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考总复习语文五校联考第二次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浙江省2021-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五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浙江省2021-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五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浙江省2021-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五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统编版高三总复习2022学年第二学期五校联考试题高三年级语文学科命题:杭州学军中学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燕京八景”中有“蓟门烟树”一景,意指北京前身蓟城的古城墙上树木蓊(wěng)郁,如雾如烟,古都残存的旧岁遗风,几近泯(mín)灭的明清趣味,在其身上都有。

B.一个农业产业能够发展起来,背后是创业者的筚路蓝缕、开拓者的不懈奋斗;能够成为知名品牌,凝结的是大众的心血(xuè),靠的是群众胼手胝(zhī)足,日夜付出。

C.近年来,网络谣言新伎俩(liǎng)不断涌现,网信办表示将建立溯源机制,加大对首发谣言信息平台和帐号的惩(chéng)处力度,这些举措无疑具有强大的震慑力。

D.当“碳水脑”“糖瘾症(zhèng)”等夺人眼球却又似是而非的概念纷至沓来时,戒瘾商品接踵(zhǒng)而至,这些半真半假的鼓躁反而容易使人们更加焦虑,无所适从。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能力。

A.“泯灭”的“泯”应读mǐn。

C.“帐号”的“帐”应为“账”。

D.“鼓躁”的“躁”应为“噪”。

故选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香菜是一种有强烈气味的草本植物。

【甲】对香菜的爱憎,赤裸裸地写在食客的脸色上,外卖的留言中,火锅的蘸料里。

有人觉得,香菜是美食的“灵魂”,任何一盘平平无奇的凉拌菜只要撤上些许立刻就会惊艳无比;有人认为,香菜是料理的“黑手”,“不要香菜!不要香菜!不要香菜!”少说一遍都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或是如痴如醉,或是避犹不及,两派在美食江湖上可谓“势不两立”。

【乙】“无香不欢”还是“逢香寡欢”,这是每个人“舌尖上的选择”。

而当天壤之别的喜好遇到瞬息万变的市场,任何关注和猎奇的点都有可能转化为噱头和商机。

瞄准消费者味蕾的,有香菜薯片、香菜饼干、香菜冰淇淋;关乎消费者日常的,有香菜古龙水、香菜面膜、香菜沐浴露,【丙】“香菜星人”顶不住了,“买买买”就是对香菜最大的敬意;“反香菜星人”更顶不住,“一口入魂”是假,“一口惊魂”才是真!结果只有商家顶住了,收割了香菜爱好者的钱包,收获了香菜嫌恶者的关注,可谓两头赚!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势不两立B.天壤之别C.关乎D.结果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答案】2.B3.A【解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辽宁省协作校五校高二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协作校五校高二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B.科技工作者于洪志率团研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语言的机器翻译。
C.自香港回归以来,普通话课程成为香港中小学核心课程之一。
D.黄诗燕扎根基层,发展黄桃产业,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
4.怎样实施语言扶贫?请结合所给材料简要概括。
5.材料一和材料三的论证结构有什么不同?
【答案】1. B 2. A 3. B
不言卜家夫妇,且说贾芸赌气离了母舅家门,一径回归旧路,心下正自烦恼,一边想,一边低头只管走,不想一头就碰在一个醉汉身上,把贾芸唬了一跳。听那醉汉骂道:“臊你娘的!瞎了眼睛,碰起我来了。”贾芸忙要躲身,早被那醉汉一把抓住,对面一看,不是别人,却是紧邻倪二。原来这倪二是个泼皮,专放重利债,在赌博场吃闲钱,专管打降吃酒。如今正从欠钱人家索了利钱,吃醉回来,不想被贾芸碰了一头,正没好气,抡拳就要打。只听那人叫道:“老二住手!是我冲撞了你。”倪二听见是熟人的语音,将醉眼睁开看时,见是贾芸,忙把手松了,趔趄着笑道:“原来是贾二爷,我该死,我该死。这会子往那里去?”贾芸道:“告诉不得你,平白的又讨了个没趣儿。”倪二道:“不妨不妨,有什么不平的事,告诉我,替你出气。这三街六巷,凭他是谁,有人得罪了我醉金刚倪二的街坊,管叫他人离家散!”
D.开发学前语言教育,抓住儿童语言学习关键期,重视女性语言教育,就可以消除贫困的代际传播。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方性语言是阻碍多民族间信息交流和社会发展 基础因素,因而有必要鼓励当地百姓放弃地方性语言。
B.国家推普就是引入由外而内的力量,使贫因群众具备日常的话语沟通能力,增强其自主发展的精神力量。
(节选自《红楼梦》)
文本二:
这一回通过一些细微小事,表现了几个处于下层的、各色面目的小人物。让我们看到这些人的心机性格,为人之情、处事之道。并看到这些人各自的交往方式,以及彼此之间复杂微妙的层次关系。具体点儿说,贾芸的精于世故和善于言辞;倪二的外表蛮横和内心仗义,卜世仁夫妇的悭吝无情和虚伪刻薄……都通过那些貌似极为平常的生活琐事,得到了生动传神的呈现。

