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X片读片全面分析+肺部常见病的X线诊断
胸部X线诊断ppt课件

.
12
前纵隔 上纵隔 中纵隔 下纵隔
纵隔九区X线划分法
中纵膈 后纵隔
上纵隔:胸骨体、胸骨柄交界点至第4 胸椎体下缘之上为上纵隔。
中纵隔:上述连线之下至第8胸椎下缘 水平为中纵隔。
下纵隔:第8胸椎下缘水平以下至横隔 为下纵隔。
前纵隔:胸骨之后,心脏、升主动脉和 气管之前较透亮狭长区域(胸腺瘤、甲状腺瘤、畸胎
(可引起心脏纵隔假扩 大)及拍片时 确保肺尖和肋膈角完全包括在胸片内。
.
31
胸部阅片
纵隔、肺门、主动脉与心脏: 淋巴结增大(双肺门(淋巴瘤、结 节病或结核?)、单侧肺门增大是 肺癌)?心脏扩大?主动脉弓增 大?、动脉瘤?
肋膈角: 胸膜渗出液(胸腔积液:PA上肋膈 角变钝 200-300ml) 游离?包裹
.
32
胸部阅片
骨与软组织 : 骨折(肋骨骨折、椎体压缩骨折?)、转移 和结石(慢性胰腺炎钙化、胆石、肾石及骨 病变?)、乳房切除?颈肋(压迫血管引起 上肢疼痛)? 肺 : 浸润(肺泡内填充血(挫伤、PE等)、脓 或 肺炎:细菌、病毒、吸引术 或真菌)、水
左肺下叶不张: 在PA上可以见到 斜裂向下向内移位 侧位上斜裂向后移位
.
25
肺门及肺纹理正常结构X线解剖
肺门是由出入肺根部的肺动脉、肺静 脉、支气管动脉、淋巴结、神经及其 周围结缔组织的综合投影;肺纹理也 有上述几种成分组成。肺动脉和肺静 脉是肺门及肺纹理形成影像的主要组 成成分。上下肺门交角为肺门角。
左肺上叶不张:侧位 上斜裂向前移位;在 PA看到整个左胸的密 度增高伴有心脏轮廓
的消失。
.
21
胸部正常X解剖-中叶、舌段
4 右肺中叶外侧段
常见胸部疾病X线诊断

中央型肺癌: 直接征象,间 接征象;反S征
右侧肺癌化疗后: 右下肺肿块影,右中叶见片状肺不张
肺癌
肺癌
多发肿块 绒癌肺转移
肺泡细胞癌,大小不一, 中下肺为主
肺转移
矽肺
✓ 职业史; ✓ 肺纹增多、纤维化、肺气肿、肺门增大 ✓ 矽结节(散在分布、密度较高) ✓ 八字型纤维块 ✓ 矽肺合并结核 ✓ 其它间质性疾病:SLE
右膈顶
左膈顶
右肋膈角
左肋膈角
胸腔积液
➢游离性胸腔积液:少量、中量、大量 ➢局限性胸腔积液
包裹性积液 叶间积液 肺底积液
右侧胸腔少量积液
左侧胸膜增厚、钙化
胸腔中量积液,第4前肋以下, 上缘弧形,密度均匀增高
胸腔大量积液,与肺不张鉴别
胸腔积液立卧位表现
包裹性积液:D形,宽 基底与胸壁相贴
23
✓ 肺实变:病灶呈均匀的云絮状或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 ✓ 病变可呈小片和/或大片状或累及整个肺段、肺叶 ✓ 当大片实变时其内可见支气管气像 ✓ 常见病: 肺炎、肺结核、肺水肿、出血等
右中叶大叶性肺炎(肝样变期)
Case5
右中叶肺炎:心缘旁,边界模糊
左下叶肺炎
病灶在哪?
