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统计报表填报指南
环境统计报表报送要求说明

附件
环境统计报表报送要求说明
1.环境统计月报:环境统计月报统计时间段为前一月的26日至当月的25日,由各单位于每月的第1个工作日前将数据报送至油气工程研究院,油气工程研究院于每月的第3个工作日前在中石油HSE信息系统填报完成并提交质量安全环保处审核。
2.环境统计半年报:环境统计半年报统计时间段为每年的1月1日到6月30日,各单位应于7月8日前将数据报送至油气工程研究院,油气工程研究院于7月13日前在中石油HSE信息系统填报完成并提交质量安全环保处审核。
3.环境统计年报:环境统计年报由油气工程研究院于每年1月20日前在中石油HSE信息系统填报完成并提交质量安全环保处审核。
4.环境保护税统计报表:环境保护税统计报表计税时段以季度为单位,各单位应于次季度首月10日前(即4月10日;7月10日;10月10日;次年的1月10日)将数据报送至油气工程研究院,油气工程研究院于当月的13日前报送至质量安全环保处审核。
。
环境管理计划填报指南【模板】

云南省省级排污许可证—环境管理计划填报指南——非正常排放所有排污许可证申请单位均应填报非正常排放环境管理计划,经审核确定的非正排放环境管理计划将作为排污许可证附件之一,作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实施日常环境监管的依据之一。
一、前言:简要介绍全厂主要生产装置和“三废”排放情况。
二、非正常排放条件及主要控制措施1)污染类型:分为废水、废气、固废三类;2)非正常排放条件:导致排污情况发生非正常排放的因素,如治理设施发生故障导致效率下降、生产设备开、停车、检修等等;3)频次/时间:新申请许可证的企业填报预计下一年度此类非正常排放条件发生的频次及每次持续的时间,频次单位为次/年,每次持续的时间单位为分钟、小时或天;换证企业应填报上一年度此类情况。
4)主要污染物:非正常排放产生的主要污染物;5)排放强度:说明可能导致该类污染发生非正排放时的排放强度,单位为kg/h或t/a,无法定量时可定性描述,若无填报依据时可不填报。
6)控制措施:应逐一填报企业针对各类非正常排放条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预防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日常管理措施和监控措施,应急处置措施指针对发生非正常排放后采取的处置措施。
7)效果简述:说明采取现有控制措施后预计可实现的效果,无依据时可不填报;8)执行的排放标准:说明该排放源应执行的国家/地方排放标准,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厂界浓度限值标准等;三、监测:提出拟针对发生非正常排放时的监测计划,包括监测方式(委托、自行监测、在线监测)、点位、监测项目及频次。
若未提出监测计划,说明理由。
四、人员培训为避免人为操作因素导致的非正常排放情况的发生,针对生产设施、污染治理设施关键操作人员的资格管理(持证上岗)及日常培训计划。
五、改进方案提出企业计划采取的控制非正常排放发生的改进方案,如更换设备、补充措施等。
改进方案中应包括具体时间、实施内容、预计可实现的效果(如实施后某非正常排放条件的发生频率由3次/年降低为1次/年等)等内容。
环境统计培训综合年报指标填报和解释

VS
详细描述
为规范填报方法,应制定详细的填报指南 和操作手册,明确各项指标的填报要求和 标准,并对填报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确 保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填报各项指标。
指标解释不清晰
总结词
指标解释不清晰可能导致填报人员对指标的理解出现偏差,进而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详细描述
为解决指标解释不清晰的问题,应对各项指标进行明确的定义和解释,并制定详细的指标解释手册, 方便填报人员查阅和理解。同时,应加强与填报人员的沟通与交流,及时解决他们对指标的疑问和困 惑。
补充指标
根据地区特点或特定需求 ,增设的具有地方特色的 指标。
数据采集与整理
数据来源
环境监测站、排污申报登记、环 境监察等。
数据采集方法
定期监测、抽样调查、统计报表等 。
数据整理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审核、分类、汇 总,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
填报流程与注意事项
填报流程
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填写报表→审 核报表→上报报表。
数据来源不准确
总结词
数据来源不准确是年报指标填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主要原 因是数据采集渠道不规范或数据采集方法不科学。
详细描述
为确保数据来源的准确性,应建立科学的数据采集渠道,规 范数据采集方法,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和审核,确 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填报方法不规范
