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要点一、有余数的除法除法竖式要记住:一商、二乘、三减、四看余数(余数要比除数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二、认识时间1、时针短、分针长,最细最长是秒针,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2、时针一大格,分针走一圈,1时=60分分针一小格,秒针走一圈,1分=60秒3、时间单位好区分:眨眼一下是1秒,数到60是1分,一节课40分,课间休息10分钟,再加10分是1时4、看时间很容易:先看时再看分,时针过几是几时,分针12是整时、指向1(零5分)、指向2是(10分)、指向3(15分)、指向4(20分)、指向5(25分)、指向6(30分)、指向7(35分)、指向8(40分)、指向9(45分)、指向10(50分)、指向11(55分)三、认识方向平面图上识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左上西北、右上东北、左下西南、右下东南。

四、认识万以内的数1、想认数看数位:从右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1个十是10、10个十是100(100里面有10个十)、1个百是100、10个百是1000(1000里面有10个百)、1个千是1000、10个千是10000(10000里面有10个千)、1个万是10000、10个千是10000(10000里面有10个千)、100个百是10000(10000里面有100个百)2、读写数很容易读数时:数字数位一起读,遇到0数位省,0在末尾不用读(1200读作:一千二百),0在中间读作零(1020读作:一千零二十、1002读作:一千零二)写数时:省去数位写数字(一千二百三十四写作:1234),数位空用0补(一千二百三十写作:1230)3、比较大小也容易:从高位先比起(3129、5430);千位相同比百位(3129、3965);百位相同比十位(3129、3194);十位相同比个位(3129、3126);数位不同比数位,数位多这个数就大(324、3231) 4、小朋友要谨记:看到“大约”、“接近”用估算,(整百数100、200、300……整千数1000、2000……)多一点,舍其他,取高位(3012≈3000);多很多,高位头上要加1(3912≈4000)。

苏教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苏教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苏教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主要围绕数的认识、数学应用、加减法运算、乘法和除法运算等方面展开。

以下将针对苏教二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数的认识苏教二年级下册数的认识主要包括数的读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组成和数的区分等方面。

学生需要掌握1-100的数的读写,并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比较数的大小,如使用数轴、数字排列进行比较。

还要了解数字的组成方式,如单位、十位和百位等,并能通过这些组成部分来正确辨认不同的数字。

二、数学应用在数学应用方面,苏教二年级下册主要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购物、游戏、售货等。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情境中的数学问题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减法运算苏教二年级下册加减法运算主要是在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情境来练习加减法,并掌握各种计算方法和策略,如整十计算、进位、退位等。

还需通过加减法的运算来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乘法和除法运算在苏教二年级下册中,乘法和除法运算主要涉及乘法口诀、一位数乘法、一位数除法等内容。

学生需要通过诵读乘法口诀表来熟练掌握乘法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

还要了解一位数的除法运算,并能够根据所给的题目进行相应的计算。

苏教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主要涵盖了数的认识、数学应用、加减法运算、乘法和除法运算等内容。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练习和理解来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够将其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总字数:425字】第二篇示例:苏教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苏教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是孩子们在数学学习中的第二步,是建立在一年级数学基础之上的进阶课程。

在这一学期里,孩子们将继续学习加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运算,同时还将接触到更多抽象的概念和更复杂的问题。

苏教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知识点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有余数的除法:学生需要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知道余数一定比除数小,并会进行除法列竖式计算。

认识万以内的数:学生需要掌握100以内的数的组成和读写,以及数位和计数单位的概念。

他们会从右边起认识个位、十位和百位,并了解个、十、百是计数单位。

同时,他们还会学习10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以及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认识方向:学生需要了解太阳每天从东面升起,西面落下,早晨起床时面向太阳则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同时,他们还会学习地图或平面图通常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以及指南针的指向。

认识图形:学生需要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会数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

此外,他们还会了解正方形四条边的长度都相等,三角形有三条边等特性。

以上知识点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做好准备。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金沙县第四小学夏永权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一、有余数除法的含义1、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还有剩余,这个过程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来表示,其中剩余的部分就是余数。

2、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3、笔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商就是几,商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写在除号的上面。

