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喝水
如何正确的喝水(共9张PPT)

一天到底需要喝多少水?
这是不合理的。因为口渴表示人体水分已失去 餐前空腹喝水 餐时有汤有水
8:30左右:清晨从起床到办公室的过程,时间总是特别紧凑,情绪也较紧张,身体无形中会出现脱水现象,所以到了办公室后,先别急
进餐喝汤水 助溶解食物 盐即氯化钠,由于细胞内含钠量很低,当我们喝了盐水以后,盐水能进入血液和组织,却不能进入细胞,过浓时反而引起细胞脱水,这 对人体是没有好处的。 因为,进餐时喝一定数量的汤水,有助于溶解食物,以便胃蠕动时,将食物和胃液搅拌,进行初步的消化,并供应更多的水分,以有利 于食物在小肠中的消化和吸收作用。 餐前空腹喝水 餐时有汤有水
着泡咖啡,给自己一杯至少250CC的水!
一天到底需要喝多肠少水液? )每天分泌的总量达8000毫升左右。饭前空腹喝水, 水在胃内只停留2至3分钟,便迅速进入小肠并被吸收进入 17:30左右:下班离开办公室前,再喝一杯水,增加饱足感,待会吃晚餐时,自然不会暴饮暴食。
7:00左右:经过一整夜的睡眠,身体开始缺水,起床之际先喝250CC的水,可帮助肾脏及肝脏解毒。 浓茶和盐水不能代替空腹喝水,因为浓茶有利尿作用,影响人体水的平衡,会引起细胞脱水。
空腹宜喝温开水
空腹喝水宜用温开水,也可以用清淡的饮料如果汁、 淡茶、菜汁等。牛奶、豆浆、鸡蛋等补充营养不应在空腹 时食用,而应放在进餐时或进餐后再吃。天热多汗,应酌 量增加喝水量;大量出汗后应补充一些极淡的盐水。
进餐喝汤水 助溶解食物 浓茶和盐水不能代替空腹喝水,因为浓茶有利尿作用, 影响人体水的平衡,会引起细胞脱水。盐即氯化钠,由于 细胞内含钠量很低,当我们喝了盐水以后,盐水能进入血 液和组织,却不能进入细胞,过浓时反而引起细胞脱水, 这对人体是没有好处的。 另一方面,为什么进餐时要有汤有水呢? 因为,进餐时喝一定数量的汤水,有助于溶解食物, 以便胃蠕动时,将食物和胃液搅拌,进行初步的消化,并 供应更多的水分,以有利于食物在小肠中的消化和吸收作 用。
8杯水正确喝水时间表及喝水注意事项

⼈离开⾷物可以活七天,⽽离开⽔却只可以活三天,那么我们每天该怎么喝⽔?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8杯⽔正确喝⽔时间表及喝⽔注意事项,希望⼤家喜欢! 8杯⽔正确喝⽔时间表 第⼀杯:起床6:30,便秘的⼈可以喝淡蜂蜜⽔或淡盐⽔。
第⼆杯:⼀到单位8:30,避免因⼯作忙导致没有时间喝⽔。
第三杯:11:00,午饭前,补充上午缺失的⽔分。
第四杯:13:00,饭后20分钟,补充⽔分,有助于消化。
第五杯:15:30,下午⼯作有精神,可以喝⼀些花茶/红茶。
第六杯:17:00,下班前喝⼀杯,缓解⼯作疲劳。
第七杯:18:30,新陈代谢旺盛时期,补充⽔分可以排毒。
第⼋杯:21:00,睡前两个⼩时,补充⽔分。
临睡前不要喝太多⽔,否则易造成⽔肿。
不要喝饮料。
上班族最佳喝⽔时间表 1、起床后上班前 每天夜间经呼吸和⽪肤蒸发要损失掉300⾄400毫升⽔,⼀晚上⾝体处于缺⽔状态,喝⼀杯⽔有助于⾝体恢复正常新陈代谢。
早晨醒来,先喝上⼀⼤杯⽔,可以补充因⾝体代谢失去的⽔分、洗涤已排空的肠胃,还可有效稀释⾎液,降低⾎液黏稠度,预防⼼脑⾎管疾病的发⽣。
在尚未进⾷之前,空腹喝下⼀杯晾温的⽩开⽔是最好不过的了,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加⼀⽚新鲜柠檬,能起到清除宿便、排除毒素的功效。
2、上班后半⼩时 空调房内空⽓⼲燥容易造成⼈体⽔分流失,⿐腔等处黏膜过⼲,甚⾄引发⽀⽓管炎。
因此,在空调房逗留超过半⼩时以后,就要及时补充⽔分,⽩开⽔、矿泉⽔、柠檬⽔等即可,⽔温以40℃左右为宜。
3、⼯作⼼情烦躁 肾上腺素通常被称为“痛苦激素”,当⼀个⼈痛苦烦躁时,肾上腺素就会飙升,它如同其他⾝体毒素⼀样,可以随着⽔分排出体外。
因此,在⼼情烦躁时,不妨倒⼀杯温开⽔,坐在座位上慢条斯理地把它喝完,⼼情会因此放松许多。
4、离开办公室前 上班族常常会因忙碌的⼋⼩时⼯作⽽忽略了饮⽔,建议这些⼈养成下班前喝⼏⼝⽔的习惯。
因为,长期饮⽔不⾜,膀胱和肾都会受到损害,容易引起腰酸背痛,影响⼯作效率。
饮水的正确姿势与方法

饮水的正确姿势与方法饮水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为身体提供所需的水分和营养,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
但是,在饮水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些正确的姿势和方法,以免引起身体不适或健康问题。
正确的饮水姿势首先,正确的饮水姿势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饮水姿势可以让身体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减少水分流失和浪费。
