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第一学期江苏省江阴市江阴市第一初级中学初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阴市第一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江阴市第一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2018年11月一、积累与运用(25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①静mì()②分qí()③粗ɡuǎng ④jié()然不同2.默写(10分)①夕阳西下,。
②,落花时节又逢君。
③ ,洪波涌起。
④ ,江春入旧年。
⑤不知何处吹芦管,。
⑥,闻道龙标过五溪。
⑦峨眉山月半轮秋,。
⑧,应傍战场开。
⑨老师经常会引用“,。
”以此阐明学与思的关系。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三四月间细雨霏霏的西塘,是品味江南古镇的最佳季节。
B.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C.上海世博会开幕后,上海警方便衣突击队就进驻园区,确保游客安全。
D.通过几年的艰苦建设,使无锡人民终于享受到地铁交通的便捷舒适。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面对记者们咄咄逼人....的追问,北约发言人先是闪烁其辞,继而哑口无言,拂袖而去。
B.虽然这儿人迹罕至....,但对我们来说可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
C.国庆节期间,广场上摆满了一串红,真是花团锦簇....。
D.篮球场上人声鼎沸....,四方框框让情绪激动的群众完全包围,盛况空前,犹如古罗马竞技场。
5.与“绵绵春雨润万物”构成对偶且意境最和谐...的一项是(2分)()A.柔柔春风拂细柳B.炎炎烈日烤大地C.飒飒秋风扫落叶D.皑皑冬雪兆丰年6.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5分)大圣飘飘荡荡,左沉不能落地,右坠不得存身。
就如旋风翻败叶,流水淌残花。
滚了一夜,直至天明,方才落在一座山上,双手抱住一块峰石。
定性良久,仔细观看,却才认得是小须弥山。
大圣长叹一声道:“好利害妇人!怎么就把老孙送都这里来了?我当年曾记得在此处告求灵吉菩萨降黄风怪救我师父……”(1)选段中的妇人是谁?(1分)(2)选段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请将该回回目补充完整“唐三藏路阻___________,孙行者一调。
江阴市长泾片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初一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分值:100分)亲爱的同学们:考试中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深入地思考,一切都会在你的掌握之中。
一张语文试卷展示的是你的语文素养,所以还要特别注意:字迹美观、卷面整洁、文笔优美..............,别忘了,做题前深呼吸,然后对自己说一声:我能行。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①qiáo 悴②分qí③dǎo 告④zhù蓄2.在下列各个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
(10分)①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②正是江南好风景,。
)③峨眉山月半轮秋④,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⑤,其不善者改之。
(《论语》十二章)⑥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二章)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⑧,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⑨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风景区在活动过后,组织有关部门通报并检查了公共设施安全隐患情况。
B.蓝天中学在2016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开展“话说我与世界读书日”。
C.“如烟”是一种高科技产品,能防止对身边的人不会造成“二手烟”的危害。
.D.老师的谆谆教导,使我一生受益不尽。
4.下面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我家家教很严,家父..常告诫我要清清白白做人。
B.阳春三月,微风还带着寒意。
西湖边的垂柳却花枝招展....,嫩叶满枝,翩翩起舞,仿佛在迎候来自远方的早春客人。
C.花丛下那些平日里静默的蚂蚁,此时正在呼朋引伴....,一起往蚁穴里搬食物.D.他咄咄逼人....,气得我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5.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曹操,东晋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观沧海》表达了诗人胸怀天下、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
江苏省江阴市青阳片2018-2019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试题含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28 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1)粗 guǎng
(2)lì
临 (3)zhù
蓄 (4) nì
笑
2.解释下列加点词(4 分)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俄而雪骤
(3)陈太丘与友期行
(4)尊君在不
