节奏的掌握要自然流畅,不要过于急促或拖沓。

语调的变化要有层次感,适应内容的不同部分和表达的情感。

二、语气控制1. 亲和力和情感表达在培训发言中,发言者可以通过适当的语气来增加亲和力和情感表达。

温和、友善的语气可以拉近与听众的距离,让他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发言内容。

在适当的时候,发言者可以适度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加情感共鸣,使发言更具感染力。

2. 语速和用词的选择发言者应注意语速的控制和用词的选择。

语速过快可能导致听众跟不上发言的思路,语速过慢则容易让听众产生疲倦和不耐烦的情绪。

因此,发言者可以根据听众的反应和理解能力来适当调节语速,使其既流畅又容易理解。

同时,用词的选择要简明扼要,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晦涩的词语,以免引起听众的困惑。

3. 语气的均衡和控制在培训发言中,语气的平衡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发言者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如喻体、反问等,来调整语气,增加发言的变化和吸引力。

培训师的发声训练

培训师的发声训练

培训师的发声训练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个人发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在培训师这个职业中,发声训练则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

本篇文档旨在为广大培训师提供一些有关发声训练的基础知识,以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发声能力,更好地为培训工作服务。

一、为什么需要进行发声训练发声训练在培训师的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声音是沟通的基础。

在培训师的职业中,有效的沟通是成败的关键。

如果讲述的内容无法清晰地传达给学员,那么培训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2. 嗓子是专业的资本。

尤其是在口才训练、演讲培训等领域,嗓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培训师的专业形象和能力水平。

3. 发声训练有助于缓解压力。

培训师的工作比较繁琐,经常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讲话。

长期以往,会对身体和嗓子造成不小的伤害。

通过发声训练,培训师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声音,避免可能的声带疾病和肌肉劳损。

二、发声训练的基本知识1. 发音练习首先,在发声训练中,要注意准确的发音。

口腔、牙齿、舌头的位置都会影响发音。

培训师可以通过练习单词、短语等来提高自己的发音准确率。

并且,要注意练习前先做好热身,缓解嗓子紧张的情况。

2. 呼吸练习良好的呼吸是发声训练的基础。

培训师要学会正确的呼吸方式,尤其是深度呼吸。

同时也要注意呼吸不要太急促或太过频繁,以免影响声音的稳定性。

3. 声音调节培训师的声音应该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也就是说,要注意声音的音量、高低、速度等。

在发声训练中,可以通过播放录音带,模仿其他人的说话方式来调节自己的声音。

同时也要注意声音的自然性,不要刻意模仿,否则会让人感到不自然。

4. 嗓子保健嗓子是培训师的重要资本,所以保健非常重要。

平时应该避免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惯,同时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

在发声训练中,可以通过暂停训练、喝水等方式来缓解嗓子的紧张情况,避免因素肺等问题影响声音的质量。

三、如何进行发声训练1. 打好基础发声训练也需要打好基础。

内训师授课语音语调的五大把握要素

内训师授课语音语调的五大把握要素

内训师授课语音语调的五大把握要素一、用声音激发兴趣1. 语速内训师在授课时需要掌握一个合适的语速,不能过快导致学员听不清楚,也不能过慢让学员感到无聊。

保持一个适中的语速,可以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2. 音调声音的音调可以影响听众的情绪和注意力。

内训师在授课时可以通过变换音调来调动学员的情绪,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3. 音量适当的音量可以使授课内容更加生动有力,而过于大声或者过于小声都会影响学员的听课效果。

二、用声音强化重点1. 重音在授课时,内训师需要清晰地强调重要的内容,可以通过加重语气或者稍微放慢语速来突出重点。

2. 节奏语音的节奏感可以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授课内容,内训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员的反馈来掌握合适的节奏。

三、用声音营造氛围1. 音色内训师的音色应该清晰、自然,不应该出现嘶哑或者沙哑的情况,以免影响授课效果。

2. 表情声音的表情可以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授课内容,内训师在授课时可以通过声音的表情来营造课堂氛围。

