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轴器找中心计算实例

合集下载

转动机械各种联轴器找中心的方法

转动机械各种联轴器找中心的方法

转动机械各种联轴器找中⼼的⽅法《机械设计分享3》⽕⼒发电⼚参加⼯作,从事锅炉转动机械设备检修⼯作。

总结经验:⼀、齿轮油泵的⼩联轴器的中⼼找正,⽅法很简单,⼀把平⼝螺丝⼑,⼀根锯条头就解决问题:1、把螺丝⼑插⼊联轴器中间测量缝隙,螺丝⼑带有锥度,联轴器缝隙宽螺丝⼑插⼊就越深,控制螺丝⼑插⼊深度⼀直就说明联轴器接⼝平⾏。

2、⽤锯条头测量两个联轴器圆柱表⾯在⼀条直线上。

那边有斜度就相应的调整电动机的底座⾼低。

⽅法虽然简单,就是精度不⾼。

⼆、⼤型风机的联轴器找中⼼,⽤的⼯具是塞尺,精度⾼了许多。

后来,车间马主任给我了⼀本锅炉检修⼿册,⾥⾯介绍了最先进的⽤万⽤表找正联轴器中⼼的⽅法,我们就开学习这种⽅法。

⽅法具体如下:1 概述联轴器找中⼼是汽轮发电机组及⽔泵、风机、磨煤机等转动设备检修的⼀项重要⼯作,如果中⼼误差太⼤,则必然引起设备的超常振动,因此,检修后的设备必须将设备联轴器中⼼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汽轮机联轴器中⼼的允许偏差其它联轴器中⼼的允许偏差值(端⾯值)外圆允许偏差值⽐端⾯可适当放宽,但放⼤值⼀般不超过0.02mm。

2 联轴器找中⼼的⽬的联轴器找中⼼的⽬的是使⼀转⼦轴中⼼线为另⼀转⼦轴中⼼线的延续直线,因两个转⼦的轴使⽤联轴器连接的,所以只要联轴器的两对轮中⼼是延续的,那么这两转⼦的中⼼线⼀定是⼀条延续的直线。

3找中⼼的⽅法分类找中⼼的⽅法很多,有⽤塞尺找中⼼、⽤专⽤仪器的找中⼼、⽤百分表找中⼼,总的来说,⽤百分表找中⼼最常⽤,数值也最准确,现⾯我们就讲讲⽤百分表找中⼼的具体⽅法和步骤。