总结词
填报方法不规范可能导致数据填报错误 或遗漏,影响年报指标的准确性和完整 性。
环境统计培训综合年报 指标填报和解释
CONTENTS 目录
• 环境统计培训概述 • 年报指标填报方法 • 年报指标解释与运用 • 年报指标填报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 年报指标填报实例分析 • 未来环境统计培训展望
环境统计报表填报指南

环境统计报表填报指南十堰市环境保护局二○○六年十二月1欢迎下载。
一、环境统计年报表填报要求1、调查表必须用钢笔或碳素墨水笔填写。
需要用文字表述的,必须用汉字工整、清晰地填写;需要填写数字的,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表中不得留有空格,表中“—”表示不需填报。
2、填报数据如为0时要以“0”表示;没有数据或数据不详的指标以“—”表示;如数字小于规定单位,以“…”表示。
3、在填写调查表中的属性标志时,首先在选中的属性代码上划圈,然后在方格中填写代码。
每个方格中只填一位代码数字。
4、调查表中所有指标的计量单位应按规定填写,不得擅自更改。
“危险废物”的计量单位保留2位小数,“锅炉蒸吨”及以“万元”为计量单位的数字保留1位小数,水中污染物排放量可保留至1位小数,监测表中污染物浓度按实际使用分析方法能够达到的位数填报,其它一律按四舍五入取整数。
5、各报表必须有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签名盖章,并注明报出日期,加盖单位公章。
2欢迎下载。
二、基层报表指标解释一、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环年基1-1表)【企业法人代码】法人单位代码由八位无属性的数字和一位校验码组成。
在填写时要按照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法人单位代码证书》上的代码填写。
对于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或跨不同行政区划的大型联合企业(如联合企业、总厂、总公司、电业局、油田管理局、矿务局等),其所属二级单位为填报报表的基本单位。
二级单位凡有法人资格,符合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条件的,作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填报法人代码。
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二级单位在填写企业法人代码时,除填写联合企业(独立核算单位)的法人代码外,还应在十位方格后的括号内填写二级单位代码(系两位码)。
二级单位代码指联合企业内对二级单位编的顺序编号,此码由联合企业统一编制。
【填报单位详细名称】按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进行法人登记的名称填写,在填写时应使用规范化汉字全称,即与企业(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一致。
环境综合统计报表制度主要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

环境综合统计报表制度主要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一、水环境A01.降水量指评价区内的年平均降水量。
取自水利部门水资源公报。
水利部门和气象部门都进行降水量的统计。
气象局主要针对城市,水利部门统计口径较全。
降水量在计量单位上又包括毫米和亿立方米,亿立方米反映降水总量的概念,毫米反映平均降水的多少。
A02.水资源总量指评价区内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产水总量,不包括过境水量。
水资源总量等于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之和减去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重复量。
取自水利部门水资源公报。
A021.地表水资源量指评价区内河流、湖泊、冰川等地表水体中可以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即当地天然河川径流量。
取自水利部门水资源公报。
A022.地下水资源量指评价区内降水和地表水对饱水岩土层的补给量。
取自水利部门水资源公报。
A023.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指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部分,即天然河川径流量中的地下水排泄量和地下水补给量中来源于地表水的入渗补给量。
A03.人均水资源量人口数采用统计部门年平均人口。
A04.用水总量指分配给各类用户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用水量之和,不包括海水直接利用量。
按用户特性分为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用水四大类。
取自水利部门水资源公报。
