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期末化学试题(2)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工业上运用的酒精可用乙烯和水在肯定条件下通过加成来制取B. 石油分馏可获得乙酸、苯与其衍生物C. 75%(体积分数)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D.氯乙烷沸点低易汽化,常用于运动员受伤时局部麻醉处理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主族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B.元素周期表中从IIIB族到IIB族 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C.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D.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相同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和非金属化合形成离子键,非金属之间只形成共价键B.依据电离方程式:HCl﹦H++Cl-,可推断HCl分子里存在离子键C.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不仅以共价键形成碳链,也能形成碳环D.干冰气化时破坏分子中的共价键4.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缘由是A.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电离出的自由移动离子的定向移动B.组成原电池的的两电极活泼性不同C.电解质溶液必需能和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两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5.下列关于指定粒子的构成叙述中,正确的是A.37Cl与39K中所含的中子数不同B.12C和14C是不同的核素,他们的质子数相等C.H3O+与OH-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D. 15N2与14N2互为同位素6.下列有关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苯是比水轻,有特别气味的无色液体B.乙烯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乙烷、乙醇和乙酸都可以和钠反应生成氢气D.苯和乙烯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7. 某主族元素R原子的质量数为79,已知R n-离子含有45个中子和36个电子,下列有关R的叙述错误的是A.R位于第四周期ⅥA族B.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3RO4C.元素R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RD.R的非金属性比硫弱8.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100mL 2mol·L-1的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mol·L-1·s-1表示的是:时间为1秒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1 C. 形态、大小均相同的镁条和铝条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镁条与盐酸的反应速率大D. 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能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9.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养分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6H10O5)n,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C.葡萄糖能发生水解反应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10.下图是现行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一部分,关于X、Y、Z、R的叙述正确的是A. X的氢化物比Z的氢化物熔、沸点低C. Y的原子半径比X的原子半径小D. R所在周期的元素种数为32种11.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A.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醇和乙酸B.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C.用H2/Ni在加热条件下,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D.用金属钠除去乙醇中混有的少量水1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以指导怎样在肯定时间内快出产品B.化学反应限度理论是探讨怎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C.化学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时,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D.化学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时,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相等第Ⅱ卷13.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为此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并在二氧化钛(TiO 2)表面作用,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

高一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元素中,属于碱金属元素的是:A. NaB. MgC. AlD. Cl2. 在化学反应中,哪种粒子失去电子?A. 原子B. 分子C. 阳离子D. 阴离子3.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HClC. CaOD. CO24.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摩尔数,正确的选项是:A. 选项AB. 选项BC. 选项CD. 选项D5. 下列物质中,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生成的是:A. H2OB. CO2C. SO3D. Fe2O36. 在实验室中,用盐酸和锌反应制取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A. Zn + 2HCl → ZnCl2 + H2↑B. Zn + HCl → ZnCl + H2↑C. Zn + 2HCl → ZnCl2 + 2H2↑D. Zn + 2HCl → ZnCl2 + 2H2O7.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蒸馏水B. 蔗糖C. 食盐水D. 铜8. 根据题目所给的溶液的pH值,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正确的选项是:A. 选项AB. 选项BC. 选项CD. 选项D9.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2H2 + O2 → 2H2OB. CaO + H2O → Ca(OH)2C.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D. CH4 + 2O2 → CO2 + 2H2O10. 下列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 葡萄糖B. 蛋白质C. 尿素D. 甲醇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是_________。

12. 一个水分子(H2O)中含有_________个氢原子和_________个氧原子。

13.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14.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___的释放或吸收。

15. 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 2H2O → 2NaOH + H2↑。

高一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二氧化碳B. 蔗糖C. 氯化钠D. 酒精2.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 钠B. 镁C. 铝D. 硅3. 在化学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是()A. 同一物质B. 不同物质C. 同一物质的不同部分D. 以上都不正确4.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 减少生成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 增加催化剂,平衡不移动D. 改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5.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中性盐B. 强酸和弱碱反应生成酸性盐C. 弱酸和强碱反应生成碱性盐D. 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酸性盐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6.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______,原子的种类______,原子的数目______。

7. 根据化学键的类型,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

8. 在实验室制备氧气时,常用的方法是______,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9.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还原剂在反应中被______,氧化剂在反应中被______。

