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单元练习三
【三套试卷】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练习试题(带答案)(3)

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卷(包含答案)1.我会填。
(1)把圆柱的侧面沿着一条高剪开,得到一个(),它的一条边等于圆柱的(),另一条边等于圆柱的()。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都可以写成()。
(3)一个圆柱,如果底面直径不变,高增加到原来的2倍,体积就增加到原来的()倍;如果高和直径都增加到原来的2倍,体积就增加到原来的()倍。
(4)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31.4立方分米,高是5分米,它的底面积是()平方分米。
(5)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与高都相等,圆柱的底面积是6平方厘米,圆锥的底面积是()平方厘米。
(6)一个装满水的圆锥形容器高9厘米,如果将水全部倒入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中,则水高()厘米。
2.我会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底面积和高均相等的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相比较,它们的体积,()。
A.正方体体积大B.长方体体积大C.圆柱体体积大D.一样大(2)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的体积和底面积都相等,圆柱的高是圆锥的()。
A.2倍B.C. 3倍D.(3)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3倍,它的体积扩大()倍。
A.3B.6C.9D.27(4)求圆柱形水杯能盛多少升水,就是求这个水杯的()。
A.底面积B.表面积C.体积D.容积(5)把一个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切开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这个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相比较,()。
A.表面积和体积都没变B.表面积没变,体积变了C.表面积变了,体积没变D.表面积和体积都变了3.我会判。
(对的画“√”,错的画“✕”)(1)圆柱和圆锥都有无数条高。
()(2)两个圆柱的体积相等,它们的表面积也相等。
()(3)圆柱的体积一定比与它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大。
()(4)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
()(5)圆锥顶点到底面上一点的距离就是它的高。
()4.我会算。
(1)计算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2)计算下面图形的体积。
5.解决问题。
某地新建一个圆柱形粮囤,从外面测,粮囤的直径为8米,高为6米。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练习题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练习题一、选择题1. 200 ÷ 8 = ______。
A. 20B. 25C. 40D. 802. 645 - 235 = ______。
A. 410B. 420C. 410D. 4303. 下列各数中,比3000小的是______。
A. 3215B. 3080C. 2993D. 31604. 下列各数中,比4100大的是______。
A. 3956B. 4122C. 4059D. 40995. 用⊙表示平方,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______。
A. 18⊙ = 324B. 29⊙ = 841C. 20⊙ = 1600D. 32⊙ = 1024二、填空题1. 37 - _______ = 222. 215 × _______ = 1,5053. _______ × 9 = 1334. 3,567 ÷ _______ = 1,1895. 790 ÷ 5 = _______三、解答题1. 496 × 4 = _______解:首先,将496分解为400 + 90 + 6,然后乘以4,得到400 × 4 + 90 × 4 + 6 × 4 = 1600 + 360 + 24 = 1984。
所以,496 × 4 = 1984。
2. 883 ÷ 7 = _______解:首先,计算7的倍数,得到7 × 100 = 700,然后计算剩余部分,剩余部分为183,由于183 ÷ 7 = 26,所以883 ÷ 7 = 100 + 26 = 126。
3. 598 - 176 = _______解:首先,计算个位数,8 - 6 = 2,然后计算十位数,9 - 7 = 2,最后计算百位数,5 - 1 = 4。
所以,598 - 176 = 424。
4. 489 ÷ 3 = _______解:首先,计算3的倍数,得到3 × 100 = 300,然后计算剩余部分,剩余部分为189,由于189 ÷ 3 = 63,所以489 ÷ 3 = 100 + 63 = 163。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同步练习附答案4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练习题1.某电视机厂去年全年生产电视机108万台,其中上半年产量是下半年产量的45,这个电视机厂去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产量分别是多少万台?2.一套运动服的总价是300元,其中裤子价钱是上衣的23。
上衣和裤子的价钱分别是多少?3.航模小组和美术小组一共有45人,其中美术小组的人数是航模小组的45,航模小组和美术小组分别有多少人?4.武汉长江大桥全长1670米,其中引桥的长度是正桥的257578。
这座大桥的正桥和引桥的长度分别是多少米?5.中国农历中的“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
这一天,北京的黑夜时间是白天时间的35。
白昼和黑夜分别是多少小时? 答案:1. 解:设下半年的产量是X 万台,则上半年的产量是45X 万台。
X+45X=108 X=60 108-60=48(台)2. 解:设上衣的价钱是X 元,则裤子的价钱是23X 元。