四、用声音加强交流1. 听众反馈内训师在授课时需要时刻注意学员的反馈,通过学员的表情和回答来调整自己的语音语调,确保学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授课内容。

2. 互动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进行互动,通过提问和回答来加强学员和内训师之间的交流,从而提高授课效果。

五、用声音提高表达能力1. 语气内训师的语气要坚定而自信,不应该出现紧张或者拖沓的情况,以免影响学员的信任和接受度。

2. 语调适当的语调可以让授课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内训师可以通过变换语调来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和保持学员的兴趣。

内训师在授课时需要掌握好声音的用法,用声音激发兴趣,用声音强化重点,用声音营造氛围,用声音加强交流,以及用声音提高表达能力,从而提高授课效果,让学员能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授课内容。

内训师授课语音语调的五大把握要素在内训师授课中,语音语调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决定了学员的听课效果和对知识的接受程度。

讲师的发声技巧(贾)课件

讲师的发声技巧(贾)课件
讲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境和需求,适当调节自己的音量。在安静的场合,使用较 小的音量,以免影响听众的听感;在喧闹的场合,使用较大的音量,确保听众能 够听到。此外,通过适度的音量调节,还可以突出重点和表达不同的情感。
语速掌握
语速的快慢对授课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掌握适当的语速能够让内容更加易于 理解和吸收。
要点。
叙述方式
自然流畅 情感渲染 节奏把握
幽默运用
适度运用 符合主题 自然流畅
热情展现
01 总结词
02 详细描述
03 总结词
04 详细描述
情绪控制
总结词
讲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因个人情绪波动而影响教学质量。
详细描述
情绪控制需要讲师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在面对学生的问题和挑战时,讲师要保持冷静、客观的 态度,不轻易流露出负面情绪。同时,讲师还需要学会在授课过程中适度调节自己的情绪,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 果。
根据演讲的主题和场合选择适当的词 汇,以符合听众的期望和口味。
生动形象
使用具有表现力和画面感的词汇,使 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内容。
句子结构
简洁明了
使用简短、明了的句子,避免冗 长、复杂的句子结构。
变化多样
在保持句子通顺的前提下,适当 变换句子的长度和结构,增加语
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逻辑清晰
确保句子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使 听众能够快速理解演讲的重点和
保持冷静
02
灵活调整
03
备选方案
04
及时处理
应对不同听众群体
了解听众

调整教学方式
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互动与反馈
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
持续学习

拓展培训师发声技巧

拓展培训师发声技巧

拓展训练师发声技巧明阳天下国际培训集团成为一名优秀的拓展培训师需要掌握的发声技巧一名优秀的拓展培训师,绝不是沙哑的嗓音,虽然对于任何行业的培训师来说,对于发声没有具体的要求,但是发音清晰、响亮、语速适中是最基本的要求,培训师在连续的培训活动后很容易引起咙红肿,甚至声带病变,造成声音嘶哑,那么后续的培训活动中与学员的沟通就容易出现问题,造成拓展培训的效果不佳,在这里乐思途拓展培训部整理了一份成为优秀拓展培训师的发声技巧训练方式。

好的发声技巧可以使拓展培训师迅速掌握掌握共鸣技巧,使声音动听、悦耳、圆润、柔美自如、有穿透力,同时也能减少拓展培训师在长时间的讲话过程中发声器官的疲劳感,从而可以延长讲课时间。

对于拓展培训师来说咬字吐字清晰、纯正、有韵味是最佳的状态。

一、练习腹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来练习经济地使用气息,自如地控制气息。

理想的状态是做到“吸气一大片、呼气一条线;气断情不断,声断意不断”。

气息是发声的能量,控制住气流才能控制声音的浑厚、饱满,给拓展训练的学员带来一种精神饱满的感受,能提高学员的积极性。

练习方法可以分为:慢吸慢呼、快吸慢呼、快吸快呼、慢吸快呼,要求气要吸得深并保持一定量,呼气要均匀、通畅、灵活,发声的时候气息是应该下沉的,要体会隔肌和腹肌的作用。

