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主语差异现象对比及其翻译策略

合集下载

英汉对比研究-英汉主语的差异

英汉对比研究-英汉主语的差异
意念!
The End
非名词性的SDP 动作主语 修饰语主语 数词主语 方式主语 复合主语 带“的”字词组主语 零位主语
• 述宾词组:由述语和宾语两部分构成,述语在前面,由动 词充当,宾语在后面,是述语支配、关涉的对象。例如: 学习外语 喜欢打球 来自北方 值得高兴 看了一次
• 述补词组:由述语和补语两部分构成,补语在后面,对述 语加以补充和说明。主语述补词组的述语可以是动词,也 可以是形容词,助词“得”是这类词组的标志。例如:摆 放整齐 檫洗干净 高兴得很 奇妙极了
• SV 主谓
SVCA 主谓补语状语
• SVO 主谓宾
SVA 主谓状语
• SVC 主谓(系)补
• SVOO主谓间宾直宾
• SVOC主谓宾宾补
• SVOA主谓宾状语
汉英主语的特征比较
1、名词性:卷福很有魅力。Benedict Cumberbatch is attractive.
2、动词性:爱上他只是第一步。The first step is to love him.
• 真是太有趣了。It’s so interesting. • 又盖了一栋房子。A house was built. • 有你的份。You’ve got your share.
一、在汉语句法结构中,主语并不具有可与英语主语
相比的那种“不可或缺性”。
房子我们已经盖好了。
(S1) 受事 (S2 )
施事 大主语 次主语 主句主语 分句主语
I want a dog. Cute dog should be loved. It’s great to have a dog. The dog is cute.
汉英主语的类型比较
汉语八种SDP • 施事主语 • 受事主语 • 受事主语+施事主语 • 施事主语+受事主语 • 时间主语 • 地点主语 • 与事主语 • 与事主语+施事主语

英汉主语差异现象对比及其翻译策略

英汉主语差异现象对比及其翻译策略

英汉主语差异现象对比及其翻译策略主语作为句子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其在英汉句子结构与意义中担当不等程度的角色,英汉主语之间有什么差异,而我们又能总结归纳出哪些翻译方法呢?Part 1 英汉主语的差异(一)主语显著与话题显著英语是主语显著性的语言,汉语是话题显著性的语言。

要弄清楚两种语言之间的这种差别,首先必须明白主语和话题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英语是偏重形合的语言,句子以主谓结构为纲, 勾连,节外生枝,叠床架屋,句子复杂而不流散。

在这种句子结构中,主语不可或缺,主语对全句具有“全面密切的关系”,且要求谓语在人称和数上与之保持一致关系。

这种一致关系决定了主语不管起不起语义作用,总得有一个,哪怕是it, there等做“假位”主语。

所以说英语的主语偏重于“形”,是主语突出的语言,主题往往就是句子的主语。

汉语是偏重意合的语言,主语和谓语呈一种松散的结构关系,主语不决定谓语的形态,因此可以以话题的形式出现。

所谓话题,指一句话里作为新情况的述说对象的事物或事件,其特点是占据一句话的开头部位,但并不等同语法系统中的主语。

如昨天晚上他进过这间屋子,这里的“昨天晚上”是主题,但不是主语,而是状语。

综上所述,主语与话题的差别可以概括如下:形合的英语是主语显著的语言(subject- prominent),主题往往就是句子的主语;而意合的汉语是主题显著的语言(topic-prominent),其主题往往并非就是句子的主语例如:英语必须有主语a语法上的一致:She is a student.They are students.My family are all fond of playing table tennis.Neither you, nor I, nor anyone else knows the answer.The girl has seen her mother.Sent to zoos in Tokyo and other cities, the pandas are reported to have settled down very well. b逻辑上的一致你的教学科研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不能因此而骄傲自满.原译:Your teaching and research have made progress,but you should not get conceited and arrogant.改译:You have made good progress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but you should not get conceited and arrogant.(二)物称主语与人称主语英、汉语主语的另一差别是英语的物称倾向和汉语的人称倾向。