10. 根据酸碱盐的分类,下列物质中属于强酸的是______,属于强碱的是______。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1. 已知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2SO4,求该化合物中氢、硫、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12. 某化学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aCO3(s) → CaO(s) + CO2(g),ΔH = +178 kJ/mol,求1 mol CaCO3完全分解放出的热量。

四、实验题(每题5分,共10分)13. 描述实验室中如何验证硫酸是强酸。

14. 简述如何通过实验区分硬水和软水。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5. 简述如何通过化学方法测定溶液的pH值。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B. 蒸馏水C. 盐水D. 铁矿石2. 化学反应中,原子的()不变。

A. 种类B. 质量C. 数量D. 所有选项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B.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 所有选项4. 以下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二氧化碳B. 氯化钠C. 氢气D. 氧气5. 根据化学方程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B. 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C. 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的条件D. 所有选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根据化学式H2O,水分子由_____个氢原子和_____个氧原子构成。

2. 物质的量单位是_____,符号为_____。

3. 1摩尔任何物质都含有_____个粒子。

4.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反应物的量比为_____:_____。

5.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什么是化学变化,并给出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变化的例子。

2. 什么是元素周期表?请列举出前20号元素。

3. 请解释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并给出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例子。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已知某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7%,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3.3%,求该化合物的分子式。

2. 某化学反应中,反应物A的摩尔质量为32g/mol,反应物B的摩尔质量为16g/mol,反应物A和B按照1:2的摩尔比反应,生成物C的摩尔质量为44g/mol。

若反应物A的质量为40g,求生成物C的质量。

高一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高一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 铜 B. 氨气 C. 氯化钠 D. 蔗糖2、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开的是() A. 氯化铁溶液和氯化铜溶液 B. 硫酸钠和硫酸钡 C. 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铜溶液 D. 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3、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A. 甲烷和氯气光照条件下反应;丙烯与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B. 乙烯和氢气加成反应;乙炔和氯化氢加成反应 C. 丁烷的燃烧反应;苯的燃烧反应D. 甲烷的燃烧反应;甲烷和氯气光照条件下反应4、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的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 A. 钠与氧气 B.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 C. 碳酸钠与二氧化碳 D. 二氧化硫与过氧化钠5、下列物质性质排列顺序正确为()①分子之间存在氢键②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③分子之间只存在范德华力④熔沸点由高到低 A. ①③②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②①④ D. ④③②①二、非选择题6、下图是某有机物蒸气密闭容器中该有机物A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试根据该曲线回答问题:(1)从开始至10min,该有机物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

(2)10min时,曲线中断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3)前10minA与B 的反应情况是_________。

(4)当t=15min时,容器中A的质量比开始时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5)当t=25min时,容器中A、B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7. 下图表示一个由相同小立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上小立方的个数,请分别画出它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8、某化学小组对三种金属进行如下实验研究。

将大小相等的滤纸在五种不同试剂溶液中浸泡几分钟后取出晾干,包裹在另一等长的、同种金属上,然后点燃该金属。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A. AgNO3+ NaCl → AgCl↓ + NaNO3 B. 2HCl + Mg → MgCl2 + H2↑ C.2Na + Cl2 → 2NaCl D. CuSO4 + Zn → ZnSO4 + Cu答案:B解析: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氧化态,还原剂在反应中氧化。

选项B中,氯气(Cl2)被氢气(H2)还原成盐酸(HCl),是典型的还原反应。

2.化学式(CH3COO)2Ca是下列化合物的结构: A.碳酸钙 B. 乙酸钙 C. 甲酸钙 D. 实际不存在答案:B解析:化学式(CH3COO)2Ca表示乙酸钙,其中乙酸(CH3COOH)是有机酸,与金属钙(Ca)结合形成乙酸钙。

3.下列物质中,无机物是: A. 蔗糖 B. CH4 C. KCl D.C6H14答案:C解析:无机物指的是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选项C中的KCl是氯化钾,属于无机物。

二、填空题1.钠离子(Na+)的电子构型为_________。

答案:1s2 2s2 2p6 3s1解析:钠原子的电子构型为1s2 2s2 2p6 3s1,钠离子失去了一个3s轨道上的电子,所以其电子构型为1s2 2s2 2p6。