二、发声的共鸣控制训练拓展培训师在对学员的培训过程中,特别是团结建设阶段会有大量的喊口令的步骤,有些培训师由于发声方式不科学,会感到自己的声音震的自己脑袋疼,不久就有“失声”的感觉。

其实人的声音不是天生就属于某种状态,好的发声习惯科学的调节共鸣器官可以丰富或改变声音色彩,同时起到保护声带的作用,延长声带的寿命,声带只占发声能量的五分之一,剩下的五分之四都是由身体的共鸣腔决定,拓展培训中除了口腔共鸣为主之外,胸腔共鸣是基础。

1、口腔共鸣训练发声的时候鼻咽关闭,就可产生口腔共鸣。

2.胸腔共鸣训练胸腔的空间及共鸣能量大,发出的声音有深度和宽度,声音更浑厚、宽广。

培训师发声技巧的训练课程

培训师发声技巧的训练课程
其实好的用声者,使用在声带上的能量只占总能量 的1/5,而4/5的力量用在控制发音器官的形状和运 动上面。在产生共鸣的过程中,共鸣器官把发自声带 的原声在音色上进行润饰,使声音圆润、优美。科学 调节共鸣器官可以丰富或改变声音色彩,同时起到保 护声带的作用,延长声带的寿命。
精品文档
四、发声技巧的掌握与练习
肺、两肋、横膈膜
*共鸣器官:
固定的共鸣腔:胸腔、鼻腔、头腔 可变的共鸣腔:咽腔、喉腔、口腔
*咬字吐字器官:唇、齿、舌、喉、腭 *听觉器官:耳和耳内的分析器
精品文档
三、发声练习前的准备
1、人员状态及姿势 心理状态: 生理状态: 姿势:自然站立,松紧相宜,重心 同时或轮流放在双脚上,负 有重心的脚可略前。
2、咀嚼练习 张口咀嚼与闭口咀嚼结合进行,舌头自然放平。
3、双唇练习
双唇闭拢向前、后、左、右、上、下,以及左右转圈 双唇达响
4、舌头练习 舌尖顶下齿,舌面逐渐上翘 舌尖在口内左右顶口腔壁,在门牙上下转圈 舌尖伸出口外向前伸,向左右、上下伸 舌在口腔内左右立起 舌尖的弹练,弹硬腭、弹口唇 舌尖与上齿龈接触打响 舌根与软腭接触打响
• 培训师用嗓不科学,容易造成声音嘶哑、 喉咙红肿,甚至声带病变,都会对培训 生涯的影响
精品文档
学习科学发声的重要性及意义
1、掌握共鸣技巧,使声音动听、悦耳、 圆润、柔美自如、有穿透力
2、保护发声器官、减少疲劳感。 3、可以延长讲课时间。 4、咬字吐字清晰、纯正、有韵味。
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的教育学院 负责嗓音训练项目的詹姆斯·威廉姆斯先生认为: “教师们通常意识不到自己是一个职业的嗓音使用者。”
但只是声带发出声音是不够的。想要嗓音富于弹性、耐久, 需要的是源源不断供给声带气流。

培训发言中的发声技巧与语气控制

培训发言中的发声技巧与语气控制

培训发言中的发声技巧与语气控制在培训过程中,发言技巧和语气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它们能够有效地影响听众的接受度和参与度,而良好的发声技巧和适当的语气控制也能够提高发言者的表达能力和说服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培训发言中常用的发声技巧以及语气控制的方法,并分享一些实用的技巧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发声技巧。

在培训发言中,良好的发声技巧可以让听众更容易地理解和接受发言内容。

下面是一些提高发声技巧的建议:1. 声音的清晰度:清晰的声音是有效沟通的基础。

在讲话时要注意发音准确,字母清晰,语速适中。

可以通过练习口齿训练和朗读来提高发音和语速控制的能力。

2. 音量的控制:音量适中而清晰的发声可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保持他们的兴趣。