英汉主语的差异比较及其翻译技巧

英汉主语的差异比较及其翻译技巧

S B: Ye s .Co u l d y o u p l e a s e t e l l me t he nu mb e r o f Z? 这样 . 原 本枯 燥 的单 词记 忆 就在 有趣 的 游戏 中得 以实现 4 3 讲 故 事 讲 故 事 是 一种 原 始 的 授课 方 法 . 是“ 一 种 民闻 艺 S A:I t ’ S 3 6 51 8 9 . 术. 不能 随意操 纵 或 大量 生 产 . 其 魅 力是独 特 的 ” 在教 学 中适 当 S B:3 6 51 8 9 .Th a nk yo u. 使 用“ 讲 故事 ” . 对 激发 学 生的 求知 欲 望和 学 习兴趣 有 着 不 可低 估 S A:YO U’ r e we l c o m e. 的作 用 。“ 讲 故 事者使 用的 建筑材 料是 词 汇 。 嗓音 和 语 言形 式 : 工 通 过 模拟 拨 打 电话 .学 生将 自 己想要 表 达 的 内容 放进 对话 具是 声 音 、 表情 和 手 势 ; 产 品是 人 类词 汇和 想 象 力基 础 上 共 通 经 中进 行操 练 。 使 原本 抽 象的 东西生 动化 . 具 体化 . 具 有 实践 意 义 历 的创造 物 ” 讲 故 事可 以使教 师摆 脱通 常在课 堂上使 用的 那种 当然 . 在教 学 中 . 并 不是 单 纯 的使 用 其 中的 某一 种 方 法或 技 “ 教 师腔 ” , 讲 故 事 的 教 师 不仅使 用 浅显 易懂 的词 汇 . 而且使 用 声 巧 将 这些 方 法 、 技 巧 有机 地组 合起 来使 用 . 能 使课 堂教 学更加 活 音、 表情和手势, 使 学生 在 听故 事 的 过程 中获 得 一 种 强烈 而 又真 跃 . 从 而使 学 生 由对 教 师的 讲话 感 兴趣 转 变为 对教 学 的 内容 感兴 实 的语 言 交 流 的 体 验 趣. 最终 达到 学习 的 目的 5 1 非 语 言 的使 用 非 语 言 主 要 指 体 态 语 、 人 际距 离和辅 助语 需要 注 意 的是 .兴趣 教 学法 的 目的是 引 导 学 生积 极 主动 地 言 非语 言 不仅 有利 于 沟通 各种 直观 的 “ 刺激 ” . 有 助 于 同化 和顺 进行 学 习。 因而 . 在 培 养 学生 的兴趣 时 。 要 紧 紧围绕 教 学计 划和 大 必 须避 免 兴趣 主义 , 也 不能 迁 就个人 兴 趣 . 要 从 实际 效果 应, 还 影 响 着 学 生的 兴趣 、 动机 和 情 绪 、 意志等, 从 而调 节其 智 力 纲进 行 , 建枸 的动 力 系统 教 师 与 学生之 间 关 系的 亲密程 度 . 讲话 声音 的 出发 . 避 免 走 形 式 轻 重、 声调 的 高低 . 或者 对 学 生所 提 出或 回答 的 问题 时 的赞 许 的 参 考 文献 : 微 笑、 叹 息 以至讥 刺 、 嘲讽 . 甚 至在 肩 头轻轻 的 一拍 等等 都 能 对 学 f 1 1 吴松 年 l 有 效教 学 艺术 . 北京 : 教 育科 学 出版社 , 2 0 0 8 . 生的行 动 造成 很 大 的影 响。 因而 . 正 确有 效地 使 用非 语 言 . 对 培养 『 2 1 陈桂 生. 教 育原 理. 上海 : 华 东师 范 大学 出版社 , 2 0 0 0 .