鉴别:干酪性肺炎,密度不均匀,小空洞
叶间积液:叶间裂 走形,梭性
Hale Waihona Puke 鉴别-球形肺炎右膈局限性膨隆:膈肌最高点靠内,肋膈角清晰
肺底积液
右肺底积液,“膈肌” 上抬,右侧肋膈角变顿
气 胸:肺组织压缩带
中量气胸
大量气胸
液气胸
左侧胸膜肥厚、粘连与钙化, 局部肋间隙变窄
左侧胸膜结节状增厚,宽 基底与胸膜相贴
胸膜间皮瘤
什么基本病变?
常见X片读片及诊断

描述: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左上肺野可见一类圆形致密影,边界尚光 整,纵隔无偏移,两侧肺门不大,心影形态大小正常,两侧胸膜未见增 厚,两膈面光整,两侧肋膈角尚锐利。
诊断:左上肺占位
描述: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右肺中叶可见弧形致密影,边界清晰,纵 隔无偏移,两侧肺门影不大,心影形态大小正常,两侧胸膜未见增厚, 两膈面光整,两侧肋膈角尚锐利。 诊断:右肺中叶不张
描述: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右下肺野近胸膜处可见条状钙化影,纵隔 未见明显偏移,两侧肺门不大,心影不大,左侧胸膜未见明显增厚,两 膈面光整,两侧肋膈角尚锐利。 诊断:右侧胸膜钙化
描述:胸廓对称,气管居中,两侧可见散在类圆形小节结,边界尚光整 齐,纵隔未见明显偏移,两侧肺门不大,心影不大,两侧胸膜未见明显 增厚,两膈面光整,两侧肋膈角尚锐利。 诊断:肺转移癌
描述:膝关节关节在位,胫腓骨近段可见透亮骨折线,周围软组织可见 肿胀。 诊断:胫腓骨骨折
描述:所见肱骨头不在关节盂内,周围软组织可见肿胀,诸骨骨皮质连 续。 诊断:肩关节脱位
描述:所见各腕骨间关节,指间关节间隙消失,所见软组织未见明显肿 胀。 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描述:双肾位置形态未见明显异常,左肾区可见多发不规则致密影,双 侧腹脂线及腰大肌显示清晰。 诊断:左肾结石
描述:胸廓对称,气管居中,两肺可见散在粟粒状致密影,边缘欠清晰, 纵隔无偏移,两侧肺门不大,心影形态大小正常,两侧胸膜未见增厚, 两膈面欠光整,左侧肋膈角消失,右侧肋膈角尚锐利。 诊断:血型播散肺结核
描述: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左侧肺野区域可见大片致密影,肋膈角及 膈顶影消失代之为内高外低弧形致密影,肋间隙变宽,纵隔向左侧偏移, 两侧肺门不大,心影不大,两侧胸膜未见明显增厚,右侧肋膈角尚锐利。
胸部X线基础读片

三院 放射科
2013年1月
正常男性胸片
正常女性胸片
X-ray
X-ray CT (computed tomography)
MRI(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胸部X线检查
• 透视:可以动态、连续观察病变,没有底片,诊断结果模糊,因人而异又有 诊断差异,仅用胸部普查,现在已由CR、DR取代,后两者主要有IP板板、 FPD板直接成像,速度快,射线剂量小。 • 常规照片方位: 后前位,左侧位,双斜位(主要针对心脏成像)
纵隔
Right border
2 arcs
superior vena cave
(上腔静脉)
Left border 3arcs aortic arch (knob)
(主动脉结)
ascending aorta
(升主动脉)
PA segment
(肺动脉段)
right atrium
(右房)
left ventricle
叉 状 肋
肋 骨 联 合 畸 形
颈肋(右侧C7)
肩胛骨阴影
胸壁软组织
侧胸壁 锁骨上伴随阴影 胸锁乳突肌 胸大肌 乳房及乳头影
胸 锁 乳 突 肌 和 锁 骨 上 皮 肤 皱 折
胸锁乳突肌
胸 大 肌
乳 房
乳 房 似 胸 腔 积 液
乳 房 似 肺 炎
小儿胸腺阴影,右上纵隔增宽
肩 胛 骨 和 乳 头
读片的顺序
通常胸片的读片顺序可以归纳为由外 向内和由内向外两种情况,由外向内:病 人身体以外的物体一胸壁软组织一骨骼一 胸廓入口处、膈一胸膜腔一双肺(外、中、 内带)一双肺门一纵隔一心血管;由内向外 则与以上顺序正好相反,即心血管一纵隔 一肺门一两肺一胸膜腔一胸廓入口处、膈 一胸廓、骨骼一胸壁软组织。
胸片如何看肺炎,这篇文章帮你立刻入门!

