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汉主语的差异对比
英汉主语差异研究---“物称”与“人称”

英汉主语差异研究---“物称”与“人称”摘要:英语句子较常用物称表达法,表达客观事物如何作用于人的感知,让事件以客观的口吻进行呈现,相较之,汉语句子常用人称表达法,常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
本文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主语选择倾向,并指出在英汉互译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以确保译文既符合译入语读者阅读习惯,又保持原文的表现力。
关键词:物称,人称,有灵主语,无灵主语,翻译策略一、汉英主语特点对比及原因分析句子的主语可以分为“物称主语”(impersonal subject)和“人称主语”( personal subject)两种类型。
所谓“物称主语”,即句子的主语是“物”;所谓“人称主语”,即句子的主语是“人”。
以“物”为主语的句子称为“物称主语句”;以“人”为主语的句子称为“人称主语句”。
英语主语倾向于物称化表达,常选择不能施行动作或无生命事物的词语做主语,而汉语主语则更习惯于人称化的表达,能施行动作或有生命的物体是主语之首选。
从有无生命角度划分,句子主语可分为有灵主语和无灵主语。
有灵主语是有生命特征的事物名称充当主语,如:student, teacher, doctor等。
无灵主语是无生命的事物或表示概念的抽象名词所充当的名词,如:sight, success,darkness等。
英语的物称倾向反映了西方人的客体意识。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开创的形式逻辑和盛行于16至18世纪欧洲的理性主义对英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人善于用逻辑和理性思维进行思考,同时,他们推崇自然,认为自然是人类认知的主要对象,必须充分认识自然、了解自然、自然和人类同等重要。
与之相比,汉语的人称倾向反映了汉语较注重主体思维,往往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描述人及行为或状态。
中国人相信“天人合一(oneness between manand nature)”,强调“事在人为”、“以人为本”。
中国文化传统意义上的这种人本文化的长期积淀,形成了汉民族主体型的思维方式,即以人文为中心来观察、分析、推理和研究事物的思维。
英汉主语差异现象

在地域文化传统以及长期的历史积淀等因素的影响下, 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并形成了各民族特有的思维定势;而这种特有的思维定势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各自的语言。
本文拟从中西方语言差异的一方面,浅谈英汉主语差异现象。
主语是句子的灵魂所在,在句子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统领功能和主导作用;然而英汉语言中对句子主语的使用习惯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英美人更强调客观效果,注重客观事物对人的影响和作用,因此会常常用一些表示事物、动作或效果之类的没有生命的词作主语,故被称之为“无灵主语” (unanimate);而汉语则恰恰相反,汉语表达中习惯用人或者是有生命的东西作主语,故被称之为“有灵主语”(animate)。
我们在运用的时候,如果能紧贴英语语言习惯,多采用没有生命的无灵主语,就能做到无“生”胜有“生”,表现出更为纯正的英语。
下面我们就通过《新概念英语》重点讨论并认识英语中林林总总的“无灵主语”。
一.There be句型中暗含的句子主语《新概念第三册》第32课中有这样一句话“The sea bed was scoured with powerful nets and there was tremendous excitement on board when a chest was raised from the bottom”译为“他们用结实的网把海床搜索了一遍。
当一只箱子从海底被打捞上来时,甲板上人们激动不已”。
这句话的后半句中,“There be”句型中暗含了中文译文的主语“甲板上人们”,是“甲板上人们”激动不已。
试想一下,如果直译为“The sea bed was scoured with powerful nets and the crew on board felt much excited when a chest was raised from the bottom.”是不是在句子的美感上就大打折扣了呢?《新概念第三册》第34课中出现过相似一句话“There is always hope that in its labyrinth of musty, dark, disordered rooms a real rarity will be found amongst the piles of assorted junk that little the floors.”译为“人们还常常有希望在发霉、阴暗、杂乱无章、迷宫般的店堂里,从杂乱地摆放在地面上的、一堆堆各式各样的破烂货里找到一件稀世珍品”。
语言文化论文:汉英主语的对比