英汉主语差异对比与翻译技巧(4篇)

英汉主语差异对比与翻译技巧(4篇)

英汉主语差异对比与翻译技巧(4篇)英汉主语差异对比与翻译技巧篇一英汉主语差异对比与翻译技巧篇二英汉主语差异对比与翻译技巧篇三英汉主语差异对比与翻译技巧篇四英汉标点符号的差异英语和汉语的标点符号有相同之处,但也有许多不同点,我们在写作时一定要注意。

不同如下:1.句号(period)。

汉语的句号是个小圆圈(。

);英语的句号是个实心点(.)。

如:my mother doesn’t enjoy eating salted meat and smoked fish.我妈妈不喜欢吃咸肉和熏鱼。

2.省略号(ellipsis)。

汉语中省略号为六个实心圆点(……)而英语中省略号为三个实心圆点(…)。

如:he stopped in front of another shop window and thought carefully for a few …what was the name of the hotel he had stayed in the last time he was in cairo? 他在另一家商店橱窗前又停下来,仔细思索了几秒钟。

哦……他上次来开罗住的那家饭店叫什么来着?3.书名号(《》)。

汉语中表示书刊、杂志等名称时用《》,而英语中没有《》,通常用斜体字来表示书刊、杂志的名称。

有时也可用引号、全部大写或在书刊名下画线来表示。

如:do you have from earth to moon?你有从《地球到月球》吗?his father bought him a book with the name “captain cook”.他父亲给他买了一本叫《库克船长》的书。

i am reading a tale of two cities.我在读《双城记》。

我们班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一千零一夜》。

4.顿号(pause mark)。

汉语中用顿号来表示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但英语中没有顿号,而是用逗号(,)起相同的作用。

论英汉语言差异对英语笔译的影响及翻译策略

论英汉语言差异对英语笔译的影响及翻译策略

论英汉语言差异对英语笔译的影响及翻译策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交流的扩大,英语笔译的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英汉语言差异对英语笔译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本文将从语音、语法、词汇和文化角度探讨英汉语言差异对英语笔译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一、语音差异英汉语音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对英语笔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例如,“r”音在汉语中并不存在,当汉语口音较重的译者翻译英语时,容易将“r”音省略或发错。

此外,英语中的元音多而且变化多端,而汉语只有五个元音,且不具备元音变化的复杂性,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中根据语言差异进行音译或意译。

翻译策略:1.注意区分英汉语音差异,保证语音表达准确。

2.根据语言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音译或意译。

英语和汉语的语法存在很大的不同,译者需要根据句子结构、语序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翻译。

英语语法灵活多变,汉语语法较为固定,表达方式单一。

因此,有些英语句子在汉语中翻译时需要进行结构调整,以使其符合汉语的语法规则。

1.注意区分英汉语法差异,掌握英语和汉语的语言风格和语法特点。

2.根据语言差异进行必要的结构调整和语言转换。

三、词汇差异英汉语言的词汇差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词汇量的差异,英语单词极其丰富且具有多义性,而汉语单词种类相对较少;二是词汇使用的差异,英语具有更为广泛的使用场合和搭配方式,而汉语则有着更为严格的表达方式。

1.了解英汉语言的词汇差异并保证准确理解文章意思。

2.在翻译中根据上下文和文章意图找到与之相应的翻译词。

四、文化差异英汉语言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汇、习惯用语、语言表达形式等方面。

由于英语是国际性语言,因此它的表达方式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进行英语笔译时,译者需要了解英语使用国的文化背景和语境,避免在翻译中产生不同的文化水平和表达方式。

1.了解英语使用国的文化背景和语境,避免产生文化误解。

2.在翻译中选择与文化背景和语境相符的表达方式。

总之,作为翻译者,我们需要尽可能地了解英汉语言的差异,以便在英语笔译中找到最合适的翻译策略。

汉英翻译中的句法差异及其应对策略

汉英翻译中的句法差异及其应对策略

汉英翻译中的句法差异及其应对策略汉英翻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因为它涉及到国际交流与文化交流的许多方面。

