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8版高中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第四十六讲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讲解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哲学矛盾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哲学矛盾知识点归纳高中政治哲学矛盾知识点归纳哲学模块的政治内容是必修四的政治知识点,很多学生都表示哲学很难理解,其中最难掌握的就是矛盾的原理知识,你想知道自己掌握了没有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重要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政治矛盾知识矛盾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对立统一。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全面分析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片面性、一点论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
【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相互联结的。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
二者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在这个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到另一场合则变为特殊性。
在这个场合为特殊性的东西,到另一场合则变为普遍性。
【方法论】:① 有助于我们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②有助于我们掌握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科学方法。
③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
江苏省2018版高中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第四十六讲 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讲解 新人教版必修4

第四十六讲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1. 矛盾就是,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的两种基本属性。
出现相反意思的词语,一般都是矛盾的关系,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
2. 矛盾的: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任何矛盾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差异。
要坚持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
(1) 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战争与和平,公平与效率等反义词→(2)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机遇与挑战并存;取得……成就,存在……问题→3. 矛盾的: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使矛盾不利的一方向有利的方向转化。
(1) 善恶相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师生共存→(2) 居安思危、福兮祸之所伏、失败是成功之母、多难兴邦、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4. 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矛盾的同一以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对立中把握统一。
(2) 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孤掌难鸣;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包容性发展→敌人是通过相处得来的;关系最密切的人,往往矛盾最多;同行是冤家;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因为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根本分歧在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 斗争性是绝对的,是指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存在矛盾双方的对立。
同一性是相对的,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都需要一定的条件。
3. 哲学上的矛盾是对一切具体矛盾斗争的共性的概括与反映;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二者是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例1】(2018届扬州三模)“量的进展看起来并不改变什么,而只是增加和减少;但是最后却过渡到了反面去。
”黑格尔的这句话说明( )A. 量变是事物发展的关键B. 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相互转化C. 质变较之量变更为重要D.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冲A (2018届南通模拟)下列成语与漫画的哲学寓意一致的是( )A.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B.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C.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D.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笔记:【例2】 (原创)下列选项与“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体现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 )A.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B. 敌人是通过相处得来的C.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D. 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冲A 右面漫画说明( )①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②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不可分割③矛盾的斗争性为同一性所制约④矛盾的斗争性推动着事物的发展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笔记:1. (2016·真题·28)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A. 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B.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C. 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D. 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2. (2017·真题·27)漫画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B.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C.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D. 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第2题) (第3题) (第4题)3. (2008·真题·37)漫画的哲学寓意是( )A. 矛盾着的双方是没有差别的B. 矛盾的产生与存在是人为的C. 矛盾双方是相互对立、相互斗争的D.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4. (2013·真题·27)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A.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 矛盾双方相互斗争C. 矛盾双方相反相成D. 矛盾双方相互转化5. (2015·真题·26)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高中政治矛盾ppt课件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主要矛盾 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把握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的关系,以推动事物的健康发展。
总结词
有效沟通,解决冲突
详细描述
在工作团队中,成员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的意见和利益。通 过找到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 ,共同推动工作进展。
学习中如何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总结词
理解知识,掌握要点
详细描述
在学习中,要理解知识的要点和难点,需要从不同的角 度思考问题。通过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可以更 好地理解知识的本质和内涵。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构 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 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贯穿于事 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思 维领域,都存在着矛盾。
矛盾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矛盾的基本属性
同一性
对立性
普遍性
特殊性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相互对立、相互斗争 。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 中,贯穿于事物发展 过程的始终。
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 不同的特点,同一事 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 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 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 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 质、地位和作用。
高中政治矛盾知识点

高中政治矛盾知识点矛盾的知识是在必修四的哲学课本接触的,这个知识点你掌握的怎么样。
矛盾知识1、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1)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注意】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①含义:A.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②关系:A.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3)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
(两点论、两分法)。
2、矛盾的普遍性(1)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2)方法论:①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②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反对一点论,反对片面看问题。
3、矛盾的特殊性(1)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它主要有三种情形: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也各有其特殊性。
矛盾主要知识点归纳.