要注意在培训室中保持适当的音量,不要太大声或太小声。

可以通过练习吐字、唱歌等方法来提高音量的控制能力。

3. 语调的变化:在发言过程中,适当的语调变化可以增添趣味性和表达力。

可以通过改变语速、音高以及利用语气词等方法来实现。

但要注意掌握节奏感,不要过度变化,以免产生困扰和误导听众。

4. 声音的韵律:发声的韵律感是让听众产生共鸣和吸引力的关键。

可以通过练习朗读经典文学作品、故事等来培养声音的韵律感,使发言更加生动和有吸引力。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下语气控制的重要性以及方法。

语气控制是指在发言过程中正确运用语气,以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以下是一些语气控制的方法:1. 积极乐观的语气:在培训发言中,积极乐观的语气能够增强听众的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使用肯定的词语和鼓励的语气,可以激励听众积极参与讨论和学习。

2. 温和而尊重的语气:在发言中,要保持温和而尊重的语气,尊重听众的意见和感受。

不要过于强调差异和争议,以免引起冲突和不和谐的气氛。

3. 幽默的语气:适当的幽默可以缓解紧张的气氛,提高听众的接受度和参与度。

但要注意幽默的边界,不要过度开玩笑,以免影响培训的正式性和专业性。

4. 高度专业的语气:在培训发言中,用语要准确、严谨,语气要有专业性。

培训师的发声训练

培训师的发声训练
培训师的发声训练
锦平工作坊特别奉献
一、口部练习
1、口的开合练习 2、咀嚼练习 3、双唇练习 4、舌头练习
锦平工作坊特别奉献
二、气息控制训练
一、胸腹联合呼吸法:吸气后两肋扩大,横膈膜 下降,小腹微收。 胸腹联合呼吸法是培训师在工作时应该掌握 的方法。这种呼吸活动范围大、伸缩性强, 可以使气息均匀平衡。理想的状态是做到 “吸气一大片、呼气一条线;气断情不断, 声断意不断” 。
注意:空腹练气
锦平工作坊特别奉献
练习方法
1、慢吸慢呼 站稳,双目平视前方,头正,肩放松,象在 旷野呼吸花香一样,慢慢吸足气。要感觉到 腰腹之间充气膨胀,气入丹田,但是要收小 腹。保持几秒后,轻缓呼出。
可以在呼气的时候加入以下练习:呼气时练习 guo yi(拼音),一声声渐渐远去;或者数 数1、2、3、4……,嘴上用力,发音之间不 要闭住声门,不要跑气换气,数得越多越好。
锦平工作坊特别奉献
2、快吸慢呼 快速短促地吸气,并保持气息;呼气时缓缓呼 出,配合声音,平稳均匀。培训讲课过程经常 用到这个方法。呼气时,可以通过以下发声练 习:巴 拔 把 爸 低 答 底 大 夸大上声练习:好 美 满 想 仰 场…… 换气练习:广场上,红旗飘,看你能数多 少旗,一面旗,两面旗,三面旗,四面旗,五 面旗…… 相声小品里的“数来宝”经常用这个形式, 大家可以观察演员的呼吸。
锦平工作坊特别奉献
○ 一般提到的共鸣腔有头腔、鼻腔、口腔、胸 腔,这四个共鸣腔最基本。声乐学习中还有 提到腹腔共鸣,不过有些人不赞同这个提法。
锦平工作坊特别奉献
3、通过夸大连续,控制气息,扩展音域 参考练习诗词:
李白《静夜思》,孟浩然《春晓》等
锦平工作坊特别奉献
○ 气息控制训练可以把握“深、通、匀、活” 四字方针,注意气息和内容的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培训师在讲课的时候,声音到底该如何?这个是没有定论的。

但是,如果一个好的培训师,发音不够清晰、准确,语音语调不很恰当,甚至带有地方口音,讲课、听课的效果势必会有影响,可大可小。

更何况用嗓不科学,容易造成声音嘶哑、喉咙红肿,甚至声带病变,都是对自己不好。

系统科学地提高发声能力(气息和共鸣控制、吐字归音及正确用声),是每个培训师应该了解、最好能够掌握的。

另一方面,关于普通话,我想说的是:虽然在一些地方也会用到方言讲课,比如广东地区就有用粤语讲授的课程,但是普通话作为中国人的标准用语,培训师还是有必要也对普通话进行正音训练。

