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检测评价原始记录规范化探讨
职业卫生检测记录-023设备校准原始记录

采样流量
误差(%)[1]
校准结论[2]
Q1
Q2
Q3
平均
采样流量误差≤2.0%□
采样流量误差≤2.0%□
采样流量误差≤2.0%□
采样流量误差≤2.0%□
采样流量误差≤2.0%□
采样流量误差≤2.0%□
采样流量误差≤2.0%□
采样流量误差≤2.0%□
采样流量误差≤2.0%□
采样流量误差≤2.0%□
采样流量误差≤2.0%□
采样流量误差≤2.0%□
采样流量误差≤2.0%□
采样流量误差≤2.0%□
采样流量误差≤2.0%□
采样流量误差≤2.0%□
采样流量误差≤2.0%□
采样流量误差≤2.0%□
采样流量误差≤2.0%□
采样流量误差≤2.0%□
采样流量误差≤2.0%□
注[1]采样流量误差%=(被校准仪器流量示值—皂膜流量计读数)/皂膜流量计读数×100%。
设备校准原始记录
项目编号:---20 Z校准日期:年月日
校准依据:《粉尘采样器》GB/T 20964-2007、《大气采样器检定规程》JJG 956-2013
流量校准仪:GL-150B型皂膜流量计编号:LN----YQ-
KDB-2000型智能电子皂膜流量计编号:LN----YQ-
被校仪器编号
被校仪器流量示值(L/min)
[2]采样器采样流量误差≤2%时,表示被校准仪器流量示值可以满足要求,请在相应方框内划“√”,否则请划“×”。
校准人:复核人:
职业卫生评价行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讨论

职业卫生评价行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讨论随着职业卫生监督的深入和企业法律意识的提高,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工作逐渐在各地展开。
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各类机构,由于评价人员技术水平、责随着职业卫生监督的深入和企业法律意识的提高,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工作逐渐在各地展开。
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各类机构,由于评价人员技术水平、责任心、质量控制等原因,造成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存在诸多问题。
职业病危害评价常见的问题1.评价依据更新不及时。
缺乏一些重要的行业标准,有些甚至使用已经作废的标准。
2.评价范围与立项批复文件不一致。
3.选址评价不合理。
部分评价报告没有风频资料和周围居民区等敏感区域的情况描述。
4.布局评价不到位。
厂区平面布局只考虑拟建区,没有考虑远期规划,导致非生产区布置不合理;平面布局只考虑生产区、辅助区和非生产区的分区,没有考虑生产区内不同职业病危害的分开。
5.工程分析泛泛而谈,不清楚评价目标。
评价人员不知道评价项目的关键控制点,罗列了许多的原辅材料、设备和工艺流程等资料,却不清楚如何去分析这些资料。
6.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类比检测不规范,甚至出现没有采样,却有检测数据的情况。
此外,没有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最高的区域或时段进行采样;定点采样时悦栽宰粤计算方法不正确;悦栽宰粤计算没有考虑每周作业时间;不清楚相似毒物的联合评价。
7.职业病危害程度分析只针对检测结果进行初步的分析,缺乏深入分析。
8.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调查、分析和评价欠完善。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需建立在详细的工程分析和职业病危害程度分析基础上,由于评价能力不足,调查和分析过程马虎,导致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形式多实质少,常罗列与职业病危害无关的安全措施,最终导致评价条款遗漏,提出的存在问题和建议不具体。
9.应急救援措施的调查、分析和评价不够具体。
大部分进行评价的化工或其他使用较多化学品的项目日常检测浓度不高,但应急救援能力却相异,可报告书没有针对性地分析项目的应急救援能力,一些报告书没有根据标准对报警仪、事故排风装置、紧急冲淋器等的设置进行具体分析与评价。
职业卫生检查和处理记录

职业卫生检查和处理记录
一、检查目的
对企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检查,发现危害因素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处理,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
二、检查内容
1.环境检查
检查是否存在粉尘、噪声、有毒有害气体等危害因素,排查危害因素的产生途径。
2.作业分析
分析各个岗位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及工作方式,确定危害因素的来源和作业方式。
3.劳动者检查
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健康状况、职业病史及家族史等方面的检查。
4.存在问题
发现危害因素存在的问题,包括职业卫生规定不符合、危险化学品储存不当等。
三、处理措施
1.环境治理
对危害因素源头进行治理,如加强通风、清理垃圾、加装过滤设备等,减少劳动者接触污染物。
