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采暖组群计算机控制系统技术创新

合集下载

电采暖集中控制系统改过

电采暖集中控制系统改过

智能小区电采暖集中温度控制系统一:系统简介本系统能够集中管理一个小区或者一座宾馆,一个学校,在中控室可以监视控制任意房间的温度情况,足不出户可以做到,修改控制,任意房间的温度设定,定时设定,可以监视,控制任意温控器的开启、关机;房间温控器可以独立使用,独立修改设定值,上传到中控室计算机;真正做到节能环保,低碳排放的要求。

本系统可以适用于采用电采暖的系统,比如:电热地缆,电热板等等。

具有如下功能:★用户登陆密码设定★室内温度设定★24小时制四段定时设定及每段对应温度设置★系统时间设定★单个房间耗电量统计及总耗电量统计★单个房间功率设定★参数修改(房间名称、刷新时间)★房间循环监控本系统增加的新功能★在参数设定操作中,用户可以设置用户名称、房间名称、房间数量、房间轮询时间;★可以在系统运行初始时,设定各个房间额定功率;★在耗电量统计操作中,用户可以查询任意房间耗电量,并能计算出所查询的所有房间的总耗电量;★在房间查看操作中,系统将以轮询时间来显示所有房间的状态,包括房间温度及设定温度;★用户可以修改系统时间,直接在触摸屏上进行时间设置,方便统一终端温控器的定时设置;本系统的优越性能★本系统省去数据采集器和交换机,这样在控制流程上简单明了,通讯过程中很大程度上避免数据传输错误,简化布线,方便电缆预埋施工;★运用组态模块监视控制终端温控器,用户在触摸屏上直接监视各个终端工作情况,并直接在触摸屏上对各个终端进行温度设定、定时设定以及参数设定等一些操作,本系统独立运行,这样省去PC机的中间作用,断电后会对数据进行保存,上电后数据不会丢失,系统会记忆掉电前的工作状态,上电后继续运行,不会重置各个终端的设定数据,避免用户再次设置终端参数;二:智能电采暖集中温度控制系统组成部件功能说明图一图一中,左为房间温控器,右为中控室中央控制计算机(真彩色触摸屏)。

系统特点:◆系统由组态软件开发,用户界面生动,操作方便简洁;◆画面转换流畅,控制按键生动明朗◆可设定设定点范围,设定温度、四段定时及四段温度◆可控制和查看房间温控器的开机/关机、加热和停止◆房间温控器通过485总线与中央控制器通讯,双方可以互相修改设定温度值、四段定时设定值及每段时间段对应温度值;中央控制器修改以上数值后,房间温控器会接受修改值并替换原有数据值,终端数据修改相应数据后,中央控制器在监控时会显示修改后的数据;但是开关机状态位、功率设定、参数设定、系统时间只有中央控制器可以设定,而终端不具备此修改能力,以便集中控制。

供热系统现状与供热管理新技术节能运行探讨

供热系统现状与供热管理新技术节能运行探讨

供热系统现状与供热管理新技术节能运行探讨摘要:本论文旨在研究当前供热系统的现状,并探讨供热管理中的新技术,以实现节能运行。

通过对供热系统进行理论框架的分析和存在的问题的识别,我们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并总结了研究结果。

关键词:供热系统、节能运行、供热管理、新技术、可持续发展引言:供热系统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供热方式存在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寻找新的供热管理技术,实现供热系统的节能运行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理论框架的角度出发,探讨当前供热系统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一、供热系统的基本概念能源供应:供热系统需要能源作为热能的来源,常见的能源包括燃气、石油、电力、生物质等。