我其实也没有经过什么正规训练,不过陆陆续续感受过一些方法。

本文中提到的内容,不是万金油,需要综合每个人的情况,侧重点不同,因人而异各取所需吧。

不过有一点,如民族唱法或者美声唱法那样的发声训练是非常科学而且有效的,但是必须要在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下进行,否则适得其反。

我的文章会有7个部分,它们是口部训练、气息控制训练、共鸣控制训练、声音弹性、吐字归音训练、用声与嗓音保护,其他注意。

第一部分、口部训练口腔灵活,说话才利索。

有没有感觉早晨起来说话没有下午或者晚上那么顺当?当然了,嘴巴肌肉休息了一晚上,当然没那么灵活。

所以做做口腔体操,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嘴巴——1、口的开合练习张嘴象打哈欠,闭嘴如啃苹果。

开口的动作要柔和,两嘴角向斜上方抬起,上下唇稍放松,舌头自然放平。

做这个练习,克服口腔开度的问题。

2、咀嚼练习张口咀嚼与闭口咀嚼结合进行,舌头自然放平。

3、双唇练习(这个练习还有助于女孩子美唇啊,呵呵)双唇闭拢向前、后、左、右、上、下,以及左右转圈双唇达响4、舌头练习舌尖顶下齿,舌面逐渐上翘舌尖在口内左右顶口腔壁,在门牙上下转圈舌尖伸出口外向前伸,向左右、上下伸舌在口腔内左右立起舌尖的弹练,弹硬腭、弹口唇舌尖与上齿龈接触打响舌根与软腭接触打响第二部分、气息控制训练没有气息,声带不能颤动发声。

但只是声带发出声音是不够的。

想要嗓音富于弹性、耐久,需要的是源源不断供给声带气流。

我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气息控制的方法,帮助大家控制气流,进而控制声音。

一胸腹联合呼吸法吸气后两肋扩大,横膈膜下降,小腹微收。

胸腹联合呼吸法是培训师在工作时应该掌握的方法。

这种呼吸活动范围大、伸缩性强,可以使气息均匀平衡。

理想的状态是做到“吸气一大片、呼气一条线;气断情不断,声断意不断”。

我以前学唱歌的时候,每天早晨和傍晚都要空腹练气。

训练气息,不能在饱腹的时候,否则容易造成胃下垂等。

有句话叫“饱吹饿唱”,不过对于培训师来讲,不能太饿,否则没力气讲几个小时,呵呵。

进行呼吸练习的时候,我建议大家还是在空腹的时候进行比较好。

练习方法:1、慢吸慢呼总体的要求——站稳,双目平视前方,头正,肩放松,象在旷野呼吸花香一样,慢慢吸足气。

要感觉到腰腹之间充气膨胀,气入丹田,但是要收小腹。

保持几秒后,轻缓呼出。

可以在呼气的时候加入以下练习:呼气时练习xiao lan(拼音小兰),一声声渐渐远去;或者数数1、2、3、4……,嘴上用力,发音之间不要闭住声门,不要跑气换气,数得越多越好。

2、快吸慢呼快速短促地吸气,并保持气息;呼气时缓缓呼出,配合声音,平稳均匀。

培训讲课过程经常用到这个方法。

呼气时,可以通过以下发声练习:巴拔把爸低答底大夸大上声练习:好美满想仰场……换气练习:广场上,红旗飘,看你能数多少旗,一面旗,两面旗,三面旗,四面旗,五面旗……相声小品里的“数来宝”经常用这个形式,大家可以观察演员的呼吸。

二强控制练习要求气要吸得深并保持一定量,呼气要均匀、通畅、灵活。

强控制练习需要一点声乐练习知识,在这里不好介绍。

大家可以回想:《智取威虎山》里杨子荣喝酒唱歌那一段,最后结尾有个“啊——哈,哈,哈,哈哈哈……”基本的感觉就是这样。

要体会隔肌和腹肌的作用,发声的时候气息是应该下沉的。

参考练习诗词:岳飞《满江红》,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陈然《我的“自白”书》新闻联播播音员在播报简讯的时候,一般都用强控制。