4桥规的安装形式⽣产中经常⽤到的⼏种桥规形式及安装⽅法,主要是根据联轴器的布置位置来确定的(红⾊为桥规)。

5找中⼼前的检查5.1清扫联轴器,⽤砂布打磨联轴器上百分表准备架设的部位,确认该部位⽆明显变形、凹坑、凸起等有可能影响测量数据准确性的缺陷。

5.2检查两转⼦是否处于⾃由状态,地脚是否出现悬空、地脚螺栓碍事现象。

5.3检查百分表是否灵活,测量杆触头⽆变形、松动。

转动机械找对轮找中心-(有图、有公式)知识讲解

转动机械找对轮找中心-(有图、有公式)知识讲解
找中心测量结果需要二次结果相同才能确认,才能 按此结果计算、调整。
测量记录是下一步计算、调整的主要依据,因此要 求记录准确、规范清晰,如需标明打表位置、视图 方向、测量时间、测量人、记录人等。
找中心测量记录格式内容
测量人: 赵锦祥 记录人: 赵锦祥 时 间 :2009.11.18
找中心计算
找中心计算
每次测量应在两个联轴器各自沿相同的方向旋转 90°后进行;(目的是消除联轴器本身存在的瓢 偏和晃动)
找中心测量注意的几个问题
联轴器盘动一周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后,圆周方向的 百分表读数应能回到原来的数值。
采用塞尺测量时,每次塞入间隙的塞尺不得超过四 片,间隙过大时,可使用块规或精加工的垫片配合 塞尺测量。
由于调整面差X使对轮圆周变化,不论调#1或#2瓦均使圆周 下降。调#2瓦(远瓦)对圆周变化为OH,因为: △OHD∽△EFD ,所以:OH=EF×L1/L2=调面差瓦移动数 值×较近轴承到对轮面距离/两轴承间距
调#1瓦(近瓦)时圆周下降为OP,因为:△OPE∽△EFD 所以:OP=EF×(L1+L2)/ L2 =调面差瓦移动数值×较远 轴承到对轮面距离/两轴承间距
联轴器
转动设备轴与轴之间是通过联轴器(俗称对 轮)来连接并传动扭矩的,轴系找中心一般 也是通过联轴器来完成的。
联轴器一般分为刚性联轴器和挠性(半挠性) 联轴器,刚性联轴器对于两轴间同心度的要 求非常高,如汽轮机联轴器。挠性联轴器对 同心度的要求相对较低,应用广泛。如套齿 式、叠片式、蛇形弹簧式、爪式、弹性柱销 式等。
立式泵找中心相对比较简单,如果园有偏差, 偏差多少移多少就可以了;如果有面差则需 加减垫片进行调整,调整垫片的厚度公式为 x=m×D/d ,其中X为加减垫片的厚度,m 为测得的张口值,D为电机与泵的支撑面直 径,d为对轮直径。如下图所示:

联轴器找正方法详解

联轴器找正方法详解

计算步骤 计算调整量:
上下: 前脚 1.+40=81.8丝 垫81.8丝 后脚 3.+40=157.8丝 垫157.8丝
左右: 前脚 1.1(-64)+25=-45.4丝 向右移45.4丝 后脚 3.1(-64)+25=-173.4丝 向右移173.4丝
中间有连接轴的联轴器中心找正方法
根据中心找正公式 前支撑:aL1/D - b/2
找中心的目的是使一转子轴中心线与另一转子轴中 心线重合,即要使联轴器两对轮的中心线重合,也就 是要求泵体轴中心线与电机轴中心线重合.
具体要求: 使两对轮的外圆面同心. 使两对轮的端面平行.
找中心的原理
测量时在一个转子对轮上装上磁性表座,另一个对 轮上装上百分表,径向、轴向各一付,(为防止转子 窜轴,轴向则需装二个表,相差180度).连接对轮 (一般一到二枚螺丝,拧紧即可),然后一起慢慢地 转动转子,每隔90度停下来测量一组数据记下,测出 上、下、左、右四处的径向b、轴向a四组数据,将 数据记录在下图所示的方格内.
找中心的原理
示意图
联轴器找中心
测量工器具的使用方法
找中心的原理
一般圆里面的为轴向数据a,外面的为径向数据b,在 测得的数值中,若b1=b2=b3=b4,则表明两对轮同心; 若a1=a2=a3=a4, 表明两对轮的端面平行. 若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则说明两轴的中心 线重合;若所测数据不等,根据计算结果是否在标 准范围内,超出标准则需对两轴进行找中心.
AL1/D B-A
计算调整(续)
1、调整电机与连接轴的中心偏差. 2、直接利用公式
前支撑:-L2(B-A)/D+L1A/D 后支撑:-(L2+L3)(B-A)/D

联轴器找正的计算方法和调整步骤

联轴器找正的计算方法和调整步骤

联轴器找正的计算方法和调整步骤1前言联轴器是机械设备中的重要部件,在汽轮机组、水泵、风机等转动机械的联接中普遍使用。

为了避免联轴器不同心而使设备产生较大的振动、损坏,要求转动设备中的联轴器必须保证较高的同轴度。

因此,联轴器的找正是一项非常重要、精度要求很高的工作。

2联轴器找正的质量标准联轴器找正的质量标准因设备的转速和联轴器的型式而异,水泵、风机等通用机械的联轴器允许偏差值如表1所示。

3联轴器找正的原理3.1 对联轴器中心偏移情况的分析联轴器中心偏移不外乎以下2种情况:Q)联轴器端面张口方向与中心偏移方向相反(上张口时中心低,下张口时中心高;左张口时中心偏右,右张口时中心偏左);(2)联轴器端面张口方向与中心偏移方向相同(与⑴描述相反)。