汉英主语的对比在翻译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自己能够正确理解英语句子中的每个单词或词组,但不知为什么译出的汉语怎么读都觉得不通顺、不地道。
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词汇层面上,而且还显着地体现在句子结构上。
英语句子结构严谨,主语突出,属屈折性语言;汉语逻辑性强,主题突出,属分析性语言。
因此,要提高翻译水平,必须对两种语言的差异有所认识,翻译时才能有意识地避免欧化的汉语或汉化的英语。
进行英汉主语对比分析是关键,希望它能给我们学习英汉两种语言及互译带来少许裨益。
汉英主语对比主语在英语句子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分。
其功能很强,英语需要把主谓关系纳入一定的关系中去处理,谓语必须与主语一致,主谓语结构是英语句子的主轴与核心。
一般情况下,英语中的主语是不可缺少的。
因此,英语的句法特征是形合的。
而汉语中的主语功能相对就较弱,没有主语也可以成句。
另外汉语中的主谓搭配关系也十分灵活,通过语境来融合其间的语义关系,形成一种意义上的联系,主语和谓语也不需要在数、时态和语态上保持一致。
汉语句法特征是意合的。
主题Vs主语主语显着的语言是指该语言的核心句型是主语+谓语构成的框架,而主题显着是指由主题+述题构成的句式。
主题即句子的起首部分,相当于“话题”,述题是针对“话题”发表的信息或评论,通常是“新的信息”。
汉语句子的主题可能是名词结构,与主语一致,但在很多情况下还可能是其他成分。
(1)昨天的事多亏你帮忙。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yesterday.本句的主题“昨天的事”虽然是个名词词组,但它显然游离于“主谓”结构之外,不能将其译成英语的主语。
有灵Vs 无灵英语与汉语句子的另一个重要差异是,英语常用无灵主语,即用无生命的物体或抽象概念的名词或各种形式的非谓语动词充当主语。
而汉语则常用有灵主语,即用有生命的人或动物作主语。
英语较注重“什么事发生在什么人身上”,而汉语则较注重“什么人怎么样了”。
英汉对比研究-英汉主语的差异

The End
非名词性的SDP 动作主语 修饰语主语 数词主语 方式主语 复合主语 带“的”字词组主语 零位主语
• 述宾词组:由述语和宾语两部分构成,述语在前面,由动 词充当,宾语在后面,是述语支配、关涉的对象。例如: 学习外语 喜欢打球 来自北方 值得高兴 看了一次
• 述补词组:由述语和补语两部分构成,补语在后面,对述 语加以补充和说明。主语述补词组的述语可以是动词,也 可以是形容词,助词“得”是这类词组的标志。例如:摆 放整齐 檫洗干净 高兴得很 奇妙极了
• SV 主谓
SVCA 主谓补语状语
• SVO 主谓宾
SVA 主谓状语
• SVC 主谓(系)补
• SVOO主谓间宾直宾
• SVOC主谓宾宾补
• SVOA主谓宾状语
汉英主语的特征比较
1、名词性:卷福很有魅力。Benedict Cumberbatch is attractive.
2、动词性:爱上他只是第一步。The first step is to love him.
• 真是太有趣了。It’s so interesting. • 又盖了一栋房子。A house was built. • 有你的份。You’ve got your share.
一、在汉语句法结构中,主语并不具有可与英语主语
相比的那种“不可或缺性”。
房子我们已经盖好了。
(S1) 受事 (S2 )
施事 大主语 次主语 主句主语 分句主语
I want a dog. Cute dog should be loved. It’s great to have a dog. The dog is cute.
汉英主语的类型比较
汉语八种SDP • 施事主语 • 受事主语 • 受事主语+施事主语 • 施事主语+受事主语 • 时间主语 • 地点主语 • 与事主语 • 与事主语+施事主语
汉英语言对比主语

汉英语言对比主语
汉语和英语分属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二者在主语层面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主语在句中表现出来的众多样态差异。
汉语的主语可以是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等多种形式,通常位于句首。
英语的主语可以是名词、代词、数词、名词性短语、动名词、不定式等多种形式,通常位于句首或句中。
汉语中的主语比较突出,通常是句子的重点信息。
而英语中的主语相对灵活,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进行调整,有时会使用“it”等形式主语来代替真正的主语。
汉语中有一种特殊的主语形式——无主句,即没有主语的句子。
英语中则没有这种形式,通常需要使用主语来构成句子。
总的来说,汉语和英语在主语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但更多的是差异。
这些差异是两种不同的思维与语言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进行汉英翻译时,需要注意主语的选择和表达,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地道性。
英汉主语差异对比与翻译技巧(4篇)

