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作业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f67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5分,共计15分)1、感光性2、离乳期3、晒田4、无效分蘖5、垩白度6、库限制型品种7、棉盛蕾期8、衣分9、早秋桃 10、棉盛花期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计10分)1、棉籽合点端的种皮结构,由于不具有()细胞,在种子萌发时成为水气的主要通道。

A.海绵B.栅栏C.砖形D. 叶肉2 、小麦籽粒在植物学上叫颖果,由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

A.种皮B.皮层C.果皮D.糊粉层3、棉籽出苗温度比发芽高,温度在()时,有利于下胚轴的伸长而出苗。

A.12—14℃B.14—16℃C.16℃以上D.5—10℃4、小麦籽粒体积在()达最大值。

A.乳熟期B.乳熟未期C.蜡熟期D.蜡熟未期5、适宜制作面包类食品的小麦籽粒胚乳一般为()。

A.粉质B.角质C.半粉质D.半角质6、马铃薯的收获期在()。

A. 蜡熟期B. 膨大期C. 生理成熟期D.工艺成熟期7、甘蔗的收获适期为()。

A.蔗茎伸长期B. 蜡熟期C. 生理成熟期D. 工艺成熟期8、玉米籽粒用的最适收获期为()。

A.蜡熟初期B. 完熟期C.灌浆期D.过熟期9、水稻种子安全贮藏水分为()。

A. 18%B. 15%C. 13%D. 5%10、小麦种子安全贮藏水分为()。

A. 18%B. 15%C. 13%D. 5%三、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漏选、错选均不给分,每小题1.5分,共计15分)1、禾谷类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穗数B.分蘖数C.每穗实粒数D.有效颖花数E.粒重。

2、豆类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有()。

A.株数B.每株有效分枝数C.每分枝荚数D.每荚实粒数E.粒重3、薯类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株数B.每株薯块数C.单薯重D.分枝数E.衣分4、棉花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株数B.每株有效铃数C.分枝数D.每铃籽棉重E.衣分5、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穗数B.分蘖数C.每穗实粒数D.有效颖花数E.粒重6、油菜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因子不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A. 温度B. 光照C. 湿度D. 土壤酸碱度答案:D. 土壤酸碱度2. 作物栽培中,常用于控制杂草生长的方法是:A. 施肥B. 浇水C. 施药D. 松土答案:C. 施药3. 以下哪种作物属于禾本科植物?A. 大豆B. 土豆C. 茄子D. 黄瓜答案:A. 大豆4. 以下哪种作物对温度要求较高?A. 大麦B. 小麦C. 玉米D. 水稻答案:D. 水稻5. 以下哪种灌溉方式节水效果最好?A. 喷灌B. 滴灌C. 淋灌D. 漫灌答案:B. 滴灌二、问答题1. 请简述作物栽培的生长周期。

答:作物栽培的生长周期一般包括播种期、幼苗期、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和收获期。

播种期是指将种子或种苗投入土壤中的时间,幼苗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幼苗长成的阶段,生长期是指幼苗长成植株并达到一定产量的阶段,开花期是指植株开始开花的阶段,结果期是指植株结实并形成果实的阶段,收获期是指果实成熟并进行收割的阶段。

2. 请解释作物栽培中的密植和疏植的概念。

答:密植和疏植是作物栽培中调整植株间距的两种栽培模式。

密植是指将植株之间的距离缩短,增加单位面积内植株的数量,以增加产量。

密植可以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提高作物间竞争能力,但也容易导致病虫害传播和植株生长空间不足。

疏植则是指将植株之间的距离拉大,减少单位面积内植株的数量,以增加个体植株生长的空间和资源供应。

疏植能够改善植株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但也可能使得土壤养分和水分利用率降低。

3. 请列举一些常用的作物病害防治措施。

答:常用的作物病害防治措施包括以下几种:- 合理轮作:通过改变作物的种植顺序,减少病害在连作地区的发生和传播。

- 施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质地和供养微生物,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 种植抗病品种:选用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作物品种,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根据病害类型选择适当的化学农药,并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喷洒。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5分,共计15分)1、感光性2、离乳期3、晒田4、无效分蘖5、垩白度6、库限制型品种7、棉盛蕾期8、衣分9、早秋桃10、棉盛花期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计10分)1、棉籽合点端的种皮结构,由于不具有()细胞,在种子萌发时成为水气的主要通道。

