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9届辽宁实验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辽宁实验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英国历史学家埃尔顿说:“历史学家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千万不能降低到布道者的水准;一个好的布道者必须有某种信仰,而一个好的历史学家则必须质疑自己的信仰,并承认他人的信念也有价值。
”他强调历史学家()A.不能拥有宗教信仰 B.应具有全面客观的眼光C.尽量避免价值判断 D.应尽可能多地占有史料2. 清代史学家赵翼说:“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也。
”材料表明秦朝()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C.中央集权政治考试出现 D.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3. 董仲舒认为人性中阴阳二气化合的“仁”和“欲”皆是为了“生”。
“生”并没有善恶之别,只是当“欲”过分泛滥以至于妨害了“仁”,这才称其为恶。
但是程朱理学认为阴阳二气的组合不一 ,导致了人性的差别。
这种差别使得阳气即“本心”常被阴气即“人欲”所遮蔽,进而把“人欲”归结为恶。
由此可知()A.董仲舒借鉴了道教的阴阳五行说B.程朱理学否定了董伸舒的人性观C.两者皆认为人性与阴阳二气有关D.两者皆认为三纲五常为万物本源4. 1748年乾隆的一道上谕说:“浙西一带地方所产之米,不足供本地食米之半,全籍江西、湖广客贩米船,由苏州一路接济。
”这反映出当时()A.江浙地区出现产业转型 B.苏州已经成为交通枢纽C.经济作物开始广泛种植 D.经济重心移至湖广江西5. 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
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6. 李大钊论及中国的民主政治时说:“孔子者,历代帝王之护符也”“孔子不当存于宪法”,同时他又提出“欲行立宪政治,必先去专与争”,要完成青春中华再造之使命,必须“悟儒家日新之旨”。
2019年辽宁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三)

2019年辽宁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三)(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三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风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衙、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2.唐高宗时的薛元超以父荫袭爵后擢升宰相,却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唐宗室子弟李洞因屡困于科场,曾赋诗:“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
”这表明唐朝科举制度A.打破了宗室势力对官职的把持 B.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C.强化了士人崇儒入世的观念 D.维护区域人才选拔公平3.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施行了1300多年,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列有关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B.原则上“取士不问家世”C.选才“一切以程文为去留”D.重视“人门兼美”条件4. 元朝王祯为官“惠民有为”,其所著《农书》中绘制有100多种农具,《农器图谱》占全书的4/5。
结合所学判断,该书A.关注民生,注重生产工具的推广 B.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C.首先提出了“重农抑商”的思想 D.标志着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到顶峰5.明成祖永乐年间,北征鞑靼、瓦剌,南征交陆,派郑和六下西洋;仁宗朱高炽即位后,果断停止北征,停罢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施行“恤民之政”。
这一政策变化的主要目的是A.缓解财政压力 B.践行儒家仁政C.实行闭关政策 D.推动民族融合6. 右图为清乾隆年间烧制的各种釉彩大瓶,器身自上而下装饰的釉、彩达 17 层之多。
该瓷瓶直接反映了A. 乾隆的审美情趣B. 高超的制瓷技艺C. 社会的奢侈风尚D. 天朝大国的心态7.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从各省调兵25万增援东南沿海,执行情况举例如下表A.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 B.清朝全民动员抗击英军C.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弛 D.清朝战和不定指挥失当8.“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一定要搞好。
辽宁省大连市2019年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题(附答案)

2019年大连市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历史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制度是A.内外服制度B.宗法制C.礼乐制D. 皇帝制2.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奋起反抗。
以下抗争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的是A.义和团运动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C.黄花岗起义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3.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A.50周年B.60周年C.70周年D.80周年4.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一国两制”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澳门的顺利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运用的结果,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
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开始于A.1997年7月1日B.1998年12月20日C.1998年7月1日D.1999年12月20日6.1971年11月中国代表团出席了联合国大会,引起联合国历史上空前的轰动。
