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大学繁体字版
(完整版)《大学》完整拼音版

大 学❶. 大d à 学xu é 之zh ī 道d ào :在z ài 明m íng 明m íng 德d é, 在z ài亲q īn 民m ín ,在z ài 止zh ǐ于y ú 至zh ì 善sh àn 。
知zh ī 止zh ǐ 而ér 后h òu 有y ǒu 定d ìng ,定d ìng 而ér 后h òu 能n éng 静j ìng ,静j ìng 而ér 后h òu 能n éng 安ān ,安ān 而ér 后h òu 能n éng 虑l ǜ,虑l ǜ 而ér 后h òu 能n éng 得d é。
物w ù 有y ǒu 本b ěn 末m ò,事sh ì 有y ǒu 终zh ōng 始sh ǐ,知zh ī 所su ǒ 先xi ān 后h òu ,则z é 近j ìn 道d ào 矣y ǐ。
古g ǔ 之zh ī 欲y ù 明m ín ɡ 明m ín ɡ 德d é 于y ú 天ti ān 下xi à 者zh ě,先xi ān治zh ì 其q í 国gu ó;欲y ù治zh ì 其q í 国gu ó 者zh ě,先xi ān 齐q í 其q í 家ji ā,欲y ù 齐q í 其q í 家ji ā 者zh ě,先xi ān 修xi ū 其q í 身sh ēn ;欲y ù 修xi ū 其q í 身sh ēn 者zh ě,先xi ān 正zh èng 其q í 心x īn ;欲y ù 正zh èng 其q í心x īn 者zh ě,先xi ān 诚ch éng 其q í 意y ì;欲y ù 诚ch éng 其q í 意y ì 者zh ě,先xi ān 致zh ì 其q í 知zh ī;致zh ì 知zh ī 在z ài 格g é 物w ù。
《大学》注音版

中华经典诵读系列大学注音版云岭散人大学【导读】《大学》,原是《小戴礼记》里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的儒家作品,这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
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
所谓“在亲民”,是指发扬了善性之后,即从事治民,治民要亲爱人民。
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大学》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
“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对于培养目标和方法,《大学》反复强调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重,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
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dà大x ué学z hī之dào道,zài在mínɡ明mínɡ明dé德,zài在qīn亲mín民,zài 在z hǐ止yú于z hì至s hàn善。
z hī知z hǐ止ér而hòu后yǒu有dìnɡ定,dìnɡ定ér而hòu后nénɡ能jìnɡ静,jìnɡ静ér而hòu后nénɡ能ān安,ān安ér而hòu后nénɡ能lǜ虑,lǜ虑ér 而hòu后nénɡ能dé得。
大学繁体字版

〈〈大孥〉〉大孥之道,在明明德,在民,在止舆至善。
知止而彳灸有定,定而彳灸能静,静而彳灸能安,安而彳灸能虑,虑而彳灸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金冬始,知所先彳灸,刖近道矣。
古之愁明明德舆天下者,先治其阈,愁治其阈者,先齐其家;愁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愁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愁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愁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彳灸知至,知至而彳灸意诚,意诚而彳灸心正,心正而彳灸身修,身修而彳灸家齐,家齐而彳灸阈治,阈治而彳灸天下平。
白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舄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知本,此^知之至也。
所^诚其意者,毋白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白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舄不善,照所不至,见君子而彳灸厩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祖.己,如见其肝肺然,刖何益矣。