3.2 理论上联轴器找正的计算与调整就联轴器中心偏移第1种情况中:上张口(数值为δ),中心低(数值为4 h),如图1所示为例。

为保证同轴度需进行如下调整(一般调整电机等易移动的设备),计算的原则是〃先消张口后消圆周〃:Q)消除联轴器张口,可在前支座A及后支座B下分别增加不同厚度的垫片。

垫片的厚度经过如下计算:利用图2中三角形AFGH∖^ECA及^EDB的相似关系和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定律,可得出如下关系:AC∕GH=AE∕FH ,进而有AC=(AE / FH)χGH式中GH——上张口值δ ;AE ——前支座到联轴器端面的距离;FH——联轴器直径。

同理,后支座加垫片的数值BD=(BE / FH)×GH o(2)消除联轴器高差,电机轴应向上垫起Ah (如图2所示)。

这时,电机前、后座应同时加垫Ah厚。

综合以上两步骤,总调整量:电机前支座A加垫片厚度Xl=Δh+AC (1)电机后支座B加垫片厚度X2=∆h + BD⑵假定上(右)张口时,AC、BD取正值,下(左)张口时,AC、BD则取负值;电机中心低(偏左)时,加取正值;电机中心高(偏右)时,Ah则取负值,当X为正数时加垫片(或右移),X为负值时减垫片(或左移)。

转动机械找对轮找中心 (有图、有公式)

转动机械找对轮找中心 (有图、有公式)
即X=m×D/d
整理ppt
19
找中心调整
找中心调整原则 1、因为一个轴系可能有多根转子,所以轴系找中心调
整要通盘考虑,不能顾此失彼。要采用最小的调整 量、最容易实施的方案来调整。 2、调整时先考虑张口再考虑圆差、先考虑上下再考虑 左右。 3、轴系找中心的三个重要环节为测量、计算与调整,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导致整个找正工作失败。
整理ppt
16
找中心计算
找中心重要的实用公式 X=EF×D/L2 (1) 即无论在哪个瓦加减垫片EF影响张口相等 OH=EF×L1/L2 (2) 即在远瓦加减垫片EF对中心影响较小 OP=EF×(L1+L2)/L2 (3) 即在近瓦加减垫片EF对中心影响较大 口诀:近瓦调圆、远瓦调张口
整理ppt
检查百分表表杆、表针灵活自由,量程够用。 在进行测量时,两个转子之间不允许有刚性连接,
各自处于自由状态。(在确保联轴器活动自由的前 提下可用假销子连接)
每次测量应在两个联轴器各自沿相同的方向旋转 90°后进行;(目的是消除联轴器本身存在的瓢 偏和晃动)
整理ppt
12
找中心测量注意的几个问题
联轴器盘动一周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后,圆周方向的 百分表读数应能回到原来的数值。
整理ppt
3
联轴器
转动设备轴与轴之间是通过联轴器(俗称对 轮)来连接并传动扭矩的,轴系找中心一般 也是通过联轴器来完成的。
联轴器一般分为刚性联轴器和挠性(半挠性) 联轴器,刚性联轴器对于两轴间同心度的要 求非常高,如汽轮机联轴器。挠性联轴器对 同心度的要求相对较低,应用广泛。如套齿 式、叠片式、蛇形弹簧式、爪式、弹性柱销 式等。
结果:偶合器低1.64 偶合器偏右0.06 下张口0.42 右张口0.23

联轴器找正方法详解(重要)