与此密切相关的事件是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日两国正式建交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正式提出D.中美两国正式建交7.古代雅典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议会制等运作方式。
这是由于其实行A.君主专制B.元首制度C.民主政治D.贵族统治8.既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又要在这样一个大国里确保共和制,这是美国政治领袖面临的新问题。
为此他们讨论制定了A.查士丁尼法典B.1787年宪法C.《十二铜表法》D.1875年宪法9. 下图中宣言的发表标志着A.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D.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共产党宣言》封面10.当今世界上,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
2019届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最新试卷十年寒窗苦,踏上高考路,心态放平和,信心要十足,面对考试卷,下笔如有神,短信送祝福,愿你能高中,马到功自成,金榜定题名。
温馨提示:多少汗水曾洒下,多少期待曾播种,终是在高考交卷的一刹尘埃落地,多少记忆梦中惦记,多少青春付与流水,人生,总有一次这样的成败,才算长大。
高考保持心平气和,不要紧张,像对待平时考试一样去做题,做完检查一下题目,不要直接交卷,检查下有没有错的地方,然后耐心等待考试结束。
第I卷选择题(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史载文王“以受命始造周国,故天下君之。
其子孙适(嫡)为天子,庶为诸侯,皆百世”。
如缺嫡其补充制度是“无适(嫡)则择立长,年钧(均)以德……王不立爱,公卿无私”。
文中西周得以“百世”传承所实施的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嫡长子继承制2.古代中国有一种政治制度规定:凡遇军国大事,中书省秉承皇帝旨意草拟意见,送门下省审议,由尚书省执行。
该制度是A.三省制 B.科举制 C.行省制 D.内阁制3.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某地区人民“鸣锣罢市”,发布檄文,反对割地议和。
面对日军优势兵力的疯狂进攻,当地军民奋起反抗,与日军血战五个月。
这一历史事件是A.黄海海战 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C.淞沪会战 D.枣宜会战4.“(它)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
它虽然承认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阴影处处可见……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
”文中的“它”是指A.英国《权利法案》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美国1787年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5.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这次会议的召开地点在A.江西瑞金 B.贵州遵义 C.甘肃会宁 D.河北西柏坡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辽宁省2019届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辽宁省2019届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韩非认为,君臣关系是利害矛盾。
君主用官爵来换取人臣的死力,臣下为达到富贵目的,必然用死力来换取君主的官爵;君主计算臣所出力量的大小,臣也计算君主所出爵禄的高低,君臣之间犹如买卖关系。
这反映了A. 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B. 儒家伦理确立正统思想地位C. 法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潮流D. 君臣关系演变促进社会变革2. “(它)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
”材料中的“新事物”指的是 ( )A .街市 B.市镇 C.草市 D.夜市3. 《明史· 食货五》记载,永乐初,西洋剌泥国回回哈只马哈没奇等来朝,附载胡椒与华商互市,有司请征其税,为皇帝所拒绝,并发表议论说:“ 商税者,国家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 。
这说明A. 皇帝推行好客之道B. 华夷思想根深蒂固C. 清初海禁政策松弛D. 中外贸易盛况空前4. 绅士是大一统的专制皇权确立之后,中国传统社会中所特具的一种人物。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下绅权和皇权是共存的。
宋代官爵恩泽出于皇帝,共存谈不上,共治也将就一下了。
元明清三代连共治也说不上,…… 绅权成为皇权的奴役了。
这说明A. 绅士社会地位的衰弱B. 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C. 绅权是皇权的重要补充D. 绅权与皇权相互依存5. 《剑桥中国晚清史》叙述道:“1861 年以后,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出现了一个新时代。
…… 中国也像所有其他国家一样,学会了在一个根据社会达尔文主义行事的世界中搞生存竞争,从形式上看,儒家的‘ 天下’ 已经演变成‘ 国家’ 。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合试卷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诗经・商颂》充分体现了股人祭祀先祖(鬼神)时那种恭敬度诚、谨严端肃,表现出惶畏的心理:《诗经“周颂》则滲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
这一变化体现了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B.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C.宗法等级观念的淡化D.天道与伦理完全分离25.《晋律》规定,父在,子不得分家析财:父老,子应弃官归家供养:父亡,官吏必须终三年之丧,若居丧期间违礼要受律法制裁。
这表明,《晋律》A.注重规范官员私德B.确立了主流意识形态C.重视传承亲法观念D.贯彻儒家的礼制精神26.据统计,唐代江南土人居相位者约占十分之一,宋真宗以后则超过半数,在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中,参与变法的大多是赣、等地的江南土人。
这反映了A.江南地区经济地位的提高B.政治和文化中心南移趋势明显C.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D.变法成为挽救统治危机的利器27.明代思想家王艮认为,政治思想应该是“百姓日用之学”,百姓为国家之本,草葬匹夫亦应关心国家天下大事,追求尧舜时代那样的理想政治。