能源供应可以通过集中供热或分散供热的方式进行。

热源设备:热源设备是供热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用于生成热能。

常见的热源设备包括锅炉、热交换器、地热能源系统等。

热源设备将能源转化为热能,并将其传递给供热介质。

供热介质:供热介质是通过管道网络将热能从热源设备传递到用户处的载体。

常见的供热介质包括水、蒸汽、热水等。

供热介质在管道中循环流动,将热能传递给用户,达到供热的目的。

管道网络:管道网络是将热能从热源设备输送到用户处的管道系统。

它通常包括主干管道、支线管道和用户侧管道。

管道网络需要具备良好的绝热性能,以减少能量损失。

用户终端:用户终端是供热系统的最终接受者,包括建筑物的供暖设备、热水设备等。

用户终端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将供热介质中的热能转化为室内空间的热量,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二、当前供热系统所存在的问题1.能源浪费、效率低下不合理的能源选择:一些供热系统在能源选择上没有充分考虑可持续性和高效性。

例如,依赖传统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作为主要能源来源,这些能源存在燃烧产生的大量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同时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导致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管道网络能量损失:供热系统的管道网络存在能量损失问题。

智能供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供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供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家居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智能供暖系统作为智能家居系统的一部分,为我们提供了更加舒适和便捷的取暖方式。

在本文中,我将深入探讨智能供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读者提供全面的描述和理解。

一、智能供暖系统的设计原理智能供暖系统的设计原理基于温控技术和物联网技术。

温控技术是指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室内温度,并根据温度变化控制供暖设备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室内温度的自动调节。

物联网技术则是指通过将供暖设备与互联网连接,实现设备之间的远程控制和互联互通。

智能供暖系统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提供更加智能化、高效节能的取暖体验。

通过合理的温控策略和智能节能算法,供暖系统可以根据居住者的需求调整供暖设备的工作状态,将能源利用达到最优化。

同时,智能供暖系统还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远程监测,方便用户随时随地对供暖设备进行调节和监控。

二、智能供暖系统的组成部分智能供暖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和远程控制终端构成。

1. 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智能供暖系统最重要的传感器之一,用于监测室内温度。

除了温度传感器外,还可以加入湿度传感器、人体感应传感器等,从而更加精确地感知室内环境。

2. 控制器:控制器是智能供暖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接收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并根据预设的温度控制策略和算法,控制供暖设备的开关状态。

控制器还可以实现对供暖系统的参数调整和状态监测。

3. 执行器:执行器是指供暖设备,如暖气片、热水器等。

在控制器的指令下,执行器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供暖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

4. 远程控制终端:远程控制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脑等,用于远程控制和调节智能供暖系统。

通过与供暖系统连接,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APP或浏览器进行温度调节、参数设置等操作。

三、智能供暖系统的实现方法智能供暖系统的实现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基于有线连接和基于无线连接。

电采暖方案

电采暖方案

电采暖方案电采暖方案1. 引言电采暖是一种利用电能为供暖系统提供热量的方法,相比传统的锅炉采暖系统,它具有清洁、高效、安全等优势。

本文将介绍电采暖的原理、技术方案和应用场景。

2. 电采暖原理电采暖是利用电能通过导热体将热量传递到室内,提供供暖服务。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电能转换:通过电源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2. 导热体传导:将热能传递到室内,一般采用导热器等设备进行传导。

3. 辐射散热:导热体散发热量,使室内温度逐渐升高。

4. 室内循环:利用风扇等设备将室内空气循环,使温度均匀分布。

3. 电采暖技术方案3.1 电暖气片电暖气片是一种常见的电采暖设备,它通过导热片的加热和散热,实现室内供暖。

通常,电暖气片的表面覆盖有散热片,以增加散热效果,并配备温度调节装置,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温度。

3.2 电地暖电地暖是将导热电缆或导热膜安装在地板下,通过导热将热量传递到室内。

电地暖具有较高的热效率,能够提供均匀的供暖效果,并且易于安装和维护。

3.3 空气源热泵空气源热泵是一种利用空气中的热能进行供暖的技术。

它通过空气源热泵系统将低温空气中的热能提取出来,并将其转化为高温热能供室内采暖。

空气源热泵具有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特点,适用于各类建筑。

4. 电采暖的应用场景4.1 家庭供暖电采暖在家庭供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根据室内温度的需求进行精确调节,实现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