3.默写诗文或相关篇名(10 分)
14. 选文中划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 分)
(四)秋枣儿红(13 分) ①中秋前后,秋枣成熟了。 ②家乡,到处都栽满了枣树。这个季节里,大红的枣儿缀满枝头,处处是红艳的景象,时时都流 溢着枣香。人,站在村西的山包上,俯视,夕阳之下,村庄如云锦轻覆,煞是美丽;人行街头,举手, 即能摘下大颗的枣儿, 放入口中,咀嚼着,脆生生,甜润润,齿颊生香。 ③这个季节里,总会让我想到自己的童年。那个时候,我还小,一到枣熟,就会跑到后园中打枣。 枣树是后邻家的,后邻家的枣枝伸到了我们家的后园里。我拿起一块石头,用力投向枣枝,枣子便哗 啦啦地掉了一地。有时,石头落到后邻家的院落里,便听到“哐当”一声,这,一定是后邻家的泥瓦 盆被打破了。后邻家的老婆婆就会吆喝一声:“别打了,盆破了,落枣后给你送一些。” ④几天以后,后邻家“落枣”了,果然就派她们家的孩子送来一大瓢。 ⑤现在想来,那种朴素、醇和的邻里之情,真是让人低回不已。 ⑥秋枣成熟的时候,最忙碌的还是我的祖母。几乎每天,她都会到我们家的那几棵枣树下守望, 看是否被孩子采摘,看会不会被风吹掉。一旦风起,她就赶紧跑到枣树下,将那些吹落的枣子拾起, 放到锅上蒸熟,分给孩子们吃。蒸熟的枣子又软又甜,滑润绵软,别有一种风味。这样的跑动,要一 直到“落枣”结束,看着一堆堆的枣儿,堆于家中。 ⑦这时,祖母也会像后邻那样,拿起一只大瓢,盛满枣儿,一家一户地分送。她迈着颤巍巍的小 脚,满脸堆满了得意的笑容,扭动的脚步,似是一种季节的舞蹈。送完邻里,她还要送亲戚,这个时 候,祖母会将枣儿盛到竹篮里,篮口覆上一块红布,极是认真、庄重。她要在中秋节前,将这时鲜的 枣儿送到每一户亲戚家,让每一位亲人都吃上这大红的鲜枣。她要给自己的亲人,送上一份节日的吉 祥,一份季节的问候和祝福。 ⑧所以,后来每当我听到那支歌:“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咱亲人尝一尝……”我就想到祖母, 忆起祖母那颤巍巍的影像。 ⑨如今想来,那个时候的祖母,心中一定充满了无限的幸福。她一定知道:甜美的果实是应当与 大家一起分享的,而“分享”就是一种幸福。 ⑩晒枣,也是祖母极喜欢的事情。收下的枣儿,要想保存长久,必须晒干,而这,总是要祖母去 做的。祖母会找一领“箔幛”,将枣儿均匀地摊放在“箔幛”上,守着枣儿,守着太阳,一天天地将 枣儿晒干。这个过程,祖母要不停地挑选,将不够饱满,或生虫的枣儿挑出。我喜欢看祖母晒枣的过 程,看这个过程中,祖母宁静而安然的情态。她总是那样地专注,专注的目光里,流淌着一种慈祥和
江苏省江阴市长泾片2018-2019学年七年级12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考试试卷(初一语文)命题人:审核人:一、积累与运用(22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1)狭ài (2)干hé(3)抽yē(4)tān 塌2、根据课文内容默写(8分)(1)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3)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__________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潼关》)(5)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险躁则不能治性。
(诸葛亮《诫子书》)3、解释下列加点字( 4分 )(1)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 (2)一狼洞.其中____________(3)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_ (4)屠暴.起 ____________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 分)A.白求恩同志是一个对工作极端负责任,不拈轻怕重....的人。
B.老师在讲课中突然幽默地讲了一句俏皮话,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
C.他的吝啬是出了名的,已经到了不毛之地....。
D.趁这个机会,我刨根究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犯罪手段,公民个体也应该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防范。
B.咱俩约定在明天上午或下午的休息时间里去新华书店买几本参考书.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D.这个城市的住房是否抗震,成为关系到人们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6、下列各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纪念白求恩》的作者是毛泽东。
【七年级语文】2018年江阴市七年级语文上12月月考试题(有答案)

2018年江阴市七年级语文上12月月考试题(有答案)
周庄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
七年级语答案卷 2018、12
1-3略
4、c
5 D
6 B
7 春天。
和煦的风吹斜了麦陇的麦苗,小青蛙在水洼草根处不停地叫着,无忧无虑的蝴蝶沉醉在这春风过处的花田草甸
8.拟人手法。
表达出诗人悠闲自得,被大自然美丽春景所陶醉的心情
9(4分)(1)学习,练习(2)慢(3)立即,匆忙(4)看10(2分)A
11(3分)(他)就认为全部学会了(或学全了)驾船的技术。
(“遂”“以为”“尽”“操”各05分,句子通畅1分)12(2分)告诉我们学无止境,不能自满。
(意对即可)
13.(3分)运用了夸张和排比的修辞(1分),有力地突出了夜晚火把之多、火光之亮、气势之壮(1分,写到两点得1分,一点得05分),富有语言气势,营造了热烈、欢乐的氛围(1分)。
14(2分)引用郭沫若的诗更能表现彝族火把节的热闹、隆重,感情表达得更强烈,也为增添了学色彩。
(答出两点即可)15(3分)八岁时,父亲夜晚给我掖好被子,我假装睡着;十岁时,父亲冒雨为我买白球鞋,我终于喊了爸爸;十二岁时,父亲带我去上采黄花菜,我不慎坠落,被他救起。
(紧扣父亲和“我”做了什么事)