A041.农业用水指农田灌溉用水、林果地灌溉用水、草地灌溉用水和鱼塘补水。
A042.工业用水指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用于制造、加工、冷却、空调、净化、洗涤等方面的用水,按新水取用量计,不包括企业内部的重复利用水量。
A043.生活用水包括城镇生活用水和农村生活用水。
城镇生活用水由居民用水和公共用水(含第三产业及建筑业等用水)组成;农村生活用水除居民生活用水外,还包括牲畜用水在内。
A044.生态用水仅包括人为措施供给的城镇环境用水和部分河湖、湿地补水,而不包括降水、径流自然满足的水量。
A05.废水排放总量为工业废水排放量与生活污水排放量之和。
取自环保部门环境统计年报。
A051.工业废水排放量指报告期内经过企业厂区所有排放口排到企业外部的工业废水量。
环境统计培训综合年报指标填报和解释

农业污染源指标包括:化肥、 农药、畜禽粪便、秸秆等
填报时间:每年1月1日至 12月31日
填报方式:在线填报或纸质 填报
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指标填报
填报范围:包括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等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 填报内容:包括设施名称、地址、处理能力、处理量、排放量等 填报要求:数据准确、真实、完整,不得虚报、瞒报、漏报 填报时间:按照国家规定的时间节点进行填报
新情况
可比性原则:确保数 据具有可比性,便于
分析比较
科学性原则:确保数 据符合科学规律,具
有科学依据
保密性原则:确保数 据安全,防止泄露和
滥用
审核方法:采用抽样、 交叉检查、数据验证
等方式进行审核
数据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数据采集:确保数据来源的可靠性 和准确性
数据清洗:对数据进行清洗,去除 异常值和错误数据
指标计算方 法:根据生 活污染源的 产生量、排 放量、处理 量等数据进 行计算
指标应用: 用于评估生 活污染源对 环境的影响, 为制定环保 政策提供依 据
农业污染源指标解释
农业污染源: 指农业生产 过程中产生 的污染物, 如农药、化 肥、畜禽粪 便等
农业污染源 指标:用于 衡量农业污 染源对环境 的影响程度
PART 1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PART 2
环境统计培训综合年报概述
年报的目的和意义
提供环境统计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反映环境状况,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促进企业环保工作,推动绿色发展 加强环境监管,保障环境安全
年报的编制范围和内容
编制范围:包括环 境统计培训综合年 报的编制范围,如 企业、事业单位、 政府部门等。
生态环境统计业务系统-企业用户使用手册

生态环境统计业务系统项目企业用户使用手册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〇二一年一月1 目录2简介 (3)2.1目的 (3)2.2参考资料 (3)2.3系统运行环境 (3)3系统操作说明 (3)3.1用户登录 (4)3.2修改密码 (5)3.3系统注销 (6)4数据采集 (7)4.1工业源 (7)4.1.1工业企业填报 (7)4.1.2工业源数据核算 (41)4.2集中式 (70)4.2.1集中式企业填报 (70)4.2.2集中式数据核算 (88)2 简介环境统计工作始于1980年,是环境保护部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日常业务工作,环境统计数据是环境管理和科学决策的基础信息,是制订各类污染防治规划及其防治成效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生态环境状况、编写全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国环境统计年报、中国环境年鉴等的重要基础数据,为环境保护各项管理制度的实施和环保科研提供技术支撑。
为了解全国排放源(污染物排放源和温室气体排放源)排放及治理情况,为各级政府和生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计划、加强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环境统计管理办法》等规定,特制定排放源统计调查制度。
该报表制度与现行环境统计报表制度相比,在指标体系设计、数据核算方法、数据审核技术、数据填报与报送等方面将有较大变化。
每年的环境统计数据包含20多万家调查对象,环境统计数据管理系统是环境统计报表制度实施的唯一工具,为保证排放源统计调查制度顺利实施,开发生态环境统计业务系统。
2.1 目的本用手册用于指导企业操作人员使用环境统计业务系统。
此文档阅读对象为生态环境统计业务系统(BS版)企业环境统计填报人员。
2.2 参考资料排放源统计调查制度2.3 系统运行环境(1)操作系统:Windows 7及以上系统的32位,64位版本。
(2)浏览器:IE9及以上版本IE浏览器、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和360浏览器等主流网页浏览器。