英汉主语差异对比与翻译技巧(4篇)英汉主语差异对比与翻译技巧篇一英汉主语差异对比与翻译技巧篇二英汉主语差异对比与翻译技巧篇三英汉主语差异对比与翻译技巧篇四英汉标点符号的差异英语和汉语的标点符号有相同之处,但也有许多不同点,我们在写作时一定要注意。
不同如下:1.句号(period)。
汉语的句号是个小圆圈(。
);英语的句号是个实心点(.)。
如:my mother doesn’t enjoy eating salted meat and smoked fish.我妈妈不喜欢吃咸肉和熏鱼。
2.省略号(ellipsis)。
汉语中省略号为六个实心圆点(……)而英语中省略号为三个实心圆点(…)。
如:he stopped in front of another shop window and thought carefully for a few …what was the name of the hotel he had stayed in the last time he was in cairo? 他在另一家商店橱窗前又停下来,仔细思索了几秒钟。
哦……他上次来开罗住的那家饭店叫什么来着?3.书名号(《》)。
汉语中表示书刊、杂志等名称时用《》,而英语中没有《》,通常用斜体字来表示书刊、杂志的名称。
有时也可用引号、全部大写或在书刊名下画线来表示。
如:do you have from earth to moon?你有从《地球到月球》吗?his father bought him a book with the name “captain cook”.他父亲给他买了一本叫《库克船长》的书。
i am reading a tale of two cities.我在读《双城记》。
我们班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一千零一夜》。
4.顿号(pause mark)。
汉语中用顿号来表示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但英语中没有顿号,而是用逗号(,)起相同的作用。
英汉主语差异对比研究 正文部分

1 引言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就结构上来说,英语结构严密紧凑,主要采用主谓结构,主语不可以省略;汉语结构明快简练,在传达一些比较复杂的信息时,往往借助动词,按照时间或者逻辑顺序逐步递进,层层展开,常常会隐藏或省略主语。
在翻译的过程中,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句子的整体结构,而这首先取决于英汉主语的选择。
切不可逐字一个个简单的翻译,忽略句子整体、英汉语言的语法和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这样会形成中式英语,破坏英语的本来特色,会使英语学习者难以更进一步的提高英语水平。
2 文献综述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Family),而汉语则属于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y),两种语言在词法和句法上都存在许多差异,正因为这些差异造成了外语学习和翻译工作的困难。
[1]其中英汉主语的差异是其重要的方面,史秋兰的《正确选择主语,克服汉化英语的第一步》认为在写作中,容易被我们的母语所限制,受汉语的表达习惯所束缚,在转换语言的时候,切记要注意句子本身的整体性,切不可简单地逐字一一对应式的翻译,这样做忽视了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和表达习惯上的巨大差异,形成中式英语,破坏了英语的地道性。
时间一长,还会影响学习者英语水平的突破。
[2]3 主语的定义在讨论主语问题之前,有必要对主语一词的涵义加以界定。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一书对主语所下定义是:“the subject of the sentence has a close general relation to ‘what is being discussed’; the‘theme’ of the sentence with the normal implication that something new (the predicate) is being said about a ‘subject’ that has already been introduced in an earlier sentence”(Quirk, 1973)。
【浅议汉英主语的差异】英汉主语的差异