A.海绵B.栅栏C.砖形D.叶肉2、小麦籽粒在植物学上叫颖果,由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

A.种皮B.皮层C.果皮D.糊粉层3、棉籽出苗温度比发芽高,温度在()时,有利于下胚轴的伸长而出苗。

A.12—14℃B.14—16℃C.16℃以上D.5—10℃4、小麦籽粒体积在()达最大值。

A.乳熟期B.乳熟未期C.蜡熟期D.蜡熟未期5、适宜制作面包类食品的小麦籽粒胚乳一般为()。

A.粉质B.角质C.半粉质D.半角质6、马铃薯的收获期在()。

A.蜡熟期B.膨大期C.生理成熟期D.工艺成熟期7、甘蔗的收获适期为()。

A.蔗茎伸长期B.蜡熟期C.生理成熟期D.工艺成熟期8、玉米籽粒用的最适收获期为()。

A.蜡熟初期B.完熟期C.灌浆期D.过熟期9、水稻种子安全贮藏水分为()。

A. 18%B. 15%C. 13%D. 5%10、小麦种子安全贮藏水分为()。

A. 18%B. 15%C. 13%D. 5%三、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漏选、错选均不给分,每小题1.5分,共计15分)1、禾谷类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穗数B.分蘖数C.每穗实粒数D.有效颖花数E.粒重。

2、豆类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有()。

A.株数B.每株有效分枝数C.每分枝荚数D.每荚实粒数E.粒重3、薯类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株数B.每株薯块数C.单薯重D.分枝数E.衣分4、棉花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株数B.每株有效铃数C.分枝数D.每铃籽棉重E.衣分5、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穗数B.分蘖数C.每穗实粒数D.有效颖花数E.粒重6、油菜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作物属于禾本科?A. 玉米B. 马铃薯C. 番茄D. 豌豆答案:A2. 作物栽培学研究的是以下哪个方面?A. 作物的遗传改良B. 作物的栽培技术C.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D. 作物的加工方法答案:B3.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个不是栽培的基本要素?A. 种子B. 土壤C. 水分D. 肥料答案:C4. 作物栽培中,下列哪种灌溉方式最节水?A. 漫灌B. 滴灌C. 喷灌D. 沟灌答案:B5.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轮作方式可以提高土壤肥力?A. 连续种植B. 轮作C. 间作D. 混作答案:B6.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肥料属于有机肥料?A. 尿素B. 硫酸钾C. 骨粉D. 硝酸铵答案:C7.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植物属于多年生作物?A. 小麦B. 玉米C. 大豆D. 葡萄答案:D8.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植物属于自花授粉作物?A. 玉米B. 番茄C. 豌豆D. 花生答案:C9.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病虫害防治方法属于物理防治?A. 喷洒农药B. 轮作C. 诱捕D. 修剪答案:C10.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植物属于热带作物?A. 棉花B. 甘蔗C. 苹果D. 香蕉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研究作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科学。

答案:生长发育、产量形成2.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生长发育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阶段。

答案:营养生长、生殖生长3.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栽培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保护地栽培。

答案:露地栽培、保护地栽培4.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种植密度应根据________、________和作物特性来确定。

答案:土壤肥力、气候条件5.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灌溉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滴灌。

答案:漫灌、喷灌6.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施肥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和适量。

(完整版)作物栽培学真题及答案

(完整版)作物栽培学真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按农业区划和生产特点,我国油菜生产大致可分为_冬油菜和春油菜两大产区。

油菜的角果具有壳状和线状两种果皮。

2)单子叶作物属须根系,其根系由种子根和不定根组成,其中不定根是禾谷类作物根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3)豆类作物根部均有与之共生,并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的根瘤菌。

