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的草菅人命
《西游记》考点精选

B、在《傅雷家书》中,傅雷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书信中
还多处表达对傅聪的妻儿的关心。
C、古希腊《伊索寓言》有不少故事是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的,如《蚂蚁和蝉》借鸣蝉
因游手好闲而落得四处乞讨的下场来讽刺人类的好逸恶劳。
D、凡尔纳《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工程师,他穿着潜水服潜入海底,
二、填空题
1、(2014·福州·1 分)齐天大圣,混世 A ,只为芭蕉扇,相逢各逞强。这一个,金
箍棒起无情义;那一个,双刃青锋有智量。齐斗勇,咬牙·2 分)请补全《西游记》的两个回目。
第二十五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
1、(2014·三明·2 分)下面情节中,孙悟空不是请观音普拉来当救兵的一项是(
)
A、救活人参果树 B、收服黑熊精 C、降服红孩儿 D、收拿老鼠精
2、(2014·台州·3 分)判断内容,选出错误..的一项。( )
A、吴承恩《西游记》中的沙僧,既是唐僧惩罚悟空时的求情者,也是悟空与八戒闹矛盾时
的调节者,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配角。
火云洞红孩儿是牛魔王与铁扇公主的儿子,用苦肉计骗取了唐僧的信任,纵风将唐僧慑走, 并口喷三昧真火烧得悟空、八戒落荒而逃。悟空请来龙王洒下雨水,反被烧伤。八戒去请观 音,被红孩儿假扮观音捉去,最终悟空真观音用莲花宝座,降伏红孩儿,收他做了善财童 子。 14、车迟国斗法(降三怪) 车迟国国王兴道灭佛,宠信三位道士——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封他们为国师。 他们作威作福,欺压僧人,悟空大为不平,设计戏耍国师,在三清殿,以尿水作圣水赏赐给 三大仙。三大仙欲报受辱之仇,与唐僧斗法。先斗祈雨,再斗坐禅,三斗隔板猜物。悟空使 计,三大仙皆输。最后赌砍头剖心下油锅,悟空使出降妖手段,三大仙现出原形死于非命。 15、趣经女儿国 师徒途径女儿国,唐僧、八戒误饮子母河水怀胎。悟空取来落胎泉水,如意真仙因其侄红孩 儿被悟空而降生恨。悟空教沙僧趁自己诱开真仙之机,取走泉水。唐僧八戒饮水解胎。医好 了师父、师弟的奇恙。西梁女儿国王倾慕唐僧,欲招唐僧为夫。唐僧割断情丝,谢绝了女儿 国王的一片好意。隐藏宫中的琵琶妖女,乘机把他摄入琵琶洞,悟空与八戒与妖女酣斗,却 被她暗施毒针刺伤。后经昴日星君相助,才收伏了蝎子精 。 16、真假美猴王 悟空因打死强盗被唐僧赶走,去见观音被留。六耳猕猴乘机假冒悟空打倒唐僧,抢去文牒, 去西天取经,沙僧求助观音。观音与悟空沙僧同去花果山,真假悟空恶战,真假难辩。如来 使他现了原身,被悟空一棒打死,观音送悟空回唐僧处。 17、三调芭蕉扇 前方火焰山挡路,悟空向牛魔王妻铁扇公主罗刹女借芭蕉扇,罗刹女因其 子红孩儿被悟空降伏,一扇将他扇到九万里外的小须弥山灵吉菩萨处。悟空得到定风丹二借 宝扇,被扇不动,变成虫子随茶水进入公主肚中,公主疼痛难忍,只得答应借扇。不料却是 假扇,愈扇火愈大。悟空变做牛魔王形状,三借得宝扇,不料真牛魔王得知被骗,变成八戒 模样,又拿走了扇子。悟空与天将恶战牛魔王,收服牛魔王,铁扇公主终于答应借扇。悟空 扇息山火,师徒翻越火焰山。 18、盘丝洞斗妖 盘丝洞蜘蛛精七女妖把进来化斋的唐僧被蛛丝缠住。悟空见蛛女们去濯垢泉洗澡,变饿鹰, 叼走其衣。八戒下水变成鲇鱼乱钻,然后现出本相,与蛛女们战斗,被蛛女用丝缠住。悟空 打死小妖,救下师父,七女走脱。师徒们前行,来到黄花观。观主正是蛛女们的道兄多目怪。 他用毒茶加害唐僧师徒,被悟空识破。打斗中,多目怪胁下千眼齐放金光,罩住悟空。悟空
中考《西游记》名著阅读竞赛(答案)10试题

中考《西游记》名著阅读竞赛(答案)10试题一、选择题1.阅读下面《西游记》选段,按要求作答。
如来道:“因汝口壮身慵,食肠宽大。
盖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诸佛事,教汝净坛,乃是个有受用的品级,如何不好?”如来的话是对谁说的?如来因为什么事说这番话?请简要回答。
2.运用你课外阅读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西游记》作者是______代(填朝代)的______(填人名)。
书中最能体现孙悟空反抗精神的情节是______(2)《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路遇______受阻,孙悟空便到翠云山向牛魔王之妻____借芭蕉扇,该故事情节曲折,人物个性鲜明。