生态环境质量考核数据填报规范

二、监测数据填报内容
环境状况监测数据/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数据(地表水)
数据
异丙苯 氯苯 1,2-二氯苯 1,4-二氯苯 三氯苯 硝基苯 二硝基苯 硝基氯苯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滴滴涕 林丹 阿特拉津
单位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单位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个/L
数据
硫酸盐(以SO42-计) 氯化物(以Cl-计) 硝酸盐(以N计) 铁 锰 三氯甲烷 四氯化碳 三氯乙烯 四氯乙烯 苯乙烯 甲醛 苯 甲苯
乙苯 二甲苯
单位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数据
苯并(a)芘 钼 钴 铍 硼 锑 镍 钡 钒 铊
单位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二、监测数据填报内容
环境状况监测数据/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数据(地下水)
数据
监测时间 pH
总硬度 硫酸盐(以SO42-计)
氯化物(以Cl-计) 铁 锰 铜 锌
二、监测数据填报内容
环境状况监测数据/空气质量监测数据
空气单位填写错误, ug/m3 写成mg/m3 ,常见于手工站。 自动站报手工站的数据。 指标未监测应该是填-9999,有些县填写-1, 其他负数都
表示未检出。
二、监测数据填报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统计报表填报指南十堰市环境保护局二○○六年十二月.一、环境统计年报表填报要求1、调查表必须用钢笔或碳素墨水笔填写。
需要用文字表述的,必须用汉字工整、清晰地填写;需要填写数字的,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表中不得留有空格,表中“—”表示不需填报。
2、填报数据如为0时要以“0”表示;没有数据或数据不详的指标以“—”表示;如数字小于规定单位,以“…”表示。
3、在填写调查表中的属性标志时,首先在选中的属性代码上划圈,然后在方格中填写代码。
每个方格中只填一位代码数字。
4、调查表中所有指标的计量单位应按规定填写,不得擅自更改。
“危险废物”的计量单位保留2位小数,“锅炉蒸吨”及以“万元”为计量单位的数字保留1位小数,水中污染物排放量可保留至1位小数,监测表中污染物浓度按实际使用分析方法能够达到的位数填报,其它一律按四舍五入取整数。
5、各报表必须有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签名盖章,并注明报出日期,加盖单位公章。
.二、基层报表指标解释一、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环年基1-1表)【企业法人代码】法人单位代码由八位无属性的数字和一位校验码组成。
在填写时要按照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法人单位代码证书》上的代码填写。
对于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或跨不同行政区划的大型联合企业(如联合企业、总厂、总公司、电业局、油田管理局、矿务局等),其所属二级单位为填报报表的基本单位。
二级单位凡有法人资格,符合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条件的,作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填报法人代码。
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二级单位在填写企业法人代码时,除填写联合企业(独立核算单位)的法人代码外,还应在十位方格后的括号内填写二级单位代码(系两位码)。
二级单位代码指联合企业内对二级单位编的顺序编号,此码由联合企业统一编制。
【填报单位详细名称】按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进行法人登记的名称填写,在填写时应使用规范化汉字全称,即与企业(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一致。
如企业名称变更(含当年变更),应同时填上变更前的名称(曾用名)。
凡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或批准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的单位,要求填写法人名称,同时用括号注明其余的名称。
【曾用名】除企业现用名(企业详细名称)外,企业曾经使用过的名称。
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曾用名的,填写最近使用过的曾用名。
【企业地理位置】填入本企业地理位置的经、纬度。
.【法人及联系人】包括法人代表姓名、环保联系人姓名、电话、传真和邮政编码。