联轴器找正方法详解(重要)


2、计算调整量。 机




电 机 侧 联 轴 器
25
可编辑ppt
分析中心状态
1、由记录图计算出风机侧联轴器轴向下开口为 23丝,右开口为5丝。
风 机 侧




2、电机侧联轴器轴向上开口为7丝,左开口为 机
14.5丝。



26
可编辑ppt

计算调整
1、调整风机侧联轴器轴向偏差; 套用公式得A*L1/D=-23*8000/400=-460(丝) 因此,电机侧连接轴对轮下移460丝,轴向下偏差B-A =-7-(-23)=16(丝)。
与左右之和应相差不多,两只轴向表数据
相同。否则的话要检查磁性表座和百分表
12
可编装辑得pp是t 否牢固。
找中心步骤
7. 间隙测量,记录及计算:
(百分表安装在电机侧)
端面不平行值(张口)的计算,(不
考虑轴向窜轴),轴向装一只百分表,计
算公式为a*= a1- a3,正的为上张口,负的 为下张口。左右张口为a*=a2-a4,正的为 a2那边张口,负的为a4那边张口。
2、调整电机侧联轴器轴向及径向偏差; 套用公式可得: 前支撑: -L2(B-A)/D+L1*A/D= 440*16/400+460=442.4(丝) 后支撑:-(L2+L3)(B-A)/D +L1*A/D =(440+800)*16/400+460=410.4(丝)
3、左右的计算调整方法与上下同。
27
可编辑ppt
中间有连接轴的联轴器中心找正方法
根据中心找正公式 前支撑:a*L1/D - b*/2

联轴器找正计算方法与实例

联轴器找正计算方法与实例

联轴器找正计算方法与实例以联轴器找正计算方法与实例为题,本文将介绍联轴器的基本概念,解释找正计算的意义与原理,并给出一个实例来说明如何进行联轴器的找正计算。

一、联轴器的基本概念联轴器是一种用于连接两个轴的机械元件,它能够传递转矩和旋转运动。

常见的联轴器有齿轮联轴器、弹性联轴器、万向节联轴器等。

联轴器的主要作用是在两个轴之间传递动力,并且允许轴之间产生一定的偏移。

二、找正计算的意义与原理联轴器的找正计算是为了保证联轴器在工作时能够正常运转,避免因偏斜而导致的轴承过载、联轴器损坏等问题。

找正计算的原理是根据联轴器的几何形状和工作参数,通过计算来确定最佳的轴向和角向偏差。

三、找正计算方法联轴器的找正计算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联轴器的基本参数:包括轴的直径、轴的长度、联轴器的类型等。