(3)《_____》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
其中表达了在自己得到渴慕已久的绘图的《山海经》后,对家中保姆_____(人名)深深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3.《西游记》中,孙悟空曾两度拜师。
请填写下表。
第一次拜师第二次拜师师傅①唐僧拜师缘由学一个长生不老,躲阎王之难②得名③孙行者收获④封为斗战胜佛4.《西游记》中红孩儿想吃唐僧肉,________(方法)迷惑唐僧,把唐僧抓到了火云洞。
悟空得知红孩儿是自己五百年前结拜的兄长______之子,想要借此关系向他讨还师父。
结果红孩儿不信悟空所说,从口鼻中喷出_______烧退悟空、八戒,最终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降服了他。
5.《西游记》中,除了孙悟空老是喜欢叫八戒为“呆子”外,唐僧、沙僧有时也这样叫八戒,读一读下面几句话,判断都是谁说的。
(1)A 道:“那呆子虽是心性愚顽,却只是一味懞直,倒也有些膂力,挑得行李。
还看当日菩萨之念,救他随我们去吧。
料他以后再也不敢了。
”——《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2)被 B 揪着耳朵,方叫醒了,道:“好呆子啊!师父叫你化斋,许你在此睡觉的?”——《花果山群妖聚义黑松林三藏逢魔》(3) C 笑道:“正是那样哀痛,再不许住声。
你这呆子哄得我去了,你就不哭,我还听哩!若是这等哭便罢,若略住住声,定打二十个孤拐!”——《一粒金丹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间生》A是___________ B是___________ C是___________6.判断题。
关于孙悟空的的读后感想

对于孙悟空的读后有感本文是对于读后有感的,仅供参照,假如感觉很不错,欢迎评论和分享。
对于孙悟空的读后有感(一)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特别了不起的英豪。
他有无量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拥有不屈的抗争精神。
他有着大英豪的非凡心胸,也有爱听奉承话的弊端。
他机智英勇又幽默好闹。
而他最大的特色就是敢斗。
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誉;与妖魔鬼魅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全部困难敢斗,决不退缩低头。
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醒目的神话英豪。
孙悟空那种正义英勇、不卑不亢的斗争精神,本领高明是妖怪们的克星,横扫全部妖魔鬼魅的大无畏气派,反应了人民的梦想和要求。
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全部困难的必胜信念。
说到猪八戒,他的本领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芒高大,但这个形象相同刻画得特别好。
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朴实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
但他又浑身弊端,如好吃,好占小廉价,好女色,怕困难,经常要打退堂鼓,内心老想着高老庄的老婆;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口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不时时地挑唆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租金,塞在耳朵里。
他的弊端实在多,这正是小私有者的陋习。
作者对猪八戒弊端的责备是很严苛的,但又是好心的。
他其实不是一个被否认的人物,所以人们其实不憎恶猪八戒,相反却感觉十分真切可爱。
师傅唐僧,虽然没有孙悟空的本领、猪八戒的活络、沙僧的勤劳、白龙马的脚力,但他品德正直,会念真经,不怕“千刀万剐”,有坚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龙马虽然没有什么大本领,但都勤勤奋恳,不辞辛苦,甘愿当好后勤,不好出风头。
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色,性格各不相同,恰巧形成了鲜亮的对照,这使我不得不钦佩作者写作技艺的高明,或许作者擅长刻画人物形象即是他的精妙之处。