4)对大多数作物来说,磷的营养临界期都在幼苗期,而氮的临界期一般晚于磷。

5)根据水稻产量的源库特征,可将品种分为源限制型、库限制型和源库互作型三类。

6)环境有自然环境和 _人工__环境之分。

7)净同化率表示单位时间、单位土地面积上所增加的干物重。

8)世界四大油料作物是大豆、(油菜)、花生和向日葵。

9)水稻群体面积指数最大的时期是孕穗至抽穗。

水稻一生中对逆境最敏感的时期是减数分裂期。

10)烟叶为自花授粉作物。

11)引种是作物的人工迁移过程,包括__简单引种___和驯化引种。

12)玉米的“棒三叶”是指:穗位叶、穗位上叶、穗位下叶三叶。

13)苎麻的繁殖方法有__有性繁殖___和无性繁殖两种。

14)(钾)是烟草吸收量最多的营养元素,该元素不足,不仅影响烟叶外观品质,而且影响其燃烧性。

15)铃柄离层形成引起的棉铃脱落属于( 生理脱落 )16)(生物产量)是指作物一生中通过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所生产和累积的各种有机物的总量。

17)(作物栽培制度)是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构成、配置熟制和种植方式的总称。

18)禾谷类作物叶片的功能期通常是指(叶片达定长至1/2叶片变黄)所持续的天数。

19)决定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因素首先是(品种)。

烤烟一般质量最好的是( 中部叶 )。

20)棉花的主产品是( 种子纤维 ) ;棉花去叶枝的时间为(第一果枝出现时)21.目前烤烟单株留叶数为( 20片左右 )。

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烟草类型是( 烤烟 )。

21)水稻的花序为(圆锥花序)。

水稻的最早播期以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 10℃)的日期为宜。

22)水稻僵苗不发、根系变黑并伴有畸形根(如虎尾状),则很有可能为(中毒)。

自考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作物病虫害防治B. 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栽培技术C. 作物遗传育种D. 土壤肥力管理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作物栽培的基本环节?A. 整地B. 播种C. 灌溉D. 收获答案:C3. 作物的种植密度应根据什么来确定?A. 作物种类B. 土壤肥力C. 气候条件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4. 作物轮作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土壤肥力B. 防止病虫害C. 增加作物产量D. 改善土壤结构答案:A5. 下列哪种肥料属于有机肥料?A. 尿素B. 过磷酸钙C. 硫酸钾D. 堆肥答案:D6. 作物生长过程中,哪种元素缺乏会导致叶片发黄?A. 氮B. 磷B. 钾D. 钙答案:A7. 什么是作物的“三叶期”?A. 作物生长的第一阶段B. 作物生长的第三阶段C. 作物生长的中期D. 作物生长的后期答案:A8. 作物栽培中,适宜的播种深度是多少?A. 1-2厘米B. 3-5厘米C. 6-8厘米D. 10厘米以上答案:A9. 下列哪种灌溉方式属于节水灌溉?A. 漫灌B. 喷灌C. 滴灌D. 沟灌答案:C10. 作物栽培中,为什么要进行中耕松土?A. 增加土壤通气性B. 减少水分蒸发C. 促进根系发展D. 所有以上原因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作物栽培学中的“三基点温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12. 作物的播种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条播、点播、撒播13. 作物生长调节剂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14. 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治疗为辅15. 作物栽培中,合理密植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作物栽培的基本要求?A. 土壤肥沃B. 充足的水分C. 适宜的温度D. 持续的噪音2. 作物生长周期中的“三基点”是指:A. 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适温度B. 播种期、开花期、收获期C. 出苗期、分蘖期、成熟期D. 土壤温度、空气温度、水温3. 作物栽培中,氮肥的主要作用是:A. 促进作物根系发展B. 促进作物茎叶生长C. 促进作物果实成熟D. 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4. 下列哪种灌溉方式属于节水灌溉?A. 大水漫灌B. 滴灌C. 沟渠灌溉D. 喷灌5. 作物栽培中,合理密植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作物产量B. 减少病虫害发生C. 降低生产成本D. 增加土壤肥力6. 作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促进作物生长B. 防止作物早衰C. 增加作物抗病性D. 随意使用,无需控制剂量7.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A. 品种选择B. 土壤条件C. 气候条件D. 种植者的性别8. 作物病虫害防治中,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生物防治?A. 引入天敌B. 使用性信息素C. 喷洒化学农药D. 培养抗病品种9. 作物轮作制度的主要优点是:A. 减少土地利用率B. 减轻病虫害发生C. 增加作物种植成本D. 降低土壤肥力10. 作物栽培中,以下哪项措施不能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A. 合理密植B. 选用早熟品种C. 增加夜间光照D. 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作物栽培中的“三叶一心”是指作物在_________期长出的三片真叶和一片心叶。