胸片如何看肺炎,这篇文章帮你立刻入门!一肺部正常 X 线表现1. 胸廓胸廓由骨骼及软组织构成,两侧对称。
(1)软组织是指皮下组织、胸大肌、胸锁乳突肌、锁骨上皮肤皱褶、乳房及乳头、肺尖部壁层胸膜反褶影。
(2)骨骼包括肋骨共 12 对(肋软骨钙化在 25-30 岁开始,首先是第一肋软骨钙化,然后从第 12 肋软骨向上依次钙化,最后钙化者为第 2 肋软骨),肩胛骨,锁骨(呈「S」形),胸骨(包括胸骨柄、体、剑突三部分),胸椎(摄影条件恰当,第1-4 胸椎可清晰显示,第 5 胸椎以下显示不清)。
2. 肺门与肺纹理正常表现如下:肺门和肺纹理都是由肺血管、支气管及淋巴组织等构成而以肺动脉和肺静脉为主构成影。
肺门在正位胸片位于肺野内带第2-4 前肋端之间。
左侧比右侧略高约 1-2 cm,右肺门上部主要由右上肺静脉投影构成;下部由右下肺动脉,其宽度正常人不超过1.5 cm,上下两部以钝角相交称为正常肺门角(外形像英语大写「Y」形,肺门角一般 90-110 度),左肺门主要由左肺动脉弯曲成弓形,称为左肺动脉弓,与其上方的主动脉弓相对应。
侧位片上两侧肺门重叠,位于气管分叉前上方,呈边缘清晰或不清晰的结节影,不要误认为肺门肿块,侧位片上可见三个透亮影排列成纵队,最上面为气管隆突投影,中间为右上叶开口,下面为左上叶开口(当左房增大时,左上叶开口则略后移,或滑到食管后面)。
标准左侧位胸片:左心室增大与下腔静脉影关系,正常时左心室后下缘应位于下腔静脉前缘,当单纯左心室增大时,左心室后下缘位于下腔静脉后。
胸部正位片正常时肺泡气体成为天然对比,因此,肺、纵隔边界清楚称为心缘轮廓征(剪影征)阴性。
当右肺中叶,左肺上叶舌段炎症及其他病变,左右心缘显示模糊,称轮廓征(剪影征)阳性,肺纹理是由肺门向周围肺野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在向外延伸过程中逐渐分支变细,两肺野外带肺纹理逐渐消失。
下肺野纹理比上肺野粗,右下肺纹理比左下肺多,右下肺尚可见水平走向纵隔的下肺静脉影。
读懂胸部x光片

读懂胸部x光片
第3页
正常胸部解剖结构
读懂胸部x光片
第4页
•
肺 叶 及 气 管
分 段
读懂胸部x光片
第5页
•
肺 小 叶 结 构
图
读懂胸部x光片
第6页
肺段分布(A前/B后面观)
• 肺段
读懂胸部x光片
第7页
气管壁
读懂胸部x光片
第8页
叶间裂(水平裂/斜裂)
读懂胸部x光片
第10页
胸片读片方法
• 1、察看胸壁、胸膜、肺实质或纵隔有没有阴影。 应该察看详细部位为:肋骨及胸膜;胸壁;横膈 ;肋膈角;肺野(肺段);肺门;纵隔(前后纵 隔);气管及气管隆突;心影及大血管;所见颈 部;胸椎;膈下。
• 2、察看两侧膈平面水平。注意其外形、轮廓、位 置及邻接处改变情况。
• 3、察看肋膈角及心膈角。注意其清楚度及锐利度 判定有没有胸膜病变。
读懂胸部x光片
第11页
胸片读片方法
• 4、察看肺野。首先两侧对比,次将肺野分区域察 看。注意有没有阴影,注意阴影位置、大小、形 态、密度,边界及边缘,以及邻近病变组织改变 情况。
• 5、察看肺尖。注意与骨骼重合处,不要忽略异常 肺纹理。
• 6、察看肺门及纵隔。注意肺门与纵隔形态、大小 及位置情况。
读懂胸部x光片
读懂胸部x光片
第1页
前胸正侧位片
读懂胸部x光片
第2页
胸部X线解剖
• 1、解剖结构:主要包含胸廓、胸膜、肺、心脏、 心包、纵膈、气管及大支气管等组织解剖结构。