此中我最喜爱的即是孙悟空,由于他神通广大、技艺高明,一路保护唐僧成功地获得了真经,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豪。
《朝花夕拾》《西游记》读后感

在这个寒假中我选读了《朝花夕拾》,这篇文章使我感触颇深。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的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是《旧事重提》,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
作者曾说过,这书中的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
在《朝花夕拾》中,让我感触最深的的便是其中的一篇--《父亲的病》。
鲁迅先生在这其中大量使用了人物之间的对话以及心理活动以及讽刺的手法。
也许医治鲁迅父亲的病在当今并不是一件难事,但在那个时候,却让鲁迅东奔西走,四处求医,但是最终鲁父还是难逃一死。
表面上看,是当时医生水平的低下,但实际上市当时医学的落后,导致鲁父病程拖延,最终撒手人寰,只留下鲁迅“父亲!!!”“父亲!!!”······一声声悲哀的呼唤。
读到这儿,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其实,如果鲁迅能够早些找到正规的医生去医治自己的父亲,即使是治不好,那也可以减轻些病痛。
可是鲁迅却请了两位诊金高昂,自称是“神医”的人来诊断。
花了高额的治疗费,开了不少方,甚至提出许多令人无法想象的药引,如:一对原配的蚂蚱、经霜3年的甘蔗但还是一点起效都没有,反而越病越重,最终导致鲁父的逝去。
从这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封建以及当时的人跟风十分严重。
父亲被江湖庸医耽误,离世了,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
这个回忆揭示了当时的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体现了鲁迅对当时封建社会的憎恨,所以鲁迅要骂,骂那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
读完整本书,提醒了我们应刻苦学习,提升素养,不断进取,向高处发展,使我们伟大的民族摆脱愚昧,繁荣富强。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着之一,这本古典小说家喻户晓,文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其中充满了离奇,精彩的神话故事,我曾经一遍又一遍地看那令人着迷的电视剧版《西游记》,但在今年寒假期间,我把《西游记》这本书书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才真正领略到《西游记》的文字所带来的魅力。
《西游记》《朝花夕拾》复习知识点精华

(举例+手法+内容+人物形象)
语文复习(冲刺100分) 一、课内题 1、古诗文默写(易错字) 2、生字词(易错字) 3、古文阅读《诫子书》《狼》... 4、名著:《西游记》《朝花夕拾》 二、课外题型 1、答题格式(8种左右) 2、对联、仿写、新闻标题、概括内容 三、测验卷错题、新课程古文、名著 四、作文(看范文)(650字 以上)
情节概述 起因:白骨精想吃长生不老的唐僧肉。 经过:白骨精先后变作少女、老妇和老翁一家人诱骗唐僧师徒, 但三次都被悟空识破,最终被打死。 结果:八戒挑拨唐僧赶走了悟空。
主要情节:三调芭蕉扇
一调芭蕉扇:孙悟空先被铁扇公主扇飞,后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里, 借来假扇。 二调芭蕉扇:孙悟空变成牛魔王得到真扇,又被牛魔王变成八戒骗回去。 三调芭蕉扇:孙悟空请来天兵天将,降伏牛魔王,终于借到芭蕉扇,悟空扇 熄山火,师徒翻越火焰山。
《藤野先生》
人物情节 (1)为“我”添改讲义 (2)为“我”纠正解剖图 (3)关心“我”解剖实习
人物形象
治学严谨
正直热诚,
没有民族偏见
我弃医从文的原因:(1)匿名信事件(2)看电影事件。 表现了作者要拯救祖国的决心,表达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二十四孝图》
主要内容:分析了“卧冰求鲤”,“郭巨埋儿”、“老 莱娱亲”等故事,指出封建孝道残害儿童性命,把肉麻 当有趣,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4.孙悟空大闹天宫是《西游记》经典情节,你如何评价孙悟空大闹天宫 这件事,作者想通过这件事反映怎样的社会现实?