同时,电采暖不会产生燃烧产物,对室内空气质量无污染,非常适合家庭使用。

4.2 商业建筑供暖商业建筑中常常采用电采暖来满足供暖需求。

通过电采暖系统,可以提供稳定的供暖效果,确保员工和顾客的舒适度。

与传统的锅炉采暖系统相比,电采暖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低的维护成本。

4.3 工业生产供暖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在生产厂房中提供恒温供暖。

电采暖可以通过布置电暖气片或使用电地暖系统来实现,确保生产过程中温度的稳定性,保证产品质量。

5. 结论电采暖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和安全的供暖方式,在家庭、商业建筑和工业生产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范文(三篇)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范文(三篇)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范文创新方案:基于智能化系统的集中供热节能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供热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传统的集中供热系统存在许多问题,如能源浪费、能源效率低下等。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化系统的集中供热节能创新方案,以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源效率,减少能源浪费,节约能源资源,达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集中供热;节能;智能化系统;能源效率;环保引言:供暖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在寒冷的冬季。

然而,传统的集中供热系统存在很多问题,如能源浪费、能源效率低下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创新的方法来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源效率,减少能源浪费,节约能源资源,达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源效率:传统的集中供热系统主要依靠燃烧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来提供热能。

这种供热方式不仅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还浪费了大量的能源资源。

为了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源效率,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创新方案:1. 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采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来提供热能。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2. 采用先进的供热设备:引入先进的供热设备,如高效燃气锅炉、热泵等,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通过使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对供热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提高能源管理的效率。

减少能源浪费:传统的集中供热系统存在能源浪费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管道传输能量损失:传统的供热系统通过长距离的管道传输热能,存在能量损失的问题。

为了减少这种损失,我们可以采用高效的保温材料对供热管道进行保温,减少能量的损失。

2. 热力站热损失:热力站是供热系统中的关键环节,也是能源浪费的重要来源。

为了减少热力站的热损失,我们可以采用高效的热力站设计,优化管道布局,减少能量的损失。

3. 供热系统的能量调节:传统的供热系统能量调节不灵活,往往只能全开或全关,导致能源的浪费。

基于PLC的供暖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供暖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目前在我国采用集中供热方式的用户占有非常大的比重。

而现在仍有许多供热站采用传统的手动阀位控制,人工值守的方式。

随着我国自动化水平的快速提高,最近10年内大量的传统人工值守供热站已经陆续改造成无人值守,远程监控的智能自动化供暖系统。

建立稳定的自动化供暖控制系统能够优化运行效果,减少运行费用,提高供暖系统安全和效率。

本文介绍了基于PLC的供暖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首先描述了供暖控制系统的工艺及相关流程,硬件结构及设计、工作原理以及设计PLC控制系统的基本原则与步骤。

具体的内容包括电气控制柜的选型、设计,S7-200PLC的软件编程、调试,以及触控屏和上位机的组态设计。

非常具体的阐述了整个系统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供暖;上位机;人机接口AbstractAt present in our country adopts the central heating method users occupies very large proportion.And now there are still many computer using traditional manual valve position control,artificial unattended.Recently,with the rapid increase of automation level,ten years a large number of traditional artificial unattended computer has gradually transformed into unmanned,remote monitoring of intelligent automation heating system.Establish stable automatic heating control system to optimize the operation effect,reduce the operation cost, improve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heating system.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eating electrical control system design based on PLC.First describes the control system of heating process and related processes,hardware structure and design,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steps of design of PLC control system.Specific contents include the selection,design of electrical control cabinet,S7-200PLC software programming,debugging,and touch screen and PC configuration design.Very specific expounds the design idea of the whole system.Key Words:PLC;Supply Heating;PC;HMI目录摘要 (1)Abstract (2)引言 (1)1绪论 (2)1.1工程背景及发展现状 (2)1.1.1课题的背景 (2)1.1.2国内外技术现状 (2)1.1.3课题意义 (2)2供暖控制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 (4)2.1供暖控制系统工艺流程 (4)2.2供暖控制系统结构 (5)3基于PLC的供暖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7)3.1I/O点数计算 (7)3.2PLC选型 (8)3.3PLC I/O地址分配表及外部接线图 (8)3.3.1输入/输出地址分配 (8)3.3.2PLC外部接线图 (10)4下位机软件设计 (13)4.1PLC工作要求 (13)4.2手自动控制说明 (13)4.2.1自动控制及PID控制回路 (13)4.2.2手动控制工作方式 (14)4.2.3报警、显示值设定 (15)4.2.4系统参数设定 (15)4.2.5给定曲线控制 (15)4.3PLC程序清单 (16)4.4重要问题总结 (16)4.4.1重要数据的掉电存储 (16)4.4.2PID的手自动无扰切换 (17)4.4.3输入滤波 (17)4.4.4自动控制的死区设置 (18)4.4.5小信号切除 (18)4.5PLC以太网口通信设置 (18)4.6触控屏设计 (19)4.6.1触控屏简介 (19)4.6.2PLC触控屏界面要求 (19)4.6.3触控屏界面设计 (19)5监控软件设计 (24)5.1城西换热站上位机要求 (24)5.1.1数据采集及保存 (24)5.1.2上位机主要功能介绍: (24)5.1.3时钟校正 (25)5.2通信方式选择 (25)5.3PLC和组态王的以太网通信设置 (26)5.4上位机实现的功能和组态界面 (29)结论 (31)参考文献 (32)附录A程序清单 (34)致谢 (51)引言由于天气,环境等因素,供暖系统是很多国家和地区不可缺少的设备,没有供暖系统,人们将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供暖的质量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SR2000简介