用被除数减去除数与商的积,所得的差为余数,余数与上面的数位对齐,写在横线的下面。

4、除号是厂记心间,被在里面除在外。

上商数位要对齐,积要写在被下边。

余数要比除数小,余除关系要记牢。

第二单元时、分、秒一、认识时、分1、钟面上有12个数,最短最粗的针是时针,稍长稍细的针是分针,最细最长的针是秒针。

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电子表的显示屏上有个“:”,它两边的数分别表示不同的意义,“:”的右边显示的是“00”时,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2、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走几大格就是几小时,走1圈就是12小时;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走1大格就是5分,走多少小格就是多少分,走1圈就是60分,分针走一圈时针刚好走1大格。

1时=60分。

4、指针兄弟来赛跑,顶端12是起点。

大哥时针慢吞吞,分针腿长跑得快。

分针跑了1大圈,大哥慢慢挪一步。

二、认识几时几分1、时针指在哪两个数之间就是几(较小数)时多,分针指向从12数起的第几小格就是几分。

2、分针不是指向12,就不是整时,而是几时几分。

认、读几时几分时,顺着时针、分针转动的方向,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分针从12起走过多少小格就是多少分。

3、快到几时和刚过几时,都可以说成大约几时。

4、当钟面上不满10分时,用文字表示为几时零几分;用符号“:”来表示,要在分钟数的前面加0。

5、时针走过数字几,表示时间几时多。

要问过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

差几分和过几分,都说成大约几时。

三、认识秒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是60秒。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复习重点是: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能正确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

复习难点是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1)理解余数的意义。

举例说明:13个圆片,每4个分1份,分成了3份,还剩1个。

这里剩下的1个就是余数。

23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5个,还剩3个。

这里剩下的3个就是余数。

金点子:平均分物体时,当有剩余且不够再分时,就把剩下的数叫作余数。

(2)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意义。

金点子:分物体时,平均分完,可以用除法表示,平均分后还有剩余,也可以用除法表示,余数要比除数小。

(3)正确列除法竖式计算。

金点子:笔算有余数的除法是,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商就是几,商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写在除号的上面,用被除数减去除数和商的积所得的差为余数,余数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写在横线下面。

(4)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金点子:比如“30张纸,每4张纸做一个灯笼,只能做7个灯笼”和“把45个皮球,全部装走,每6个装一盒,至少需要8个盒子”的问题,进一步体会“去尾”和“进一”的求商方法,感受有余数除法的实际应用价值,锻炼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2.梳理认数,发展数感。

“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梳理,主要包括进一步理解数位、计数单位、数的组成等知识,提高数数、读数、写数的能力,感受数的大小,认识近似数,会找一个数的近似数。

从而发展数感。

本单元的复习重点是掌握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用算盘表示数,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本单元的复习难点是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

(1)建立数位概念。

要使孩子们建立数位概念,因为这是理解数的含义,正确读写,理清数的顺序和大小,明确数的组成的前提和基础,能使他们形成相应的数感,并对以后认识更大的数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熟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明确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百位上的数表示几个百,千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千。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共6篇)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共6篇)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共6篇〕篇1:二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知识点长方形与正方形知识点:1、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条边,4个直角,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2、初步理解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络: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与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知识点:1、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平行四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对边相等。

2、初步理解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认识四边形)(1)下面的图形中,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就把它剪下来。

(印发,每人一份)学生剪完后汇报,并说说理由。

(2)小组讨论。

你发现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老师根据答复板书:四条直的边四边形有四个角(3)联络生活实际,说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外表是四边形的。

2、教学例2。

(给四边形分类)(1)把你剪下的四边形进展分类。

(学生独立操作)(2)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小组交流)学生汇报,并说理由数学学习方法技巧1、计算要过关: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最先碰到的问题就是计算问题,计算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

根据学校数学的学习情况,孩子还没有学习乘除法的列竖式,尤其是乘法的列竖式在二年级数学的学习中要求的比拟多,比方数学课本下册第三讲速算与巧算中就屡次用到了乘法,另外一些应用题中也会有所应用。