答:通过写孙悟空大闹天庭的故事,赞美了孙悟空的反抗精神 和英雄主义,嘲讽了貌似威严实则无能的天宫玉帝及诸神,批 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 (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
语文西游记名著阅读(讲义及答案)附解析

语文西游记名著阅读(讲义及答案)附解析一、选择题1.填空题(1)为了借到满意的武器,孙悟空强行取走了东海龙宫里的___________(物品),即如意金箍棒。
(《西游记》)(2)因为三次打死了__________(妖怪),孙悟空被肉眼凡胎不识妖怪的唐僧赶走了。
(《西游记》)2.连线题:《西游记》中,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有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也给我们留下来深刻的印象,请将下列人物和名著中相关回目连线配对。
人物回目红孩儿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铁扇公主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白骨精婴儿戏化禅心乱,猿马刀归木母空3.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那怪一闻此言,丢了钉耙唱个大诺道:“那取经人在哪里?累烦你引见引见。
”行者道:“你要见他怎的?”那怪道:“我本是观世音菩萨劝善受了他的戒行,这里持斋把素,教我跟随那取经人往西天拜佛求经,将功折罪,还得正果,叫我等他,这几年不闻消息,今日既是你与他做了徒弟,何不早说取经之事,只倚凶强,上门打我?”……那怪要请行者引见取经人,是为了“将功折罪”,他犯了什么罪被贬下天庭?请简述。
4.阅读下图,完成题目。
图片讲述的故事出自古典名著《西游记》,故事名称是_____________。
图A中的行者是_____________变化而成。
5.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问题。
行者上前叫:“牛大哥,开门,开门!”呀的一声,洞门开了,里边走出一个毛儿女,手中提着花篮,肩上担着锄子,真个是一身蓝缕无妆饰,满面精神有道心。
行者上前迎着,合掌道:“女童,累你转报公主一声。
我本是取经的和尚,在西方路上,难过火焰山,特来拜借芭蕉扇一用。
”以上文段选自文学名著《___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_这一情节,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6.“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
”这幅对联写的是(哪个人物)_______,这个人物出自《西游记》,该书的作者是_____。
读三打白骨精有感(15篇)

读三打白骨精有感(15篇)读三打白骨精有感1自从人刚开始识字,一直到我读五年级,对于古典名著《西游记》我特别爱听、爱看。
我已经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听父母、录音讲,看连环画、电视、小说。
今年,新书刚发下来,我就粗看了一遍,发现最后两篇课文竟然是我最喜欢看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我看得连上课都忘了。
课间一有空,我就又看了起来。
我看得津津有味。
讲了唐僧与他的三个徒弟去西天取经的途中遇上了妖怪白骨精。
白骨精三次变化都被孙悟空识破,然而唐僧却把打妖的孙悟空赶走了。
后来,唐僧被妖怪捉到洞里险些被吃掉。
幸亏孙悟空及时赶到,用计策使唐僧觉悟,还变出了许许多多的孙悟空,团团围住白骨精,口吐神火,把妖怪烧成了一堆灰。
我越看越觉得好看,不知不觉地被那个能够上天入地,有七十二般变化的孙悟空所吸引住了。
孙悟空爱打妖怪,专打妖怪。
但是在不分是非的唐僧看来却是一个连续打死三个好人的罪恶之人。
幸亏孙悟空不跟师傅斤斤计较,不计前嫌。
我想我们平时如果有了错误一定要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帮助。
如果,别人批评错了,也要向孙悟空学习,不计前嫌,还要作为借鉴,提醒自己不犯这种错误。
我们还要像孙悟空一样,学习好,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本领,这样才能够为祖国、为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要向孙悟空学习,学习他人妖分明、胸怀开广,不要学唐僧的`人妖不分,黑白颠倒。
对于妖怪必须除恶务尽。
现在,对于世界上的反恐斗争,我们应该将它进行到底。
只是,要严格区分是妖还是糊涂受骗的唐僧之类的人,对于前者,必须彻底消灭;对于后者,必须让他们觉悟。
绝不能够把唐僧推到妖怪那边去。