这些参数将作为计算的基础。

2. 计算联轴器的偏差:根据联轴器的几何形状和工作条件,计算出联轴器的轴向和角向偏差。

轴向偏差是指轴与联轴器轴心线之间的距离,角向偏差是指轴与联轴器轴心线之间的夹角。

3. 确定联轴器的找正量:根据联轴器的偏差和工作条件,确定联轴器的找正量。

找正量是指为了将联轴器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所需的偏移量。

4. 进行联轴器的找正调整:根据找正量,通过调整轴的位置或者调整联轴器的安装位置,使得联轴器能够正常工作。

四、实例解析以齿轮联轴器为例,假设有一个齿轮联轴器,传递功率为100kW,齿轮模数为4,齿轮齿数分别为20和30,轴的直径为40mm,轴的长度为200mm。

根据以上参数,可以进行如下的找正计算:1. 计算齿轮的中心距:根据齿轮模数和齿数,计算出齿轮的中心距为60mm。

2. 计算齿轮的偏差:根据齿轮的中心距和轴的直径,计算出齿轮的轴向偏差为0.2mm。

3. 确定齿轮的找正量:根据齿轮的偏差和传递功率,确定齿轮的找正量为0.1mm。

4. 进行齿轮的找正调整:根据找正量,通过调整轴的位置或者调整齿轮的安装位置,使得齿轮能够正常工作。

联轴器找中心方法

联轴器找中心方法

算时,前面应加负号即为(-a),同样若圆周为上圆周,
则代入公式计算时,前面也应加负号即为(-b)。
4.3、若计算出h1或h2的数值为负数,则说明不是垫
垫片,而是要将垫片抽掉。
可编辑ppt
11
5、例题:已知联轴器直径Φ600mm, 表架在机械侧,表在马达侧。
(1) (2) (3) (4)
可编辑ppt
(2)、下开口:0.08mm,上圆周:0.14mm
前脚垫片h1=-1.13×0.08-0.14=-0.2304mm
后脚垫片h2=-10.55×0.08-0.14=-0.984mm
可编辑ppt
13
前脚倍数=680÷600=1.13(倍)
后脚倍数=(680+5650)÷600=10.55(倍)
(3)、上开口:0.08mm,下圆周:0.14mm
前脚垫片h1=1.13×0.08+0.14=0.2304mm
后脚垫片h2=10.55×0.08+0.14=0.984mm
(4)、上开口:0.08mm,上圆周:0.14mm
前脚垫片h1=1.13×0.08-0.14=-0.0496mm
后脚垫片h2=10.55×0.08-0.14=0.704mm
可编辑ppt
(用于测量端面)和一块千分表(用于测量圆
周),每旋转90°将端面(开口)、圆周数值记
录一次,如下图所示。
A a1 c1 0°
B
b2
a3 c3 C d2
90°
可编辑ppt
180°
270° b4 d4 D
4
2、在转过四个测量位置后,还应转回到起始位置,此 时测量圆周的千分表读数应复原,测量端面(开口)
1.2 、架表采用一个表测量圆周、二个表测量开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轴器找中心计算实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联轴器找中心计算实例
已知联轴器结构如图所示,可调式轴承两侧垫铁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为17°30′。

找联轴器中心时,测量结果如图(a )所示。

试判断联轴器的中心状态,且计算出找好中心所需的轴承垫片调整量。

解:
(1)根据记录图算出对轮偏差总结图,如图(b )所示。

(2)根据对轮偏差总结图及测量方法(桥规固定方式、测量的量具),绘制中心状态图,如图(c )所示,并经校无误。

(3)解决端面不平行的问题,计算轴瓦为消除上张口a 值的调整量。

两轴承x 、y 上下移动量:
x 轴承上移 1.0250
50005.0=⨯=
∆x mm y 轴承上移 3.025*******.0=⨯=∆y mm 两轴承x 、y 左右移动量:
x 轴承右移 12.0250
50006.0'=⨯=
∆x mm y 轴承右移 36.025*******.0'=⨯=∆y mm (4)解决端面错位问题,两轴瓦应向下移动;向左移动。

(5)综合x 、y 上下和左右移动的情况,x 、y 轴瓦最终调整结果如下:
x 轴瓦应垫高 0.07mm 轴瓦应垫高 0.27mm 轴瓦应向右移动(左加右减) 0.05mm 轴瓦应向右移动(左加右减) 0.29mm (6)x 轴瓦两侧及底部垫片的调整情况如下:
由于x 轴瓦应垫高,得:
底部垫片增加
两侧垫片各增加α=⨯由于x轴瓦向右移动,得:
底部垫片不需调整
左侧垫片增加及右侧垫片减少均为α=⨯综合调整为:左侧垫片 +=
右侧垫片底部垫片
(7)y轴瓦两侧及底部垫片的调整情况如下:
由于y轴瓦应垫高,得:
底部垫片增加
两侧垫片各增加α=⨯由于y轴瓦向右移动,得:
底部垫片不需调整
左侧垫片增加及右侧垫片减少均为α=⨯综合调整为:左侧垫片 +=
右侧垫片
底部垫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