“道”不应远人,其核心是“百姓日用”,其检验标准间样是“百姓日用”,该思想A.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兴起B.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色彩C.成为官方主流意识形态D.颜覆了传统儐学的价值观28.甲午战争后短短的几年间,洋务派不但把战前己有的洋务厂矿、铁路轮船运输等企事业与新式学堂,几乎全都扩充和增新:而且全然新建了为数可观的各类企事业、新式学堂和新军等“从未有如此之速”、如此之广泛,为时人所称道。
这些史实说明甲午战争后A.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加速B.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D.中国向西方学习发生质变29,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之初,各根据地并行流通的货币五花八门。
1932年国家银行正式开印并发行伍分(如图5)等五种纸币。
2019年辽宁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一)

2019年辽宁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一)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
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
这种建筑布局A .深受宗法影响B .突出皇权至上C .体现宗教色彩D .利于邻里和睦2. 《孟子•离娄上》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礼记•大学》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材料体现的理念是A .中央集权B .官僚政治C .君主专制D .家国一体3. 观察右图,票面中的主要人物是A .毕昇B .沈括C .徐光启D .李善兰 4. 李大钊认为,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一个是新的,一个是旧的。
“但这两种精神活动的方向,必须是代谢的,不是固定的;是合体的,不是分立的,才能于进化有益”。
下列理解准确的是A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性质不同B .新文化随着时间推移变成旧文化C .主张用西方文化改造东方文化D .李大钊创造了新的思想文化体系5.“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诗中描写的事件是A.太平天国B.北伐进军C.红军长征D.抗日战争6.190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
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 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
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 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旦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 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A .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B .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C .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D .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 [中國古代四大發7.1964年1月,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这被外国媒体形象地称之为“外交核爆炸”。
【历史学考】辽宁省大连市2019年高中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一)

辽宁省大连市2019年高中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题(一)历史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与下图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礼乐制度B.分封制C.内外服制度D.宗法制2.它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这一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洋务运动D.辛亥革命3.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国共第一次合作发生在A.解放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土地革命时期D.国民革命时期4.为了保障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新中国制定了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5.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指出:香港主权回归后,中国在香港设特别行政区,除国防和外交事务外,特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特区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这体现了A.三权分立原则 B.地方自治原则 C.主权平等原则 D.一国两制原则6.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A.亚太经合组织会议B.日内瓦会议C.不结盟运动会议D.万隆会议7.古罗马的兴衰成败虽已成为过去,罗马人创造的文明成果却千古犹存。
其中最重要的“成果”是A.议会制B.城邦政治C.罗马法D.中央集权8.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英国建立了A. 君主立宪制B.邦联制C.总统共和制D.联邦制9.“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该材料出自A.《资本论》B. 《四月提纲》C. 《独立宣言》D. 《共产党宣言》10.1948年柏林危机爆发,这是美苏“冷战”第一次高潮的表现。
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铁幕”演说发表B.杜鲁门主义出台C.马歇尔计划实施D.北约和华约建立11.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的是A.都江堰B.坎儿井C.郑国渠D.白渠12. 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最新试卷十年寒窗苦,踏上高考路,心态放平和,信心要十足,面对考试卷,下笔如有神,短信送祝福,愿你能高中,马到功自成,金榜定题名。