以下是一些正确的饮水姿势:1. 直立或坐姿饮水在饮水时,应该在直立或坐姿下完成。
这是因为当身体处于直立或坐姿时,水可以更容易地流入食道和胃,保持身体的正常吸收和排泄过程。
另外,直立或坐姿也可以减少水分流失。
2. 多次小口喝水一次饮用过多的水会给身体带来负担和过度的压力。
所以,建议多次小口喝水,减少每次喝水的量,让身体更加容易吸收水分。
3. 不要低头饮水低头饮水可能会使水流进耳朵或鼻子,造成身体不适和不舒服。
所以,建议不要低头饮水,保持身体的正常姿势。
正确的饮水方法除了正确的饮水姿势外,正确的饮水方法也非常重要。
正确的饮水方法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水分,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以下是一些正确的饮水方法:1. 饮用优质饮用水优质的饮用水可以为身体提供必要的水分和营养,同时避免身体吸收有害物质。
所以,建议饮用优质的饮用水,如纯净水或矿泉水等。
2. 饮用温水饮用温水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减少身体的负担。
冷水可能会引起身体不适,而热水则可能会烫伤口腔或食道。
所以,建议饮用温水。
3. 不要在饭前或饭后过度饮水在饭前或饭后过度饮水可能会导致身体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受到干扰。
所以,建议在饭前或饭后适量饮水,以免影响身体的正常消化和吸收。
4. 饮水要适量适量饮水可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避免身体过度水分流失或负担。
适量饮水的标准根据身体的需求和体型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建议每天饮用8-10杯水。
总结综上所述,饮水的姿势和方法对身体的健康状态有很大的影响。
正确的饮水姿势可以让身体更容易吸收水分,减少水分流失和浪费。
正确的饮水方法可以为身体提供足够的水分和营养,同时避免有害物质的吸收。
喝水补水的正确方法

喝水补水的正确方法
喝水是补充身体水分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是喝水补水的正确方法:
1. 定时喝水:要保持良好的水分平衡,建议定时喝水。
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需求和活动强度,每隔一段时间喝一杯水,不要等到感到口渴才喝水。
2. 均匀摄取水分:尽量将喝水时间均匀分布在一天中,避免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水分。
这样可以促进水分吸收和利用,减少频繁排尿。
3. 适量喝水:每天需要喝5-8杯水,具体根据个体需要和生活环境可能有所调整。
适量的喝水有助于维持良好的水分平衡,但要避免过量。
4. 注意饮食搭配:饮食中含有水分较高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汤类,也可以起到补水的作用。
合理搭配饮食,摄取丰富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增强补水效果。
5. 避免过多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咖啡、茶和含有大量咖啡因的饮料可能具有利尿作用,会加速水分的排出。
酒精也具有脱水作用,会导致身体丧失水分。
所以要适度摄入这些饮品,不要过量。
6. 慢慢喝水:不要一口气大量喝水,要缓慢地小口小口地喝。
这样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水分。
7. 正确储水:选用干净的水杯或水瓶储存水。
避免使用旧的、有异味或发霉的杯子。
也要定期清洗和消毒水杯。
总之,喝水补水要定时、适量、均匀,并结合良好的饮食习惯进行。
保持恰当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健康的身体水平衡。
中班安全教案《正确喝水》(优秀13篇)

中班安全教案《正确喝水》(优秀13篇)中班《正确喝水》安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正确的饮水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学习掌握正确的饮水方法,避免饮水不当带来的危险。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1.正确的饮水方法:用杯子喝水,不要用嘴直接接触水龙头。