2020-2021学年高考总复习语文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高考总复习语文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卷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单项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多选题和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玉璋,流行的年代起于龙山文化时期,止至两周之际。

考古时,山东、山西等地都出土过不少玉璋,甚至越南北部也有出土。

当然还是以成都平原发现最多,三星堆和金沙都发现了大量玉璋。

璋的形状有点特别,整体为长条形,平薄,上端有刃,下端为方形,像是一把刀。

《说文》说“半圭为璋”,有一定依据。

很多玉璋在下端阑部两侧有牙状突起,因而被称作“牙璋”。

玉璋大小区别明显,大可长达1米有余,小的长不及手指。

出土玉璋最多的是成都金沙遗址,数以百计,超过全国各地发现量总和,可见金沙人对璋特别看重。

金沙玉璋色彩绚丽,形式多样,雕琢精美。

玉璋阑部的齿牙变化较多,繁简不一,有梯形、台形和卷云形,也有抽象的兽首形。

金沙所见小型玉璋也不少,制作也很精细。

这是大璋的微缩制品,有人认为它可能是冥器,也有人认为它是装饰品。

玉璋在三代是重要的礼器,《周礼》有“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之说。

牙璋有特定的用处,如《周礼·春官·典瑞》所说,“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

注家认为牙璋两侧有突起的牙,而牙象征兵威,所以用牙璋调兵,就像后来用铜虎符调兵一样。

一为牡一为牝,即一雄一雌,调兵时看两件牙璋突起的牙能否合契,合契时就听从调遣。

牙璋可用于调兵遣将,掌控这兵符的,一定是将帅了。

后来掌璋的概念,也在平日的生活中有了些影响,家里若是生个小子,想让他成长为领兵作战的将军,究竟会不会是个将才呢,也许看看他对玉璋有无兴趣就知道了;他若真喜好弄璋,未来战功卓著就是可以期待的了。

陕西省五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陕西省五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陕西省五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新高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下列对联与相应历史人物对应,全部正确的一组是①言称尧舜宣仁政民贵君轻为圣贤②致君尧舜思仁政垂老无家筑草堂③万户争传新乐府千秋永祀老诗翁④志复中原吟铁马诗继少陵诉忠情A.①孔子②荀子③韩愈④辛弃疾B.①孟子②杜甫③白居易④陆游C.①庄子②荀子③韩愈④陆游D.①孔子②杜甫③辛弃疾④白居易2、下面四首唐诗,各描写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如果按节令的时间顺序依次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②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元都未日闲。

③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④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A.④①②③B.①④②③C.④①③②D.①③④②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西安大雁塔南边的大唐不夜城中,游客________,他们扎堆在一个个临时搭建的工坊前,看得出神。

麦草工艺工坊里,陕西渭南一位村民将麦草剪成细细的"牛毛"拼贴在画纸上,一幅牛耕图________,在日光下熠熠闪光,他的麦草工艺品已成为陕西"一村一品"特色产品……各具特色的工坊组成了本届匠人大会的核心活动--"守艺长安·大唐工坊"。

活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零距离与游客进行互动,向来自各地的世界游客表现中国的匠人精神。

对于工匠精神,《诗经·国风》中这样描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在已出土的中央官府烧制的秦代瓦当上,常会发现有一两厘米大小的不起眼的印文,包括编号、机构、工匠名等。

难道2000年前匠人的产权意识就已觉醒?答案并非如此。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吕不韦要求器物的制造者在产品上刻下己名,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考核工匠技艺。

2020-2021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及答案)

2020-2021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及答案)

2020-2021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及答案)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块红布游睿起风了。