播音员海霞是个很典型的例子,听说她在进北广的时候并不优秀,但是大学四年非常刻苦,最终得到了很好的回报。

三弱控制练习1、吸气深呼气匀。

缓慢持续地发出ai uai uang iang 四个音。

2、夸大声调,延长发音,控制气息。

花红柳绿H--ua H—ong L—iu L—v(发音时,声母和韵母之间气息拉长,要均匀、不断气)3、通过夸大连续,控制气息,扩展音域。

参考练习诗词:李白《静夜思》,孟浩然《春晓》等。

气息控制训练可以把握“深、通、匀、活”四字方针,注意气息和内容的结合。

我自己在讲课过程中,最初有发生气息支持不够、尾音弱、换气不够等问题,后来慢慢克服了。

要想气息顺畅,除了要对自己培训的材料非常熟悉外,有必要考虑在一些用词吐字的地方,气息支持该怎么处理。

好的处理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讲课效果,尤其在增强感染力、说服力上更加有效。

单纯的语音、气息训练效果并不好,需要大家在实际讲课过程中不断体会、运用第三部分、共鸣控制训练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越在嘈杂的地方,我们说话越大声,结果声嘶力竭,自己嗓子累得要命。

其实培训的时候也有,如为了让学员都听到,尤其人多的时候,我们不自觉就提高音调嗓门,不久就有“失声”的感觉,呵呵。

其实好的用声者,使用在声带上的能量只占总能量的1/5,而4/5的力量用在控制发音器官的形状和运动上面。

在产生共鸣的过程中,共鸣器官把发自声带的原声在音色上进行润饰,使声音圆润、优美。

科学调节共鸣器官可以丰富或改变声音色彩,同时起到保护声带的作用,延长声带的寿命。

我们在培训的发声中,多采用中声区,而中声区主要形成于口腔上下,这就决定了用声的共鸣重心在口腔上下,以口腔共鸣为主。

在这里我稍微提一下共鸣腔。

一般提到的共鸣腔有头腔、鼻腔、口腔、胸腔,这四个共鸣腔最基本。

声乐学习中还有提到腹腔共鸣,不过有些人不赞同这个提法。

培训中除了口腔共鸣为主之外,胸腔共鸣是基础,可以加多一点,如果有高音的时候,增加呼吸量,发挥一点鼻腔、头腔的作用更好。

要想声音圆润集中,需要改变口腔共鸣条件。

发音时双唇集中用力,下巴放松,打开牙关,喉部放松,提颧肌、颊肌、笑肌,在共同运动时,嘴角上提。

可以通过张口吸气或用“半打哈欠”感觉体会喉部、舌根、下巴放松,这时的口腔共鸣会加大。

在打开口腔的时候,同时注意唇的收拢。

1、口腔共鸣训练口腔共鸣发声最主要的一点,是发声的时候鼻咽要关闭,不产生鼻泄露。

通过下列练习大家可以体会一下,基本都是以开口元音为主练习:ba da ga pa ta kapeng pa pi pu pai普通话的四个声调,准确的叫法是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

我们在进行声音训练的时候,多用阴平声调进行,这样有利于体会声音和气息。

词组练习:澎湃冰雹拍照平静抨击批评……哗啦啦噼啪啪咣啷啷扑嗵嗵胡噜噜……快乐宣纸挫折菊花捐助吹捧乌鸦……绕口令:山上五株树,架上五壶醋,林中五只鹿,柜中五条裤,伐了山上树,取下架上醋,捉住林中鹿,拿出柜中裤。

2、鼻腔共鸣训练鼻腔共鸣是通过软腭来实现的,标准的鼻辅音m,n和ng就是这样发声的。

有人觉得鼻音重显得声音好听、有厚度,但是过多的鼻音有如感冒,是不好的。

发a i u 的音,加点鼻腔共鸣体会加鼻辅音ma mi mu na ni nu词组练习:妈妈光芒中央接纳头脑……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