然而,由于汉语和英语在语法和表达方式上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在进行翻译时需要进行一些应对措施。

一、汉英句子结构差异1. 主谓宾结构汉语句子主要采用主谓宾结构,即主语、谓语和宾语的组合方式,而英语句子则多采取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形式。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将汉语中的宾语转化为英语中的宾语,同时考虑翻译后句子是否符合英文语法要求。

2. 名词性从句位置汉语中名词性从句通常在主句之前,而英语中名词性从句通常在主句之后。

在翻译时需要对这种差异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翻译出符合英语语法要求的句子。

3. 介词短语的使用在汉语中,介词短语通常用于表达关系,而在英语中,介词短语通常用于表达位置或方向。

在翻译时需要注意这种差异,以确保翻译出来的句子符合英文语法要求。

二、汉英翻译中的应对策略1. 确定翻译范围在进行翻译之前,需要明确文本的翻译范围,包括语言、句式、语法和表达等方面。

这对于翻译的准确度和规范性都非常重要。

2. 逐句分析在进行翻译时,应逐句分析原文,掌握句子结构、语法规则和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的特点,以便更准确地进行翻译。

3. 根据语言和文化背景理解原文在进行翻译时,需要考虑到原文所属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以便更好的理解原文意思。

这样有助于更精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4. 适当运用翻译技巧在进行翻译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适当运用翻译技巧,包括同义转换、颠倒句式、英语习惯用法等等,以便更好的翻译出原文的意思。

5. 检查翻译准确性和流利性在进行翻译后,需要对翻译的准确性和流利性进行检查,以确保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

这可以通过仔细查看翻译后的句子是否符合英文语法要求,或者请别人帮忙审查等方式实现。

总之,汉英翻译中的句法差异需要考虑到汉英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以便更好地进行适当的语言转换和表达,提高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

【浅议汉英主语的差异】英汉主语的差异

【浅议汉英主语的差异】英汉主语的差异

【浅议汉英主语的差异】英汉主语的差异一汉语主语(一)汉语中主语的类型汉语是象形文字,没有形态变化,它不具有词形上的虚化手段,语法关系只能通过语序的变化和虚词的运用来表现。

汉语主语词性非常灵活,几乎可用各种词汇和语言单位来担当,例如:名词、代词、数词、动词、“的”字结构、主谓词组、动宾词、空间方位词和时间名词,都可以充当主语;这是由于汉语没有形态变化的缘故。

从语法意义上讲,主语和谓语之间不存在一致关系,主语在一定的语境里可以省略。

虽不乏“主谓两分”的“施事句”,但多数情况下,汉语的主语只是起话题作用,接受评论或说明,并且要求语意完整。

汉语的主语从语义上很丰富。

如:(1)施事主语:我昨天买了一本书。

(2)受事主语:小偷被抓住了。

(3)零位主语:下雨了,刮风了。

(4)主题主语:老虎是一种动物。

(5)时间主语:昨天下雨了。

(6)地点主语:北京是个好地方。

(7)工具主语:一把刀闹革命。

(8)方式主语:这么快就好了。

(9)存现主语:处处一片繁荣景象。

(10)关系主语:这事请保密。

(二)汉语中主语的特点1 主题显著(topic-prominent)主题显著是指由“主题+述题”构成的句式。

主题即句子的起首部分,相当于“话题”,述题是针对“话题”发表的信息或评论,通常是“新的信息”。

根据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中的统计,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话题―述题”句占了近百分之五十的比重。

由此可见,汉语虽然也大量使用“主语―谓语”句,但相比英语而言,有很浓的“话题―述题”特征。

汉语的主题结构有如下几种类型:(1)动作承受者做话题①那件事我已经做好了。

I’ve handled the matter.②这个人我见过。

I’ve seen the person somewhere.(2)双话题①我头疼。

I have a headache.②这位教授道德高,学问好。

This professor has high morality and broad knowledge.(3)动词或动词短语做话题①加入世贸组织利大于弊。

汉英句式差异及翻译对策.