小伙抬头望了一眼天空,一团乌云正缓缓靠近,天色阴沉下来。

小伙加快了步伐,沿途的柳树、房屋,纷纷被小伙抛在了身后,穿过青石板的小巷,在大杨树下,一边努力掩盖自己的喘息声,一边喊道:红儿,红儿。

小伙的嗓音穿过杨树的树梢,飞向树下那三间瓦屋。

一条小花狗翻滚着扑倒到小伙脚下,一边欢快地摇着尾巴一边用嘴撕扯小伙的裤腿。

小伙摸了摸小狗的头,继续喊着,红儿,红儿。

风掠过树梢,小伙看见,杨树的枝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布,绿的、黄的、红的,整块整块的布,像飞天仙子身上的彩缎。

小伙笑了笑说,我知道你在生我的气,我手机没话费了,这不一放假,我就赶过来了。

又一阵风吹了过来。

小伙狡黠地笑了一下大声喊道,起大风了,你就不怕风把布刮跑了么?这时门咯吱一声,一辆轮椅出现在门口。

轮椅上的姑娘黑发如瀑布,她低着头,双手缓缓转动着轮椅。

小伙赶紧上前,推着轮椅后面的扶手。

姑娘转过身,眨了眨葡萄一样的眼睛,然后用力地将小伙的手从扶手上甩开。

这是怎么了?小伙赶紧绕到姑娘身前,半蹲下身子,望着姑娘略显苍白的脸。

姑娘别过脸,不看他。

小伙慌忙取下背包,迅速取出一块巧克力说,专门给你买的,算我赔个不是。

姑娘却把脸别得更远了,轮椅也跟着转动起来。

小伙起身去看姑娘的脸,他顿时愣住了。

哭了?怎么了红儿?谁欺负你了?小伙手足无措。

姑娘啜泣着,轻声说,你走吧,不要来了。

为什么啊?小伙抓了抓自己的头发说,都怪我的破手机,我真不是故意不联系你的。

姑娘抬起手拭了一下眼睛说,不是这样,是我们真的不合适。

小伙重新蹲下身子说,又来了,又听谁说了什么不是?小伙说,这样的话,你早点给我起来,轮椅让给我。

胡说什么啊?姑娘连忙打断小伙的话。

哎哟!小伙又狡黠地眨了一下眼睛,佯装痛苦地蹲下身子。

姑娘迅速用双手撑起身子,差点从轮椅上站了起来。

怎么了?小伙指了指心口说,这里,这里让人给弄疼了。

2020-2021学年西安五校高三联考试题语文(附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西安五校高三联考试题语文(附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环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也称作“回环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种较为独特的文学体裁。

回文诗充分利用并展示了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和以语序为重要语法手段这两大特点,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

汉语是分析型语言,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这是产生回文诗的宏观背景。

另外,古汉语没有标点符号,这让回文诗作表现得更加富有文学色彩。

对于回文诗,不仅作者本人需要具有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欣赏者也必须具备相当的底蕴才能领悟其美妙之处。

回文诗体现了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

一首诗从末尾一字读至开头一字,能够成为另一首诗,这说明创作者的文字功力十分了得,这般文才也不是什么人都敢“卖弄”的。

有人把回文诗当成一种文字游戏,认为它完全没有艺术价值。

实际上,这是对回文诗的误解。

民国时期的学者刘坡公先生在《学诗百法》一书中就指出:“回文诗反复成章……钩心斗角,不得以小道而轻之。

”教育家周仪荣先生也认为,回文诗虽无十分重大的艺术价值,但不失为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据记载,诗歌中的回文体在晋代就已经形成,并兴盛于宋代。

它有着“反复成章”的特点,其种类有很多,如“通体回文”“就句回文”“双句回文”“本篇回文”“环复回文”等。

其中,尤以“通体回文”最难驾驭,有人把这种形式的回文诗称作“倒读诗”,认为它是回文诗中的绝品。

例如,据传为宋代大文豪苏轼所作的《题金山寺》就是绝品中的绝品,该诗如下:题金山寺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迳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晚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把诗句倒转来读也是一首完整的七言律诗:轻鸥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晚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迳松门寺对桥。

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梁实秋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

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

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

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的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

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

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

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

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我的学校是很特殊的。

国文成绩与毕业无关。

所以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但教员用拿毛笔的姿势举着铅笔点名的时候,学生却个个都到了,因为一个学生不只答一声到。