2.饮水的时间和量:适量饮水,不要喝太多或太少。
3.饮水的注意事项:不要乱喝水,不要喝别人的水。
教学准备:1.环保杯子2.水龙头3.幼儿绘本《正确喝水》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教师出示幼儿绘本《正确喝水》,向幼儿介绍今天的主题是正确喝水。
2.教师与幼儿一起翻阅绘本,观察绘本中的图片,引导幼儿思考正确的饮水方法。
主体活动:1.教师向幼儿展示环保杯子,并向幼儿解释用杯子喝水的好处,引导幼儿用杯子喝水的正确方法。
2.教师带领幼儿前往水龙头旁边,向幼儿展示正确的打开和关闭水龙头的方法,并告诉幼儿不要用嘴直接接触水龙头。
3.教师向幼儿解释饮水的时间和量,告诉幼儿适量饮水的重要性,不要喝太多或太少。
4.教师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观察不同容量的水杯,并让幼儿判断哪个杯子的水量合适,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能力。
5.教师与幼儿一起制定饮水的注意事项,例如不要乱喝水,不要喝别人的水等。
并与幼儿一起制作饮水的提示卡片,提醒幼儿正确饮水。
总结活动: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重点强调正确的饮水方法和注意事项。
2.教师向幼儿提问,询问他们学到了什么,巩固幼儿的学习成果。
拓展活动:1.教师与幼儿一起观察不同的饮水器具,让幼儿尝试使用不同的饮水器具,了解不同的饮水方式。
2.教师与幼儿一起制作饮水宣传海报,向其他班级宣传正确的饮水方法。
《正确喝水》安全教案篇二活动目标:能自觉少喝饮料,多喝开水。
活动准备:桌面教具(可乐、雪碧、果粒橙、白开水);一盆蔫了的小苗;布置展示栏多喝水身体好。
活动过程:1、以谈话形式引入活动内容。
提出问题:口渴了怎么办?你喝过哪些饮料?2、出示饮料和冷开水,讲述故事《比第一》。
一天24小时中的喝水时间表

一天24小时中的喝水时间表107:00 起床后的第一杯水起床后立即饮用一杯水,有助于将夜间新陈代谢积聚的废物溶解并排出体外,促进新一天的新陈代谢与血液循环,并降低心脏负担。
而且还能增强排泄机能,预防与治疗便秘,使一天状态良好。
2 08:00 早餐前喝一杯水早餐前喝一杯水有助于调整胃的消化状态,预防过饱。
310:00 工作中喝一杯水在办公室工作中感到厌倦劳累时喝一杯凉水,能消除疲劳,降低厌倦感。
且饮水能克制你的烟瘾,对烟鬼们的健康有很大帮助。
4PM 12:00 午餐前喝一杯水午餐前喝一杯水有助于预防过饱。
特别是经常外出吃饭的职员,食店的饭菜多半是咸辣的,吃饭时要多喝点水,有助于体内多余盐分排出,预防成人病。
5PM 03:00 空腹喝一杯水下午3点左右就会忍不住想吃零食或者抽烟了。
这时及时喝一杯水就能降低吃零食与吸烟的欲望。
6PM 07:00 吃晚饭时喝一杯水许多人晚饭会吃得过饱,吃饭时多喝点水有助于盐分排出与预防成人病,并预防过饱。
7PM 10:00 睡前喝一杯水睡前喝一杯矿物质水,第二天的状态就倍感轻松。
71、一天至少空腹饮用7~8杯水。
2、尽可能将水冷却到10'C以下饮用。
3、烧开的水要密封好,在24小时内饮用。
4、含矿物质的水尽可能不煮沸,直接饮用。
5、饮用的水以弱碱性为佳,洗漱的水以弱酸性为佳。
6、饮酒后务必饮用2杯以上凉水。
7、饮水要慢慢饮用。
结语:通过上文,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如何去正确的喝水。
秋冬季节更需注意,要多喝水。
千万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去喝。
以上的喝水时间表记住了吗?正确喝水,这个冬天让你不再干燥!。
幼儿园安全教案《正确喝水》5篇

幼儿园安全教案《正确喝水》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材《生活小常识》第二章第二节《正确喝水》。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水的重要性,学习正确喝水的时机和方法,了解喝水卫生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水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养成主动喝水的良好习惯。
2. 学会正确喝水的时机和方法,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幼儿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喝水卫生的重要性,养成正确喝水的习惯。