法人代表姓名:指企业法定代表人,是根据章程或有关文件代表本单位行使职权的签字人,企业法定代表人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填写。
电话:指企业法人代表及环保联系人对外联系的电话号码。
传真:指企业对外联系的传真号码。
邮政编码:指企业所在地区的邮政编码。
【详细地址及行政区划】详细地址是邮政部门认可的单位所在地地址。
应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州、盟)、县(市、旗、区)、乡(镇)、以及具体街(村)和门牌号码,不能填写通讯号码。
大型联合企业所属二级单位,一律按本二级单位所在地址填写。
行政区划代码由6位数码组成,代表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区县,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2002)。
要根据企业详细地址对照代码表填写在方格内。
要根据企业详细地址对照代码表填写在方格内。
.【登记注册类型】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登记注册的企业根据登记注册的类型将其对应的代码填入方格内。
根据乡镇企业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乡镇企业分为集体企业和私有企业两种经济类型:集体企业:包括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兴办的独资企业;集体经济控股或起实际支配作用的股份制企业、联营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及其与外商及港澳台商合资、合作企业。
私有企业:包括私营独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有经济控股或起实际支配作用的联营企业;及其与外商、港澳台商合资、合作的企业。
凡属集体企业的乡镇企业,在方框内填入代码120;属私有企业的乡镇企业填入代码170。
【行业类别】指根据其从事的社会经济活动性质对各类单位进行分类。
一个企业属于哪一个工业行业,是按正常生产情况下生产的主要产品的性质(一般按在工业总产值中占比重较大的产品及重要产品)把整个企业划入某一工业行业小类内。
企业应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将行业小类代码填写在方格内。
.【企业规模】指按企业从业人员数、销售额和资产总额三项指标为划分依据。
企业规模代码和名称如下:1.大型2.中型3.小型在划分规模时,企业应按国家统计局制发的《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确定规模并填写代码。
【开业时间】指企业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登记、领取法人营业执照的时间。
1949年以前成立的企业填写最早开工年月;合并或兼并企业,按合并前主要企业领取营业执照的时间(或最早开业时间)填写;分立企业按分立后各自领取法人营业执照的时间填写。
【排水去向类型】按《排放去向代码表》进行填写,具体如下:A直接进入海域;B直接进入江河湖、库等水环境;C 进入城市下水道(再入江河、湖、库);D进入城市下水道(再入沿海海域);E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F直接进入污灌农田;G进入地渗或蒸发地;H进入其它单位;L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厂;K其他。
【受纳水体名称】指企业废水直接排入水体的名称(如××沟、××河、××港、××江、××塘等)。
各单位必须将排入的水体按照统一给定的编码填报。
其中,流域编码由10位数码组成,前8位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统一编制,详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制的《环境信息标准化手册第2卷》(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海域代码分别是:1-渤海,2-黄海,3-东海,4-南海。
排入市政管网的则填最终排入的水体代码。
各地如有本编码未编入的小河流需统计使用,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部门按照本编码的编码方法在相应的空码上继续编排,并可扩展至第9~10位,如无扩编码应在9、10位格内补“0”。
【排入的污水处理厂名称】处理企业排放废水的城市某污水处理厂名称。
【工业总产值(现价)】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报告期内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量。
计算时,采用报告期内的产品销售时的实际出厂价格。
【“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指报告期内企业利用“三废”(废液、废气、废渣)作为主要原料生产的产品的产值(现行价),已经销售或准备销售的,应计算产品产值;但留作生产上自用的,不应计算产品产值。