• 2、解剖位置关系 :主要为胸膜、肺脏、纵膈、 心脏大血管、气管之间,包含与腹部横膈、肝脏 及胃泡位置关系。
胸X片读片全面分析+肺部常见病的X线诊断

肺水肿
增殖(proliferation)
肺慢性炎症在肺组织内形成肉芽组织,常见于肺结核,
肉芽肿性肺炎
X线表现
:病灶小,密度高;边缘清楚;无融合趋势
纤维化(fibrosis)
肺组织破坏后代之以纤维结缔组织,为肺部急、慢性炎
症的后果与愈合表现
X线表现:小范围:局限条索状影、密度高、较僵直。
液气胸(Hydropneumothorax)
胸膜肥厚、粘连、钙化
(Pleural thickening,adhesion and calcification) 炎症---纤维素沉`着--肉芽增生 外伤---出血---机化
胸膜钙化
正常胸部的CT 扫描—纵隔窗
正常胸部的CT扫描—纵隔窗
胸腔入口层面
气管及支气管
气管长11-13cm,宽1.52cm,在第5-6胸椎平面 分为左右主支气管 气管分叉角为60-85°,
两侧主气管逐级分出 叶、肺段、亚肺段、 小支气管、细支气管、 呼吸细支气管、肺泡 管及肺泡囊。
60 - 85
肺实质与肺间质
• 肺实质:为肺部具有气体交换功能的含 •
气间隙及结构。 肺间质:是肺的支架组织,分布于支气 管、血管周围、肺泡间隔及脏胸膜下。 正常胸片上,肺间质不能显示。
水肿)所代替,常见于肺炎、肺结核、肺出血、 肺水肿
X线表现: •中等密度云絮状影,边缘模糊,较均匀 •病变范围可大可小,小病灶可相互融合 •与正常肺组织无明确界限 •病灶变化较快
渗出
片状云絮影 边缘模糊 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 支气管气像 (air bronchogram)
渗出与实变
横膈:薄肌腱组织,左右两叶,光滑园顶状,肋
胸部常见疾病基本线诊断总结

胸部常见疾病基本X线诊断总结正常肺部胸部得正常X线解剖包括胸廓,气管,肺,纵隔,胸膜与膈肌,胸廓又包括软组织与骨骼。
根据各解剖结构得组织密度不同,在胸片上呈现不同密度得影象,在胸廓与纵隔高密度影得衬托下,双侧肺野呈现含气透亮影。
双侧膈肌将肺与腹部影象分隔开来.双侧及前后肋膈角均为锐角.胸膜在正常情况下菲薄,光滑,一般不显影。
正常胸片应该按照一定顺序,对胸片上得影象进行较全面描述得原则,主要包括胸廓对称与否,纵隔结构得位置;双肺野纹理,透过度与肺门大小;心脏得形状,大小及位置情况。
最后就是膈肌与肋膈角,忽略对以上任何一项得观察描述都就是不应该得。
大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就是主要有肺炎双球菌引起得细菌感染性疾病。
好发于中青年人,起病急,症状重。
按感染时间先后病理分四期,即充血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与消散期。
X线表现由于不同时期而不同,但主要改变为肺叶或肺段得大叶实变影,在正侧位象上,可见靠近叶间胸膜得部位境界清楚,实变影内有支气管透亮影。
ﻫ大叶性肺炎主要病理为炎性渗出,X线表现为大片密度增高得实变影,形态与患病肺叶相似.但为了与肺脓肿,肺不张,中心型肺癌等相鉴别,应强调实变影得密度与体积,同时注意胸腔积液得有无与淋巴结得肿大,并尽可能动态观察病灶得变化。
另外右肺中叶大叶肺炎时上界为水平列,比较清晰,下缘不清晰,而且右心缘一般较模糊。