SR2000简介

SR2000系统设计思路(一)产品介绍鑫源SR2000电采暖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是为客户实现电采暖的集中监测、控制、管理等需求开发的智能管理系统。

采用成熟可靠的工业级485通讯协议,可有效管理电加热设备,最大限度为客户节约能源。

SR2000集中控制系统可实现对一个小区、学校、医院等的集中温度控制。

SR2000集中控制系统界面简单、操作简便。

(二)产品设备配置SR2000系统由监控管理电脑主机、系统控制箱、单元控制箱和网络温控器组成。

1)监控主机1.“工作站”通过串口卡采集、存储各单元控制箱的温控器状态,并可根据用户操作下发控制指令。

以学校、企业单位或供暖小区为单位,实现区域供暖控制管理。

主要有以下功能:①方便对每个温控器进行实时监控和设置。

温控器的实时监控显示温控器的安装位置、温控器的部署、温控器的故障、温控器的设置温度和实时温度等信息和电能表的读数。

温控器设置操作可实现对温控的各项操作。

包括输出时长、校准时间、按键状态、运行模式、温配置、工作模式、非程温度、日程温度、周程温度和权限密码的设置操作。

②具有对温控器的设置操作记录功能的日志查询,实现对系统的操作记录,并具有查询功能。

③对历史温度做详细的记录并支持图形化显示进行报表分析,分为温度数据分析和历史温度。

温度数据分析是每隔30分钟记录一次每个测温点的温度并保存,支持条件查询。

④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用户管理和权限分配。

软件有一个初始用户名,具有所有权限。

使用软件时可以给不同使用者分配不同权限。

(三)技术标准要求1.SR2000对电脑的要求电脑需要2G以上内存、至少160G可用硬盘空间、2.0GHz 以上的CPU,具有一个串口。

电脑操作系统需要是windows XP。

2.材料设备与施工要求①系统布置方案每台工作站监控电脑(所在位置为控制室)。

②监控电脑与系统箱的连接系统箱自带3m长串口线,用于连接电脑和系统箱。

③系统箱与单元箱的连接系统箱向每个单元布1条RS485通讯总线连接所在单元的单元箱,线材采用RVSP2*1.0双绞线;④单元控制箱与温控器连接每层楼布1条RS485通讯总线,所用温控器手拉手式链接,线材采用RVSP2*1.0双绞线;温控器采用AC220V交流供电,单元箱内含有直流开关电源,故每个单元箱需要引入AC220V电源线,线材为RVV2*1.0护套线,并配备接地线。

智慧供暖系统中的PLC控制技术集成方案

智慧供暖系统中的PLC控制技术集成方案

智慧供暖系统中的PLC控制技术集成方案智慧供暖系统中的PLC控制技术集成方案智慧供暖系统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对供暖设备进行智能化控制,提高供暖系统的效率和舒适度。