此诚於中形於外。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半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日寺云:瞻彼淇澳,墓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倘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言宣兮。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白修也; 瑟兮倘兮者,恂,噪也;赫兮喧兮则,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言宣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日寺云:於戏!前王不忘。
”君子餐其餐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康诰曰:“ xxxx ”大甲曰:顾^天之明命。
” xX3:“x燧德。
”皆白明也。
XX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言告曰:作新民。
”言寺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是故君子照所不用其极。
日寺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言寺云:缗蛮xx,止xxxx隅。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言寺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
”为人君,止於仁,为人臣,止於敬,为人子,止於孝,为人父,止於慈,与国人交,止於信。
子曰:听言公,吾犹人也。
必也使照言公乎!项时青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知本。
(完整版)《大学》拼音版

大dà 学xué《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不详(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所作,近代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
《大学》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
“大学”是大人之学。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
文中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重,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
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⑥-1大dà学xué之zhī道dào ,在zài 明míng 明míng 德dé,在zài 亲qīn 民mín ,在zài 止zhǐ于yú至zhì善shàn。
知zhī止zhǐ而ér 后hòu 有yǒu 定dìng ,定dìng 而ér 后hòu 能néng 静jìng ,静jìng 而ér 后hòu 能néng 安ān ,安ān 而ér 后hòu 能néng 虑lǜ,虑lǜ而ér 后hòu 能néng 得dé。
物wù有yǒu 本běn 末mò,事shì有yǒu 终zhōng 始shǐ,知zhī 所suǒ 先xiān 后hòu ,则zé 近jìn 道dào 矣yǐ。
古gǔ之zhī欲yù明míng 明míng 德dé于yú天tiān 下xià者zhě,先xiān 治zhì其qí国guó;欲yù治zhì其qí国guó者zhě,先xiān 齐qí其qí家jiā;欲yù齐qí其qí家jiā者zhě,先xiān 修xiū其qí身shēn ;欲yù修xiū其qí身shēn 者zhě,先xiān 正zhèng 其qí心xīn ;欲yù正zhèng 其qí心xīn 者zhě,先xiān 诚chéng 其qí意yì;欲y ù诚chéng 其q í意y ì者zhě,先xiān 致zhì其q í知zhī;致zhì知zhī在zài 格gé物wù。
ST7920繁体字库表(big5码)

ST7920 BIG-5 ㆗文字型碼表
A140 A150 A160 A170 A1A0 A1B0 A1C0 A1D0 A1E0 A1F0 A240 A250 A260 A270 A2A0 A2B0 A2C0 A2D0 A2E0 A2F0 A340 A350 A360 A370 A3A0 A3B0 A3C0 A3D0 A3E0 A3F0 A440 A450 A460 A470 A4A0 A4B0 A4C0 A4D0 A4E0 A4F0 A540 A550 A560 A570 A5A0 A5B0 A5C0 A5D0 A5E0 A5F0 A640 A650 A660 A670 A6A0 A6B0 A6C0 · ︶ ︾ ※ ㊣ - ﹤ ♀ \ ㎜ 瓩 ▉ 1 Ⅷ B R h w Ν ε φ ㄟ , ﹔ { 〈 ﹛ § ℅ × ﹥ ♂ ∕ ㎝ 糎 ┼ ╮ 2 Ⅸ C S i x Ξ ζ χ ㄐ ㄠ 、 ﹕ } 〉 ﹜ ″ ̅ ÷ ﹦ ⊕ ∖ ㎞ ▁ ┴ ╰ 3 Ⅹ D T j y Ο η ψ ㄑ ㄡ 。 ﹖ ︷ ︿ ﹝ ○ ‾ ± 〜 ⊙ $ ㏎ ▂ ┬ ╯ 4 〡 E U k z Π θ ω ㄒ ㄢ . ﹗ ︸ ﹀ ﹞ ● _ √ ∩ ↑ ¥ ㎡ ▃ ┤ ═ 5 〢 F V l Α Ρ ι ㄅ ㄓ ㄣ • | 〔 「 ‘ △ ˍ < ∪ ↓ 〒 ㎎ ▄ ├ ╞ 6 〣 G W m Β Σ κ ㄆ ㄔ ㄤ ; – 〕 」 ’ ▲ ﹉ > ⊥ ← ¢ ㎏ ▅ ▔ ╪ 7 〤 H X n Γ Τ λ ㄇ ㄕ ㄥ : ︱ ︹ ﹁ “ ◎ ﹊ = ∠ → £ ㏄ ▆ ― ╡ 8 〥 I Y o Δ Υ μ ㄈ ㄖ ㄦ ? — ︺ ﹂ ” ☆ ﹍ ≦ ∟ ↖ % ° ▇ │ ◢ 9 〦 J Z p Ε Φ ν ㄉ ㄗ ㄧ ! ︳ 【 『 〝 ★ ﹎ ≧ ⊿ ↗ @ 兙 █ ▕ ◣ Ⅰ 〧 K a q Ζ Χ ξ ㄊ ㄘ ㄨ ︰ ╴ 】 』 〞 ◇ 〰 ≠ ㏒ ↙ ℃ 兛 ▏ ┌ ◥ Ⅱ 〨 L b r Η Ψ ο ㄋ ㄙ ㄩ … ⌇ ︻ ﹃ ‵ ◆ ﹌ ∞ ㏑ ↘ ℉ 兞 ▎ ┐ ◤ Ⅲ 〩 M c s Θ Ω π ㄌ ㄚ ˙ ‥ ﹏ ︼ ﹄ ′ □ ﹟ ≒ ∫ ‖ ﹩ 兝 ▍ └ ╱ Ⅳ 十 N d t Ι α ρ ㄍ ㄛ ˉ ﹐ ( 《 ﹙ # ■ ﹠ ≡ ∮ ∣ ﹪ 兡 ▌ ┘ ╲ Ⅴ 卄 O e u Κ β σ ㄎ ㄜ ˊ ﹑ ) 》 ﹚ & ▽ ﹡ ﹢ ∵ / ﹫ 兣 ▋ ╭ ╳ Ⅵ 卅 P f v Λ γ τ ㄏ ㄝ ˇ ﹒ ︵ ︽ * ▼ + ﹣ ∴ ㏕ 嗧 ▊ 0 Ⅶ A Q g Μ δ υ ㄞ ˋ A6D0 A6E0 A6F0 A740 A750 A760 A770 A7A0 A7B0 A7C0 A7D0 A7E0 A7F0 A840 A850 A860 A870 A8A0 A8B0 A8C0 A8D0 A8E0 A8F0 A940 A950 A960 A970 A9A0 A9B0 A9C0 A9D0 A9E0 A9F0 AA40 AA50 AA60 AA70 AAA0 AAB0 AAC0 AAD0 AAE0 AAF0 AB40 AB50 AB60 AB70 ABA0 ABB0 ABC0 ABD0 ABE0 ABF0 AC40 AC50 AC60 AC70 ACA0 ACB0 羽 舟 佞 作 判 呎 吠 妍 尾 役 抉 攻 杓 沌 灼 私 辰 阱 佬 兒 劾 咖 周 奈 妳 庚 念 房 拈 拎 昇 枉 注 況 狐 社 肱 芹 返 陂 促 冑 厚 城 姚 峒 徇 恫 拯 星 柄 殆 為 老 艮 伴 你 利 吧 吼 均 妤 岐 忘 扭 攸 杗 汨 災 秀 芋 迂 阪 供 兕 劻 呸 咋 奄 姒 屆 店 忿 戾 抨 放 服 松 泳 沮 炕 玩 祀 股 花 近 隹 侶 冠 叛 哄 垮 姦 巷 後 恪 括 昨 柑 段 活 炳 考 色 佛 伯 刪 呆 呀 坎 妓 岑 忌 把 旱 步 沖 灸 禿 芍 迆 阬 例 兩 卒 咕 命 奔 姅 岷 府 怏 所 抽 斧 朋 析 沱 泗 炎 玨 祁 肫 芬 邵 雨 俘 剎 咬 哈 垓 威 帝 徉 恤 拾 昱 枴 毒 洽 炬 而 艾 何 低 刨 呃 吱 圾 妊 岔 志 扼 更 每 沒 牢 究 見 迅 並 來 具 協 咀 咎 妾 孟 岡 底 怔 承 押 於 杭 杵 泌 泅 炒 玟 秉 肩 芥 邸 青 俟 剃 哀 咯 奕 姻 帥 怒 扁 拴 昤 柚 毗 派 炯 耒 虫 估 伶 劫 吳 含 坐 妥 岌 忍 找 束 求 汽 牡 系 角 迄 乖 侃 其 卓 呻 固 妻 孤 岸 庖 怯 拉 拐 旺 枋 枚 泥 泱 炊 玫 秈 肴 芯 邱 非 俊 削 咨 咫 契 孩 帟 思 拜 挑 曷 查 氟 洶 炭 耳 血 佐 余 助 呈 吟 坏 孝 巫 忱 批 李 汞 沃 牠 罕 言 巡 乳 佰 典 卑 呷 垃 委 季 岩 延 怵 拌 拙 昔 枕 枓 河 沿 炙 玥 空 肪 芸 邶 亟 俗 前 哎 咱 奏 宣 幽 怠 挖 挂 柿 枸 泉 洛 炸 聿 行 佑 佝 努 呂 听 圻 孜 希 快 扳 杏 沙 汲 狄 肖 谷 邑 事 併 冽 卦 咄 坷 妹 宗 岫 弦 怖 拄 拇 易 東 杼 沽 治 爬 甽 穹 肯 芣 采 亭 侮 剌 哉 咻 奎 宦 庠 急 按 政 染 柏 洋 泵 炮 肉 衣 伽 佈 劬 君 囪 壯 孚 序 忸 抒 材 沁 汾 狂 肓 豆 邢 些 侈 函 卷 咒 坪 妮 定 岱 弧 怪 抿 拍 昌 果 杪 沾 泡 爭 疝 竺 臥 芰 金 亮 俐 剋 咸 咩 奐 室 度 怎 拼 故 柱 柞 洲 洹 炤 肋 西 伺 佚 匣 吩 困 夾 孛 庇 忪 扯 村 沈 汴 玖 肝 豕 邪 亞 佩 刻 卸 咆 坩 姑 官 岳 弩 怕 拂 抵 昆 杳 杲 沼 泛 爸 疙 糾 臾 芾 長 信 俄 則 咦 咧 姜 客 建 怨 拭 斫 柔 柳 洪 洧 爰 肌 阡 伸 兌 即 告 囤 妝 完 床 戒 折 杜 沉 沆 甬 肘 貝 邦 享 佻 券 卹 呼 坡 姆 宜 帘 往 怡 抹 拚 昂 杷 欣 波 泊 版 疚 罔 舍 芷 門 侵 係 勇 咳 咿 姘 宥 弈 恍 持 施 某 枰 流 洸 牲 臣 串 佃 克 卵 吹 囫 妒 宋 廷 我 扮 杖 沅 汶 甫 肛 赤 那 京 侖 刷 取 咐 坦 姐 宙 帚 征 性 拒 抱 明 枇 武 沫 沬 牧 的 羌 芳 虎 阜 侯 俚 勉 哇 囿 姿 封 弭 恰 拮 既 柬 柙 津 洩 牯 自 亨 佔 免 吝 吻 坊 妨 宏 弄 抄 投 杞 沛 沍 男 肚 走 酉 佯 佾 刺 叔 呱 坤 姍 宛 帖 彿 怩 招 拘 昀 枝 歧 法 泯 物 盂 羋 芝 虱 陀 便 俎 勃 哂 垂 姣 屎 彥 恨 拽 春 架 柢 洌 洮 牴 至 位 似 兵 吭 吸 坑 妞 尬 弟 抗 抓 杉 汪 沔 甸 育 足 釆 依 侏 到 受 呶 坼 始 尚 帕 彼 怫 披 拖 昏 林 歿 泓 泜 狀 盲 者 芙 初 阿 俠 俞 勁 咽 型 姨 屏 很 恢 指 昭 枯 柝 洱 洵 狩 臼 住 但 冶 吞 吮 址 妣 局 彤 抖 抑 杆 決 沘 皂 良 身 里 侍 侑 刮 味 和 夜 姓 屈 帛 忝 怛 拓 拗 昕 杯 氓 沸 泖 狎 直 肺 芭 表 阻 俑 侷 匍 咪 垠 娃 屍 待 恆 拱 映 柵 柒 洞 洎 狠 舌 佇 佣 冷 吾 吵 坍 妙 屁 形 技 抆 杠 沐 沂 盯 芒 車 防 佳 佺 制 呵 咚 奉 姊 居 帑 忠 或 拔 拆 昊 杰 氛 泄 泠 狙 知 肥 芽 軋 附 俏 兗 南 品 垣 姥 屋 徊 恃 拷 昧 柩 歪 洗 洫 狡 舛 佗 別 否 吶 妖 尿 彷 扶 改 汰 灶 矣 辛 阮 使 兔 剁 呢 奇 妯 幸 忽 戕 拋 抬 板 泣 油 狗 矽 肢 芟 迎 保 冒 卻 垢 姪 峙 律 恬 是 柯 殃 炫 玷