汉英句式差异及翻译对策.
汉英句式差异及翻译对策
Group2
参考资料:
刘宓庆. 现代翻译理论[M] . 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 汉英比较翻译教程练习 魏志成
PPT制作时间: 6 小时
错误举例
1.误译 但是我,一个爬格子的,不知道它们也能行。
But as a writer, I don‘t know that they can do it as well.(bingjie) 原意应为作为一个作家,我不知道网络上海量的信息也能当好作家。
1.王朔、冯小刚,还有大批的影星们,学历都不如我,搞出的东 西我也看不入眼。但他们可都发大财了。
Wang Shuo, Feng Xiaogang and a lot of movie stars—none of them has higher education than me and I hold what they produce in contempt, but they have got great wealth. (yanfang)
2.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在汉英互译过程中 注意转换,添加主语。
3. 将汉语“偏前后正”的语序调整为“主前从后”,或 “先果后因”的语序。
1.3.翻译手段: 形合手段:句子结构以主语和谓语为核心,通过大量反映形式关系
的介词、关联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形式主语it,把各种短语和从 句等句子要素由主列次、递相迭加成为一个完整句式。
意合手段:句子结构以动词为中心,以时间顺序为语序链,形成“流 水型”的句式结构,汉语里多流水句,一个子句接一个子句,句子在数量 上往往多于英汉句子。
因此翻译时,汉语的几个短句往往可译成一个由英语 关联词及短语联接在一起的一个英语长句。
例1. 据说,网上黄毒泛滥,还有些反动的东西在传播,这些说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主语差异现象对比及其翻译策略
主语作为句子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其在英汉句子结构与意义中担当不等程度的角色,英汉主语之间有什么差异,而我们又能总结归纳出哪些翻译方法呢?
Part 1 英汉主语的差异
(一)主语显著与话题显著
英语是主语显著性的语言,汉语是话题显著性的语言。

要弄清楚两种语言之间的这种差别,首先必须明白主语和话题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英语是偏重形合的语言,句子以主谓结构为纲, 勾连,节外生枝,叠床架屋,句子复杂而不流散。

在这种句子结构中,主语不可或缺,主语对全句具有“全面密切的关系”,且要求谓语在人称和数上与之保持一致关系。

这种一致关系决定了主语不管起不起语义作用,总得有一个,哪怕是it, there等做“假位”主语。

所以说英语的主语偏重于“形”,是主语突出的语言,主题往往就是句子的主语。

汉语是偏重意合的语言,主语和谓语呈一种松散的结构关系,主语不决定谓语的形态,因此可以以话题的形式出现。

所谓话题,指一句话里作为新情况的述说对象的事物或事件,其特点是占据一句话的开头部位,但并不等同语法系统中的主语。

如昨天晚上他进过这间屋子,这里的“昨天晚上”是主题,但不是主语,而是状语。

综上所述,主语与话题的差别可以概括如下:形合的英语是主语显著的语言(subject- prominent),主题往往就是句子的主语;而意合的汉语是主题显著的语言(topic-prominent),其主题往往并非就是句子的主语
例如:英语必须有主语
a语法上的一致:
She is a student.
They are students.
My family are all fond of playing table tennis.
Neither you, nor I, nor anyone else knows the answer.
The girl has seen her mother.
Sent to zoos in Tokyo and other cities, the pandas are reported to have settled down very well. b逻辑上的一致
你的教学科研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不能因此而骄傲自满.
原译:Your teaching and research have made progress,but you should not get conceited and arrogant.
改译:You have made good progress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but you should not get conceited and arrogant.
(二)物称主语与人称主语
英、汉语主语的另一差别是英语的物称倾向和汉语的人称倾向。

“英语较常用物称表达法,即不用人称来叙述,而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而汉语则“往往以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描述人及其行为或状态,因而常用人称”。