在智慧供暖系统中,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被广泛应用于控制和管理设备和系统的运行。

下面是一种基于PLC控制技术的智慧供暖系统集成方案的步骤。

1. 确定系统需求:首先,需要确定智慧供暖系统的需求,包括供暖设备的类型和数量、供暖范围、节能要求等。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确定需要控制和监测的参数和设备。

2. 设计系统架构:根据系统需求,设计智慧供暖系统的整体架构。

这包括确定PLC的数量和位置,以及与其他设备的连接方式,如传感器、执行器、人机界面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3. 编写PLC程序:根据系统需求和设计,编写PLC的控制程序。

这些程序将根据输入的传感器数据,对供暖设备进行控制和调节。

编写程序时,需要考虑各种可能的工作模式和异常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4. 进行硬件连接:连接PLC和其他设备,如传感器和执行器。

确保连接正确,并进行必要的配置和调试。

在连接过程中,需要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5. 系统集成和测试:将所有设备和组件集成到一起,进行系统级的测试和调试。

确保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和正常工作。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模拟各种工作场景和异常情况,以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6. 部署和运维:将集成好的智慧供暖系统部署到实际的供暖环境中,并进行运维管理。

这包括定期的维护和检修,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性能优化。

同时,还需要进行系统的数据分析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7. 不断改进和优化:智慧供暖系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

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参数调整和功能改进,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用户体验。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基于PLC控制技术的智慧供暖系统的集成和运行。