重点:掌握正确喝水的时机和方法,注意个人卫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杯、水壶、图片、PPT课件。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彩色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一张口渴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你们有过口渴的时候吗?为什么会口渴?从而引出正确喝水的重要性。
2. 讲解知识点(10分钟)(1)水对人体的重要性。
(2)正确喝水的时机:早上起床后、饭前、运动后、睡前等。
(3)正确喝水的方法:小口慢饮,避免一次性喝太多水。
3. 例题讲解(5分钟)讲解一个关于正确喝水的例子,让幼儿学会判断何时需要喝水,如何正确喝水。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平时喝水的习惯,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5. 巩固知识(5分钟)通过PPT课件展示,让幼儿判断哪些是正确喝水的时机和方法,哪些是错误的。
六、板书设计1. 《正确喝水》2. 内容:水对人体的重要性正确喝水的时机正确喝水的方法喝水卫生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画一幅关于正确喝水的画。
答案:(1)画一幅正确喝水的画,内容包括:小口喝水、喝水时微笑等。
(2)一周喝水量和喝水时间的记录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到正确喝水的重要性,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如口渴时找水喝的场景。
喝水知识正确喝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喝水知识正确喝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喝水知识:正确喝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喝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而正确的喝水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喝水的正确方法和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保持水分平衡和健康。
一、喝水的正确方法1. 定时定量:每个人每天所需的水量不同,一般而言,成年人每天应该摄入约2升的水。
除了特殊情况下(如运动、炎热天气等)需要额外补充水分外,定时定量地喝水有助于维持身体水分平衡。
2. 温度适宜:水的温度对于口感和吸收情况有一定影响。
饮用温水或者室温水是最理想的选择,因为过热或过冷的水可能对胃部产生刺激。
3. 缓慢饮用:过快地喝水可能导致腹胀和不适感。
应该缓慢地小口小口地喝水,以免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4. 维持水分平衡:除了直接喝水,我们还可以通过食物来摄取一部分水分。
蔬果、汤类食物等都可以提供丰富的水分,有助于维持整体水分平衡。
5. 喝开水:开水经过沸腾,可以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降低患病的风险。
所以喝开水是最安全和健康的选择。
二、喝水的注意事项1. 水的质量:喝水的质量对健康至关重要。
应该选择干净的饮用水,避免饮用来源不明的水源。
如若疑问,可以通过相关机构获得水的质量信息。
2. 饭前饭后:在饭前适量饮水可以促进消化,增加饱腹感,但过量饮水可能导致胃部不适。
而在饭后一段时间内不宜立即大量饮水,以免稀释胃酸,影响消化功能。
3. 注意水负荷:在剧烈运动、高温环境下或者出汗较多的情况下,水的摄入量应该根据实际需要适量增加。
过量的水负荷会给肾脏带来额外的负担,甚至引发水中毒。
4. 喝水的姿势:保持正确的喝水姿势有助于充分吸收水分。
应该直立或坐着喝水,而不是躺着喝水。
同时,要将水慢慢咽下而不是狂灌。
5. 避免过多咖啡因和糖分:含咖啡因或者糖分较高的饮料,如咖啡、碳酸饮料等,过量摄入可能破坏身体水分平衡。
应该适量控制摄入量,推荐选择无咖啡因和低糖饮料。
6. 特殊人群的喝水需求: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喝水需求会有所不同,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来制定合理的喝水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70%的表面和人体70%的成分,都由水组成。