2、枚举是难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序思维和抽象思维是比拟困难的,对于问题,二年级的学生更多的愿意以凑数来尝试解答问题。

而枚举法的问题需要的就是孩子的有序思维,比方数学课本上册几枚硬币凑钱的方法,下册的整数拆分都属于枚举法的问题。

这类问题不仅要求孩子要有序,同时直观性不强,对于孩子理解有一定困难。

建议家长可以比拟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3、应用题要接触:很多二年级的学生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在仁华考试中获得好的成绩,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疑问,三年级的内容要不要学,尤其是应用题要不要学?首先,二年级数学课本下册中的后几讲已经接触到了应用题局部,对于倍数等概念也有学习,我们建议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适当接触三年级中的局部问题,但是难度不要像三年级数学课本中那样大。

(完整版)苏教版下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doc

(完整版)苏教版下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doc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1、有余数除法以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有剩余,这样的除法是有余数的除法。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除法列竖式计算方法:(1 )先写“厂”表示除号。

(2 )在除号里写被除数。

(3 )除号外面左侧写除数。

(4 )把商写在除号的外面,被除数上面,并和被除数个位对齐。

(5 )把除数和商的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

(6 )用被除数减去商和除数的乘积得结果写在横线下面,与个位对齐。

4、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先想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再利用乘法口诀试商。

5、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余数 = 被除数﹣商×除数第二单元:时分秒1 、认识钟面:( 1 )钟面上最短最粗的针是时针,较短较粗的是分针,最细最长的是秒针。

(2 )钟面上有 12 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 5 个小格。

钟面上共有 60 个小格。

(3 )时针走 1 大格是 1 小时。

时针走 1 大格分针走 1 圈,也就是 60 小格,1 时=60分。

(4 )分针走 1 小格是 1 分,走 1 大格是 5 分。

秒针走 1 小格是 1 秒,走 1 大格是 5 秒。

分针走 1 小格秒针走 1 圈, 1 分=60秒2 、认识整时方法:分针指着12 ,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时针、分针、秒针全部重合的时间是 12 时,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的时间是 6 时,时针和分针成直角的时间是 3 时和 9 时。

3 、认识几时几分方法:时针指在两个数之间,算小数,时针指在 12 和 1 之间,算 12 时,分针指着几,表示几个 5 分钟。

4 、记录时间有两种方法 :(1 )文字法:如: 5 时 50 分;(2 )用电子表法记录时刻时,几时就写几,再写“:”,后面写分时要占两位,分针不够整十的,十位要用 0 占位。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主要围绕数的认识、数的加减法、十以内数加减法、数的认识与比较和得数;方向与位置;度量长度;数据收集、整理、表示与应用等内容展开教学。

以下是对二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的归纳总结:一、数的认识1.认识0-100之间的整数,学习数数;2.认识和术语100以内数的意义;3.学会读、写和比较100以内的整数;4.认识数表达法和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5.学会对100以内的数进行口算和心算。

二、数的加减法1.认识“加法”的概念,学会用算式表示加法运算;2.认识“减法”的概念,学会用算式表示减法运算;3.学习1-20之间的数的加法运算;4.学习1-20之间的数的减法运算;5.学习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6.复习和巩固十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三、十以内数加减法1.认识十以内数和十的倍数;2.学会用持续加法、持续减法和奇偶法计算十以内加减法;3.熟练掌握十以内加减法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数的认识与比较1.认识数的大小关系,学会用符号表示大小关系;2.学会比较数的大小,掌握数的大小顺序;3.学会用数的洞和小于表示数的大小;4.学会用算算看、看看谁多等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五、方向与位置1.认识东、南、西、北等基本方位和方位词;2.认识左、右、前、后、上、下等位置词;3.学会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排列顺序;4.学会用相对位置进行描述和指定方向。

六、度量长度1.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2.学会用直尺和卷尺量长度;3.学会用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4.学会进行长度的比较和排序;5.认识周长的概念和单位;6.学会用周长单位计算周长。

七、数据收集、整理、表示与应用1.认识统计图表的作用和种类;2.学会收集数据并整理成表格、柱状图;3.学会用图表阅读数据信息;4.学会用柱状图的数据进行加减法运算。