真到了的学生,一部分是从事午睡,微发鼾声,一部分看小说如《官场现形记》《玉梨魂》之类,一部分写“父母亲大人膝下”式的家书,一部分干脆瞪着大眼发呆,神游八方。

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总是很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

有一天上作文课,徐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

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

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我便挺身分辩了几句。

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

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这一句颇为同学们所传诵。

2020-2021学年高考总复习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高考总复习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高考二模检测试题高三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第1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guàn) 闷.葫芦(mēn) 若即.若离(jí) A.跟帖.(tiě) 弱冠..B.更.名(gēng) 骠.勇(biāo) 根状茎.(jīng) 方枘圆凿.(záo) C.蓦.然(mò) 混.浊(hùn) 电饭煲.(bāo) 间.不容发(jiàn) D.着.魔(zháo) 矜.持(jīn) 夹.生饭(jiā) 经.史子集(jīng)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古松千丛迎后裔,□□□□□□□。

清明时节,汾河东畔,中国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大典隆重举行:公祭仪式上,洪洞县县长恭诵的祭文甲凝练,感情真挚;民祭活动充分展现了四海华人崇宗尊祖、敦亲睦族的传统美德,乙大槐树“根祖”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歌舞祭充分展现了大槐树“根”的理念、“根”的丙和古槐后裔的恋“根”情怀:2.在文中甲乙丙处填入下列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简捷及其内涵B.简捷以及内含C.简洁以及内涵D.简洁及其内含3.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明月万里送故人B.心香一炷祭祖槐C.祖槐一株祭扫多D.年年祭扫先人墓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梁文道毫不客气地批评说,目前中国大部分文化节目都老态龙钟,使优秀传....统文化节目失去了年轻人这一广大的受众群体。

B.依然是北世界,依然是黑土地,著名作家迟子建的2015新作《群山之巅》一.如既往地让人期待,期待那片广袤严寒的土地上再次上演精彩的故事。

...C.《奇特的年份》是帕斯捷尔纳克用象征手法写成的短篇小说,其独特之处在于之举。

完全通过“表现”来传递作家的认识,这不能不说是他另起炉灶....D.在张幼仪经历过两年多国外独立生活的磨难及丧子之痛以后,徐志摩开始刮.这位脱胎换骨的“乡下土包子”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就是力量!& 注意事项:1. 本试题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本试卷指定的位置上。

3. 选择题认真填涂在相应的题号下,不得涂改。

4. 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 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Ⅰ 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生命的节奏与教育的节奏①学校生活是一段生命的旅程,教育则是一场深入生命的探险。

那些对生命充满好奇的探险者,如蒙台梭利、怀特海、维果茨基,分别在不同的领域中发现了学校旅程中最重要的秘密:生命是有节奏的,睿智的教育期待着与生命的和鸣共振。

②自然拥有自身的节奏,如日月盈亏,寒来暑往;生命拥有自身的节奏,如呼吸吐纳、生老病死。

依据自然节奏的启示和生命自身的律动,人类创造了新的节奏,如音乐、诗歌、美术、数字。

作为一项面向生命的事业,教育也是一种依据生命的律动而创造的节奏。

教育面向生命,就必须探寻生命的节奏,合于生命的节奏,强化生命的节奏,并创造生命的节奏。

③教育的节奏要求教育者对生命节奏的敏感。

蒙台梭利从生命的节奏中敏锐地捕捉到了教育的敏感期。

“当某种特殊的敏感性在儿童身上被激起时,它就像一道光线照射到某处而不是其他什么地方,使得那个被光线笼罩的地方成了他的整个世界。

”“如果儿童不能根据他的敏感期所发出的一些指令行事,那么,一种自然征服的机会就永远地丧失了。

”因此,教育需要观察和发现,教育不能等待,不能忽略,不能错过。

④教育又必须等待,必须耐心等待生命的生长。

维果茨基从生命的节奏中发现了智力的最近发展区和教育最佳期。

他用心理学的实验告诉人们,只有当儿童在自己的发展中达到一定的成熟程度时,一定的教育才能有可能进行,这是教育的最低界限。

除了最低教育界限外,还存在着最2018 届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高教育界限,两者之间就是“教育最佳期”。

早于或晚于最佳期的教育,或因超出最近发展区而无法对那些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施加影响,或因停留于现有发展水平而不能有效促进心理机能发展。