《大学(古本)》简体注音版

大学(古本)dà大xué学zhī之dào道,zài在mínɡ明mínɡ明dé德,zài在qīn 亲mín民,zài在zhǐ止yú于zhì至shàn善。
zhī知zhǐ止ér而hòu后yǒu 有dìnɡ定,dìnɡ定ér而hòu后nénɡ能jìnɡ静,jìnɡ静ér而hòu后nénɡ能ān安,ān安ér而hòu后nénɡ能lǜ虑,lǜ虑ér而hòu后nénɡ能dé得。
wù物yǒu有běn本mò末,shì事yǒu有zhōnɡ终shǐ始,zhī知suǒ所xiān先hòu后,zé则jìn近dào道yǐ矣。
ɡǔ古zhī之yù欲mínɡ明mínɡ明dé德yú于tiān天xià下zhě者,xiān 先zhì治qí其ɡuó国;yù欲zhì治qí其ɡuó国zhě者,xiān先qí齐qí其j iā家;yù欲qí齐qí其j iā家z hě者,x iān先x iū修qí其s hēn身;yù欲xiū修qí其shēn身zhě者,xiān先zhènɡ正qí其xīn心;yù欲zhènɡ正qí其xīn心zhě者,xiān先chénɡ诚qí其yì意;yù欲chénɡ诚qí其yì意zhě者,xiān先zhì致qí其zhī知;zhì致zhī知zài在ɡé格wù物。
《大学》繁体拼音版本

《大d à學xu é》大d à學xu é之zh ī道d ào ,在z ài 明m ín ɡ明m ín ɡ德d é,在z ài 親q īn 民m ín ,在z ài 止zh ǐ於w ū至zh ì善sh àn 。
知zh ī止zh ǐ而ér 後h òu 有y ǒu 定d ìn ɡ,定d ìn ɡ而ér 後h òu 能n én ɡ靜j ìng ,靜j ìng 而ér 後h òu 能n én ɡ安ān ,安ān 而ér 後h òu 能n én ɡ慮l ǜ,慮l ǜ而ér後h òu 能n én ɡ得d é。
物w ù有y ǒu 本b ěn 末m ò,事sh ì有y ǒu 終zh ōng 始sh ǐ,知zh ī所su ǒ先xi ān 後h òu ,則z é近j ìn 道d ào 矣y ǐ。
古ɡǔ之zh ī欲y ù明m ín ɡ明m ín ɡ德d é於w ū天ti ān 下xi à者zh ě,先xi ān 治zh ì其q í國g úo ;欲y ù治zh ì其q í國g úo 者zh ě,先xi ān齊q í其q í家ji ā;欲y ù齊q í其q í家ji ā者zh ě,先xi ān 修xi ū其q í身sh ēn ;欲y ù修xi ū其q í身sh ēn 者zh ě,先xi ān 正zh èn ɡ其q í心x īn;欲y ù正zh èn ɡ其q í心x īn 者zh ě,先xi ān 誠ch éng 其q í意y ì;欲y ù誠ch éng 其q í意y ì者zh ě,先xi ān 致zh ì其q í知zh ī;致zh ì知zh ī在z ài格ɡé物w ù。
《大学》原文及注解

大学一、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
此谓知之至也。
(注:所谓知之至也,即明了“三纲八目”。
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
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
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兮,赫兮喧兮。
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瑟兮僴兮”者,恂慄也。
“赫兮喧兮”者,威仪也。
“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康诰》曰:“克明德。
”《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
”《帝典》曰:“克明峻德。
”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學》
欧阳光明(2021.03.07)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與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慾明明德與天下者,先治其國,慾治其國者,先齐其家;慾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慾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慾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慾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齐,家齐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见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視己,如见其肝肺然,則何益矣。
此謂誠於中形於外。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詩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则,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詩云:“於戏!前王不忘。
”君子賢其賢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康诰曰:“克明德。
”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
”帝典曰:“克明峻德。
”皆自明也。
汤之盘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誥曰:“作新民。
”詩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极。
詩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詩云:“缗蛮黄鸟,止於丘隅。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詩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
”为人君,止於仁,为人臣,止於敬,为人子,止於孝,为人父,止於慈,与国人交,止於信。
子曰:“听訟,吾犹人也。
必也使無訟乎!”無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謂知本。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惕,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见,听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所謂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敬畏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碩。
”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謂治国必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国。
孝者,所以事君也。
弟者,所以事长也。
慈者,所以使众也。
康誥曰:“如保赤子。
”心誠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
此謂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
故治国在齐其家。
詩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於归,宜其家人。
”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詩云:“宜兄宜弟。
”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詩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
此謂治国在齐其家。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詩云.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詩云.節彼南山.維石岩岩.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有國者不可以不慎.闢則為天下矣.
詩云.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監於殷.峻命不易.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誥曰.惟命不於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楚書曰.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舅犯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秦誓曰.若有一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出口.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惡
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
唯仁人放流之.迸諸四夷.不與同中國.此謂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於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菑害並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