2.防护措施
对劳动者进行防护,如佩戴防护用品、定期更换防护过滤材料等,
减少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影响。
3.教育培训
开展职业卫生知识的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管理改善
对职业健康管理进行改善,加强制度建设、定期检查和评估,保障
职业健康监测工作的落实。
四、总结
完成职业卫生检查和处理记录,及时处理危害因素,保障劳动者的
健康,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
企业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机制,为企业发展提供稳定的安全保障。
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中常见问题的浅析

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中常见问题的浅析摘要:职业卫生检测工作中,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解决。
本文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首先分析目前检测的原则,然后总结目前的常见问题,最后研究要采取怎样的策略,才能够保证职业卫生检测的质量。
关键词:职业卫生检测;评价;问题及对策1、企业职业卫生检测问题中小型企业整体暴露出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企业工艺中存在多个风险环节,涉及到多种有害因素。
在企业工艺中,化学反应的中间产物或副产物控制难度较大,其中包含很多对人体或环境有害的物质,这些有害物质部分已经纳入到行业有害物质的检测和有害物质控制管理标准体系中,但是还有一部分没有被纳入到职业卫生检测体系中,因而存在职业卫生检测的盲点,对生产工作人员和生产环境带来了威胁,不利于生产工作人员职业疾病的有效防控。
二是虽然目前大多数企业已经有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但是在职业卫生检测方面还缺乏更加科学规范的监管体系,严重滞后于企业的日常生产标准管理工作。
在企业的日常生产过程中,因部分物质检测方法、检测方式以及检测技术标准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因此难以高标准地满足企业职业卫生检测工作需求。
这样的生产安全管理工作是存在很大风险的,也是与我国职业卫生防治工作的初衷相违背的。
在实际的生产管理工作中,没有将职业卫生检测作为职业卫生防治的重要手段,在监督管理方面未发挥出应有的执行效力,导致很多企业员工的在出现职业病时缺少诊断、判定的依据和原因。
三是企业缺乏职业卫生检测的意识,缺乏职业卫生检测水平和力量。
相比于大型的企业,中小型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由于职业卫生检测意识的缺乏,因此在职业卫生检测工作方面投入的资金少,职业卫生检测工作机制不完善,缺乏应有的职业卫生检测体系。
部分企业根本没有专业的职业卫生检测人员,检测设备陈旧,卫生检测效率低下,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不够,这些都难以适应现阶段企业职业卫生检测工作的形势和要求。
职业卫生检测工作规范及流程

职业卫生检测工作规范及流程一、引言职业卫生检测是保障劳动者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
为了规范职业卫生检测工作,提高检测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职业卫生检测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及流程。
二、职业卫生检测工作原则1. 依法依规:职业卫生检测工作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确保检测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
2. 客观公正:检测机构应保持独立性,客观公正地进行检测,不得受到任何利益相关方的干扰。
3. 科学严谨:检测工作应遵循科学原则,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质量优先:检测机构应注重检测质量,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提高检测技术水平。
5. 服务至上:检测机构应树立服务意识,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检测服务。
三、职业卫生检测工作流程1. 委托检测(1)用人单位根据职业病防治需要,向检测机构提出检测委托。
(2)检测机构与用人单位签订检测委托合同,明确检测项目、范围、费用、时间等内容。
2. 现场勘查(1)检测机构根据委托合同,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用人单位进行现场勘查,了解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分布、浓度等基本情况。
(2)现场勘查人员应详细记录现场情况,为后续检测工作提供依据。
3. 制定检测方案(1)检测机构根据现场勘查结果,结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规范,制定检测方案。