支气管肺炎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性肺炎,就是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及链球菌等致病菌进入呼吸道后所致得支气管及支气管周围肺泡炎症.多见于婴幼儿,老年人及极度衰弱得患者或为手术后并发症,临床上以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为主要症状。
主要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强,模糊,沿肺纹理出现斑片状阴影,同时也可出现肺气肿,空洞及胸腔积液等改变。
支气管肺炎因为就是支气管及支气管周围肺泡炎,故典型表现为沿增强纹理分布得小斑片状阴影,与呈叶段分布得大叶性肺炎之大片阴影不同,而且无支气管象。
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就是指支气管内径得病理性扩张,可分为先天性与继发性两种类型.继发性更为多见,为发生在肺内一些病变之后,如肺结核,慢性肺炎,肺间质纤维化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限性肺气肿
肺局部透亮 度增加,肺 纹稀疏
肺大泡(Bullae)
多个肺泡壁破裂,合并形成较大的含气空腔
阻塞性肺不张 Obstructive atelectasis)
支气管腔内阻塞或腔 外压迫 一侧性肺不张 患侧均匀致密影 纵隔向患侧移位 肋间隙变窄 健侧代偿性肺气肿
左侧胸腔积液 CT扫描图像
气胸(pneumothorax )
空气进入胸腔 壁层胸膜破裂 空气 脏层胸膜破裂 压缩肺边缘 液气胸 (hydropneumo thorax)胸腔内液 体气体并存
液体
液气胸
气胸
大量气胸:肺被完 全压肺门区,呈 密度均匀的软组 织阴影
少量气胸: 肺被向肺门方压 缩,可见压缩 肺边缘
X线表现:
•索条状、网状、蜂窝状及广泛小
结节状影
•肺透明度降低
间质病变
胸膜病变
胸腔积液 气胸和液气胸 胸膜增厚、粘连和钙化
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
病因:炎症(渗出液) 、化脓性炎症(脓液) 、
心肾疾患、血浆蛋白过低(漏出液) 、 胸部外伤、恶性肿瘤(血性积液) 、 淋巴管受损及受侵(乳糜性积液) 分类: 游离性积液 局限性积液:包裹性积液 叶间积液 肺底积液 X线检查: 能明确积液的存在,但难以区别液 体的性质。
肺部常见病的X线诊断
目的要求
呼吸系统的X线检查方法
呼吸系统的正常X线表现 呼吸系统的基本病变X线表现 支扩、肺炎、肺脓疡、肺结核、原发性
肺癌的X线、CT、诊断。
常用的检查方法
透视 摄片: (1)正位:后前位、前后位(仰卧位、侧 卧水平投照、前弓位) (2)侧位 (3)左右斜位 特殊检查:体层摄影、高千伏摄影 造影检查:血管造影、支气管碘油造影 CT检查、MRI检查
盘状肺不张 (Disc atelectasis)
肺段不张 (Segmental atelectasis)
肺部病变
渗出 增殖 纤维化 钙化 肿块 空洞和空腔 间质性病变
渗出(实变) (Exudation and consolidation)