12. 作物的需水量与_________、_________、作物种类和生长阶段等因素有关。

13. 作物栽培中,施肥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深施”。

14. 作物病虫害的防治策略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保护天敌”的原则。

15. 作物的播种密度过高会导致_________,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作物栽培学试卷和答案(十八套)

作物栽培学试卷和答案(十八套)

作物栽培学试卷和答案(十八套)第1页共33页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I2.生活因子3.长日照作物4.NAR5.生育时期6.作物布局7.群体8.反馈9.光补偿点10.蒸腾系数二、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1.小麦主茎叶片数达7片时,理论上计算单株分蘖数(包括主茎)应为个子蘖上出现叶时,开始同时发生该子蘖的第一个孙蘖。

2.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及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

3.作物栽培学中将作物分为粮食物、、4.试写出一篇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农学论文的名称,该篇提出5.玉米根系为,其次生根形成后的作用便减弱。

6.玉米叶片上表皮有一些特殊的,其叶子的维管束呈结构。

7.玉米大喇叭口期,雄穗穗分化处于,叶龄指数在左右。

8.在前茬作物的生育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其它作物的种植方式,叫9.作物对太阳总辐射的最大利用率的理论值为,在日辐射中,散射光的比率越大,群体光合强度10.作物生产上的“种子”,包括由发育而成的种子,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和进行的作物的根、茎等。

三、判断是非(每题1分,共10分,你认为“是”在题后划“√”号,“非”则在题后划“某”号,不划号不给分)。

1.根据小麦分蘖发生规律,在正常条件下,当小麦III蘖出现时,其主茎叶龄应为6。

()2.玉米在大喇叭口期进入需水临界始期。

()3.在0-7℃温度下,经过15-35天可通过春化类型的是冬性小麦。

()4.生长分析法的基本观点是在作物生育期间每隔一定天数测量株高、根条数、叶片数、分蘖数等。

()第2页共33页5.容重指单位面积的重量。

()6.在播种覆土过深或肥水极好的条件下,一株小麦可能有两个或多个分蘖节。

()7.我国栽培最广泛的玉米类型是硬粒型和普通型。

()8.生产上确定播种深度时,一般子叶出土或根茎短的作物播种要浅一些;子叶不出土或根茎长的作物播种可深一些。

()9.作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比较宽,发育的温度范围窄一些,而维持生命的温度范围更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项选择题1、作物产量中常说的经济系数是指1.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之比2.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之比3.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的百分比4.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百分比2、作物品质的评价指标中,下述属于形态指标的是1.蛋白质2.氨基酸3.脂肪4.颜色3、作物生长的“营养三要素”是指1. C、H、O2. N、P、K3. S、N、P4. N、P、S4、下列哪种根属于产品器官1.气生根2.须根3.块根4.不定根5、下列属于喜钾作物的是1.水稻2.玉米3.马铃薯4.小麦多项选择题6、影响复种的条件包括1.热量2.水分3.地力与肥料4.劳畜力与机械化等7、下列哪些作物需经过一定时期的低温诱导才能正常开花结实。

1.大麦2.小麦3.黑麦4.油菜8、作物的播种方式包括1.插播2.条播3.点播4.重播9、下面哪些材料可用于繁殖下一代1.颖果2.块茎3.块根4.鳞茎10、按照土壤质地进行分类,一般可以把土壤区分为下列几大类1.砂土类2.黑土类3.壤土类4.黏土类11、根据作物对二氧化碳同化途径的特点,下列哪些作物属于C3作物1.小麦2.大豆3.玉米4.棉花12、间作与套作不相同点在于1.共生期长短不一样2.熟制不一样3.复种指数不一样4.前者是成行种植,后者是成带种植13、关于土壤质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1.沙质土壤结构良好,保水保肥。