3、胸腔共鸣训练胸腔的空间及共鸣能量大,发出的声音有深度和宽度,声音更浑厚、宽广。

“a”元音直上、直下、滑动练习词组练习:百炼成钢翻江倒海追悔莫及……小柳树,满地栽,金花谢,银花开。

4、头腔共鸣、腹腔共鸣基本在说话过程中用不到这两个共鸣。

萝卜干发送的那个声乐视频片段中,老师有让男学生发高音,体会声音从眉心发出的感觉。

基本来说,做好胸腔、口腔、鼻腔共鸣,演讲、培训绰绰有余。

很多专职培训师走南闯北每天讲课,如果象平时那样用声说话,嗓子肯定受不了。

我曾经问过一个声音很浑厚、很有磁性的台湾老师他的发声与气息,当时他的回答是,他以前学过几年美声唱法,所以培训时他运用一点腹式呼吸法,结合胸腔共鸣,所以嗓音可以保持长久的圆润浑厚,声音穿透力也更好。

经过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训练后发出的声音,有的人称之为“机械音”。

它比我们平时说话的声音增加了后天修饰的方法和技巧,是要通过专业系统培训才可以达到的,不要自己盲目练习,否则容易损坏声带。

第四部分、声音弹性声音具有伸缩性和可变性,这就是声音的弹性。

有了弹性的声音才能适应思想感情的变化,也才能适应讲课内容的需要。

声音弹性的训练比较简单,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1、扩展音域,加大音量,控制气息。

练习时,注意声音的高低、强弱、虚实、刚柔、厚薄、明暗等变化。

A、a、i、u、由低音向上滑动,再从高音向下滑动。

B、/a/、/i/绕音,螺旋式上绕、下绕练习;C、远距离对话练习,练习时随时改变距离。

甲:喂——,喂——,小芳——乙:嗳——甲:快——来——啊——乙:怎么了——呀——甲:一起去看——电——影——吧乙:好——啊!2、夸张声音,加大运动幅度,用丹田气发声。

快板是最明显的例子,想象说快板的演员发声的状态,自己找一段快板试试,体会声音的弹性。

第五部分、吐字归音训练普通话音节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也可叫做字头、字颈、字腹、字尾、字神。

在这里,我不对这些具体音节的发声要求作阐述,大家可以从这些字眼看出,要想说出的声音具备“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吐字归音是要从张嘴、运气、吐气、发声、保持、延续到收尾的一系列控制,所以不要随便,也不必拘谨,培训师做到吐字清晰就基本够了,更上层楼,就要勤于练习。

吐字归音的练习,基本都是通过绕口令进行的。

从系统锻炼的方法来说,它通过不同声母、韵母的发声位置、气息和韵尾,可分为:双唇音、唇齿音、舌尖中音、舌根音、舌面音、翘舌音、平舌音;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还有就是十三辙训练。

在这里推荐一些绕口令给大家参考练习:白石白又滑,搬来白石搭白塔。

白石塔,白石塔,白石搭石塔,白塔白石搭。

搭好白石塔,白塔白又滑。

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

说好四和十得靠舌头和牙齿谁说四十是“细席”,他的舌头没用力;谁说十四是“适时”,他的舌头没伸直。

认真学,常练习,十四、四十、四十四。

河里有只船,船上挂白帆,风吹帆张船向前,无风帆落停下船。

老唐端蛋汤,踏凳登宝塔,只因凳太滑,汤洒汤烫塔。

这是蚕,那是蝉,蚕常在叶里藏,蝉常在林里唱。

/raokl/(这个网址是根据声母、韵母分类的绕口令,有很多)在进行十三辙练习时,中国古代的诗辞歌赋都是非常好的材料,很容易找到,不再敷述。

有意识地练习肯定对我们的发声吐字有帮助,我们不一定专门找时间、地点、材料,进行很正规严肃地训练才可以,随时随地我们都可以利用:比如上下班的公车上,听广播、广告、报站;家里看电视、看新闻,跟着播音员一起播报;看文艺晚会,观察相声、评书、快板等演员,适时模仿一点……要想让学员接受自己,除了必要的知识外,一些生动的语言、表情、表演等,也是吸引他们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