一般而言,西方民族在使用英语语言方面采取的是客体思维方式,强调“物我分立”,注重物对人的思维及行为的影响,因此往往突出“物”的重要,让物以客观事实的形式表达出来,故英语常用非人称(impersonal)做主语,强调物对人的作用,对人的思维和行为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结果,其主语可以是具体事物的名词,表示自然客观现象的时间名词或表示抽象概念,例如
1.The thick carpet killed the sound of my footsteps.
2.Nightfall found him many miles short of his appointedpreaching place.
3.His failure to observe the safety regulations brought an accident to the machine.
以上三例均是用物称作主语,但是翻译成中文时
1.我走在厚厚的地毯上,一点脚步声也没有。

2.当夜幕降临时,他离预定的布道地点还有好几英里路。

3.他没有遵守安全规程,使机器发生意外
(三)形式主语与零位主语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另一表现形式是英语常用非人称代词“it”作形式主语,而汉语则经常省略主语,采用无主句。

英语里的形式主语it用法比较活跃,常用来代替天气、时间、距离等,本身无词义,只是用它来占一下主语位置,而汉语常用无主句,也就是零位主语。

此外英语还常用it作形式主语来代替句中真正的主语,而将实义主语置于句尾。

这样处理一是用它来平衡句子结构,二是强调后移的主语,而汉语里没有这种用法。

例如:1 下雨了。

2 应该说,情况已基本得到控制。

1 It's raining.
2 It should be said that the situation has been basically controlled.
Part 2 翻译策略
(一)把握“主题句”与“主谓句”之间的转换,恰当地选择主语
由于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汉语是突出“话题”的语言,汉译英时常须选择适当的主语,而把原句的“话题”放在适当的位置,不可简单地将它当作英语句子的主语
比如:凡是已经发现了的错误,我们都已经采取了或者正在采取纠正的步骤。

(毛泽东) For all the mistakes having been discovered, steps have beenor are being taken to correct them.(蒋坚松译)
小析:原文的主语是“我们”,译文的主语则是“steps”。

仔细阅读原文就会发现,原文最重要的信息并非是“我们”,而是“步骤”,译者在译文中使之突出,正确地传译出了原文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反映了汉民族重人论,英美等西方人重物质的心理文化特征。

(二)有灵主语与无灵主语在翻译中的转换
汉语把动词分为有灵动词和无灵动词,有灵动词表示人和人类社会组织才有的行为或动作。

如说、写、读、看等。

无灵动词表示无生命事物的一些无意志的运动、作用或变化。

如吸引、排斥等。

中国人的思维往往以“人”为中心,认为只有“人”才能做出有意识的动作或具有意识的行为,所以有灵动词作谓语不能以无生命名词做主语,而在英语中,有灵动词与无灵动词分得不那么清楚,而且英美较强调客观,反映在语言习惯上就是多用无生命的名词做主语,在句式上多用被动语态结构。

在翻译中,为了使译文符合中西方各自的思维方式,必须注意主语的转换。

英语中与有灵动词搭配的无灵主语在翻译中往往需要转换
如:9.Her good work and obedience have pleased her teacher.
她学业优良,性情温顺,深得老师喜欢。

10.Business took him to the town.
他因事进城去了。

11.This medicine will make you feel better.
你吃了这药就会好些。

(三)增补或删减主语
希望有更多的城市与外国城市结为友好城市。

1 It’s hoped that more and more cities will establish friendly relations with foreign cities.
2开演了!The show begins now.
3饭粒子落在地上,必须捡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
If a grain of rice fell to the ground, you should pick it up, and the best thing was to eat it. On no account must you walk under the bamboo pole on which trousers or pants were hanging out to dry.
对句3的翻译,实际上是在翻译一个典型的汉语祈使句,应加上主语。

由以上可知,英汉主语的翻译存在诸多差异,我们万不可忽视,而应根据一定的翻译技巧与翻译策略进行合适的翻译,选择恰当的翻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