这个惊人的重合充分说明了,水对人类有多重要。
但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为吃一顿饭绞尽脑汁,却不会为喝一杯水煞费心思。
大多数人觉得,喝水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拿起杯子“咕嘟咕嘟”一杯水下肚不就完了吗?其实,喝水的学问远不止这些。
喝水的时间、量的多少,都会对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小编为大家揭露喝水中不为人知的小秘密。
排毒:清晨一杯水。
很多人都知道早晨喝杯水对身体有好处。
人体经过了一宿的代谢,体内的垃圾需要外力的帮助才能排出,水就是最好的“清洗剂”。
此时的细胞像一个干燥的海绵,会捕捉喝进的水,并在40分钟左右排出。
这是个重要的排毒过程。
淡盐水、蜂蜜水、白开水都非常适合早上喝。
姜良铎提醒,早上别喝太凉或太热的水,温度以40摄氏度左右为宜。
烦躁:多多喝水。
大脑制造出来的内啡肽被称为“快活激素”,而肾上腺素通常被称为“痛苦激素”。
当一个人痛苦烦躁时,肾上腺素就会飙升,但它如同其他毒物一样也可以排出体外,方法之一就是多喝水。
如果辅助体力劳动,肾上腺素会同汗水一起排出,或者大哭一场,它也会随着泪水排出。
减压:做决定前喝杯水。
英国东伦敦大学的研究发现,学生在考试前喝杯水,可以提高认知能力,使他们在考试中的表现更出色。
而对于上班族,在压力过大或需要做决定之前喝杯水,可以帮助头脑变得清晰。
不渴:也得喝水。
香港卫生署曾做过一项调查,有1/3成年人每天喝水少于6杯。
上班族工作忙碌,常常半天也顾不上喝一口水。
美国“水健康”网站指出,当人们觉得口渴时,身体已经流失了至少1%的水分。
因此,上班族应该形成良好的喝水和排尿习惯,每1小时喝一次水,每2—3小时排尿一次。
睡前:抿上两口水。
当人熟睡时,由于体内水分丢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会变高。
老人临睡前适当喝点水,可以减少血液黏稠度,从而降低脑血栓风险。
此外,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水还可以滋润呼吸道,帮助人更好地入睡。
但要注意,睡前喝水不能过多,老年人有起夜的习惯,如果因喝水而造成睡眠不好,反而得不偿失。
洗澡后:慢慢喝水。
很多人洗完澡觉得渴,会端起杯子一饮而尽。
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沈瑾说,老年人体质较弱,心脏承受能力没有年轻人强。
特别是洗完热水澡后,身体受热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心脏跳动会比平时快些,喝水应特别小心。
最好小口慢速喝下一杯温水,否则容易增加心脏负担。
运动后:跟着心跳喝。
沈瑾说,老人在运动过后,也不宜一次性大量饮水。
因为这时胃肠血管处于收缩状态,需要一个恢复过程。
如果立即大量饮水,水分积聚在胃肠道里,会导致肚子发胀,影响消化。
最好过几分钟,等心脏跳动稍微平稳后,再接着小口小口地喝些温开水。
喝水时,尽量保持速度平缓,喝水的频率最好与心跳频率接近,再间歇式地分多次喝。
这样,才能使心脏有规律、平稳地吸收进入体内的水分。
感冒:喝更多的水。
感冒时多喝些水或纯果汁,对于疾病康复很有帮助,因为有助于冲走呼吸道上的黏液,让人感觉呼吸舒畅。
此外,如果发烧了,人体出于自我保护机能的反应要自身降温,这时就会有出汗、呼吸急促、皮肤蒸发的水分增多等代谢加快的表现,需要补充大量水分。
多喝水不仅促使出汗和排尿,而且有利于体温调节,促使体内病菌迅速排出。
便秘:大口喝水。
便秘的成因简单地讲有两条:一是体内有宿便,缺乏水分;二是肠道等器官没有了排泄力。
大口大口地喝水,吞咽动作快一些,这样水就能尽快到达肠道,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科教授姜良铎说,中医认为便秘的原因之一,是人体缺少津液,大口喝水能起到迅速补充津液的作用,从而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
上海华东医院营养科主任营养师陈霞飞建议,便秘的人在补充水分的同时补充些膳食纤维效果更佳,所以最好每天喝一杯高纤蔬菜汁。
肥胖:餐前餐后喝杯水。
人体内的很多化学反应,都要在“水”里进行。
有了足够的水分,才能保证身体的代谢机制正常运转。
对于肥胖的人来说,可以在饭前半小时左右喝一小杯水,增加饱腹感;饭后半小时,再喝一小杯水,加强身体的消化功能,有助于保持身材。
呕吐:喝点淡盐水。
呕吐是人体吃了不洁食物后,自我保护的一种表现。
为避免严重呕吐或腹泻后引起的脱水症状,可以适当喝些淡盐水来补充体力,缓解虚弱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