以上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重点知识归纳,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认真掌握这些知识,努力提高数学水平,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本册书共有九个单元,在“数与代数”领域安排了“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认识万以内的数”、“分米和毫米”、“两三位数的加减法”五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图形与几何”领域安排了“认识方向”、“角的初步认识”;在“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最后安排了期末复习。

一、有余数的除法
1.遇到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竖式计算,想: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就商几。

2.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如果除数是3,被除数每增加3,商就增加1;余数总是0、1、2、0、1、 2 地重复出现。

如果除数是5,被除数每增加5,商就增加1;余数总是0、1、2、3、4、0、1、2、3、 4 地重复出现。

(书第7 页第12 题)
二、时、分、秒
1.钟面上的最短的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最长的针是秒针。

2.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如:分针指着12,分针指着9,就是9 时(9:00)
3.钟面上有12 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 5 个小格,一共有60 个小格。

4.时针有 1 大格是 1 小时。

时针有几大格是几小时。

分针走 1 小格是 1 分。

分针走几小格是几分。

秒针走 1 小格是 1 秒。

秒针走几小格是几秒。

5.时针走 1 大格是 1 小时,分针正好走了一圈,是60 小格,也就是60 分,所以 1 时=60 分。

分针走 1 小格是 1 分,秒针正好走了一圈,是60 小格,是60 秒,
1
所以 1 分=60 秒
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

如:时针在 5 和 6 之间,走过了5,表示
5 时多。

8 时过了 5 分,就是8 时零 5 分。

7. 判断钟面时间:先看时针,判断是几时多,再看分针,5 分 5 分地数,判断是多少分。

三、认识方向
1.太阳每天从东面升起,西面落下。

2. 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傍晚面对太阳,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面对北极星方向,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前面是南,后面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

3.地图或平面图通常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

4. 指南针指针总是一端指向南,另一端指向北。

树的年轮较疏的一面向着南面,较密的向着北面。

朝着北极星的方向是北面。

四、认识万以内的数
1.10 个一是 1 个十。

(1 个十里面有10 个一)
10 个十是 1 个百。

(1 个百里面有10 个十)
10 个一百是 1 个千。

(1 个千里面有10 个一百)
10 个一千是 1 个万。

(1 个万里面有10 个一千)
2.从右边起,数位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3.读数时,要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中间有一个0 或两个0 都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 都不读。

4.写数时,要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写,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就在个位上写几。

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5.比较数的大小:两个数的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比位数少的数要大。

位数相同时,要比较千位上的数,千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千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百位上的数;如果百位上的数也相同,就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也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

6.用算盘记数时,要拨珠靠梁,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

7.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五、分米和毫米
1.长度单位: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
2.1 厘米=10 毫米
1 分米=10 厘米=100 毫米
1 米=10 分米=100 厘米=1000 毫米
3. 数学书的厚度不到 1 厘米,大约 6 毫米。

一枚 5 角硬币的厚度大约是 1 毫米。

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 1 毫米。

10 张纸的厚度大约是 1 毫米。

六、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1.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先拆数(拆成几十和几),再口算(先加(减)几十再加(减)几)
2.列竖式计算加减法: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不够减,就从前一位上退 1 作10。

3. 隔位退位减:不够减,向前借;遇到“0”,再向前;借到了,往回走,“0”上有点看作“9”。

4. 加法验算,把两个加数调换位置再算一次;减法验算,用差+减数,看看是否等于被减数。

七、角的初步认识
1.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2.角的两边张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边收拢得越小,角就越小。

3. 比角时,把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对齐,看另一条边,哪个在外哪个角就大。

4.锐角(比直角小)直角钝角(比直角大)
5.几边形就有几个角。

6. 一般的平行四边形有 2 个锐角和 2 个钝角,没有直角。

7.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 4 个角都是直角。

8.任何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有 1 个直角或 1 个钝角。

最多有 3 个
锐角。

最少有 2 个锐角。

八、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1.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是不同的。

2.可以用“√”、“○”、“□”、“正”等符号来记录数据,一个“正”
字代表 5 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