【企业专职环保人员数】指报告期内企业从事环境管理、科研、监测工作的专职人员和以环保工作为主的兼职人员数,不包括“三废”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车间或班组中的生产人员。
.【年正常生产时间】指报告期内企业实际正常生产的小时数。
【工业用水量】指报告期内企业厂区内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水量,它等于新鲜用水量与重复用水量之和。
【新鲜用水量】指报告期内企业厂区内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新鲜水量(生活用水单独计量且生活污水不与工业废水混排的除外),它等于企业从城市自来水取用的水量和企业自备水用量之和。
【重复用水量】指报告期内企业生产用水中重复再利用的水量,包括循环使用、一水多用和串级使用的水量(含经处理后回用量)。
【工业煤炭消费量】指报告期内企业生产所用燃料煤和原料煤的总消费量。
【燃料煤消费量】指报告期内企业厂区内用作燃料的煤炭消费量(实物量),包括企业厂区内生产、生活用燃料煤,也包括砖瓦、石灰等产品生产用的内燃煤,不包括炼焦等行业的原料用煤。
【原料煤消费量】指报告期内企业在生产工艺中用作原料并能转换成新的产品实体的煤炭消费量。
如转换为水泥、焦炭、煤气、碳素、活性炭、氨氮的煤炭称为原料煤。
【燃料煤平均硫份】指报告期内多次监测的燃料煤硫份加权平均值。
【燃料油消费量(不含车船用)】指报告期内企业用作燃料的各种油料总消费量(不包括车船交通用油量)。
【重油消费量】指报告期内企业用作燃料的重油总消费量。
.【柴油消费量】指报告期内企业用作燃料的柴油总消费量(不包括车船交通用油量)。
【重油平均硫份】指报告期内多次监测的重油硫分加权平均值。
【洁净燃气消费量】指报告期内企业用作燃料的清洁燃气消费量。
清洁燃气要求硫份在5克/立方米以下。
【工业锅炉数】指报告期内企业厂区内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大于1蒸吨(含1蒸吨)的蒸汽锅炉、热水锅炉总台数和总蒸吨数,包括燃煤、燃油、燃气和燃电的锅炉,不包括茶炉。
【烟尘排放达标的工业锅炉数】指烟尘浓度、烟气黑度均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的工业锅炉总台数和总蒸吨数(见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的工业锅炉数】指排放二氧化硫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的工业锅炉总台数和总蒸吨数(标准同上)。
【工业炉窑数】指报告期内企业生产用的炉窑总数,如炼铁高炉、炼钢炉、冲天炉、烘干炉窑、锻造加热炉、水泥窑、石灰窑等。
【烟尘排放达标的工业炉窑数】指烟尘浓度、烟气黑度均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的工业炉窑数(GB9078-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GB76171-1996《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的工业炉窑数】指排放二氧化硫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的工业炉窑数(标准同上)。
【主要产品生产情况】指报告期内企业生产的,并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实物生产情况。
产品品种只限于正式投产的产.品,不包括试制新产品、科研产品以及正式投产以前试生产的产品。
应填写在工业总产值中占比重较大或较关键的3种工业产品的名称、单位及产量。
【主要有毒有害原辅材料用量】指报告期内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能排出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环境的主要原材料和辅助材料。
要求填写3种主要有毒有害原辅材料的名称和用量。
【污水排放口数】指企业产生的工业废水排往厂区外的排出口的数量。
【直排海的污水排放口数】指企业污水排放口位于海边,使废水经过排放口直接排入海,而未经过城市下水道或其他中间体的污水排放口的数量。
【废水污染物在线监控仪器套数】指报告期内企业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流量、以及污染物治理设施运行记录装置(包括黑匣子等)进行实时自动监测监控系统的数量。
【废气污染物在线监控仪器套数】指报告期内企业对污染源废气排放参数、污染物排放量进行在线监测的仪器套数。
监测同一废气排放口的为一套。
【废水治理设施数】指报告期内企业用于防治水污染和经处理后综合利用水资源的实有设施(包括构筑物)数,以一个废水治理系统为单位统计。
附属于设施内的水治理设备和配套设备不单独计算。
已经报废的设施不统计在内。
【废水治理设施处理能力】指报告期内企业的废水治理设施实际具有的废水处理能力。
【废水治理设施运行费用】指报告期内企业维持废水治理设施运行所发生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