(2)检测方案应包括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仪器设备、检测人员、检测时间等。
4. 样品采集与保存(1)检测人员按照检测方案进行样品采集,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2)样品采集后应立即进行保存,避免样品污染和损失。
5. 样品分析与检测(1)检测机构对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进行检测。
(2)检测人员应严格按照检测方案和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数据处理与报告编制(1)检测机构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检测结果。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工作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6〕9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工作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6〕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为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工作,保证检测活动客观公正、检测数据真实准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0号)等有关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研究制定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工作规范》。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2016年2月6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工作规范第一条为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工作,保证检测活动客观公正、检测数据真实准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0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称检测,是指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技术服务机构)为用人单位进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和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进行的检测。
第三条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签名识别档案及其管理制度,定期组织业务培训,保证其业务能力满足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需要。
第四条职业卫生检测工作应当按照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的程序和内容开展(检测工作流程见附件1),不得更改、简化程序和相关内容。
第五条技术服务机构从事检测活动前,应当与用人单位(或委托单位)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或协议),明确检测类别、检测范围、收费标准或合同价格、完成时间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或协议)前,技术服务机构应当根据检测工作的来源、性质、范围和内容等,结合自身资质条件和技术能力,按要求组织开展合同评审。
第六条技术服务机构应当依法独立开展职业卫生检测工作,因计量认证范围限制或样品保存时限有特殊要求等原因需委托其他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检测的,委托检测样品数量应当满足《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4〕39号,以下简称《工作规范》)的要求,且委托检测项目种类数不得超过检测项目种类总数的30%。
有关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中数值修约问题的探讨

有关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中数值修约问题的探讨要想保障我國人民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需要做好职业卫生的现场检测工作,对工作场所以及工作模式中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有效的检测。
在具体检测结果的基础上,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有效避免职业病的发生,从而保障该职业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
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中有关数值修约问题。
标签:职业卫生;检测;评价一、有效数字及其修约规则(一)有效数字的基本概念数值经修约后,由可靠数字和最后一位不确定数字组成的数值称为有效数字。