肺泡内空气被病理性液体(渗出液、血液、
结节影 长瘢痕线
肺间质病变—蜂窝样改变
小叶间隔及小叶 中心结构增厚
磨玻璃样改变
胸膜病变
胸腔积液及液气胸 胸膜肿块 气胸
胸腔积液
胸膜肿块
气胸
肺部疾病影像表现与诊断
支气管扩张(bronchiectasis) 肺炎(pneumonia) 肺脓肿(lung abscess)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胸部外伤(thoracic trauma) 肺肿瘤(neoplasms of the lung )
肺—两侧肺叶、肺段和支气管分支
右侧 上叶
1 尖支 2 后支 3 前支
左侧 上叶 上部支气管 1+2 尖后支
3 前支
下部支气管 4 上舌支
5 下舌支
中叶
4 外支 5 内支
下叶
6 背支 7 内基底支 8 前基底支 9 外基底支 10 后基底支
下叶
6 背支 7+8 内前基底支 9 外基底支 10 后基底支
anteoposterior 适用不能站立者
前弓位 lordotic views
用于显示 肺尖及与 锁骨、肋 骨重叠的 病变
侧卧水平方向位 投照 Supine and lateral decubitus chest view
观察胸内液体及 气体变化
摄影-斜位
Oblique
chest
可观察
右上叶肺不张
直接表现: 右上肺野三角形致密影 基底位于肺尖 水平裂外侧上移 间接表现: 右侧肺门上提 上半肺门影消失 气管右移 代偿性肺气肿
右上叶不张
气管右移 右上致密影 肺门上提 中下叶肺纹理上移而疏散 下缘呈“~”形
右中叶肺不张
正位:右下肺野内侧、心右缘处扇形致密阴影, 尖指向肺门,下界模糊不清 侧位:肺门向前下方倾斜的带状致密影,或尖端 指向肺门的三角致密影
支气管阻塞及其后果
原因:腔内
腔内肿块、异物、先天性狭窄、分泌物郁积、 水肿、血块及痉挛收缩
腔外 肿瘤、增大的淋巴结
阻塞性肺气肿(obstructive 阻塞性肺不张(obstructive
emphysema) 部分性阻塞 atelectasis) 完全性阻塞
阻塞性肺气肿 Obstructive emphyseme) 肺透亮度增加,肺纹稀
胸廓—软组织
胸锁乳突肌及锁上 皮肤皱褶
胸大肌 女性乳头
女性乳房
胸锁乳突肌 及锁骨上皮 肤皱褶
胸大肌
胸大肌
乳房影
乳头影
胸廓
骨骼 : 肋骨、肩胛骨、锁骨、 胸骨、胸椎
胸骨柄
肩胛骨Biblioteka 颈肋肋软骨钙化肋分叉
胸膜
壁层 脏层 胸膜腔 水平裂 右侧斜裂 左侧斜裂
肺-肺野
为重迭的肺叶和肺段投影所成,X线表现为透明区域,双侧
胸部透视(chest fluoroscopy)
优点:方法简单、可动态观察 缺点:不易发现细微病变 无永久图像记录
胸部摄影(Radiograph)-后前位
Posteroanterior chest (PA)
摄片-侧位
Lateral
chest
患侧靠片, 确定病变在肺 或纵隔内的位 置
摄影-前后位(AP)
透明度基本对称。分内、中、外带和上、中、下野
肺门:
是肺动、静脉,支气管及淋巴组织的投影总和,位于两中 野内带2-5前肋间,左高于右1-2cm,分上、下两部,肺 门角,侧位“逗号”状。肺门大小、位置和密度改变
肺纹理
自肺门向肺野放射分布的干树枝状影,主要成分是肺动 脉分支。
X线表现:由肺门和向肺野呈放射状延伸的树枝状阴影。观察其 多少、粗细、分布、有无扭曲变形等。