16(3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1分)写出了“我”与父亲之间的心灵距离(隔膜)(1分)。
17(4分)景物描写(环境描写)(1分),渲染了温馨、快乐的。
江阴市青阳片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诗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篇名或作者。
(10分)(1)峨眉山月半轮秋,。
________《峨眉山月歌》(2)水何澹澹,。
曹操《__________》(3),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4)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6)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7)你的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论语学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你的心情。
2.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①dǎo()告②tì()傥③zhù()蓄④静mì()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D.从容不迫的举止,比起咄咄逼人的态度,更能令人心折。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宜兴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竹海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B.童年时代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C.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D.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宽容是一种镇静剂,;宽容是一束阳光,;宽容是一座桥梁,。
①可以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②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③可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④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A、②①④③B、②④①③C、③②①④D、③④①②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词语的关键字很重要。
如:“人声鼎沸”的“沸”是“水开”的意思;“花团锦簇”的“簇”是“丛集、聚集”的意思。
关键字理解了整个词语也就好理解了。
B、汉语中的词是有属性的,就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
如:“母亲本来不愿出来的。
[首发]江苏省江阴市长泾片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首发]江苏省江阴市长泾片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9b07fd5f90f76c661371a8e.png)
2019-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七年级语文)一、积累与运用(18分)1、请将下列文字抄写在方格内。
要求: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2分)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2、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诠释(quán) 匿笑(nìe) 安恬(tián) 摇摇欲堕(zhuì)B、凝聚(níng) 浩淼(miǎo)犀利(xī)瘦骨嶙峋(xún)C、嘈杂(cáo) 镌刻(juàn) 自诩(yǔ)慷慨悲歌(kǎi)D、翕动(xī)呜咽(yè) 归省(xǐng)咬文嚼字(jué)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对于眼前出现的美食,他总是毫不犹豫....地接受。
B.动物园里猴子们滑稽的表演,真是令人忍俊不禁....。
C.小明进入初三毕业班以后,妈妈对他生活上的照顾真是无所不至....。
D.看着空荡荡的教室,回想过去那热闹的场景,他感到茫然若失....。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A.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政府作出了不准销售、使用、生产一次性筷子的决定。
B.学习语文不能仅凭小聪明,一定要下苦功夫不可。
C.青藏铁路的通车把幸福和繁荣带给了住在青藏高原的人们。
D.心理学家认为,给孩子讲故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水平。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沿着主校道缓缓前行,,,;,,,正是这平淡的桂花奉献给人们诱人的芬芳。
①桂树如同一把把撑起的伞,在细细绿叶中隐藏着一簇簇米黄色的小桂花②沿着鹅卵石铺成的市道踏人桂园,香味更加浓烈③校道两边的法国梧桐像欢迎首长的士兵一样挺立着,高大雄伟④迎面扑鼻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奇香,循香寻找其源,方知有桂园⑤树干粗壮,孔武有力,树叶迎风起舞⑥树冠像一把巨大的伞,遮天蔽日A.④①②③⑤⑥B.③④②①⑤⑥C.④②③①⑥⑤D.③⑤⑥④②①6、根据课文填空。
江苏省江阴市暨阳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试卷(2018.12)(满分110,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积累及运用(33分)1.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10分)①,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②终古高云簇此城,。