最末一位数字的欠准程度通常只能是上下差1个量值。
“0”算不算一个有效数字位数,要看它在数据中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如仅作为定位用则不能算为有效数字。
在十进位数中,数据前面的“0”因只作定位用都不是有效数字,其有效数字位数系指从非零数字最左一位向右数而得到的位数。
如2.1、0.21和0.0021均为2位有效位数,而0.0210则为3位有效位数。
在某些以若干个零结尾的整数中,其有效位数的确定应视其精度来判断。
如12000,精度为百分之几时其有效位数为2位,故应写成12×103;精度是千分之几时其有效位数为3位,故应写成120×102;如写成12000,它后面的3个“0”全部可视为有效数字。
(二)数值修约及其规则数值修约是指对拟修约数值中超出需要保留位数时的舍弃,依舍弃数来保留最后一位数。
根据《数值修约规则》(GB8170—87)之进舍规则规定:数值修约截断后,若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小于5时,则舍去,即保留的各位数字不变,如将12.1498修约到一位小数,得12.1;若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大于5,或者是5,而其后跟有并非全部为0的数字时,则进1,即保留的末位数字加1,如用万分之一的天平测定粉尘浓度,计算结果为1.268mg/m3,应将该结果修约至1位小数,即1.3mg/m3;若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为5,而右面无数字或皆为0时,其所保留的末位数字为奇数(1,3,5,7,9)则进1,为偶数(2,4,6,8,0)则舍弃,如将12.15修约到一位小数,得12.2,将12.25修约到一位小数,得12.2。
浅谈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中的常见问题

试点论坛shi dian lun tan315浅谈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中的常见问题◎周露摘要:现阶段职业病在各行各业工作人员身上随处可见,不但威胁员工自身的生命安全,还将会给公司和家庭带来一定的危害。
为此做好职业卫生检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此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此进行相应研究。
关键词:职业卫生检测;评价;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职业卫生检测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并从现实情况出发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职业卫生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一、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过程中出现的障碍(1)检测方法表述不清。
一些企业在开展职业卫生检测工作时,很有可能因为表述导致所采用的检测方式出现问题。
比如说在检测氰化物的时候,通常来说需要按照规定测定离子元素。
并保证妥善处理样本,依据检测结果绘制与之相对应的曲线图,以此来防止在检测过程中表述错误。
此外,有些特殊材质的物品在检测的时候所应用的方式和检测步骤过于繁琐,稍不注意就会发生意外,这样就不能够保证最终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2)信息量匮乏。
职业卫生对其进行单独评价是最近几年才落实的工作,过去习惯于在开展职业安全评价工作时顺带完成卫生评价。
这也就导致与职业卫生检测评价工作相关的信息数据没有实施统一收集整理,各级单位仅仅是根据自己对职业卫生检测评价的理解,建立与之相对应的数据整理系统。
还有一些单位根据环境检测工作的开展而随之进行调整。
当前我国对职业卫生检测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人员和企业的法律意识随之强化,这也就促使有关部门务必采取一定手段制定完善的职业卫生检测评价制度,保证在评价过程中做好资料收集工作。
在对样品进行检测时,一定要符合相关程序规定,检测完成之后要及时撰写检测报告。
而以往一些单位在开展职业卫生检测工作时,所保存的原始数据信息匮乏,书写不标准,未能够做好质量管控工作。
(3)检测设备存在问题。
样品检测质量同职业卫生检测期间所使用的检测设备有着一定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类。 ( ( 职业病分类和 目录》 规定中将职业病 目录中的职业病增加 到 定职业病危害 因素检测原始纪录格式与 内容的编制规范 , 为职 业 1 0 大类 1 3 2 种 。传统的职 业卫生评价 工作仅关注 了项 目运行 中 卫生检测评价服务机构提供 参考 。 一
职业 卫生 检测 评 价 原 始 记 录 规 范化 探 讨
王 玲 周 狂飙 刘 艳
中国工程 物理 研 究院
摘要 : 分析 了传统职业卫 生检 测评价原 始记录存在 的不足 。
范化 的职 业 卫 生 检 测评 价规 范提 供 依 据 。
绵阳
6 2 1 9 0 0
由于 新管理 部门新 规定 的 出台 , 检 测 内容也进一 步深 入细
某些特 另 突 出的危害 因素 , 导致一些浓度 ( 强度) 较小的职业病危 害 因素以及一 些非主要工艺 环节尤其是建设 过程 中的职 业病危
害因素未 明确识 别。
( 2 ) 原始记录标 准化 的监管实施