少量积液: 300ml以下正位片上难以发现(液体首先
积聚于后肋膈角),300ml以上表现为外侧肋膈角变钝, CT易发现)
游离性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
大量积液: 患侧肺野均匀致密,仅肺尖部透
明。纵隔向健侧移位,肋间隙增宽。
局限性积液
叶内积液
局限性积液
肺下积液 包裹性积液
液气胸(Hydropneumothorax)
胸膜肥厚、粘连、钙化
(Pleural thickening,adhesion and calcification) 炎症---纤维素沉`着--肉芽增生 外伤---出血---机化
胸膜钙化
正常胸部的CT 扫描—纵隔窗
正常胸部的CT扫描—纵隔窗
胸腔入口层面
阻塞性肺不张
不张的肺组织密度增高,体积缩小,边缘清楚锐利。 强化明显 纵隔向患侧移位,肋间隙变窄,邻近肺组织代偿性膨胀。
右主支气管内肿块
肺叶不张
肺气肿
小叶中心型肺气肿
间隔旁肺气肿
肺实变
片状边缘模糊影 肺段或肺叶分布 空气支气管征
肺实变
空气支气管征
肿块
肿块指直径在2cm以上,边缘清楚的类圆形阴影。 CT优点
心脏各腔 室大小
体层摄影 Tomography
使某一选定层面清晰显影 根据透视或正侧位胸片选层 显示空洞、支气管形态、肿块形态、肺门及纵隔淋巴结、 纵隔内病变与大血管的关系
支气管造影 Bronchogram
肺动脉造影
动脉期
静脉期
正常胸部X线表现
胸廓:软组织、骨骼 纵隔 横膈 胸膜 肺: (1)肺叶、肺段、肺小叶 (2)气管、支气管 (3)肺野、肺门、肺纹理
爆米花样钙化
脂肪组织
•能发现肺内隐蔽部位的病变
•能发现肿块内的坏死、脂肪 及钙化等。 •可观察肿块强化程度,显示 肿块边缘的细微改变及与周围 肺组织的关系。
肿块
空洞
CT可显示X线片不能显示的空洞,及清晰显示空洞 壁的状况及洞内、洞周的情况。
肺间质病变
肺结构扭曲变形及牵拉性支气管扩张
胸膜下线
水肿)所代替,常见于肺炎、肺结核、肺出血、 肺水肿
X线表现: •中等密度云絮状影,边缘模糊,较均匀 •病变范围可大可小,小病灶可相互融合 •与正常肺组织无明确界限 •病灶变化较快
渗出
片状云絮影 边缘模糊 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 支气管气像 (air bronchogram)
渗出与实变
支气管扩张(Bronchiectasis)
发病机制:
慢性感染引起支气管壁组织的破坏 肺不张及肺纤维化对支气管壁外在性牵位 管内分泌物淤积及剧咳使支气管内压增高。
肺水肿
增殖(proliferation)
肺慢性炎症在肺组织内形成肉芽组织,常见于肺结核,
肉芽肿性肺炎
X线表现
:病灶小,密度高;边缘清楚;无融合趋势
纤维化(fibrosis)
肺组织破坏后代之以纤维结缔组织,为肺部急、慢性炎
症的后果与愈合表现
X线表现:小范围:局限条索状影、密度高、较僵直。
气管及支气管
气管长11-13cm,宽1.52cm,在第5-6胸椎平面 分为左右主支气管 气管分叉角为60-85°,
两侧主气管逐级分出 叶、肺段、亚肺段、 小支气管、细支气管、 呼吸细支气管、肺泡 管及肺泡囊。
60 - 85
肺实质与肺间质
肺实质:为肺部具有气体交换功能的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