温馨提示:多少汗水曾洒下,多少期待曾播种,终是在高考交卷的一刹尘埃落地,多少记忆梦中惦记,多少青春付与流水,人生,总有一次这样的成败,才算长大。
高考保持心平气和,不要紧张,像对待平时考试一样去做题,做完检查一下题目,不要直接交卷,检查下有没有错的地方,然后耐心等待考试结束。
第I卷选择题(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史载文王“以受命始造周国,故天下君之。
其子孙适(嫡)为天子,庶为诸侯,皆百世”。
如缺嫡其补充制度是“无适(嫡)则择立长,年钧(均)以德……王不立爱,公卿无私”。
文中西周得以“百世”传承所实施的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嫡长子继承制2.古代中国有一种政治制度规定:凡遇军国大事,中书省秉承皇帝旨意草拟意见,送门下省审议,由尚书省执行。
该制度是A.三省制 B.科举制 C.行省制 D.内阁制3.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某地区人民“鸣锣罢市”,发布檄文,反对割地议和。
面对日军优势兵力的疯狂进攻,当地军民奋起反抗,与日军血战五个月。
这一历史事件是A.黄海海战 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C.淞沪会战 D.枣宜会战4.“(它)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
它虽然承认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阴影处处可见……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
”文中的“它”是指A.英国《权利法案》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美国1787年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5.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这次会议的召开地点在A.江西瑞金 B.贵州遵义 C.甘肃会宁 D.河北西柏坡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一部法律,它成为我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这部法律是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7.右图是某位同学的课堂笔记。
其中空白处应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C.“九二共识”的达成D.“村民民主自治制度的建立8.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
以下材料对该“商人”的行为叙述正确的是A.经常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 B.在浮梁买茶时居住“会馆”C.经商改变了他的社会地位 D.“海禁政策”不能贩茶海外9.上个世纪50年代初,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为此开展了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10.1890年前后,一位居住浙江余姚蒋村的小地主,从蒋村坐木船到宁波要花三天两夜,从宁波乘轮船到上海,路虽然远十倍,但一夜之间就到了。
受此刺激,他后来要自己的儿子离开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制造技术。
材料主要反映了A.近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B.上海与浙江等周边地区的交通非常发达C.西方工业品的输入影响到民众生活习俗D.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人的思想观念转变11.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这种抨击的主要依据是A.颁布《紧急银行法》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C.“以工代赈”缓解失业压力 D.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12.1960年日本政府提出“所得倍增计划”,其特征之一是把经济分为民间部门与公共部门,并明确规定政府的责任为扩充道路、港湾、都市计划、下水道、国民住宅等社会资本,以及充实社会保障、社会福利。
这表明日本A.全面仿行罗斯福新政 B.缓解了经济滞胀局面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建成了发达福利国家13.1947年10月,美、中等23国签署了一份协定书,建立了一个世界性经济组织,其宗旨有“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
该组织是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世界银行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东南亚国家联盟14. 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但一体化的内容从最初的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领域,使各国的合作更为广泛和紧密的标志事件是A.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B.欧洲议会建立C.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D.欧元正式启用15.明清时期以个性解放为核心,反映社会需要的早期启蒙思潮悄然滋长。
其中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的思想家是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李贽16.《喜羊羊与灰太狼》中这样唱道:“绿草因为我变得更香,天空因为我变得更蓝,白云因为我变得柔软……”下面最可能喜欢这首歌的哲学家是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彼特拉克 D.马丁·路德17.有学者认为,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上,各阶级各派别都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尽管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主张不同,但却都是“殊途同归”。
对文中“同归”的理解正确的是A.提倡三民主义 B.实行君主立宪C.推动民主进程 D.建立共和政体18.下列图片反映了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艺术成就。