2.化学反应中发生的电子转移叫做_________。

答案:氧化还原反应解析:化学反应中发生的电子转移通常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3.通过什么实验可以确定一个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答案:比重法解析:比重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在空气中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的比值来确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实验方法。

三、问答题1.简述金属性的特点。

答案:金属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导电性、良好的导热性、金属光泽、延展性和可塑性等。

金属元素中的价电子较少,形成正离子,以海洋、金属中电子流动的方式存在。

金属常呈固态,在常温下具有一定的韧性,能够变为细丝和薄片。

高一化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高一化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第I卷必考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题3 分,共42分)1.下列各类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是A .水果类B .糕点类C.蛋类D.蔬菜类2.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递增,量变引起质变B.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C.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3.如图所示装置中,明显有电流产生的是4.下列物质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聚乙烯塑料B . C .油脂D .淀粉5.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用来增白纸浆、草帽辫、食品等B.酸雨是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标引起的C.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D.甲烷常用作果实的催熟剂6.下列物质中,既含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A.铁B.氢氧化钠C.氯化钠D.水7.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x k b 1A .原子半径:r(W) > r(Z) > r(Y) > r(X)8.Y元素的单质只能跟酸反应,不能跟碱反应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ZD.W元素的各种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8.在反应A(g) + 2B(g)===3C(g) + 4D(g)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 v(A) = 0.2 mol/(L・s)B . v(B) = 0.6 mol/(L・s)C . v(C) = 0.8 mol/(L・s)D . v(D) = 1 mol/(L・s)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乙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B .二氧化硫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用乙酸和乙醇反应制备乙酸乙酯发生了酯化反应D.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10.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不变的是A.硝酸B.无水乙醇C .石灰水D .盐酸11.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正确的是A . N2的结构式:N三NB . CO2的比例模型:C .氯化氢的电子式:H + [・・Cl . ]-D.F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2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对其进行开发利用的部分流程如下图所示。

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高一中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 氢(H)B. 氮(N)C. 氧(O)D. 钠(Na)2. 下列化合物中,水溶液呈碱性的是:A. 硫酸(H2SO4)B. 盐酸(HCl)C. 氢氧化钠(NaOH)D. 硝酸(HNO3)3. 下列气体中,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是:A. 氧气(O2)B. 二氧化硫(SO2)C. 氢气(H2)D. 氮气(N2)4. 下列溶液中,pH值最小的是:A. 0.1mol/L的盐酸B. 0.1mol/L的氢氧化钠C. 0.1mol/L的氨水D. 0.1mol/L的硫酸5. 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2H2 + O2 -> 2H2OB. Fe + 2HCl -> FeCl2 + H2C. NaOH + HCl -> NaCl + H2OD. CO2 + H2O -> H2CO3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式为H2O的物质是________。

2. 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8的元素是________。

3. 酸雨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4. 氢氧化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_。

5. 燃烧反应的通式为________。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2. 所有的酸都可以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3. 盐酸是一种弱酸。

()4. 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5. 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比等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有一瓶溶液,其中含有0.1mol/L的盐酸和0.1mol/L的氢氧化钠。