X+23X=300 X=180 300-180=120(元)3. 解:设航模小组是X 人,则美术小组是45X 人。
X+45X=45 X=25 45-25=20(人)4. 解:设正桥的长度是X 米,则引桥的长度是257578X 米。
X+257578X=1670 X=1156 1670-1156=514(米)5. 解:白昼的时间是X 小时,则黑夜的时间是35X 小时。
X+35X=24 X=15 24-15=9(小时)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卷面(3分)。
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知 识 技 能 (67分)一、我会填。
(每空1分,共19分) 1.113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12;( )没有倒数。
2.( )kg 的4倍是35kg ;45t 比( )t 多12;( )m 2减少13后是16m 2。
3.一个数的58是35,这个数的37是( )。
2. 在 里填上“>”“<”或“=”。
【三套试卷】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练习试题带答案(4)

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解析)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画线段图:(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 (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找单位“1”: 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 或 “占”、“是”、“比”的后面 3、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几。
➢ 分数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1)分数连除应用题的结构特点:题中有3个数量,两个单位“1”,都是未知的。
(2)分数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①方程解法:设所求单位“1”的量为x ,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即x ×a b ×cd=已知量。
②算术解法:用已知量连续除以它们所对应的单位“1”的几分之几。
即已知量÷c d ÷ab=另一个单位“1”的量。
(3)解题关键:找准单位“1”,求出中间量。
随堂练习1、 女生480人全校?人2、 “1”?只 足球45 只 排球453、汽车厂8月份比7月份多生产500辆,已知8月份比7月份增产91。
7月份生产汽车多少辆?4、小兰的邮票比小军多24枚,这个数目正好是小军的51。
小兰和小军各有多少枚邮票? 5、 玉米 棉花50公顷6、一种电脑现在比原价降低152,正好降低800元,这种电脑原价多少元?7、一条彩带,用去15米,正好是剩下的,剩下多少米?全长多少米?8、今年妈妈36岁,小明年龄是妈妈的31。
小明今年多少岁?9、修一条2400米的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31,第二天修了全长的41,第一天比第二天多修多少米?10、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31,第二天修了全长的41,第一天比第二天多修200米。
这条路长多少米?11、某校美术组有40人,美术组人数是音乐组人数的32,音乐组人数又是数学组人数的43。
数学组有多少人?12、一辆汽车53小时行了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4小时能行多少千米?13、小明从甲地去乙地,35小时走了15千米,正好走了全程的43。
【单元练习卷】人教版2022~2023学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3-4单元测试卷(三)(含答案与解析)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第3~4单元测试卷(三)数学(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班级:考号:得分:一、选择题(满分16分)1.一个比的后项乘5,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
A.加5 B.减5 C.乘5 D.除以5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4∶5,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A.锐角B.直角C.钝角3.把10克糖放入100克水中,糖和水的质量比是()。
A.1∶11 B.1∶10 C.1∶94.完成一份稿件,甲用18小时,乙用了110小时,甲、乙的工作效率的最简整数比是()。
A.11:810B.5∶4 C.11:108D.4∶55.做一个中国结需要78米长的红绳子,有14米红绳子可以做多少个中国结?列式为()。
A.7148⨯B.7148÷C.7148÷6.如果用★代表一个自然数(0≠★),那么下面各式得数最大的是()。
A.37÷★B.37÷★C.37⨯★D.37★-7.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多110,今年的产量相当于去年的()。
A.110B.910C.1110D.10118.为了得到2÷23的结果,下面三位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想法合理的是()。
西西:二、填空题(满分16分)9.请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或“=”。
450.9⨯( )45 13.810-( )3.7 48919÷( )1 10.把35kg 白糖平均分装到3个袋子里,每袋装( )kg ,每袋的质量占总数的( )。
11.计算“16÷321617”时,佳佳这样计算:321617÷16=________,那么16÷321617的正确结果是________。
12.修一条路,已经修了全长的35,再修16千米正好修完。
这条路全长( )千米。
13.一辆小轿车往返AB 之间,过去的时间是4小时,返回需要6小时,往返时间比( ),速度比(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考试题及
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等式中,哪个是正确的?