这种集成方案可以帮助提高供暖系统的效率和舒适度,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供暖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 国 北方城 市 冬 季供 暖 负荷 需求 量 巨 大 . 而谷 期 电能 的产 生 时 过 高 所引 起 的诸 多问题 。 段恰 恰 是建 筑物 热 需求 的 峰值 时 段 .同 时采 暖 负荷 又 属于 可 中断 负 荷 ” 如 果 我们 根 据各 地 区 电网谷 期 电量 ,采 用 ” . 直接 负荷 控 制 ”
为 了平衡 电网 电力负 荷 九世 纪 末英 国建 成 了第一 座 提水 蓄 热 集 中供 暖 的一 体 化 、智 能化 交互 式联 动 管 理 。 十 电采 暖组 群计 算 机 ( 网络 集 中) 制 系统 所支 持 的供 需 双 方 控 的逻 辑关 系 清 晰 即一 方 面我 国冬 季 电网 电力 3 %时 段 的 大量 谷 期 0
因此 ,国家 发改 委在 20 年 1 月 2 日印 发 的 < 约 用 电管理 00 2 9 节
办 法>第 十 六条 中规 定 要 极 积 推动 需求 侧 管理 对 终 端 用户 进 行 统 电采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低 3 % 以 上 。 统在 北 京 地 区运 行一 个 采 暖期 后 获选 参 5 系 06 负 荷管 理 . 推行 可 中 断负 荷 方式 和直 接 负荷 控 制 ,以充分 利 用 电力 评 北 京市 20 年度 科技 成 果 奖 。 系 统 的低 谷 电能 。 不 久 . 国大 部分 省 级 电 力公 司均 出台 了峰谷 分 “ 我 时优 惠 电价 政策 .以鼓励 用户 在冬 季使 用谷期 电能采 暖 。
力投 资 的前 提 下满 足约 5 0 万 平 方米建 筑 物 的冬 季 供 暖需 求 00
2 0 10 1 7 ) 0 40 2 0 3 5 。系统 经 北京 、沈 阳等 地 三 个 采暖 期 运 行结 果 表 明:电采暖 能 耗谷 期 电利 用率达 到 8 % 以上 . 暖 运 行费 用 比照 传 5 供
电能 因没 有 有效 直 接 负荷 控 制手 段 而 无法 被开 发 利 用 另 一方 面谷
利 用 电视 载 波和 带信 号接 收 装置 的蓄 能式 电暖器 在谷 期 电时段通 过 电视 信 号控 制 电热 设 备停 启 。 其 明显 的缺 陷是 不能 保证 用户供 暖 但
质 量和 满足 用户个 性化 热 需 求 。
维普资讯
I n .删 I… 勰
谷期 电能是 亟 待 开 发 利用 的 清 洁 能源
人们 普遍 认 为 电能 作为 一种 高 品位能 源 用于 低温 采 暖是 不经 济 的 . 认真 研 究 电能 在生 产 ,输 配 、消 费过 程 中的特 点 ,我 们可 以 但 发现 : 由于 电能 的不可 储 存 性 . 生产和 消 费 几乎 在 同一 时 间完 成; 其 电力生 产 的过程 必须 是 连续 的 .而 电 力消 费 的过 程 却是 非连 续 的 。
系统 特 点 及 优 势
利 用计 算机 网络 技术 、 信 技 术 传 感技 术 自控 技 术和 蓄 热 通
技 术 开发 的 电采 暖组 群计 算 机 ( 网络 集 中 )控制 系统 “ 实现 了电 ,
国内外 电采暖现状及存在问题
能 电站 .二十 世 纪五 十年 代 推 出蓄能 式 电热 设 备 上 世 纪 末欧 盟 又
即把 建筑 物 整体 能 耗做 为 计量 单位 , 化 。 量谷 期 电能 的 存在 不 仅使 电能这 一宝 贵 的 清洁 能源 被 白 白浪 果 把整 个建 筑 物 作为 供 暖单 元 , 大
费 ,而且 会 给 电 网安 全运 行 造 成 隐患 。
就可 以使 供 暖费 均 摊 , 而 彻底 解 决 了建 筑 物高 热损 部 位 采暖 费 用 从 沈阳 金绿 源 电热 供暖 设备 有 限公 司 自20 年 以来 ~直 致 力于 利 01 用成 熟 的计 算机 网络 技术 温度 传 感技 术 、通信 技 术和 蓄 热技 术 实
电采 暖组 群 计 算 机 控 制 系 统 创 新 成果
如 果 能够 对 电采 暖 的 供暖 质 量 、用 电 负荷 进行 直 接控 制 . 实现
电热 集 中供 暖 ,就可 以通 过提 高 谷 期 电利 用率 而 降低 运 行 费 用 如
电力 3% 时 段 的使 用效 率不 足 4 % 而且 明 显呈 2 小 时周 期性 变 0 O 4
通过 对 我 国冬季 电网典 型 负荷 曲线 的分析 可 以看 出: 国 电 网 我
造成部 分居住 于能耗高 的建筑 物和 处于建 筑物高 热损部 位 的用户采 暖
费 用过高 。 部 分 用户 的不满 使得 位于 建筑 物 顶层 、 层 、 这 底 西北 外墙
等高 热损 部位 的房 产难 于销 售 。
手段 将 其 用于建 筑 物供 暖 , 则不 仅可 以 使谷 期 电这 ~ 宝贵 的 清 洁能 现 对 电热 供 暖负 荷 直 接控 制 的研 究 , 完成 了 电采 暖组 群 计算 机 ( 网 源得 到充分 利 用 . 而且 可 实现 对 电网 电力 的 负荷 整形 . 大提 高 络 集 中 )控 制系 统 软 ,硬件 产 品 的研 发 ,定 型和 市 场推 广 ,并 于 极 电网 电力 使 用效 率 . 仅北 京 市 目前存 在 的谷 期 电能 即可 在不 增 加 电 2 0 0 6 年 取 得 国 家 知 识 产 权 局 < 明 专 利 证 书 > ( 利 号 : 发 专
期 电能产 生 时段 恰 恰 是冬 季建 筑 物 热 需求 峰值 时段 , 供 暖 负荷 又 而 中供 暖 .不 仅可 以极 大地 提 高我 国能 源使 用效 率 而且 可 以在 降低
自2 0 年 我 国开 始 在部 分 城市 推行 峰 谷分 时优 惠 电价 以来 . 00 仅 属 可 中断负 荷 。 一 系 统把 谷期 电能 利 用直 接负 荷手 段 用 于 电热 集 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