当我们急于造就神童和天才时,当我们因孩子面对“奥数”一脸茫然而怒火中烧时,当我们心灰意冷,要为孩子贴上不可救药的标签时,或许我们应该提醒自己:再等等看……⑤基于对生命节奏的哲学解读,怀特海为教育者绘制了一份生命的智力周期图:浪漫——精确——重归浪漫的综合。

童年的浪漫为精确阶段积累素材。

没有浪漫的冒险,要么是儿童被僵死的知识淹没,并因过早耗尽“内存”而“死机”;要么是教育者面对一个空洞的大脑——从本质上说,教育必须是将已存在于大脑中的活跃而纷乱的思想进行有序的排列,你不能教一个空洞的头脑。

所以,当我们听到一个儿童喃喃自语:山坡上开满了妈妈……且慢发出我们的嘲笑——这是一份多么美丽而珍贵的浪漫啊!因此,或许我们更应该这么做:以童年和成年共同的名义,归还童年的浪漫,保卫童年探险的权利。

因为儿童是成人之母,童年的生命体验至少与成年体验同等重要。

(《北京教育(普教版)》2009年第6期,有删节)1.下列关于“教育最佳期”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教育最佳期”是维果茨基提出的教育理论,并经心理学实验加以验证。

B.教育如果超出教育对象的最近发展区,就无法对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施加影响,因而不是最佳期的教育。

C.“教育最佳期”要求教育不能停留于教育对象的现有发展水平,因为那样就不能促进他们心理机能的发展。

D.急于造就神童和天才的教育,因孩子无法理解“奥数”而“怒火中烧”的教育,都不能称为符合“教育最佳期”的教育。

2.下列对“教育不能等待,不能忽略,不能错过”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命的节奏中存在着教育敏感期,如果能抓住这个敏感期,就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B.“某种特殊的敏感性”有助于教育效果的提高,但它又不可能长久地存在于儿童的整个世界中。

C.如果儿童能根据他的敏感期所发出的一些指令行事,就有可能获得一种“自然征服”的机会。

D.教育需要观察和发现,而观察和发现的机会是稍纵即逝的,因此教育不能等待,不能忽略,不能错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只要对生命充满好奇,即使身处不同领域,人们还是可以同样发现“生命是有节奏”的这一学校旅程中的最重要的秘密的。

B.教育面向的对象是生命,与音乐、诗歌、美术、数字等一样,它也是人类根据生命自身的律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节奏。