9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大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 出,在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 大创造。这一论断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内因和外因的统一
10 “梅雪争春未肯降,诗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这首诗体现的哲理是:
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不同事物 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 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双方各有 其特点。
方法论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正关系
1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
• (2)坚持了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 (1分)体现在既看 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又看到了当前存 在的诸多矛盾。 (1分)
• (3)坚持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 侧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看到了我国社会 内部的矛盾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这集中体现在经济发展和 社会事业、政府与社会以及社会成员收入悬殊等方面。
• 在新形势下,在实践中形成新观念、新思路,拿出新办法, 而不照抄照搬东部地区的经验,也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3) 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西部开发不能一哄而上,而要注意轻重缓急,说明在具体分 析西部开发这一复杂的系统工作时,具体分析和解决好“重” 与“轻”、“缓”与“急”的关系。
改革开放26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 成就。同时,各种矛盾也集中显现。一是社会事业发展滞 后,各级政府对教育、卫生保健事业的投入明显不足;二是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还不顺,政府的责、权、利不明确;三是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悬殊拉大,这是 目前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突出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只能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解决各 种问题,实现相对和谐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三政治:矛盾的含义及特点(考点梳理)

(备注:★★★为最高,★★为较高,★为高)考点1:矛盾及其基本属性1.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与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2.矛盾的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它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所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②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④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是不可分割的,我们应当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3.方法论: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一分为二。
易错点拨: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点拨:斗争是一切差异和对立,是绝对的;统一是相互依赖和转化,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所以是相对的。
考点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 矛盾的普遍性(1)内涵: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2)方法论: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2. 矛盾的特殊性(1)内涵:①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②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政治必修四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想一想
公孙龙的论断有无 合理性?从哲学角 度看它错在什么地 方?
(2)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时坚时有持矛盾唯物辩
方法论
证法的前提。 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
决矛盾。
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 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分配方式并存
矛盾 是事 物发 展的 源泉 和动 力
矛盾 的同 一性 和斗 争性
矛盾 普遍 性和 特殊 性
矛盾的含义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的关系
矛盾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要求 矛盾特殊性原理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 系原理意义
D 1.哲学上所讲的矛盾是指( )
A、事物内部所包含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 B、叙述问题、回答问题时出现首尾不一、相互打架 的现象 C、事物内部两个方面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 D、事物内部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1)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
2)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各有不同的矛盾.
3)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 殊性
方法论: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 —— 矛盾的特殊性
1、空间:事 事有矛盾
2、时间:时 时有矛盾
1、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 盾
3、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
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 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在学校中存在着教与学、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一线教师与
后勤服务人员等诸多矛盾。
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
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矛盾双方
江苏省2018版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考点梳理新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知识梳理K考点1 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联系的根本内容是__________,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__________,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__________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矛盾规律即________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__________ 。
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就是解决矛盾。
__________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考点2 矛盾普遍性的含义(1)矛盾含义。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__________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________。
(2)斗争性和______是矛盾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__________,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__________,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__________可以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的关系:①同一以________________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②斗争性寓于__________之中,并为__________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______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注意】 1.原理:矛盾即对立统一,方法论要求:坚持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2.关于矛盾的正确理解:①哲学中讲的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而不仅仅是双方的对立,对立性和统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对立和统一是构成是无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而不能理解为一方是对立,另一方是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十六讲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1. 矛盾就是,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的两种基本属性。
出现相反意思的词语,一般都是矛盾的关系,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
2. 矛盾的: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任何矛盾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差异。
要坚持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
(1) 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战争与和平,公平与效率等反义词→(2)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机遇与挑战并存;取得……成就,存在……问题→3. 矛盾的: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使矛盾不利的一方向有利的方向转化。
(1) 善恶相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师生共存→(2) 居安思危、福兮祸之所伏、失败是成功之母、多难兴邦、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4. 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矛盾的同一以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对立中把握统一。
(2) 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孤掌难鸣;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包容性发展→敌人是通过相处得来的;关系最密切的人,往往矛盾最多;同行是冤家;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因为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根本分歧在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 斗争性是绝对的,是指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存在矛盾双方的对立。