这将有助于反恐斗争的顺利进行,为早日结束反恐斗争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读三打白骨精有感2我过生日那天,姑姑送我一本书,作为我的生日礼物。
那本书是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
这本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刻画得十分生动,这次让我们来谈一谈《三打白骨精》的主角——白骨精。
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在我眼里,她(白骨精)是一个既聪明又有胆识而且还是一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强女人”,不是吗?你瞧她,为了吃到唐僧肉,使自己长生不老,那真是费劲了心机,使尽了绝招,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中学生西游记读后感400字优秀15篇

中学生西游记读后感400字优秀15篇中学生西游记读后感400字优秀精选篇1吴承恩先生写的小说《西游记》,我们耳熟能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里面生动有趣的文字,个性鲜明的人物,使我记忆犹新,从小就对它百看不厌,爱不释手。
今天,我又一次翻开《西游记》,武功高强、正义大胆的孙悟空;贪吃贪睡、好色好财的猪八戒;任劳任怨、心地善良的沙和尚;意志坚强、诚心向佛的唐玄奘;勤劳勇敢、忠心耿耿的白龙马??精彩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描写也又一次深深地打动了我。
合上书本,我不禁感叹:唐僧师徒四人,真是艰难啊!一步一步地走完了十万八千里。
路上是多么辛苦,九九八十一难,大家都受尽了煎熬!其实,我们学习也像取经,有些人像《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懒惰,对任何事情都是草草了事,没有一点儿耐心。
有的人像唐僧,坚定不移,百折不挠。
唐僧遇到过那么多困难,但从来没有气馁过,从未打消过取得真经的念头。
我们有的同学也是,遇到难解的题目毫不畏惧,一定要不断地演算,哪怕到最后算不出来,也要找老师弄懂为止。
有的人像沙和尚,诚恳老实,对任何事都不敷衍了事,总是一点一滴踏踏实实地把事情做好!有的`人像孙悟空,活泼好动,足智多谋,特别聪明,对学习有很强的兴趣,回到家,总是把当天所学的复习一遍,把没有学的预习一遍。
如果大家都像唐僧、沙和尚和孙悟空一样,有对学习有坚定的决心,就会像他们一样,“取得真经”。
唐僧四人都有缺点,孙悟空的毛躁,猪八戒的懒惰,沙悟净的沉默,唐玄奘的懦弱。
可是他们却带着各自的缺点取到了真经,并修成了正果。
这说明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是完美的,取长补短、团结他人,就能在学习上,在生活中取完真经,修成正果!中学生西游记读后感400字优秀精选篇2《西游记》是讲述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西游记》中最执着的就是师傅唐僧了,面对不同的艰难险阻,面对不同的诱惑,唐僧始终是抱着坚定不移的信念的。
而大徒弟孙悟空有通天彻地的本事,勇敢,忠诚,聪明,从草菅人命到珍惜生命,经历了蜕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悟空的草菅人命
说一个妖怪草菅人命,那是废话,因为妖怪的本份就是吃人。
本专栏《吃人事小,西游事大》一文已举证过,第八回观音领佛旨到东土寻取经人,路过福陵山,遇被贬的天宫前天蓬元帅,天蓬向观音哭诉被逐出体制的悲惨生活:“在此日久年深,没有个赡身的勾当,只是依本等吃人度日。
”这“本等”二字,足以说明,当一个妖怪,就必须兢兢业业地吃人。
(动画片《大闹天宫》配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孙悟空也一样,此前我们已说过,他曾两次向唐僧自曝吃人经历,头次是第二十七回,白骨精变美女被孙悟空认出,唐僧说这不科学,明明是个美女,于是孙悟空就笑道:“师父,你那里认得!老孙在水帘洞里做妖魔时,若想人肉吃,便是这等:或变金银,或变庄台,或变醉人,或变女色。
有那等痴心的,爱上我,我就迷他到洞里,尽意随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还要晒干了防天阴哩!”到了第八十回,情节几乎一样,金鼻白毛老鼠精变一美女玩捆绑,孙悟空一眼看出,唐僧就像第一次遇到妖怪一样,还是不信,孙悟空又说:“师父原来不知。
这都是老孙干过的买卖,想人肉吃的法儿,你那里认得!”
孙悟空敢于一再炫耀他高智商吃人法,就因为他当时还是一个猴妖,吃人也是“依本等”。
若因此就指责他草菅人命,那就是对一个妖怪的道德绑架。
但是,如果在他成了佛教徒之后,还是拿凡人的生命不当回事甚至乱打乱杀呢?