该时期应是A.建国初期 B.全面建设时期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以后19.1922年12月,一部名为《爱之光》的剧本基本剧情是:一位科学博士以前认为,时间先生和空间小姐毫无联系、相对独立,所以在科学研究中遇到许多无法克服的困难。
一天,光之神给他带来了重要灵感。
最后,科学博士摘下了他的“有色眼镜”,明白了时间先生和空间小姐的本质联系。
该剧情反映的科学成就A.说明了物体的颜色形成原理,奠定近代光谱学的基础B.是原子能科学、宇宙航行等科学的理论基础C.成为天文学上的基础定律,可以解释潮汐现象D.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20. The Beatles即披头士,是一支成立于1960年的英国著名摇滚乐队,他们服饰怪异,使用乐器简单、随意,节奏“离调”,以反叛的形象表达他们对传统理性的否定。
这一艺术风格属于A.理性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3小题,第2l题13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3分,共40分)21.(13分)201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70年来我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缅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8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坐落于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
馆正前方抗战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
——李泽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铭记日军侵华历史》材料二卅万亡灵,饮恨江城。
……兄弟同心,共御外侮。
捐躯洒血,浩气干云。
尽扫狼烟,重振乾坤。
……永矢弗谖,祈愿和平。
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依据。
(4分)(2)材料二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请列举两个战场上各一典型战役以彰显中国人民“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
(9分)22.(14分)清代以来,中国从自我封闭逐渐走向开放。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672年,康熙帝批准:“凡官员兵民私自出海贸易,及迁移海岛,盖房居住,耕种田地者,皆孥问治罪。
”1759年,清政府批复两广总督的奏请:“夷船到粤销货后,令其依限回国;即有行欠未清,亦应在澳门居住,将货物交行代售,下年顺搭回国。
”——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一册)材料二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无论小家碧玉,半老徐娘,均各有鼓舞踊跃之心,说项钻求,唯恐不能入选。
——《申报》1888年4月(1)材料一反映清政府推行的政策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该政策的主要内容。
(8分)(2)从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妇女打工热潮出现的背景。
(6分)23.(13分)古代中国思想与政治制度有紧密的联系。
阅读下列材料:儒学在宋代理学思潮中发展到了极致,……国家被视为一个大家庭,君主同父亲一样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但像孟子所强调的,他必须具有完美的道德。
……朱熹强调,“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就是在于强调……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因为只有君心得正,才能正纲常、正百官,而后国治、天下平。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人民版必修3)(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理学家的政治理想。
(8分)(2)请依据材料谈谈宋代儒学的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5分)历史模拟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评分说明:非选择题部分,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完全相同。
而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题所分配的分数。
第I卷本卷共20小题。
每小题3分,共60分。
1-5 DABDB 6-10 BAABD 11-15 BCACD 16-20 ACDBD第Ⅱ卷本卷共3小题;第2l题13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3分。
共40分。
21.(13分)(1)依据: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局部抗战开始;1945年日本投降结束。
(4分)(2)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分)战役:淞沪会战(或太原会战;徐州会战等);(3分)百团大战(或平型关大捷等)。
(3分)22.(1)政策:海禁政策。
(4分)内容:禁止中国人私自赴海外经商;限制外国人到中国贸易。
(4分)(2)背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民族工业兴起与发展(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并发展);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产生自由劳动力。
(任答三点得6分)23.(1)理想:君主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并具有完美的道德;(2分)认为道掌握在儒家手里,儒家拥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力;(2分)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
(2分)(2)作用:材料认为“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本原,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突出了道德和自我约束的力量,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主张“正君心”,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社会和谐。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