(谭嗣同《潼关》)③,我言秋日胜春朝。
(《秋词》)④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多不接世。
(诸葛亮《诫子书》)⑤,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⑥淫慢则不能励精,。
(诸葛亮《诫子书》)⑦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用“,”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迈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
2.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①狭ài()②沉默guǎ言( )③ sŏng( )恿④禁gù( )3.课内文言加点字解释。
(4分)①屠大窘.②一狼洞.其中③非宁静无以致.远④淫慢.则不能励精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过五溪”是通过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表达出诗人对友人升职的关切与担忧。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杜甫曾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赞李白之诗才。
C.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除了格律上有要求外,颔联和颈联要求必须对仗工整。
对仗是古诗中独特的语言现象,要求在相同的位置词性相同。
除此之外,上联和下联的平仄也要相对。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北京公安网监人员采用刨根问底....的方法,终于破获了一起性质恶劣的要案,还网民以安宁。
B.沙漠地区并不完全是不毛之地....,其中也有一些草木葱茏的绿洲。
C.他在填报高考志愿的第一志愿时,又想报北大,又想报南大,总是见异思迁....。
D.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阴市第一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2018年11月命题人:周敏亚审核人:张羚淼一、积累与运用(25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①静mì()②分qí()③粗ɡuǎng ④jié()然不同2.默写(10分)①夕阳西下,。
②,落花时节又逢君。
③ ,洪波涌起。
④ ,江春入旧年。
⑤不知何处吹芦管,。
⑥,闻道龙标过五溪。
⑦峨眉山月半轮秋,。
⑧,应傍战场开。
⑨老师经常会引用“,。
”以此阐明学与思的关系。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三四月间细雨霏霏的西塘,是品味江南古镇的最佳季节。
B.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C.上海世博会开幕后,上海警方便衣突击队就进驻园区,确保游客安全。
D.通过几年的艰苦建设,使无锡人民终于享受到地铁交通的便捷舒适。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面对记者们咄咄逼人....的追问,北约发言人先是闪烁其辞,继而哑口无言,拂袖而去。
B.虽然这儿人迹罕至....,但对我们来说可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
C.国庆节期间,广场上摆满了一串红,真是花团锦簇....。
D.篮球场上人声鼎沸....,四方框框让情绪激动的群众完全包围,盛况空前,犹如古罗马竞技场。
5.与“绵绵春雨润万物”构成对偶且意境最和谐...的一项是(2分)()A.柔柔春风拂细柳B.炎炎烈日烤大地C.飒飒秋风扫落叶D.皑皑冬雪兆丰年6.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5分)大圣飘飘荡荡,左沉不能落地,右坠不得存身。
就如旋风翻败叶,流水淌残花。
滚了一夜,直至天明,方才落在一座山上,双手抱住一块峰石。
定性良久,仔细观看,却才认得是小须弥山。
大圣长叹一声道:“好利害妇人!怎么就把老孙送都这里来了?我当年曾记得在此处告求灵吉菩萨降黄风怪救我师父……”(1)选段中的妇人是谁?(1分)(2)选段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请将该回回目补充完整“唐三藏路阻___________,孙行者一调。
”(2分)(3)妇人为何不肯借大圣宝物,反将其搧走?请简述其原因(2分)二、阅读与理解(35分)(一)诗歌鉴赏(4分)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7.诗中的第二句中的“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8.试从修辞的角度对诗的三四两句作点赏析。
(2分)(二)文言文阅读(13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季札①将使.于晋②,持.宝剑而行,过徐君③。
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
季子为有晋之使,未之献也,然其心许之矣。
反.,徐君已死矣,悔之,于是解剑致嗣君④。
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
”季子乃至墓,以剑县(xuán)徐君墓树而去.。
【注释】①季札:春秋时吴国公子;吴国在今江苏苏州市一带。
②晋:晋国;晋国在今山西、河南一带。
③徐君:徐国国君。
④嗣君:继位的国君。
9.下列选项中“之”字用法与“然其心许之矣”的“之”不相同的是()(2分)A.至之市B. 学而时习之C.择其善者而从之D.下车引之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6分)①太丘舍.去②下车引.之③季札将使.于晋④持.宝剑而行⑤反.,徐君已死矣⑥以剑县徐君墓树而去.1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②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