C.浪漫——精确——重归浪漫的综合,这是怀特海基于对生命节奏的哲学解读为教育者绘制的一份生命的智力周期图。

D.作者认为,儿童是成人之母,童年生命体验的重要性绝不亚于成年体验,因此,人们或许更应该归还童年的浪漫,保卫童年探险的权利。

{C}二、{C}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长孙俭,河南洛阳人也。

本名庆明。

俭少方正,有操行,状貌魁梧,神彩严肃,虽在私室,终日俨然。

性不妄交,非其同志,虽贵游造门,亦不与相见。

孝昌中,起家员外散骑侍郎,从尔朱天破陇右。

贺拔岳被害,太祖赴平凉,凡有经纶谋策,俭皆参预。

时西夏州仍未内属,而东魏遣许和为刺史,俭以信义招之,举州归附。

即以俭为西夏州刺史,总统三夏州。

时荆、襄初附,太祖表俭功绩尤美,宜委东南之任,授荆州刺史、东南道行台仆射。

所部郑县令泉璨为民所讼,推治获实。

俭即大集僚属而谓之曰:“此由刺史教诲不明,是我之愆,非泉璨之罪。

”遂于厅事前,肉袒自罚,舍璨不问。

于是属城肃励,莫敢犯法。

魏文帝玺书劳之。

荆蛮旧俗,少不敬长。

俭殷勤劝导,风俗大革。

务广耕桑,兼习武事,故得边境无虞,民安其业。

吏民表请为俭构清德楼,树碑刻颂,朝议许焉。

在州遂历七载。

征授大行台尚书,兼相府司马。

尝与群公侍坐于太祖。

及退,太祖谓左右曰:“此公闲雅,孤每与语,尝肃然畏敬,恐有所失。

”他日,太祖谓俭曰:“名实理须相称,尚书既志安贫素,可改名俭,以彰雅操。

”及梁元帝嗣位于江陵,外敦邻睦,内怀异计。

俭密启太祖,陈攻取之谋。

于是征俭入朝,问其经略,对答自若,太祖深然之。

乃谓俭曰:"如公之言,吾取之晚矣。

"令俭还州,密为之备。

寻令柱国、燕公于谨总戎众伐江陵。

事平,以俭元谋,赏奴婢三百口。

尝诣阙奏事,时值大雪,遂立于雪中待报,自旦达暮,竟无惰容。

其奉公勤至,皆此类也。

天和三年,以疾还京。

为夏州总管,薨,遗启,请葬于太祖陵侧,并以所赐之宅还官。

诏皆从之。

追封郐公。

荆民仪同、赵超等七百人,感俭遗爱,诣阙请为俭立庙树碑,诏许之。

建德四年,诏曰:"昔叔敖辞沃壤之地,萧何就穷僻之乡,以古方今,无惭曩①哲。

而有司未达大体,遽以其第即便给外。

今还其妻子。

"子隆。

(选自《周书·列传第十八》,有删改)【注】①曩(nǎng):先前4.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事平,以俭元谋元:开始B.以古方今,无惭曩哲方:比较C.举州归附举:发动D.是我之愆,非泉璨之罪愆:过失5.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直接表现长孙俭能力出众的一组是(3分)①吏民表请为俭构清德楼,树碑刻颂,朝议许焉。

②于是属城肃励,莫敢犯法。

③此公闲雅,孤每与语,尝肃然畏敬,恐有所失。

④凡有经纶谋策,俭皆参预。

⑤俭以信义招之,举州归附。

⑥于是征俭入朝,问其经略,对答自若,太祖深然之。

A.①③⑥B.②③④C.①④⑤D.④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长孙俭年少时就品行端正,行为庄严谨慎,平日保持恭敬庄重的态度,更从不与人胡乱结交。

孝昌年间,他被从家中起用担任员外散骑侍郎。

B.百姓状告长孙俭的部下泉璨,后经审问查证情况属实,他立即召集部属并且宣布罪不在泉璨,而源于自己的失职,并且肉坦自罚,来警戒众人。

C.长孙俭曾和众位大臣侍坐于太祖皇帝,太祖对长孙俭的进退举止十分满意,但是认为他的名字不好,所以赐他名为“俭”,来彰显他的高雅情操。

D.长孙俭后来因病回京,不久病逝。

在他的遗书中请求皇帝同意自己葬于太祖皇帝陵墓之侧,并且将所赐的府第归还给朝廷。

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⑴俭殷勤劝导,风俗大革。

务广耕桑,兼习武事,故得边境无虞,民安其业。

(5分)⑵尝诣阙奏事,时值大雪,遂立于雪中待报,自旦达暮,竟无惰容。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浪淘沙①欧阳修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②。

垂杨紫陌③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注】①本词是诗人春日与友人旧地同游而作的游宴诗歌。

②从容:悠闲舒缓。

③紫陌:京城郊外。

8.本词是一首游宴之作,但作者在上片中并未直接描写宴饮的场面,那么上片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5分)9.结合诗句“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荀子《劝学》)⑵,多于九土之城郭;,多于市人之言语。

(杜牧《阿房宫赋》)⑶,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陆游《游山西村》)乙选考题请考生将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条绳索[秘鲁]弗朗西斯科·埃斯卡特①胡安发现了一条从天上垂下来的绳索。

②那条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绳索一直往上延伸,延伸,直至消失在冬日的云层里,胡安一边看着它一边想身边没有人会相信他看到的这一幕。

③“这孩子太孤独,出现幻觉了。

”听到胡安的故事,他姑姑会这么说。

“应该带他去看心理医生!”最后她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④于是胡安一直跑回了家,看见他爸爸正坐在门口的那段老树干上。

“有一条绳子从天上垂下来!”胡安喊道。

⑤父亲沉默地看了他一眼,好像胡安说的是一种奇怪的无法理解的方言。

⑥胡安痛恨没有人认真地对待这件事,然而他已经习惯了,人们总是把他当成一个小孩子,尽管他都快十岁了,在大草原上可以骑着自行车到处来去。

⑦“爸爸,你得看看,我发现的那条绳子非常粗大,我一个人没法把它运回家。

”胡安试着用父亲的语言表达,想让他别再像平时那样用轻蔑的表情看着自己。

⑧“请您跟我来一下吧,爸爸,就一会儿。

”胡安哀求道。

⑨但这仍是徒劳,父亲不喜欢胡安求他玩耍,就像不喜欢玩耍本身,于是那孩子决定再次消失,重新向发现那条绳索的地方跑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