同一性是相对的,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都需要一定的条件。
3. 哲学上的矛盾是对一切具体矛盾斗争的共性的概括与反映;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二者是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例1】(2018届扬州三模)“量的进展看起来并不改变什么,而只是增加和减少;但是最后却过渡到了反面去。
”黑格尔的这句话说明( )A. 量变是事物发展的关键B. 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相互转化C. 质变较之量变更为重要D.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冲A (2018届南通模拟)下列成语与漫画的哲学寓意一致的是( )A.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B.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C.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D.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笔记:【例2】 (原创)下列选项与“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体现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 )A.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B. 敌人是通过相处得来的C.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D. 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冲A 右面漫画说明( )①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②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不可分割③矛盾的斗争性为同一性所制约④矛盾的斗争性推动着事物的发展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笔记:1. (2016·真题·28)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A. 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B.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C. 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D. 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2. (2017·真题·27)漫画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B.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C.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D. 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第2题) (第3题) (第4题)3. (2008·真题·37)漫画的哲学寓意是( )A. 矛盾着的双方是没有差别的B. 矛盾的产生与存在是人为的C. 矛盾双方是相互对立、相互斗争的D.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4. (2013·真题·27)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A.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 矛盾双方相互斗争C. 矛盾双方相反相成D. 矛盾双方相互转化5. (2015·真题·26)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这体现了( )A.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发展C.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D. 事物发展是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6. (2014·真题·42)近年来,我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积极寻找与周边国家的利益契合点,加强同周边国家合作。
我国民族地区紧紧抓住这一机遇,把地处边疆的劣势转化为跨境合作的优势,坚持在竞争中互利,在合作中共赢,有力地助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我国民族地区的上述做法是如何体现矛盾对立统一的?1. (2018届扬州三模)世间万事,平衡无处不在。
保持平衡还是打破平衡蕴含着“大智慧”。
这是因为( )A. 事物总是相反相成B. 物质的特性是运动C. 新旧事物交替发展D. 运动最终走向静止2. (2018届天一中学模拟)古语云:“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
”下列选项中,与此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A. 难易相成B. 因材施教C. 聚沙成塔D. 与时俱进3. (2018届徐州期末考试)“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
”孙武的话说明了( )A.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 矛盾双方相互斗争C. 矛盾双方相互否定D. 矛盾双方相互转化4. (2018届扬州一模)漫画《最诱人处最危险》蕴含的哲理是( )A. 矛盾具有不平衡性B. 矛盾双方相互斗争C.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D. 矛盾双方相互否定5. (2018届海门中学模拟)再美丽的石头,不经过锲而不舍的精心雕琢,也成就不了伟大的艺术品,不管放多久,都还将是一块石头。
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①量变必然引起质变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④事物变化是螺旋式上升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6. (2018届扬州中学模拟)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
这说明( )①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②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③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④对立和统一构成矛盾的双方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7. (2018届如皋中学模拟)下列诗句所蕴含的哲理与右图漫画寓意一致的有( )①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②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③江碧鸟欲白,山青花欲燃④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8. (2018届锡山中学模拟)人们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麻烦,有人害怕麻烦、回避麻烦,而成功的创业者却真切地感到,创业过程中的大小麻烦正是公司成长的推动力。
这说明了( )A. 事物矛盾是客观存在的B.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C.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 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9. (2018届徐州打靶)虽然在人们眼里,牛马代表了善良,而狮子是野蛮和残暴的象征,但在野外如果发现狮子在捕食牛马,人们并不会帮助牛马。
弱肉强食,物竞天择,是大自然永恒的法则。
人们尊重大自然的这一法则是基于( )①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④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10. (原创)星云大师在《螃蟹行为》中说:竹篓中如果只有一只螃蟹,一定要将竹篓口盖住,否则螃蟹会爬出。
如果竹篓中有两只以上的螃蟹,不需盖上竹篓盖,因为只要其中一只螃蟹想爬出,另一只螃蟹为了要让自己顺利逃生,就会死命地将前一只往下拖。
材料佐证了( )A. 事物的整体性是绝对的,事物的局部性是相对的B.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C. 物质决定作用是相对的,意识能动作用是绝对的D. 发展的前进性是相对的,发展的曲折性是绝对的11. (原创·判)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辅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 )12. (原创·冲A)2017年4月26日,中国首艘国产航空母舰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下水仪式。
据称,该航母的威力强于日本的直升机航母,造价可能达到30亿美元。
有网友认为,“花那么多钱发展航母,还不如用去改善民生”。
持此类见解者虽是少数,却极具迷惑性。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花那么多钱发展航母,还不如用去改善民生”这一观点的错误之处。
第四十六讲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知识扫描1. 对立统一相反相成2. 斗争性(1) 看到对立、差异(2) 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3. 同一性(1) 相互依赖、互为前提(2) 相互贯通、相互转化4. 差别和对立同一性(1)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2)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典例透析例1 B 解析:抓住关键句“最后却过渡到了反面去”,说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相互转化,故选B,不选D。
向上的前进的质变是事物发展的关键,A错误。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发展的重要条件,量变与质变都重要,C错误。
冲A D 解析:以为拥有财富,其实是被财富拥有,体现的是矛盾的同一性,D符合题意。
A体现的是量变与质变、实践的观点。
B体现的是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
C体现的是联系的观点。
例2 D 解析:“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与“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都体现了矛盾的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故选D。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A 不选。
“敌人是通过相处得来的”体现的是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B 不选。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体现的是变化发展的观点,C不选。
冲A C 解析:“吵架需要两个人,停止吵架只需要一个人”说明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不可分割,斗争性为同一性所制约,②③正确。
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①错误。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发展,不仅仅指斗争性,④错误。
真题荟萃1. A2. C3. D4. C5. B6.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分析矛盾的斗争性,又要把握矛盾的同一性。
我国民族地区的上述做法看到了地处边疆的劣势,抢抓机遇,把它转化成跨境合作的优势,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仿真体验1. A2. A3. D4. C5. C6. B7. C8. C9. C 10. B 11. B12. ①联系是普遍的、多样的,要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用孤立的观点。
认为“花钱发展航母,还不如改善民生”属于孤立的观点,不了解发展航母与发展国力、改善民生之间的普遍、多样的联系。
②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不能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把“发展航母”与“改善民生”对立起来,看不到科技创新上受制于人,在经济竞争中会处处落后,改善民生会失去稳定性和持久力,也忽视了发展航母科技成果的民用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