求该溶液的pH值。

2. 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Na2CO3,试计算该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3. 有一化学反应:2H2 + O2 -> 2H2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期末化学试题(2)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工业上使用的酒精可用乙烯和水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加成来制取
B. 石油分馏可获得乙酸、苯及其衍生物
C. 75%(体积分数)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D.氯乙烷沸点低易汽化,常用于运动员受伤时局部麻醉处理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主族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B.元素周期表中从IIIB族到IIB族 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C.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D.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相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和非金属化合形成离子键,非金属之间只形成共价键
B.根据电离方程式:HCl﹦H++Cl-,可判断HCl分子里存在离子键
C.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不仅以共价键形成碳链,也能形成碳环
D.干冰气化时破坏分子中的共价键
4.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原因是
A.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电离出的自由移动离子的定向移动
B.组成原电池的的两电极活泼性不同
C.电解质溶液必须能和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两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5.下列关于指定粒子的构成叙述中,正确的是
A.37Cl与39K中所含的中子数不同
B.12C和14C是不同的核素,他们的质子数相等
C.H3O+与OH-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D. 15N2与14N2互为同位素
6.下列有关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苯是比水轻,有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
B.乙烯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C.乙烷、乙醇和乙酸都可以和钠反应生成氢气
D.苯和乙烯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7. 某主族元素R原子的质量数为79,已知R n-离子含有45个中子和36个电子,下列有关R
的叙述错误的是
A.R位于第四周期ⅥA族
B.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3RO4
C.元素R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R
D.R的非金属性比硫弱
8.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100mL 2mol·L-1的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
B.0.8mol·L-1·s-1表示的是:时间为1秒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1
C. 形状、大小均相同的镁条和铝条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镁条与盐酸的反应速率大
D. 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能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
9.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6H10O5)n,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C.葡萄糖能发生水解反应
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10.下图是现行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一部分,关于X、Y、Z、R的叙述正确的是
B. 四种元素的氢化物中,X的氢化物受热最难分解
C. Y的原子半径比X的原子半径小
D. R所在周期的元素种数为32种
11.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A.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醇和乙酸
B.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
C.用H2/Ni在加热条件下,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
D.用金属钠除去乙醇中混有的少量水
1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以指导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B.化学反应限度理论是研究怎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
C.化学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时,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D.化学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时,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第Ⅱ卷
13.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为此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并在二氧化钛(TiO 2)表面作用,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制得的氢气可用于燃料电池。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海水时能量转化形式为 。

生成的氢气用于燃料电池时能量转化形式为 。

水分解时,断裂的化学键类型为 ,分解海水的反应属于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则H 2O 的总能量 (填“大于”或“小于”)H 2和O 2的总能量。

(2)某种氢氧燃料电池是用固体金属氧化物陶瓷作电解质,A 极上通入H 2,B 极上通O 2则A 是 极,B 是 极,电子从A 极 (填“流出”或“流入”)。

14. 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1)元素T 的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元素X 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
(2)元素Y 在周期表中位于 周期, 族。

(3)元素Z 与元素T 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
a. 常温下Z 的单质和T 的单质状态不同
b. Z 的氢化物比T 的氢化物稳定
c. Z 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比T 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
d. Z 的氢化物比T 的氢化物溶解度大
e. Z 的单质与H 2化合比 T 的单质与H 2化合更容易
(4)结合所学的知识,请设计一个与(3)中的事实不同的实验方案证明元素Z 与元素T 的非金属性强弱。

15.在200℃时,将a mol H 2(气) 和b molBr 2(气) 充到体积为VL 的密闭、绝热的容器中发生放热反应:H
2H 2O
太阳能 2H 2↑+O 2↑ TiO 2
2
(气)+Br 2(气
)2HBr(气)。

(1)当反应进行到t 分钟时,生成c mol HBr ,此时间内用H 2表示的速率为 。

(2)当H 2的消耗速率与HBr 的分解速率之比为 时,此可逆反应达到了最大限度。

(3)某同学记录了1~5分钟内HBr 物质的量的变化,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
①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为 A. 0~1 B.1~2 C.2~3 D.3~4
原因是 。

②保持上述条件不变,反应进行到第6分钟时,H 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16.化合物A 、B 、C 、D 、E 均为有机化合物,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 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其产量通常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化合物C 与D 的碳原子数相等, E 不溶于水,具有芳香气味。

已知:
(1)①、②、③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 ,属于加成反应的有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A B: ; C 与钠: 。

(3)下列物质与E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HCOOCH 2CH 2CH 3 B. CH 3COOCH 2CH 3 C. CH 3CH 2CH 2COOH D. CH 3CH 2CH 2CH 2OH
RCH 2Cl +H 2O △
RCH 2OH +HCl NaOH
高一期末化学试题(2)
1.B
2.D
3.C
4.D
5.B
6.A
7.B
8.C
9.B 10.B 11.A 12.D
13.(1)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共价键,吸热,小于(2)负,正,流出 14.(1) 14 6C (2)2 ⅤA
(3)Cl (1分)bce (4)将氯气通入到Na 2S 溶液中,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则证明非金属性Cl >S (其他合理答案也得分)
15.(1) (2)1:2(3) ①B ,上述反应为放热反应,随反应的进行,温度升高,加快反应速率 ②
16.(1) ②③,① (2) CH 2=CH 2+HCl →CH 3CH 2Cl 2CH 3CH 2OH+2Na →2CH 3CH 2ONa+H 2 ↑(3)A C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a-0.77 v mol ·L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