在检测原始记录 编制规范发布实施后 , 监管பைடு நூலகம்构应注重职业
病危害因素 检测原始记录 的审查 , 加强评价机构对项 目评价 中原
其 它粉 尘 共 1 3 类。
自2 0 0 2 年 职业病 防治 法》 颁 布并 实施以来 , 我 国的职业 病 黑尘 、 电焊 烟尘 、 石 棉尘、 滑石尘 、 水 泥尘 、 云母尘 、 陶瓷尘 、 铝尘 、
防治 工作得到 了很大 的发展 ,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水平也得到了较
快发 展和提高 。根据 中央 编办 关于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
也有单位依赖环境检澳 0 记录体系进 求。 《 国家职业 病防 治规划 ( 2 0 0 9 - 2 0 1 5 年) 》 提出了1 4 项定 量指 己实际工作需要的记录体系 ;
标, 其 中4 项指 标为 工作场所职 业病危害 监测率 , 建设项 目预评 行工作 。随着 国家职业卫生检测评价标 准要求 日益严格 , 用人单 价率 , 控制效果评价率 , 粉尘 、 毒物和放射性物 质等主要危 害因素 位和劳动者法律意识的加强 , 使职业卫生检测评价工作规范化的
用粉尘一类来评价所有的粉尘类别 。但新出台( 《 职业病分类和 目
在文献检 索、 专 家访谈等基础上提 出相 关对策 , 为建 立程序化 、 规 化 , 例如在项 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过 程中 , 传统的职业病 危害 中仅
关键词 : 检 测评 价 ; 原始记录 ; 规 范 化
录》 规定 中将上述粉尘类 危害逐一细分为矽尘 、 煤尘 、 石墨 尘 、 炭
评价及检 测准 监测合格率 。为适应 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 , 我们进行 了本方 要 求 日趋 强烈 。要 求其原 始记录 涉及任 务受理 、
面的研究工作 , 以期将整个职 业卫生检 测评价 工作中所需 的原 始 备 、 采样检测过程 、 样 品流转 、 样 品检验 、 报告编制等内容 , 传统 的 记录程 序化 、 规 范化 , 进一步提 高评价机构 的职 业卫生技术服 务 部分 职业卫生技 术检 测过程 中的原 始记 录资料存在 包含信息量
’
随 着《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的实施 , 新二代信息技 始记录 程序化 、 规范化的意识 。 术、 生物 、 高端装备制造 、 新 能源、 新材 料等战略性新 兴产业的培 育和发展 。相关工作 内容 中涉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亦不断增多 ,
工作水平 , 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 。
一
少、 书写不规范 、 缺少质量控制 内容等 问题 。 3 溯 源性不强 传统的部分建设 项 目的职业安 全卫生评价报 告在采用类 比
,
传统职业 卫生检测评价原始记 录存在 的问题
职业病危害检测原始记录可为制定卫生防护对策和措施 、 预
.
类比企业检测结果 不能找到来源 , 有些 仅凭借无盖章 的打 防控制职业病、 保障劳动者健康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职业 法时 , 有 些则是 根据 日常其 它用途 的监测数 据直接 引 卫 生规范化 的原 始检测记录是 职业卫生评价 工作的一个 关键环 印材料 为依据 , 另外还存在 : 控制评价报 告实验检 测过程未 及时记录 , 检测过 节, 在 建设单位预 防、 控制 、 消除 职业病危害 , 监管部 门项 目分类 用 ; 程无严格 的质量控制 ; 现场调查获得 的资料未被确认 、 书 写不规 管理 、 现场监督执 法、 查处职业危害事 故等方面发挥 着不可替代
问题。
1 . 监管部 门的有效监管
( 1 ) 检测原始记录编制规 范化
1 . 职业病危害 因素检测不够全面
职业卫生监管机构应以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的要求为依据 , 参
( ( 职 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目录 规定 中将职业病危害 因素分为 : 考环境 保护有关检测 原始记录等做 法和经验 。分析 职业卫生监
的作用 。然 而 , 由于历史原 因 , 职业卫 生评价工作在 建设项 目中 范、 无 归档等问题。 被重视不足 , 职业卫 生评价 工作仅 为安全评价 工作中的一个小部 二 、 职业病危害评价检测原始记录规范化对策
分 。 因此 , 职 业病 因素 的检 测 原始 记 录 往往 存 在 以下 方面 的
2 . 信息量不 足 国家对职业 卫生进行单独的评价工作进行较晚 , 评价 单位以
的通知》 ( 中央编办发[ 2 0 1  ̄1 0 4 号) 精神,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因此 , 负责职 业卫生检测、 评价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随着 国 往的职业 卫生 评价 工作统一纳 入到职业安全评价 工作 中, 家安 监总局近 年来相关职业卫生管理规 定的出台 , 对建设项 目中 职业卫生检测评价 工作没有统一 的原 始记录体 系资料 , 各单位仅 职业病 危害 因素的检 测评价 工作 也提 出了规范化 、 程序化 的要 靠 自己对职 业卫生检测评价相 关标 准 、 规范的认识 , 制 定符合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