防卫过当
众所周知,佛教从一开始,打的就是“慈悲为怀”的革命口号。
这慈悲,不仅是“以人为本”,也是以众生为本。
所以,“杀生”就是佛教徒之大戒。
在第十四回里,唐僧就说过,“无故伤人的性命,如何做得和尚?出家人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唐僧说这佛门常识干嘛?因为,当时孙悟空刚被他解救出来,拜他为师,算是正式皈依佛门,第二天,他就一棍子把六个拦路抢劫的贼全打死。
有人说了,劫匪可恶,死不足惜——先别说那六个贼只是“文明抢劫”,即无意取人性命,只是要他们“留下东西,放你过去”。
连唐僧都知道,“他虽是剪径的强徒,就是拿到官司,也不该死罪;你纵有手段,只可退他去便了,怎么就都打死”?
那么,孙悟空有没有“手段”退贼而不用杀人呢?当然有,当时那六个贼已被他的金箍棒“唬得四散逃走”,犯罪行为已自动中止,孙悟空还赶上去扑杀——就算他不是佛教徒,只是普通人,说轻点这叫防卫过当,说重点,就涉嫌故意杀人了。
这个时候的孙悟空,毕竟初入佛门,刚踏上西行长征路,妖性未改,观音作为他的入佛介绍人,也没时间对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拿人命不当回事,尚属情有可原。
可到了第五十六回《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一节,同样遇到一伙三十几人的强盗剪径,孙悟空忍不住,又先杀了两个贼首;等到了杨老儿庄上借歇,群贼追上,唐僧警告孙悟空“切莫伤人,只吓退他便罢”,孙悟空充耳不闻,“把金箍棒幌一幌,碗来粗细,把那伙贼打得星落云散,汤着的就死,挽着的就亡;搕着的骨折,擦着的皮伤,乖些的跑脱几个,痴些的都见阎王”。
这一次,他至少杀了十几二十个,不仅如此,还把好心留宿他们的杨老儿的贼儿子“割下头来,血淋淋提在手中”。
那么,这次是不是贼多势众,非杀不可呢?当然不是,我们见识过他的神通,他完全可用定身法、放瞌睡虫等雕虫小技阻止众贼行凶,可这么做,哪有一棍撂倒一大片爽啊。
请注意,这时候西游已过半,孙悟空加入佛门也有六七年了,他对佛家的宇宙真理已掌握了不少,唐僧革命意志动摇时他还反过来跟他讲佛经加强他的信心——饶是如此,他依然大开杀戒,这说明什么?
疯狂报复
杀了二三十个贼,尚不是孙悟空杀人最多的一次。
我们回头再看第二十八回《花果山群妖聚义黑松林三藏逢魔》,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被唐僧赶走,回到花果山,发现山上原有的“四万七千群妖”,只剩下“千把”。
仅剩的猴群哭诉,自他走后,群猴被“二郎菩萨点上火,烧杀了大半。
没花果养赡,难以存活,别处又去了一半。
这两年,又被打猎的抢了一半去也”。
按此说法,粗略估算一下,孙悟空被镇压后,二郎神对花果山实行种族灭绝计划,烧死了两三万;侥幸逃过的,因缺食物,又走了近万;因群猴无首被猎人抓了两三千。
在猴子们的哭诉中,猎人们确有可恨之处,“他把我们中箭着枪的,中毒打死的,拿了去剥皮剔骨,酱煮醋蒸,油煎盐炒,当做下饭食用。
或有那遭网的,遇扣的,夹活儿拿去了,教他跳圈做戏,翻筋斗,竖蜻蜓,当街上筛锣擂鼓,无所不为的顽耍”。
如此凶残的猎人,按佛家的因果论,确是该遭报应的。
但有一点必须说明的是,打猎,是人类的第一件“本职工作”,存在千万年之久,就跟妖怪吃人是本等一样,猎人打猎,本是无可厚非的。
而且,佛家宣扬的报应,就像李世民游地狱看到的一样,是在死后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或进入饿鬼道、畜生道,而不是由孙悟空来以恶报恶。
孙悟空对猎人的报复,打的是一场有准备的埋伏战、阵地战。
他先让猴群找来大量“烧酥了的碎石头”,“二三十个一堆,或五六十个一堆”,然后命令道:“小的们,都往洞内藏躲,让老孙作法。
”当那些猎人靠近时,孙悟空吹气刮起一阵狂风,风卷石头,朝他们打去,直打得粉身碎骨,一个都逃不了。
这场屠杀,死了多少猎人?一共是“千余人马”!大屠杀过后,孙悟空按落云头,鼓掌大笑道:“造化!造化!自从归顺唐僧,做了和尚,他每每劝我话道: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自有余。
真有此话!我跟着他,打杀几个妖精,他就怪我行凶,今日来家,却结果了这这么多猎户。
”其酣畅淋漓完全溢于言表。
杀人也是一种瘾,这瘾虽能被暂时抑制,却是难以戒断的,一旦失去监控,爆发之时,就是一场大屠杀。
这只能说明,妖走千里,改不了杀人的本性;同时也再次说明,佛家的宇宙真理,洗脑效果非常有限。
若没有利益诱惑(成正果)和安全威胁(紧箍咒),谁会乖乖地宣誓加入你?