12.从短文看,季札是一个怎样的人?(1分)(三)课内阅读(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段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4.请赏析“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这句话。
(2分)(四)课外阅读(14分)秋枣儿红①中秋前后,秋枣成熟了。
②家乡,到处都栽满了枣树。
这个季节里,大红的枣儿缀满枝头,处处是红艳的景象,时时都流溢着枣香。
人,站在村西的山包上,俯视,夕阳之下,村庄如云锦轻覆,煞是美丽;人行街头,举手,即能摘下大颗的枣儿,放入口中,咀嚼着,脆生生,甜润润,齿颊生香。
③这个季节里,总会让我想到自己的童年。
那个时候,我还小,一到枣熟,就会跑到后园中打枣。
枣树是后邻家的,后邻家的枣枝伸到了我们家的后园里。
我拿起一块石头,用力投向枣枝,枣子便哗啦啦地掉了一地。
有时,石头落到后邻家的院落里,便听到“哐当”一声,这,一定是后邻家的泥瓦盆被打破了。
后邻家的老婆婆就会吆喝一声:“别打了,盆破了,落枣后给你送一些。
”④几天以后,后邻家“落枣”了,果然就派她们家的孩子送来一大瓢。
⑤现在想来,那种朴素、醇和的邻里之情,真是让人低回不已。
⑥秋枣成熟的时候,最忙碌的还是我的祖母。
几乎每天,她都会到我们家的那几棵枣树下守望,看是否被孩子采摘,看会不会被风吹掉。
一旦风起,她就赶紧跑到枣树下,将那些吹落的枣子拾起,放到锅上蒸熟,分给孩子们吃。
蒸熟的枣子又软又甜,滑润绵软,别有一种风味。
这样的跑动,要一直到“落枣”结束,看着一堆堆的枣儿,堆于家中。
⑦这时,祖母也会像后邻那样,拿起一只大瓢,盛满枣儿,一家一户地分送。
她迈着颤巍巍的小脚,满脸堆满了得意的笑容,扭动的脚步,似是一种季节的舞蹈。
送完邻里,她还要送亲戚,这个时候,祖母会将枣儿盛到竹篮里,篮口覆上一块红布,极是认真、庄重。
她要在中秋节前,将这时鲜的枣儿送到每一户亲戚家,让每一位亲人都吃上这大红的鲜枣。
她要给自己的亲人,送上一份节日的吉祥,一份季节的问候和祝福。
⑧所以,后来每当我听到那支歌:“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咱亲人尝一尝……”我就想到祖母,忆起祖母那颤巍巍的影像。
⑨如今想来,那个时候的祖母,心中一定充满了无限的幸福。
她一定知道:甜美的果实是应当与大家一起分享的,而“分享”就是一种幸福。
⑩晒枣,也是祖母极喜欢的事情。
收下的枣儿,要想保存长久,必须晒干,而这,总是要祖母去做的。
祖母会找一领“箔幛”,将枣儿均匀地摊放在“箔幛”上,守着枣儿,守着太阳,一天天地将枣儿晒干。
这个过程,祖母要不停地挑选,将不够饱满,或生虫的枣儿挑出。
我喜欢看祖母晒枣的过程,看这个过程中,祖母宁静而安然的情态。
她总是那样地专注,专注的目光里,流淌着一种慈祥和满足,将经久的岁月,沉淀为一种明练和淡然。
⑪晒干的枣儿,大部分要卖掉,换来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用以度日。
但祖母总是会保留一些的,待到冬日,室外积雪盈门,室内,全家人围在热乎乎的炕头上。
此时,祖母就会捧出一大捧枣儿,提供家人,围而食之。
这个冬日,就变得异常温暖,其乐也融融。
彼情彼景,日久之后,就凝铸成了一种对家乡永久的思念。
⑫思念家乡:那满村的红艳,那早晨的炊烟,和炊烟下生息的亲人。
15.中秋前后,故乡的秋枣有何特点?请简要概括。
(3分)答:16.围绕秋枣,作者主要写了哪几件童年往事?(4分)答:17.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分)她迈着颤巍巍的小脚,满脸堆满了得意的笑容,扭动的脚步,似是一种季节的舞蹈。
答:18.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借写秋枣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4分)三、表达与交流(40分)19. 以“礼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江阴市第一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2018年11月(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5分)1.略2.略3.C4.C5.D6、(1)罗刹女或铁扇公主或铁扇仙(2)火焰山芭蕉扇(3)铁扇公主因恼恨悟空请来观音将她的孩子红孩儿收服做善财童子,故不肯借芭蕉扇二、阅读与理解(35分)(一)诗歌鉴赏(4分)7. (2分)用“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8.(2分)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二)文言文阅读(13分)9.(2分)A10.(6分)(1)舍弃(2)拉,牵拉(3)出使(4)拿(5)通“返”返回(6)离开11.(4分)(1)略(2)徐国国君看着宝剑不说话,但是(他的)表情(是)想要那把宝剑。
(言,而,色,欲,各0.5分)12.(2分)信守承诺(三)课内阅读(4分)13.(2分)视觉、听觉14.(2分)拟人,将昆虫人格化,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昆虫在夏夜鸣叫时给作者带来的美妙感受(或声音的美妙),表达对百草园(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四)课外阅读(14分)15.(3分)枣多,枣红,枣香,枣甜,枣脆(答对任意三点得满分)16.(4分)写了“我”淘气打枣,祖母忙碌看枣,祖母愉快送枣,祖母专注晒枣,全家人幸福吃枣等几件童年往事。
(答对任意四点得满分)17.(3分)用比喻的修辞(或动作、神态描写)(1分),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祖母送枣时内心的愉悦和自豪(1分),体现祖母的大方、质朴和善良。
(1分)18.(4分)对故乡往事的回忆和眷念;对朴素、醇和的邻里之情的赞美;对大方、慈祥、勤劳、能干的祖母的赞美;对一家人围着吃枣的浓浓亲情的怀念。
三、表达与交流(40分)作文:略。