2.壤质土耐旱耐涝,适耕期长。

3.黏质土吸附作用强,保肥性好。

4.沙质土壤保水不保肥。

14、下列属于长日照作物的是1.小麦2.烟草3.大麦4.油菜15、种子萌发必不可少的因素包括1.光照2.温度3.水分4.氧气16、从引种角度看,短日照作物由北方向南方引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1.生育期缩短2.生育期延长3.生育期不变4.营养生长期缩短17、按照作物“S”生长进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作物生长是不可逆的。

2.各种促控措施,都应该在生长最快速到来之时应用。

3.作物生长是可逆的。

4.控制某器官应考虑对其他器官的影响。

判断题18、马铃薯种薯贮藏的适宜温度为15~20℃。

1. A.√2. B.×19、一般说来,油料作物在低温和水分充足条件下,种子中积累脂肪相对较多。

1. A.√2. B.×20、无霜期是指一年中没有霜冻的天数之和。

1. A.√2. B.×21、一般来说,玉米比小麦的光饱和点高。

1. A.√2. B.×22、间作与套作涉及两种作物的共生期是一样的。

1. A.√2. B.×23、块根块茎都可以作为繁殖下一代的种子。

1. A.√2. B.×24、冬小麦必须经历一定的低温才能正常开花结实。

1. A.√2. B.×25、根据作物对CO2同化途径的特点,小麦作物属于C4作物。

1. A.√2. B.×26、大豆属于长日照作物。

1. A.√2. B.×主观题27、发育参考答案:作物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即植株内部生理状态的转变、性器官的分化发育终至开花结实的过程。

包括官的形成过程。

28、大田作物参考答案:指种植业中除蔬菜、果树之外,在大田上种植的粮食作物(谷类、豆类、薯类等)、油料作物、纤维作物、糖料作物29、叶龄余数法参考答案:指作物某一品种一生的总叶片数减去已抽出的叶片数,即为叶龄余数。

30、群体的水平结构参考答案:指的是群体内各个个体在地面上的分布和配置。

31、源限制型参考答案:是一种源小库大的类型,叶片生产的同化物满足不了库的需要,限制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源的供应能力。

32、光合性能参考答案:指光合系统的生产性能,它是决定作物光能利用率高低及获得高产的关键。

即包括光合面积、光合能力、光合时间、光个方面。

33、冷害参考答案:指作物遇到零上低温,生命活动受到损伤或死亡的现象。

34、作物化学控制参考答案:指运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进行促进或抑制,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35、温度三基点是指、、。

参考答案: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适温度36、营养元素的作用规律包括、、等三大规律。

参考答案:最少养分律;报酬递减律;养分互作律37、简述作物、环境、措施三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1)作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之中,通过不断同化环境资源完成生长发育过程,最终形成产品;(2)作物又受制于自然环最终影响到作物遗传潜力的表达;(3)在作物生产过程中,生产管理者通过栽培技术措施干预作物与环境,协调作物要的方向发展。

(4)在栽培作物的实践活动中,包括作物、环境、措施3个方面,作物产品的形成,正是作物一环境1.5分)38、简述育苗移栽的优缺点。

<br< span=""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br<>参考答案:(1)优点:育苗移栽缩短大田生长期,增加复种指数,促进各种作物平衡增产;苗期叶面积小,便于精细管理,有利肥料、农药等生产投资;育苗可按计划规格移栽,保证单位面积上的合理密度和苗全苗壮。

(每点各1分)(2)缺点不利于吸收土壤深层养分,抗倒伏力弱;人工移栽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

(2分)<\/p>39、简要分析目前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

<br< span=""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br<>参考答案:①漏光损失:作物生长初期,植株小,叶面积系数小,日光大部分漏射到地面上而损失。

生产水平较低的大田,一生限制:在光饱和点以前,光合速率已不随光强呈比例地增加,说明那时光能已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

即使群体光饱上部叶层仍因光饱和而浪费,下部则因光照不足而达不到应有的光合速率。

③条件限制:光能利用并不是作物生产的方面会使光合能力不能充分发挥,限制了光能利用;另一方面是会使呼吸消耗相对增多,最终使产量降低。

(每点各40、如何协调作物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以促进作物高产。

参考答案:①在品种的选择方面,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一般应选择比较耐肥,中偏矮秆或半矮秆具有倾斜的叶层配置的品种;若要直立叶型的基础上,还需注意叶片厚度的选择,这样才有利于获得高产。