【浅议汉英主语的差异】英汉主语的差异一汉语主语(一)汉语中主语的类型汉语是象形文字,没有形态变化,它不具有词形上的虚化手段,语法关系只能通过语序的变化和虚词的运用来表现。
汉语主语词性非常灵活,几乎可用各种词汇和语言单位来担当,例如:名词、代词、数词、动词、“的”字结构、主谓词组、动宾词、空间方位词和时间名词,都可以充当主语;这是由于汉语没有形态变化的缘故。
从语法意义上讲,主语和谓语之间不存在一致关系,主语在一定的语境里可以省略。
虽不乏“主谓两分”的“施事句”,但多数情况下,汉语的主语只是起话题作用,接受评论或说明,并且要求语意完整。
汉语的主语从语义上很丰富。
如:(1)施事主语:我昨天买了一本书。
(2)受事主语:小偷被抓住了。
(3)零位主语:下雨了,刮风了。
(4)主题主语:老虎是一种动物。
(5)时间主语:昨天下雨了。
(6)地点主语:北京是个好地方。
(7)工具主语:一把刀闹革命。
(8)方式主语:这么快就好了。
(9)存现主语:处处一片繁荣景象。
(10)关系主语:这事请保密。
(二)汉语中主语的特点1 主题显著(topic-prominent)主题显著是指由“主题+述题”构成的句式。
主题即句子的起首部分,相当于“话题”,述题是针对“话题”发表的信息或评论,通常是“新的信息”。
根据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中的统计,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话题―述题”句占了近百分之五十的比重。
由此可见,汉语虽然也大量使用“主语―谓语”句,但相比英语而言,有很浓的“话题―述题”特征。
汉语的主题结构有如下几种类型:(1)动作承受者做话题①那件事我已经做好了。
I’ve handled the matter.②这个人我见过。
I’ve seen the person somewhere.(2)双话题①我头疼。
I have a headache.②这位教授道德高,学问好。
This professor has high morality and broad knowledge.(3)动词或动词短语做话题①加入世贸组织利大于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英汉主语的差异对比
作者:杨佳慧安国栋
来源:《财讯》2016年第09期
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主要表现在语音,语法,词汇,修辞,语用和语篇等六个方面,本文主要探讨英汉语法中主语的差异对比,从主语的类型,主语的构成这两个角度阐释英汉这两种不同语言体系间的差异。
主语类型主语构成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s mainly reflected in phonetics, grammar,vocabulary, rhetoric, 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This thesis mainly discusses the comparative differences of subject between English grammar and Chinese grammar, illustrating the differences of two languages from two perspectives such as the types of subject, the constitution of subject.
the types of subject; the constitution of subject
引言
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它包括词的构造、变化规则和组词成句的规则。
首先,要对英汉主语的定义有所了解。
根据《朗文当代英语词典》,英语中的主语是位于动词前的名词,名词短语或代词,它代表执行动作的人或物;而在《现代汉语》中,将汉语的主语定义为陈述一件事情的对象,了解清楚英汉主语在各方面的差异对今后的翻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下面,我将从主语的类型,主语的构成两个方面着手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
英汉主语的类型
(1)汉语主语的类型
根据主语与谓语间的关系,汉语的主语可以分为施事主语,受事主语两个部分。
首先来讲施事主语,施事主语是句子中做出某个动作行为的主语,它有两种形式,即“意志施事”和“非意志施事”。
意志施事是指一个人的动作受到主观意志的控制,谓语动词想要表达的动作与动作行为的执行者密切相关。
例如,我想家了;弟弟笑了等。
在这些例子中,“想”和“笑”都是在人的主观意志下发生的。
非意志施事是动作行为不受主观意志的控制,动作执行者的主观意志不能控制谓语想要表达的动作。
例如,钱包丢了。
在这个例子中,主语是物称名词“钱包”,动词“丢”与动作执行者的主观意志没有关系。
第二,受事主语是在一个句子中承受某个动作行为的主语。
在汉语句子结构中,动作承受者位于句首,动作行者位于动作承受者之后。
例如,什么事情他都不相干。
在这句话中,“什么事情”是动词“干”的承受者,它位于句首,“他”是实施动作行为的主语,紧随其后。
(2)英语主语的类型
根据性质,英语的主语可以分为执行主语和逻辑主语两类。
执行主语是动作行为的执行者,是具有生命的名词或代词。
例如,he went to bed immediately when he finished his homework.在这一例子中,主语“he”是动作“went to bed”“finished his homework”的发出者,并且这一人称代词是有灵主语,具有生命。
而逻辑主语是非谓语动词动作的直接执行者,只是在逻辑上存在主谓关系,包括动作的承受关系等等。
英汉主语的构成
(1)汉语主语的构成
在汉语中,充当主语的成分比较简单,主要由名词,代词,数量词,名词性短语,谓语性短语和主谓短语充当。
例如:春天来了,“春天”这一名词充当主语。
人多了很危险,“人多了”这一主谓短语充当主语。
(2)英语主语的构成
在英语中,除了词语,短语作主语外,句子也可以充当主语。
主要分为名词性主语,代词性主语,句子主语。
首先,名词性主语是具有名词性功能的主语,它可以是名词,the+形容词和动名词等。
名词是表示一个人,一个物和一件事的名词,例如,translation is often considered as a hard work.“translation”是表示一个动作行为的名词,可以作为一个句子的主语。
而动名词
是一个表示经常性执行动作行为的名词,它同样具有名词的属性。
例如,the young are mostly ambitious.“the young”表示的是年轻人,属于一类人,具有名词的功能,可以作为一个句子的主语。
第二,代词性主语是英语中的人称代词,物称代词,指示代词,不定代词,都可以作为一个句子的主语。
例如:1.We are fully aware of the gravity of the situation.在这句话中,
“We”是第一人称的复数形式,是表示人的名称的代词,充当主语。
2.That is the way how he treats people.指示代词“that”在这里表示说话双方都熟悉或知晓的事物,具有某种特定的含义。
3.Nobody knows h is name.“Nobody”是名词性的不定代词,作为主语,强调集体中的每个个体,谓语动词用单数。
最后,句子主语,即主语从句是在一个句子中充当主语的从句,它的引导词通常是that,who, what, whether, whatever等,它们位于句首且不能省略。
例如,whatever you did is right.“whatever you did”这一主语从句作为主语,谓语用单数,且whatever不可省略。
结论
总之,由于中西方在文化习惯和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它们在语法的主语方面也有一定的不同,其主要反映在主语的类型,主语的构成等两个方面。
汉语的构成成分较简单,主语不影响谓语数的变化,偏意合;而英语的构成成分较复杂,谓语数的变化受主语形式的影响,偏形合。
因此,了解这两种语言的特征,对比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对今后的翻译实践都大有益处。
[1]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1985.
[2] 黄昆海.英汉主语使用差异述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9):26-28.
[3] 刘宓庆.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