滥杀无辜
如果说,以上被杀的强盗、猎户,都不能算无辜之人,那么,另一些被孙悟空所杀的,就实在是太冤了。
第三十一回《猪八戒义激猴王孙行者智降妖怪》,黄袍怪与百花羞公主所生的两个孩子,是最无辜的牺牲者。
我们之前八过,黄袍怪与公主原是天上神仙结下孽缘,下凡后,一个是妖怪一个是凡人,其所生子女,最多有一半妖怪血统。
再说,十来岁和八九岁的孩子,只晓得在洞门外“打毛球”玩耍,其父纵犯下弥天大罪,跟他们有何相干?就算“文革”时期,也就是“黑五类子女”,最多赶出学校,接受劳动改造,受虐待受歧视,一般是不至于杀掉的。
可孙悟空为了将黄袍怪从宝象国皇宫里激将回山,竟想出一残忍的办法,叫八戒和沙僧将这俩孩子带到金銮殿上空,“莫分好歹,把那孩子往那白玉阶前一掼”。
而八戒和沙僧这俩傻逼居然也就听了,真的就将俩孩子“掼做个肉饼相似,鲜血迸流,骨骸粉碎”。
这一次,孙悟空虽没亲自动手,但杀害无辜小孩主谋这罪名,是逃不了的。
再看第四十七回,车迟国,孙悟空与三个妖道斗法。
这一节,本来颇为精彩,孙悟空的所谓勇敢、机智,也得到一定的表现。
可是,他却因一句不中听的话,就把一个无辜的人给杀了。
这个人,就是车迟国王派的监斩官。
他的职责,只是将比赛过程呈报国王。
在比过砍头、剖腹剜心趁机杀了虎力鹿力俩妖道之后,孙悟空又跟羊力比下油锅。
在油锅里,孙悟空变成一枣核钉儿,监斩官看不到,以为他被滚油烹死了,就向国王禀报。
不料悟空没死,油锅里现出原型,监斩官恐怕虚诳朝廷,又奏道:“死是死了,只是日期犯凶,小和尚来显魂哩。
”
就这么一句话,孙悟空“闻言大怒,跳出锅来,揩了油腻,穿上衣服,掣出棒,挝过监斩官,着头一下打做了肉团”。
天可怜见,这监斩官何辜?他既不是妖道手下的妖怪,只是一个普通朝官,领了这差使没办法,只好把现场向国王汇报。
只是被孙悟空误导了,报错他的死讯,等发现孙没死,想改口,又怕犯欺君之罪,于是乱说一通,这么着,就被孙悟空一棒打死!一个佛教徒,如此草菅人命,算什么英雄好汉?
最后我想说,吴承恩如果真像后世那些人一样非要把孙悟空捧成正面英雄,他完全可以添上几笔,说黄袍怪那俩小孩在他父亲影响下作恶多端,小小年纪就是资深反革命;而车迟国监斩官则被仨妖道收买,在孙悟空跟他们斗法过程中助妖为虐,这就给孙悟空杀人以正当理由。
可吴并没这么写,这说明,捧孙为英雄,完全不是他写作的本意。
本文资料来源于腾讯《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