②肥料的施用对作物群体影响很大,如施用氮肥发育,二是协调作物群体结构大小与体内的代谢过程。

因此施肥时期和施用量必须适时适量。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叶面积大小,对合理群体的形成十分有利。

(每点各3分)41、群体的垂直结构参考答案:是指群体内各个个体及其器官在地上空间的分布和根群在土壤中的分布。

<\/p>42、光周期现象参考答案:作物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对日照长度的变化做出反应,从营养生长的顶端转向生殖生长的这种现象。

<\/p>43、简述作物施肥的基本原则。

<br< span=""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br<>参考答案:①用养结合的原则;②营养平衡的原则;③安全生态的原则;④经济高效的原则。

(每点各1.5分)<\/p>44、简述“源、库、流”之间的相互关系。

<br< span=""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br<>参考答案:源、流、库的形成和功能的发挥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时可以相互代替。

(1)源是产量库形成和体有较大的库容量,就必须从强化源的供给能力入手。

(2)源、库器官的功能是相对的,有时同一器官兼有两个因素的动和产量形成中构成统一的整体,三者的平衡发展状况决定作物产量的高低。

(4)源、库的发展及其平衡状况往往是支相对作用的大小随品种、生态及栽培条件而异。

从库、源与流的关系看,库、源大小对流的方向、速率、数量都有明显<\/p>45、作物的感温性、感光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在生产上有何意义。

<br< span="" style="box-sizing: border 参考答案:(1)引种上的应用:不同地区的温光生态条件不同,在地区间相互引种时必须考虑品种的温光反应特性。

总的来说,引种易于成功。

(2)栽培上的应用:作物的品种搭配、播种期的安排等,均需考虑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

<\/p>(3)在育种上的应用:在制定作物育种目标时,要根据当地自然气候条件,提出明确的温光反应特性。

<\/p>46、基本耕作参考答案:又称初级耕作,指入土较深、作用较强烈、能显著改变耕层物理性状、后效较长的一类土壤耕作措施。

47、作物生长率参考答案:又叫群体生长率,指单位时间、单位土地面积上所增加的干物重。

48、简述秸秆覆盖的主要方式。

参考答案:①整秆覆盖:在播种前后,将整株秸秆均匀地覆盖在地面,形成全面覆盖或局部覆盖。

②切(粉)碎覆盖:利用秸秆秸秆粉碎还田机和联合收割机等,将作物的秸秆切碎后,均匀全田覆盖或局部覆盖。

③高留茬覆盖:前作收获时留茬秆间机条播后作,如小麦、玉米和大豆、或抛栽水稻秧苗,并将收割的残茬均匀地覆盖于田间。

(每点各2分,仅给49、植物激素参考答案:指由植物体内代谢产生的,能运输到其他部位起作用的、在低浓度下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特殊作用的物质。

50、土壤的生物特性参考答案:是土壤动、植物和微生物活动所造成的一种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特性。

51、生物多样性参考答案: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与生存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的总称。

52、驯化引种参考答案:植物本身适应性很窄,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与原产地的差异太大,植物生长不正常甚至死亡,但是经过精细的栽培管的措施,逐步改变遗传性以适应新的环境,使引进的植物正常生长。

53、土壤肥力参考答案:指土壤水、肥、气、热4大地力因素相互制约和协调的结果所综合表现出来的生产能力。

54、作物布局参考答案: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生产单位(或农户)种植作物的种类、各种作物种植的面积比例及其种植地点配置。

55、光能利用率参考答案:作物群体的光能利用率是以太阳辐射能转化为化学潜能的效率表示的作物生产力。

56、技术集成参考答案:为了一定栽培目的,将单项技术组合并优化成一整套完整的栽培技术体系称为栽培技术集成。

<\/p><\/p>57、简述糖类形成与积累的特点。

参考答案:(1)作物产量器官中贮藏的糖类主要是蔗糖和淀粉。

(2)蔗糖的积累过程比较简单,即通过叶片等器官形成的光合组织后,先在细胞壁部位被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然后进入细胞质合成蔗糖,最后转移到液泡中被贮存起来;(3)淀物以蔗糖的形式经维管束输送,并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后进入细胞质,在细胞质内果糖转变成葡萄糖,然后葡萄糖以成淀粉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