A. 3 ÷ 6 = 2
B. 6 ÷ 3 = 2
C. 6 ÷ 2 = 3
答案:B. 6 ÷ 3 = 2
2. 用适当的数字填空,使等式成立:12 ÷ 4 = ()。
答案:3
3. 若 a ÷ 2 = 9,求 a 的值。
答案:18
4. 单项式 a × b = 12,若 a = 3,求 b 的值。
答案:4
5. 若 a ÷ 2 = 6,求 a 的值。
答案:12
二、计算题
1. 12 ÷ 4 + 1 = ?
答案:4
2. 24 ÷ 8 + 10 ÷ 2 = ?
答案:10
3. 27 ÷ 3 - 9 = ?
答案:0
4. 15 ÷ 5 × 2 = ?
答案:6
5. 16 ÷ 4 + 5 ÷ 5 = ?
答案:5
三、解答题
1. 小明用一个数除以 8,商是 5,余数是多少?
答案:3
2. 有一行人,分成4 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相等,共有20 人,求每个组有几个人?
答案:5
3. 小华用一个数除以 9,商是 7,余数是 6,求这个数。
答案:69
4. 两个数相除,商是 45,余数是 3,求这两个数的和。
答案:204
5. 小明用一个数除以 7,商是 24,余数是 6,求这个数。
答案:174
注意: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具体答案以实际情况为准。
2022年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经典练习(提高培优)

一、选择题1.圆锥的高与底面直径都是4厘米,则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A. 163 π B. 643 π C. 16π D. 64πA 解析: A【解析】【解答】解:(4÷2)2×π×4×13=163π,所以圆锥的体积是163π。
故答案为:A 。
【分析】圆锥的体积=13π×(直径÷2)2×h ,据此作答即可。
2.一个长方体木块,长8分米,宽6分米,高7分米,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求这个圆柱体积的算式是( )。
A. 3.14×(62)2×7B. 3.14×(62)2×8C. 3.14×(82)2×7D. 3.14×(72)2×6D 解析: D【解析】【解答】解:求这个圆柱体积的算式是 3.14×(72)2×6。
故答案为:D 。
【分析】因为要使这个圆柱最大,那么选长方体中最大的面做底面,其中把这个面较短的边的长度座位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所以圆柱的体积=π×(直径÷2)2×h 。
3.把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高不变,它的体积扩大到原来( )倍。
A. 3B. 9C. 27B解析: B【解析】【解答】解:它的体积扩大到原来3×3=9倍。
故答案为:B 。
【分析】圆锥的体积=13×πr 2h ,当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高不变,那么现在圆锥的体积=13×π(r×32)h=13×πr 2h×9=原来圆锥的体积×9。
4.一个底面积是20cm 2的圆柱,斜着截去了一段后,剩下的图形如图.截后剩下的图形的体积是( )cm 3 .A. 140B. 180C. 220D. 360B 解析: B【解析】【解答】解:20×(7+11)÷2=180(立方厘米),所以截后剩下的图形的体积是180立方厘米。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练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练习题一、选择题。
(共16分)1、算式34×56与34÷65相比较,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A.意义相同B.结果相同C.意义与结果都相同D.意义与结果都不同2、与12÷45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A.12÷5×4B.12÷4×5C.12÷4÷5D.12×5×43、一块布长3米,剪去它的15,剩下多少米?列式是()。
A.3×15B.3−15C.3÷15D.3×(1−15)4、一根绳子,剪去13后还剩12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列式正确的是()A.12+13B.12÷(1−13C.12+12×13D.12÷135、一项工作,甲单独做要8天完成,乙单独做要10天完成,甲和乙的工作效率分别是()。
A.8,10B.10,8C.110, D.18,1106、甲数是60,______,乙数是多少?如果求乙数的算式是60÷(1−23)那么横线上应补充的条件是()。
A.甲比乙少23 B.甲比乙多23C.乙比甲少23D.乙比甲多237、一根绳子长4米,比另一根短14米,另一根绳子长()。
A.154米 B.174米 C.3米 D.165米8、25比一个数的13多5,表示单位“1”的量为()A、25B、13C、一个数D、5二、填空题.(共18分)1、5÷27既可以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其中一个因数是(),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还可以表示已知一个数的27是(),求这个数。
2、()没有倒数,412的倒数是(),()和0.75互为倒数。
3、27×()=0.3×()=()×12=1。
4、在算式67÷a(a≠0)中,当a()1时,商大于67;当a()1时,商等于67;当a()1时,商小于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